經號1600乾隆藏第141冊 大乘起信論疏, 〖唐 法藏述〗.txt
乾隆藏第 141 冊 No. 1600 大乘起信論疏
大乘起信論䟽卷第一(并序) 田二
西太原寺沙門法藏述
草堂沙門宗密錄之隨科注於論文之下。
夫真心寥廓絕言象於筌罤沖漠希夷忘境智於能所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歧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緣而起滅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靜謐虛凝未嘗乖於業果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殊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其猶波無異溼之動故即水以辨於波水無異動之溼故即波以明於水是以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但以如來在世根熟易調一稟尊言無不懸契大師沒後異執紛綸或趣邪途或奔小徑遂使宅中寶藏匿濟乏於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貧於傭作加以大乘深旨沈貝葉而不尋羣有盲徒馳異路而莫反爰有大士厥號馬鳴慨此頹綱悼斯淪溺將欲啟深經之妙旨再曜昬衢斥邪見之顛眸令歸正趣使還源者可即反本非遙造廣論於當時遐益群品既文多義邈非淺識所闚悲末葉之迷倫又造斯論可謂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茲悟入者矣。
將解此論文分二章初懸敘義門六一辨教起因緣有十徵釋以顯十因一依何智謂依論主洞契心源之智隨機巧妙之辯二示何法謂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等法三云何示謂以巧便開一味大乘作法義二種分一心法復作二門析一義理復為三大由此善巧而得開示四以何顯謂妙音善字譬喻宗因能令義理明了顯現五依何本謂依佛聖言及正道理定量為本六藉何力謂歸命三寶請加承力七為何義謂助佛揚化摧邪顯正護持遺法令久住世報如來恩八以何緣謂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九由何起謂由菩薩大悲愍物迷謬十機何益謂令生信得聞思脩慧證入因滿二約諸藏所攝三藏之中對法藏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三顯教義分齊二一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謂以義分教教類有五一小乘教但說我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云大乘始教亦名分教於中但說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但說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為分三終教亦名實教說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四頓教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訶教勸離毀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故說為頓五圓教所說唯是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無盡若於五中顯此論之分齊正唯終教亦兼於頓若將此論與五教互相攝者五唯後三攝此此唯攝五前四二約法生起本末顯分齊謂依此論所詮染法從本起末畧有五重以對諸宗顯其分齊五重者初唯一心為本源即華嚴經一真法界然華嚴所宗雖四法界而彼䟽云統唯一真法界謂寂寥虛曠沖深包博總該萬有即是一心(正當此門)體絕有無相非生滅莫窮其始寧見中邊(即下心真如門)迷之則生死無窮解之則廓爾大悟(即下心生滅門)二依一心開二門一者心真如門即頓教分齊也始教中空義亦是密說此門二者心生滅門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棃耶識即終教分齊也以始教相宗不知佛說如來藏以為阿頼耶故非彼分三依後門明二義一者覺義(前真如門但明心體不變此門覺義但顯染中淨相及反流還源並非起末倫次)二者不覺義(前生滅門及此不覺即是生起次也)四依後義生三細一業相(頼耶自體分)二轉相(見分)三現相(相分)即唯識宗齊此業相以為諸法生起之本以彼宗未明此等與真如同以一心為源故說真如無知無覺凝然不變不許隨緣但說八識生滅縱轉成四智亦唯是有為不得即理故詮法分齊唯齊業識五依最後生六麄一智分別境界二生苦樂受三著苦樂四計名字五造業六受報二乘所明諸法唯齊第三人乘天乘唯齊第五若取血脉相承一向躡前起後以明生起畧有八重一以一心為本二不覺一心成業相三能見相四境界相五分別相續(法執)六取著計名(人執)七造業八受報四明教所被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非所被不同法相宗唯被菩薩性及不定性然一切眾生三聚統[(冰-水+〡)*ㄆ]此論正唯為不定聚故下文云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脩行信心兼為邪定作遠因緣兼為正定令增妙行凖此義例則五性中正被菩薩性及不定性令脩信心兼為餘性作遠因緣又因緣分中別明所被至文當辨五能詮教體畧作四門一隨相門於中或唯名句文謂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或唯音聲離聲無別名等攝假從實故或假實雙取四俱為體又徧於六塵一切所知境界總有生解之義悉為教體二唯識門謂說者淨識所現文義為增上緣令聞者識上文義相現故下文云若離自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聲名句文皆是自心之所顯現三歸性門此識無體唯是真如故下文云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四無礙門謂於前三門心境理事同一緣起混融無礙交徹相攝以為教體以一心法有二門故二皆各攝一切法故六所詮宗趣當部所崇曰宗宗之所歸曰趣二初總辨諸宗一切經論通大小乘宗途有五一隨相法執宗即小乘諸師依阿含等經所立以造諸部小乘等論二真空無相宗即龍樹提婆依般若等經所立以造中觀等論三唯識法相宗即無著天親依解深密等經所立以造唯識等論四如來藏緣起宗即馬鳴堅慧依棱伽等經所立以造起信等論五圓融具德宗謂事事無礙主伴具足重重無盡即華嚴經今此論宗當其第四門也然此五宗對前五教互有寬陿教則一經容有多教宗則一宗容具多經隨何經中皆此宗故後唯明此論又有總別總以一心法義為宗信行得果為趣別者有五對一教義對教說為宗義意為趣如下文令捨言取意等二理事對舉事為宗顯理為趣如從生滅門入真如門等三境行對以真俗境為宗止觀行為趣四證信對以成信不退為宗登地入證為趣五因果對以因為宗克果為趣此五是從前起後漸漸相由矣(二隨文注觧二初觧名題)。
大乘起信論
(大者當體為目包含為義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大乘即所信之境起信即能信之心心境合目也此即大乘之起信又亦起大乘之信又大者就義謂體相用乘者就人謂菩薩等又依雜集論由與七種大性相應故名大乘一境二行三智四精進五方便善巧六證得七業起謂?起以有本覺內熏為因善友聞熏為緣於此勝境?希有信能令心淨如水清珠何故但明信而不言餘行以是行本故論為初機故故下文云自信己性知心妄勤脩遠離法又華嚴云信為道源功德母等論者建立決了可軌文言判說甚深法相道理依決判義名之為論又論者集法議論也謂假立賔主徃復徵析論量正理故名為論)。
馬鳴菩薩造
(名馬鳴者此菩薩初生之時感動諸馬悲鳴不已又善能撫琴以宣法音諸馬聞之咸悉悲鳴中印度月氏國王將欲試驗以行正法取馬七匹絕其水草已經六日至第七日宣告集眾王躬禮請升座說法令於眾中以草穀等飲其餓馬馬皆不食唯悲鳴垂淚諦聽法要於是遠近敬伏從化故名馬鳴言菩薩者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亦有三釋一約境所求所度二約心有覺悟之智餘情慮之識三約能所所求能求三皆如次配覺及有情造者製作佛滅度後六百年內所造也故摩訶摩耶經云如來滅後六百嵗已諸外道等邪見競其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
真諦三藏譯
(總有二譯一西印度優禪尼國沙門波羅末陀此云真諦梁元帝承聖三年於衡州建興寺譯成一卷二十四紙月氏國婆首那王子譯語沙門智愷筆授沙門惠顯惠旻曇振等并黃鉞大將軍太保蕭勃證義然此三藏梁陳二代勑譯經論總三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其博解神異具如譯經記二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此云喜學大周則天時於東都佛授記寺譯成兩卷亦二十四紙沙門波崙玄軌筆授復禮綴文弘景法寶法藏等證義今解前譯二解文義三一歸敬述意二一歸依三寶歸三寶者畧有六意一荷恩德故二請加護故三令生信故四為儀式故五表尊勝故六顯益物故)。
歸命。
(顯能歸至誠歸者是依投趣向義命者總御諸根一身之要人之所毀莫不為先舉此無二之命以奉無上之尊又歸者是還源義眾生六根從一心起而背自源馳趣六塵今舉命根總攝六情還歸一心一心即一體三寶然能歸之體必具三業欲顯佛有天眼天耳他心故又圓滿三業善故成就三輪因故或見不聞處聞不見處不見不聞處則身語意如次歸依在見聞處則三業皆歸今云歸命是意意業最重矣)。
盡十方。
(所歸分齊也非直一方三寶每方非直一二等剎中三寶顯三寶普徧故歸心廣大故揀異小乘故然三寶又有住持別相同體之殊為福之田皆可寶重今所歸者意歸別相理該同體也)。
最勝業徧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佛寶也過小曰勝超因曰最業者總舉三輪業用謂意徧知身無礙語能救世也徧知有二一真智徧知心真如門恒沙功德二俗智徧知心生滅門緣起差別理量齊鑒無倒徧知色無礙自在者如華嚴說乃有多種今畧舉四一大小無礙謂一一根皆徧法界而不壞諸根之性又不雜諸根之相二互用無礙謂諸根相作三事理無礙謂現色炳然而不礙舉體性空四應機無礙謂圓廻之身十方齊應多機頓感身亦不分世者三世間中是眾生世間即所救也大悲者三緣之中是無緣悲即能救也無緣最勝故云大悲佛性論云悲者暫救不能真救大悲者能永救濟恒不捨離然萬德之中如來唯用大悲為力故徧舉之者者結德属人即徧知色無礙救世之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
(法寶也然四種中教淺理深行分果圓今取深圓唯歸理果故約彼佛身以明法寶是果法也顯身之體相是理法也初句標及者有二義一揀前義顯是二事二合集義非但歸佛亦及法也此中及言顯佛與法是非一義彼身體相顯佛與法是非異義體謂體大相謂相大以用大中辨佛報化二身是故體相二大自是法身屬法寶攝以彼用大依體相起會用歸體故云彼身體相次二句釋上句釋體大法性者明此真體普徧之義非有與前佛寶為體亦乃通與一切法為性即顯真如徧於染淨通情非情深廣之義故智論云在眾生數中名為佛性在非眾生數中名為法性言真如者此明法性徧染淨時無變異義真者體非偽妄如者性無改異海者約喻釋疑疑云真既不變云何隨於染淨既隨染淨云何不變釋云如海因風起於波浪波雖起盡溼性無變無變之性不凝起浪浪雖萬動不礙一溼是故動靜無二法準思之下句釋相大謂此法身如來藏中含攝蘊積無邊恒沙性功德故或此句亦攝教行二法教含所詮之德行攝所成之功當知此中通四法寶俱有含藏之義又海之一字通喻體相永絕百非如海甚深包含萬物如海廣大無德不備如海珎寶無像不現如海現影也)。
如實脩行等。
(僧寶也僧通凡聖寶唯聖位也聖通大小菩薩為勝是故此中唯歸地上大菩薩僧謂證理起行名如實脩行下文云依法力熏習是地前行如實脩行是地上行滿足方便是地滿位此中舉中等取後也又依寶性論就地上菩薩約正體後得說二脩行彼論云一如實脩行了如理一味二徧脩行備知一心有恒沙法界今此文中舉正體等取後得故云等也又解次上一句亦屬僧寶上句舉德取人謂地上菩薩隨脩一行萬行集成其一一行皆等法界積功所得故云功德人能攝德故名為藏下句即正歎行德也據後譯云無邊德藏僧勤求正覺者即符後解也然菩薩雖屬僧寶脩行所成之德則屬法寶由是前解攝屬法也亦如體相是佛法身而攝入法寶故知此句文通上下二述造論意)。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述造論意也亦是歸敬意初句舉所為機所為機者已如前辨次二句明所成益上句令離過由疑故迷真失於樂也由執故起妄種於苦也十地論中菩薩三種觀於眾生起大慈悲一遠離最上第一義樂二具足諸苦三於彼二顛倒解云真樂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故云顛倒故令菩薩興悲造論故解釋分中文有三段一顯示正義即除疑也令悟真樂二對治邪執即捨邪執也令離妄苦三分別發趣道相即此下句起大乘正信也意令成行既於真不疑於邪不執未知於何起行謂於大乘以一心三義是究竟根本法故未知於大乘起何行謂起正信以信是眾行之本故即翻疑云信翻邪執云正後一句明成益意謂令眾生離過求行使信成滿入住不退堪求佛果故云佛種不斷故下云信成就發心者畢竟不退入如來種中正因相應等又解除疑者汎論疑惑乃有多途求大乘者所疑有二一者疑法障於發心二者疑門障於脩行今立一心法以遣前疑開二種門以遣後疑△二正述論文二初標益起說)。
論曰。
(揀異經律)。
有法。
(一心二門三大即所說法體)。
能起摩訶衍信根。
(題目正依此立也摩訶衍此云大乘謂約心真如門信理决定約心生滅門信業果不亡約三大中信三寶不壞信根者謂信滿入住成根不退根有二義一能持義自分不失二生後義勝進上求)。
是故應說。
(論主思惟見此勝益是故要須也二正陳所說二初標列)。
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
(言不自起製必有由名為因緣章別餘段故稱為分)。
二者立義分。
(由致既興次宜畧標綱要以為宗本)。
三者解釋分。
(宗要既畧次宜廣釋令其生解)。
四者脩行信心分。
(次宜依解起行有解無行如貧數他寶是所不應)。
五者勸脩利益分。
(雖示行儀純根懈慢次宜舉益勸脩也然五中初一是序分次三是正宗後一是流通二牒釋五一因緣分二一正釋)。
初說因緣分。
(標牒)。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假問)。
荅曰是因緣有八種。
(舉數)。
云何為八。
(徵起)。
一者因緣總相。
(此門通與一部論為?起之由故云因緣總相總遏兼正下七則別為當機)。
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
(苦苦壞苦行苦分段變易二生死苦)。
得究竟樂。
(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
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非欲令其求於後世人天利樂等亦可論主自云我為益生故造斯論非為名利等故云總相)。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
(與立義分及解釋分中顯示正義對治邪執作?起因緣以彼文中說依一心法有二種門各攝一切法即是如來所說法門之根本又生滅門中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覺名曰如來此即所證本覺真理名如能證無分別智名來諸眾生未有無分別智時是如無來也今以如來依此心成故名此心為如來根本之義)。
令諸眾生正解。
(具釋此義令彼地前三賢諸菩薩等比觀相應故云正解即顯示正義也)。
不謬故。
(比觀離倒故云不謬不謬即對治邪執也)。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即下分別發趣道相也以彼文中令利根者發決定心進趣大道堪任住於不退位故此當十信終心自分滿足故云成熟進入十住正定聚中使前信心堪任不退)。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脩習信心故。
(即下脩行信心分初四種信心及四種脩行也以彼文中令信未滿者脩行信心使滿足故此當十信住心以信位未滿故云微少令進向滿故云脩信心也)。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自此下四種機當信位初心以前三根勝難退不假多方便助成道力故各一此中根劣易退賴多方便故有四也四中前三為下中上三人後一䇿以勸脩今初當下品也即下脩行信心分中第四脩行末文是也以彼文中令業重惑多者善根難發眾生以禮懺等方便消惡業障障輕故內離頑嚚癡慢外出邪魔罥網)。
六者為示脩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當中品也即下第五脩行止觀門以彼文中雙明止觀遣凡小二執故云對治也)。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當上品也即下脩行信心分末復次眾生初學是法下勸生淨土門等以彼文中舉勝方便令彼觀解分得相應眾生恐後報遷遇緣成退故今徃生使不退也)。
八者為示利益勸脩行故。
(即下勸脩利益分也以彼文中舉彼損益勸物脩捨即總䇿成前諸行也)。
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總結二通難二一難)。
問曰脩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二通二一縱問畧標)。
答曰脩多羅中雖有此法。
(縱其問辭)。
以眾生根行不等。
(或利或鈍樂廣樂略假經假論之殊)。
受解緣別。
(遇佛遇教之異也△二以義具釋二一明餘機不假此論三○一勝機遇佛悟尚無紙素之經○何況須論)。
所謂如來在世。
(時勝)。
眾生利根。
(根勝)。
能說之人色心業勝。
(緣勝)。
圓音一演。
(顯緣勝相)。
異類等解。
(顯根勝相)。
則不須論。
(結成不假論也色心圓音即三業矣一音及圓音者有二初如來一音說一切法無不顯了故名圓音華嚴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出無邊契經海二如來同一切音故云圓音華嚴云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以一切音即一音故云一音一音即一切音故云圓音一一語音徧窮生界而其音韻恒不雜亂若音不徧則是音非圓若音等徧失其韻曲則是圓非音今不壞曲而等徧不動徧而差韻此是如來圓音非是心識思量境界耳○二自力聞經悟)。
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
(自力聞廣經文得解佛意不須他論故云自力此具文持義持)。
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亦以自力尋畧經文而能深解佛意故亦不須他論此有義持無文持○三劣機因尋廣論悟)。
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
(但依經文不能解意因他廣論而得解了故云無自心力此有文持無義持△二明當機須造此論二○一機)。
自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此人不要繁文唯依文約義豐之論深解佛經所說之旨故云總持多義然不須廣者有二意一根利不假二心煩不耐○二結)。
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此論文句雖少總攝一切大乘經論深旨深者如理智境廣者如量智境無邊者深廣無際△二立義分二○一結前生後)。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
(△二正立義宗三○一標總開別)。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
(○二寄問別名)。
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法者出大乘法體謂自體故對智故顯義故即宗本法也大位在因通於染淨義者辨大乘名義何故此心是大乘耶謂此心具三大義故名為大有二運轉故名為乘是故先顯法體後釋義理收義足也依宗所顯差別義理大位在果唯取於淨△三依名辨相二初法○起下釋中初釋法體之文文二○一舉法總立)。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出其法體謂如來藏心具和合不和合二門以其在於眾生位故若在佛地則無和合義以始覺同本唯是真如即當所顯義也今就隨染眾生位中故得具二門也)。
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辨法功能以其此心體相無礙染淨同依隨流反流唯轉此心是故若隨染成於不覺則攝世間法不變之本覺及反流之始覺則攝出世間法此猶約生滅門辨若約真如門者則鎔融含攝染淨不殊下文具顯)。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釋其法名謂依此一心宗本法上顯示大乘三大之義故名此心以為法也△二開門別立二一責總立難)。
何以故。
(責有二意一云心通染淨大乘唯淨如何此心能顯彼義二云心法是一大乘義廣如何一心能具示彼○二開別釋成釋初意云大乘雖淨相用必對染成今生滅門中既具含染淨故能顯也以廢染之時則無淨用故釋後意云心法雖一而有二門真如門中示大乘體生滅門中具示三大大乘之義莫過是三故依一心得具示也)。
是心真如。
(總舉真如門起下文中即是一法界已下文)。
相。
(即是真如相起下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已下文)。
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
(隨熏變動故總舉生滅門起下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已下文)。
因緣。
(生滅緣由故起下復次生滅因緣已下文)。
相。
(生滅之狀故起下復次生滅相者已下文)。
能示摩訶衍。
(何故真如門中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者以真如是不起門與彼所顯詮旨不別故云即示以是不起故唯示體生滅是起動門染淨既異詮旨又分能所不同故不云即)。
自體相用故。
(體謂生滅門中本覺之義是生滅之自體生滅之因故在生滅門中亦辨體也翻染之淨相正隨染之業用並在此門中故具詮耳是以下文釋生滅門內具顯所示三大之義意在於此何故真如門中直云體生滅門中乃云自體等者以所示三大義還在能示生滅門中顯非別外故云自也問真如是不起門但示於體者生滅是起動門應唯示於相用答真如是不起門不起不必由起立由無有起故所以唯示體生滅是起動門起必賴不起起含不起故起中具示三大餘如下說△二義○起下復次真如自體相者已下釋義之文文二○一大)。
所言義者。
(牒章)。
則有三種。
(標數)。
云何為三。
(徵起)。
一者體大。
(真性深廣凡聖染淨皆以為依故受大名)。
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隨流加染而不增反流除染而不减又反流加淨不增隨流闕淨不减良以染淨之所不虧始終之所不易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即二種如來藏中不空之義謂不異體之相故云性德如水八德不異於水)。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謂隨染業行然此用大是報化二身麄細之用令諸眾生始成世善終成出世善也下文顯之何故唯言善不云不善者以不善法違真理故是所治故非其用也若爾諸不善法應離於真釋云以迷真故不得離真以違真故非其用也○二乘)。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
(標果望因以解乘也)。
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舉因望果以成運即始覺之智是能乘本覺之理為所乘故梁攝論云乘大性故名為大乘△三觧釋分二○一結前生後)。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二分門解釋二一標數徵列)。
解釋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
(正釋所立大乘法義)。
二者對治邪執。
(既明正理須道異計)。
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趣正理之階降△二牒名辨相三一顯示正義二初總○釋上立義分中眾生心攝一切等也於中二○一依法開門)。
顯示正義者。
(牒章)。
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謂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凡夫彌勒同一際也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謂隨熏轉動成於染淨染淨雖成性恒不動正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是故下文識有二義中本覺是也上文生滅門中自體是也勝鬘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棱伽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無斷絕等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又云如來藏者為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伎兒作諸伎樂等此等並約生滅門說也然此二門舉體通融際限不分體相莫二此無二處諸法中實不同虛空性自神解故云一心△二二門該攝二○一立)。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上立義分中直云攝今釋中云各攝者以一心含通別二門故今分通別又各攝故以真如門是染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淨故得總攝一切諸法生滅門者別顯染淨染淨之法無所不該故亦總攝一切諸法通別雖殊齊無所遺故云各攝又以此即是真如隨緣和合變作諸法諸法即無異體還攝真如門也以此二門齊攝不二故得說為一心也問二門既齊相攝者何故上文真如門中唯示大業體不顯於相用生滅門中具顯三耶答真如是泯相顯實門不壞相而即泯故得攝於生滅以紙相而相不存故但示於體也生滅是攬理成事門不壞理而成事故得攝於真如以成事而理不失故具示三大問前既泯相相不存但示於體亦可攬理理不具應但示相用何故不齊耶荅生滅起必賴於真故攬理理不失真如未必籍生滅故泯相相不存相不存故唯示於體理不失故具示於三是故攝義是齊示義別也○二釋)。
此義云何。
(責云若二門各別不可相從若本唯一心未容影攝下荅云)。
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以體相不離故如金與莊嚴具若以金[(冰-水+〡)*ㄆ]具具無所遺以具攝金金無不盡良以二門一揆全體徧收此義亦然思之可見△二別○釋上立義分中何以故下二門別義於中二一別辨二門顯動靜不一二一真如門二一顯體離言以明觀智境○釋上立義分中真如義也於中二一正舉法體二一正顯如體三○一就實畧標)。
心真如者。
(牒章)。
即是一法界。
(即無二真心為一法界此非筭數之一謂如理虛融平等不二故稱為一又對下依言有二義故今約體但云一也依生聖法故云法界中邊論云法界者聖法因義故也)。
大總相法門體。
(二門之中不取別相門?中但取總相然亦該?別盡故云大也此一法界舉體全作生滅門舉體全作真如門為顯此義故云體也軌生物解曰法聖智通遊曰門)。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釋上法體謂隨妄不生約治不滅又脩起不生處染不滅故攝論云世間不破出世間不盡○二會妄顯真)。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
(妄執者云境見諸法差別遷流云何乃言性無生滅釋云差別相者是汝徧計妄情所作本來無實如依病眼妄見空華)。
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疑若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釋云以諸聖人離妄念故既無此境即騐此境定從妄生又若此境非妄所作定實有者聖人不見應是迷倒凡夫既見應是覺悟如不見空華誰是病眼○三結真離妄)。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
(是所執本空故真心不動故由此一切諸法皆即真如也)。
離言說相。
(非如音聲之所說也)。
離名字相。
(非如文句之所詮表此二句言語路絕非聞慧境)。
離心緣相。
(非意言分別故即心行處滅非思慧境上來離偽妄故名真自下離異相故名如又下三句展轉相釋離世間非脩慧境唯正智與之相應)。
畢竟平等。
(雖徧通染淨而性恒無二)。
無有變異。
(所以得無二者以在緣時始終不改變)。
不可破壞。
(所以在有為中得不變異者以不同有為可破壞故此則在染不破治道不壞)。
唯是一心。
(結歸法體)。
故名真如。
(依義立名△二會執釋名二一釋三○一正會謂執)。
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
(明言教非實不可如言取也)。
但隨妄念不可得故。
(釋成無實所以恐諸凡愚聞上真如名則謂論主自語相違上文既云離名字相何故復立此真如名故今釋遣假名非實不相違也)。
言真如者亦無有相。
(良以各依相立但是徧計所緣故棱伽云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故名相雙遣○二結名釋疑)。
謂言說之極。
(立名分齊也疑云既絕名相但假立客名者何故不立餘名而唯云真如耶釋云真如者是言說之極謂此名之後更無有名則諸名之中最後邊際故攝論中十種名內真如是第十究竟名故云極也)。
因言遣言。
(立名之意也立此極名為遣於名如以聲止聲也若無此名無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成遣名○三約相釋遣)。
此真如體無有可遣。
(二釋一云外人見前文雙遣真如名相則謂真如本體亦是可遣之法則生斷見故此釋云但遣虛妄名相不遣真如實法以是妙智觀境故二云非以真體遣生滅法也何以不遣下云)。
以一切法悉皆真故。
(釋上不遣也以法悉真無法可遣又以生滅門染淨等法即無自性不異真如故不待遣)。
亦無可立。
(外人既聞真理不遣則謂有法可立當情執取故釋云亦無可立以離妄情故又生滅等法即真不待立也何以不立下云)。
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真故不可遣如故不可立又生滅等法本來同如故此真如未曾不顯更何所立也○二結)。
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結離言絕慮也△二問荅斷疑二○一疑真絕修問)。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
(問方便觀)。
而能得入。
(問正觀也○二舉真勸修荅)。
荅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
(荅方便觀也說念皆無能所者明念即無念非滅於念非滅念故故名雖念離於斷見也即無念故皆無能所離於常見也於一念間離此二見無此二故故能稱順中道隨順法性又亦可雖在於念等即觀此念等常無能所雖未能離念而順於無念故名隨順也)。
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答正觀也如上久觀不已即能離茲妄念契彼無念真理故名正觀云得入者觀智契入也十地論云智行處故又亦可正知無能所之念亦離方入真如△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釋上立義中真如相也於中三○一舉數總標)。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
(顯此二義者若離於言即唯一味今既依言故說有二即顯不可隨言執取也但為生物信解故說此文故十地論云何故不但說無言示現依言求解故○二開章畧辨)。
云何為二。
(徵起)。
一者如實空。
(此以如實之中空無妄染非謂如實自空此則如實之空也)。
以能究竟顯實故。
(以妄空故遂能顯示真理故云顯實)。
二者如實不空。
(有二義)。
以有自體。
(一異妄無體故)。
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二異恒沙有流煩惱故故佛性論偈云由客塵空故與法界相離無上法不空與法界相隨△三依章廣釋二一空三○一畧明)。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
(總舉能所分別皆不相應)。
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
(所取相也)。
以無虛妄心念故。
(能取見也又以妄境從妄念生故釋顯空無也良以倒心妄境情有理無真如之德理有情無故不相應也○二廣釋)。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
(明真離妄有也)。
非無相。
(惑者云既其非有即應是無故釋云非無也)。
非非有相非非無相。
(惑者聞上非有非無則謂雙非是真如法釋云我非汝謂有說非有非謂法體是非有非汝謂無說非無非謂法體是非無故又非却雙非也)。
非有無俱相。
(惑者云我上立有立無汝立雙非雙非若存即有無隨喪今雙非既非我有無還立釋云我非汝雙非故說非非非許雙是如何復執俱相)。
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凖前四句可知然執取雖多總攝不過此一四句故廣百論云復次為顯世間所執諸法皆非真實及顯外道所執不同故偈曰有非有俱非一非一雙泯隨次而配屬智者達非真彼論次第廣破四宗外道今此約展轉計執不同彼論後段破外道說○三總結)。
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
(妄計塵沙難可徧歷故今總攝辨不相應此順結也)。
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反結也以對染無說真為空非無如體以為空也亦可此文是釋疑疑者聞上真空則撥無真體及恒沙功德故為此釋是則聞空不異不空也△二不空二○一正釋)。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
(牒前顯後)。
即是真心。
(舉體)。
常。
(常德)。
恒。
(樂德)。
不變。
(我德也以離變易苦非業所繫自在故也)。
淨法滿足。
(淨德)。
則名不空。
(結也○二釋疑)。
亦無有相可取。
(惑者聞淨法不空則謂同於情執之有故此釋也是則不空不異於空)。
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釋無相所以也若妄念所緣是則有相既唯真智之境明知無妄執之相也△二生滅門二初釋生滅心法二一明染淨生滅二一就體總標三○一標體二)。
心生滅者。
(牒章)。
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標體也謂不生滅心因無明風動作生滅故說生滅心依不生滅心然此二心竟無二體但約二義以說相依如不動之水為風所吹而作動水動靜雖殊而水體是一亦得說言依靜水故有其動水當知此中理趣亦爾宜可思之謂自性清淨心名如來藏因無明風動作生滅故云依如來藏有生滅心也棱伽勝鬘俱同此說此顯真心隨動故作生滅非謂舉所依取能依以此門中有二義故能示三大是故通攝所依亦入此門○二辨相)。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不生不滅者是上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如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二相故心之不生滅因無明成生滅之心從本覺起而無二體不相捨離故下文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此中水之動是風相動之濕是水相以水舉體動故水不離於風相無動而非濕故動不離於水相心亦如是不生滅心舉體動故心不離生滅之相生滅之相莫非神解故生滅不離於心相如是不離名為和合此是不生滅心與生滅合以是隨緣門故非是生滅與不生滅合以此非是句本真如門故)。
非一非異。
(真如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依棱伽經以七識染法為生滅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此二和合為阿棃耶識以和合故非一非異非異門者有三種一以本從未明不異經云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乃至下云若生若滅等又經云佛性隨流成別味等二攝末歸本明不異經云眾生即如也又涅槃云十二因緣即佛性故又十地論云三界唯一心者第一義諦也又此論下文云四相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又前即未之本本無別本故唯有生滅更無別法可相異也後即本之末末無別未故唯有不生滅亦無別法可相異也三本未平等明不異經云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又經云阿棃耶識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論云唯真不生單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為此則本末際限不分故云不異也不一義者即以前攝末之本唯不生滅故與彼攝本之末唯生滅法而不一也依是義故經云如來藏者不在阿棃耶中是故七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者不生不滅解云此中唯生滅是七識唯不生滅是如來藏二義既分遂使棃耶無別自體故云不在中此約不一義說非謂不和合何以故此中如來藏不生滅即七識生滅之不生滅故與自生滅不一也七識生滅即如來藏不生滅之生滅故與自不生滅亦不一也此中非直不乖不異以明不一亦乃由不異故成於不一何以故若如來藏隨緣作生滅時失自不生滅者則不得有生滅是故由不生滅得有生滅是則不異故不一也又此中真妄和合諸識緣起以四句辨之一以如來藏唯不生滅如水濕性二七識唯生滅如水波浪三棃耶識亦生滅亦不生滅如海含動靜四無明倒執非生滅非不生滅如起浪猛風非水非浪此四義中隨舉一義即融攝自體緣起義理無二相故此中且約濕性不失義邊動靜不一故說水不在於浪中豈可此浪離水之外別有體耶餘義凖此思之問既云動靜不一則應云如來藏不在七識中何故乃云不在棃耶中荅棃耶融動靜動靜不二是棃耶今既動靜分棃耶無別體故云不在中也問棃耶既通動靜不應唯在生滅門荅為起靜以成動無別有動體是故靜性隨於動亦在生滅中非直棃耶具動靜在此生滅中亦乃如來藏唯不動亦在此門中何以故以彼生滅無別體故應思凖之又若一者生滅識相滅盡之時真心應滅則墮斷過若是異者依無明風熏動之時靜心之體應不隨緣則墮常過離此二邊故非一異又若一則無和合若異亦無和合非一非異故得和合也如經云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非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差別如是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解云此中真相是如來藏轉識是七識藏識是棃耶今此論主總括彼棱伽上下文意作此安立故云非一異也○三立名)。
名為阿棃耶識。
(此生滅不生滅即之義不一辨之心不異因此云義不二之心名阿棃耶識或云阿頼耶者但梵音楚夏耳梁朝真諦三藏就名翻為無沒識今時奘法師就義翻為藏識藏是攝藏義無沒是不失義義一名異也所攝名藏謂諸眾生取為我故所以然者良以真心不守自性隨薰和合似一似常故諸愚者以似為實執為內我我見所攝故名為藏由是義故二種我見永不起位失賴耶名也又能藏自體於諸法中又能藏諸法於自體內論云能藏所藏我愛執藏此之謂也此依義立名也)。
大乘起信論䟽卷第一
乾隆藏第 141 冊 No. 1600 大乘起信論疏
大乘起信論䟽卷第二 田三
西太原寺沙門法藏述
草堂沙門宗密錄之注於論文之下。
(△二依義別解三一釋上生滅心三○一開數辨德)。
此識有二種義。
(此義稍難今摠括上下文畧敘其意餘可至文當知何者謂真如有二義一不變義二隨緣義無明亦二義一無體即空義二有用成事義此真妄中各由初義故成上真如門也各由後義故成此生滅門也此隨緣真如及成事無明亦各有二義一違自順他義二違他順自義無明中初違自順他亦有二義一能反對詮示性功德二能知名義成淨用違他順自亦有二義一覆真理一成妄心真如中違他順自亦有二義一翻對妄染顯自真德二內熏無明令起淨用違自順他亦有二義一隱自真體義二顯現妄法義此上真妄各四義中由無明中反對詮示義及真如中翻妄顯德義從此二義得有本覺又由無明中能知名義及真如中內熏義從此二義得有始覺又由無明中覆真義及真如中隱體義從此二義得有根本不覺又由無明中成妄義及真如中顯妄義從此二義得有枝末不覺此生滅門中真妄略開四義廣即有八門若約兩兩相對和合成緣起分相有四門謂二覺二不覺若本末不相離但唯有二門謂覺與不覺若鎔融摠攝唯有一門謂一心生滅門也又若約諸識分相門本覺本不覺在本識中餘二在生起事識中若約本末不二門並在一本識中故云此識有二義也問此中一識有二義與上一心有一門何別耶答上一心中含於一義謂不守自性隨緣義及不變自性絕相義今此但就隨緣門中染淨理事無二之相明此識也是則前一心義寬該[(冰-水+〡)*ㄆ]於二門此一識義陿局在於一門問此中本覺與上真如門何別答真如門約體絕相說本覺約性功德說謂大智慧光明義等名本覺相本者是性義覺者是智慧義以此皆為翻妄染顯故在生滅門中攝以真如門中無翻染等義故與此不問也是故體相二大俱名本覺並在生滅門中故得具三大也)。
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上二門中云皆各摠攝此中不云各者以此二義陿於二門故但明一識由含二義故攝一切不言二義各攝一切又上文中但云攝而不二生者以真如門無能生義故此識之中以不覺熏本覺故生諸染法流轉生死以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反流出纏成於始覺依此二義徧生一切染淨法故云能生也下四熏習中廣辨此也非直相熏能生諸法亦乃生諸法已不離此心為此心所攝故云攝如上二門各攝處釋也○二寄開列名)。
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二依名辨釋三一明覺○約淨法明心生滅故文二一略辨始本二覺二一本覺二○一顯本覺體)。
所言覺義者。
(牒章)。
謂心體離念。
(離於妄念顯無不覺)。
離念相者等虛空界。
(非唯無不覺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義等故也虛空有二義以況於本覺)。
無所不徧。
(一周徧義謂橫徧三際豎通凡聖故)。
法界一相。
(二無差別義謂在纏出障性恒無二故)。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
(欲明覺義出纏相顯故)。
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既是法身之覺理非新成故云本也無性攝論云無垢無罣礙智名為法身金光明經名大圓鏡智為法身等皆此義也○二釋本覺名)。
何以故。
(責其立名責有二意一云上開章中直云覺義何故今結乃名本覺二云此中既云本覺何故上文但云覺耶)。
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
(以對始故說之為本荅初意也又以本覺隨染生於始覺還待此始覺方名本覺)。
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以至心源時始本無二相故是故上文但云其覺荅後意也又此始覺是本所成還契心源融同一體方名始覺故問若始覺異本則不成始若始同本即無始覺之異如何說言對始名本荅今在生滅門中約隨染義形本不覺說為始覺而實始覺至心源時深緣既?始本不殊平等絕言即真如門攝也故本覺之名在生滅門中非真如門也○二始覺)。
始覺義者。
(牒名)。
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明起始覺之所由謂即此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
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本覺內熏力故漸有微覺厭求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下文云本覺隨染生智淨相者即此始覺也此文意明本覺成不覺不覺成始覺始覺同本覺以同本覺故則無不覺無不覺故則無始覺無始覺故則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離言絕慮是故佛果圓融脩然無寄尚無始本之殊況有三身之異但隨物心現故說報化之用下文顯之△二廣明二覺二一始覺三○一摠標因果二覺)。
又以覺心源故。
(染心之源謂性淨也又麄相之源謂生相也)。
名究竟覺。
(始覺道圓同於本覺故也此在佛地)。
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不了其源始末同本故也此在金剛已還△二廣寄四相釋成○前三相釋上不究竟覺後一相釋上究竟覺文二○一正寄四相顯其四位此中文意將四相麤細寄顯反流四位以明始覺分齊然此四相約真心隨重麤細差別寄說為四非約一剎那心明四相也今以二門略辨一摠明二別說摠者原夫心性離念無生無滅而有無明迷自心體違寂靜性鼓動起念有生滅四相是故由無明風力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從細至麤經云佛性隨流成種種味等又經云即此法身為煩惱之所漂動徃來生死名為眾生此下文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等今就此義以明四相既鼓靜令動遂有微著不同先後際異就彼先際最微名為生相乃至後際最麤名為滅相故佛性論云一切有為法約前際與生相相應約後際與滅相相應約中際與住異相相應也二別明者對彼下文約位別分生相有一住相有四異相有二滅相還一生相一者名為業相謂由無明不覺心動雖有起滅而相見未分以無明力故轉彼淨心至此最微名為生相甚深微細唯佛能知下文云依無明所起識者乃至唯佛能知故即下文三細中初一及六染中後一五意中第一此等並同此生相攝住相四者一名轉相謂由無明力不覺前動相即無動故轉成能見二名現相謂由無明依前能見不了無相遂令境界妄現此二及初並在頼耶位中屬不相應心三名智相謂由無明迷前自心所現之境妄起分別染淨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續相謂由無明不了前所分別空無所有更復起念相續不斷此二並在分別事識細分之位屬相應心無明與前生相和合轉彼淨心乃至此位行相猶細法執堅住名為住相下文三細中後二及六麤中初二并五意中後四亦六染中中四此等並同是此住相攝言異相二者一執取相二計名字相謂此無明迷前染淨違順之法更起貪瞋人我見愛執相計名取著轉深此在事識麤分之位無明與前住相和合轉彼靜心令至此位行相稍麤發動身口令其造業名為異相下文六麤中中二及六染中初一并五意中後意識此等並同是此異相攝言滅相一者名起業相謂此無明不了善惡二業定招苦樂二報故廣對諸緣造集諸業依業受果滅前異心令墯諸趣以無明力轉彼淨心至此後際行相最麤極至於此周?之終名為滅相下文六麤中第五相是也以果報非可斷故不論第六相也是故三界四相唯一夢心皆因根本無明之力故經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論下文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此之謂也雖復從微至著辨四相階降然其始終竟無前後摠此四相以為一念謂麤細鎔融唯是一心故說俱時而有皆無自立也然未窮源者隨位淺深覺有前後達心源者一念四相俱時而知經云菩薩知終不知始唯佛如來始終俱知始者謂生相也終者謂餘相乃至滅相也既因無明不覺之力起生相等種種夢念動其心源轉至滅相長眠三界流轉六趣今因本覺不思議熏力起厭求心又因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於本覺以體同用融領彼聞熏益性觧力損無明能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息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無所動今無始靜平等平等無始覺之異如經所說夢渡大河喻等大意如此次正釋四相各為四段△一能觀人二所觀相三辨觀利益四結觀分齊對文詳之○一滅)。
此義云何。
(且摠相躡前徵起)。
如凡夫人。
(一能觀人位在十信)。
覺知前念起惡。
(二所觀相謂未入十信已前廣造身口惡業而不覺知今入信已能知惡業定招苦報故言覺知此明覺於滅相義也)。
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
(三辨觀利益今既覺故能不造惡止滅相也)。
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
(四結觀分齊能知滅相實是不善故不造惡名為雖覺而猶未知滅相是夢故云不覺此但能止惡業故云雖覺未覺煩惱故云不覺○二異)。
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
(三賢菩薩也十解初心名發心住舉初等後以此菩薩雖留惑故不證人空然於人空實得自在故與二乘同一位論)。
覺於念異。
(如上所說二種異相分別內外計我我所貪瞋見愛等此二種人共了知故明本淨心為無明所眠夢於異相起諸煩惱而今漸與智慧相應從異相夢而得微覺故云覺於念異也)。
念無異相。
(既能覺異相之夢彼所夢異相永無所有)。
以捨麤分別執著相故。
(釋上以成觀益也起貪瞋等名麤分別著違順境名執著相以於異相夢覺故能捨之)。
名相似覺。
(而猶眠在住相夢中故云相似覺以此位中菩薩未至證位二乘不了法空故云相似覺問覺異相等亦不覺後位何不亦止不覺之名荅據覺前不覺後亦得名不覺故下文乃至十地皆名不覺若約覺業不覺惑正名為不覺即此文中以覺了惑正敵對故非覺業也○三住)。
如法身菩薩等。
(初地證法身徧滿乃至九地悉同證得皆名法身菩薩也)。
覺於念住念無住相。
(覺前四種住相雖知一切法惟是識故不起心念麤執分別然出觀後於自心所現法上猶起染淨法執分別明彼淨心為無明所眠夢於生相今與無分別智相應從住相夢而得覺悟反照住相竟無所有)。
以離分別麤念相故。
(異前人執及著外境故今約心但云分別又異後根本無明生相細念故云麤念相也此四種住相中於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離一相也下文自當顯耳)。
名隨分覺。
(雖於麤念住相而得覺悟猶自眠於生相夢中覺道未圓故云隨分○四生)。
如菩薩地盡。
(十地學窮故云盡此是摠舉下二句別明)。
滿足方便。
(是方便道)。
一念相應。
(是無間道)。
覺心初起心無初相。
(根本無明依覺故迷動彼靜心令起微念今乃覺知離本覺無不覺即動心本來寂猶如迷方謂東為西悟時即西是東更無西相故云心無初相也前三位中雖各有所覺以其動念未盡故但言念無住相等今此究竟位中動念都盡唯一心在故云心無初相也)。
以遠離微細念故。
(業識動念念中最細名微細念謂生相也此相都盡永無所餘故言遠離)。
得見心性。
(遠離虛妄故真性即顯現故云見心性也前三位中相未盡故不云見性)。
心即常住。
(前三位中覺未至源猶夢生相動彼靜心業識起滅故不云常住今生相夢?無明風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也)。
名究竟覺。
(前未至心源夢念未盡求滅此動望到彼岸今即夢念都盡覺了心源本不流轉今無始靜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不異本名究竟覺△二引經釋成心源無念四○一引經證成)。
是故脩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在因地時雖未離念能觀如此無念道理說此能觀為句佛智以是證知佛地無念此是舉因望果說也○二重釋前文)。
又心起者。
(牒上覺心初起之言)。
無有初相可知。
(非謂覺時知有初相故也)。
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問既無初相何故說言知初相耶故為此荅也如覺迷方時知西即東更無西相可知言知西相者謂即東也覺心之時知初動念即本來靜故云即無念也○三舉不覺之失)。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
(是前無念得名為覺故即顯有念不得名覺)。
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
(顯不覺所以即金剛已還一切眾生本難無始無明之念故不得名覺然則前對四中夢之差別故說漸覺今約無明眠之無異故說不覺)。
故說無始無明。
(結成不覺義也此顯無有染法始於無明故云無始也又無明依真同無始故也○四顯覺者之得)。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
(若至心源得於無念則徧知一切眾生一心動轉四相差別)。
以無念等故。
(釋成上義疑云佛得無念眾生有念有無懸隔何能知也釋云眾生有念本來無念佛既得彼無念無念與念本來平等故云以無念等故是故得知也又釋云以四相念中各即無念故云以無念等也是故得無念者徧知四相諸念也○三明始不異本)。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
(標也雖始得無念之覺然其所覺四相本來無起待何不覺而有始覺之異)。
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釋成上義也以彼四相一心所成鉤鏁連注無有前後離淨心外無別自體無自體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然未至此位隨其智力前後而覺未稱法故不得同本今既四相俱時平等覺知皆無自體同一本覺是故則無始覺之異問四相云何而得俱時既其俱時何故上文覺有前後荅上已辨竟謂唯一夢心四相流轉處夢之士謂為前後各各隨其智力淺深分分而覺然大覺之者知夢四相唯一淨心無有體性可辨前後故云俱時無有自立等也故攝論云處夢謂經年悟乃須㬰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此中一剎那者即謂無念棱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解云以剎那流轉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無生若非無生則不流轉是故契無生者方見剎那也又淨名經中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棱伽又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此等經意並明真心隨流動作諸法諸法無別體性故唯是真心無有別法是故四相即一真心不覺即同本覺故△二本覺二一明随染本覺三○一摠標)。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
(此二既在隨染門中故云生也)。
與彼本覺不相捨離。
(生已不離不動覺體故○二徵列)。
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
(明本覺隨染還淨之相)。
二者不思議業相。
(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此之二相若離染緣則不得成故云隨染也△三辨相二一智淨相二一直明淨相二○一因)。
智淨相者。
(牒章)。
謂依法力熏習。
(真如內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緣熏力此在地前依此熏力修習資糧加行善根)。
如實修行。
(登地已上行契真如)。
滿足方便故。
(十地行終也此在金剛因位極也○二果)。
破和合識相。
(由前方便能破和合識內生滅之相顯不生滅之性此根本無明?故心無所合即顯法身本覺義也)。
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
(即於此時能滅染心之中業相等相續之相不滅相續心體故令隨染本覺之心遂即還源成淳淨圓智成於應身始覺義也然此始覺無別始起即是本覺隨染作也今染緣既息始還同本故云淳淨淳淨智即智德餘皆斷德也△二問答釋成二○一執真同妄問)。
此義云何。
(問意云如上所說動彼淨心成於起滅今既?於生滅應滅淨心△二簡法異真答三○一法)。
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
(意云業等染心名諸識相此等皆是不覺之相非約心體說轉難云既言識相皆是無明故說滅者皆應別有體性離於真如即真妄別體難也故下荅云)。
無明之相不離覺性。
(如此諸識不覺之相不離隨染本覺之性)。
非可壞非不可壞。
(此無明之相與彼本覺之性非一非異非異故非可壞非一故非不可壞若依非異非可壞義說無明即明故涅槃經云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就非一非不可壞義說無明有可滅故涅槃云因滅無明得菩提燈無明滅覺性不壞滅惑之義凖此知之○二喻)。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
(一真隨妄轉喻)。
水相風相不相捨離。
(二真妄相依喻)。
而水非動性。
(三真體不變喻此顯非自性動但隨他動也)。
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
(四息妄顯真喻此明若自性動者動相滅時濕性隨滅而但隨他動故動相滅時濕性不壞○三合)。
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
(一合水隨風動也以水不能自浪要因風起波風不能自現動相要因水方現動相故風動即水動無別體也所况可知)。
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
(二合風水相依也以濕全動故無於水相以動全濕故無於風相心法亦爾真心隨熏全作識浪故無心相然彼識浪云非是真故無無明相)。
而心非動性。
(三合水性不動也此下第四合風息顯水云)。
若無明滅。
(根本無明滅合風滅)。
相續則滅。
(業識滅合動相滅也)。
智性不壞故。
(隨染本覺照察之性不滅是合濕性不壞△二不思議業相二○一依體摠標)。
不思議業相者。
(牒章)。
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
(謂與眾生作六根境界故寶性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于妙音聲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故名妙境界○二約用別辨)。
所謂無量功德之相。
(一橫顯業德廣多無量)。
常無斷絕。
(二豎顯業根深窮來際)。
隨眾生根自然相應。
(三顯業勝能無功應機)。
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四顯業勝益利潤不虛如此則是報化二身真如大用無始無終相續不絕故問始得自利方起利他之業云何利他說無始耶○荅以無明盡故始覺即本覺然彼本覺無始世來常起業用利益眾生是故始覺同彼亦無有始○以一切佛無差別故無新舊故皆無始覺之異故本覺平等無始無終故故能常化眾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議業也此本覺用與眾生心本來無二但不覺隨流用即不現妄心厭求用則於彼心中稱根顯現而不作意我現差別故云隨根自然相應雖不作意現無不益△二明性淨本覺二○一摠標)。
復次覺體相者。
(再辨前本覺故標云復次牒云者)。
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
(以空及鏡皆有四義故取之為喻一空鏡謂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鏡體不無能現萬象三淨鏡謂磨治離垢四受用鏡置之高臺須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人前中約空不空為二後中約體用為二又初二體後二相故云覺體相也又初一及第三明有空義第二第四明有鏡義故舉二喻△二別釋四鏡各依論中本名分為四唱)。
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
(真如中妄法本無非先有後無)。
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
(倒心妄境本不相應非謂有而不現但以妄法理無故無可現如鏡非不能現但以免角無故無可現也)。
非覺照義故。
(有二義一以妄念望於真智本無覺照之功以情執違理故如鏡非有外物以彼外物無照用義故即顯鏡中無外物體二以本覺望於妄念亦無覺照功能以妄本無故如淨眼望空華無照燭之功亦如鏡望兔角此約徧計說下約依他說故能現世間境界)。
二者因熏習鏡。
(有二因義初能作現法之因二作內熏之因亦可初是因義後是熏習義故云因熏習也)。
謂如實不空。
(此摠出因熏法體謂有自體及性功德故下別釋二因初因云)。
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
(明一切法離此心外無別體性猶如鏡中能現影也)。
不出。
(明心待熏故變現諸法非不待熏而自出也)。
不入。
(離心無別能熏故不從外入)。
不失。
(雖復不從內出外入緣起之法顯現不無)。
不壞。
(諸法緣集起無所從不異真如故不可壞如鏡中影非刃能傷以同鏡故)。
常住一心。
(會相同體)。
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
(釋成同體所由以於心中顯現無出入等故即無體性無體性故本來平等不異真如故云常住一心乃至真實性故下釋後因云)。
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
(以性淨故雖現染法非染所汙非直現染之時非染所染亦乃由現染故反顯本淨如鏡明淨能現穢物穢物現時反顯鏡淨豈此穢物能汙鏡耶若不現染則無以顯其不染是故現染釋成不染義)。
智體不動。
(以本無染今無始淨是故本覺之智未曾移動又雖現染不為所染故云不動如鏡中像隨質轉變然其鏡體未曾移動也)。
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此本覺中恒沙性德無所少也又與眾生作內熏之因令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故勝鬘經云由有如來藏能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也佛性論云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
三者法出離鏡。
(謂真如之法出於二障離於和合故云出離前在纏性淨不空如來藏今明不空出纏離垢法身如實性論云有二淨一自性淨以同相故二離垢淨以勝相故)。
謂不空法。
(出法體也即前因熏之法)。
出煩惱礙。
(麤細染心)。
智礙。
(所依無明)。
離和合相。
(淨心出障破業識等和合)。
淳。
(離和合雜相故)。
淨。
(無惑染故)。
明故。
(出無明故謂大智慧光明等)。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徧照眾生之心令脩善根隨念示現故。
(即彼本覺出障之時隨照物機示現萬化與彼眾生作外緣熏力故云依法乃至示現故問前隨染中智淨與此法出離何別前業用與此緣熏何別荅前約隨染故還淨說為智即明彼智用俱就始覺說此約自性故離障顯法體即明此法用俱就法體說是故前云智此云法前云業此云緣也然法智雖殊體無差別以始覺即本覺故但今就義開說故有境智不同也△二明不覺三一明根本不覺二一依覺成迷三○一法)。
所言不覺義者。
(牒章)。
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
(不了如理一味故釋根本不覺義如迷正方也)。
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業等相念即邪方也)。
念無自相不離本覺。
(邪無別體不離正方○二喻)。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
(○三合)。
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
(喻合可知○二依迷顯覺△)。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於中二初明妄有起淨之功後明真有待妄之義良以依真之妄方能顯真隨妄之真還待妄顯故也二明枝末不覺此一段文畧作二種釋一約喻說意二就識釋文△初者本覺真如其猶淨眼熱翳之氣如根本無明翳與眼合動彼淨眼業識亦爾由淨眼動故有病眼起能見相亦爾以有病眼向外觀故即見空華妄境界現境界相亦爾以有空華境故令其起心分別好華惡華等智相亦爾由此分別堅執不改相續相亦爾由執定故於違順境取捨追求執取相亦爾由取相故於其相上復立名字若彼相未對之時但聞名即執計名字相亦爾既計名取相發動身口攀此空華造善惡業起業相亦爾受苦樂報長眠生死而不能脫業繫苦相亦爾皆由根本無明力也△二釋文二一無明為因生三細二○一摠標)。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
(相不離體故未不離本故依無明起妄心依妄心起無明故△二別解三○一徵)。
云何為三。
(摠徵△二釋三○一業相)。
一者無明業相。
(標名)。
以依不覺故。
(釋標中無明也即根本無明)。
心動說名為業。
(釋標中業也此中業有二義一動作是業義即此心動是也)。
覺則不動。
(反舉釋成既得始覺時即無動念是知今動只由不覺)。
動則有苦。
(二為因是業義此既招苦即為因也如得寂靜無念之時即是涅槃妙樂故知今動則有生死苦患)。
果不離因故。
(不動既樂即知動必有苦動因苦果既無別時故云不離也此雖動念而極微細緣起一相能所不分即當棃耶自體分也如無相論云問此識何相何境界荅相及境界不可分別一體無異當知此約頼耶業相義說也下二約本識見相二分為二○二轉相)。
二者能見相。
(標也即是轉相)。
以依動故能見。
(依前業識轉成能見)。
不動則無見。
(若依性淨門則無能見也反顯能見必依動義如是轉相雖有能緣以境界微細故猶未辨之如攝論云意識緣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即可知此識所緣境不可知故既云所緣不可知即約能緣以明本識轉相義也○三現相)。
三者境界相。
(標也即是現相)。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依前轉相能現境界)。
離見則無境界。
(反釋可知二境界為緣生六麤即分別事識也如棱伽經云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此之謂也問三細屬頼耶六麤屬意識何故不說末那識耶荅有二義意一前既說頼耶末那必執相應故不說瑜伽論云頼耶識起必二識相應故又由意識緣外境時必內依末那為染汙根方得生起是故既說六麤必內依末那故亦不別說二以義不便故略不說之不便相者以無明住地動本靜心令起和合成棃耶末那既無此義故前三細中略不說又由外境牽起事識末那無緣外境義故六麤中亦略不說亦可計內為我屬前三細計外為我所屬後六麤故略不論也棱伽經中亦同此說故彼經云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種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乃至廣說經中現識即是三細中現相也分別事識即是下六麤也所以知者彼經下釋分別事識中乃云攀緣外境界起前事識等故知事識非是未那此論下文並同此說宜可記之文中二○一躡前摠標)。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
(△二立名別釋二○一徵)。
云何為六。
(△二釋六○一起計)。
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於前現識所現相上不了自心所現故創起慧數分別染淨執有定性○二生受)。
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謂依前分別愛境起樂受覺不愛境起苦受覺數數起念相續現前此明自相續也又能起惑潤業引持生死即令他相續也故下文云住持苦樂等○三取著)。
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
(上皆是前相續相也)。
心起著故。
(是此執取相也謂於前苦樂等境不了虛無深起取著故下文云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等也○四立名)。
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
(依前顛倒所執相上更立假名是分別故棱伽云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故云依於妄執等也上來起惑自下造業受報五造業)。
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
(謂執相計名依此麤惑發動身口造一切業即苦因也六受報)。
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報不自在故。
(業因已成招果必然循環諸道生死長縛△三結末歸本二一正釋)。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三細六麤摠攝一切染法皆因根本無明不了真如而起二轉釋)。
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問染法多種差別不同如何根本唯一無明荅染法雖多皆是無明之業氣悉是不覺之差別相故不異不覺也△三雙辨同異二一標列)。
復次覺與不覺。
(雙牒)。
有二種相。
(標也)。
云何為二。
(徵也)。
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列也△二解釋二一同三一喻)。
同相者。
(牒名也染淨二法同以真如為性真如以此二法為相)。
譬如種種瓦器。
(喻染淨法)。
皆同微塵性相。
(器以塵為性塵以器為相二合)。
如是無漏。
(始本二覺)。
無明。
(本末二不覺也)。
種種業幻。
(此二皆有業用顯現而非實有故云幻此等合種種器也)。
皆同真如性相。
(以動真如門作此生滅門中染淨二法更無別體故云性也真如亦以此二法為相淨相可知其染相者下文云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即有染相△三引證二一正引)。
是故脩多羅中依於此義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
(依此同相門如上本末二不覺本來即真如故說一切眾生自性涅槃不更滅度故淨名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
菩提之法。
(依此同相門如上始本二覺即真如故諸佛菩提非修等也又前約不覺即如故眾生舊來入涅槃今約覺智即真故諸佛菩提無新得也)。
非可修相。
(望前涅槃非是了因所顯)。
非可作相。
(望前菩提非是生因所作)。
畢竟無得。
(此之二果性淨本有疑云若眾生已入涅槃更無新滅者即已同諸佛何故不能現報化等色身故下釋云○二釋疑)。
亦無色相可見。
(法性自體本無色相可見如何使現色等耶又疑云若以法性非是色相可見法故不現色者諸佛何故現報化等種種色耶故下釋云)。
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
(彼見諸佛種種色等者並是隨眾生染幻心中變異顯現屬後異相門非此同相門中本覺內有此色等不空之性也又亦可本覺不空恒沙德中亦無此色故也問何以得知彼法體中無色相耶下荅云)。
以智相無可見故。
(以本覺智非是可見之法故也○二異)。
異相者。
(牒名)。
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
(喻也下合云)。
如是無漏無明。
(摠指)。
隨染幻差別。
(別明無漏法也)。
性染幻差別故。
(是無明法也以彼無明迷平等理是故其性自是差別故下文云如是無明自性差別故也諸無漏法順平等性直論其性則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相故說無漏法有差別耳如下文中對業識等差別染法故說本覺恒沙性德又由對治彼染法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也如是染淨皆是真如隨緣顯現似有而無體故通名幻也△二釋上生滅因緣二一明生滅因緣義三○一摠標)。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
(牒前以標也棃耶心體不守自性是生滅因根本無明熏動心體是生滅緣又無明住地諸染根本是生滅因外妄境界動起識浪是生滅緣依是二義以顯因緣諸識生滅相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體唯依心體故言依心即是棃耶自相心也能依眾生是意意識依心體起故云轉轉者起也○二總問)。
此義云何。
(此心作眾生義云何△三別釋三○一釋所依心)。
以依阿棃耶識說有無明。
(棃耶者是上所說心即是生滅之因無明者於棃耶識二義中此是不覺義即生滅之緣欲明依此因緣意意識轉故故言以依等也上摠中略指其因故但言依心此別釋中具顯因緣故說依心及無明也問上說依覺有不覺由此不覺力故動彼心體令起滅和合方有棃耶業相等識何故此中說依棃耶有無明乎荅此有三釋一由此棃耶有二種義故謂由無明動彼真心成此棃耶又即此棃耶還却與彼無明為依以不相離故何者謂依迷起似故即是動真心成業識迷似為實故即是依棃耶而有無明也二云以棃耶有二義謂覺不覺前別就本說故云依覺有不覺今就都位論故云依棃耶有無明也此即二義中不覺之義正在棃耶中故說依也三云此中正意唯取真心隨緣之義此隨緣義難明目故或就未起說依真如有無明或約成就已起說依棃耶有無明然此二名方盡其義是故文中前後綺互言耳△二釋意轉三○一略明略明五種識相)。
不覺而起。
(所依心體由無明熏舉體而動即是業識也前依棃耶有無明即依似起迷今熏淨心成棃耶即依迷起似此二義一時說有前後耳)。
能見。
(即彼心體轉成能見是轉識也)。
能現。
(即彼心體復成能現即是現識)。
能取境界。
(能取現識所現境界是為智識)。
起念相續。
(前所取境起諸麤念是相續識)。
故說為意。
(依此五義次第轉成依止依止此義而生意識等故說為意故攝論云意以能生依止為義也△二廣辨二○一標徵)。
此意復有五種名。
(標也)。
云何為五。
(徵也○二列釋依名五唱)。
△一者名為業識。
(立名也下四準此)。
謂無明力。
(根本無明即所依緣也明心不自起起必由緣)。
不覺心動故。
(正明起相釋成業義起動是業義故)。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依前業識之動轉成能見之相轉識有二苦就無明所動轉成能見者在本識中若其境界所動轉成能見者在事識中此中轉相約初義也)。
△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
(依前轉識之見起此能現之功故云現境界以其心體與無明合熏習力故現於種種無邊境界故也)。
猶如明鏡現於色像。
(喻可知也)。
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
(且舉五塵麤顯以合色像而實通現一切境界故法說中云一切也若依瑜伽論中則現五根種子及器世間等今此論中偏就五塵者以此約牽起分別事識義故作是說也)。
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非如六七識有時斷滅故云常在前又為諸法本故明此識在諸法之先以是諸法所依故揀異末那識)。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
(則事識內細分謂不了前心所現境故起染淨微細分別故云智識)。
五者名為相續識。
(亦是事識中細分前六相中相續相也)。
以念相應不斷故。
(法執相應得長相續此約自體不斷釋相續義)。
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
(以此識能起潤業煩惱能引持過去無明所發諸行善惡業種令成堪任來果之有若無惑潤業種焦亡故也此則引生令熟)。
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
(又復能起潤生煩惱能使已熟之業感報相應成熟無差如是三世因果流轉連持不絕功由意識以是義故名相續識)。
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顯此識用麤分別相不同智識微細分別故也此上所解但屬此相續識約其功能釋相續義又為一解從住持下摠辨前五意功能初住持業果是前三細功能屬棃耶後念已未之境是後二功能屬事識細分△三結歸一心二○一正結屬心曲分二段)。
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
(一順結三界是前一心隨無明動作五種識故故說三界唯心轉也此心隨熏現似口虛隱其虛體詐現實狀曰偽虛偽之狀雖有種種然窮其因緣唯心所作也十地經中亦同此也)。
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二反結六塵離彼現識則無塵境反驗六塵唯是一心△二釋疑廣辨三○一問)。
此義云何。
(現有塵境云何唯心○二荅)。
以一切法皆從心起。
(以一切法中是此心隨熏所起更無異體故說唯心又疑云何以此心作諸法耶故下釋云)。
妄念而生。
(由妄念熏故生起諸法又亦可疑云法既唯心我何不見而我所見唯是異心釋云言異心者是汝妄念分別而作)。
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
(境唯識現無外實法是故分別但分別自心此一句顯無塵唯識義爾)。
心不見心。
(既塵無相識不自緣是故無塵識不生也)。
無相可得。
(能所俱寂也攝論云無有少法能取少法○三結)。
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
(無明根本也妄心業識也以一切境界由此而成即現識等也若無明未?已還此識住持境界不息此即結相屬心也)。
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
(喻況也此境離心之外無體又即心故無體如像離鏡之外無形鏡內復無其體又疑云既其無體何以宛然顯現故下釋云)。
唯心虛妄。
(此並真心之上虛妄顯現何處有體而可得耶問何以得知心上顯現下荅云)。
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反驗唯心顯現成妄也以心生法生等故知也此中以無明力不覺心動乃至能現一切境等故言心生種種法生此則心隨熏動故云生也若無明滅境界隨滅諸識分別皆滅無餘故言心滅則種種法滅此則心源還淨故云滅也既心隨不覺妄現諸境即驗諸境唯心無體也問上說生滅結過屬無明此文辨因緣云何結屬心耶荅前以無明動彼靜心令其生滅故此生滅功在無明今此因緣和合道理成辨諸法無性義顯不住義彰故結和合屬於心也△三釋意識轉五○一約人辨麤)。
復次言意識者。
(牒前以標)。
即此相續識。
(此生起識麤細雖殊同是一識更無別體故即指前第五識也但前就細分法執分別相應依止義門則說為意此中約其能起見愛麤惑相應從前起門說名為意識謂意之識故名意識)。
依諸凡夫。
(簡非聖人意識也以前智識及相續識通在二乘及地前所起故今約凡顯其麤也)。
取著轉深。
(以無對治故追著妄境轉極麤現故云深也二出其惑體)。
計我我所。
(非直心外計境為塵亦復於身計我於塵計所)。
種種妄執。
(顯計我之相也或執即蘊或執離蘊三明執所依緣)。
隨事攀緣分別六塵。
(但緣於倒境之事不了正理故云隨事等四制立其名)。
名為意識。
(此論就一意識義分出五識故說意識分別六塵)。
亦名分離識。
(依於六根別別取六塵故)。
又復說名分別事識。
(又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相故五明識起所依)。
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見謂見一處住地即見道惑愛謂欲色有三愛即修道惑以此見修二惑熏於本識今生此分別事識故云增長上六麤中執取計名及起業相並相從入此意識中及後六染中執相應染亦入此攝也二重顯所依緣體二一略明緣起甚深二一標歎甚深)。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
(牒上所說依根本無明起彼靜心成業等識也)。
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
(凡小非分也二乘但覺四住不了無明故此無明所起之識非其境也下明菩薩分知云)。
謂依菩薩從初正信。
(十信之初發心之時即觀本識自性緣起因果之體得成正信也)。
發心觀察。
(三賢位中並言比觀故云觀察)。
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
(地上證之未窮故以其但覺住相不覺生相)。
唯佛窮了。
(四相俱了故得窮源二釋其深所以二一徵)。
何以故。
(緣起妙理貫通凡聖何故說見唯在果人二釋三一即淨而染)。
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
(一緣起體即因也)。
而有無明。
(二發緣起之由即緣也)。
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
(三顯緣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也二即染常淨)。
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
(釋緣起甚深義即染而不染也三結成難測)。
是故此義唯佛能知。
(勝鬘經云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乃至結云唯佛能知棱伽經中亦同此說故彼經云如來藏是清淨相客塵煩惱垢染不淨乃至廣說下結云我今與汝及諸菩薩甚深智者能了分別也二廣顯緣起差別二一顯前緣起體相三一顯上不變之義)。
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
(雖舉體動而本來靜故云常無念顯上緣起因體也二顯上無明緣起之由)。
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此顯根本無明最極微細未有能所王數差別即心之惑故云不相應非同心王心數相應唯此無明為染法之源最極微細更無染法能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纓珞本業經云四住地前始無法起故名無始無明住地是則明其無明之前無別有法為始集之本故云無始即是此論忽然義也此約麤細相依之門說為無前亦言忽然不約時節以說忽然也三顯上緣起之相謂有其染心之句也三一標)。
染心者有六種。
(二徵)。
云何為六。
(六中各二初障後治三釋然此六染逆次配六麤中前四及後三細由此第一合彼麤中三四故旦六也便借彼名以科此六一執取計名字相)。
一者執相應染。
(是六麤中第三第四相也亦是上意識見愛煩惱所增長義亦是上四相中麤分別執著相也但麤心外執與境相應汗其淨行故云染也)。
依二乘解脫。
(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也)。
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十解已去信根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故地論云地前摠名信行地菩薩無著論中亦同此說也此菩薩得人空見修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故攝論云若不斷上心則不異凡夫若不留惑種子則不異二乘又二意留惑為自他也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已上方說留惑如餘論說今此菩薩非直斷四住人執亦分斷無明住地故此論下云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故○今但為顯人我麤執故不論彼也二相續相)。
二者不斷相應染。
(六麤中第一也從此至六又逆配前五意中此當第五但執法續生生起不斷即是相續義也)。
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
(十解已去修唯識觀尋伺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徧滿真如法執分別不得現行○三智相)。
三者分別智相應染。
(六中第一五中第四以能分別世出世諸法染淨故云智也是法執修惑)。
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七地已還有出入觀異故於境界有微細分別然地地分除故云漸離八地已去無出觀緣境故於七地盡此惑也故云無相方便地究竟離也以二地三聚戒具故云具戒地以七地前無相觀有加行方便有功用故云無相方便地以八地已上無相無方便功用故○四境界相)。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
(三細五意中皆當第三此即依根本無明動彼淨心令現境界也)。
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以八地中得三種世間自在色性隨心無有隔礙故云色自在地能離也以色不自在位現識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五能見相)。
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
(三中五中皆當第二以根本無明動令能見上文云依於動心成能見故)。
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以九地中善知眾生心行十種稠林故云心自在此於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無礙智出華嚴經有礙能緣永不得起○六業相)。
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
(三中五中皆當第一以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
(十地終心金剛喻定無垢地中微細習氣心念都盡故上文云得見心性心則常住故二更重料揀三一辨上無明約治料揀)。
不了一法界義者。
(標也)。
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初麤者至初地離後細者至佛地盡故也此即是上染心所依無明住地能染真如成染心故上文云破和合識者滅無明故滅相續心者斷染心故今無明與染心雖說有前後然治滅並一時也二釋上相應不相應義)。
言相應義者。
(六染中前三是相應此有二釋一約王數釋此三種皆是麤心故二約心境釋以此三種依境生故)。
謂心念法異。
(心謂心王念法謂心所王數不同故云異也迦旃延論中名為心及心所念法故又心念謂能緣心法謂所緣境異謂心境不同)。
依染淨差別。
(是所依分別境)。
而知相緣相同故。
(若心王知染心法亦同心王緣淨心法亦同知相即能知同緣相即所緣同又於染境作染解於淨境作淨解故云同也)。
不相應義者。
(六染中後三及無明皆名不相應心亦二釋一約王數)。
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
(此顯根本無明動彼靜心之體即此動心是不覺相更無王數之別故云即心不覺常無別異此翻前心念法異也)。
不同知相緣相故。
(既無王數之別何有同知同緣翻前可見以此三種依不覺起不異不覺故云即也上文云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不相捨離者是此即心之不覺故云不離非是相應而不離也下文亦云無明滅故不相應心滅二亦約心境釋中言即心不覺等者謂此無明即此染心而無別體不約與外境相應方為此不覺但在本心之上故云即心等也不同知相等者揀前相應也此不相應心既是棃耶識於中不分王數義及不與外境相應義并有覺不覺義等並與諸論相違和會如別記中說三舉上染心及無明約境成二礙義二○一標立初惑障後智障)。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
(六染心也)。
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顯其礙義謂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名根本智即上文智淨相也染心喧動違此寂靜故名染心為煩惱礙以煩惱動故今此且依本末相依門以無明所起染心為煩惱礙能起染心之無明名為智礙不約人法二執以明二礙)。
無明義者名為智礙。
(根本無明)。
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
(顯其礙義謂後得如量智即上不思議業用以無明昏迷無所分別違此智用名為智礙從所障得名此明聖智用如月煩應於水無心不同外道自然△二重釋二○一釋煩惱礙)。
此義云何。
(先問云既此無明動靜心體成於染心則無明是細應障理智染心是麤應障量智何以不然)。
以依染心能見能現。
(獨約後三細前二染)。
妄取境界。
(通攝前三染心以同依境起故)。
違平等性故。
(釋成礙義以此染心能所差別乖根本智能所平等所以障於理智○二釋智礙)。
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
(舉無明所迷法性)。
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
(正顯無明迷前法性以不了如法寂靜妄有起滅與法乖違故也)。
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
(正釋障如量智義也三釋上生滅之相三○一牒前標數)。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
(牒前)。
有二種。
(標數○二徵列略顯)。
云何為二。
(徵也)。
一者麤與心相應故。
(六染中前三染是心相應其相麤顯經中說為相生滅)。
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
(後三染是心不相應以無心法麤顯之相其體微細經中說為流注生滅△三廣釋其相二○一約人對顯)。
又麤中之麤。
(前二染心俱名為麤於中初執相應染復更為麤)。
凡夫境界。
(三賢位名內凡能覺此染故)。
麤中之細。
(又於二麤染中後二謂不斷相應染及分別智相應染是麤中稍細)。
及細中之麤。
(後三染心俱名為細於中前二謂能見能現是也同是不相應故名為細形後根本業識故復云麤)。
菩薩境界。
(十地已還菩薩所知境也)。
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根本業不相應染能所未分行相極細故唯佛了△二辨相所依二○一順辨生緣初明通緣後顯別因)。
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
(通而言之麤細二識皆依無明住地而起以根本無明動起三細依此三細轉起麤心故以無明通為其本)。
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
(若別而言之依無明因生三細不相纔心依境界緣生六麤相應心故也此中文少若具說之各有二因如棱伽云大慧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順云不思議熏者謂無明能熏真如不可熏處而能熏故名不思議熏又熏則不熏不熏之熏名不思議熏不思議變者謂真如心受無明熏不可變異而變異故云不思議變又變即不變不變之變名不思議變勝鬘中不染而染染而不染難可了知者謂此不思議也然此熏變甚微且隱故所起現識行相微細於中亦有轉識業識舉麤顯細故但名現識即是此不相應心也取種種塵者即是現識所現種種境界還能動彼心海起諸事識之浪故也無始妄想熏者即彼和合心海之中妄念習氣無始已來熏習不斷未曾離念故此塵及念熏動心海種種識生以妄念及塵麤而且顯故所起分別事識行相麤顯成相應心也經中欲明現識依不思議熏故得生依不思議變故得住事識依境界故得生依心海故得住今此論中但說生緣不論依住是故於細中唯說無明熏麤中單舉境界緣也△二逆論滅義二○一正辨)。
若因滅則緣滅。
(得對治無明滅時無明所起現識境界亦隨滅此通明滅也下別顯滅云)。
因滅故不相應心滅。
(以三細親依無明因生故無明滅時亦隨滅也)。
緣滅故相應心滅。
(以三麤染親依境界緣生故境界滅時亦隨滅也此依始終起盡道理以明二種生滅之義非約剎那生滅義也△二釋疑二○一問)。
問曰若心滅者云何相續。
(若境界滅時心體亦滅者無明三細既其未盡心體已亡更依何法而得相續此疑相應心也)。
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滅。
(若言以心體不滅令無明相續者心體既其不滅無明則常相續云何治道得究竟滅此疑不相應心荅中雙荅此二也△二荅三○一法)。
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
(境界滅時唯心麤相滅非心自體滅又以無明滅時唯心細相滅亦非心體滅此通荅二問下喻合則別說○二喻)。
如風依水而有動相。
(喻無明風依心體水故有動相此示無明離於心體不能自現動相也)。
若水滅者則風相所絕無斷依止。
(此示若境界滅時令心體亦滅者則無明風無所動故業等三細則應斷絕)。
以水不滅風相相續。
(以境界滅時心體不滅故無明三細則得長相續良以無明滅故境界滅非以境界滅故無明滅由是義故境界滅時無明動心三細相續此荅初問相應心滅義)。
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
(以無明盡時業等動相亦隨之滅非靜心體而亦滅也此荅後問不相應心滅義合中次第合前二種心云○三合)。
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上文以對不覺故名為覺則一識有二義今以對癡故名為智則一心有體相不覺癡相轉滅成於始覺則本覺不滅其始覺還源無二無別也)。
大乘起信論䟽卷第二
音釋
罣
(古?切〡礙也)。
翛
(尸祝切疾也音叔)。
鏁
(思果切鐵〡也)。
錯
(音厝安也)。
制
(音制斷也)。
稠
(直留切密也)。
乾隆藏第 141 冊 No. 1600 大乘起信論疏
大乘起信論疏卷第三 田四
西太原寺沙門法藏述
草堂沙門宗密錄之注於論文之下。
(二辯染淨相資亦云染淨互熏相生不斷即顯上總中能生一切法義也四○一舉數總標)。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
(由此染淨相資故得起不斷絕也○二徵列別名)。
云何為四。
(徵也)。
一者淨法名為真如。
(此是生滅門中真如以三義故故云淨法一約體本來淨故二約體相以內熏故令反染成始淨故梁攝論云能成立者謂真如十種功德所成立者謂十種新生正行也三約用熏故應機成淨緣)。
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
(六染及九相皆因無明而有)。
三者妄心名為業識。
(妄心者通事識及業識今據其本故但言業識)。
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事識所緣之境也此三皆是染法由此染法自性差別仗託因緣故具說三種淨法對染雖成熏義然其體用竟未曾別故但明一種△三廣釋染淨熏習之義二一總二○一喻)。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
(喻也下合有二○二合)。
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
(一染熏淨也顯真無相隨熏現相又顯妄法無體故但云相又當相自無反流之用故云相不云用也此約隨流生滅門說此釋經中如來藏為惡習所熏等)。
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二淨熏染也此是生滅門中本覺真如故有熏義真如門中則無此義由此本覺內熏不覺令成厭求反流順真故云用也此釋經中由有如來藏故能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也涅槃經云闡提之人未來佛性力故還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覺內熏之力耳良以一識含此一義更互相熏徧生染淨故也此中佛者是覺性者是本故名佛性為本覺也△二別一一染一○一問)。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
(汎論熏習各二種一習熏謂熏心體成染淨等二資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資等二一荅二○一畧)。
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
(舉能熏所熏之法體也亦可此中但舉能熏無明然必依真如故約本舉也)。
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
(根本無明熏習義也)。
以熏習故則有妄心。
(依無明熏動真如有業識心也)。
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
(以此妄心還資熏無明增其不了令其轉成轉識及現識)。
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以此境界還熏動心海起諸識浪緣念彼境即起事識也上六麤中初二名念中二名著後二名同此也謂依惑造業依業受報二廣○即明前三種從後向前次第說也文三○一明境界熏妄心)。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
(由境界力增長事識中智相相續相法執分別念也)。
二者增長取熏習。
(增長事識中執取相計名字相謂人我見愛煩惱也○二明妄心熏無明)。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
(以此業識能資熏住地無明迷於無相能起轉相現相等相續令彼三乘人雖出三界離事識分段麤苦猶受?耶變易行苦然此細苦無始來有但為揀細異麤故約已離麤苦時相顯處說)。
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
(以事識能資熏起時無明起見愛麤惑發動身口造種種業受凡夫分段苦故○三明無明熏真如)。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
(謂根本不覺熏動真如成業等諸識但今舉初故云業識)。
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謂枝未不覺熏習心體成分別事識上文云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但未從本生故云所起也△二淨二○一問)。
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
(△二荅二一畧二○一正明熏習)。
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先明真如內熏無明令成淨業後即此淨用反熏真如增其勢力前即本熏後即新熏也△二辯其功能二○一因)。
自信己性。
(十信位中信也下即三賢位中脩)。
知心妄動無前境界。
(觧也)。
脩遠離法。
(依觧成行謂尋伺等觀唯識無塵等行也)。
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
(初地見道證唯識理異前比觀故云如實也下明十地脩道位中廣脩萬行以顯真如云)。
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
(所取無相)。
不念。
(能念不生)。
乃至久遠熏習力故。
(三祇熏故二果)。
無明則滅。
(根本)。
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
(妄心盡也)。
以無起故境界隨滅。
(妄境滅也此上皆滅惑也即翻前三種染下明證理成德云)。
以因。
(無明)。
緣。
(妄境界)。
俱滅故心相。
(染心)。
皆盡名得涅槃。
(此並滅故心體轉依名得涅槃)。
成自然業。
(起不思議業用△二廣二○一明妄心熏習)。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
(即上意識)。
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
(以此識不知諸塵唯是識故執心外實有境界凡夫二乘雖有發心趣向觧脫而猶計有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由此作意力故久後還得菩提)。
二者意熏習。
(若就本而言名為業識通而論之即前五種意)。
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以諸菩薩知一切法唯是識量捨彼事識外計分別既了唯心趣理速疾異前漸悟故云乃至速趣涅槃也問此中妄心既並熏習真如起反流行意熏既屬棃耶如何能各自發心脩行荅前凡夫二乘不覺棃耶但依分別事識資持力故而發心脩行以不達本故向大菩提踈而且遠故云漸也此菩薩既了棃耶本識即依此識資持力故方得發心脩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親而且近故云速也此約所依相資辯熏非各自發心等此如下文證發心中說也△二顯真如熏習三○一標數)。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
(二徵列)。
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
(內熏)。
二者用熏習。
(外緣△三辯相二一別釋二一體相二一正顯)。
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
(不空本覺名無漏法此法?熏眾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議此中業者是?熏作用)。
作境界之性。
(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厭求成能觀智亦乃與其觀智作所觀境界)。
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顯熏功能謂此心境二法亦可此體相二法?熏眾生有力故令起厭求等行)。
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脩行。
(依熏起脩行相△二釋疑二○一問)。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
(初約現在信心有無)。
無量前後差別。
(後約未來信心前後內熏既齊何得如是)。
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脩方便等入涅槃。
(結成難也此則執別疑通難△二荅二○一約染惑成緣明起有厚薄)。
荅曰真如本一。
(通體明內熏不無)。
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
(根本無明住地本來自性差別隨人厚薄)。
厚。
(不信)。
薄。
(有信)。
不同故。
(前後亦爾非彼內熏使之然也)。
過恒河沙等上。
(枝未是根本上)。
煩惱依無明起差別。
(是從無明所起迷諸法門事中無知所知障中麤分攝)。
我見愛染煩惱。
(是無明所起四住煩惱煩惱障攝)。
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
(雙結前二種煩惱皆依根本無明所起由是義故前後非一差別無量前後難知故唯佛了△二約淨法頼緣成前後差異二○一立理)。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
(若獨內因不假外緣可如所貴然今外假用熏及內正因方得成辦故致前後不可一時故上開二熏習不云一也△二正釋二一明因緣互闕之失二一顯因緣之失二○一喻說)。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
(○二法合)。
眾生。
(木也)。
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
(火性)。
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
(若無人知等)。
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
(能自燒木)。
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二明闕因不成)。
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謂無明厚重之流雖本覺內熏然未有力故雖遇善友外緣之力亦不能令其得道○二明性用相應之得)。
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
(具因緣也下明熏益云)。
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脩習善根。
(自分也下明勝進云)。
以脩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
(示義)。
教。
(教行)。
利喜。
(既得義利具觧行故成喜)。
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二用大二○一指事總標)。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
(○二約緣別顯三○一標)。
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畧說二種。
(二徵列)。
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
(為於凡小事識熏習而作於緣謂現形不同故云也亦可與差別機為緣故也謂三賢已上乃至諸佛能作此緣應眾生也)。
二者平等緣。
(為諸菩薩業識熏習而作於緣謂唯現佛身平等無二故云也亦可與平等心機為緣故也謂初地已上乃至諸佛要依同體智力能作此緣△三釋二一差別緣二一總二○一明感用因)。
差別緣者此人。
(機欲之人)。
依於諸佛菩薩等。
(出外緣體)。
從初發意始求道時。
(明能感緣機脩行時)。
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
(正明行者之心感用器也謂見其身形念其功德也△二正明用相二一正明差別之用二○一開總成別)。
或為眷屬父母諸親。
(一慈愛以攝生)。
或為給使。
(二居卑以利物)。
或為知友。
(三同類以勸發)。
或為冤家。
(四怖之以入道)。
或起四攝。
(五以四攝法攝之二攝別成總)。
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
(二辯用之益)。
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二別二一就根熟不熟開近遠二緣)。
此緣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
(○二就前近遠各開為二)。
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
(謂方便行即自分也)。
二者受道緣。
(謂依前力便正觀相應即勝進也亦可初即四攝利他行後即三空自利行△二平等緣二○一明能作緣者平等)。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
(平等心也)。
自然熏習常恒不捨。
(常用應機)。
以同體智力故。
(釋成常用)。
隨應見聞而現作業。
(顯其用相二明對機顯平等)。
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謂十住已去依三昧力悉見諸佛身量平等無有彼此分齊之相二合明三一標)。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
(二徵)。
云何為二。
(三釋依論二唱)。
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
(約位舉人)。
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脩行。
(明其行劣凡小意識熏菩薩五意熏並未契真如故下正明未相應云)。
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
(無正體智故未與法身體相應)。
未得自在業脩行與用相應故。
(無證真後得智故未與應化身用相應也)。
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
(顯位)。
得無分別心。
(如理智與體相應也)。
與諸佛智用相應。
(以有如量智故得然也下約行勝翻前劣云)。
唯依法力。
(證真如而脩行非如前位但有信力)。
自然脩行。
(八地已去無功用行)。
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妄滅行成四明染淨盡不盡義二一明染法違真無始有終)。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
(二明淨法順理有始無終)。
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
(一正顯)。
此義云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二釋成也以真熏妄滅淨用無盡故二辯所示之義即明前法有顯義功能問何故真如門中不辯所示義生滅門中具辯所示三大義耶荅以真如門中即示大乘體能所不分詮旨不別故不別辯生滅門中染淨不一法義有殊故具說三上立義分中真如門內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釋義在此也文二△一釋體相二大二○一總標二大名)。
復次真如自體。
(體大)。
相。
(相大)。
者。
(二別釋二大義一一體)。
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减。
(人雖就位以分優劣真體隨人未曾增减)。
非前際生。
(常也凡位為前)。
非後際滅。
(恒也佛位為後)。
畢竟常恒。
(三句皆顯不增减所以△二相二一正明性德二一明德相三○一總)。
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
(○二別)。
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
(一本覺智明)。
徧照法界義故。
(二本覺顯照諸法)。
真實識知義故。
(三顯照之時無倒)。
自性清淨心義故。
(四性離惑染)。
常樂我淨義故。
(五性德圓備)。
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六性德無遷○三結)。
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
(性德塵沙不離真體)。
不斷。
(無始相續)。
不異。
(與體同味)。
不思議。
(即不異而有恒河之義故)。
佛法。
(唯佛窮達故亦可是所覺法故)。
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
(若此真體無性德者如來證此不應具德既證性已萬德圓備即驗真如本具也○二顯立名)。
名為如來藏。
(隱時能出生如來)。
亦名如來法身。
(顯時萬德依止△二問荅重辯二○一執體疑相難)。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二相不違體荅二○一明雖差別而不二)。
荅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實德雖多同一如味)。
此義云何。
(多德何以唯一下釋云)。
以無分別。
(非能分別)。
離分別相。
(非所分別)。
是故無二。
(無能所故△二明雖不二而差別二○一畧)。
復以何義得說差別。
(既其不二何以說別)。
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以依生滅識相恒沙染法反此表示真如淨德恒沙差別且舉染本故但云業識△二廣二○一問對染表示之相)。
此云何示。
(○二舉彼染法一一對顯)。
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
(舉所迷理)。
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
(依真起妄謂細麤染心本末不覺也將欲釋淨先舉其染對以顯之下諸句例然云何顯耶者下云)。
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
(既起念即是不覺無明故不起即是本覺智明)。
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
(妄見不周)。
心性離見即是徧照法界義故。
(真照圓明)。
若心有動非真識知。
(反之即顯真如無動)。
無有自性。
(明妄染無體反之即顯自性淨心)。
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明妄四倒反之即顯真如四德)。
熱惱。
(諸惑燒心是極熱惱故說真如是清涼也)。
衰變。
(妄染遷改反顯真如不衰變也)。
則不自在。
(業果繫縛故則顯真如自在上云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一。
(翻對故染淨皆過恒沙)。
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
(妄心外念求之不足)。
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
(淨德性滿無假外求)。
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結名△二別解用大二一總明二一對果舉因三○一舉本正行)。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脩諸波羅蜜攝化眾生。
(○二舉本大願)。
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
(廣大心也)。
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
(長時心也○三舉悲智大方便)。
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
(悲深)。
而亦不取眾生相。
(智深也兼上亦則不顛倒心亦可釋前長時所以)。
此以何義。
(舉悲智深所以也)。
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依真如門答顯深也○二牒因顯果)。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
(一牒前因)。
除滅無明見本法身。
(二自利果三正顯用即利他果於中三)。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
(一明業用甚深非待作意如攝論云如摩尼天皷無思成自事等)。
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
(二顯用廣大稱理之用故)。
又亦無有用相可得。
(三用而常寂也於中此正顯也次徵云)。
何以故。
(佛具三身何以乃云無有用相)。
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
(若廢機感論如來唯是妙理本智更無應化世諦生滅等相但隨緣起用用則無用如波即水故用恒寂也涅槃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等梁攝論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
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雖真理妙智本來常湛而隨機感益用無邊即寂而常用△二別釋三○一標)。
此用有二種。
(○二徵)。
云何為二。
(△二釋二○一正顯用相二○一直顯其用二○一應身)。
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
(凡夫二乘不知唯識計有外塵即是分別事識義今見佛身亦謂心外順彼事識分別計度故說依分別事識見也亦可此人雖覺六識不知彼七八識故但云依事識也)。
名為應身。
(依此麤識分別但見應化麤相不見報身細相○下釋見麤所以云)。
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
(迷於唯心)。
取色分齊不能?知故。
(不達即色是心無有分齊問佛身何故唯眾生識耶荅眾生真心與諸佛體平等無二○但眾生迷自真理起於妄念是時真如但現染相不顯其用○以彼本覺內熏妄心故有厭求有厭求故其用即現○厭求劣故用相即麤厭求漸增用亦漸細如是漸漸乃至心源無明既?厭求都息始覺同本用還歸體平等平等無二無別未至心源已還用於識中隨根顯現故云識中現也問若據此義用從真起何故說言轉識現耶荅轉識即是棃耶中轉相依此轉相方起現識現諸境界此識即是真妄和合若隨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雖有功離真不立若反流出廛真有功能真雖有功離妄不顯故就緣起和合識中說其用耳問若據此義乃是眾生自心中真如之用云何說言佛報化耶荅眾生真心即諸佛體更無差別故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不增不减經云法身即是眾生眾生即是法身法身與眾生義一而名異既從法身起報化用何得不是眾生真心耶問義若然者眾生心佛還自教化眾生何故說言佛悲願力荅即此真心是佛悲願謂無緣大悲及自體無障礙化用等即性起大用也問眾生既無不有心何不早起化用令滅無明荅未有厭求故問既先有本覺何不早熏令起厭求荅無明厚薄不同因緣互闕不等此如上說問若真心即是佛者何故下文云從諸波羅蜜等因生荅此約本覺隨染義說然其始覺覺至心源平等一際有何差別上來約終教說若約始教說者即以諸佛悲智為增上緣眾生機感種了為因緣故託佛本質上自心變影像故云在自識中現也餘如瑜伽唯識等論說也△二報身三○一約識舉人)。
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
(十解已去菩薩能解唯識無外諸塵順業識義以見佛身故○二明所見報相初正報後依報)。
身有無量色。
(身無分齊故)。
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
(依身有相相亦無邊依相有好好亦無?然相以表德令人敬德以念佛好為嚴身令人愛樂欲親近也)。
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
(能依無邊故所依土亦復無邊頗胝迦等殊勝之寶常放光明無礙校飾故)。
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離分齊相。
(異前化身分齊之色由此菩薩知分齊即無分齊故一一色相皆徧法界互用無礙自在難思故也)。
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
(隨其業行所應感者即皆常住非三災等之所壞也○三結果由因以釋名)。
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
(如是依正二報無障礙不思議事皆因十度深行之熏及本覺不思議熏二因所成樂相圓備故名報身△二重牒分別二○一應身)。
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
(簡凡異小如三惡道皆見佛如黑象脚等三尺之身又如提謂等以人天位見佛為樹神及天神身等準此即六道眾生並見佛不同也皆非出世相故非樂也如二乘人等見佛為出世是阿羅漢等聖人身○二報身)。
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
(十解菩薩等依比觀門見真如理是相似覺故云少分異前十信故復云深異後真證故但云信)。
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
(以見真如異於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無分別)。
唯依心現不離真如。
(釋無分別所以也攝論中地上見報身者彼據證之相應成就處說今此地前菩薩少分見者以知色境界但是現識不離真如即無分齊故得少分見也既非全見故不相違但以異前凡小心外取境見應化故故約唯心少分明見)。
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
(簡異地上)。
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
(顯於地上所見用相過於地前故云轉勝漸漸微細至金剛後心業相都盡用即歸體故云見之究竟以窮其源故)。
若離業識則無見相。
(要依業識乃有轉相及現相故也)。
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若離業識等無明即唯是真如故佛無有彼此分別之見△二問荅除疑二○一問)。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
(△二荅二○一釋法身能現)。
荅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
(總也下別)。
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
(謂彼所現報化之色不異法身真心如波與水本來無二)。
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
(明色即心顯前不二以色即心故遂令色相都盡故就其本但云智身智謂本覺心智也)。
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
(明心即色顯前不二如水徧在波中○二釋所現之色)。
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以彼真心無礙周徧所現之色亦復圓融自在無礙故云所現之色乃至不相妨礙於中無量菩薩者亦是報身作用也亦可即是感報身大用之機緣皆能頓赴以一一根皆徧法界然互不相妨此真如之用非妄識能知△二會相入實顯動靜不異三○一標)。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
(色陰)。
之與心。
(四陰△二釋二○一觀色)。
六塵境界畢竟無念。
(先觀色法也境從心起畢竟無體離心之外無可念相)。
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
(非直心外無別六塵就心內求色等形質亦不可得前則所緣無相此則能緣無相△二觀心二○一喻)。
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
(○二法)。
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
(推求動念已滅未生皆不可得中無可住無可住故則無有起故知心性實不動也○之結)。
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
(方便觀也)。
入真如門故。
(正觀也△二對治邪執二○一就本總標)。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二別明治障二一對治離三○一標數)。
是我見有二種。
(○二徵列)。
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
(計有總相主宰此是佛法內初學大乘人迷教妄執非是外道等所起也)。
二者法我見。
(計一切法各有體性即二乘所起也△三辯相二一人三○一標)。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
(○二徵)。
云何為五。
(此五何別者初一約果餘四通因果餘如科文問此等既並於真如法上計云何說為人我執耶荅此有二釋一云此是初學凡夫有人我者作此執故云人我執也二云由如來藏中有二義○一是本覺義即當是人於上妄計故云人執二是理實義當所觀之法今據初義故說人執△三釋二一二於空謬執二一妄執事空以為法體三○一舉起執緣)。
一者聞脩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
(○二正明執相)。
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
(以眾生執佛色身之礙相故說法身如虛空迷說意故執同太虛△三辯對治相二一虛空妄非真三○一立)。
云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
(一立情有)。
體無不實。
(二立理無○二釋)。
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
(一釋情有也徧計情中相待而有妄念所緣故非法身)。
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
(二釋理無也本以待色為空今既唯心無色何得更有於空○三結)。
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一結情有也)。
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徧。
(二結理無也辯法同喻以周徧如空故取虛空為喻○二法身真非妄)。
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簡法異喻謂是如來本覺性智豈同太虛虛妄法也△二妄執法體唯是空無三○一執緣)。
二者聞脩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本來自空離一切相。
(大品云乃至涅槃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二執相)。
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不知為破情計有故即執性德是無○二對治)。
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二三於有倒智三○一執性德同色心三○一執緣)。
三者聞脩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减體備一切功德之法。
(○二執相)。
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三對治)。
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
(二之不二也)。
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不二之二也如上文云以依業識生滅相示等△二執法性本有染三○一執緣)。
四者聞脩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
(○二執相)。
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
(以不解隨緣之義則謂自性有染△三對治二○一奪破)。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
(明淨德妙有)。
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
(明妄染理無)。
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
(明妄不入真也○二縱破)。
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無有是處。
(△三執染淨有始終三○一執緣)。
五者。
(教執治等各二法謂生死涅槃)。
聞脩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
(○二執相)。
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還作眾生。
(聞依真有妄便謂真先妄後故起有始見也如外道立從冥初生覺等既眾生有始依真故證得涅槃者還作眾生成有始之義也如外道立眾生終?還歸於?名為涅槃從?起覺更作眾生此亦如是△三對治二○一明法體離始則顯生死無初)。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
(如仁王經云我說一界外別有一眾生界者是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說也○二明法體離終則顯涅槃無?)。
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二法三○一執緣)。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
(○二執相)。
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三對治)。
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二究竟離二一約法明治二○一約法總顯)。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
(中論云若法因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即無因待亦無所成法等凖釋可知相待無相待法體本爾非由悟後方使其然故下云○二舉廣類求)。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
(顯上非心也)。
非有非無。
(顯上非色也)。
畢竟不可說相。
(△二會釋伏疑三○一正會伏疑)。
而有言說者。
(疑云聖者了知諸法離性不可說相云何乃有種種言說故牒外難云有言說者下釋云)。
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
(正會伏疑也假言巧引意不在言○二辯定聖意)。
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
(○三反以釋成)。
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三分別發趣道相二○一標意釋名)。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
(舉所趣之覺道)。
一切菩薩發心脩行趣向義故。
(顯能趣之因行欲明菩薩發心趣向佛所證道種類不同故云分別發趣道相△二開章釋相二○一標數)。
畧說發心有三種。
(○二徵列)。
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
(十信行滿入十住位中初發心住也)。
二者解行發心。
(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順行十度行成純熟發廻向心入十逈向位也)。
三者證發心。
(初地已上乃至十地也前二是相似發心後一是真實發心△三辯相三○一信成就發心三○一明信心成就之行二○一問)。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
(一問能脩行人)。
脩何等行。
(二問所脩之行)。
得信成就堪能發心。
(三問行成堪發○二荅前信滿故進後信未成故退二一正荅前問二一荅三問三○一荅能脩行人)。
所謂依不定聚眾生。
(分別三聚乃有多門今此文中直明菩薩十住已上决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問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决或進或退本業經中十信菩薩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脩行也○二荅所脩行)。
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
(謂有聞熏及本覺內熏之力并依前世諸善根力故能信業果故捨惡從善脩福德分也)。
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
(成菩提分及解說分善也上皆辯行因)。
得值諸佛親承供養脩行信心。
(明脩行緣也謂約此因緣脩十種信心行○三荅行成堪發)。
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
(一明行成)。
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
(二約勝緣正明發心謂發十住初心也勝緣雖多畧舉三種於中初一他力後二自力亦可同下二心謂順教故得直心護法故得深心餘同此也○二結成位)。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
(此下有二)。
入正定聚畢竟不退。
(一顯於下無失謂入十住初發心住位不墮凡小之地)。
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二明於上有得也謂住習種性位行順內熏之因故云正因又此位已去定當得果故云正因以更不退失故二舉劣顯勝勝者如前進劣者如此退文二○一明劣相二○一內因力微)。
若有眾生。
(此下有二)。
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
(一惑重也)。
雖值於佛亦得供養。
(二德薄也於中三)。
然起人天種子。
(一倒求)。
或起二乘種子。
(二異求)。
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二猶豫大乘○二外緣力劣)。
或有供養諸佛。
(此下有二)。
未經一萬劫。
(一行時未滿也)。
於中遇緣亦有發心。
(二遇緣不勝也於中有四)。
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
(一以色見佛)。
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
(二住相供僧)。
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
(三隨劣教發心)。
或學他發心。
(四學他迹此等並非菩薩悲智之心故欲退失○二結成退失)。
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
(因緣)。
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大乘起信論䟽卷第三
乾隆藏第 141 冊 No. 1600 大乘起信論疏
大乘起信論䟽卷第四 田五
西太原寺沙門法藏述
草堂沙門宗密錄之注於論文之下。
(△二顯發心之相三○一牒章以問)。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
(○二標徵列釋)。
畧說三種。
(標)。
云何為三。
(徵)。
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謂向理之心無別岐路故即二行之本)。
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備具萬德歸向心源即自利行本)。
三者大悲心欲㧞一切眾生苦故。
(廣㧞物苦令得菩提即利他行本妙行雖廣三行統?故標云畧說三也以此即是三聚戒故三德三身皆由此成故亦即是彼三迴向故謂初向實際次向菩提後向眾生皆應相配釋之△三問荅除疑二○一問)。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二荅二一正荅所問二○一喻)。
荅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
(△二合三○一正合)。
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
(○二委釋)。
以垢無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
(釋須修眾行所以○三順真)。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以諸善行外違妄染內順真如故△二重顯方便三○一標數)。
畧說方便有四種。
(○二徵起)。
云何為四。
(△三別釋四門各三一標名二釋相三明意文三○初一不住道)。
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
(智也)。
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
(悲也)。
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次二自利行二○一斷德)。
二者能止方便。
(勤斷二惡止持門也)。
謂慙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二智德)。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勤修二善作持門也)。
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
(約緣修行也下辨修利益云)。
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
(愛敬四句一愛而非敬如母於子等二敬而非愛如僕於主等三亦敬亦愛如修行人於三寶等四非敬非愛如冤家等)。
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三一利他行)。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於未來。
(長時心也)。
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
(廣大心也)。
皆令究竟無餘涅槃。
(第一心也)。
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
(一正顯順性)。
法性廣大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二明起大願意亦即常心也三顯發心利益四○一顯勝德)。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
(十解菩薩依比觀門見故云少分亦可依人空見)。
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初發心住中能作此事○二明微過)。
然是菩薩未名法身。
(異地上也以未證真但依信力見於少分)。
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
(釋異所以)。
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
(異凡夫也菩薩於報修短自在不由感業)。
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以留惑益生悲願之力故○三通權教)。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墯惡趣者。
(一舉教也)。
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二釋通也文皆可見如纓絡本業經中言七住已前名為退分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各入第六住其間值惡知識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廣說今釋此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怖彼初入人令不慢故也○四歎實行)。
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墯二乘地。
(一於下不戀也)。
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
(二於上不怯也)。
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釋不怯所以也此即顯彼經文是權非實故△二解行發心二○一揔標歎勝)。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
(前位信滿入解今此行滿入向更深發心故也△二顯其勝相二○一時勝)。
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
(鄰初地故△二行勝二○一揔)。
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
(解也)。
所修離相。
(行也下六度中皆明此二○二別)。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
(顯上深觧現前也)。
隨順修行檀波羅蜜。
(顯上所修離相也下五一一準此謂離三輪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薩得法空故能順法界修六度等行即發心所依之解行以垢障乖真故修離障之行以順如也)。
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毘棃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三證發心二一通明發心體三○一標地依)。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
(○二明行體根本)。
以依轉識說為境界。
(境界即是現識必依轉相起故)。
而此證者無有境界。
(然本智正證之時實無能所豈可得說以為境界今但約後得智中業識未?故轉現猶存假就此識說正證中定有真如為所證境也以後得智反緣正證亦有現似境故說轉識現也)。
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而實真證能所平等△三明勝用後得文中四○一攝法上首德)。
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
(此下有二)。
供養諸佛請轉法輪。
(一正明請法)。
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
(二顯其請意○二隨根延促德)。
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
(一促也於中先舉用後顯意)。
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
(二延也亦先舉用後顯意)。
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
(三結○三實行不殊德)。
而實菩薩。
(此下有四)。
種性根等。
(一因等)。
發心則等。
(二行等)。
所證亦等。
(三證等)。
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
(四時等○四應機殊行德)。
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二明發心相)。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
(根本無分別智)。
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眾生故。
(後得智)。
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二智所依阿棃耶識也理實亦有轉現但今畧舉根本細相此非發心之境但顯此菩薩二智起時有微細生滅之累不同佛地純淨之德是故合為發心相△三明成滿德二一正顯勝德二○一揔)。
又是菩薩。
(有二)。
功德成滿。
(一因位窮也故地論云一者現報利益受佛位故)。
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
(二果位彰也故地論云二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也何故他受用報身在此天者一義云以寄十王顯其十地然第十地菩薩寄當此天即於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餘義如別說○二別)。
謂以一念相應慧。
(謂一念始覺至心源時契於本覺)。
無明頓?名一切種智。
(無明?故顯照諸法亦可一念等皆無間道名一切種智是解脫道即顯上真心於此成也上皆自利行滿下利他德顯云)。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顯上方便心明不待功用也又亦可初智淨相後不思議業相皆是本覺隨染所成也△二問荅除疑二一除一切種智疑一○一問)。
問曰。
(有二)。
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
(一且陳疑謂有虛空處皆有世界有世界處皆有眾生有眾生處皆有心行如是境界分齊難知也)。
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二正設難難云非直外境無邊分齊難知亦復內?心想云何得了也△二荅三○一立正理)。
荅曰。
(意云只由內?妄想心故能外廣知也)。
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
(境雖無邊不出一心既證心源何不能了真心之境離於妄念故?想念方始能知也○二舉非顯失)。
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
(一妄見有限之境)。
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了。
(二釋成不見所由即明為妄見故有所不見○三舉是彰得)。
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徧。
(無妄見故無所不見)。
心真實故。
(佛心離妄體一心源無始覺之異故)。
即是諸法之性。
(然此本覺在生滅門中為妄法之體故)。
自體顯照一切妄法。
(一切妄法並是本覺佛心之相相既現於自體之上以體照其相有何難了而不知也故云自體照等也故上文中辨佛報化之用則在於眾生心中今辨眾生妄法則在於佛心之上良以心源無二故得然也華嚴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之謂也)。
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以同體智力起勝方便攝化有情二除自然業用疑二一問)。
又問曰。
(亦二)。
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覩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
(一且陳疑)。
云何世間多不能見。
(二正設難一荅)。
荅曰。
(有法喻合)。
諸佛如來法身平等徧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
(以法身普徧眾生心中但有厭求機感即顯麤細之用非由功用也上文中已顯此義也)。
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
(明無感佛之機非謂煩惱現行以善星等煩惱心中得見佛故)。
法身不現故。
(法身能現報化之用今據本而言故云法身不現也知攝論中十二甚深皆是法身之德顯現甚深彼中言由世尊不現如月於破器中釋曰諸佛於世間不顯現而世間諸佛身常住云何不現譬如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於彼破器實有月不得顯現如是諸眾生無奢摩他軟滑相續但有過失相續於彼實有諸佛亦不顯現水譬奢摩他軟滑性故此中依定得見佛者是過去修習念佛三昧乃於此世得見佛身非謂今世要依定心方能見佛以散心中亦見佛故彼攝論中約過去定習為因非約現在此論中約根熟為因非約無惑有此左右四修行信心分四一結前生後)。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來意者以上來明其大乘今為正明心信故有此分來也二就人標意)。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
(不定聚人有二一者修信滿足為說發趣道相令入正定是前勝人也二者修信未滿是前劣人即此文所為以四信五行令其修行使信成滿信成滿已還依發趣入正定也三約法廣辨二一興二問)。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二還兩答二一荅信心三一標數)。
畧說信心有四種。
(即四不壞信也二徵起)。
云何為四。
(三列釋)。
一者信根本。
(真如之法諸佛所師眾行之源故)。
所謂樂念真如法故。
(非直就起信心亦乃樂念觀察)。
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三寶中各二一標所信之勝德二起勝因以願求二荅修行三一舉數標意)。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
(有信無行則信不堅不堅之信過緣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之心令不退也二徵起列名)。
云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止觀合修定慧雙運二門不二故唯五也三依門牒釋五一施)。
云何修行施門。
(寄問以標)。
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
(資財施也)。
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已堪任施與無畏。
(無畏施也)。
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已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廻向菩提故。
(法施也○二戒)。
云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滛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謟曲瞋恚邪見。
(攝律儀戒)。
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閙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慙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
(攝善法戒又從小罪下明護戒心)。
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攝眾生戒○三忍)。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
(他不饒益忍也下明安受苦忍云)。
亦當忍於利。
(財榮潤已)。
衰。
(損耗侵凌)。
毀。
(越過以毀)。
譽。
(越德而歎)。
稱。
(依實德讚)。
譏。
(依實過識)。
苦。
(逼迫侵形)。
樂。
(心神適悅)。
等法故。
(△四進二○一正顯)。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
(一勤勇精進)。
立志堅強遠離怯弱。
(二難壞精進)。
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
(三無足精進以念己長淪虛受大苦以自勸勵修善無厭)。
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總結勸修△二別明除障方便二○一障)。
復次。
(此下有二)。
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
(一內有業障即因也)。
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
(二外感報障即緣也○二治)。
是故應當。
(此下有二)。
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
(一總明除障方便如人負債依附於王則債主無如之何如是行人禮拜諸佛諸佛所護能脫諸障)。
誠心。
(二別除四障)。
懺悔。
(一除惡業障)。
勸請。
(二除謗法障)。
隨喜。
(三除嫉妬他勝障)。
廻向菩提。
(四除樂三有障)。
常不休廢。
(總結能治)。
得免諸障。
(總結所治)。
善根增長故。
(結益由此四障能令行人不發諸行不趣菩提故四行治?善根長也又初一治業障以止持故後三長善根以作持故△五止觀二一畧明二○一徵)。
云何修行止觀門。
(寄問以標△二釋三○一止)。
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
(先由分別依諸外塵今以覺慧唯識道理破外塵相塵相既止無所分別故云止此是方便)。
隨順奢摩他。
(此云止也)。
觀義故。
(但今就方便存此方語約止即存梵言也以雙現時方名止觀故今但言隨順○二觀)。
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
(此云觀)。
觀義故。
(依生滅門觀察法相故言分別如瑜伽論菩薩地云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及諸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慧當知名觀是知依真如門止諸境相無所分別即成根本無分別智依生滅門分別諸相觀諸理趣即成後得智然此二門唯一心是故雙運方得名為正止觀也○三俱)。
云何隨順。
(此下有二)。
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
(一顯能隨之方便)。
雙現前故。
(二明所隨之止觀隨相而論止名定觀名慧就實而言定通止觀慧亦如是如梁攝論云十波羅蜜通有二體一不散亂為體謂止定二不顛倒為體謂觀慧也二廣說三一止五一修方便二一明勝人能入二一託靜息心修止方便二一約外緣)。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
(若具言之有五緣一閑居靜處謂住山林及諸閑靜等處若住聚落必有喧動二者持戒清淨謂離業障若不淨者必須懺悔三者衣食具是四者得善知識五者息諸緣務今畧舉初故云靜處也)。
端坐。
(調身也先安坐靜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次當正脚或全跏或半跏若全跏者先以左脚置右髀上牽來近身令脚指與髀齊次解緩衣帶使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以左手置右手上壘手相對頓置脚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挺動其身并諸支節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亦勿令手足差異正身端直令脊骨相當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邪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以舌約上齶次閉眼不令全合廣如天台山顗禪師二卷止觀中說也今畧總說故言端坐也)。
正意。
(調心也未世行人正願者少邪求者多詐現寂靜威儀苟求名利心既不正得定無由離此邪求故云正意意欲令其觀心與理相應自度度他至無上道名正意也二安內心二一約坐修止二一離境)。
不依氣息。
(數息觀境)。
不依形。
(骨璅等)。
色。
(青黃赤白四相)。
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
(地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緣之境)。
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是識一切處通前為十一切處亦可見聞等是舉散心時所取六塵於此等諸塵推求了達知唯自心不復託緣故言不依二除心)。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
(除前諸境更有餘心皆亦遣也)。
亦遣除想。
(所遣既無能遣不立泯然寂靜方名止也問何故能所心想並不存下荅云)。
以一切法本來無想。
(欲順於法性故能所皆不存)。
念念不生念念不滅。
(轉釋成法性無想所以也良以想無自性窮之則空故無生滅自體可得此乃即生無生即滅無滅故也如陽炎水本自乾耳)。
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
(若心外有實境心緣此境時抑令不緣不可得故後以心除心者今既心外無塵即所取無相所取無相故能取自然不生何勞後心方更除耶)。
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
(初習多馳故攝令住正何者正念下云)。
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
(外境唯心是為正念)。
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妄境既無唯心亦寂二約餘威儀修止)。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
(非直坐時常修此止餘威儀中一切時處常思方便順於法性不動道理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
久習淳熟其心得住。
(一止成)。
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
(二明止力附心猛利得定)。
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三明伏惑入位即信滿入住二顯障者不能)。
唯除疑惑。
(一於理猶豫)。
不信。
(二闡提)。
誹謗。
(三外道)。
重罪業障。
(四五逆四重)。
我慢。
(五恃我自高)。
解怠。
(六放逸不勤)。
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是六種障隨有一種即不能入○二顯勝能二一能生一行三昧)。
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
(一標立)。
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
(二釋相)。
即名一行三昧。
(三顯名二能生無量三昧)。
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
(文殊般若經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乃至廣說以此真如三昧能生此等無量三昧故名三昧根本也上皆一行三昧下明無量三昧云)。
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義如上所引文殊般若經中已說△三辨魔事一一畧二○一魔事)。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
(諸天魔也此魔云障礙)。
外道鬼。
(堆愓鬼也)。
神。
(精魅也)。
之所惑亂。
(如是鬼神繞亂佛法令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種能變作三種五塵壞人善心三種者下云)。
若於坐中現形恐怖。
(一示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
或現端正男女。
(二現可愛之形惑之以生染)。
等相。
(三現非違非順平等五塵動亂人心○二對治)。
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一切諸境約唯自心何况坐中此等諸境是故觀察唯心魔境隨滅不能嬈亂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別門遣者治諸魔者當誦大乘般若及治魔咒默念誦之治諸鬼者堆惕鬼者或如蟲蝎緣人頭面鑽刺熠熠或復擊歷人兩腋下乍抱持於人或言說音聲喧喧及作諸獸之形異相非一來惱行者則應閉目一心陰而罵之作如是言我今識汝汝是此閻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腹吉支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若出家人應誦戒律若在家者應誦菩薩戒本或誦三辨三戒等鬼便却行自匐而出也精魅神者謂十二時持饒變作種種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作可畏身相等非一眾多惱亂行者其欲惱人各當十二時中本時來也若其多於寅時來者必是虎兕等乃至若多於丑時來者必是牛類等行者恒用此時則知某獸精魅說其名字訶責即當謝滅此等皆如禪經中及顗禪師止觀中廣說△二廣二一魔事十事五對○一現形說法)。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二得通起辯)。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
(○三起惑造業)。
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四據定得禪)。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羙飲食身心適恱不飢不渴使人愛著。
(○五食差顏變)。
或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五對皆如文可見○問如現佛菩薩像說甚深法或是宿世普根所發云何揀別定其邪正荅此事實難所以然者若是魔所作謂是善相而心取著則墯邪網若實是善根所發之境謂為魔事心疑捨離則退失善根終無進趣是故邪正實難取別今且依古德相傳畧以三法驗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觀察如經言欲知真金三法試之謂燒打磨行人亦爾難可別識若欲別之亦湏三試一則常與共事共事不知當與久處久處不知智慧觀察○今借此意以驗邪正謂定中境相發時邪正難知者當深入定心於彼境中不取不捨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發者定力逾深善根彌發若是魔所為者不久自壞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淨觀禪今則依本修不淨觀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則非偽也若以本修治漸漸滅者當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觀察者觀所發相推驗根源不見生處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當自滅正當自現如燒真金益其光色若是偽金即自當焦壞此中真偽當知亦爾定譬於磨本治猶打智慧觀察類之以燒以此三驗邪正可得知也○二對治)。
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
(依自隨分所有覺慧觀諸魔事察而治之)。
勿令此心墯於邪網。
(若不觀察則墯邪道三種驗中此當第三智慧觀察)。
當勤正念不取不著。
(邪不干正自然退散若取著者則背正入邪若不取著則因邪顯正是故邪正在著不著也)。
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不取著故無障不離如智度論云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別境相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即為法印此之謂也從當勤下總顯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門唯修理定更無別趣故初定研磨并依本修治更無別法所以合說但依本止門故△四簡真偽二一舉內外二定以別邪正二○一邪)。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
(我見我愛我慢之使常相應也)。
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內著邪定外貪名利又但一切禪定不能滅損煩惱者皆不可據也○二正)。
真如三昧者。
(謂在定時而不味著)。
不住見相。
(以忘心故)。
不住得相。
(以忘境故)。
乃至出定亦無懈慢。
(出定亦無恃定之慢)。
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貪瞋癡漸薄即正定之相也△二對理事二定以明真偽二○一真)。
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
(謂修大乘菩薩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種性不退位中除此更無能入之路種性者約位在十住已去不退位中辯○二偈)。
以修世間諸禪三昧。
(謂四禪四空定等世間諸定及不淨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間定也)。
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
(以味著定境故不離於我故云與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
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以其共故若得善友護助之力得入佛法若離善友則入邪道△五示益勸二○一總標)。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
(後世利益無量無邊現世利益畧陳十種△二別解十中分三○一一善友攝護益)。
云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
(以修此真如三昧故諸佛菩薩法應護念令得勇猛勝進不退也△二四離障益二○一離外惡緣)。
二者。
(一離天魔現形)。
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
(二離外道邪惑)。
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二離內惑業)。
四者。
(一除業也)。
遠離誹謗甚深之法。
(不起新業)。
重罪業障漸漸微薄。
(舊業輕也)。
五者。
(二滅惑也)。
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三五行成堅固益)。
六者。
(於理增信)。
於諸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
(處染不怯)。
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
(不為緣壞)。
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
(無世滋味)。
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减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
(得深禪定)。
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二觀三○一明修觀意)。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
(失自利也下初觀以治之第四觀以成之)。
遠離大悲。
(失利他也下第二觀以治之第三觀以成之)。
是故修觀。
(△二辨觀行相四一法相觀明四非常觀文四○一無常觀)。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
(揔標四觀所觀也)。
無得久停須㬰變壞。
(○二苦觀)。
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三無我觀)。
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忽如夢。
(無體難追)。
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
(剎那不住)。
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欻爾而起。
(本無積聚但緣集欻有不從十方來○四不淨觀)。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汙無一可樂。
(上來四觀除於常等四倒配釋可知○二大悲觀)。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時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
(無心厭背故使苦無限也)。
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深?悲心○三大願觀)。
作是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
(因悲立願)。
願令我心離分別故。
(願體)。
徧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其未來。
(長時心也)。
以無量方便救㧞一切苦惱眾生。
(廣大心也)。
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第一心也○四精進觀)。
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已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唯除坐時專念於止。
(○三結觀分齊)。
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
(順理)。
不應作。
(違理△三俱三○一揔標)。
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
(上來始習未淳故動靜別修今定慧終成故能雙運△二別辨二一約法明俱二○一即止之觀)。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
(約非有義以明止)。
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約非無義以明觀此二不二故去即也此順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無故能不捨止而修觀也○二即觀之止)。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此順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良以非無即是非有故能不捨觀而修止此說時有前後然在行心鎔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理味在此冝可思之○二對障明俱)。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
(治於二過謂正治凡夫人法二執貪樂世間兼治二乘執五陰法見苦生怖以止門無生除此等執)。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愜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亦治二過謂正治二乘陿劣之心令普觀眾生起於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觀無常䇿修善行○三揔結)。
以是義故是止觀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
(如凡夫人非不樂世間無以勤修善行約二乘人非不怖生死無以起於大悲是二行不相離也)。
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止觀相資如鳥兩翼車之二輪二輪不具別無運載之功一翼若闕則無淩虛之勢△四防退方便二○一明可退之人)。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
(先標行劣下舉處釋成)。
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
(以其內心既劣外闕勝緣信行難成故欲退也△二明防退之法二△一通舉聖意)。
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
(標聖善巧)。
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
(釋顯巧相二別引經證)。
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廻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徃生。
(引經也下釋經文)。
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但徃生之人約有三位一如蓮華未開時信行未滿未名不退但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二信位滿足已去華開見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見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賢位滿入初地已去證徧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如佛記龍樹菩薩等住初地生淨土等也此中畢竟等是後二位五勸修利益分三○一結前生後)。
已說修行信心分。
(結前大章)。
次說勸修利益分。
(牒前大章)。
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揔說。
(二舉信謗損益二一信受福勝二一約三慧揔舉其益)。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
(聞慧)。
思量。
(思慧)。
修習。
(修慧)。
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二別顯三慧益相三一聞時益)。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二思時益)。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念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
(三修時益三一時少德多)。
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
(二校量多相)。
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
(三釋多所以)。
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二謗毀罪重)。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
(一謗成罪重)。
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毀謗。
(二誡勸止謗)。
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
(三釋罪重意)。
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四轉釋斷三寶之義於中二句一約果人依之得涅槃二約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寶佛僧可知也三結勸修學)。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三世菩薩同行此法更無異路故勸修學三揔結廻向)。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順揔持說。
(結上所說也於中上句結義下句結文)。
廻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
(廻向利益也於中上句明德廣下句辨遐霑)。
大乘起信論䟽卷第四
音釋
憒
(公對切乱也)。
髀
(補爾切股也)。
壘
(力水切注云軍壁曰〡)。
臍
(在奚切肶〡也)。
脊
(資昔切皆吕也)。
齶
(五各切齗也)。
璅
(子道切玉石也)。
熠
(以立切盛光也)。
伹
(七閭切拙也音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