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號1615永樂北藏第181冊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明 一如等編集〗.txt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總目卷上 昆第一卷一心(出華嚴經第十三卷平字函)一心約教有異(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中卷跡字函)一善心(出涅槃經第十九卷歸字函)一人(出仁王護國經上卷翔字函)一身(出華嚴經第十三卷平字函)一虛(出普賢行願品䟽未入藏)一月喻三身(出寶王論未入藏)一月三舟喻(出華嚴經䟽第十七卷軍字函)一法(出華嚴經第十三卷平字函)一理(出法華玄義第一卷下多字函)一乘(出法華經第一卷草字函)一雨(出法華經第三卷草字函)一門(出法華經第二卷草字函)一味(出法華經第三卷草字函并法華玄義士字函)一大事因緣(出法華經一卷草字)一覺(出起信論情字函)一道(出華嚴經第十三卷平字函)第一義(出大集經第十六卷讓字函)一實諦(出涅槃經第十三卷歸字函)一實相印(出法華玄義章八卷上多字演)一實境界(出占察善惡當邦經下卷景字重)一地(出法華經第三卷草字函)一法印(出宗鏡錄第一卷第字函)一法界(出起信論情字函)一真法界(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一卷沙字函)一藏(出華嚴經䟽第十六卷軍字函)一會(出法華要義下卷未入藏)一極(出普賢行願品䟽未入藏)一致(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卷沙字函)一源(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一卷沙字函)一體(出法界觀跡字函)一偈(出翻譯名義第四卷十二分教篇)一句(出華嚴經第六十二卷首字函)一言(出圓覺經畧䟽未入藏)一語(出華嚴經䟽第四卷用字函)一名(出涅槃經第三十三卷王字函)一字(出大方廣師子吼經良字函)一義(出華嚴經第六十二卷首字函)一音(出維摩經上卷方字函)一音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一宗(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一相(出起信論情字函)一合相(出金剛經羽字函)一性(出涅槃經第十卷賔字函)一性(出華嚴經第五十二卷?字函)一因(出涅槃經第三十二卷王字函)一如(出首楞嚴三昧經中卷靡字函)一行(出涅槃經第十一卷歸字函)佛二種十身(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覺(出翻譯名義第一卷十種通號篇)二覺(出起信論上卷情字函)二種佛境(出華嚴經䟽第五卷用字函)二種身土(出佛地經論第一卷離字函)身土二不相離(出宗鏡錄第二十一卷茂字函)二種神力(出大智度論第九卷傅字函)二宿因力(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足(出金剛經纂要䟽未入藏)悉達太子二相(出佛本行集經第九卷父字函)二種舍利(出翻譯名義第五卷名句文法篇)二法(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法(出楞伽經第三卷惟字函)二種法性(出地持經第二卷安字函)契經二義(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一百二十六卷堅字函)二般若(出大智度論第一百卷叔字函)二般若(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般若二種相(出地藏十輪經第十卷陶字函)二種般若莊嚴(出大般若經并大智度論第八卷傅字函)金剛二義(出金剛經助顯錄未入藏)法華二妙(出法華玄義第二卷上密字函)第二卷迹本二門(出法華玄義釋籤第七卷下士字函并法華文句第一卷寔字函)二種一乘(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二種莊嚴(出涅槃經第二十七卷王字函)二種莊嚴(出金剛經纂要䟽未入藏)二如來藏(出大乘止觀法門第一卷途字函)二經體(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二涅槃(出金光明經玄義上卷三涅槃下會字函)二涅槃(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一卷奉字函)二法相違(出瑜伽師地論第九十二卷氣字函)二智(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一卷沙字函)二智(出攝大乘論第三卷下隱字函)二智(出大集經第二十三卷國字函)二智(出觀音玄義下卷三智下遵字函)二智(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九卷沙字函)二真如(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六卷沙字函)二真如(出起信論䟽未入藏)二真如(出起信論䟽未入藏)二種如如(出佛性論第二卷匪字函)二心(出蓮宗寶鑑未入藏)二心(出成唯識論第三卷義字函)二種心相(出占察善惡經下卷景字函)二種性(出楞伽經第二卷鞠字函)二種性(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一卷奉字函)二種性(出地持經第一卷安字函)二種性(出地持經第二卷安字函)二相(出起信論上卷情字函)二相(出起信論上卷情字函)二相(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一卷奉字函)二相(出宗鏡錄第七十八卷銘字函)二相別(出析玄記未入藏)二根(出楞嚴經義海第十四卷頗字函)二種根本(出楞嚴經第一卷羔字函)二種識(出顯識論沛字函)識二分(出攝大乘論釋第四卷連字函)阿頼耶二義(出宗鏡錄第六卷策字函)二德(出觀音玄義上卷三德下遵字函)二行(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行(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二觀行(亦名唯識觀出宗鏡錄第三十五卷寶字函)二道(出婆沙論并淨土十疑論刑字函)二道(出止觀輔行記第三卷魏字函)二道(出析玄記未入藏)二道(出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下卷弗字函)二諦(出翻譯名義第四卷明四諦法篇)二門(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門(出大智度論第十五卷訓字函)起信二門(出起信論上卷情字函)二種神力(出楞伽經第二卷惟字函)二力(出華嚴經䟽第八卷用字函)二種師子奮迅三昧(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二種超越三昧(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精進二種相(出地藏十輪經第九卷陶字函)二忍(出大智度論第六卷傅字函)二忍(出地持經第五卷安字函)忍有二種相(出地藏十輪經第九卷啕字函)二方便(出無著造金剛般若經論中卷受字函)方便二種相(出地藏十輪經第十卷陶字函)二無我(出楞伽經第一卷惟字函)二種我見(出起信論下卷情字函)二空(出法藏般若心經畧䟽百字函)二空(出土觀第三卷上霸字函)空有各具二義(出華嚴經䟽第四卷用字函)二執(出金光明經文句記第四卷盟字函)二法執(出宗鏡錄第六十五卷㓨字函)二我執(出宗鏡錄第七十四卷銘字函)空有二執(出宗鏡錄第十六卷功字函)二種常(出大智度論第四十三卷母字函)二無常(出大智度論第四十三卷母字函)二無常(出析玄記未入藏)二假(出宗鏡錄第六十七卷㓨字函)二因(出涅槃經第二十八卷王字函)二因(出宗鏡錄第七十一卷銘字函)二因(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中卷未入藏并法華文句第七卷上寧字函)二因(出大智度論第九十六卷叔字函)二因(出大涅槃經第二十八卷王字函)二因(出瑜伽師地論第三十一卷兒字函)二果(出宗鏡錄第七十一卷銘字函)二果(出阿毘曇論第一卷皷字函)二種無漏因果(出大涅槃經第十二卷歸字函)二加(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種顯示(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種廣利(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種說法(出寶性論第四卷性字函)二種通相(出楞伽經第三卷惟字函)第三卷論有二種(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一百一十卷意字函)二種語(出涅槃經第十四卷歸字函)二種愛語(出大智度論第六十六卷諸字函)二句(出翻譯名義第五卷名句文法篇)二義(出圓覺經䟽未入藏)二决定義(出楞嚴經第二卷羔字函)二請(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荅(出華嚴經䟽第九卷用字函)二食(出法華文句第八卷上寧字函)二種觀(出禪要呵欲經聚字函)二種觀法(出占察善惡經下卷景字函)二見(出涅槃經第二十五卷王字函)二見(出涅槃經第十七卷歸字函)無明二義(出起信論䟽未入藏)二種熏(出涅槃名義第六卷心意識法篇)二種生死(出成唯識論第八卷義字函)二女(出涅槃經第十二卷歸字函)二種破著(出去智度論第四十五卷毋字函)二解脫(出寶性論第五卷性字函)二解脫(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解脫(出成實論第十七卷舍字函)二斷(出地持經第二卷安字函)二種護持事(出地藏十輪經第六卷陶字函)二教(出華嚴孔目未入藏)華嚴為諸教本有二(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印師二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曇讖二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遠師二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劉虬二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種無心約教(出宗鏡錄第四十五卷勒字函)二宗釋題(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上卷未入藏并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二種立題(出法華文句第一卷上寔字函)二攝(出淨名經䟽未入藏)二種入(出金剛三昧經上卷難字函)二詮(出宗鏡錄第六卷策字函)二羯磨(出四分律下卷懺六聚法篇外字函)二羯磨(出毘尼母論第二卷唱字函)二種却魔法(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下卷途字函)二等(出宗鏡錄第十四卷功字函)二殊勝(出楞嚴經第六卷羔字函)二種清淨(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六卷沙字函)二種自在(出華嚴經䟽第六卷用字函)二種畢竟(出大涅槃經第二十七卷王字函)二種際(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一卷沙字函)二轉依(出楞嚴經義海第二十一卷牧字函)二種無量(出大智度論第二十卷訓字函)二種無礙(出華嚴經䟽第六卷用字函)二花(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二種菩薩(出大智度論第九十二卷叔字函)菩薩二心(出大智度論第二十七卷入字函)二種勝(出地持經第一卷安字函)二木(出法華經文句第七卷上寧字函)二種獨覺(出析玄記未入藏)二藏(出莊嚴經論第四卷慈字函)二乘(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二乘(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上卷未入藏)二果二義(出析玄記未入藏)初果二義(出析玄記未入藏)利鈍二拫(出析玄記未入藏)二種醫(出大智度論第二十四卷入字函)二宗(出翻譯名義第一卷宗釋論主篇)二種比丘(出出曜經第五卷廣字函)理事二和(出翻譯名義第一卷釋氏眾名篇)二天隨人(出華嚴經第六十卷?字函)二難化(出大智度論第九十一卷叔字函)二種眾生(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一卷奉字函)聞經二種非器(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二種(出法華安樂行義土字函)二種受具戒法(出大寶積經第一百四卷文字函)二種徤見(出涅槃經第十九卷歸字函并水懺下卷)二種人呪術不能加(出摩登伽經上卷慶字函)二種破戒人(出大智度論第九十一卷叔字函)二人出佛身血(出大智度論第六十三卷諸字函)二種退(出地持經第一卷安字函)二親(出法苑珠林第五十卷驅字函四重恩篇)第四卷二護(出涅槃經第三十三卷鳴字函)二種有(出阿毘曇毘婆沙論第六卷都字函)二種病(出涅槃經第十二卷歸字函)二種病(出大智度論第八卷傅字函)二種死(出大涅槃經第十二卷歸字函)二種布施(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奉字函)二種法施(出般若經第四百六十九卷崑字函)二種身行施(出大智度論第十二卷訓字函)二種施(出法界次第下卷刑字函)二戒(出華嚴孔目未入藏)二戒(出毘婆沙論第十三卷動字函)二戒(出華嚴經䟽第名卷用字函)二戒(出涅槃經第十一卷師字函)二戒(出涅槃經第三十五卷鳴字函)出家二戒(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在家二戒(出毘婆沙論第一百二十三卷堅字函)邪正二戒(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二持(出華嚴經䟽第五卷用字函)二種精進(出法界次第下卷刑字函)二種精進心(出法華懺儀輔字函)二種忍辱(出大智度論第十四卷訓字函)二種分別真偽禪相(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下卷途字函)二種寂靜(出釋氏要覽躁靜篇未入藏)二種願(出大智度論第三十卷入字函)二種修行(出涅槃經第二十五卷王字函)二因緣發起正見(出大智度論第三十四卷奉字函)二種心(出地持經第一卷安字函)意業有二種心(出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第七卷馨字函)二種懺悔(出補助儀并天台四教儀會字函)二種白法(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卷沙字函)二種勸請(出大智度論第七卷傅字函)二種資粮(出寶積經第五十二卷官字函)二種供養(出普賢行願品即貞元華嚴經第四十卷遐字函)二善(出大智度論第四十八卷母字函)二種福田(出大智度論第二十三卷入字函)二種福田(出大方便佛報恩經第五卷墨字函)二利(出金剛般若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下卷弗字函)二種闡提(出楞伽經第一卷鞠字函)二種見(出大智度論第七卷傳字函)鬼二生(出俱舍釋論第六卷禽字函)二罪(出圓覺經畧䟽未入藏)二吉羅(出翻譯名義第七卷篇聚名報篇)二惡(出大智度論第四十八卷母字函)二種惡事(出大智度論第二十三卷入字函)二煩惱(出瑜伽師地論第五十五卷懷字函)二煩惱(出大智度論第七卷傳字函)二煩惱(出華嚴經䟽第八卷用字函)二惑(出法華釋籤第六卷上多字函)二惑(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一卷沙字函)見思二惑(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客塵二義(出楞嚴經第一卷羔字函)二障(出圓覺畧䟽未入藏)二障(出楞嚴經義海第十四卷頗字函并宗鏡錄第四十一卷勒字函)二障(出天親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受字函)二業(出阿毘達磨俱舍論第七卷觀字函)輕重二業(出涅槃經第三十一卷鳴字函)二礙(出宗鏡錄第二卷策字函并演義鈔第二十卷漠字函)眾蘆二義(出宗鏡錄第四十七卷勒字函)二慳(出地持經第三卷安字函)二愛(出大智度論第七十二卷姑字函)二種邪見(出中論第四卷箴字函)二種妄見(出楞嚴經第二卷羔字函)二種無知(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二種顛倒(出楞嚴經第七卷羔字函)二貧(出大智度論第九十八卷叔字函)二緣(出楞伽經第二卷惟字函)二種有漏因果(出大涅槃經第十二卷歸字函)二殺(出梵網經下卷安字函)二殺(出梵網經下卷安字函)二報(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二種殺生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二種偷盜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二種[婬-壬+(工/山)]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二種妄語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二種兩舌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二種惡罵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二種邪見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二種無義語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二種貪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二種瞋報(出法苑珠林第七十卷振字函)世界二義(出楞嚴經第四卷羔字函)二世間(出翻譯名義第三卷世界篇)二種世間清淨(出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顛字函)二土(出宗鏡錄第八十九卷五土下磻字函)二土(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卷沙字函)二種流(出涅槃經第三十六卷鳴字函)二身(出成唯識論第八卷義字函)二種色(出宗鏡錄第七十五卷銘字函)二種色(出大智度論第二十一卷入字函)二種色(出宗鏡錄第五十八卷碑字函)二食(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二種存濟(出阿毘達磨論第二卷笙字函)二求(出成實論第六卷丙字函)二種數(出華嚴經䟽第五卷用字函)二種滅(出顯揚聖教論第八卷分字函)二邊(出攝大乘論釋第一卷連字函)二邊(出中論第四卷箴字函)二時(出大智度論第一卷博字函)第五卷三佛身(出宗鏡錄第八十九卷磻字函)三身(出金光明經玄義上卷會字函)三身遍相(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八卷沙字函)三身華梵(亦名三如來出翻譯名義十種通號篇并通別三身篇)三身壽量(出法華經文句第九卷下寔字函)佛化身三(出觀佛三昧海經第四卷量字函)三覺(出翻譯名義第一卷十種通號篇)三種常(出佛地經論第七卷節字函)三種神變(出大寶積經第八十六卷始字函)三佛土(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佛行離地三意(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并佛說處處經敬字函)如來乞食三意(出法集經第一卷難字函)佛三事入城(出金剛經䟽乞食十利下會字函)佛三不能(出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合字函)三種奇特事(出過去現在因果經第四卷尺字函)佛三語(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六卷沙字函)三處不轉法輪三輪(出金光明經文句第二卷明字函)佛三密(出大智度論第十卷傅字函)住持三寶(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卷沙字函并華嚴三寶章上卷跡字函)同體三寶(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卷沙字函并華嚴三寶章上卷跡字函)別相三寶(出釋氏要覽中卷三寶篇未入藏)別相三寶(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卷沙字函并華嚴三寶章上卷跡字函)大乘三寶(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卷沙字函并華嚴三寶章上卷跡字函)小乘三寶(出華嚴三寶章上卷跡字函)華嚴三聖(出翻譯名義第一卷通別三身篇菩薩別名篇)三種大師(出本事經第七卷孝字函)三藏(出翻譯名義第四卷總名三藏篇)大乘三藏(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五卷沙字函)小乘三藏(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上卷未入藏)三如來藏(出圓覺經畧䟽上卷未入藏)三藏詮三學(出四教義第五卷弊字函)三經通別(出法華玄義第一卷下密字函)法華三周(出法華玄義第七卷下勿字函)蓮華三喻(出法華玄義第一卷上密字函)三分科經(出法華文句第一卷上寔字函)親光三分科經(出佛地經論第一卷節字函)三善(出法華文句第三卷上寔字函)三軌弘經(出法華經第四卷草字函并法華文句第八卷上更字函)三涅槃(出金光明經玄義上卷會字函)三般若(出金光明經玄義上卷會字函)三大乘(出金光明經玄義上卷會字函)三菩提(出金光明經玄義上卷會字函)三菩提(出出生菩提心經羊字函)三轉法輪(出法華文句第七卷下寧字函)三法印(出法華玄義第八卷上勿字函)三陀羅尼(出大智度論第二十八卷入字函)三無礙(出大寶積經第十四卷師字函)三德(出華嚴經䟽第八卷用字函)三德(出金光明經玄義上卷會字函)翻三染成三德(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卷沙字函)三解脫門(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三無為(出俱舍論第一卷禽字函)律有三名(出大藏一覽未入藏并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三論(百論出造字函中論出箴字函十二門論出造字函)三學(出翻譯名義第四卷示三學法篇)三歸依(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三三昧(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三三昧(出成實論第十四卷舍字函)三止(出止觀第五卷覇字函)為三事故修奢摩他(出涅槃經第三十一卷鳴字函)覺觀三種發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四卷煩字函)第六卷貪欲三種發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四卷煩字函)瞋恚三種發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四卷煩字函)愚癡三種發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四卷煩字函)三種病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四卷煩字函)修定三障(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四卷煩字函)三慧(出成實論第二十卷舍字函)三智(出觀音玄義下卷遵字函)三智(出楞伽經第三卷惟字函)三覺(出圓覺經畧䟽上卷未入藏并起信論情字函)三性(出楞嚴經第三卷羔字函)三佛性(出華嚴孔目未入藏)三因佛性(出金光明經玄義上卷會字函)三自性(出顯揚聖教論第四卷分字函)三無性(出成唯識論第九卷義字函)三心(出宗鏡錄第八十九卷磻字函)轉三心得三身(出宗鏡錄第八十九卷磻字函)三種緣慈(出佛地經論第五卷即字函)三種意生身(出楞伽經第三卷惟字函)如意通有三種(出大智度論第五卷傳字函)三通力(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三明(出雜阿含經第三十一卷虛字函)三識(出楞伽經第一卷惟字函)三識(出翻譯名義第六卷心意識法篇)三識緣境廣狹(出宗鏡錄第三十六卷實字函并瑜伽師地論第五十一卷懷字函)三種熏習(出華嚴孔目未入藏)三種相(出成實論第十卷義字函)三細相(出起信論情字函)三大(出起信論䟽未入藏)三種身(出大乘五蘊論投字函)三不可盡(出寶積經第十四卷師字函)天台三觀(出金光明經玄義下卷會字函)三種三觀(出宗鏡錄第三十五卷寶字函)法界三觀(出華嚴法界觀跡字函)圓覺三觀(出圓覺經畧䟽下卷未入藏)南山三觀(出止觀輔行第四卷魏字函)三種觀法(出止觀義例下卷途字函)毘婆舍那三行(出深密觧脫經第三卷効字函)為三事故修毘婆舍那(出涅槃經第三十一卷王字函)三諦(出法華玄義第二卷下密字函)三諦(出仁王護國般若經䟽第三卷韓字函)三假(出摩訶止觀第五卷下覇字函并輔行第五卷魏字函)三空(出金剛經刊定記第一卷未入藏)三懺(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三悔法(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三方便(出淨明經䟽未入藏)勝三修(出涅槃經第二卷賔字函)劣三修(出涅槃經第二卷賔字函)三漸次(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三科(出毘婆沙論第七卷都字函并阿毘達磨品類足論第二卷對字函)三種至教(出顯揚聖教論第十一卷切字函)三宗(出宗鏡錄第五卷策字函)南中三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岌法師三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三等流(出宗鏡錄第七十一卷銘字函)三忍(出華嚴經䟽第八卷用字函)三受(出雜阿含經第八卷谷字函)三種無常(出順中論下卷情字函)三支比量(出阿毘達磨雜集論第十六卷箴字函)第七卷三種圓滿安樂(出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一卷孔字函)三義懽喜(出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第六卷約字函)三因(出佛性論第二卷匪字函)三斷(出宗鏡錄第七十六卷銘字函)三斷(出阿毘達磨品類足論第三卷對字函)龍華一會(出法住記漆字函)菩薩三修學(出菩薩瓔珞本業經上卷篤字函)菩薩生兜率天三事勝(出涅槃經第三十二卷鳴字函)三賢(出仁王護國般若經䟽第五卷韓字函)三種發心(出起信論情字函)三不退(出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第六卷約字函)三處入法界(出華嚴經䟽第七卷用字函)文殊三名(出翻譯名義第一卷菩薩別名篇)三人觀十二因緣(出涅槃經第二十七卷王字函)阿羅漢三義(出翻譯名義第一卷三乘通號篇)三迦葉(出法華文句第一卷下寔字函)阿難三名(出翻譯名義第卷十大弟子篇)聲聞三道(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結集三人(出付法藏因緣經第一卷集字函)初果三結(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三餘(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卷沙字函)三佛子(出華嚴經䟽第七卷用字函)三車(出法華經第二卷譬喻品草字函)三乘(出法華經第二卷譬喻品草字函)三乘觀門(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三田喻三種人(出涅槃經第三十三卷鳴字函)三草(出法華文句第七卷寧字函)三獸渡河(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并法華玄義第八卷下勿字函)比丘三義(出大智度論第三卷傅字函)三種僧(出涅槃經第三卷賔字函)律師三法(出善見毘婆沙徉第六卷禮字函)三圓滿(出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五卷同字函)沙彌三名(出翻譯名義第一卷七眾弟子篇)三種天(出涅槃經第二十二卷王字函)三界(出華嚴孔目未入藏)三事人勝諸天(出大毘婆沙論第一百七十二卷爵字函)閻浮提人三事勝餘三洲(出長阿含經第二十卷德字函)三種人難報(出大毘婆沙論第六十六卷志字函)太子三妃(出瑞應經并翻譯名義第三卷皇后篇未入藏)三善知識(出摩訶止觀第四卷下覇字函)三想(出大智度論第七十二卷姑字函)三思(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七十卷九字函)三惡覺(出涅槃經第二十三卷王字函并宗鏡錄第八十一卷磻字函)三報(出慈悲水懺中卷輔字函)三業(出析玄記未入藏)三福田(出優婆塞戒經第二卷定字函)三福業(出增一阿含經第十二卷端字函)三供養(出普賢行願䟽未入藏)三應供養(出增一阿含經第十二卷端字函)三種示導(出大般若經第四百六十九卷崑字函)三善道(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三種禮佛(出華嚴孔目未入藏)三發心(出翻譯名義第五卷法寶眾名篇)三發心(出釋氏要覧戒法篇)三種發心(出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第六卷約字函)三種發菩提心(出起信論第三卷情字函)三行(亦名三裡業出大智度論第八十八卷伯字函并正法念處經第五十五卷競字函)三種清淨(出大智度論第七十三卷姑字函)清淨三業(出瓔珞經第五卷詩字函)三業供養(出法華文句第二卷下寔字函)三種淨業(出觀無量壽佛經貞字函)三施(出大智度論第十四卷訓字函)三施(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卷沙字函)三輪體空(出能斷金剛經論上卷虧字函并金剛經論上卷受字函)三種不堅易三堅法(出本事經第七卷孝字函)三聚戒(出菩薩戒義䟽上卷何字函并法苑珠林第八十九卷世字函)三事戒(出大寶積經第一百十七卷字字函)滅有三義(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五卷沙字函)三種忍行(出諸經要集中卷英字函)三種精進(出菩薩善戒經第五卷辭字函)三種勝勇猛(出大乘莊嚴經論第一卷次字函)三種定業輪(出地藏十輪經第二卷陶字函)三勝學(出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八卷比字函)三事無盡(出眾德三昧經第三卷化字函)第八卷三種證相不同(出法華懺儀輔字函)三善根(出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第三卷甲字函)三樂(出大寶積經第一百一卷文字函)三因三果(出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六卷兒字函)龍有三患(出諸經要集第十二卷俠字函)三種鬼神魔(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四卷煩字函)餓鬼三障(出瑜伽師地論第四卷猶字函)三惡道(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三途對三毒(出慈悲水懺上卷輔字函)三種惡(出成實論第十二卷舍字函)三無明(出佛說决定義經簿字函)三隨煩惱(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卷沙字函)三顛倒(出宗鏡錄第四十二卷勒字函)三毒(出法界次第上卷刑字函)三縛(出華嚴孔目未入藏)三病用三藥(出涅槃經第三十九卷鳴字函)三病難治(出涅槃經第十一卷歸字函)三惑(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三障(出涅槃經第十一卷歸字函)三障(出華嚴孔目未入藏)三種重障(出大乘瑜伽大教王經第五卷容字函)三雜染(出顯揚聖教論第一卷分字函)三時無悔(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欲界三欲(出翻譯名義第三卷世界篇)三苦(出析玄記未入藏)三漏(出法華文句記第一卷下晉字函)三疑(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二卷煩字函)三退屈(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十九卷馳字函)三道(出金光明經玄義二卷會字函)湯泉三緣(出稽古畧第三卷未入藏)三苦對三界(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三千世界(出長阿含經第十八卷聽字函)三世(亦名三際出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第三卷甲字函)三世業(出大智度論第二十四卷入字函)三種世間(出大智度論第四十七卷毋字函)三種世間(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器世間說法有三義(出華嚴經䟽第八卷用字函)三才配三世間(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一卷沙字函)三相續(出楞嚴經第四卷羔字函)三阿僧祇刼(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三時(出南嶽祖師發願文起字函)三際時(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并演義鈔第二十八卷馳字函)三有(出菩薩善戒經第一卷辭字函并大智度論第三卷傅字函)三種有(出大智度論第十二卷訓字函)三境(出宗鏡錄第六十八卷㓨字函)三類境(出翻譯名義第六卷心意識法篇)三量(出宗鏡錄第五十五卷碑字函)由旬三量(出翻譯名義第三卷數量篇)三種相(出大智度論第八十九卷伯字函)三種相(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六卷沙字函)三種色(出五蘊論投字函)三種色(出阿毘曇論第一卷弁字函)三聚(出顯宗論第十五卷服字函)三生(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卷沙字函)三分別(出阿毘達磨雜集論第二卷磨字函)三無差別(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妙行三因緣(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一百二十一卷堅字函)三軰事佛(出分別經敬字函)三種光明(出瑜伽師地論第十一卷子字函)食三德(出涅槃經第一卷賔字函)食三?(出法苑珠林第四十二卷驅字函)三淨肉(出十誦律第三十七卷終字函)三不淨肉(出十誦律第三十七卷終字函)三長物(出摩訶僧祇律第十卷職字函)三衣名義(出翻譯名義第七卷沙門服相篇)大三灾(出法苑珠林第一卷高字函)小三灾(出法苑珠林第一卷高字函)第九卷四身(出成唯識論第十卷義字函)化應身四句(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卷沙字函)佛四德(出涅槃經第三十卷王字函)身土四依(出華嚴經䟽第十卷用字函)佛四種希有(出金剛經纂要刊定記第三卷未入藏)四無所畏(出大智度論第二十五卷入字函)四等(出楞伽經第三卷惟字函)世醫四法喻如來(出雜阿含經第五卷谷字函)四方行七步(出佛本行集經第八卷父字函)四門游觀(出佛本行集經第十四卷至第十五卷事字函)出家四願(出普曜經第四卷大字函)四滿成佛(出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景字函)天上四塔(出佛成道記并佛本行集經第十三卷第十九卷事字函)四處立塔(出法苑珠林第三十七卷輦字函)四法(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二卷興字函)法四依(出法界次第下卷刑字函)四法界(出華嚴法界觀門跡字函)四藏(出大智度論第十一卷訓字函)經含四義(出翻譯名義第四卷總明三藏篇)講經四益(出金光明經第一卷化字函)論藏華梵四名(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四一(出法華文句第四卷上寔字函)四陀羅尼(出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五卷孔字函)四種秘密(出阿毘曇雜集論第十二卷箴字函)乘戒緩急四句(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六卷沙字函)四種瓔珞莊嚴(出大方等大集經第一卷位字函)四種三昧(出摩訶止觀第二卷上覇字函)四智(出成唯識論第十卷義字函)四無礙智(出法界次第下卷刑字函)智境四相(出圓覺經畧䟽下卷未入藏)四鏡(出起信論情字函)四安樂行(出法華文句第八卷下寧字函)四安樂行(出華嚴經䟽第八卷用字函)藏教生滅四諦(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通教無生四諦(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別教無量四諦(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圓教無作四諦(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四勝義諦(出成唯識論第九卷義字函)四世俗諦(出瑜伽師地論第六十四卷兄字函)四念處(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四正勤(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四正斷(出雜阿含經第三十一卷虛字函)四如意足(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四種方便(出起信論情字函)第十卷四悉檀(出法華文句第一卷上寔字函并法華玄義第一卷下密字函)四攝利益(出大方等大集經第九卷位字函)涅槃四種大樂(出大涅槃經第二十一卷?字函)四種涅槃(出成唯識論第十卷義字函)華嚴四分(出法寶標目第四卷岱字函)四種教授(出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比字函)四種授記(出菩提資粮論第三卷仁字函)四種真實義(出菩薩善戒經第二卷辭字函)四種對治(出阿毘達磨俱舍論第二十一卷飛字函)同教說聽四句(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別教說聽四句(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起信四覺(出起信論情字函)四德處(出成實論第二卷丙字函)四法施(出寶積經第十三卷師字函)四無記(出宗鏡錄第四十九卷勒字函)頼耶四分(出翻譯名義第六卷心意識法篇)四種意識(出宗鏡錄第三十六卷實字函)識境四相(出金剛經論上卷虧字函)四緣(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二卷奉字函)四相約位(出圓覺經畧䟽下卷未入藏)四種頌(出華嚴經䟽第六卷用字函)四聖言(出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第十卷甲字函)四種尋思(出阿毘達磨集論第六卷退字函)真空觀四句(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十九卷舟字函)共不共四變(出宗鏡錄第四十九卷勒字函)四榮(出涅槃經第二卷賔字函并宗鏡錄第三十九卷實字函)四枯(出涅槃經第二卷賔字函并宗鏡錄第三十九卷實字函)四種性行(出佛本行集經第一卷父字函)四不可說(出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第二卷會字函)翻譯四例(出翻譯名義第六卷唐梵字體篇)阿難四問(出涅槃經後分上卷白字函)化儀四教(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化法四教(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龍?四教(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六卷沙字函)苑公四教(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曉公四教(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四不生(出中論第一卷箴字函)四種問荅(出十生毘婆沙論第十卷境字函)四病(出圓覺經畧䟽下卷未入藏)大四相(出大乘起信論䟽未入藏)小四相(出大乘起信論䟽未入藏)光宅四乘(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生公四輪(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六卷沙字函)文義四用(出法華文句記第二卷下寔字函)第十一卷四眾(出法華文句第二卷下寔字函)四衍眾(出翻譯名義第一卷三乘通號篇并十種通號篇)人四依(出法華玄義第五卷上密字函)菩薩四事入於法門(出寶積經第十三卷師字函)菩薩四淨(出菩薩善减經第九卷辭字函)四種自在(出大乘莊嚴經論第五卷次字函)四無所畏(出大智度論第五卷傳字函)四事勝(出地持經第一卷安字函)菩薩行有四難(出華嚴經䟽第六卷用字函)大乘四果(出大乘莊嚴經論第十二卷弗字函)四種聲聞(出法華文句第四卷上寔字函)聲聞四果(出金剛經䟽會字函)四向(出成實論第一卷丙字函并法華玄義第四卷上密字函)羅漢四智(出涅槃經第三十六卷鳴字函)四種變易(出成唯識論第八卷義字函)四加行(出析玄記未入藏并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滅盡定與無想定四義不同(出宗鏡錄第五十五卷碑字函)四種沙門(出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比字函)四種僧(出地藏十輪經第五卷陶字函)四種天(出大智度論第二十二卷入字函并涅槃經第二十一卷王字函)四禪變化(出大智度論第六卷傳字函)四天華梵(出法華文句第二卷寔字函)帝釋四苑(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一百三十三卷持字函)四輪王(出長阿含經第六卷習字函并阿毘達磨俱舍論第十二卷觀字函)輪王四德(出樓炭經第一卷福字函)四主(出法苑珠林第二卷高字函)西域四姓(出翻譯名義第一卷釋等姓字篇并摩登伽經上卷慶字函)四王生八子(出釋迦譜第六卷書字函)四軰(出翻譯名義第一卷七眾弟子篇)人四生(出法苑珠林第七十二卷纓字函)四種人(出成實論第二卷丙字函)四法不得菩提(出地持經第一卷安字函)四人果報(出法苑珠林第六十九卷振字函)四種業報(出法苑珠林第六十九卷振字函)四報定不定(出法苑珠林第六十九卷振字函)四有(出宗鏡錄第七十四卷銘字函)四胎相(出阿毘達磨俱舍論第九卷樓字函)五根有四事增上(出五事毘婆沙論上卷席字函)四增盛(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一百一十三卷移字函)四力(出地持經第一卷安字函)四恩(出本生心地觀經第二卷興字函)四恩(出釋氏要覽中卷恩孝篇未入藏)四難(出法華文句第五卷上寔字函)四事不可久保(出出曜經第二卷廣字函)四不可得(出諸經要集第十三卷俠字函)四山(出別譯雜阿含經第四卷衲字函)四種死(出阿毘曇毘婆沙論第十五卷邑字函)
大明三藏法數總目卷上。
大明三藏法數總目卷下 昆二第十二卷四僊避死(出出曜經第二卷廣字函)四種死生(出別譯雜阿含經第四卷禍字函)菩薩四心(出金剛經論弗字函)四無量心(出法界次第上卷刑字函)四種信心(出起信論情字函)四緣發菩提心(出地持經第一卷安字函)菩薩四法(出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七卷孔字函)四種法為菩薩實德(出大寶積正法經忠字函)四攝法(出法界次第下卷刑字函)四法集善根(出大寶積正法經忠字函)四善法(出涅槃經第十八卷歸字函)菩薩四法門(出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暎字函)在家人四種具足法(出雜阿含經第四卷谷字函)四弘誓(出止觀大意起字函)四弘誓願(出法界次第下卷刑字函)菩薩四弘誓(出陀羅尼雜集第三卷卿字函)四梵福(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一卷表字函)四法生福(出大寶積正法經忠字函)入道四行(出正宗記并稽古畧未入藏)四種觀行(出慈悲水懺中卷輔字函)四事行(出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經莫字函)四事供養(出增壹阿含經第十三卷端字函)施有四事(出諸經要集第十卷路字函)四施(出菩薩善戒經第一卷辭字函)四種施處(出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五卷比字函)四種施俱得淨報(出大涅槃經第二十二卷?字函)四戒(出華嚴孔目未入藏)四種持戒(出雜阿毘曇心論第八卷皷字函)四忍(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五十卷[舟-(白-日)]字函)四種定學(出成唯識論第九卷義字函)四空處定(出法界次第上卷刑字函)四種資粮(出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比字函)四種意趣(出阿毘達磨雜集論第十二卷箴字函)四種作意(出瑜伽師地論第三十一卷兒字函)四種念佛(出普賢行願記未入藏)四種白法(出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上卷弗字函)四種法為善友(出大寶積正法經忠字函)四法離魔道(出大寶積正法經忠字函)四事先苦後樂(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一卷表字函)四魔(出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比字函)外道四論(出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七卷同字函)外道四見(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四韋陁(出摩登伽經上卷慶字函)有無四句(出華嚴經䟽第十六卷軍字函)常等四句(出華嚴經䟽第十六卷軍字函)二異四句(出成唯識論第一卷義字函)鳥四生(出起世因本經第五卷惡字函)龍四生(出起世因本經第五卷惡字函)阿脩羅四生(出楞嚴經第九卷羔字函)第十三卷四種法離菩薩行(出大寶積正法經忠字函)四人有障(出究竟一乘寶性論第三卷性字函)說法四謗(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五十卷[舟-(白-日)]字函)四識住(出寶積經第三十七卷帝字函)有漏四種過失(出瑜伽師地論第五十六卷懷字函)四無明(出宗鏡錄第七十四卷銘字函)四種貪(出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六卷比字函)四欲(出法苑珠林第二卷高字函)四縛(出鞞婆沙論第二卷肆字函)四流(出成實論第十二卷舍字函)四取(出佛性論第三卷匪字函)四障(出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似字函)四刦(出佛祖統紀未入藏)四土(出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第一卷約字函)四土(出華嚴經䟽第八卷用字函)世界四持(出華嚴經䟽第八卷用字函)四輪持世界(出佛祖統紀未入藏)四風輪(出華嚴經第五十卷育字函)四大部洲(出長阿含經第十八卷聽字函)日照四洲(出法苑珠林第四卷高字函)世間四義(出析玄記未入藏)依正四句(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卷沙字函)舍衛四德(出翻譯名義第三卷諸國篇)淨穢四句(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海底四寶(出華嚴經第五十一卷?字函)四河(出長阿含經第十八卷聽字函)一境四心(出攝大乘論釋第四卷投字函)通局四句(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四光喻智(出法華文句第五卷晉字函)四事不可思議(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一卷表字函)四種心(出翻譯名義第六卷心意識法篇)四威儀(出菩薩善戒經第五卷辭字函)息有四種相(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上卷途字函)四夢四夢(出善見毘婆沙律第十二卷別字函)四食(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十三卷馳字函)四利湏食(出釋氏要覽上卷中食篇未入藏)乞食四分(出寶雲經第六卷身字函)四邪命食(出大智度論第三卷傅字函)四食時(出法苑珠林第四十二卷驅字函)行四依(出四分律藏第四十八卷甚字函)四機(出法華文句第十卷下晉字函)四種我(出圓覺經畧䟽上卷未入藏)四大(出圓覺經難字函)四微(出金光明經文句記第四卷上盟字函)四求(出法集經第一卷難字函)四求不得(出大乘莊嚴經論第二卷次字函)四不寄附(出優婆塞戒經第六卷定字函)四不見(出圓覺經鈔未入藏)四不成(出因明入正理論沛字函)四種無(出涅槃經第三十九卷王字函)第十四卷四知(出佛說罵意經敬字函)一名四實(出涅槃經第十卷賔字函)四念珠(出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澄字函)懷胎死四(出出曜經第十卷廣字函)四葬(出法苑珠林第九十七卷祿字函)虹蜺四緣(出法集經第二卷難字函)四兵(出長阿含經第六卷習字函)四華(出翻譯名義第三卷百華篇)四華(出法華文句第二卷下晉字函)五種法身(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卷沙字函)五教佛身(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中卷跡字函)五部教主(出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經澄字函并宗鏡錄第二十四卷茂字函)佛觀五事降生(出過去現在因果經第一卷尺字函)佛五姓(出釋氏要覽上卷姓氏篇未入藏)佛有五事(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七卷表字函)五不赴請(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第二十一卷優字函)如來五種說法(出思益梵天所問經第二卷傷字函)五種甚深(出法華經論上卷虧字函)五所依土(出圓覺經畧䟽鈔未入藏)五法(出楞伽經第一卷惟字函)百法五位(出顯揚聖教論第一卷分字函)五類說法(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經五義(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五人說經(出大智度論第二卷傅字函)五種不翻(出翻譯名義第一卷序文)華嚴五周因果(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華嚴五為(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五種般若(出金剛經纂要䟽刊定記第二卷未入藏)法華五重玄義(出法華玄義第一卷上密字函)脩大涅槃得五事(出大涅槃經第二十二卷?字函)天台五時(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五味(出大涅槃經第八卷賔字函)五部律(出翻譯名義第四卷律分五部篇)第十五卷五攝論(出法寶標目第六卷岱字函)五藏(出六波羅蜜多經第一卷馨字函)五種藏(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十三卷漠字函)五覺(出起信論情字函)五行(出涅槃經第十一卷歸字函)五種菩提(出大智度論第五十三卷儀字函)五種性(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五性成佛(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寄位五相(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卷沙字函)五品(出法華文句第十卷寔字函)五停心(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五忍(出仁王護國經上卷翔字函)觀身五種不淨(出析玄記未入藏)五蘊(亦名五陰出大乘廣五蘊論投字函)五蘊實相(出大般若經第四百六十八卷崑字函)五蘊喻(出方廣大莊嚴經第十二卷大字函)轉五蘊成五分法身(出請觀音經䟽法字函)轉五蘊成三德(出攝大乘論隱字函)色蘊有五種相(出顯揚聖教論第五卷分字函)五受(出析玄記未入藏)五根(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五力(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五識(出法界次第上卷刑字函)五識(出起信論䟽未入藏)五通(出大智度論第五卷傅字函)五種通(出宗鏡錄第十五卷功字函)五神通(出菩薩處胎經第三卷悲字函)五後得智(出攝大乘論釋連字函)五輪三昧(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三卷煩字函)五因(出涅槃經第二十一卷王字函)五種果(出顯揚聖教論第十八卷切字函)現在五果(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十三卷[舟-(白-日)]字函)解脫有五義(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十四卷譽字函)賢首五教(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慧觀五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波頗五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劉虬五教(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不分教五意(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第十六卷大乘五位(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十九卷馳字函)菩薩有五種生(出菩薩地持經第八卷安字函)菩薩有五種相(出大乘莊嚴經論第十三卷弗字函)菩薩有五種自在(出大寶積經第六十八卷人字函)五怖畏(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七十五卷滿字函)小乘五位(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初度五人(出翻譯名義第一卷度五比丘篇)五種聲聞(出法華文句記第四卷上晉字函)五性(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五十三卷青字函)五種阿那含(出涅槃經第三十六卷鳴字函)五果回心(出大涅槃經第十一卷歸字函)五分法身(出法華玄義釋籤多字函)五論師(出翻譯名義第一卷宗釋論主篇)五種法師(出法華文句第八卷寔字函)五種阿闍?(出四分律藏第三十四卷籍字函)五種大師功德(出瑜伽師地論第七十卷兄字函)五種僧(出顯宗論第二十卷殿字函)僧五淨德(出諸德福田經彼字函)苾蒭草五德(出翻譯名義第一卷七眾弟子篇)比丘入眾五法(出四分僧羯磨下卷卑字函)五眾(出翻譯名義第一卷七眾弟子篇)乞食遮五處(出顯揚聖教論第七卷分字函)沙門受食五觀(出大藏一覽集未入藏)五種邪命(出大智度論第十九卷訓字函)五法不得授人戒(出四分律藏第二十四卷籍字函)五不退(出起信論䟽未入藏)五法退菩提(出涅槃經第二十八卷王字函)五乘(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上卷跡字函)五乘(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上卷跡字函)五乘(出盂蘭盆經䟽百字函)五事生天上(出辯意長者子所問經當字函)始生天有五種相(出正法念處經第三十九卷陰字函)五淨居天(出楞嚴經第九卷羔字函)初禪天定五支功德(出法界次第上卷刑字函)三禪天定五支功德(出法界次第上卷刑字函)欲天五[婬-壬+(工/山)](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五種梵音(出長阿含經第五卷習字函)天大五衰相(出法苑珠林第五卷高字函)天小五衰相(出法苑珠林第五卷高字函)國王五種可愛樂法(出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政論經之字函)生淨土五不退(出淨土十疑論刑字函)五事生人中(出辯意長者子所問經當字函)人有五苦(出法苑珠林第六十六卷振字函)眾生五事恃怙(出出曜經第一卷廣字函)第十七卷五人非噐(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五種不男(出法華文句記第七卷晉字函)女有五障(出法華經第四卷草字函)結胎五位(出析玄記未入藏)五行(出圓覺經畧䟽未入藏)脩行五門(出起信論䟽未入藏)布施離五種法(出優婆塞戒經第五卷定字函)施食獲五種報(出施食獲五福報經善字函)施果感五不死(出付法藏因緣經第三卷集字函)五戒(出增壹阿含經第十二卷端字函)五戒配五常五行(出仁王經䟽第二卷韓字函)忍辱五種功德力(出法集經第三卷難字函)脩忍五相(出菩薩善戒經第五卷辭字函)說法五福德(出賢者五福德經當字函)菩薩聽法五種想(出瑜伽師地論第四十四卷孔字函)聽法五處不作異意(出瑜伽師地論第四十四卷孔字函)五心(出宗鏡錄第四卷策字函)治五種染(出華嚴經䟽第二十六卷最字函)脩淨土五念門(出觀無量壽經䟽遵字函)五種懺悔(出往生淨土决疑行願二法門輔字函)懺悔五法(出圓覺經畧䟽鈔未入藏)五悔(出天台四教0儀會字函)禮拜五功德(出增壹阿含經第二十四卷表字函)內五法(出難提釋經慶字函)五種善根發相(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下卷途字函)慈有五利(出檀持羅麻油述經行字函)孝順五善根(出辯意長者子所問經當字函)瞻病五德(出四分律藏第四十一卷甚字函)五道(出正法念處經第四十八卷是字函)方色喻五道(出圓覺經畧䟽鈔未入藏)五無間獄(出地藏菩薩本願經上卷斯字函)龍五不能隱形(出因緣僧護經報字函)破戒五過(出四分律藏第五十九卷無字函)犯戒五衰(出釋氏要覽戒法篇未入藏)五逆(出華嚴孔目未入藏)五篇配五刑(出翻譯名義第七卷篇聚名報篇)五見(出涅槃經第二十五卷王字函)五結(出阿毘達磨集論第四卷退字函)五上分結(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五下分結(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五住地惑(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十一卷譽字函)五利使(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五鈍使(出天台四教儀集註未入藏)第十八卷五欲(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五欲(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十七卷馳字函)五蓋(出法界次第上卷刑字函)五慳(出成實論第十二卷舍字函)五苦(出析玄記未入藏)五心裁(出成實論第十二卷合字函)五妄想(出楞嚴經第十卷羔字函)五散亂(出華嚴孔目未入藏)土有五種(出華嚴經第七卷用字)土體五重(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十七卷漠字函)大刼五喻(出大藏一覽未入藏)末世五法令正法不滅(出十誦律第四十八卷冝字函)末法五亂(出法苑珠林第九十八卷祿字函)五五百年(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十一卷漠字函)依次五百年(出毘尼母律論第三卷唱字函)五濁(出法苑珠林第九十八卷祿字函)日行五風(出起世因本經第十卷惡字函)世間五種難得寶(出四分律藏第四十卷籍字函)五種眷屬(出法華玄義第六卷密字函)五精舍(出翻譯名義第七卷寺塔壇幢篇)五種結界相(出善見毘婆沙律第十七卷別字函)掃地五種勝利(亦名掃地五德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第十四卷甘字函)五體(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十二卷譽字函)出世五食(出華嚴經䟽第十九卷軍字函)五種淨食(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第三十六卷去字函)五種淨肉(出楞嚴會解未入藏)五種不應施(出法苑珠林第八十一卷世字函)五果(出翻譯名義第三卷五果篇)五辛(出梵網經下卷安字函)五明(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五十八卷青字函)五眼(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奉字函)五夢法(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五十一卷青字函)五奇特夢(出過去現在因果經第一卷尺字函)五種樂(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十三卷漠字函)五位無心(出成唯識論第七卷義字函)洗浴五利(出十誦律第三十七卷終字函)五不應荅(出法苑珠林第二十四卷陪字函)五力不可到(出諸經要集第十九卷俠字函)五力難判(出宗鏡錄第四十八卷勒字函)五種比量(出顯揚聖教論第十一卷切字函)五種色法(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十六卷[舟-(白-日)]字函)五塵(出法界次第上卷刑字函)隣虛五塵(出决定藏論下卷性字函)第十九卷婆伽梵六義(出佛地經論第一卷節字函)如來勝德六義(出阿毘達磨雜集論第一卷磨字函)如來功德六種相(出瑜伽師地論第七十四卷弟字函)六即佛(出觀無量壽佛經䟽妙宗鈔第一卷約字函)六念法(出別譯雜阿含經第九卷禍字函)六慧法(出菩薩瓔珞本業經上卷篤字函)六堅法(出菩薩瓔珞本業經上卷篤字函)六忍法(出菩薩瓔珞本業經上卷篤字函)六受法(出大集法門經下卷薄字函)六觀法(出菩薩瓔珞本業經上卷篤字函)六行觀(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二卷煩字函)法華六瑞(出妙法蓮華經文句第二卷寔字函)妄盡還源觀六門(出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跡字函)六事明經意(出五苦章句經當字函)六離合釋(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十五卷馳字函)六種本迹(出宗鏡錄第七十卷刻字函)六成就(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六事成就(出莊嚴經論第十二卷弗字函)六度(亦名六波羅蜜出六度集經第一卷萬字函)六妙門(出法界次第上卷刑字函)六神通(出法界次第中卷刑字函)六聚戒名義(出翻譯名義第七卷篇聚名報篇)六種性(出菩薩瓔珞本業經上卷篤字函)六相(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下卷跡字函)六因(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二卷奉字函)六種因(出大乘入楞伽經第二卷養字函)六種調伏(出菩薩善戒經第三卷辭字函)種子識六義(出成唯識論第二卷義字函)第二十卷六輪對位(出菩薩瓔珞本業經上卷篤字函)六種住(出菩薩地持經第二卷安字函)六種决定(出大乘莊嚴經論第十二卷弗字函)六種攝(出菩薩地持經第八卷安字函)六種阿羅漢(出法華玄義第四卷密字函)六法師(出大智度論第五十六卷儀字函)六和敬(出法界次第下卷刑字函)六羣比丘(出十住毘婆沙論第四卷規字函)三寶有六義(出諸經要集第一卷路字函)六欲天(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六界聚(出中阿含經第二十一卷德字函)六難(出涅槃經第二十三卷王字函)父六親(出善見毘婆沙律第十四卷別字函)母六親(出善見毘婆沙律第十四卷別字函)人死六驗(出諸經要集第十九卷俠字函)廣六度行(亦名六德之行出成具光明定意經彼字函)六種戒(出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二卷孔字函)六齋日(出四天王經孝字函)六種巧方便(出菩薩地持經第六卷安字函)思脩六意(出攝大乘論隱字函)六種意樂(出攝大乘論隱字函)起塔有六意(出華嚴經䟽第十九卷軍字函)六法令他懽喜(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第三十五卷去字函)外道六師(出陀羅尼集經忘字函)六苦行外道(出大涅槃經第十六卷歸字函)六道(出法華文句第四卷下寔字函)六蔽心(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奉字函)六染心(出起信論情字函)六著心(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十卷馳字函)六相應想(亦名六想出大集法門經下卷薄字函)六種散亂(出阿毘達磨雜集論第一卷磨字函)六麤相(出起信論上卷情字函)六種俱生惑(出大乘百法明門論沛字函)六欲(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九卷煩字函)六煩惱(出瑜伽師地論第五十五卷懷字函)第二十一卷六觸生愛(出阿毘達磨發智論第三卷傍字函)六垢法(出顯宗論第二十七卷盤字函)六漏(出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第三卷磨字函)依正無礙六句(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六種震動(出華嚴經䟽第六卷用字函)六種動相(出大智度論第八卷傅字函)六根(出楞嚴經第四卷羔字函)六根功德(出楞嚴經第四卷羔字函)六根互用(出楞嚴經第四卷羔字函)龜藏六(出法句譬諭經第二卷亦字函)六識(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六種味(出阿毘達磨俱舍論第一卷樓字函)六入(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六塵(出涅槃經第二十三卷三字函)六種力(出增壹阿含經第三十一卷正字函)六種夢(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五十卷[舟-(白-日)]字函)六種身風(出顯宗論第二十九卷盤字函)捨由六緣(亦名捨心由六出俱舍論第十五卷觀字函)六種論(出瑜伽師地論第十五卷子字函)僧用六物(出摩訶僧祇律攝字函)七佛(出翻譯名義第一卷諸佛別名篇)婆伽婆七義(出涅槃經第十八卷歸字函)如來七勝事(出優婆塞戒經第三卷定字函)七種無上(出菩薩地持經第三卷安字函)如來有七種語(出涅槃經第三十五卷鳴字函)周行七步(出涅槃經第四卷賔字函)華嚴七處說(出華嚴隨䟽演義鈔第十卷沙字函)華嚴經題七字義(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觀心釋華嚴經題七字(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七種立題(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上卷未入藏)法華七喻(出法華文句)火宅喻(出第五卷下寔字函)窮子喻(出第六卷下寔字函)藥草喻(出第七卷上寔字函)化城喻(出第七卷下寔字函)衣珠喻(出第八卷上寔字函)髻珠喻(出第九卷上寔字函)醫子喻(出第九卷下寔字函)第二十二卷七處徵心(出楞嚴經第一卷羔字函)大乘七種大義(出大乘莊嚴經論第十二卷弗字函)大乘七善(出法華文句第三卷寔字函)七種性自性(出入楞伽經第一卷鞠字函)七空(出入楞伽經第一卷鞠字函)七種第一義境界(出入楞伽經第一卷鞠字函)七真如(出瑜伽師地論第七十七卷弟字函)七常住果(出楞嚴經第四卷羔字函)七辯(出華嚴經䟽第十二卷軍字函)七種定名(出翻譯名義第四卷止觀三義篇)七方便(亦名七賢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中卷)七覺分(出法界次第初門中卷刑字函)七知(亦名大乘七丈夫出涅槃經第十四卷歸字函)七淨花(出翻譯名義第五卷增數譬喻篇)七財(出十誦律第四十九卷宜字函)藏教七階(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中卷)菩薩七相憐愍(出瑜伽師地論第四十七卷孔字函)菩薩有七種大(出菩薩地持經第六卷安字函)善友七事(出華嚴經䟽第十七卷軍字函)小乘七種聖(又名七士夫亦名七丈夫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上卷)七流(出華嚴孔目未入藏)華嚴宗七祖(出佛祖統紀第三十卷未入藏)七識住(出阿毘曇論第四卷驚字函)七眾(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下卷翔字函)七種人(出涅槃經第三十二卷鳴字函)世間七丈夫(出華嚴經䟽第十九卷軍字函)七法不可避(出法苑珠林第六十九卷振字函)七種不淨(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上卷)第二十三卷七種禮佛(出法苑珠林第二十卷冠字函)七種懺悔心(出慈悲水懺上卷輔字函)七周行慈(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上卷)外道七種無常(出入楞伽經第四卷鞠字函)七見(出華嚴孔目未入藏)七有(出長阿含十報法經上卷因字函)七遮罪(亦名七逆罪出梵網經下卷安字函)七聚(出翻譯名義第七卷篇聚名報篇)七支(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七垢(出瑜伽師地論第七十四卷弟字函)七種慢(出楞嚴經第九卷羔字函)慳法七報(出成實論第十二卷舍字函)七隨眠(亦名七使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五十卷守字函)輪王七寶(出修行本起經上卷尺字函)七寶(出翻譯名義第三卷七寶篇)七寶(出翻譯名義第三卷七寶篇)七金山(出翻譯名義第三卷眾山篇)七海(出法集名數經則字函)七大(出楞嚴經第三卷羔字函)地動七因(出華嚴經䟽第六卷用字函)七難(出觀音玄義上卷遵字函)七灾難(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下卷翔字函)七種受胎(出善見毘婆沙律第六卷禮字函)七種生死(出翻譯名義第六卷除入界法篇)七日輪出(出法苑珠林第一卷高字函)法沒時七穢行(出出曜經第七卷廣字函)第二十四卷如來八相(出釋迦譜第一卷書字函)八大自在我(出涅槃經第二十三卷王字函)八音(出法界次第初門下卷刑字函)八支語(出顯揚聖教論第十二卷切字函)八分分如來舍利(出涅槃經後分下卷白字函)八大靈塔(出八大靈塔名號經臨字函)八藏(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四卷沙字函)八藏(出處胎經第五卷悲字函)八部般若(出般若經)大品般若(天字函至柰字函)小品般若(鱗字函)放光般若(菜字函至芥字函)光讚般若(河字函)道行般若(淡字函)金剛般若(羽字函下)勝天王般若(羽字函上)文殊般若(翔字函)八還辨見(出萬行首楞嚴經第二卷羔字函)涅槃八味(出方等般泥洹經第二卷白字函)大海八不思議喻涅槃(出涅槃經第三十二卷鳴字函)八背捨(亦名八解脫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十卷煩字函)八勝處(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十卷煩字函)八正道(出法界次第初門中卷刑字函)八智(出四教儀集註)八念(出大智度論第二十一卷入字函)大人八念(出中阿含經第十八卷聖字函)八覺(出華嚴經䟽第十三卷軍字函)八忍(出四教儀集註)八大人覺(出佛遺教經論䟽節要跡字函)八識(出宗鏡錄第四十七卷勒字函)八識緣境廣狹(出宗鏡錄第三十六卷實字函)八義證有本識(出瑜伽師地論第五十一卷懷字函)八犍度(出八犍度論第二卷彩字函)立頌八意(出華嚴經䟽第五卷用字函)第二十五卷八成立因(出阿毘達磨雜集論第十六卷箴字函)八法(出首楞嚴經義海第十四卷頗字函)八種喻(出涅槃經第二十九卷王字函)八種異熟因果(出華嚴經第二十六卷章字函)菩薩八種因果(出地持經第一卷安字函)八種變化(出法界次第初門下卷刑字函)八種言(出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一卷同字函)阿難八不思議(出涅槃經第四十卷鳴字函)阿難具八法(出涅槃經第四十卷鳴字函)尼八敬戒(出翻譯名義引會正記第一卷七眾弟子篇)尼八棄戒(出楞嚴義海第二十一卷牧字函)八定(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五卷煩字函)凡小八倒(出涅槃經第二卷賓字函)八位胎臟(出法苑珠林第六十九卷振字函)聞經八種功德(出大莊嚴經第十二卷四字函)八關齋戒(出大毘婆沙論第七卷心字函)春秋八王日(出法苑珠林引提謂經第八十八卷世字函)八種人起塔(出翻譯名義第七卷寺塔壇幢篇)八福田(出梵網經下卷安字函)八福田(出教乘法數未入藏)八福生處(出瑜伽師地論第十五卷子字函)八部鬼眾(出翻譯名義第二卷八部篇)八熱地獄(出顯宗論第十二卷殿字函)八寒地獄(出翻譯名義第二卷地獄篇)八憍配八鳥(出法華文句第六卷上寔字函)八難(出維摩詰所說經上卷方字函)八苦(出涅槃經第十二卷歸字函)八不正見(出大集經第二十六卷國字函)八妄想(出宗鏡錄第七十六卷銘字函)八部(出翻譯名義第二卷八部篇)地動八緣(出增壹阿含經第三十七卷正字函)珠寶八功德(出正法念處經第二卷非字函)第二十六卷八功德水(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貞字函)八風(亦名八法出佛地經論第五卷節字函)八種粥(出十誦律第二十六卷慎字函)八不淨物(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十九卷譽字函)八依(出瑜伽師地論第五十卷孔字函)佛具九惱(出大智度論第九卷傅字函)大乘九部(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奉字函)華嚴九會說(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十卷沙字函)九種大禪(出地持經第五卷安字函)九次第定(出法界次第初門中卷刑字函)九識(出宗鏡錄第四卷策字函)九緣生識(出成唯識論第二卷至第五卷義字函)如來藏九喻(出究竟一乘寶性論第一卷性字函)金剛九喻(出能斷金剛經論釋下卷虧字函)小乘九部(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奉字函)菩薩修行九種差別(出大莊嚴經論第六卷慈字函)九病(出長阿含經第六卷習字函)九種橫死(出藥師經惟字函)九住心(出大莊嚴經論第七卷慈字函)第二十七卷九齋日(出四天王經孝字函)外道計九物生世間(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九卷沙字函)九種轉變(出入楞伽經第三卷鞠字函)鬼分九類(出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第三十一卷洛字函)九心成輪(出宗鏡錄第四卷䇿字函)九結(出阿毘達磨集論第七卷退字函)三界九地(出釋氏要覽中卷界趣篇)九想(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九卷煩字函)九種食(出增壹阿含經第四十一卷空字函)九淨肉(出涅槃經第四卷賓字函)如來十身(出華嚴教門指掌未入藏)十號(出佛說十號經盡字函)如來十力(出大智度論第二十四卷入字函)佛十無礙(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卷沙字函)佛十種化不失時(出華嚴經第四十六卷育字函)說徧十處(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卷沙字函)如來十恩(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十三卷馳字函)佛十宿緣(出興起行經上下二卷當字函)十種見佛(出華嚴經䟽第三十五卷精字函)融三世間十身(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第二十八卷十種佛(出華嚴經第五十三卷?字函)華嚴十類經(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十種教體(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教起十因(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教起十緣(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教被十機(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十宗[(冰-水+〡)*ㄆ]教(出華嚴經䟽第三卷用字函)玄門無礙十因(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十玄門(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一卷沙字函)緣起十義(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十妙(出法華經玄義)境妙(出第二卷上)智妙(出第三卷下)行妙(出第三卷下)位妙(出第四卷下)法妙(出第五卷下已上並密字函)感應妙(出第六卷上)神通妙(出第六卷上)說法妙(出第六卷上)眷屬妙(出第六卷下)利益妙(出第六卷下已上並勿字函)十不二門(出法華玄義釋籤第七卷下多字函)十乘(出摩訶止觀)觀不思議境(出第五卷上)發真正菩提心(出第五卷上)善巧安心(出第五卷中已上並覇字函)破法徧(出第六卷上)識通塞(出第七卷下)道品調適(出第七卷下)對治助開(出第七卷下)知位次(出第八卷上)安忍(出第八卷上)離法愛(出第八卷上已上並趙字函)十境(出摩訶止觀)陰境(出第五卷上覇字函)煩惱境(出第八卷上)病患境(出第八卷上)業相境(出第八卷下)魔事境(出第八卷下)禪定境(出第九卷上)諸見境(出第十卷已上並趙字函)慢境(出第五卷上)二乘境(出第五卷上)菩薩境(出第五卷上已上並覇字函)十如是(出法華玄義第二卷上密字函)第二十九卷十普門(出觀音玄義下卷遵字函)十雙貼釋觀音普門(出觀音玄義上卷遵字函)順流十心(出摩訶止觀第四卷上覇字函)逆流十心(出摩訶止觀第四卷上覇字函)理事無礙十門(出華嚴經䟽第二卷用字函)十門釋經(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十波羅蜜(出華嚴經第三十七卷愛字函)十種智(出華嚴經第十六卷平字函)十種智明(出華嚴經第五十四卷?字函)十種通(出華嚴經䟽第三十一卷精字函)十徧處定(出法界次第初門下卷刑字函)十種修三昧法(出大集賢護經第五卷罪字函)十種行觀一切法(出華嚴經第十六卷平字函)十種忍(出華嚴經指掌未入藏)十種不思議法(出菩薩藏正法經第七卷如字函)十無盡句(出華嚴經䟽第二十三卷最字函)十種因(出瑜伽師地論第五卷猶字函)十想(出大智度論第二十三卷入字函)第三十卷十門敘蜜呪功德深廣(出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下卷封字函)十無盡藏(出華嚴經第二十一卷章字函)大乘十喻(出法界次第初門下卷刑字函)性虛空十義(出宗鏡錄第六卷策字函)永喻真心有十義(出宗鏡錄第七卷策字函)海印三昧有十義(出宗鏡錄第十八卷功字函)十法界(出佛祖統紀第五十一卷)菩薩修十法見涅槃(出涅槃經第三十一卷鳴字函)修十種善法如師子王(出寶雨經第五卷此字函)菩薩修十種得地三昧(出寶雨經第三卷此字函)菩薩修十種念處(出除盖障菩薩所問經第十三卷溫字函)十受生藏(出華嚴經第七十四卷臣字函)十金剛心(出華嚴經第五十五卷?字函)十種自在(出華嚴經第三十八卷愛字函)日喻菩薩十種善法(出寶雨經第五卷此字函)月喻菩薩十種善法(出除盖障菩薩所問經第七卷溫字函)海導師喻菩薩十種善法(出除盖障菩薩所問經第八卷溫字函)水喻菩薩十種善法(出除盖障菩薩所問經第五卷溫字函)第三十一卷蓮花喻菩薩十種善法(出除盖障菩薩所問經第八卷溫字函)火喻菩薩十種善法(出除盖障菩薩所問經第五卷溫字函)十信(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十住(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妙高十義喻十住菩薩行(出華嚴經䟽第十二卷軍字函)十行(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十廻向(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十地(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十地斷障證真(出華嚴經䟽第二十三卷至二十九卷最字函)十地寄乘(出華嚴經䟽第二十四二十五卷最字函)十地寄報(出華嚴經第三十四卷愛字函)十山王(出華嚴經䟽第四十四卷宣字函)大海十相(出華嚴經䟽第四十四卷宣字函)通教十地(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十大弟子(出翻譯名義第一卷十大弟子篇)法師十德(出華嚴經䟽第四十三卷宣字函)十科(出續高僧傳佐時阿三函)翻譯(出第一卷至第三卷)解義(出第四卷至第七卷)習禪(出第八卷至第十三卷)明律(出第十四卷至十六卷)感通(出第十八卷至第二十二卷)遺身(出第二十三卷)讀誦(出第二十四卷至第二十五卷)護法(出第十七卷)興福(出第二十六卷至第二十八卷)雜科(出第二十九卷至第三十卷)十種補特伽羅(出地藏十輪經第五卷陶字函)第三十二卷長者十德(出翻譯名義第二卷長者篇)菩薩十施(出華嚴經第二十一卷章字函)布施十種利益(出月燈三昧經第七卷女字函)菩薩十戒(出華嚴經第二十一卷章字函)菩薩十戒(出梵網經下卷安字函)大論十種戒(出大智度論第二十二卷入字函)沙彌十戒(出沙彌十戒法婦字函)持戒十種利益(出月燈三昧經第七卷女字函)十善(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每月十齋日(出法苑珠林第八十八卷世字函)十忍(出仁王護國般若經䟽第三卷韓字函)慈忍十種利益(出月燈三昧經第七卷女字函)精進十種利益(出月燈三昧經第七卷女字函)禪定十種利益(出月燈三昧經第七卷女字函)坐禪人十種行(出解脫道論第四卷階字函)般若十種利益(出月燈三昧經第七卷女字函)聞經十益(出華嚴經䟽第一卷用字函)多聞十種利益(出月燈三昧經第七卷女字函)十法行(出辯中邊論下卷靜字函)十種行願(出華嚴普賢菩薩行願品第四十卷遐字函)十度各三行(出成唯識論第九卷義字函)十種有依行輪(出地藏十輪經第六卷陶字函)十種發心(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十四卷馳字函)十念(出諸經要集第三卷路字函)第三十三卷念佛十種心(出大寶積經第九十二卷制字函)十種方便(出晉譯華嚴經第四十一卷道字函)十行僊(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十魔(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十九卷馳字函)十種鬼(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_十纏(出翻譯名義第六卷煩惱惑業篇)十使(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十惡(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十習因(出楞嚴經第八卷羔字函)十種見(出瑜伽師地論第八卷猶字函)十惡果報(出華嚴經第三十五卷愛字函)十不增長業(出瑜伽師地論第九卷猶字函)十種說三世(出華嚴經第五十三卷?字函)粥有十利(出摩訶僧祇律第二十九卷從字函)飲酒十過(出四分律藏第六十卷無字函)食肉十過(出法苑珠林第九十三卷祿字函)十大數(出華嚴經第四十五卷育字函)佛十一持(出華嚴經第五十三卷?字函)月有十一事喻如來(出大涅槃經第三十卷王字函)師子吼為十一事(出涅槃經第二十七卷王字函)十一智(出大般若經第三卷天字函)十一善(出成唯識論第六卷義字函)合九十五種外道為十一宗(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九卷沙字函)十一色(出大乘廣五蘊論投字函)十一聲(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八卷沙字函)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出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惟字函)第三十四卷十二分經(亦名十二部經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奉字函)十二因緣(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十二入(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十二頭陀行(出十二頭陀經羊字函)十二惡律儀(出雜阿毘曇心論第三卷皷字函)十二妄想(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第二卷惟字函)十二隨眠(出眾事分阿毘曇論第三卷陞字函)十二類生(出楞嚴經第七卷羔字函)十三事法(出教乘法數未入藏)日冷十三緣(出長阿含經第二十二卷禍字函)十四無畏(出楞嚴經第六卷羔字函)念誦忌十五地(出一字佛頂輪王經第二卷克字函)十五種無明(出鞞婆沙論第二卷肆字函)十六觀門(出觀無量壽佛經貞字函)十六特勝(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十六大力(出三昧弘道廣顯定意經第二卷綉字函)第三十五卷十六知見(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五卷奉字函)十六大阿羅漢(出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第四卷漆字函)十六遊增地獄(出諸經要集第十八卷俠字函)大乘修多羅有十七名(出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論上卷虧字函)十八不共法(出法界次第初門下卷刑字函)十八空(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一卷奉字函)十八界(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十八學人(出天台四教儀集註)十八支(出法界次第初門上卷刑字函)二十重華藏莊嚴世界海(出華嚴經第九卷拱字函)二十諸天(出諸天傳未入藏)二十空(出大般若經第四十七卷宇字函)二十種小乘外道涅槃(出提婆菩薩釋楞嚴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逸字函)二十種煩惱隨眠(出瑜伽師地論第五十九卷懷字函)二十種煩惱現行(出瑜伽師地論第五十九卷懷字函)二十種隨煩惱(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二十三卷馳字函)二十難(出四十二章經璧字函)第三十六卷二十五圓通(出楞嚴經第六卷羔字函)二十五護戒神(出法苑珠林第八十八卷世字函)二十五有(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出法華玄義第四卷密字函)二十五種外道?諦(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九卷沙字函)二十八天(出天台四教儀會字函)二十八宿(出法苑珠林第四卷高字函)三十一色(出翻譯名義第三卷顯色篇)如來三十二相(出法界次第初門下卷刑字函)三十二應(出楞嚴經第六卷羔字函)三十四心斷結(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三十六物(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十卷馳字函)第三十七卷三十七道品(出法界次第初門中卷刑字函)四十二字門(出華嚴經第七十六卷臣字函)四十八願(出大彌陀經上卷貞字函)善財五十三叅(出華嚴經第六十二卷至八十卷首臣二函)六十二見(出涅槃經第二十五卷王字函)佛六十四種梵音(出不思議祕密大乘經第七卷英字函)第三十八卷小乘七十五法(出圓覺經䟽畧鈔)八十隨形好(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第三十三卷譽字函)八十一品思惑(出天台四教儀集註)八十八使(出天台四教儀集註)九十八使(出天台四教儀集註)大乘百法(出大乘百法明門論沛字函)百八三昧(出大智度論第四十七卷毋字函)一百八法明門(出佛本行集經第六卷父字函)百八煩惱(出天台四教儀集註)千二百五十人(出過去現在因果經第四卷尺字函)八萬四千塵勞(出華嚴孔目)八萬四千法門(出賢劫經第二卷恃字函)
大明三藏法數提綱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一 昆三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一心(出華嚴經)
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徧虛徹靈通散之則應萬事斂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萬法而能成立眾事經云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一心約教有異(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謂賢首祖師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諦而說心得悟解始教約第八識心了一切緣生之法皆空各無自性而受異熟之果終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於如來藏心頓教即於一念不生之心無染無淨頓顯理性圓教主伴圓融法法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緫該萬有然教雖有五而不出一心是名一心約教有異(第八識即藏識也異熟果者如以前世善惡之業為因而成今世善惡之果以其異生而熟故名異熟也)。
一善心(出涅槃經)
心即以根對塵所起一念之心也若起一念惡即消滅眾善若起一念善即破除眾惡故經云脩一善心破百種惡是也。
一人(出仁王護國經)
一人者佛也佛本於人中得道故亦稱人世間出世間最尊最勝故名一人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惟佛一人居淨土是也(三賢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也十聖即十地菩薩也果報即實報土也淨土即常寂光淨土也)。
一身(出華嚴經)
身即法身也盖十方諸佛無明之惑淨盡法性之體全彰無有自他色相之異故名一身經云一切諸佛身惟是一法身是也。
一虛(出普賢行願品䟽)
謂如來真身無形無相猶若虛空雖同一虛萬像森然雖含萬像一相不立䟽云寂寥於萬化之域動用於一虛之中是也。
一月喻三身(出寶王論)
一月喻三身者以月體喻法身月光喻報身月影喻應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體惟一不遷不變而能出生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一輪在天影含眾水報身即是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明了一切無有差謬猶如月光照臨萬像無有隱形應身即是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起有感則通無感不應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不顯然此三身本是一體從用立名故有多種論云法身如月之體報身如月之光應身如月之影是也。
一月三舟喻(出華嚴經䟽)
謂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向南北行向南者見月隨南向北者見月隨北停舟者見月不移盖譬如來智無不周體無不在無依無住無去無來皆由眾生緣有生熟故見如來有去住相法身之體本無去住也一月喻佛三舟喻世間眾生見佛不同是名一月三舟喻也。
一法(出華嚴經)
法即軌則之義謂諸佛菩薩莫不軌則真如之法脩之而成正覺故經云惟以一法而得出離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也(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
一理(出法華經玄義)
一理者諸法之本體也理性容攝其大無外諸法雖殊理元是一理雖是一而能統貫諸法諸法雖殊莫不本乎一理事理融通法法無礙是則世間出世間法皆不外乎此也。
一乘(出法華經)
一乘者佛乘也乘即運載之義佛說一乘之法為令眾生依此脩行出離生死苦海運至涅槃彼岸故喻以七寶大車而導之以大白牛也佛之出世意欲直說法華盖由眾生機器不等於是先說三乘之法而調熟之故經云於一乘道分別說三後至法華會三乘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又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是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七寶者金銀琉璃玻瓈硨磲碼碯赤真珠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一雨(出法華經)
一雨者喻佛所說一乘之法也盖佛說法華惟談圓教一實相理純一無雜即是如來一音宣澍一乘法雨咸令眾生開佛知見經云一雨所潤是也。
一門(出法華經)
門者即能通之義一謂一理即是所通門謂正教即是能通盖譬佛所說一乘之教則能通於實相之理經云惟有一門是也。
一味(出法華經并法華玄義)
一味者喻法華一乘之教也如來說法必稱機宜以其機有大小故歷四時三教漸次調停令其入大然後高會靈山純談一妙開前四時三教之法即是圓妙一乘一乘之外更無別法故經云决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是以無垢藏王菩薩於涅槃會上白佛言佛說十二部經譬如從牛出乳盖喻初時說華嚴經也次云從乳出酪喻華嚴經後第二時說阿含經也次云從酪出生酥喻阿含經後第三時說淨名寶積等經也次云從生酥出熟酥喻淨名等經後第四時說般若經也次云從熟酥出醍醐喻般若經後第五時說法華涅槃經也如此展轉相從說者據如來施化次第而言耳若據法華開前諸教諸乘即是圓妙一乘則顯乳酪二酥皆成一醍醐味經云一相一味是也(四時者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別教也十二部經者一契經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無問自說六因緣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論義也)。
一大事因緣(出法華經)
一即一實相也其性廣博故名為大如來出世度生之儀式故名為事眾生具此實相而能成機感佛故名為因如來證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故名為緣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捨此則非如來出世本懷經云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是也。
一覺(出起信論)
一覺者十界眾生本性之覺也謂六道眾生業惑所覆不能覺了名為不覺三乘之人斷惑證理未能究竟名隨分覺惟佛一人諸惑淨盡徹見本性名究竟覺迷悟雖殊覺體本一論云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脩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佛亦名眾生者佛為無上眾生也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三乘者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也)。
一道(出華嚴經)
一道者一實之道即佛所說最上乘之法也若依此道而脩則能頓斷諸惑頓出生死非如二乘等次第超出經云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是也(二乘者緣覺乘聲聞乘也)。
第一義(出大集經)
第一義者即無上甚深之妙理也其體湛寂其性虛融無名無相絕議絕思經云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義諦無聲字是也(無聲字者謂離語言文字之相也)。
一實諦(出涅槃經)
謂一實相中道之理也無有虛妄無有顛倒若聖若凡性本不二故名一實諦也。
一實相印(出法華玄義)
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之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即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即是魔說經云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是也(梵語波旬華言惡釋迦如來出世時魔王名也)。
一實境界(出占察善惡業報經)
一實境界者即一實相之理也不變不異無滅無生自性清淨離虛妄相猶如虛空平等普徧諸佛眾生無二無別也。
一地(出法華經)
一地者一實相地也地有能生之義一切草木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以譬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一切習因種子皆依五陰之身增長成熟至於法華會上聞佛說一乘法皆成菩薩法性五陰則是一實相地故經云一地所生是也(習因者所作之因習續不斷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一法印(出宗鏡錄)
一法印者謂一念心含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無不悉備然此諸法於一心中炳然顯現如即印泥文無前後故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是也。
一法界(出起信論)
一法界即一真如之理體性虛融平等不二也。
一真法界(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
一藏(出華嚴經䟽)
藏即含藏之義謂法界之理竪窮三際橫徧十方無德不備無法不攝一一詠羅重重無盡若世間法若出世間法無不含藏故名一藏(三際者過去現在未來也)。
一會(出法華要義)
一會者謂如來於靈山會上與諸大眾說法華經之時也隋天台智者大師於光州大蘇山脩法華三昧誦法華經至藥王菩薩品中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徹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是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一極(出普賢行願品䟽)
一極者謂華嚴經廣談法界之旨妙極無二也盖如來出世首為諸大菩薩說佛菩薩真實境界不說二乘方便之法是故聲聞緣覺雖在聽次有如聾聵寂無所聞故䟽云一極唱高二乘絕聽是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一致(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致者謂佛乘宗極之趣惟一也如來設化始隨機宜不同故有三乘之說終歸顯實但名佛乘一致之理鈔云混萬化即真會精麤一致是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一源(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源者甚深法界之體也此體不變不遷非真非妄因隨緣故有真有妄若隨法性淨緣則能出生諸佛之法若隨無明染緣則能出生眾生之法染淨之緣雖別法界之體無殊譬如流水流雖清濁有異所出之源是一也。
一體(出法界觀)
一體者常住真心之體也自性清淨一體無二妄想忽生境界頓現於是有情眾生無情國土從一真心妄分為二當知有情無情皆是眾生自心所變實非外物故頌云情與非情共一體是也。
一偈(出翻譯名義)
一偈者西域記云舊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訛也今從正音宜云伽陀華言頌諸經雖五字七字為句不同皆以四句為一偈也。
一句(出華嚴經)
一句者謂經中所說普眼法門一句功德不可思議也經云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盡是也(普眼者眼外無法名為普眼)。
一言(出圓覺經畧䟽)
一言者謂圭峯密禪師讀圓覺經未終其卷於一言下豁然開悟乃知自心即是佛心定當作佛故䟽序云一言之下心地開通是也。
一語(出華嚴經䟽)
一語者如來之語也經云如來於二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盖言於一語中演說妙法無量無邊譬如泉之初發細若一線流之不已為江為海無有窮盡也。
一名(出涅槃經)
名即名字謂理雖是一假言施設種種不同如經中只一涅槃之名如來隨機演說亦名無生亦名無作亦名無為亦名解脫亦名彼岸亦名無退亦名安處亦名寂靜亦名無相亦名無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無諍亦名吉祥雖立多種之別只是涅槃一名是為一名。
一字(出大方廣師子吼經)
一字者一理之名字也理本無名無字超心意識離性離相無作無示非諸眾生所能思說惟佛如來究盡明了經云法惟一字所謂無字是也。
一義(出華嚴經)
義即義理即一法中或一句中之一義也。
一音(出維摩經)
一音者佛之音聲也盖眾生緣有淺深根有利鈍故於一音之中同聽異聞若是人天根器則聞佛說五戒十善之法若是聲聞根器則聞佛說四諦之法若是緣覺根器則聞佛說十二因緣之法若是菩薩根器則聞佛說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是也(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滛不妄語不飲酒也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滛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嗔不癡也聲聞者聞佛聲教悟真空理故名聲聞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緣覺者因觀十二因緣覺真空理故名緣覺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菩薩者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一音教(出華嚴經䟽)
一音教者謂如來一代之教雖有頓漸諸說不同而皆不出一音也故羅什法師云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是也(梵語羅什華言童壽)。
一宗(出華嚴經䟽)
宗者要也謂諸大乘經所說雖異莫不同乎一理如華嚴之談法界般若之談佛母法華之談實相等皆以一理為其宗要鈔云一宗容具多經是也。
一相(出起信論)
謂一真法界之相從本以來離虛妄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一切諸法之相故名一相。
一合相(出金剛經)
一合相者盖言眾塵和合而為一世界也世界本空微塵不有但眾生不了妄執為實若是實有即應世界不可分為微塵若是實無不應微塵合為世界是知執有執無皆不當理經云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是也。
一性(出涅槃經)
一性者即正因佛性也謂一切眾生皆具此性但背覺合塵常為煩惱之所覆障若順性而脩則能超脫生死悟入涅槃與佛所證無二無別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煩惱者昏煩之法惱亂心神也)。
一性(出華嚴經)
性以不變為義上極諸佛下至蠕飛蠢動雖品類萬差莫不本乎一性迷之則成生死悟之而為涅槃迷悟雖殊其性本一是為一性也(蠕而宣切蟲行貌蠢尺尹切蠢動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因(出涅槃經)
一因者謂聖凡平等之理體也盖此理體諸佛眾生皆性本具初無增减然諸佛悟之而成妙果眾生迷之而流轉諸趣若全此一因而脩圓頓之行則能超出三乘所脩之因而證一乘之果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一如(出首楞嚴三昧經)
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所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故經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是也(魔梵語具云魔羅華言殺者謂能奪人功德之財殺人智慧之命也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者謂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魔佛皆言如者魔為修惡之極佛為修善之極善惡雖分其性本一故云一如無二如也)。
一行(出涅槃經)
一行者如來所行之行也行以進趣為義能行此行則能趣向佛果雖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經明五行之後乃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謂能於一心中行於五行具足而無缺也(五行者聖行梵行天行病行嬰兒行也)。
一行三昧(出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梵語三昧華言調直定又云正定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脩習正定也謂脩行之人應處空閑捨諸亂意繫心實理想念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而不懈怠於一念中即能得見十方諸佛獲大辯才也。
一解脫(出涅槃經)
解脫者無拘無礙自在之謂也一切眾生同有佛性本來解脫良由心生執著妄自迷倒受諸纏縛若能一念反妄歸真了縛無縛則與諸佛如來同一解脫無有差別經云同一解脫是也。
一空(出寂調音所問經)
一空者謂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若色若心若依若正乃至聖凡因果之法雖種種不同求其體性畢竟皆空經云如瓦器中空寶器中空俱同一空無二無別是也(依者依報即國土也正者正報即眾生身也)。
一生(出法華經)
一生者謂等覺菩薩無明之惑未盡尚有一番變易生死過此一生即登妙覺果佛之位所以等覺菩薩稱為一生補處經云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也(等覺者望後妙覺猶有一等超前諸位得稱為覺無明者無所明了即障理之惑也變易者即實報土生死也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生死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也)。
一生(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謂善財童子一生之內圓成佛果故慈氏菩薩讚善財言餘諸菩薩於無量刼乃能滿足菩薩行願此長者子於一生內能淨佛土能化眾生是名一生(慈氏菩薩即彌勒菩薩也)。
一來(出四教儀)
一來者謂二果斯陀含於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雖盡後三品猶在故更來欲界一番受生是名一來(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九品者上中下三品每品中又分三品也)。
一師(出四分戒品)
師者受道之師也凡諸比丘同一師學當湏和合歡喜無諍猶如水乳於佛法中庶得增益是名一師(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一子(出涅槃經)
謂菩薩脩慈悲行視諸眾生猶如一子若見眾生脩習善業勝進聖道心則歡喜若見眾生造作惡業流轉生死心則愁惱譬如父母見子安隱心則歡喜見子遇患心則苦惱經云視諸眾生同於一子是也。
一脩一切脩(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脩一切脩者謂上根大智之人全性起脩了脩即性脩性不二事理互融燒香散花無非中道習禪誦經盡是真如是故一行脩則一切行無不脩焉。
一斷一切斷(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斷一切斷者謂上根之人斷惑無漸次也中下根人不知妄惑即是真智所以斷惑有其漸次上根之人了惑即智達妄即真惑外無智妄外無真所以一斷則一切斷也。
一證一切證(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證一切證者謂上根之人以圓妙之智照了性境圓融無始無終非淺非深不有不空無法不備無處不通是故一處證入則一切處皆證入矣。
一成一切成(出華嚴經䟽)
一成一切成者謂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也依即所依之土正即能依之身以其迷時則眾生國土皆迷悟時則眾生國土皆悟盖約一人惟心即具而說故楞嚴經云一人發真歸源此十方空皆悉消殞是也。
一位一切位(出華嚴經䟽)
一位一切位者謂上根之人證一地位則具足一切地位之功德也盖所證之位全是法性法性徧周恒沙功德無不含攝是故證一地位則一切地位功德皆悉具足也。
一行一切行(出華嚴經䟽)
一行一切行者謂上根之人依於一乘圓融之教建立圓頓之行圓頓行立契合一乘故能於一行中具足一切諸行也。
一障一切障(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障一切障者謂造惡眾生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切善根皆悉消滅一切業障同時增長所以一障則一切障也。
一念(出華嚴經)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對塵所起之念念念生滅此妄念也若離根塵真淨明妙虛徹靈通之念即是如來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滅不常不斷促一剎那而非短延無量刼而非長經云一念普觀無量刼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梵語剎那華言一念刦梵語具云刦波華言分別時節)。
一剎那(出仁王護國經)
梵語剎那華言一念經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俱舍論云時之極少者名剎那是也(念有大小一念者大念也一剎那者小念也)。
一根(出楞嚴經)
一根即耳根也盖由此方之人耳根最利聞法易入故文殊選揀圓通之門取耳根為第一也然以耳根為圓通門者特假其通入而已必期脫去聲塵反聞自性然後為復本歸源之至一根既然諸根亦寂經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是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一機(出楞嚴經)
機謂機關即發起之處也一機以喻耳之一根一根返源諸根解脫經云雖見諸根動要在一機抽是也。
一色(出仁王經䟽)
色者眼根所對之色也色即法界具足三諦以一切法體性融通互攝無礙若一切色即一色此是真諦忘泯一切法也若一色即一切色此是俗諦建立一切法也若非一非一切亦一亦一切此是中諦雙遮雙照即中道也盡理言之非但色之一塵具足三諦聲香味觸法五塵莫不皆然舉色則一切法皆在於色色外無法舉香則一切法皆在於香香外無法䟽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是也(法界者法法皆以三諦而為界分即是理也雙遮雙照者遮謂遮情照謂照性即雙遮真俗雙照真俗也)。
一指(出楞嚴經)
一指手之一指經云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决定脩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也(梵語三摩提華言等持離昏沈掉舉曰等令心住一境性曰持諸漏即三界生死也)。
一髮(出摩訶僧祇律)
一髮者謂日晷過午一髮許也盖言脩行之人持齋之法日正當午乃受飲食若日過午一髮許則不當食也。
一毫(出普賢行願品䟽)
䟽云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一毫之善空界盡而無窮此言華嚴大經功德浩博不可測量不可稱說而虛空界有?一毫之善無窮也。
一毛(出楞嚴經)
經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此是正報中現依報也由佛具足不思議神通之力故能依中現正正中現依依正融通事理無礙大小相含一多平等故於一毛之端能現寶王剎也。
一氣(出圓覺經畧鈔)
一氣者道之所宗陰陽天地之根本也以喻自性清淨之心未起染淨已前諸佛眾生平等不二一切諸法莫不皆由此心而生故以一氣喻一心也。
一瞬(出摩訶僧祇律)
瞬者目動也律云二十瞬名一彈指謂脩行人持齋之法日正當午乃受飲食若日過午一瞬則不當食。
一默(出維摩經)
默者無言也默必對說諸佛菩薩或說或默皆能顯於妙理故經中三十二菩薩各談不二法門竟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歎曰善㢤善㢤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此即默而說即說而默也(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梵語維摩詰華言淨名)。
一時(出各經之首)
一時者佛與弟子說聽和合之時也是故諸經之首皆言一時法華文句云聞持和合非異時是也(聞持者弟子從佛聞法而受持也)。
一時一切時(出華嚴經䟽)
一時一切時者謂一時之間即為無量刦也盖如來智境圓融延促無礙故能促多刦為一時延一時為多刦經云一念普觀無量刦是也。
一食(出維摩詰所說經)
一食者世間分叚之食也若能於此一食了達三諦即成法食然後運平等心上供諸佛中奉賢聖下及六道等施無別經云以一食施一切是也(三諦者真諦俗諦中諦也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一餐(出法華經)
一餐者一餐之食也盖言聲聞之人於般若會上蒙佛加被為諸菩薩說大乘法聲聞自謂小乘而於大法不生喜樂譬若見食而不能餐經云而無希取一餐之意是也。
一切(出翻譯名義)
一是普及之言切是盡際之語又云究竟非二名一其性廣博名切故名一切。
一處(出遺教經)
一處者謂心專注一境而無他適也脩行之人若能攝心斂念不涉餘緣則所脩行業决可成辦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也。
一剎(出翻譯名義)
剎梵語具云剎摩華言土田即國土也謂一佛所化之境以大千世界而為一剎也(大千世界者一日一月繞一須彌山照四天下為一世界一千世界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也)。
一路(出首楞嚴經)
路猶道也即能通之義謂諸佛如來離於生死入大涅槃無不皆以首楞嚴大定而為正路捨此則無由而入經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是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梵語首楞嚴華言徤相又云一切事竟堅固梵語薄伽梵佛之總號其義有六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為含多義故不翻也)。
一塵(出華嚴經)
一塵者一微塵也經云譬如有大經卷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一微塵既然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謂佛也)智慧明達有淨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即以方便破此微塵出此經卷令諸眾生普得饒益以譬一切眾生身中具有如來無礙智慧但由眾生妄想顛倒而不自覺惟有諸佛乃能知之即以方便令諸眾生修於聖道破除虛妄煩惱顯出如來真實智慧故云一塵之內有大千經卷是也。
一漚(出楞嚴經)
漚者水泡也海本澄湛因風飄鼓發起水泡以譬大覺之性真淨明妙因心妄動生起虛空世界虛空世界在大覺性中如大海中之一漚耳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是也。
一盖(出維摩詰所說經)
經云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盖來供養佛佛之威神令諸寶盖合成一盖徧覆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五百盖者表五陰也合成一盖者表一心也以顯五陰之法全是一心也(梵語毘耶離華言廣博嚴淨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一針(出梵網經)
經云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謂持戒之人雖是微細之物不得故意盜取也。
一花(出梵網經)
經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我者釋迦佛自謂也梵語盧舍那華言淨滿諸惑究盡謂之淨眾德悉圓謂之滿也方坐者方正也謂安住正法也蓮華者華藏世界也以其形似蓮華故以名之臺者華藏世界之中央也華嚴經云風輪持香海香海出蓮花蓮花持世界是也)周帀千花上復現千釋迦(蓮花有千葉故云千花一花葉上現一釋迦佛故云復現千釋迦此千釋迦乃從盧舍那佛出現也)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於一花葉復現百億國土每一國土又現一釋迦佛則有千百億國土千百億釋迦佛此千百億釋迦乃從千葉上千釋迦現出也通而言之盧舍那佛現出千釋迦千釋迦佛現出千百億釋迦今此四天下乃是千百億國土中之一土釋迦牟尼佛乃是千百億釋迦中之一佛也)。
一燈(出華嚴經)
謂燈能破暗以喻菩提之心能破煩惱之暗也故經云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於眾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刦諸業煩惱種種暗障悉能除盡故名一燈(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法身(出華嚴經䟽)
【一理法身】理即性德也謂性淨明體本來離念等虛空界無所不徧諸佛眾生皆同一相是名理法身。
【二智法身】智即修德也謂究竟始覺之智契合清淨本覺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智所現故是名智法身。
二法身(出無著論)
【一智相法身】謂具足智慧方能演說諸法是則說法為智慧之相由此智相得至法身住處故名智相法身。
【二福相法身】謂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故金剛經云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人演說其福勝彼由此福相得至法身住處故名福相法身(七寶者金銀琉璃玻琍硨磲碼碯赤真珠也)。
二法身(出起信論䟽)
【一言說法身】謂法身無相本離言說雖離言說非言莫顯故名言說法身。
【二證得法身】謂法身體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顯若不造修何由證得故以始覺之心契於本覺之理始本不二即究竟覺是名證得法身。
二佛身(出涅槃經)
【一法性身】法性即法身也謂此法性之身徧滿十方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以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能度十方法身菩薩是名法性身。
【二生死身】謂佛以方便力現生現滅示初出家乃至成佛得道一切惡法盡斷一切善法悉皆成就次第說法度諸眾生是名生死身。
二佛身(出涅槃經)
【一生身】生身者謂從父母所生即佛應化之身也。
【二法身】法身者謂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動無有變易也。
二佛身(出涅槃經)
【一常身】如來常住解脫之身眾德悉備萬行俱圓先百千萬億刦而不見其生後百千萬億刦而不見其滅是名常身也。
【二無常身】如來方便為欲度脫一切眾生示現生死之身出家修道成佛說法入於涅槃是名無常身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身(出華嚴經䟽)
【一真身】真身者真智與法身合故名真身起信論云自體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是也。
【二應身】應身者應周萬物化洽眾生隨其心量現種種身譬如一月現於眾水而無去來之相金光明經云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是也。
二種色身(出佛地經論)
【一實色身】實即實有謂諸如來因中於無數刦所修相好等業至于果成感得無量相好莊嚴其身周遍法界是名實色身。
【二化色身】化即變化謂諸如來由大悲願力為大菩薩眾現種種身種種相好種種言音隨時隨處隨眾所宜所現身形其量不定是名化色身。
大小二化身(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大化身】謂佛被大乘菩薩之機或現八萬四千相好之身或現微塵數相好之身滿虛空中是名大化身。
【二小化身】謂佛被小乘及人天等機或現三十二相一丈六尺之身是名小化身(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相足跟滿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膚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獅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四牙白淨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肉髻成相也)。
佛二種十身(出華嚴經䟽)
【一融三世間為十身】融即融會之義隔別名世間差名間即眾生國土智正覺之三世間也言融三世間為十身者眾生身業報身即眾生世間國土身即國土世間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即智正覺世間也。
【二佛自具十身】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覺(出翻譯名義)
【一自覺】謂覺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法常無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虛妄功成妙智能自開覺故名自覺。
【二覺他】謂自既覺已運無緣慈廣說諸法開悟眾生皆令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故名覺他。
二覺(出起信論)
【一本覺】謂眾生心體靈明虛廓本來離念等虛空界無處不徧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是名本覺。
【二始覺】謂眾生本覺心源由無明熏動覺成不覺多刦在迷今始覺悟是名始覺始覺究竟即成佛也。
二種佛境(出華嚴經䟽)
【一證境】謂真如法性之理是諸佛所證之境界離念絕想皆悉真如是名證境。
【二化境】謂十方國土皆是如來所化境界是名化境。
二種身土(出佛地經論)
身即能依之色身土即所依之國土既有能依之身必有所依之土故名二種身土。
【一自受用身土】自受用身土者謂自己修因之所感稱性受用種種法樂自在無礙故身名自受用身亦名圓滿報身土名自受用土亦名實報莊嚴土盖諸佛如來歷無數刦修習無量善根所感周遍法界身土為自受用諸大菩薩但可得聞而不能見也。
【二他受用身土】他受用身土者謂他機之所感見也盖諸佛如來為令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或勝或劣或大或小轉變不定令他受用也。
身土二不相離(出宗鏡錄)
二不相離者謂身土二法皆不離法性也。
【一法性屬佛為法性身】謂佛了悟真如法性復以法性為身故名法性屬佛為法性身。
【二法性屬法為法性土】謂真如法性之理譬如虛空遍一切處乃是法身所證之體即為所依之土故名法性屬法為法性土。
二種神力(出大智度論)
【一令遠處見聞】令遠處見聞者謂佛在一處說法以神通力令他方異土眾生皆獲見聞也。
【二令各各見佛】令各各見佛者謂佛在一處說法能令一一眾生各自見佛在前說法譬如日出影現眾水也。
二宿因力(出華嚴經䟽)
宿因力者謂遮那世尊宿世願因為化眾生發願修行而成佛果為酬宿願故今出世悲智雙運行願齊周乃以無障觧脫之智頓闡華嚴一乘圓教法門普令法界眾生深悟如來智慧然佛宿因雖多略開二種焉。
【一大願力】謂佛於因中發大誓願度諸眾生今已成佛乘大願力示現十方世界說法度生現相品云毘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是也(梵語毘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亦云光明遍照)。
【二昔行力】謂佛昔於無量刦依願起行行成得果方能演說諸法廣化眾生故主山神偈云往修勝行無有邊今獲神通亦無量法門廣闢如塵數悉使眾生深悟喜是也。
二足(出金剛經纂要䟽)
【一福足】謂佛於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度之福今於果上成就應身相好圓滿萬德莊嚴是為福足。
【二慧足】謂佛於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圓極真常滿菩提果眾智莊嚴是為慧足(梵語菩提華言道)。
悉達太子二相(出佛本行集經)
梵語悉達華言頓吉即佛幼時之名也二相者謂佛初生時淨飯王令相師占之相師云太子相好具有輪王及成佛之相也。
【一輪王相】輪王相者謂轉輪聖王亦具三十二相也相師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當作轉輪聖王王四天下也(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相足跟滿足相足趺高妙相腨如鹿王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膚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四牙白淨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肉髻成相也四天下即四洲東弗于逮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欝單越也)。
【二成佛相】成佛相者佛具三十二相相師言太子具足是相若捨王位出家求道必得成佛名遍十方化導一切也。
二種舍利(出翻譯名義)
【一生身舍利】梵語舍利又云設利羅華言骨身謂如來應身滅度既闍維後所有舍利其色有三骨舍利色白?舍利色黑肉舍利色赤體性堅固椎擊不碎若菩薩羅漢者其色則同而堅固不及光明經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㝡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養則得無量福報也(梵語闍維華言焚燒)。
【二法身舍利】大論云經卷是法身舍利謂如來所說中道實相之理不迁不變無滅無生亘古今而恒存彌天地而普覆人能至心如法受持即是得見如來法身其所獲福無量無邊故法華經云若經卷所住之處皆應起塔供養不須復安舍利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是也。
二法(出華嚴經䟽)
【一勝義法】勝義法即涅槃也謂涅槃之法其義㝡勝故名勝義法(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法相法】法相法即四諦法也謂四諦之法各有相狀是名法相法(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二法(出楞伽經)
【一自得法】謂佛自行證得之法與十方佛無增無减是名自得法。
【二本住法】謂法界之法本來常住有佛無佛性相常然是名本住法。
二種法性(出地持經)
法即軌則之義性即不改之義謂一切法性無改易皆可軌則而修故名法性。
【一實法性】謂一實之理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覺是名實法性。
【二事法性】謂世間種種諸法皆依於理施設建立所謂地水火風五陰等法隨俗所知所見雖屬於事實不外乎法性之理是名事法性(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契經二義(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契者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經者法也常也如來所說契經有此結集刊定之二義也。
【一結集義】謂如來契經攝持眾義冠有情心令無忘失猶結華鬘冠眾生首久無遺散也。
【二刊定義】謂如來契經裁斷眾義了別是非去惡留善猶匠繩墨治彼眾材斵邪歸正去曲留直也。
二般若(出大智度論)
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佛於般若會上說通別圓三教之法故有共不共般若之名也。
【一共般若】共般若者即通教也通即通共之義謂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人共依此教而修證也。
【二不共般若】不共般若者即別圓二教也謂此別圓二教唯談菩薩修行之法不與聲聞緣覺之所共也。
二般若(出華嚴經䟽)
【一實相般若】實相般若者謂本覺之理非寂非照離虛妄相名為實相即一切種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謂寂靜照謂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邊以顯中道實相之德也)。
【二觀照般若】觀照般若者謂觀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無相名為觀照即一切智也(非照而照者謂理本非照因觀而照以顯觀照之德也)。
般若二種相(出地藏十輪經)
【一世間般若】謂諸菩薩唯依讀誦書寫為他演說三乘道教勸正修行滅除煩惱惑業不行寂靜真實般若常行有見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著是名世間般若(有見有相般若即世間之智如劬賔大臣分閻浮提七分而能息諍智滿祖師云正取世間之智為般若也)。
【二出世間般若】謂諸菩薩精勤修習菩提道時隨力聽聞為他演說三乘正法而於其中心如虛空平等寂滅離諸名相如是般若無取無著是名出世間般若(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二種般若莊嚴(出般若經并大智度論)
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智慧能嚴飾法身故名般若莊嚴。
【一已莊嚴】謂人能修習智慧如著羙妙瓔珞莊嚴其身是名已莊嚴。
【二未莊嚴】謂人未能修習智慧如無瓔珞嚴飾其身是名未莊嚴。
金剛二義(出金剛經助顯錄)
金剛者金中㝡剛故云金剛而小品般若以金剛立題者具有堅利二義焉(梵語般若華言智慧)。
【一堅義】堅義者謂金剛之堅萬物不能碎壞以喻般若之體真常清淨不變不遷煩惱不能亂邪魔不能動此即實相般若也。
【二利義】利義者謂金剛之利能碎壞萬物以喻般若之用能斷惑著照五蘊空度諸苦厄此即觀照般若也(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法華二妙(出法華玄義)
妙名不可思議非諸菩薩心思口議故也此之二妙正論法華開權顯實之意妙名一唱待絕俱時故相待論判則顯法華出前四時三教之上絕待論開復能開前令皆圓妙也(開權顯實者開者發也拓也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法是權佛乘是實佛說法華正為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故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又云决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四時者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別教也)。
【一相待妙】彼此互形曰相以彼望此曰待彼此互形者形即形比之義謂以前四時三教所說之法為麤形後法華所說之法為妙以彼望此曰待者待即待對謂對前之麤顯後之妙也。
【二絕待妙】絕前諸麤無復形待謂法華開三乘之權即是佛乘之實實外無權權外無實實即是權權即是實故云絕待妙也。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一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二 昆四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迹本二門(出法華玄義釋籤)
門即能通之義謂由此門皆能通至實相也然此二門惟法華一經明之盖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皆不思議故稱為妙諸經但論釋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遠已成之本則顯法華已今當說㝡為第一故得為經中王也(實相者離虛妄相名為實相即中道真實之妙理也已今當說者般若之前皆為已說無量義經為今說涅槃經為當說)。
【一迹門】法華經中前十四品名為迹門迹猶足迹譬如人之所居則有行往之迹也盖論釋迦㝡初成道已來及中間施化節節唱生唱滅以至于今成佛度生皆是從本垂迹故名迹門也。
【二本門】法華經中後十四品名為本門本為根本如?木之有根也盖論釋迦塵點刦前已得成佛故經云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塲得成正覺然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刦從是以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此是開迹顯本故名本門也(梵語伽耶華言山城梵語那由他華言萬億梵語娑婆華言能忍)。
二種一乘(出華嚴經䟽)
一乘者謂華嚴一乘圓教也於此一乘有同有別故云二種一乘也。
【一同教一乘】同者即同於終頓二教也然終教但詮一性一相理事無礙頓教但詮無二無三言思斯絕今此同教具詮一性一相理事無礙無二無三言思斯絕同彼二教俱顯一乘故名同教一乘也(無二者無聲聞緣覺也無三者兼無菩薩也)。
【二別教一乘】別者即別異小始終頓之四教也然此別教唯辨圓融具德事事無礙隨舉一法即攝一切無盡法門一一法門逈異餘教故名別教一乘也。
二種莊嚴(出涅槃經)
莊即端莊嚴即嚴飾謂智慧福德二種皆能莊嚴法身也。
【一智慧莊嚴】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究竟無明淨盡佛性現前所有智慧能顯法身是名智慧莊嚴。
【二福德莊嚴】謂諸菩薩修行六度萬行具足所有福德能顯法身是名福德莊嚴(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二種莊嚴(出金剛經纂要䟽)
金剛經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非莊嚴者即形相莊嚴也是名莊嚴者即第一義莊嚴也。
【一形相莊嚴】謂人若分別佛土是有為形相而言我能成就者彼且住著色聲等境非真莊嚴是名形相莊嚴。
【二第一義莊嚴】謂以無所住著清淨之心依真實智慧通達自性之土唯心顯現此是正智成就佛土是名第一義莊嚴。
二如來藏(出大乘止觀法門)
如來者即理性如來也藏以含攝為義謂一切眾生煩惱心中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淨之業如石中有金木中有火故云垢藏之中佛性滿足是名如來藏也。
【一空如來藏】謂此心性雖隨染淨之緣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體平等離性離相非唯所起染淨等法皆空而能起之心亦不可得是名空如來藏。
【二不空如來藏】謂此心性具足無漏清淨功德及諸有漏業惑染法包藏含攝無德不備無法不現故名不空如來藏。
二經體(出華嚴經䟽)
【一文是所依體】文是所依體者文即文字為一切義理所依復為能詮契經之體也。
【二義是能依體】義是能依體者謂一切義理皆依文字而顯故義是能依而與文字同為能詮契經之體也。
二涅槃(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性淨涅槃】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諸法實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來離虛妄相相相皆實故名實相不可染不可淨者謂實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淨不染即不生者既無惑染豈有法生不淨即不滅者既非智淨豈有法滅是故名為不生不滅)。
【二方便淨涅槃】方便猶善巧也智既契理即照羣機照必垂應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此生非生者謂機感即生心常寂滅也此滅非滅者謂緣盡即滅應用常興也)。
二涅槃(出大智度論)
【一有餘涅槃】謂見思煩惱已斷尚餘現受色身未滅是名有餘涅槃(見思煩惱即見思二惑意識起諸分別曰見惑於塵境起諸貪愛曰思惑)。
【二無餘涅槃】謂見思二惑與所受五眾之身俱得滅盡無有遺餘是名無餘涅槃(五眾即五陰謂色受想行識也)。
二法相違(出瑜伽師地論)
【一煩惱】昬煩之法惱亂心神即無明貪愛之惑也謂諸眾生隨順煩惱流轉生死故違涅槃之道也。
【二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諸眾生厭生死苦脩習梵行斷諸煩惱證大涅槃故違煩惱之惑也。
二智(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如理智】謂諸佛菩薩以如實之智徹見實際之理妙極寂靜無增無减是名如理智。
【二如量智】謂諸佛菩薩究竟通達一切境界若見眾生乖於理智則成生死若見眾生稱於理智則得涅槃是名如量智。
二智(出攝大乘論)
【一根本智】根本智亦名無分別智謂此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無異如人閉目外無分別由此無分別智能生種種分別是名根本智。
【二後得智】謂依止於心緣於外境種種分別境智有異如人開目眾色顯現以其於根本智後而得此智是名後得智。
二智(出大集經)
【一盡智】謂阿羅漢斷三界見思惑竟即知我生已盡梵行清淨是名盡智(梵語阿羅漢華言無生亦云無學)。
【二無生智】謂阿羅漢斷三界見思煩惱已盡知諸縛觧更不三界受生是名無生智(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智(出觀音玄義)
【一一切智】謂於一切內法內名能知能觧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聲聞緣覺之智也(內法內名者謂理內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說故名理內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盖外道等違理橫計故名理外也)。
【二道種智】道種智者謂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種是名道種智即菩薩之智也。
二智(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觀察智】謂以智慧照了人法二空所顯真如之理了知能證所證二俱不可得是名觀察智(能證者謂能證之智所證者謂所證之理)。
【二取相智】謂善取法界之相若事若理以智慧照了悉使法法圓融事理無礙是名取相智也。
二真如(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安立真如】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淨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二真如(出起信論䟽)
【一離言真如】謂真如之體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故名離言真如。
【二依言真如】謂真如之體性本虛融不礙言說以依言說能顯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二真如(出起信論䟽)
【一不變真如】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寂靜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二種如如(出佛性論)
【一如如智】謂真如妙智本來清淨無明不能覆煩惱不能染照了諸法平等不二以其智如如境故名如如智。
【二如如境】謂真如妙境常住一相量等虛空不遷不變無滅無生以其境如如智故名如如境。
二心(出蓮宗寶鑑)
【一真心】謂自性清淨之心真淨明妙虛徹靈通離虛妄想故曰真心。
【二妄心】謂全真成妄隨境生滅念念不實故曰妄心(隨境者隨順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境也)。
二心(出唯識論)
【一相應心】應即當也謂一念妄心虛妄分別而與煩惱諸惑相應是名相應心。
【二不相應心】謂常住真心古今一相自性清淨而與煩惱諸惑永不相應是名不相應心。
二種心相(出占察經)
【一心內相】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淨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遍一切處是名心內相。
【二心外相】謂心隨有所念種種境界皆悉現前是名心外相。
二種性(出楞伽經)
種即能生之種性即數習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聖種性】謂聲聞觀五陰苦空厭惡生死忻求涅槃則成聲聞種性緣覺觀五陰緣起脩遠離行則成圓覺種性佛即覺了五陰等法本來空寂無生無滅三惑俱遣眾德悉備則成佛種性經中不言菩薩種性者菩薩所脩之行即成佛之種性故不言也(三惑者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愚夫種性】謂愚癡凡夫於五陰諸法及世間事種種妄想分別非有為有無常計常隨事執著則成愚夫種性也。
二種性(出大智度論)
【一総性】謂一切諸法性本空寂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入無出故名総性。
【二別性】謂人喜作惡則以惡為性好集善事則以善為性如火以熱為性水以濕為性故名別性。
二種性(出地持經)
種即種子有發生之義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義以由菩薩根性不定故有二種之分也。
【一性種性】性種性者即本性為性也謂菩薩六入殊勝分別一切諸法悉皆明了也(六入者謂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也殊勝者菩薩根有勝力故所見色等一一殊勝也)。
【二習種性】習種性者即數習為性也謂菩薩從初發心脩習眾善所得之性也。
二種性(出地持經)
【一有性】謂四大五陰六根六塵乃至涅槃等皆是世間假名施設有自性法是名有性(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識陰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無性】謂四大乃至涅槃等假名畢竟空中一切悉無是名無性。
二相(出起信論)
【一智淨相】謂依真如內熏之力及教法外熏之力如實脩行滿足方便破識心生滅之相成純淨圓常之智是名智淨相。
【二不思議業相】謂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種種示現令得利益是名不思議業相。
二相(出起信論)
【一同相】謂染淨二法皆同真如性相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故名同相。
【二異相】謂真如平等之理隨染淨緣顯現一切差別之相故名異相。
二相(出大智度論)
【一総相】謂說世間一切有為之法皆是無常故名総相。
【二別相】謂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有堅相水有濕相火有熱相風有動相各各不同故名別相。
二相(舊名二識出宗鏡錄)
【一所緣境相】謂心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境其相顯現于外是名所緣境相。
【二能緣識相】謂眼識乃至意識能緣六塵之境其相顯現于內是名能緣識相(眼識乃至意識者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相別(出析玄記)
【一自相別】相即相狀謂如身是身自相於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塵各別故如受是受自相於此受中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各別故如心是心自相於此心中有眼等六識各別故如法是法自相於此法中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又如觀身以不淨為自相觀受以苦為自相觀心以無常為自相觀法以無我為自相故名自相別(身受心法即四念處身謂己身受謂領納諸事心謂第六識法謂善惡等法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二共相別】謂但約苦空無常無我四種行相於身受心法上共有名為共相而言別者如觀身為苦時不能觀空無常無我乃至觀身為無我時不能觀苦空無常觀身既尓觀受心法行相亦然故名共相別。
二根(出楞嚴經義海)
【一浮塵根】浮塵根者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也以其虛假不實故名浮無見聞覺知之用故名塵經云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䫙意如幽室見是也。
【二勝義根】勝義根者謂眼等六根有增上勝力能照境發識以成根用故名勝義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甞味身能覺觸意能知法是也。
二種根本(出楞嚴經)
【一無始生死根本】謂眾生經無窮刦流轉生死求其初始實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隨生死故名無始生死根本者即是攀緣之心經云用攀緣心為自性者是也。
【二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性淨理體虛融寂滅不遷不變無始無終故名無始菩提涅槃不染煩惱不涉生死故號元清淨體即菩提涅槃清淨之根本也。
二種識(出顯識論)
【一顯識】顯識即第八識謂此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而能顯現一切境界故名顯識(第八識即藏識也)。
【二分別識】分別識即第六意識謂於顯識中分別五塵好惡等相故名分別識(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識二分(出攝大乘論釋)
論云於六識中一分成相一分成見故名識二分。
【一相分】謂於眼等六識各各變異成色等種種諸相是名相分(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
【二見分】謂眼等六識各能了別諸塵境界是名見分。
阿頼耶二義(出宗鏡錄)
梵語阿頼耶華言藏謂第八識能含藏諸法種故。
【一能攝一切法】攝謂攝持即含藏之義盖此識攝持一切善惡之法猶如庫藏含藏寶貝而不遺失也。
【二能生一切法】生即發生也謂此識既含藏善惡種子則一切善惡諸法從此出生猶如大地能發生草木萬物也。
二德(出觀音玄義)
二德者在眾生因心所具則名緣了二因在諸佛果上所顯則成智斷二德盖了因顯則成智德緣因顯則成斷德故也。
【一智德】智即智慧謂照了一切諸法通達無礙隨眾生機器大小各各為其演說無有差謬是名智德。
【二斷德】斷即斷除謂斷惑業淨盡隨所調伏眾生之處惡不能染縱任自在無有累縛是名斷德。
二行(出華嚴經䟽)
【一頓成諸行】頓成諸行者即依圓融法門而脩行也謂諸菩薩若斷一惑則一切惑俱斷若行一行則一切行具足故普賢行品云一斷一切斷等是也。
【二徧成諸行】遍成諸行者即依行布法門而脩行也謂諸菩薩始自發菩提心終至等覺位中次第歷諸法門遍脩諸行是名遍成諸行(行布法門者謂諸法門行列排布也)。
二行(出華嚴經䟽)
【一差別行】謂遍依諸位各別而修是名差別行(諸位者謂十住十住十行回向十地等諸位也)。
【普賢行】謂依圓融法門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諸行是名普賢行(一行者即於四十二位之中隨修一行即攝一切餘行也)。
二觀行(亦名唯識觀出宗鏡錄)
【一尋伺】謂推尋伺察根塵相對所起一念之心即以三觀觀之是名尋伺(麤心在緣曰尋細心分別曰伺三觀者空觀假觀中觀也)。
【二真如】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於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是名真如。
二道(出婆娑論并淨土十疑論)
【一難行道】論云於五濁惡世無量佛所求阿鞞䟦致甚難可得盖言娑婆世界塵境麤強五欲障蔽難入於道故名難行道(五濁者刦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也梵語阿鞞䟦致華言不退轉梵語娑婆華言能忍謂於此世界能忍受諸惡也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二易行道】謂憑信佛語修行念佛三昧求生淨土復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故名易行道(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
二道(出止觀輔行記)
【一教道】教道有二一謂別教菩薩於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中依憑佛教方便修行是名約行教道二謂如來與住行向諸位菩薩說登十地之法是名約說教道(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觧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二證道】證道亦有二一謂別教菩薩於初地位中破無明微細之惑證中道真實之理是名約行證道二謂如來自說此十地法我已親證是名約說證道。
二道(出析玄記)
【一無間道】謂聲聞初果之人依於八忍能斷八諦下迷理之惑此八忍不被見惑之所間隔是名無間道(八忍者苦法忍苦類忍集法忍集類忍滅法忍滅類忍道法忍道類忍也八諦者欲界四諦色界無色界四諦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二解脫道】謂聲聞初果之人依於八智能證八諦下無為之理此八智已離惑縛是名解脫道(八智者苦法智苦類智集法智集類智滅法智滅類智道法智道類智也)。
二道(出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
【一有漏道】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波羅蜜能成就世間有漏生死之果是名有漏道(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
【二無漏道】謂般若波羅蜜能成就出世間無漏涅槃之果是名無漏道(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諦(出翻譯名義)
【一真諦】真諦者彰一性本實之理也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是非雙泯能所俱亡指萬象為真如會三乘歸實際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二俗諦】俗諦者顯一性緣起之事也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勸臣以忠勸子以孝勸國以治勸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樂懲惡顯地獄之苦也。
二門(出華嚴經䟽)
二門者盖言華嚴一經而具顯行布圓融二門皆能通入法界也。
【一行布門】謂經中廣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四十二位法門行列分布令諸菩薩脩行證入從淺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門也(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著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者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觧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圓融門】謂經中廣顯法界之理圓融無礙令諸菩薩於前四十二位之中了知隨舉一位即攝諸位功德無障無礙故名圓融門也。
二門(出大智度論)
【一福德門】福德門者謂布施持戒忍辱等是為福德門入福德門則一切罪業皆除所願皆得也。
【二智慧門】智慧門者謂了知一切諸法即是實相是為智慧門入智慧門則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起信二門(出起信論)
論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皆各総攝一切諸法盖真如門是染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淨故得総攝一切諸法生滅門是染淨別相別相之中無所不該故亦総攝一切諸法此二門所以分也。
【一心真如門】謂心性不生不滅非染非淨畢竟平等無有變異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門。
【二心生滅門】謂不生不滅真如之性因無明熏動故有生滅之心此即覺成不覺也覺與不覺復更互相熏以不覺熏本覺故則生諸染法流轉生死以本覺熏不覺故則生諸淨法反流出纏成於本覺故名心生滅門(熏即熏發擊動之義反流出纏者謂旋反無明之流而出離惑業之纏縛也)。
二種神力(出楞伽經)
楞伽經云如來以二種神力建立菩薩聽受問義(建立猶加被也)。
【一現身面言說神力】經云初菩薩地住佛神力入於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以神通力為現一切身面言說是也(初菩薩地者即十地中初懽喜地菩薩也住佛神力等者由佛神力加被故能入住大乘照明三昧即光明定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由此定故得見十方諸佛現身說法也)。
【二以手灌頂神力】經云初菩薩地得三昧神力於百千刦積集善根之所成就次第入於諸地乃至第十法雲地住大蓮華微妙宮殿坐大蓮華寶師子座眾寶瓔珞莊嚴其身如黃金薝蔔日月光明諸最勝子從十方來就大蓮華宮殿座上而灌其頂是也(梵語薝蔔華言黃花)。
二力(出華嚴經䟽)
【一思擇力】思即思惟擇即决擇謂能思惟决擇一切正行對治諸障不令再起故名思擇力。
【二脩習力】脩即修治習即數習謂因修習之力能令一切善行堅固决定成就故名修習力。
二種師子奮迅三昧(出法界次第)
師子奮迅者借譬以顯法如世師子奮迅為二事故一為奮除塵土二能前走却走捷疾異於諸獸此三昧亦如是一則奮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諸禪捷疾無間異於餘之三昧而具出入二義焉。
【一入禪奮迅】入禪奮迅者謂離欲界不善法有覺有觀而入初禪如是次第入於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滅受想定是為奮迅入也(有覺有觀者初心在禪曰覺細心分別禪味曰觀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皆色界天也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即無色界天也滅受想定者滅除受想之心而得定也)。
【二出禪奮迅】出禪奮迅者從滅受想定起還入非有想非無想定從非有想非無想定起還入無所有處定如是識處空處四禪三禪二禪初禪乃至出散心中是為奮迅出也。
二種超越三昧(出法界次第)
超越者謂能超過諸地自在入出而具二義焉。
【一超入三昧】超入三昧者謂離欲界不善法有覺有觀入色界初禪從初禪起超入無色界非有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入初禪從初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二禪二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三禪三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四禪四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空處空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識處識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不用處不用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是為諸佛菩薩超入三昧之相若聲聞之人但能超入一定而不能超入二定况能如上所明自在超入也(不用處即無所有處也)。
【二超出三昧】超出三昧者謂從滅受想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無所有處無所有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識處識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處空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四禪四禪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三禪三禪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二禪二禪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禪初禪起住散心中是為諸佛菩薩超出三昧之相若聲聞之人但能超出一定而不能超出二定何况如上所明自在超出也。
精進二種相(出地藏十輪經)
【一世間精進】謂諸菩薩精進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諸福業如是精進依諸果報依諸福業有漏有取是名世間精進。
【二出世間精進】謂諸菩薩勇猛精進於諸眾生其心平等除滅一切煩惱業苦如是精進無漏無取無所依止是名出世間精進。
二忍(出大智度論)
【一眾生忍】忍即忍耐亦安忍也謂菩薩於一切眾生不瞋不惱如慈母愛子又若一切眾生以種種惡而加於我心不瞋恚以種種恭敬供養於我心亦不喜是名眾生忍。
【二無生法忍】理本不生不滅今但言不生故名無生謂菩薩於無生之法忍可忍樂不動不退是名無生法忍。
二忍(出地持經)
【一安受苦忍】謂疾病水火刀杖等眾苦所逼即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動是名安受苦忍。
【二觀察法忍】謂觀察諸法體性虛幻本無生滅信解真實心無妄動安然忍可是名觀察法忍。
忍有二種相(出地藏十輪經)
謂菩薩能安忍世間有情無情種種苦惱之事然心有廣狹根有勝劣行有淺深故分世間出世間二種之別也(有情惱謂蚉䖟蚤虱等無情惱謂風寒雨濕等)。
【一世間忍】謂菩薩以有漏心依諸福業安忍世間種種苦惱違逆等事是為世間忍也。
【二出世間忍】謂菩薩但為利益一切有情起平等大悲之心安忍種種苦樂逆順之境而不見諸法生滅之相是為出世間忍。
二方便(出無着論)
【一細作方便】方便猶善巧也謂欲破眾生執着色身之相故佛假喻微細分析善巧而說如金剛經云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寧為多不等意謂由微塵而成世界世界本來不實因四大而成色身色身本來是假是名細作方便(三千大千世界者一須彌山一日月一四天下一帝釋名為一世界一千箇世界名小千世界一千箇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一千箇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即釋迦佛所化之境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二不念方便】謂欲破眾生執着色身之相已為假喻微細分析而說又令眾生於諸微塵不生念想故經云是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等是名不念方便。
方便二種相(出地藏十輪經)
【一世間方便】謂諸菩薩或為自利或為利他示現種種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有所得有所執着是名世間方便。
【二出世間方便】謂諸菩薩但為利他不為自利示現種種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無所得無所執著是名出世間方便。
二無我(出楞伽經)
無即空也人法之中本無有我但凡夫不了於無我中計我極盛所謂我身我名我衣物我田宅我行我住坐臥語言不離於我乃至我能布施持戒等因此顛倒備起一切煩惱生死行業聲聞之人脩四真諦即了人法本空我亦無有故名二無我(四真諦者即苦集滅道也)。
【一人無我】謂由攬五陰實法而成假名之人凡夫不了復於假名之中妄執為我若了五陰之法本空假名之人豈得定有假名既不定有則所執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經云何處有人及以眾生是名人無我(攬者撮持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五陰之身實有故名實法名字本來虛假故名假名)。
【二法無我】謂由攬父母之遺體四大假合而成五陰之身若一一分別推求皆悉空無所有凢夫不了妄執此身為我餘身非我若了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則所執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經云五陰舍宅觀悉空寂是名法無我(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二種我見(出起信論)
【一人我見】謂凡夫之人於五陰身強立主宰計我為人作此妄見故名人我見(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法我見】謂二乘之人計一切法各有體性雖得人無我智猶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於法起見故名法我見(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空(出法藏般若心經略䟽)
【一人空】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謂凡夫妄計五蘊是我強立主宰引生煩惱造種種業佛為破此計故說五蘊無我二乘悟之入無我理是名人空(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二法空】謂二乘之人未達法空之理猶計五蘊之法實有佛為破此執故說般若深慧徹見五蘊自性皆空菩薩悟之入法空理是名法空。
二空(出止觀)
【一但空】謂二乘之人觀一切法皆悉虛幻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故名但空。
【二不但空】謂諸菩薩非但見空兼見不空不空即中道故名不但空。
空有各具二義(出華嚴經䟽)
【一真空二義】一謂真空能滅幻有若幻有不滅即非真空二謂真空能成幻有幻有若礙亦非真空是名真空二義(幻有者以迷真空之理而成幻有之事虛假不實故名幻有)。
【二幻有二義】一謂幻有必覆真空幻有若現真空則隱二謂幻有不礙真空真空若顯幻有自滅是名幻有二義。
二執(出金光明經文句記)
【一人執】謂眾生於五陰等法中強立主宰計我為人妄生執著是名人執(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法執】謂眾生不了五陰等法從因緣生如幻如化計為我身妄生執著是名法執。
二法執(出宗鏡錄)
【一俱生法執】謂無始時來虛妄熏習於一切法妄生執著恒與身俱故名俱生法執。
【二分別法執】謂於邪教及邪師所說之法分別計度執為實法故名分別法執。
二我執(出宗鏡錄)
【一俱生我執】謂於五陰等法中強立主宰妄執為我與身俱生是名俱生我執(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分別我執】謂於計我法中分別我能行善行惡等事而起執著是名分別我執。
空有二執(出宗鏡錄)
【一情有理無】情有理無者即空觀對遣有執也謂觀遍計所執於情則有於理則無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正應除遣也。
【二理有情無】理有情無者即有觀對遣空執也謂觀依他圓成之法於理則有於情則無理本是實有體有用正應存留也。
二種常(出大智度論)
【一百嵗至刦滅名常】百嵗至刦滅名常者謂諸菩薩若住百嵗千萬億嵗若一刦乃至八萬刦後方始入滅是名為常此乃久遠住世為常非不遷不變之常也。
【二常住不壞名常】常住不壞名常者謂諸菩薩煩惱之惑已滅則真常之理方顯真常之理不生不滅不壞不變是名為常也。
二無常(出大智度論)
【一念念無常】謂一切有為之法念念生滅而不停住故名念念無常。
【二相續無常】謂相續法壞名為無常如人欲死漸漸命盡如火燒草木漸漸燒盡故名相續無常。
二無常(出析玄記)
【一剎那無常】梵語剎那華言一念而言無常者謂此一念之心生住異滅四相遷流不停是名剎那無常。
【二一期無常】謂眾生受身雖壽命長短不等皆名一期而言無常者謂諸眾生一期受報之身亦為生住異滅四相遷流終歸滅盡是名一期無常。
二假(出宗鏡錄)
宗鏡錄問云不了唯識之徒妄執我法聖教之內云何復言有我法等荅云對機設假非同情執假有二種故名二假。
【一無體隨情假】謂執我之法本自無體但因隨順機情虛假施設亦名我法故名無體隨情假。
【二有體施設假】謂聖教所說雖有法體而非我法體本無名隨緣施設假名我法故名有體施設假。
二因(出涅槃經)
【一生因】生即發生謂本具法性之理則能發生一切善法如穀麥等種能生芽孽是名生因。
【二了因】了即照了謂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燈照物了了可見是名了因。
二因(出宗鏡錄)
【一能生因】謂第八識能生起眼等諸識又為一切善惡種子之因譬如穀麥等種為發生芽孽之因是名能生因(第八識者即藏識也)。
【二方便因】謂眼等諸識能為方便引發第八識善惡之種譬如水土以為發生穀麥等芽孽之方便是名方便因。
二因(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習因】習即數習之義謂如習貪欲則貪欲增長是名習因。
【二報因】報即果報謂行善惡之因即得善惡之報是名報因。
二因(出大智度論)
論問曰諸煩惱是惡法云何能生善業荅曰有二種因。
【一近因】謂人為求後世富樂故修布施等善是為近因。
【二遠因】謂人欲離欲界衰惱不淨之身故修禪定之善是為遠因。
二因(出大涅槃經)
【一正因】正謂中正中必雙照三諦具足故名正因(中正者離於邊邪也雙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謂蕩一切相即是真諦假謂立一切法即是俗諦非空非假即是中諦故云三諦具足)。
【二緣因】緣即緣助謂一切功德善根資助了因開發正因之性故名緣因(了因者了即照了謂以智慧照了正因也)。
二因(出瑜伽師地論)
【一牽引因】謂由無明之惑於先世時造作善惡一切業行由此業行為因則能招引現生果報如是展轉牽連不斷故名牽引因。
【二生起因】謂由無明之惑於現世時造作善惡一切業行由此業行為因則能感得後世果報如是展轉相生不絕故名生起因。
二果(出宗鏡錄)
【一增上果】謂眼耳鼻舌身五根皆為識所依根即增勝名增上果又第六意識能引生眼等五識亦名增上果又第七識前念為後念所依亦名增上果又第八識為第七識之所依故亦名增上果(第七識者即分別識也第八識者即藏識也)。
【二異熟果】異熟果者謂果報異時成熟即第八識也以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種子而成熟諸根識之果也如眼等諸根由昔作善惡之因今報得苦樂之果若今作善惡之因亦感當來苦樂之果是名異熟果(諸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
二果(出阿毘曇論)
【一習氣果】(亦名所依果)謂數習宿世善惡氣分感於果報也如往世修善勝故則今世為善心重修惡勝故則為惡心重是名習氣果。
【二報果】謂由宿世善惡為因感報今世之果也如往世作諸善業之因則感今世富樂之果作諸惡業之因則感貧苦之果是名報果。
二種無漏因果(出大涅槃經)
【一無漏因】謂二乘之人由修戒定慧之因能斷三界生死之苦果則戒定慧名無漏因即道諦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無漏果】謂二乘之人既斷三界生死逼迫之苦證真空涅槃寂滅之樂是真空涅槃名無漏果即滅諦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加(出華嚴經䟽)
加即加被佛於華嚴會上以三業神力或冥或顯加被法慧等諸菩薩各各說法故有此二加也(三業者身業口業意業也)。
【一顯加】顯加者謂佛以平等大慈常鑑眾生若有宿世善根成熟者即以神力加被菩薩為其說法如身業摩頂以增其威口業勸說以益其辯顯然可見故曰顯加(身業摩頂者本以手摩手属於身故也)。
【二冥加】冥加者謂佛以意業神力加被菩薩增其智慧於大眾中為人演說令無所畏隱密難見故曰冥加。
二種顯示(出華嚴經䟽)
顯即顯露示即曉示謂一切眾生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但相變體殊情生智隔不能顯發故談華嚴大經令其知心合體智顯情亡故有二種顯示也。
【一言顯示】謂佛以言說顯示令諸眾生悉皆知有如來智慧德相經云破一微塵出大經卷等是名言顯示。
【二使修行顯示】謂眾生既知性具如來之法令其修行悟入顯現如法華經云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等是名使修行顯示。
二種廣利(出華嚴經䟽)
【一利今】謂佛在世當機之眾聞法悟道獲大利益是名利今。
【二利後】謂佛滅後一切眾生亦得聞經受法修行悟道獲大利益是名利後。
二種說法(出寶性論)
【一細】謂如來為諸菩薩演說甚深微妙之法以依第一義諦而說故名為細(第一義諦者如來所證出世間之妙理也)。
【二麤】謂如來或時為諸眾生演說諸法名字章句種種差別以依世諦而說故名為麤(世諦者謂世間一切諸法也)。
二種通相(出楞伽經)
【一宗通相】宗即心宗亦要也通即融通無礙相即自心所得勝進之相謂依教思修得意忘言趣入自覺之地覺智圓明融通無礙是名宗通相。
【二說通相】說即說法通即辯說無礙相即起用化他之相謂以方便隨順眾生根器淺深為其演說無有障礙是名說通相。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二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三 昆五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論有二種(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論即辯明之義謂造論者或發明佛說大小二乘諸經之奧義或發明自宗之道辯證他宗之非故曰論也。
【一立自宗】立自宗者立自家之本宗也謂如善說法者立善說法宗惡說法者立惡說法宗應理論者立應理論宗分別論者立分別論宗也。
【二遮他宗】遮他宗者遮止他家所立之宗也謂如善說法者遮惡說法宗惡說法者遮善說法宗應理論者遮分別論宗分別論者遮應理論宗也。
二種語(出涅槃經)
【一世語】謂如來為諸聲聞緣覺說於世間有為之法名為世語。
【二出世語】謂如來為諸菩薩說出世間無為之法名為出世語。
二種愛語(出大智度論)
【一隨意愛語】謂菩薩為憐憫眾生故隨順其意而為說法是名隨意愛語。
【二隨所愛法為說】謂菩薩隨順眾生所愛樂法而為宣說論云菩薩若已得道隨所應度而為說法如高心富人為讚布施是人愛著名聲福德故心則喜樂是名隨所愛法為說。
二句(出翻譯名義)
句即句逗也又眾語和合成句謂如來所說之經必由文以載其義由義以成其文文義相成是為句也。
【一文句】文即字也依類象形為字形聲相稱曰文謂一切契經皆以文為身文成語為句詮顯其義必藉於文是為文句。
【二義句】義即義理謂一切契經皆詮義理然義必依文而得顯文因義而能成裁斷其文必由乎義是為義句。
二義(出圓覺經畧䟽)
【一了義】謂諸大乘經宣說勝義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類皆究竟顯了名為了義。
【二不了義】謂諸經中宣說世俗等事或說厭離生死欣求涅槃等種種文句差別不為究竟顯了名不了義。
二决定義(出楞嚴經)
决定者斷然不易之謂如來令阿難甄別真妄一以審因心果覺之異同一以審煩惱根本之生起故有二種决定義也。
【一審因心果覺】佛語阿難若欲捐捨小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者盖為阿難不知眾生本具之因心即如來所證之果覺如來所證之果覺即眾生本具之因心故令其諦審觀察决定知因心果覺本來不異也若能即此不異之心而為立行進修之本則無上菩提决定成就矣(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審煩惱根本】佛令阿難審詳煩惱根本發業潤生誰作誰受者盖為阿難不知煩惱根本隨所作業妄受生死無解脫時是故令其審觀詳察决定知煩惱體性及所作之業所受之報本來虛幻不實也若能窮此顛倒之源則正行成立而無上涅槃决定可證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請(出華嚴經䟽)
【一言請】言請者謂以言說而請問也即華嚴第一會三昧品中普賢菩薩以言重請下之三品是也(三品者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也)。
【二念請】念請者謂不興言說唯以念想而請問也即第二會如來名號品中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為現神通等是名念請。
二荅(出華嚴經䟽)
【一言荅】謂華嚴經第一會至第八會各有請問皆以言說而荅是名言荅。
【二示相荅】謂華嚴經第九會入法界品初起六十句問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現相而荅盖佛心自在不待興言佛力殊勝現相能荅是名示相荅(頻申奮迅貌)。
二食(出法華文句)
【一法喜食】謂聞法懽喜即得增長善根資益慧命猶世間之食能養諸根支持其命是名法喜食。
【二禪恱食】謂以禪法資其心神而得禪定之樂即得增長善根資益慧命猶世間之食能養諸根支持其命是名禪恱食。
二種觀(出禪要呵欲經)
觀即定心運想之謂也修行之人未得正定於不淨法猶生染心故作此二觀遣其著心也。
【一死屍臰爛不淨觀】謂修行之人於閑靜處運心觀想死屍臰爛不淨之相心生厭惡我身不淨亦復如是云何著是色欲貪求無厭况命如電逝湏㬰難保一息不來與彼何異由觀臰爛不淨而貪着之心自息是為死屍臰爛不淨觀。
【二聞法憶想分別觀】謂修行之人雖聞法要未有空慧貪愛因緣熾然未息故須憶想自身以骨為柱以肉為泥毛髮爪齒皮膜筋血聚以為身飢寒失調百骸俱苦分別身分無一堅固由此憶想分別觀而貪著之心自息是為聞法憶想分別觀。
二種觀法(出占察經)
【一唯識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知惟自心於念念間悉以三觀觀察所起之心是名唯識觀(三觀者空觀假觀中觀也)。
【二實相觀】實相即理也謂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於念念間悉以三觀觀於本心所具實相之理是名實相觀。
二見(出涅槃經)
【一住地分見】謂十住等菩薩破一品無明之惑顯一分三德從淺至深故名住地分見(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也)。
【二究竟無見】謂等覺菩薩斷㝡後品微細無明之惑淨盡無餘即登妙覺果佛之位本有性德一時究竟顯現更無所見故名究竟無見。
二見(出涅槃經)
【一相貌見】謂因彼形相狀貌而見如人遠見烟起便言見火雖不見火亦非虛妄是名相貌見。
【二了了見】謂人眼根清淨不壞自觀掌中阿摩勒果了了分明菩薩見於菩提涅槃之果亦復如是是名了了見(梵語阿摩勒翻譯名義不翻言其?葉似棗花白而小果如胡桃味酸甜可入藥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無明二義(出起信論䟽)
【一無體即空義】謂無明之惑皆依眾生妄心違於真如而起妄境元空體本不有故云無體即空義。
【二有用成事義】謂無明雖無自體而能成辦世間出世間一切事業故云有用成事義。
二種熏(出翻譯名義)
熏資熏擊發之義也盖言第八識雖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若無染淨二緣熏發則不能成染淨等事如穀麥等種雖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土資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第八識即藏識也)。
【一熏習】熏即熏發習即數習謂數習染淨之緣熏發心體而成染淨等事故名熏習。
【二資熏】資猶助也謂現對塵境所起之心及諸惑相資熏發而成染淨等事故名資熏。
二種生死(出唯識論)
【一分叚生死】分即分限叚即形叚謂六道眾生隨其業力所感果報身則有長有短命則有壽有夭而皆流轉生死故名分叚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二變易生死】因移果易名為變易謂聲聞緣覺菩薩雖離三界內分叚生死而有方便等土變易生死如初位為因後位為果又後位為因後後位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生死(方便土者脩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名方便土)。
二女(出涅槃經)
如來為諸眾生但欣生惡死而不知出離之方故以二女喻之盖二女行止共俱不相棄捨亦猶生必有死死必有生未甞暫離也。
【一功德天】經云如有女人入於他舍主即問言汝字何等荅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又問為何所作荅言我所至處能與種種金銀等寶聞已懽喜敬愛禮拜供養此喻凡夫貪生亦猶舍主貪愛財寶而愛是女也。
【二黑闇女】經云復見一女其貌醜陋多諸垢膩主即問言汝字何等荅言我字黑闇又問為何所作荅言我所行處能令其家所有財寶一切衰耗聞已持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當斷汝命荅言汝甚愚癡無有智慧汝之家中所供養者即是我姊我常與姊進止共俱汝若驅我亦當驅彼主人還入問功德天實為是否天言實是我妹行住共俱未曾相離我常利益彼常衰耗若愛我者亦應愛彼若厭彼者亦應厭我此喻凡夫但知惡死而不知生亦當惡若惡其死湏惡其生生死俱惡方為有智所謂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也。
二種破著(出大智度論)
【一破欲著】謂人於好色多起貪欲若觀色是無常不淨等則不生貪著之心而得解脫之樂是名破欲著。
【二破見著】謂人雖觀色無常不淨猶尚著法生見若能了達色相本空則不起於分別之見是名破見著。
二解脫(出寶性論)
謂諸眾生常為業繩所縛不能脫離若解其縛即得自在故名解脫。
【一性淨解脫】謂眾生性本清淨而無繫縛染汙之相是名性淨解脫也。
【二障盡解脫】謂眾生由煩惱之惑障蔽聖道不得出離若離此障即得自在是名障盡解脫也。
二解脫(出華嚴經䟽)
【一有為解脫】謂有作之戒依師作法而受如法而持則能防非止惡離諸惑業之縛故名有為解脫。
【二無為解脫】謂無作之戒性自清淨體本無為雖持戒法無持犯相心體既空罪性亦泯故名無為解脫。
二解脫(出成實論)
【一慧解脫】謂以智慧斷除無明惑業之縛而得解脫故名慧解脫。
【二心解脫】謂因此心離於貪愛之縛而得解脫故名心解脫。
二斷(出地持經)
【一緣縛斷】謂但斷心中之惑則於外塵境不起貪嗔於境雖緣不生染著故名緣縛斷。
【二不生斷】謂得法空之時能令三途惡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斷(三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
二種護持事(出地藏十輪經)
【一護持佛種】佛種者佛之種性也謂諸佛菩薩以大悲心紹隆佛種令諸眾生捨俗出家剃髮染衣脩行聖道使無斷絕也。
【二護持正法】正法者即四諦等真正之法也謂諸佛菩薩以大悲心護持如來正法使一切邪魔外道無能惱亂令諸眾生正信樂聞弘通流布利益無窮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二教(出華嚴孔目)
【一化教通內外眾】謂如來一代施化之教通被內眾受道弟子及外眾在俗之人皆令依之脩行出離生死之苦故名化教通內外眾。
【二制教唯內眾】謂如來說諸律儀專為禁制內眾受道弟子令其如法受持成就聖果故名制教唯內眾。
華嚴為諸教本有二(出華嚴經疏)
華嚴即大方廣佛華嚴經也如來出現於世初說此經而後演說漸頓諸法者盖大小漸次諸教皆從此華嚴性海流出故此經能統攝該括以為諸教之本也。
【一為開漸之本】開謂開設漸即漸次即三乘之教也佛初說華嚴根本一乘圓教諸大菩薩信解證入如來智慧時有三乘權淺之機雖預法會如聾若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故盧舍那佛脫珎御服著弊垢衣乃開三乘漸次隨宜之教令彼聲聞緣覺及權教菩薩開解成熟故華嚴為開漸之本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梵語盧舍那華言淨滿)。
【二為攝末之本】攝謂[(冰-水+〡)*ㄆ]攝末即支末即前三乘教也佛既為諸小乘之機說三乘法既成熟已最後令其悟入佛慧故大乘同性經云所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故華嚴為攝末之本也(梵語毘盧遮那華言光明徧照亦云徧一切處)。
印師二教(出華嚴經疏)
印師二教者唐初印法師立此二教也。
【一屈曲教】謂釋迦如來所說之經逐其機性隨計破著方便委曲令物生解如涅槃經雖說圓通一極之理或對權顯實或會異歸同之類是名屈曲教(對權顯實者對藏通別三教之權以顯圓教一乘之實也會異歸同者會三教之異歸圓教之同也)。
【二平道教】謂盧舍那所說之經隨其法性平等而說如華嚴經雖有隨諸眾生各別調伏皆是稱性善巧一時頓演是名平道教(梵語盧舍那華言淨滿即報身佛也)。
曇讖二教(出華嚴經疏)
曇讖二教者西秦曇牟讖三藏立此二教也。
【一半字教】半字教者謂聲聞藏談理未徧若字之有半也。
【二滿字教】滿字教者謂菩薩藏談理滿足若字之圓滿也。
遠師二教(出華嚴經疏)
遠師二教者隋朝遠法師立此二教也。
【一漸教】漸教者謂約漸悟之機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之教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二頓教】頓教者謂約頓機直入於大不由於小頓令得悟也。
劉虯二教(出華嚴經疏)
劉虯二教者齊朝隱士劉虯諳達釋書亦立二教也。
【一漸教】謂始自鹿苑終於雙?所說之經從小至大故名漸教。
【二頓教】謂佛最初說華嚴經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名頓教。
二種無心約教(出宗鏡錄)
約即要約亦依約之義謂如來之教本離心緣言說之相眾生依教而脩捨離妄著之心安住真實之理則於聖道自然成就故云千經萬論莫不說離身心破於執著是也。
【一澄湛令無】謂諸眾生若能攝念安禪澄神靜慮能令定體湛然不為妄塵所撓是名澄湛令無。
【二當體是無】謂諸眾生直了心源本寂法亦無生以一念起處了不可得是名當體是無。
二宗釋題(出天台四教儀集註并華嚴經疏)
二宗釋題者謂天台賢首二宗解釋諸經題目有通別能所之不同也。
【一天台通別釋題】陳隋間天台智者大師凡解一經題目必以通別二義而判釋之如妙法蓮華經上之四字是別別在此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通於一切諸經故餘經亦然是為天台通別釋題。
【二賢首能所釋題】唐朝賢首國師凡解一經題目必以能詮之文所詮之義而判釋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上之六字是所詮經之一字是能詮餘經亦然是為賢首能所釋題。
二種立題(出法華文句)
二種立題者謂凡諸經題目有佛自立者有結集經家之所立者。
【一佛自立】佛自立者謂諸經題目有佛自立如金剛經云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是也。
【二經家立】經家立者謂佛入滅後諸經題目有阿難等結集之人所立如妙法蓮華等經是也(梵語阿難華言慶喜)。
二攝(出淨名經䟽)
【一折伏攝】折即折挫伏即摧伏謂六道眾生於三界中貪著五欲流轉生死卒難度脫故如來說諸善惡果報及以地獄等種種苦切之言折伏其心而攝受之是名折伏攝(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二調伏攝】調即調治謂調伏見思煩惱及根本無明之惑皆順正理心心寂滅不令再起是名調伏攝。
二種入(出金剛三昧經)
【一理入】謂眾生深信本有真性不一不異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寂靜無為無有分別因此深信能入於理是名理入。
【二行入】行即依理起脩之行謂行此行時心不傾倚無念無求安住不動猶如大地因行入理是名行入。
二詮(出宗鏡錄)
【一遮詮】遮即止其所非詮即能詮名字謂如諸經所說真如妙性每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因無果無相無為非凡非聖非性非相等皆是遣非蕩跡絕相祛情是名遮詮(祛音驅逐也除也)。
【二表詮】表即顯其所是謂如諸經所說知見覺照靈鑒光明朗朗昭昭堂堂寂寂等是名表詮。
二羯磨(出四分律)
梵語羯磨華言作法謂比丘有罪各共面對秉法自首其罪也。
【一治罪羯磨】謂比丘有犯戒者大眾作法治定其罪是名治罪羯磨也。
【二成善羯磨】謂比丘有犯戒罪許容對眾首露其罪得滅成就善根是名成善羯磨也。
二羯磨(出毘尼母論)
【一永?羯磨】梵語羯磨華言作法謂佛在世時若比丘犯罪不自見過其性剛強永無改悔即作法白眾隨即?黜盡此一身不復再同僧事是名永?羯磨。
【二調伏羯磨】謂比丘犯法未曾懺悔凡飲食坐起語言一切僧事皆不得與眾共而使其心調停折伏自能知過改悔求僧懺罪不復更作是名調伏羯磨。
二種却魔法(出脩習止觀坐禪法要)
謂坐禪之人正定未發多有魔事心生驚怖破壞善根若能端心正念則邪不干正魔自滅謝故有二種却魔之法也。
【一脩止却魔】謂坐禪之人脩定之時或見父母兄弟諸佛形像一切可愛之境令人樂著或見師子虎狼羅剎一切可畏之形令人怖懼即當了達此是諸魔惑亂之相悉皆虛誑不喜不怖而唯息心寂靜則彼當自滅是為脩止却魔(梵語羅剎華言速疾鬼)。
【二脩觀却魔】謂坐禪之人修定之時於諸魔境脩止却之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無有處所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謝滅若遅遅不去但當正心勿喜勿懼則正定現前彼當自滅是為脩觀却魔。
二等(出宗鏡錄)
【一斷等】謂佛極解脫道初發起時一切眾生所有無明之惑一時究竟頓斷此舉如來望眾生界無有一法而非清淨故名斷等。
【二得等】謂佛初成道得滿始覺之時一切眾生始覺之智皆得滿足此舉眾生望佛世尊所有無明等惑皆悉清淨無所障礙故名得等。
二殊勝(出楞嚴經)
此言觀音菩薩極證圓通十方普應上同諸佛下合羣生妙用超越故云殊勝。
【一上合諸佛本覺妙心】本覺妙心即諸佛本然覺了妙明真心也謂菩薩極證寂滅十方圓明體同諸佛故能起同體大慈與眾生樂顯應十方現身說法聖凡等度有願必從是為殊勝。
【二下合眾生同一悲仰】謂菩薩所證圓通之理與眾生本有之心迷悟雖殊體元不二故能起同體大悲㧞眾生苦?應十方等施無畏設有所求隨願滿足是為殊勝。
二種清淨(出華嚴經随疏演義鈔)
【一自性清淨】謂眾生真如心體性本清淨無所染礙故名自性清淨。
【二離垢清淨】謂眾生自性清淨心體遠離一切煩惱垢染故名離垢清淨。
二種自在(出華嚴經疏)
【一觀境自在】謂菩薩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達一切諸法圓融自在是名觀境自在。
【二作用自在】謂菩薩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從體起用現身說法化諸眾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二種畢竟(出大涅槃經)
【一莊嚴畢竟】畢竟猶决定之義謂一切眾生皆有一乘正性應湏脩於六度莊嚴設若不脩不得正性是則六度决定能為莊嚴之具故䟽云以六度為莊嚴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二究竟畢竟】究竟猶至極之義即一切眾生所得一乘之性也苟得此一乘之性則能决定至於至極之地故䟽云一乘為究竟也。
二種際(出華嚴經䟽并演義鈔)
際即際畔謂生死涅槃體性是一本無際畔不異而異遂有生死涅槃二際之分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涅槃際】涅槃際者若以生死染緣就涅槃實理而言生死即涅槃了無虛妄之可分別無際之際是名涅槃際中論云涅槃之實際及與生死際無毫?差別是也。
【二生死際】生死際者若以涅槃實理從生死染緣而言涅槃即生死非真寂靜之可證入無際之際是名生死際故晉譯華嚴經云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是也。
二轉依(出楞嚴經義海)
【一轉煩惱依菩提】煩惱者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即一切眾生無明妄惑也梵語菩提華言道即一切諸佛所悟所證之道也然菩提煩惱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眾生迷故即轉菩提而為煩惱諸佛悟故即轉煩惱而為菩提若能了達煩惱即是菩提念念脩習是名轉煩惱依菩提也。
【二轉生死依涅槃】生死者一切眾生虛妄生滅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即一切諸佛所悟所證之果也然生死涅槃性元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眾生迷故即轉涅槃而為生死諸佛悟故即轉生死而為涅槃若能了達生死即是涅槃念念證入是名轉生死依涅槃也。
二種無量(出大智度論)
【一實無量】謂涅槃佛性之理譬如虛空實無限量一切菩薩不能量度故名實無量。
【二不知為無量】謂如湏彌山大海之水唯諸佛菩薩能知斤兩滴數多少諸天世人智力淺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為無量(梵語湏彌華言妙高)。
二種無礙(出華嚴經䟽)
【一智慧於境無礙】境即法界之理也謂菩薩以平等智證於法界之理理事融通無有障礙故名智慧於境無礙。
【二神通作用無礙】謂菩薩由內心證於法界之理故能以種種神通應現十方世界隨機化度皆無障礙故名神通作用無礙。
二花(出華嚴經䟽)
【一草木花】謂凡草木之花皆有開敷結實之義以喻萬行之因則有成就佛果之能故名草木花。
【二嚴身花】謂世間金玉等花皆能嚴飾其身以喻神通相好則能莊嚴法身故名嚴身花。
二種菩薩(出大智度論)
論云菩薩常好中道捨離二邊故不生邊國又於中國不生邪見家又問曰是菩薩大福德智慧力應生邊地邪見家而教化之何以畏而不生荅曰菩薩有二種(二邊者有無二邊也)。
【一成就大力菩薩】論云此菩薩為眾生故隨所應度隨處受用不避邊地及邪見家是名成就大力菩薩。
【二新發意菩薩】論云此菩薩初發心故若生邊地及邪見家既不能度人又自敗壞善根譬如真金在泥終不變壞若是銅鐵在泥則壞是故新發意菩薩不生邊地及邪見家(真金喻大力菩薩銅鐵喻新發意菩薩)。
菩薩二心(出大智度論)
【一大慈心】慈名愛念即與樂之心也謂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是名大慈心。
【二大悲心】悲名愍傷即㧞苦之心也謂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㧞令其得脫是名大悲心。
二種勝(出地持經)
【一因勝】謂菩薩所脩出世善法皆以菩提為因勝於聲聞緣覺是名因勝。
【二果勝】謂菩薩脩行既以菩提為因終證菩提之果勝彼二乘是名果勝(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二木(出法華經文句)
【一大?】大?喻別教菩薩也謂此教菩薩於法華會上聞說一乘之法受記作佛普度一切眾生如彼大?蒙一雨所潤而得增長敷榮欝茂則能普覆一切是名大?。
【二小?】小?喻通教菩薩也謂此教菩薩亦於法華會上聞說一乘之法受記作佛而不及別教菩薩根器之大化用之廣是名小?。
二種獨覺(出析玄記)
大論云獨覺出無佛世觀外因緣無師自悟故名獨覺(觀外因緣者謂觀外物之凋零覺內心之生滅也)。
【一部行】部即部類謂此獨覺稍有為人之心如鹿行走而能回顧後羣故名部行。
【二麟喻】謂此獨覺但欲自度略無為人之心譬如麒麟唯有一角故名麟喻。
二藏(出莊嚴論)
藏即含藏之義謂佛說大小乘諸經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聲聞藏】聞佛聲教故曰聲聞謂佛說阿含等經含藏小乘聲聞等脩因證果之法是名聲聞藏(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
【二菩薩藏】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佛說華嚴法華等經含藏大乘菩薩脩因證果之法是名菩薩藏。
二乘(出華嚴經䟽)
【一臨門三車】臨門三車喻小乘權教也謂法華經譬喻品中三乘之人於火宅門外索羊鹿牛三車求出火宅以喻三乘之人依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法脩行得出生死是名臨門三車(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二露地牛車】露地牛車喻大乘實教也謂法華經譬喻品中諸子既出火宅到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等賜大白牛車同歸秘蜜理藏是名露地牛車。
二乘(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乘即運載之義謂二乘之人乘四諦十二因緣之法運出三界生死至於涅槃故名為乘(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聲聞乘】聞佛聲教故曰聲聞謂此人以四諦為乘知苦斷集慕滅脩道由觀四諦出離生死至于涅槃故名聲聞乘。
【二緣覺乘】因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名曰緣覺謂此人以十二因緣為乘由觀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出離生死至於涅槃故名緣覺乘。
二果二義(出析玄記)
二果即斯陁含華言一往來而有二義焉。
【一一往天上】謂第二果人猶有欲界下三品惑共潤一往來身若於人中得第二果則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便證第三果是名一往天上。
【二一往人間】謂第一果人若在天中得第二果則一往人間一來天上便證第三果是名一往人間。
初果二義(出析玄記)
初果即湏陁洹華言預流又云逆流故有二義焉。
【一預流】預入也流即流類謂此聖人得證初果是入聖之流類故名預流。
【二逆流】謂初果聖人背逆生死之流類故名逆流。
利鈍二根(出析玄記)
析玄云見道行人根有二種謂湏陁洹初果之人破惑見理名為見道(梵語湏陁洹華言入流謂預入聖人之流也)。
【一鈍根名隨信行】婆沙論云由彼依信隨信起行謂此一類行人從來性多鈍故自不披閱教文但信他人言說而得悟道故名隨信行。
【二利根名隨法行】婆沙論云由彼依法隨法起行謂此一類行人從來性多利故不信他言但自披閱教典而得悟道故名隨法行。
二種醫(出大智度論)
【一小醫】謂但知病知病因知差病藥而不知一切病不知一切病因不知一切差病藥以譬聲聞不能徧知藥病是名小醫。
【二大醫】謂一切病一切病因一切差病之藥皆能徧知乃至徧知眾生病因差病藥等以譬菩薩無病不知無藥不識是名大醫。
二宗(出翻譯名義)
【一龍?提婆宗】龍?即南天竺國大名德比丘也作大莊嚴大智度等論號法性宗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闡提等皆當作佛梵語提婆華言天即龍?弟子稟承其道傳流于世是為龍?提婆宗(梵語一闡提華言信不具)。
【二無著天親宗】翻譯名義引三藏傳云無著夜昇覩史天宮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等論專弘一切法相號法相宗天親乃無著之弟相繼其道傳流于世是為無著天親宗(梵語覩史又云兜率華言知足梵語瑜伽華言相應)。
二種比丘(出出曜經)
昔二比丘在山中學其一多聞其一寡淺寡淺者持戒誦經唯通一句日誦不輟更無他學天神贊善願樂欲聞多聞比丘見其神應盡己所聞高聲諷誦欲求贊羙而神默然怒其神曰何厚於彼而薄於我神曰汝不自責而反責我彼雖少聞言行相顧汝雖能誦三藏行與經違故不稱善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三藏者一經藏二律藏三論藏)。
【一多聞比丘】樂誦經典旁搜廣記謂之多聞比丘多聞固為可稱然學雖有餘其心不誠而行不逮亦不足貴此天神之所以不贊護也。
【二寡淺比丘】學道日淺經教少通謂之寡淺比丘寡淺固未足稱然學雖未至其心則專而行無雜亦為可貴此天神之所以贊護也。
僧伽理事二和(出翻譯名義)
梵語僧伽華言和合眾謂與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謂二乘之人同斷見思之惑同證無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義謂內凡外凡之僧戒和同脩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恱是名事和(內凡者謂四善根位即煖頂忍世第一也此位近於初果湏陁洹聖位故名內凡外凡者謂五停心一多貪者脩不淨觀二多瞋者脩慈悲觀三多散者脩數息觀四愚癡者脩因緣觀五多障者脩念佛觀此位進脩之始去聖位遠故名外凡)。
二天隨人(出華嚴經)
經云如人生已則有二天恒相隨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
【一同生天】同生天者謂此天與人同時而生也。
【二同名天】同名天者謂此天與人同其名字也。
二難化(出大智度論)
菩薩為化眾生而於世間常作轉輪聖王多生欲界以天上著樂故難化也。
【一欲天難化】謂欲界諸天著於上妙五欲難以教化是名欲天難化(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二色天難化】謂色界諸天多味著世間禪定之樂無厭惡心不求出離難以教化是名色天難化。
二種眾生(出大智度論)
【一習愛眾生】習即數習愛即貪愛亦愛樂也謂諸眾生於世間一切聲色香等五欲境界多生貪愛不能捨離是名習愛眾生(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二習見眾生】見即分別有無等見也謂諸眾生於一切法計有計無及計斷常等見是名習見眾生(斷見者執世間之法皆悉斷滅無常也常見者謂執此身死已復生相續不絕也)。
聞經二種非噐(出華嚴經䟽)
【一二乘非噐】謂佛說華嚴經時一切二乘根噐狹劣不能聽聞故出現品云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况受持故雖在座如聾如瞽是名二乘非噐(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二眾生非噐】謂一切邪見眾生無信心故非其根噐雖聞此經聞即生謗而墮惡道是名眾生非噐。
二種(出法華安樂行義)
【一凡種】謂凡夫之人不能覺了因眼見色生貪愛心為愛造業隨業受報輪迴生死相續不斷是名凡種。
【二聖種】謂人因善知識得聞法義善能覺了一切諸法皆從妄念而生觀此妄心猶如虛空如是而脩不著諸法能為聖果之種是名聖種。
二種受具戒法(出大寶積經)
戒者萬善之根本也謂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從此增長受之不正者著於邪見墮於外道故戒有二種不同也。
【一受正平等戒】謂脩行人能受持如來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別差別之見頓絕妄想邪思之心戒體圓明而得解脫究竟至於無上菩提無有退轉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受邪不等戒】謂邪見之人隨逐惡知識以分別心受持邪戒而墮於人我斷常憍慢貪欲瞋恚愚癡種種差別邪見不知出要解脫之道也。
二種徤兒(出涅槃經并水懺)
謂自不作惡既作而能懺悔更不復作乃是有力量人故名徤兒。
【一自不作罪】謂此徤兒身口意業常自清淨永無過惡故名自不作罪。
【二作已能悔】謂此徤兒雖先作惡後能改悔更不敢作猶如濁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為清故名作已能悔。
二種人呪術不能加(出摩登伽經)
經云阿難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難渴乏從之求飲女心染著歸白其毋請以呪術致之毋云世有二種人雖呪術不能加也(梵語阿難華言慶喜梵語摩登伽華言性)。
【一斷欲人】謂人能斷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堅定立行端方神所呵護妖邪莫撓雖有呪術不能加也。
【二死人】謂人既死識依業轉隨處受形呪壽夭有限死不復生雖有呪術不能加也。
二種破戒人(出大智度論)
【一因緣不具足破戒】謂貧窮之人衣食之緣不能具足是以心生偷盜即破於戒是名因緣不具足破戒。
【二因緣具足破戒】謂人衣食之緣雖皆具足以心習惡故好行惡事於諸禁戒多所毀犯是名因緣具足破戒。
二人出佛身血(出大智度論)
【一調達推山得罪】梵語調達華言天熱謂其生重惡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為護佛故以金剛杵反却擲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出血而得罪報。
【二祇域行針得福】梵語祇域華言故活謂佛有疾使祇域治之因行針出血疾得頓愈雖出佛血由治疾故而得福報。
二種退(出地持經)
【一究竟退】究竟猶决定也謂脩行之人信根淺薄始則勤脩後因他緣障礙道心即退終不起菩提之願是名究竟退。
【二不究竟退】謂脩行之人始則精進中復懈墯道心即退心既退已或遇善知識提獎勸誘復能發起菩提之願是名不究竟退。
二親(出法苑珠林)
二親者父母也末羅王經云人受父母遺體乳哺養育之恩或從地積珎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也(二十八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也)。
【一父親】父親者謂資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長成教誡撫字其恩罔極也。
【二母親】母親者謂資生之始自懷擔以至乳哺鞠育護持劬勞甚至其恩罔極也。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三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四 昆六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二護(出涅槃經)
【一內護】內即自己身心也謂佛所制大小乘戒人若受持則能防護身口意業之非成就種智菩提之果此禁戒所以為內護也。
【二外護】外即族親眷屬也謂人之脩行湏屏絕緣務凡有所需衣服飲食湯藥之類必藉族親眷屬左右供給庶得身心安隱成辦道業此族親眷屬所以為外護也。
二種有(出毘婆沙論)
【一實物有】謂五蘊等法成身即是實有之物故名實物有(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二施設有】謂世間之人各各隨業受報因假父母遺體便即施設而有男女之名故名施設有。
二種病(出涅槃經)
【一身病】謂身因四大毒蛇互不調適以致諸病所生故名身病(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以此四者遍滿世界故名為大人攬外之四大而成內四大之身堅濕煖動之性在內交攻不相和順毒?如蛇故曰四大毒蛇)。
【二心病】謂心體靈明虛圓湛寂其或歡喜不勝而致踊躍怯懦無勇而生恐怖及憂愁苦惱愚癡昏昧由此四者撓動于中以致諸病所生故名心病。
二種病(出大智度論)
【一先世行業病】謂因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閉繫種種惡法惱?眾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業病。
【二現世失調病】謂因冷熱風雨不知將養其身及飲食不節臥起無常以是事故得種種病是名現世失調病。
二種死(出涅槃經)
【一命盡死】謂天命當盡捨所受身故名命盡死然或有命盡非是福盡或有福盡非是命盡或有福命俱盡皆為命盡死也(福謂財物等)。
【二外緣死】謂不順天命以喪其身故名外緣死如非分自?或橫遭他人所?或二人怒氣相加自他俱死皆為外緣死也。
二種布施(出大智度論)
【一淨施】謂布施時不求世間名譽福利等報但為出世善根及資助涅槃之因以清淨心而行布施故名淨施(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不淨施】謂以妄心求於福報而行布施如般若經云或畏失財故施與或恐訶罵故施與或為求勢故施與如是種種因緣與淨相違是名不淨施。
二種法施(出般若經)
【一世間法施】謂菩薩雖為諸有情宣說開示五神通等一切諸法然未能出離世間故名世間法施(五神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三回眼千里四呼名即至五石壁無碍也)。
【二出世間法施】謂菩薩為諸有情宣說開示三解脫門等一切聖法依此而脩即得出離世間故名出世間法施(三解脫門者一空解脫門二無相解脫門三無作解脫門也)。
二種身行施(出大智度論)
【一生身行施】謂菩薩以父母所生之身能以一切寶物及以身命布施心不恡惜是名生身行施。
【二法身行施】謂菩薩捨生身已得法身時能於十方世界以種種珍寶衣服飲食給施一切眾生又能一時之頃隨眾生音聲普為說法是名法身行施。
二種施(出法界次第)
【一財施】財施者謂以飲食衣服田宅珍寶等一切自己所有資身之具悉能施與它人也金光明㝡勝王經云財施之福不出三界唯伏貪愛但濟一世之貧而不能令其得道譬如燈光止明一室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法施】法施者謂從諸佛及善知識或從經卷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也金光明㝡勝王經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眾生出於三界斷諸煩惱成就慧身譬如日光徧照大千世界是也(世間法者即五戒十善及治世之法也出世間法者即三乘所脩四諦六度等法也)。
二戒(出華嚴孔目)
【一性戒】謂殺盜邪淫妄語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
【二遮戒】遮即遮止謂飲酒多有過失能犯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毀犯乃能守護餘之律儀是名遮戒。
二戒(出毘婆沙論)
【一道共戒】謂於見道脩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道俱發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三果所得即是無漏戒也(見道即初果脩道即二果三果也無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定共戒】謂發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天定之時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定俱發是名定共戒此戒斷惑未盡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二戒(出華嚴經䟽)
【一隨相戒】隨即隨順相即形相謂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儀是名隨相戒。
【二離相戒】離即遠離謂持戒之人心無所著則一切戒猶如虛空了無持犯之相是名離相戒。
二戒(出涅槃經)
【一性重戒】謂殺盜[婬-壬+(工/山)]妄皆性業也不待佛制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犯之者其罪極重是名性重戒。
【二息世譏嫌戒】謂佛所制出家之人凡世間治生產業及一切非道所宜之事皆不應為以止世人之所譏誚嫌疑是名息世譏嫌戒。
二戒(出涅槃經)
【一威儀戒】威儀戒者謂受戒已惟務脩飾容止誑惑於世盖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
【二從戒戒】從戒戒者謂崸從佛制清淨三業盖其內外相稱不為世事但求真實利益不要虛譽者也(三業者身業口業意業也)。
出家二戒(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十戒】謂一不殺二不盜三不[婬-壬+(工/山)]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牀七不著花鬘衣八不觀聽歌舞九手不捉金銀財寶十不過中食此十戒是初出家沙彌所持是為出家十戒(梵語沙彌華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濟羣生也)。
【二具足戒】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謂波羅夷法凡四條(梵語波羅夷華言極惡)僧伽婆尸沙法凡一十三條(梵語僧伽婆尸沙華言僧殘謂犯此戒如人被他斫殘命雖未盡形已殘廢故也)不定法凡二條(謂比丘犯非法語或以波羅夷法治之或以僧伽婆尸法治之或以波逸提法治之故名不定也)尼薩?波逸提法凡三十條(梵語尼薩耆華言捨謂因財物等犯貪慢心令捨入僧眾故梵語波逸提華言墮謂不捨當墮地獄也)波逸提法凡九十條波羅提提舍尼法凡四條(梵語波羅提提舍尼華言向彼悔僧祇律云此罪應對眾發露故名向彼悔)眾學戒法凡一百條(此等戒法令比丘眾皆學故名眾學也)滅諍法凡七條(謂有諍事起即應除滅故名滅諍法)此二百五十戒是出家比丘所持是名出家具足戒(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在家二戒(出毘婆沙論)
【一五戒】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飲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
【二八戒】謂五戒之後更加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花鬘瓔珞不習歌舞戲樂此八戒亦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八戒。
邪正二戒(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邪戒】謂外道之人執邪為道非因計因自計前世因從鷄中來便即獨立行於苦行或計因從狗中來便即噉食糞穢行於苦行是名邪戒。
【二正戒】謂佛未出世時輪王亦教人行於不殺不盜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二持(出華嚴經䟽)
【一止持】止即制止謂止身口令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等是名止持。
【二作持】作猶行也謂既不殺生又能放生既不偷盜又能布施既不邪[婬-壬+(工/山)]又能恭敬既不妄語又能實語是名作持。
二種精進(出法界次第)
【一身精進】謂身勤脩善法晝夜行道禮誦講說勸助開化是名身精進(勸助者獎勸贊助也開化者說法開導化度於人也)。
【二心精進】謂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續無有間歇是名心精進。
二種精進心(出法華懺儀)
謂行人熏脩懺法即當剋取限期破諸惑障如脩法華三昧以三七日為期於中禮佛懺悔行道誦經有事有理俱當精進故有二種心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三七日二十一日也)。
【一事中脩忍精進】謂行人於道塲三七日中行儀純備當禮佛時一心??觀想金容端嚴殊妙儼然在目心不異緣乃至懺悔行道誦經坐禪悉皆一心令與行法相應無有懈怠是名事中脩一心精進。
【二理中脩一心精進】謂行人初入道塲乃至三七日滿於其中間所作行儀常當照了一心寂靜如禮佛時即知能禮所禮本性空寂雖曰空寂而自然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盖由理體平等生佛不二雖無能禮之人而有我身禮諸佛前雖無所禮之佛而有諸佛隨心顯現如是念念無有懈怠是名理中脩一心精進(生佛者眾生諸佛也)。
二種忍辱(出大智度論)
【一非眾生數忍辱】謂菩薩若遇風寒冷熱水雨等無情之物惱?之時安然忍受初不瞋恚是名非眾生數忍辱。
【二眾生數忍辱】謂菩薩若遇有情眾生加惡於我亦能忍受略不瞋恨是名眾生數忍辱。
二種分別真偽禪相(出脩習止觀坐禪法要)
【一辨邪偽禪發相】謂脩禪之人於禪定中或覺自身如縛如壓或時身輕欲飛或歡喜躁動憂愁悲思如是種種邪偽之相與禪俱發心若愛著即與鬼法相應多失心顛狂是故脩禪定者於此諸相即當一心寂靜辨其邪偽知彼虛誑不愛不著則自然滅謝是為辨邪偽禪發相。
【二辨真正禪發相】謂脩禪之人於禪定中端心正念離諸昬散但覺身心安隱泯然虛豁空明清淨寂靜無為而與正定相應如前所說一切邪偽之相了無所見是為辨真正禪發相。
二種寂靜(出釋氏要覽)
【一身寂靜】謂捨家恩愛及眾緣務閑居靜處遠離憒閙身諸惡行一切不作是名身寂靜。
【二心寂靜】謂於貪瞋癡等悉皆遠離脩習禪定無有散亂意諸惡行一切不作是名心寂靜。
二種願(出大智度論)
【一可得願】謂脩福可得人天中生脩戒定慧可得阿羅漢乃至佛果是名可得願(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
【二不可得願】謂人以己智力而欲籌量虛空盡其邊際終不可得是名不可得願。
二種脩行(出涅槃經)
【一真實脩行】謂依佛所說能知涅槃佛性等相而脩諸行是名真實脩行(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不實脩行】謂不知涅槃佛性等相而脩諸行是名不實脩行。
二因緣發起正見(出大智度論)
【一外聞正法】謂眾生雖具正念必從智人聞說正法然後正見始得開發譬如穀麥內具種子外滋雨澤然後其芽始得生起是故若欲正見開明必湏外聞正法。
【二內有正念】謂眾生雖聞正法發起正見實由內心正念本具譬如洪鍾雖待人扣聲非外有是故若欲正見開發必湏內有正念。
二種心(出地持經)
【一安隱心】謂菩薩為諸眾生造諸惑業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惡道即為種種開示除不善法置之善處令彼之心各獲安隱也。
【二快樂心】謂菩薩為諸眾生貧乏困苦無所依怙即起大慈之心利濟攝受平等饒益令彼之心各得快樂也。
意業有二種心(出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
意業者意根所起之業也謂脩行之人於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等五度非精進力不能成就身口意三善業亦由精進力方得發生然三業之中意業㝡勝故有二種心也。
【一精進心】謂發菩提心脩習善業晝夜禪誦不令放捨遠離一切懈怠心也。
【二退轉心】謂於諸善法不能進脩或暫時發心脩行輙生退屈則不能到於涅槃彼岸也。
二種懺悔(出補助儀并天台四教儀)
梵語懺摩華言悔過華梵兼舉故名懺悔又懺名脩來悔名改往謂脩未來之善果改已往之惡因也。
【一事懺悔】事即事儀謂身則禮拜瞻敬口則稱唱讚誦意則存想聖容三業殷勤求哀懺悔過去見在所作罪業一依事儀是名事懺悔。
【二理懺悔】理即理性謂過現所作一切罪業皆從心起若了自心本性空寂則一切罪相亦皆空寂是名理懺悔。
二種白法(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白法者白淨之法也地獄等法名為黑法人天等法名為白法光明文句云白法湏尚黑法湏捨是也。
【一慚白法】謂內自羞慙不敢作惡脩習善法止息惡行是名慚白法。
【二愧白法】謂內自惶愧發露罪瑕更不敢作脩習善法止息惡行是名愧白法。
二種勸請(出大智度論)
【一佛初成道勸請轉法輪】謂佛初成道時菩薩勸請言我某甲請佛世尊為眾生轉法輪度脫一切是名勸請轉法輪(某甲者稱自己名也)。
【二佛欲入滅勸請住世】謂佛欲捨壽命入涅槃時菩薩勸請言我某甲請佛世尊久住世間無央數刦度脫一切眾生是名勸請住世(刦梵語具云刦波華言分別時節)。
二種資糧(出寶積經)
資即資助糧即糧食如人欲涉遠道必假糧食以為資助盖譬菩薩脩行欲證佛果必藉福智二法以為資助故名資粮也。
【一福德資粮】謂布施持戒等所作善因乃至具足脩習一切佛法是名福德資糧。
【二智德資粮】謂脩習正觀心無雜亂勤求妙智無暫休息乃至具足脩習一切佛法是名智德資粮。
二種供養(出普賢行願品)
【一財供養】經云所有十方一切佛?極微塵數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各有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鬘音樂傘盖衣服及燒種種香然種種燈一一如湏彌山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是名財供養(梵語湏彌華言妙高)。
【二法供養】經云諸供養中法供養㝡所謂如說脩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脩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以前財供養無量功德比今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是名法供養(利益眾生攝受眾生名法供養者必因說法方能利益攝受即是以法供養如來也代眾生苦名法供養者因發大悲之心方能代眾生苦亦是以法供養如來也勤脩善根即是勤修善法也菩薩業者即菩薩所脩之法也)。
二善(出大智度論)
【一未生善】謂戒定慧等諸善之法未曾脩習是名未生善善若未生當勤脩習令其得生也。
【二已生善】謂戒定慧等諸善之法已曾脩習名已生善善若已生當勤脩習令其增長也。
二種福田(出大智度論)
論云施主有二種一者貧二者富皆能於三寶中種福故名二種福田(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一貧福田】謂貧窮之人雖無財物供養若能禮事恭敬亦得福報是名貧福田。
【二富福田】謂富貴之人既能禮事恭敬又以財物供養而得福報是名富福田。
二種福田(出大方便佛報恩經)
田以生長為義謂人於應供養者而供養之則能獲諸福報如農服力田畒而有秋成之利故名福田。
【一有作福田】謂於諸佛菩薩父母師長之所生恭敬心脩諸供養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有冀望福報之心乃是有為而作故名有作福田。
【二無作福田】謂於諸佛菩薩父母師長之所生恭敬心脩諸供養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無冀望福報之心乃是無為而作故名無作福田。
二利(出金剛般若經取著不壞假名論)
【一自利】謂於如來所說經典自能受持讀誦聽聞思惟如理脩習成就勝果是名自利。
【二利他】謂能以己所受之法展轉為人演說令其脩習斷惑證果是名利他。
二種闡提(出楞伽經)
闡提梵語具云一闡提華言信不具亦云極惡。
【一捨一切善根一闡提】捨善根者楞伽經云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不肯隨順經律之法是名捨一切善根一闡提(菩薩藏者藏即含藏也謂諸大乘經典含藏一切文理是菩薩所脩所證之法故名菩薩藏)。
【二於無始眾生發願一闡提】謂世間眾生窮刦有之無有初始故名無始眾生菩薩發願度諸眾生以本願力現為闡提故楞伽經云菩薩以本願方便不般涅槃是名於無始眾生發願一闡提。
二種見(出大智度論)
此二種見即十使中之邊見也外道之人於身見上計我斷常執常非斷執斷非常隨執一邊故名邊見(十使者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取六貪七瞋八癡九慢十疑也)。
【一常見】論云見五眾常即外道自謂色受想行識今世雖滅未來復生相續不斷是名常見(五眾者即色受想行識五陰也)。
【二斷見】論云見五眾滅即外道自謂色受想行識今世滅已更不再生是名斷見。
鬼二生(出俱舍釋論)
【一鬼胎生】論云女餓鬼白目連云我夜生五子晝時亦生五子生已皆食盡如此我無飽此鬼即是胎生也。
【二鬼化生】謂不從胎?等生但無而忽有變現不測此鬼即為化生也。
二罪(出圓覺經畧䟽鈔)
【一性罪】性罪者即殺盜[婬-壬+(工/山)]妄四種重戒不待佛制性是惡故犯之則有罪報也。
【二遮罪】遮罪者即酒戒也謂佛制此酒戒意為遮止無犯守護餘戒使不故犯如有犯者則獲遮制之罪也。
二吉羅(出翻譯名義)
梵語具云突吉羅華言惡作惡說。
【一身惡作】謂身行殺盜邪[婬-壬+(工/山)]等惡是名身惡作。
【二口惡說】謂口出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等是名口惡說。
二惡(出大智度論)
【一已生惡】謂貪瞋癡及殺盜[婬-壬+(工/山)]等諸惡之法已起於心已見於事者是名已生惡惡若已生速令除滅也。
【二未生惡】謂貪瞋癡及殺盜[婬-壬+(工/山)]等諸惡之法於心未起於事未見是名未生惡惡若未起防令不生也。
二種惡事(出大智度論)
【一眾生惡事】謂諸眾生貪欲瞋恚愚癡不依父母師長教誨造種種惡是名眾生惡事。
【二土地惡事】謂土地之中或有饑荒疾疫毒氣流行無處不有是名土地惡事。
二煩惱(出瑜伽師地論)
【一根本煩惱】根本煩惱者即無明惑也謂此根本無明之惑能出生一切煩惱也。
【二隨煩惱】隨煩惱者即見思二惑也謂此見思二惑隨於一切違順境上起貪瞋癡等煩惱隨逐不捨也。
二煩惱(出大智度論)
【一內著煩惱】謂身見邊見等諸煩惱於內心不了而起執著故名內著煩惱(身見者謂眾生妄執色受想行識之五陰為自身也邊見者妄於身見中或執為斷或執為常各執一邊名邊見也)。
【二外著煩惱】謂貪瞋癡等煩惱於外境不了而起貪著故名外著煩惱。
二煩惱(出華嚴經䟽)
【一隨眠煩惱】依附不捨曰隨五情暗?曰眠謂無明煩惱種子潛伏第八藏識之中能生一切妄惑是名隨眠煩惱也(五情者即眼耳鼻舌身五根也)。
【二現行煩惱】謂六根對六塵境現起貪瞋癡等煩惱是名現行煩惱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惑(出釋籤)
【一理惑】謂根本無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不能顯發是名理惑。
【二事惑】謂塵沙惑能障化導則覆俗諦之法見思惑能阻空寂則覆真諦之法是名事惑。
二惑(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現行惑】謂六根對六塵現起貪瞋癡等煩惱令心昬迷障諸善法是名現行惑(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種子惑】種子者即根本無明也謂因此無明則能生一切煩惱障諸善法是名種子惑。
見思二惑(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惑迷惑也謂諸眾生於一切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執著惑於正道流轉生死故名惑也又名二縛由此惑業纏縛住著三界不能脫離也又名二結結即縛之義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一見惑】分別曰見謂意根對法塵非理籌度起諸邪見如外道計斷計常乃至有無等見是名見惑。
【二思惑】貪愛曰思謂眼耳鼻舌身五根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貪愛染著迷而不覺是名思惑。
客塵二義(出楞嚴經)
【一客義】謂見思等惑皆由眾生不了外塵之境種種妄想而生若以智慧觀察惑體本空則法性理顯惑亦何有經云不住名客是名客義。
【二塵義】謂微細之惑而能染汙清淨真性譬如牖隙光流諸塵相現亦能亂於虛空之性若智慧發明了惑本無則空理現前塵亦何有經云澄寂名空搖動名塵是名塵義。
二障(出圓覺畧䟽)
【一理障】謂本覺心源湛然清淨由無明妄染礙正知見不達真如之理是名理障。
【二事障】謂眾生由無明障覆生死相續無由脫離是名事障。
二障(出楞嚴經義海并宗鏡錄)
【一煩惱障】謂昬煩之法惱亂心神不能顯發妙明真性是名煩惱障。
【二所知障】所知障亦名智障謂執所證之法障蔽智慧之性是名所知障。
二障(出天親論)
障即障礙如金剛經中湏菩提得無諍三昧盖由離此二障故也(梵語湏菩提華言空生)。
【一煩惱障】煩惱即見思惑也謂湏菩提證得第四阿羅漢果時見思二惑俱已斷盡心空寂靜諍從何起是故得於無諍實由離此煩惱障也(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
【二三昧障】梵語三昧華言正定即無諍三昧也謂湏菩提證得第四果時既得無諍三昧若於此三昧心有取著即為有諍是故得於無諍實由離此三昧障也。
二業(出俱舍論)
【一引業】謂若宿世善業引發生於人中則得珍寶豐足多受快樂若由宿世惡業引發生於人中則感貧窮困乏受諸苦惱是名引業。
【二滿業】謂由宿世脩一善業感一生中大富多財乘此更脩眾善展轉生官貴家乃至圓滿究竟善果是名滿業若由宿世造一惡業感一生貧窮苦惱乘此更造眾惡展轉生貧窮家乃至圓滿極惡之果是名滿業。
輕重二業(出涅槃經)
經云或有重業可得作輕或有輕業可得作重以人有智有愚故也。
【一重業輕受】重業輕受者謂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脩習梵行能令地獄重業現世輕受也。
【二輕業重受】輕業重受者謂愚癡之人以愚癡故增其業力能令現世輕業地獄重受也。
二礙(亦名二障出宗鏡錄并演義鈔)
【一煩惱礙】謂見思二惑起種種昏煩之法惱亂心神以致障礙無漏法性是名煩惱礙。
【二智礙】(即所知障)謂由根本無明之惑覆蔽法性而於中道種智則成障礙故名智礙。
束蘆二義(出宗鏡錄)
【一互相依】謂如束蘆互相依倚以譬六根六塵更相由藉而成染惑也以由根依塵故而發妄知塵依根故而有幻相是名互相依(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取中空】謂取蘆葦中本空虛自性不實以譬根塵中間各無自性一切皆空是名取中空。
二慳(出地持經)
【一財慳】謂悋惜財物無憐愍心見諸貧窮困乏不能惠施是名財慳。
【二法慳】謂慳惜佛法懷妬嫉心恐他勝己不肯教導餘人是名法慳。
二愛(出大智度論)
【一欲愛】謂眾生愛念妻子及貪染五欲等是名欲愛(五欲者以色聲香味觸五塵能起人貪欲之心也)。
【二法愛】謂菩薩以平等心而生法喜欲令一切眾生皆至佛道是名法愛。
二種邪見(出中論)
【一破世間樂邪見】謂人若言無罪福報亦無如來等賢聖因起此邪見捨善為惡當墮苦趣失人天樂是名破世間樂邪見。
【二破涅槃道邪見】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人貪著於我分別有無起善滅惡因起善故得世間之樂因分別有無故不得涅槃道是名破涅槃道邪見。
二種妄見(出楞嚴經)
【一別業妄見】謂諸眾生迷失真性自起妄見見有一切虛妄境界或苦或樂若人不失本真即不見有虛妄境界譬如一人病目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不病目者即不見燈別有圓影是名別業妄見。
【二同分妄見】謂諸眾生迷失真性同見一切虛妄境界同受苦樂同業所感譬如一國之人同見瘴惡不祥之事是名同分妄見。
二種無知(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染汙無知】染汙無知者即見思惑也以無明為體謂見思惑能染汙真性無所明了也。
【二不染汙無知】不染汙無知者即塵沙惑也以劣慧為體謂此惑是他人分上見思之惑種數多故如塵若沙名為塵沙既是他人之惑不能染汙我之真性菩薩智慧廣大能令他人斷見思惑於菩薩分上即是斷塵沙惑二乘之人智慧狹劣不能令他斷見思惑是名不染汙無知(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二種顛倒(出楞嚴經)
【一眾生顛倒】謂眾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隨順妄惑而造妄業由此妄業展轉相生輪轉三界不能返妄歸真故名眾生顛倒。
【二世界顛倒】世謂過去現在未來遷流為世界謂東西南北四方分位為界以世涉方故名世界顛倒者眾生迷失真性念念遷流住妄境界起諸倒見故名世界顛倒。
二貧(出大智度論)
【一財貧】謂其先世不能布施不作眾善之福是故現世乏於資生種種財物是名財貧。
【二法貧】謂眾生起諸邪見不信正法不脩善行則無功德之財資於智慧之命是名法貧。
二緣(出楞伽經)
【一外緣】謂眾生所依世界皆由妄想因緣而生譬如因泥團柱輪繩水等諸方便緣而有瓶生是名外緣(泥團柱輪繩水者謂世之陶匠作瓶以泥團為坯以木為輪柱以繩轉輪以水旋之方能成瓶也)。
【二內緣】謂眾生之身因無明愛業等緣出生陰界入法是名內緣(無明者無所明了也愛者於五陰之境而起貪愛以為惑也業者由心不了遂動身口而作以為業也陰即五陰謂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界即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入即十二入謂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
二種有漏因果(出大涅槃經)
【一有漏因】漏即漏落生死也因者對果而言謂眾生由煩惱結業為因而招三界生死苦果是則煩惱結業名有漏因即集諦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有漏果】果即果報之義謂眾生由有漏惑業為因而感生死之果名有漏果即苦諦也。
二殺(出梵網經)
【一故殺】故殺者謂作意故傷物命也。
【二悞殺】悞殺者謂不作意悞傷物命也。
二殺(出梵網經)
【一自殺】謂無慈悲之心於諸物命輙自殺?是名自殺。
【二教他殺】謂無慈悲之心既自殺生亦教他人殺生是名教他殺。
二報(出華嚴經䟽)
【一依報】依報亦名依果即世界國土也謂諸眾生各各隨其果報之身依之而住故名依報。
【二正報】正報亦名正果即五陰之身也謂諸眾生隨其所作善惡之業各各感得此身正受其報故名正報(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種殺生報(出法苑珠林)
【一短命】短命者謂因前世傷?物命令其不得以盡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也。
【二多病】多病者謂因前世惱?眾生令其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自身亦多疾病也。
二種偷盜報(出法苑珠林)
【一貧窮】貧窮者謂因前世盜他財物令彼空乏故感今生自亦貧窮也。
【二不得自在】不得自在者謂因前世劫奪他財而令他人不得自在故感今生雖有財物而屬五家不得自在受用也(五家者水火盜賊惡子宮家也)。
二種[婬-壬+(工/山)]報(出法苑珠林)
【一婦不貞潔】婦不貞潔者謂因前世犯他妻妾邪行穢汙故感今生婦不貞良端潔也。
【二得不順意眷屬】得不順意眷屬者謂因前世邪[婬-壬+(工/山)]奪人所寵令不如意故感今生眷屬常不順意也。
二種妄語報(出法苑珠林)
【一多被誹謗】多被誹謗者謂因前世不務誠實妄語無信故感今生多被他人誹謗也。
【二為人所誑】為人所誑者謂因前世專以妄語欺誑於人故感今生為人之所誑惑也。
二種兩舌報(出法苑珠林)
謂向彼說此向此說彼闘構是非離間和合致令乖分故名兩舌。
【一得弊惡眷屬】得弊惡眷屬者謂因前世兩舌使人朋儔分離乖間皆生怨惡故感今生得弊惡眷屬也。
【二得不和眷屬】得不和眷屬者謂因前世兩舌離間人之親愛使不和合故感今生得不和眷屬也。
二種惡罵報(出法苑珠林)
【一常聞惡音】常聞惡音者謂因前世口無禁忌發言麤惡令不忍聞故感今生常聞穢惡之音也。
【二恒有諍訟】恒有諍訟者謂因前世恃力怙勢好諍徤訟惡逆無德故感今生常致諍訟而不和也。
二種邪見報(出法苑珠林)
【一生邪見家】生邪見家者謂因前世邪僻覆心起諸妄見故感今世不具正信之心而生邪見之家也。
【二其心謟曲】其心謟曲者謂因前世邪見心不正直故感今生心常謟曲也。
二種無義語報(出法苑珠林)
【一人不信受】人不信受者謂因前世語言無義即是虛妄故感今生雖有言說人亦不信受也。
【二不能明了】不能明了者謂因前世語言無義皆因暗昧故感今生有所言說而亦不明了也。
二種貪報(出法苑珠林)
【一多欲】多欲者謂因前世縱恣貪欲心無止息故感今生業習不忘倍復增勝而生貪著也。
【二無厭】無厭者謂因前世貪求不已展轉馳逐故感今生業習不忘欲心轉盛用之無度求之無厭也。
二種瞋報(出法苑珠林)
【一常為他人求其長短】常為他人求其長短者謂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興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長短動輙得咎也。
【二常為眾人之所惱?】常為眾人之所惱?者謂因前世瞋惱眾人令不安隱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惱害也。
世界二義(出楞嚴經)
【一世遷流義】世遷流者謂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遷流也只如昨日是過去今日是現在明日是未來如此遷移流動無有間歇也。
【二界方位義】界方位者謂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各有定位不相混亂也。
二世間(出翻譯名義)
世即隔別之義間即間差之義故名世間。
【一眾生世間】謂一切有情眾生皆假五陰和合眾共而生名為眾生又復各各差別不同故名眾生世間(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器世間】謂一切無情世界皆假山河大地而成有側有仰名之為器又復各各差別不同故名器世間。
二種世間清淨(出無量壽經論)
論云若人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畢竟得生安樂國土成就種種功德莊嚴獲此二種世間清淨(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
【一器世間清淨】謂世界如噐隔別名世間差名間故名噐世間謂彼安養國土廣大無邊如太虛空清淨光明如日月輪具足珎寶莊嚴是名噐世間清淨。
【二眾生世間清淨】謂所化眾生隔別間差故名眾生世間謂彼阿彌陀佛於一佛土身不動搖於一切時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令其如實脩行離諸染著皆願徃生我國是名眾生世間清淨。
二土(出宗鏡錄)
【一性土】謂法性之理非穢非淨非廣非狹猶如虛空遍一切處是名性土。
【二相土】謂隨諸眾生心量所現或淨或穢或廣或狹是以菩薩所見無諸坑坎眾寶莊嚴眾生所見荊?瓦礫穢惡充滿是名相土。
二土(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淨土】謂其地純以金剛所成眾寶間錯種種莊嚴皆悉殊勝即華藏世界西方安養等世界也以其無有四趣五濁等穢惡是名淨土(四趣者脩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五濁者刼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也)。
【二穢土】謂其地坑坎堆?穢惡充滿即娑婆世界也以其有四趣五濁等穢惡是名穢土(梵語娑婆華言能忍謂其土之人堪能忍受眾苦也)。
二種流(出涅槃經)
【一順流】流即生死流也盖六道眾生順從生死之流唯務趣下而不知返所謂順生死流逆涅槃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二逆流】謂初果湏陀洹依戒定慧精勤脩習則能斷三界見惑出離四趣生死而證真空涅槃所謂逆生死流順涅槃道也(梵語湏陀洹華言逆流亦曰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四趣者脩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
二身(出唯識論)
【一分叚身】分即分限叚即形叚謂三界內六道眾生所受之身支形分段長短臣細各各不同是名分段身(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二變易身】變即轉變易即改易謂二乘等雖出三界尚受方便等土法性之身因移果易是名變易身(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二種色(出宗鏡錄)
【一內色】內色者謂眼識乃至意識是名內色又眼耳鼻舌身意名內色以其屬內身故。
【二外色】外色者謂眼根乃至身根是名外色又色聲香味觸五塵名外色以其屬外境故。
二種色(出大智度論)
【一淨色】謂清淨美妙之色能生貪欲損壞道業故脩道之人宜當遠離也。
【二不淨色】謂不淨醜惡之色能生憎惡障蔽道業故脩道之人亦宜遠離也。
二種色(出宗鏡錄)
【一顯色】謂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煙塵霧等顯然可見是名顯色。
【二形色】謂長短方圓麤細高下正不正等形相可見是名形色。
二食(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正命食】謂出家之人常乞食自資色身清淨活命是名正命食。
【二邪命食】謂出家之人不依正命而食則有五種一為利養故現奇特相二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卜相吉㐫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是名邪命食。
二種存濟(出阿毘達磨論)
存即存活濟即救濟謂以飲食存濟其生也。
【一有罪存濟】謂有一等之人矯妄詭詐而求飲食如是得飲食已歡喜受用貪愛不捨不見生死過患不知出離之法是名有罪存濟。
【二無罪存濟】謂非如前人矯妄詭詐而求飲食但以正道而乞飲食得飲食已如法受用不貪不愛不著能見生死過患善知出離之法是名無罪存濟。
二求(出成實論)
【一得求】謂諸眾生欲得諸樂隨意求取雖經險難不以為苦如海吞流心無厭足是名得求。
【二命求】謂諸眾生取樂生愛不能如實觀察樂是苦因反求長命受此諸樂是名命求。
二種數(出華嚴經䟽)
【一數量數】數量數者即一多之數量也謂由一多之數而能安立一切諸法也。
【二色心有為數】色即色身心即所起之心皆有生滅名曰有為此色心二法別而言之則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數目不同故名色心有為數(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二種滅(出顯揚聖教論)
【一暫時滅】謂如來出世逗機設教化導眾生大小乘人皆得解脫機緣既盡更無可化如來即便入滅然如來法身之體如如不動實未甞滅是名暫時滅。
【二究竟滅】謂如來妙覺圓明一切煩惱悉已斷滅淨盡無餘更不復生是名究竟滅。
二邊(出攝大乘論釋)
【一增益邊】謂因緣所生之法若分別推求本無自性眾生不了執之為有是名增益邊(因緣所生法者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根塵相對中間一念心起即是所生法也)。
【二損減邊】謂因緣所生之法若分別定無即是損減實有成就之性是名損減邊。
二邊(出中論)
【一有邊】邊即邊際謂世間一切事物必假眾緣具足和合而生皆無自性雖無自性不得言無故名有邊。
【二無邊】謂世間一切事物既假眾緣具足和合而生本無自性若無自性則一切法皆空不得言有故名無邊。
二時(出大智度論)
【一迦羅時】梵語迦羅華言實時謂佛於律中誡諸弟子聽時食遮非時食實有其時故名實時論云毗尼結戒是世界中實非第一義中實是也(梵語毘尼華言善治)。
【二三摩耶時】梵語三摩耶華言假時亦名短時長時論中廣約三世無相時法無實故名假時亦名短時長時者謂不同外道定執盖是假設長短而無其實故若短若長悉名三摩耶(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也)。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四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五 昆七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三佛身(出宗鏡錄)
【一自性身】謂諸如來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是名自性身。
【二受用身】受用身有二種一者自受用身謂諸如來脩習無量福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也二者他受用身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令彼受用大乘法樂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三變化身】謂諸如來以不思議神力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及二乘等稱其機宜現通說法令其各得諸利樂事是名變化身(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三身(出金光明經玄義)
身即聚集之義謂聚集諸法而成身也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謂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報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與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應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隨機應現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謂始從初住顯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覺極果理聚方圓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故名妙覺理聚方圓者妙覺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圓滿也)。
【二報身】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智聚方圓由智契理報得此身故云報身。
【三應身】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功德法聚方圓故能隨機應現說種種法度諸眾生故名應身。
三身徧相(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法身如虛空徧】謂法性之身本體周徧如太虛空無有障礙諸佛眾生平等具足故名法身如虛空徧。
【二智身如日光徧】智身即自報之身也謂究竟始覺之智能徧破無明之暗顯發本有真身譬如日光無幽不燭故名智身如日光徧。
【三色身如日影徧】色身即應身也謂究竟始覺之智契於本覺法身之理則能從體起用徧應眾機譬如日光之影不擇高下隨處映現故名色身如日影徧。
三身華梵(亦名三如來出法華文句)
【一法身毘盧遮那如來】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以法為身故名法身梵語毘盧遮那華言徧一切處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土無礙故也如來者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是也。
【二報身盧舍那如來】脩因感報名之為報然有自報他報之別自報即理智如如他報即相好無盡是名報身梵語盧舍那華言淨滿謂諸惑淨盡眾德悉圓又云光明徧照謂內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報身也)外以身光照應大機(即他報身也)如來者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是也(第一義諦者謂中道之理無二無別也)。
【三應身釋迦牟尼如來】智與體?能起大用隨機普現說法利生故名應身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如來者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是也(智與體?者謂自報之智與法身之體?合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身壽量(出法華經文句)
【一法身壽量】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強指法性為法身耳言壽量者此非報得命根亦非連持之壽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經云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等是也。
【二報身壽量】報身者以如如智契如如境以境發智以智照境境智?合即是報身言壽量者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即此智慧名為壽命經云我智力如是久脩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刼是也(如如者境如即如智智如即如境盖言境智不二也)。
【三應身壽量】應身者應同萬物為身也言壽量者應同連持為壽應同長短為量也智與體?能起大用經云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等是也。
佛化身三(出觀佛三昧海經)
【一大化身千丈】大化身千丈者謂如來為應十地已前等諸菩薩演說妙法令其進脩向於佛果故化現千丈之身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二小化身丈六】小化身丈六者謂如來為應二乘凡夫之人說於四諦等法令其捨妄歸真而得開悟故化現丈六之身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隨類不定】隨類不定者謂如來誓願弘深慈悲普覆隨諸種類有感即應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等也。
三覺(出翻譯名義)
覺有三義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唯妙覺果佛具足三覺故華嚴經云奇㢤大導師自覺能覺他是也。
【一自覺】謂覺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法常無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虛妄功成妙智道證圓覺故名自覺。
【二覺他】謂運無緣慈度諸眾生皆令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故名覺他(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覺行圓滿】謂三惑淨盡眾德悉備位登妙覺行滿果圓故名覺行圓滿(三惑者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也)。
三種常(出佛地論)
【一本性常】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謂法身本性常住無生無滅也。
【二不斷常】不斷常者即報身也謂報身常依法身無間斷也。
【三相續常】相續常者即應身也亦名變化身謂應身於十方世界沒已復現化無窮盡也。
三種神變(出大寶積經)
神即神通變即變化也。
【一說法神變】謂如來無礙大智知諸眾生善惡業因及善惡果報或以聲聞緣覺之法及以大乘之法而得解脫如是知已則現一切神變而為說法是名說法神變。
【二教誡神變】教即教誨誡即警誡謂如來教諸弟子是應作是不應作是應信是不應信是應親近是不應親近是法雜染是法清淨行如是道得聲聞乘行如是道得緣覺乘行如是道成就大乘現諸神變而為教誡是名教誡神變。
【三神通神變】謂如來為調伏憍慢眾生故或現一身而作多身或現多身而作一身山崖石壁出入無礙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等現諸神變調伏眾生是名神通神變。
三佛土(出華嚴經䟽)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來所依之土乃理土也謂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頓變現外諸器界則法性土通為諸土之體也(器界者世界如器故也)。
【二受用土】受用土者即報身如來受用之土也受用有二一者若以相應淨識所脩自利行滿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是名自受用土二者若以大慈悲力所脩化他行滿隨十地菩薩所宜變成淨土或大或小或勝或劣等是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三變化土】變化土者即應身如來變化之土也謂佛以不思議神力隨諸眾生善惡之業變現淨穢之土方便設化是也。
佛行離地三意(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并佛說處處經)
【一地有䖝】謂一切地上皆有諸䖝或伏或走佛以護生之心恐傷其命故行時足不至地鈔云世尊履地去地四指是也。
【二地有生草】謂一切地上有草依之生長佛欲全其生意故行時足不至地也。
【三現神通力】謂佛現神通之力飛行自在履空如地故行時足不至地也。
如來乞食三意(出法集經)
【一不貪珎味美惡均等】謂如來乞食入諸聚落隨施所得不貪珎味若美若惡而無分別是名不貪珎味美惡均等。
【二為破我慢貴賤同遊】謂如來乞食為破我慢自高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是名破我慢貴賤同遊。
【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謂如來無有飢渴羸損瘦乏等苦為眾生故以平等慈悲現行乞食廣作利益是名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佛三事入城(出金剛經䟽)
【一為女人入城】謂一切女人女子皆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輙自出入思仰如來無由得見是故如來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觀佛三昧海經云若能暫見如來相好光明除六十刦生死之罪獲無量福未來生處必見彌勒(梵語彌勒華言慈氏)。
【二為病人入城】謂如來於病人所常興救濟之心令其離苦得樂是故入城乞食之時凡有病苦者因得瞻視令其病差發菩提心。
【三欲令人見相好入城】謂如來福慧莊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微妙難思人得瞻仰則罪滅福生是故入城令人普見(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綬網相足跟滿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膚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四牙白淨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肉髻成相也八十種好一指爪狹長二手足指圓三手足各等無差四手足圓滿五筋脉盤結六兩踝深隱七行步正直八行步威容齊整九行步安平十行步有儀十一回身頋視十二支節殊勝十三骨節交結十四膝輪圓滿十五隱處妙好十六身支潤滑十七身容敦肅十八身支堅固十九身支安定二十身相端嚴二十一身有圓光二十二腹形方正二十三臍深右旋二十四臍厚妙相二十五肌膚勻淨二十六手掌充滿二十七手文深長二十八唇色紅潤二十九面門圓滿三十舌相長廣三十一發聲威震三十二音韻美妙三十三鼻高修直三十四諸齒方整三十五諸牙明潔三十六目廣清淨三十七眼相脩廣三十八眼睫齊整三十九雙眉脩長四十雙眉綺靡四十一雙眉高朗四十二耳厚脩長四十三兩耳相好四十四容儀端麗四十五額廣圓滿四十六身分殊勝四十七首髮脩長四十八首髮香潔四十九首髮齊整五十首髮堅固五十一首髮光滑五十二身分堅實五十三身體莊嚴五十四諸竅清淨五十五身力充羙五十六身相嚴好五十七面輪脩廣五十八顏貌舒泰五十九面顏光澤六十身支嚴淨六十一毛孔出香六十二面門出香六十三首相妙好六十四身毛纖柔六十五法音圓辯六十六頂相高妙六十七指網分明六十八行不履地六十九神力自持七十威德遠震七十一音聲和雅七十二觀機說法七十三一音演說七十四次第說法七十五等觀有情七十六先觀後作七十七相好具足七十八頂骨堅實七十九顏容奇妙八十胷臆妙好)。
佛三不能(出景德傳燈錄)
【一不能免定業】不能免定業者謂佛能空一切相斷一切眾生之惡而不能自免定業也(定業者决定之業即木槍馬麥等報是也)。
【二不能度無緣】不能度無緣者謂佛能化導一切眾生而不能度無緣之人也。
【三不能盡生界】不能盡生界者謂佛能度世間一切眾生而不能令眾生界盡也。
三種奇特事(出過去現在因果經)
【一神通奇特】謂佛世尊妙應群機現大神變不可思議使一切眾生及諸邪魔外道咸歸正化是為神通奇特。
【二慧心奇特】謂佛之智慧心光湛寂照了一切諸法成就一切種智是為慧心奇特。
【三攝受奇特】謂佛善知眾生諸根利鈍隨機攝受開導教化令彼咸聞法要進脩妙行出離生死是為攝受奇特。
佛三語(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隨自意語】謂佛隨順自意說自所證一實等法故名隨自意語。
【二隨他意語】謂佛一向隨順他機之意說於方便之法導引眾生故名隨他意語。
【三隨自他意語】謂佛為眾生說法半隨自證之意半隨他機之意名隨自他意語。
三處不轉法輪
【一我慢高山】謂外道之人多起邪見我慢貢高如山峻聳雖聞正法非惟不信復有謗法之過招其惡報是故不為轉法輪也。
【二五欲淤泥】謂諸凡夫貪著色聲香味觸五欲之境沉溺污穢如在淤泥自非身心清淨則不能受法是故不為轉法輪也。
【三邪見稠林】謂外道凡夫執種種見有如稠林茂密而於正法不能信受是故不為轉法輪也。
三輪(出金光明經文句)
輪即車輪有摧碾之用以譬如來身業現通口業說法意業鑑機而能摧碾眾生煩惱惑業是故名為三輪也。
【一身輪】身輪亦名神通輪謂佛說法必先現神通警動眾生機情令生正信也。
【二口輪】口輪亦名正教輪謂佛所說之法無不為令眾生翻邪歸正依教脩行也。
【三意輪】意輪亦名記心輪謂佛說法先以意輪鑑知眾生根器利鈍隨宜演說無有差謬也。
佛三密(出大智度論)
密即祕密謂如來身口意三業或現通或說法或思惟皆非諸菩薩等之所思議故名三密。
【一身密】謂如來處大會中眾見佛身或黃金色或白銀色或雜寶色或長丈六或長一里十里乃至現大神變皆不可思議故名身密。
【二語密】語密即口密也謂佛說法之時或一里外聞佛音聲或十里或百千萬里外聞佛音聲又一會中或聞說布施或聞說持戒等各各隨心所聞皆不可思議故名語密。
【三意密】謂佛常處寂定凡所思惟觀察皆不可思議故名意密。
住持三寶(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并三寶章)
【一泥龕塑像為佛寶】泥龕塑像者佛滅度後以泥木雕塑為像住世不絕是為佛寶也。
【二黃卷赤軸為法寶】黃卷赤軸者即今大藏經卷是也以其住世不滅是為法寶也。
【三剃髮染衣為僧寶】剃髮染衣者謂剃除鬚髮著染色衣即世間之僧以能流通佛法是為僧寶也。
同體三寶(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并三寶章)
謂佛法僧名雖有三體性是一故名同體三寶。
【一佛寶】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謂性體靈覺照了諸法非空非有是名佛寶。
【二法寶】法即軌持之義謂法性寂滅而恒沙性德皆可軌持是名法寶。
【三僧寶】僧梵語具云僧伽華言和合眾謂恒沙妙德性相不二理事和合是名僧寶。
別相三寶(亦名別體三寶出釋氏要覽)
謂佛法僧各各相別不同故名別相三寶。
【一佛寶】謂佛初於菩提?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說華嚴經時現為盧舍那尊特之身是為佛寶(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盧舍那華言淨滿)。
【二法寶】謂五時所說大乘小乘經律論藏是為法寶(五時者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也)。
【三僧寶】謂稟佛教法脩因得果即聲聞緣覺菩薩是為僧寶(聲聞因聞佛聲教而得悟道緣覺因觀十二因緣而得覺悟菩薩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別相三寶(出華嚴隨䟽演義鈔并三寶章)
別相者謂三寶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別相三寶也。
【一佛寶】謂佛具十身名相差別不同故名佛別相也(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寶】謂佛說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別相也(教即經教理即性理行即行業果即果位也)。
【三僧寶】謂文殊普賢諸大菩薩乃至三賢十聖各各脩證地位不同故名僧別相也(三賢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也十聖者十地菩薩也)。
大乘三寶(出華嚴經䟽鈔并三寶章)
三寶者謂佛法僧可尊可貴名之為寶。
【一大乘佛寶】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具足三身十身能現無邊相好是名大乘佛寶(三身者法身報身應身也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大乘法寶】法即軌則之義謂如來所說中道實相及人法二空之理乃至無量勝妙法門能令眾生軌則此法而成正覺是名大乘法寶。
【三大乘僧寶】梵語僧伽華言和合眾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菩薩不著有無二邊而與中道之理和合是名大乘僧寶(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脩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觧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小乘三寶(出華嚴三寶章)
【一小乘佛寶】謂如來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示現丈六紫金之相以應聲聞緣覺人天等機是名小乘佛寶。
【二小乘法寶】謂阿含等經為聲聞說四諦教為緣覺說十二因緣教令其依之而脩超凢入聖是名小乘法寶(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小乘僧寶】謂依四諦十二因緣而脩斷見思惑證真空理而成聲聞四果四向及緣覺之僧是名小乘僧寶(見思惑者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曰見惑眼耳鼻舌身貪愛色聲香味觸曰思惑四果者一湏陁洹華言入流二斯陀含華言一來三阿那含華言不來四阿羅漢華言無生四向者一湏陀洹向二斯陀含向三阿那含向四阿羅漢向向者謂未入此果而將向入也)。
華嚴三聖(出翻譯名義)
【一毘盧遮那佛】梵語毘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謂煩惱體淨眾德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謂理性之體本來覺了也。
【二普賢菩薩】普賢者謂其居伏道之頂體性周遍曰普斷道之後隣於極聖曰賢菩薩者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覺悟一切有情眾生也(伏道者伏即潛伏之義謂普賢能伏初起微細無明居等覺位在眾菩薩之首故云伏道之頂斷道者謂斷初起微細無明惑也隣者近也極聖者佛也)。
【三文殊師利】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謂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故名妙德也。
三種大師(出本事經)
【一如來】謂諸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也。
【二阿羅漢】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謂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脫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有學弟子】有學者煩惱未盡有法可學也謂初果湏陁洹二果斯陁含三果阿那含精脩梵行具足多聞於諸經典善知法義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出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也(梵語湏陁洹華言入流梵語斯陁含華言一來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
三藏(出翻譯名義)
三藏者謂經律論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
【一脩多羅藏】梵語脩多羅華言契經契合也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名契經也。
【二毘柰耶藏】梵語毘柰耶華言律又云善治謂能治眾生之惡如世法律則能斷决重輕之罪故名律也。
【三阿毘達磨藏】梵語阿毘達磨亦名阿毘曇華言論論者論議也瑜伽論云問荅决擇諸法性相故名論也(梵語瑜伽華言相應)。
大乘三藏(出華嚴經䟽演義鈔)
藏即含藏之義也謂經律論三各含文理故名三藏。
【一大乘經藏】經法也常也謂華嚴等諸大乘經唯談法界中道之理詮示大乘菩薩脩行證果之法是名大乘經藏。
【二大乘律藏】律即法也謂梵網等經唯制大乘菩薩所持之戒是名大乘律藏。
【三大乘論藏】論即論議謂起信等論唯决擇詮辯大乘菩薩脩證之法是名大乘論藏。
小乘三藏(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小乘經藏】謂阿含等經唯談真空寂滅之理詮示聲聞緣覺脩行證果之法是名小乘經藏(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
【二小乘律藏】謂四分等律唯制小乘之人即聲聞緣覺所持之戒是名小乘律藏(四分者一比丘法二比丘尼法三受戒法四滅諍法也)。
【三小乘論藏】謂俱舍等論唯决擇詮辯小乘聲聞緣覺脩證之法是名小乘論藏(梵語俱舍華言藏謂有包含攝持之義也)。
三如來藏(出圓覺經畧䟽)
如來者即理性如來也因中說果故名如來藏者含藏之義謂含藏一切善惡法也的指其體即第八識名如來藏也(第八識者藏識也)。
【一隱覆藏】謂諸眾生本有真如法身之理在第八識中為無明煩惱之所隱覆而不能見故名隱覆藏。
【二含攝藏】謂第八識為染淨之所依止以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故名含攝藏。
【三出生藏】謂第八識為染淨之本遇緣熏習則能出生世間出世間有情無情等法故名出生藏。
三藏詮三學(出四教義)
三藏經律論也三學戒定慧也三藏詮三學者詮具也謂三藏具說三學之事理也。
【一經詮定學】謂阿含等經所明皆是安心之法依此攝心即不散亂又佛凡說經必先入定故云經詮定學(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
【二律詮戒學】謂毘尼律藏因事制戒專用防止身口惡法又戒是所詮之行律是能詮之教故云律詮戒學(梵語毘尼華言善治又言滅)。
【三論詮慧學】謂阿毘曇等論决擇辯論一切法義皆以智慧分別故云論詮慧學(梵語阿毘曇華言無比法)。
三經通別(出法華玄義)
如來一代所說諸經之內無不具此教行理三無不以別而契於通以通而應於別通則通於諸經別則別有所以故教有通別依教明行行有通別從行顯理理有通別也。
【一教經通別】教即聖人對機所說一切言教也夫教本應機機宜不同部部別異故名教別諸部雖異通是佛說故名教通所謂從緣故教別從說故教通也(部部者經教部類也)。
【二行經通別】行即依教修行亦進趣之義也泥洹真法寶眾生以種種門入教既為門不同行則所入亦異所入之門雖異所契之理則同所謂從能契故行別從所契故行通也(梵語泥洹亦云涅槃華言滅度)。
【三理經通別】理即一切言教所詮之義理也理則不二名字非一故智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如或言實相或言法界等名異故別理一故通所謂理從名故別名從理故通也。
法華三周(出法華經玄義)
法華三周者謂佛說法華經因聲聞之人根有利鈍悟有前後故有三周不同焉周者周足之義也。
【一法說周】法說周者佛為上根之人作三乘一乘說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即方便品中所談是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二譬喻周】譬喻周者佛為中根之人於上法說周中不悟更作三車一車說初許三車是施權後等賜大車是顯實即譬喻品中所談是也(三車者羊車鹿車牛車也)。
【三宿世因緣周】宿世因緣周者佛為下根之人於上法譬二周之中不能觧了遂說宿世曾於大通智勝佛時同下一乘之種令其得悟即化城喻品中所談是也。
蓮華三喻(出法華玄義)
蓮華三喻者良以妙法難觧假喻易彰蓮華則華果同時妙法則權實一體故取蓮華以喻權實之法也。
【一為蓮故花】為蓮故花有二喻一喻為實施權謂蓮以喻實花以喻權盖譬如來為一乘之實而施三乘之權故經云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是也二喻從本垂迹謂蓮以喻本花以喻迹盖譬如來從久成佛之本而施今日設化之迹故經云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但教化眾生作如是說我少出家得三菩提是也(三乘者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也梵語三菩提華言正道)。
【二花開蓮現】花開蓮現亦有二喻一喻開權顯實謂華開喻開權蓮現喻顯實盖譬如來開三乘之權而顯一乘之實故經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也二喻開迹顯本謂花開喻開迹蓮現喻顯本盖譬如來開今日近成之迹而顯久遠成佛之本故經云一切世間皆謂我今始得道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那由他刦是也(梵語那由他華言萬億)。
【三花落蓮成】花落蓮成亦有二喻一喻廢權立實謂華落喻廢權蓮成喻立實盖譬如來廢棄三乘之權而建立一乘之實故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是也二喻廢迹立本謂華落喻廢迹蓮成喻立本盖譬如來廢今日近成之迹而立久遠成佛之本故經云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是也。
三分科經(出法華經文句)
三分者分即分限謂諸經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晉道安法師判節諸經皆具三分尓後親光論自西天傳至此土果有三分之說是故諸經皆以三分而科節也(親光論者謂親光菩薩所造之論也)。
【一序分】序即序述亦次序也有通序別序通序者謂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大眾俱此是通序以一切經初同有此序故名通也別序者盖佛說經必有由致如楞嚴經由阿難遭摩登伽幻術之緣佛因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故說是經是名別序而言別者以諸經所說各有緣起不同故名別也雖分通別総名序分。
【二正宗分】宗即主也亦要也盖佛說經必以正說為主又正明一經要義故也如楞嚴經第一卷從阿難見佛頂禮悲泣下徵心辨見分別真妄會萬法歸如來藏乃至說呪立壇遠離魔事令阿難大眾除惑證道至第十卷重研五陰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等此是一經正說故名正宗分(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流通分】流則不滯通則不壅謂正說既陳務傳後世利益眾生用使正法之源流通而不壅也如楞嚴經自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至作禮而去此乃較量持經福勝勸讚讀誦流傳無盡故名流通分(七寶者金銀瑠璃玻璃硨磲碼碯赤真珠也)。
親光三分科經(出佛地論)
謂親光菩薩造論釋佛地經科分三分也。
【一教起因緣分】謂如來說教必有發起因緣此佛地經佛告妙生菩薩有五種法攝大覺地而說是經即教起因緣分(五種法者一清淨法界智二大圓鏡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觀察智五成所作智也)。
【二聖教所說分】謂因緣分後正顯聖教所說法門此佛地經從妙生當知下至令入聖教成熟觧脫即聖教所說分。
【三依教奉行分】謂聞聖教所說時眾信受奉行此佛地經從薄伽梵說是經已至經盡文即依教奉行分。
三善(出法華文句)
法華經云初中後善盖言圓頓教中序正流通三分理致圓備故皆稱善(三分者一序分謂序述一經之由二正宗分謂正說一經之旨三流通分謂流傳此經使後世通行也)。
【一初善】初善者序分居初故名初善如經序品為序分是也。
【二中善】中善者正說分居中故名中善如經方便品至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為正說分是也。
【三後善】後善者流通分居後故名後善如經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後至經盡為流通分是也。
三軌弘經(出法華經并法華文句)
三軌弘經者弘傳經教必湏具此三軌軌即軌範亦軌則也盖言弘經者當以慈悲忍辱法空三法為之範則故法華文句云利物以慈悲為首涉有以忍辱為基說法以亡我為本能行三法庶可自利而利他也。
【一慈悲室】謂弘經之人當湏具大慈悲覆護一切眾生以大慈故則能與眾生之樂以大悲故則能㧞眾生之苦慈悲覆物喻之如室故經云大慈悲為室也。
【二忍辱衣】謂弘經之人當行忍辱之行遮蔽一切眾生惡障及煩惱等醜喻之如衣故經云柔和忍辱衣也。
【三法空座】謂弘經之人當了一切法空亦無我為能說若安心於空方能安他安他安已喻之如座故經云諸法空為座也。
三涅槃(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又云不生不滅。
【一性淨涅槃】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淨涅槃(諸法實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來離虛妄相相相皆實故名實相不可染不可淨者謂實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淨不染即不生者既無惑染豈有法生不淨即不滅者既非智淨豈有法滅是故名為不生不滅)。
【二圓淨涅槃】智極故名圓惑盡故名淨㨿性而言雖無染淨約脩而說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惑智宛然者惑即所斷之煩惱智即能斷煩惱之智慧也)。
【三方便淨涅槃】方便猶善巧也謂智能契理即照羣機照必垂應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淨涅槃(此生非生者謂機感即生心常寂滅也此滅非滅者謂緣盡即滅應用常興也)。
三般若(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此三般若體是圓常大覺也即此一覺有三種德故名三般若。
【一實相般若】謂本覺之體非寂非照離虛妄相名為實相即一切種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謂寂靜照謂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邊以顯中道實相之德也一切種智者謂知一切諸佛之道知一切眾生之因種也)。
【二觀照般若】謂觀照之德非照而照了法無相名為觀照即一切智也(非照而照者照謂照明謂理本非照因觀而照以顯觀照之德也一切智者謂能知一切內法內名一切外法外名也)。
【三方便般若】方便猶善巧也謂方便之德非寂而寂善巧分別諸法名為方便即道種智也(非寂而寂者寂謂寂靜以寂靜故了一切法皆從因緣而生性本空寂以顯方便之德也道種智者謂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一切眾生善種故也)。
三大乘(出金光明經玄義)
【一理乘】謂理性虛通自然荷運諸法故名理乘(荷負也運動也無法不具故名荷能至極果故名運)。
【二隨乘】謂智隨理境如盖隨函隨理荷運故名隨乘。
【三得乘】得者得果得機也謂得果故自解脫得機故令他解脫故名得乘(得果者得妙覺極果得機者得所化之機眾也)。
二菩提(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菩提華言道。
【一真性菩提】真名不偽性名不改不偽不改名為真性以此真性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實智菩提】謂能照真性之智稱理不虛名為實智以此實智為道故名實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謂善巧隨機化用自在名為方便以此方便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菩提(出出生菩提經)
梵語菩提華言道經云婆羅門白佛言若已發菩提心有退失否佛言發菩提心已則無退失當知有三種菩提(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
【一聲聞菩提】謂聲聞之人發菩提心也經云若人在於聲聞行中雖已自發菩提之心而不勸化眾生發菩提心亦不習學大乘經義以是行故獨得解脫是名聲聞菩提。
【二緣覺菩提】謂緣覺之人發菩提心也經云若人在於緣覺行中雖已自發菩提之心而不勸化眾生發菩提心亦不習學大乘經義以是行故獨得解脫是名緣覺菩提。
【三諸佛菩提】謂諸佛於因中發菩提心也經云若人自發菩提心已復能勸諸眾生發菩提心習學大乘法義自既解脫亦令眾生解脫是名諸佛菩提。
三轉法輪(出法華文句)
三轉法輪者以苦集滅道四諦之法三番而說名為三轉世間車輪則有摧碾之用佛之說法則能摧碾眾生一切惑業故名轉法輪也。
【一示轉】示即指示如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是名示轉(苦者生死逼迫之苦也集者積集煩惱惑業也道者戒定慧之道也滅者涅槃寂滅之樂也)。
【二勸轉】勸即勸勉也如云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是名勸轉。
【三證轉】證驗也謂引己所證以驗之也如云此是苦我己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是名證轉。
三法印(出法華玄義)
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說即是佛說若無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說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無常印】謂世間生死及一切法皆是無常眾生不了於無常法中執為常想是故佛說無常破其執常之倒是名無常印。
【二無我印】謂世間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而有虛假不實本無有我眾生不了於一切法強立主宰執之為我是故佛說無我破其著我之倒是名無我印。
【三涅槃印】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一切眾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是故佛說涅槃之法令其出離生死之苦而得寂滅之樂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陀羅尼(出大智度論)
梵語陀羅尼華言能持謂於一切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也又翻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也。
【一聞持陀羅尼】謂得此陀羅尼者於一切語言諸法耳之所聞皆不忘失是名聞持陀羅尼。
【二分別陀羅尼】謂得此陀羅尼者於一切眾生一切諸法分別不錯是名分別陀羅尼。
【三入音聲陀羅尼】謂得此陀羅尼者聞一切眾生惡言罵詈心不憎恨聞一切眾生善言讚歎心不搖動是名入音聲陀羅尼。
三無礙(出大寶積經)
【一總持無礙】謂菩薩獲大總持於種種善法持令不失種種惡法持令不生故一切言語諸法分別悉知皆不忘失無所?礙是為總持無礙。
【二辯才無礙】謂菩薩獲大辯才於大小乘種種諸法隨眾生機縱辯宣揚悉使通達皆無疑礙是為辯才無礙。
【三道法無礙】謂菩薩獲大智慧於大小乘一切道法及世間種種語言文字悉能通達照了無礙是為道法無礙。
三德(出華嚴經䟽)
【一恩德】謂如來乘大願力救護眾生猶如赤子是為恩德。
【二斷德】斷德亦名解脫謂如來斷除一切煩惱惑業淨盡無餘是為斷德。
【三智德】智即智慧謂如來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諸法圓融無礙是為智德。
三德(出金光明經玄義)
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常即不遷不變樂即安隱寂滅我即自在無礙淨即離垢無染佛以此四者為德也)。
【一法身德】法即軌法謂諸佛由軌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眾生迷之而成顛倒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雖殊體性恒一具足常樂我淨是名法身德。
【二般若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佛究竟始覺之智而能覺了諸法不生不滅清淨無相平等無二不增不減具足常樂我淨是名般若德。
【三解脫德】不繫名解自在名脫謂佛永離一切業累之縛得大自在具足常樂我淨是名解脫德。
翻三染成三德(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翻即翻轉之義三染者謂苦惑業也以其皆能染汙本性不得清淨故也三德者謂法身般若解脫皆具常樂我淨之德名為三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常樂我淨者不遷不變常也離生死苦樂也自在謂之我也惑盡謂之淨也)。
【一翻苦身成法身德】謂於生滅無常之身若能觀察五蘊本空不生不滅即成法身故名翻苦身成法身德(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二翻煩惱成般若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於意根所起諸惑若能觀察惑體本空自性不實於一切法無不了達即成智慧故名翻煩惱成般若德。
【三翻結業成解脫德】觧脫即自在之義謂於身口所作諸業若能觀察其性本空則無繫縛之相於一切法無不自在即成觧脫故名翻結業成觧脫德。
三解脫門(出法界次第)
解脫即自在之義也門即能通之義謂由此三解脫門則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脫門(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空解脫門】謂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空無我我所若能如是通達則於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脫門(我者眾生於五陰身中強立主宰名之為我我所者眾生妄執五陰之身及男女資生等物皆名我所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無相解脫門】謂既知一切法空故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若能如是通達諸法無相即得自在故名無相解脫門。
【三無作解脫門】無作又云無願謂若知一切法無相則於三界無所願求若無願求則不造作生死之業若無生死之業即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故名無作解脫門(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無為(出俱舍論)
無為者謂真空寂滅之理本無造作故名無為。
【一虛空無為】虛空即無礙之義謂真空之理不為惑染之所障礙故名虛空無為。
【二擇滅無為】擇即揀擇滅即寂滅謂聲聞之人用智揀擇遠離見思繫縛即證寂滅真空之理是名擇滅無為。
【三非擇滅無為】謂聲聞之人證果之後諸惑不復續起自然契悟寂滅真空之理不假揀擇故名非擇滅無為。
律有三名(出大藏一覽并華嚴經䟽)
【一毗尼】梵語毗尼華言善治謂能治貪瞋癡等惡也又言調伏謂能調練三業制伏過非也(三業者身業口業意業也)。
【二尸羅】梵語尸羅華言止得謂能止惡得善也又名戒戒以防止為義以能防止身口意諸不善業故也。
【三波羅提木义】梵語波羅提木义華言解脫謂能遠離惑業繫縛而得自在也。
三論(各出本論)
【一百論】僧肇法師云佛入滅後八百餘年外道紛然異端競起邪辯逼真殆亂正道有提婆菩薩乃作斯論所以防正閑邪大明於宗極者矣論有百偈故名百論(梵語提婆華言天龍?弟子也)。
【二中論】中論即觀論也僧叡法師云論有五百偈龍?菩薩之所造也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以論為稱者盡其言也實非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言非釋不盡故假論以明之也盖因修行之人內心滯惑或生於倒見或執於偏悟故作此論折之以中道之理令二邊之相即真俗之不二故名中論(二邊者即空有二邊也真俗者即真諦俗諦也)。
【三十二門論】十二門論亦龍?菩薩所造也而言十二者總眾枝之大數也門者開通無滯之稱也論者欲以窮其源盡其理也故始自觀因緣門終至觀門總有十二其中所明則有無兼暢事無不盡理無不備故名十二門論(十二門因緣門有無果門緣門相門有無相門異門有無門性門因果門作門三時門生門也)。
三學(出翻譯名義)
如來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禪定三曰智慧然非戒無以生定非定無以生慧三法相資一不可缺而皆稱為學者學猶飾也器不飾則無以成羙觀人不學則無以成聖德故依此而修者必證聖果也。
【一戒學】戒者禁戒也謂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惡業故名戒學。
【二定學】定者禪定也謂能攝散澄神見性悟道故名定學。
【三慧學】慧者智慧也謂能斷除煩惱顯發本性故名慧學。
三歸依(出法界次第)
謂如來初成正覺因為提謂長者開受三歸之戒翻邪歸正以為入道根本是故三乘行者修因證果皆以此為道也華嚴經䟽云三寶吉祥最勝良緣有歸依者能辦大事生諸善根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是名三歸依(三乘者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也)。
【一歸依佛】梵語佛陀華言覺自覺覺他故名佛也歸者反還之義謂反邪師還事正師也依者憑也憑佛大覺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佛終不更歸依其餘外道天神也(三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歸依法】法即軌則之義謂佛所說若教若理可為眾生修行軌則故言法也歸者反邪法還修正法也依者憑佛所說教法得出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法者永離於殺?也。
【三歸依僧】梵語僧伽華言和合眾謂出家三乘之人其心與佛所說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歸者反外道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憑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塗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於僧者永不復更歸依其餘外道也。
三三昧(出法界次第)
梵語三昧華言正定亦云正心行處謂眾生之心從無始已來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覺有觀三昧】謂初心在禪曰覺細心分別禪味曰觀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於初禪則一切覺觀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空無相無作即三解脫門也)。
【二無覺有觀三昧】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味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於二禪乃至滅受想定時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三三昧(出成實論)
【一分修三昧】謂定慧二分隨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語三昧華言調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謂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聖正三昧】自初果湏陀洹已去聖位所修名為聖正謂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煩惱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煩惱定慧一時具足故名聖正三昧(梵語湏陀洹華言預流)。
三止(出止觀)
【一體真止】謂體達無明顛倒之妄即是實相之真是名體真止。
【二方便隨緣止】方便猶善巧也謂隨緣歷境安心不動是名方便隨緣止。
【三離二邊分別止】謂不分別生死涅槃有無等二邊之相是名離二邊分別止(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為三事故修奢摩他(出涅槃經)
梵語奢摩他華言止即禪定也。
【一不放逸】謂修禪定而能止諸散亂調伏諸根惡不善法故心不放逸也。
【二莊嚴大智】謂修禪定既得離諸散亂則本性寂靜之慧自然照朗內外洞澈於諸佛法無不通達此之智慧非定不發是為莊嚴大智也。
【三得自在】謂修禪定能滅一切煩惱散亂即得身心寂靜安隱快樂而無?礙是為得自在也。
覺觀三種發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初心在緣曰覺細心分別曰觀。
【一明利心中覺觀發相】謂修禪之人宿無善根現修定時善法不起但覺觀攀緣念念不住三毒之中或緣貪或緣瞋或緣癡如是經年累月而不得定此為明利心中覺觀發相。
【二半明半昏覺觀發相】謂修禪之人於攝念時雖了覺觀煩惱念念不住但隨所緣或明或昏明則覺觀攀緣起諸思想昏則無記瞪矒無所覺知是為半明半昏覺觀發相。
【三一向沉昏覺觀發相】謂修禪之人於修禪定時心雖一向昏闇猶如睡眠然於昏昏之中切切攀緣覺觀不住是名沉昏覺觀發相。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五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六 昆八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貪欲三種發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一外貪欲相】謂行人當修定時於男於女取其容貌貪欲心生念念不住障諸禪定是名外貪欲相。
【二內外貪欲相】謂行人當修定時欲心忽生或緣他身相或自緣己身念念染著而起貪愛障諸禪定是名內外貪欲相。
【三徧一切處貪欲相】謂行人貪著如前內外之境復於一切五塵境界資生物等皆起貪愛之心障諸禪定是名徧一切處貪欲相(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瞋恚三種發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一非理瞋相】謂行人修禪定時瞋覺歘然而起無問是理非理他犯不犯無故而發瞋恚障諸禪定是為非理瞋相。
【二順理瞋相】謂行人修禪定時外人實來惱我以此為緣生於瞋覺相續不息亦如持戒之人見非法者而生瞋恚瞋雖順理亦障禪定是為順理瞋相。
【三諍論瞋相】謂行人修禪定時著己所解之法為是謂他所行所說悉以為非外人所說不順己情即惱覺心生而起瞋恨障諸禪定是為諍論瞋相。
愚癡三種發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一計斷常癡相】謂行人於修定時忽然發邪思惟分別我及諸法為過去滅而有現在我耶為過去不滅而有現在我耶因是思惟見心即?推尋三世若謂是滅即墮斷見若謂不滅即墮常見如是癡覺念念不住以此智辯諍競戲論作諸惡行障於正定出世之法是為計斷常癡相也。
【二計有無癡相】謂行人修定時忽爾思惟分別謂今我及陰等諸法為定有耶為定無耶如是推尋見心即發隨見生執障於正定是為計有無癡相也(陰者五陰也)。
【三計世性癡相】謂行人於修定時忽作是念因有五陰便有四大與夫假名眾生及諸世界如是思惟念念不住即發智辯能問能說是非諍競離真實道但執計世間之性而不能發諸禪定是名計世性癡相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三種病相(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修禪定者湏善識病源設或不知則難於治療疾苦相仍行道有妨能明四大五臟五根病發之相善加調治則身心安隱不廢修業矣。
【一四大增動病相】四大地水火風也一大不調諸患並起地大增故腫結沉重身體枯瘠等諸患生水大增故痰癊脹滿飲食不消等諸患生火大增故煎寒壯熱支節皆疼等諸患生風大增故虛懸戰掉嘔吐氣急等諸患生是為四大增動病相。
【二五臟生患之相】五臟心肺肝脾腎也若患從心生者身必寒熱口中常燥心主口故患從肺生者身體脹滿四支煩疼兼之鼻塞肺主鼻故患從肝生者愁憂瞋恚頭痛眼疼肝主眼故患從脾生者通身遊風㿇㿇痒悶飲食失味脾主舌故患從腎生者咽喉噎塞腹脹耳滿腎主耳故是為五臟生患之相(㿇私習切)。
【三五根中患相】五根眼耳鼻舌身也身患者四體卒痛百節酸疼舌患者或瘡或硬飲食失味鼻患者鼻常齆塞及流濃涕耳患者或痛或聾或嘈嘈然作聲眼患者或赤或疼昏花翳闇是為五根中患相(齆鳥貢切)。
修定三障(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一沉昏闇蔽障】謂行人修定之時沉昏瞪矒無所別知由是障諸禪定不得開發名為沉昏闇蔽障。
【二惡念思惟障】謂行人修定之時雖不沉昏而惡念忽起欲毀禁戒作諸不善等事因是障諸禪定不得開發是為惡念思惟障。
【三境界逼迫障】謂行人修定之時雖無如上沉昏惡念等事而身或卒痛魔惱竸起或自見身䧟入於地火來燒身高崖墜落猛虎奔逐乃至羅剎諸惡相現逼惱行人令生驚怖障諸禪定是名境界逼迫障。
三慧(出成實論)
【一聞慧】聞慧者由於聽聞而生智慧也謂從經論中聞或從善知識處聞以因聞故能生無漏聖慧也。
【二思慧】思慧者由於思惟而生智慧也謂若能思惟經論中及善知識處所聞法義皆能生於無漏聖慧也。
【三修慧】修慧者由於修習而生智慧也謂既已聞法思惟義趣即當隨順修習因此修習能生無漏聖慧也。
三智(出觀音玄義)
【一一切智】謂於一切內法內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聲聞緣覺之智也(內法內名者謂理內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說故名理內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盖外道等違理橫計故名理外也)。
【二道種智】謂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種是名道種智即菩薩之智也。
【三一切種智】謂能以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是名一切種智即佛之智也(一切道者一切諸佛之道法也一切種者一切眾生之因種也)。
三智(出楞伽經)
【一世間智】謂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於一切法種種分別執著有無而不能出離世間是名世間智。
【二出世間智】謂聲聞緣覺之智也聲聞緣覺以一切智修四諦行而能出離世間是名出世間智(一切智者謂一切諸法皆能了達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出世間上上智】謂佛菩薩之智也由佛菩薩觀察一切諸法寂靜之相不生不滅得如來地超出聲聞緣覺之智是名出世間上上智。
三覺(出圓覺經䟽并起信論)
【一本覺】謂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體本來覺了離諸妄念故名本覺。
【二始覺】謂本覺之體忽起妄念而成不覺今始覺了一切諸法即是真如平等不二故名始覺。
【三究竟覺】究竟即决定終窮之義也謂能覺了染心之源究竟終窮同於本覺故名究竟覺。
三性(出楞嚴經)
【一善性】謂第六識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間出世間不同世間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間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眾善法皆由意根所緣生成法則故名善性(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謂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四弘者即四弘誓願也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二惡性】謂第六識所起一切惡法之性也五逆十惡等法皆由意根所緣生成法則故名惡性(五逆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惡者殺生偷盜邪[婬-壬+(工/山)]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也)。
【三無記性】謂第六識所具一切不善不惡之性也亦不屬善亦不屬惡初無記憶皆由意根所緣生成法則故名無記性。
三佛性(出華嚴孔目)
謂真性平等猶如虛空於諸凡聖無所限礙故名佛性。
【一自住佛性】謂真如之理自性常住無有變改即是一切眾生本有佛性是名自性住佛性。
【二引出佛性】謂一切眾生佛性雖具必假修習智慧禪定之力方能引發本有之性是名引出佛性。
【三至得果佛性】謂修因滿足則本有佛性於證得果位之時了了顯發是名至得果佛性。
三因佛性(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佛陀華言覺覺即三智圓明徧一切處無不照了名大圓覺性即不改之義以大覺性不增不減非變非遷一切眾生無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顯即成三德妙果也(三智者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也)。
【一正因佛性】正謂中正謂中必雙照三諦具足名正因佛性(中正者離於邊邪也雙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謂蕩一切相即是真諦假謂立一切法即是俗諦非空非假即是中諦故云三諦具足)。
【二了因佛性】了謂照了謂由前正因發此照了之智智與理相應故名了因佛性。
【三緣因佛性】緣即緣助謂一切功德善根資助了因開發正因之性故名緣因佛性。
三自性(出顯揚聖教論)
【一徧計自性】謂眾生迷惑不了諸法本空妄於我身及一切法周徧計度一一執為實有故名徧計自性。
【二依他自性】謂所有諸法皆依眾緣相應而起都無自性唯是虛妄故名依他自性。
【三圓成自性】謂真如自性不遷不變圓滿成就故名圓成自性。
三無性(出成唯識論)
【一相無性】謂一切眾生於世間之相處處計著執為實有佛為除此妄執說一切法皆無自性故名相無性。
【二生無性】謂一切諸法皆託因緣和合而生本無自性故名生無性。
【三勝義無性】謂前相無性生無性因破眾生妄執之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是故佛說勝義無性者謂真如勝義之性遠離徧計妄執之性故名勝義無性。
三心(出宗鏡錄)
【一根本心】謂第八識心王能含藏善惡種子出生染淨諸法故名根本心(第八識即藏識也)。
【二依本心】謂第七識依根本而生能與第八識傳送染淨等事故名依本心(第七識即末那識也)。
【三起事心】謂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對六塵之境能起分別染淨等事故名起事心(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轉三心得三身(出宗鏡錄)
【一轉根本心得法身】根本心者即第八識謂善惡諸法依此出生故名根本心此識轉時一切煩惱斷滅已盡即得法身。
【二轉依本心得報身】依本心者即第七識謂依於根本而生故名依本心此識轉時一切智慧無不具足即得報身。
【三轉起事心得化身】起事心者即第六識謂對六塵之境能起分別等事故名起事心此識轉時則能憐愍一切眾生隨類設化即得化身(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三種緣慈(出佛地論)
緣即緣繫慈即愛念盖言菩薩常以大慈之心緣念一切眾生令其皆得安隱快樂故名緣慈也。
【一有情緣慈】有情緣慈亦名眾生緣慈謂菩薩以平等智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運大慈心而弘濟之令其皆得安樂是名有情緣慈。
【二法緣慈】謂菩薩以平等智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了無自性雖無自性而能運大慈心以弘濟之令其皆得安樂是名法緣慈。
【三無緣慈】謂菩薩以平等智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一切眾生自然獲益故輔行云運此慈悲徧覆法界故能任運㧞苦自然與樂是名無緣慈。
三種意生身(出楞伽經)
謂通教登地菩薩得如幻三昧能見無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剎隨意無礙意欲至彼身亦隨至故名意生身。
【一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梵語三昧華言調直定又云正受盖三昧以定性為樂異乎苦樂等受故名正受而言三昧樂正受者華梵雙舉耳通教第三第四第五地菩薩修三昧時得真空寂滅之樂普入一切佛剎隨意無礙故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
【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謂通教第八地菩薩覺了一切諸法自性之性如幻如化悉無所有以無量神力普入一切佛剎迅疾如意自在無礙是名覺法自性性意生身。
【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謂通教第九第十地菩薩覺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得一身無量身一時普現如鏡中像隨諸種類而得俱生雖現眾像而無作為是名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
如意通有三種(出大智度論)
謂菩薩智慧具足神變莫測凡所作為舉念即成無有障礙故名如意通。
【一能到如意】謂具此通者雖長江大海重關複嶺千萬里之遠俱無間隔意欲到處身即隨到故名能到如意。
【二轉變如意】謂具此通者能令世間所有諸物大者作小小者作大一變為多多變為一故名轉變如意。
【三聖如意】謂具此通者化現無方應變不測雖無生滅而有機則生無機則滅雖無去來有感則現無感則寂如意自在不可思議故名聖如意。
三通力(出華嚴經䟽)
【一報得通力】謂三界諸天皆有五種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雖則勝劣不同俱能變現無礙此之神通乃由果報自然感得是名報得通力(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也)。
【二修得通力】謂聲聞緣覺菩薩等由修戒定慧功行成就之時發得六種神通變現自在隱顯莫測此之神通由修而得是名修得通力(六通者於前五通加漏盡一通也)。
【三變化通力】謂佛菩薩以神通力則能種種變現乃至現諸身相或勝或劣現諸國土或淨或穢等是名變化通力。
三明(出雜阿含經)
【一宿命明】謂但知過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復知宿世從一生至百千萬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樂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謂但見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復見我及眾生死時生時及身口意所作善惡之行或生善道惡道皆悉能見是名天眼明。
【三漏盡明】謂眾生因三界見思之惑墮落生死故名為漏惟羅漢斷三界見思惑盡而得神通名漏盡通復知漏盡已後更不受於生死是名漏盡明(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識(出楞伽經)
識即心識也以心有真有妄故有三識之不同焉。
【一真識】真識者謂自性清淨心也盖第八阿頼耶識通真通妄妄即是染真即是淨今言淨分故名真識也(梵語阿頼耶華言藏識謂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故也)。
【二現識】現謂變現即能生諸法之本也此言第八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變現根身世界故名現識也(根身者眼等諸根也)。
【三分別識】分別識者謂於六塵等種種諸境而起分別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識傳送第六意識能起分別故名分別識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梵語末那華言意謂能分別思量也)。
三識(出翻譯名義)
【一末那識】梵語末那華言染汙意染汙者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常俱意者謂常思慮第八識度量為我即第七識也。
【二阿頼耶識】梵語阿頼耶華言藏識謂此識能含藏善惡諸法種子即第八識也。
【三菴摩羅識】梵語菴摩羅華言清淨識翻譯名義云第八阿頼耶若至我見永不起位即捨頼耶之名別受清淨之稱即第九識也(我見永不起者謂諸惑淨盡也)。
三識緣境廣狹(出宗鏡錄并瑜伽師地論)
【一第八識緣境最廣】謂此根本識染淨同依能變能現種子根身及器世間三種境故是名緣境最廣(種子者一切善惡種子也根身者眼等諸根也器世間者謂世界如器也)。
【二第七識緣境最狹】謂此識無別體相但依第八識為因而起復緣第八識見分而為相分是名緣境最狹(見分者謂能見之識也相分者謂分別相狀也)。
【三第六識緣境廣】謂此識能緣一切善不善無記三性之境及能分別色心等一切法塵是名緣境廣也(無記者謂不善不惡無所記錄也)。
三種熏習(出華嚴孔目)
熏即熏發也習即數習慣習之義也盖言第八識為無明染緣之所熏習即從真而起妄也。
【一名言熏習】名即名字言即言說此分別名字言說之識即是第六意識由第七識傳送熏習第八種子之識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名言熏習。
【二色識熏習】色即眼根所對諸色因此諸色引生眼識名為色識於此分別即是第六意識亦由第七識傳送熏習第八種子之識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色識熏習。
【三煩惱熏習】煩惱即貪瞋邪見等煩惱也此之煩惱乃是第六意識所起亦由第七識傳送熏習第八種子之識而能成就染分之相故云煩惱熏習。
三種相(出成實論)
【一發相】發即䇿發謂心昏沉時應用精進之行而䇿起之故名發相。
【二制相】制即禁制謂心掉動時應用寂靜之法而禁制之故名制相(掉者舉也)。
【三捨相】捨即捨置謂心不沉不散調適之時即捨前發制二相故名捨相。
三細相(出起信論)
三細者即根本無明之惑也因對六麤故名三細(六麤者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也)。
【一業相】業相者即從真起妄初動之相也然本覺心源離念寂靜因無明故覺成不覺遂成業相故起信論云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是也。
【二見相】見相者見初動之相也亦名轉相謂依初動業識轉成能見之相也。
【三境界相】境界相者即轉相分別初動之境界也亦名現相由前轉相則境界妄現也。
三大(出起信論䟽)
【一體大】謂真如之理體性平等無不容攝故名體大(體性平等者謂凡聖染淨之法皆依真如之體其性無有高下也)。
【二相大】相即德相謂真如體上具足無量恒沙勝妙功德一一功德稱體顯露故名相大。
【三用大】謂真如之體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善果故名用大(世間人天也出世間聲聞緣覺菩薩佛也)。
三種身(出大乘五蘊論)
身即聚集之義瑜伽師地論云佛菩薩是能說者語是能說相名句文身是所說相聲名句文和合即為此方能詮之教體也。
【一名身】名即名字楞伽經云名身者謂依事立名盖一名非身眾名連合方名為身又唯識論云名詮自性是為名身(名詮自性者謂諸法自性由名而詮顯也)。
【二句身】句即句逗逗止也住也大智度論云天竺語法眾語和合成句如菩為一字提為一字是二不合則不成語若二和合名為菩提又唯識論云句詮差別是為句身(句詮差別者謂諸法差別之相由句而詮顯也)。
【三文身】文即文字為名句二法所依故唯識論云文即是字為二所依又楞伽經名為字身謂聲相有長短音韻有高下是為文身。
三不可盡(出寶積經)
【一經法不可盡】謂如來所說經法隨其眾生機樂不同或廣或畧雖一音宣演而十方普被故云經法不可盡。
【三文字之義不可盡】謂如來所說經教妙義橫亘十方竪徹三際大無不周細無所遺是以小根淺智之人不能窺其奧妙故云文字之義不可盡(三際者過去現在未來也)。
【三所宣訓誨不可盡】謂如來所宣言教訓誨眾生或說大乘或說小乘隨類現形種種設化利益無量故云所宣訓誨不可盡。
天台三觀(出金光明經玄義)
謂天台智者大師所立也觀即照了之義觀達一念之心即具三諦之法也若觀心空則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諦若觀心假則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諦若觀心中則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諦此之三觀全由性發實匪修成故於一心宛有三用所謂一心三觀也。
【一空觀】空者離性離相之謂也謂觀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名之為空由觀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以三觀皆能蕩相故也盖空蕩見思之相假蕩塵沙之相中蕩無明之相三相皆蕩即畢竟空是名空觀(見思塵沙無明即三惑也)。
【二假觀】假者無法不備之謂也謂觀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諸法名之為假由觀一念假故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以三觀皆能立法故也盖空立真諦之法假立俗諦之法中立中諦之法三法皆立即為妙假是名假觀。
【三中觀】中即中正絕二邊待對之謂也謂觀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之為中由觀一念中故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以三觀當處皆能絕待故也盖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皆絕待即為圓中是名中觀。
三種三觀(出宗鏡錄)
三種三觀者謂以觀觀心不出次第圓融之義故有三種不同也。
【一別相三觀】別相三觀者即歷別觀於三諦也謂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若從空入假但得觀俗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二諦是名別相三觀(從假入空者謂觀生死之假入涅槃真空也觀真觀俗觀中道者真即真空之理真諦也俗即諸法宛然俗諦也中道即中諦也)。
【二通相三觀】通相三觀者即於一觀中圓解三諦也謂若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諦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觀非但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皆通是名通相三觀。
【三一心三觀】一心三觀者即於一念心而能圓觀三諦也謂觀一念心為從何處來去至何所畢竟無有淨若虛空名空觀能觀之觀所觀之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觀。
法界三觀(出華嚴法界觀)
法界三觀者乃帝心尊者依華嚴經而立也法界即所觀之境三觀即能觀之觀此三種觀雖自下升上漸次深廣然修之者但一道竪窮展轉圓妙非初觀外別有二三良以舉一即三全三是一故也。
【一真空觀】謂非虛妄念慮曰真非形礙色相曰空故簡情妄以顯真性使見色非實色舉體全是真空令見空非斷空舉體全是真性如是則能廓情塵而空色無礙泯智解而心境俱融故名真空觀。
【二理事無礙觀】謂性淨明體曰理形相分限曰事故觀廣大之理咸歸一塵即了一塵之色通遍法界是則融萬象之虛相全一真之明性理事交徹無礙圓融故名理事無礙觀。
【三周遍含容觀】謂無所不在曰周遍無法不攝曰含容故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可融是則一多無礙大小相含互攝互容重重無盡隱顯自在神用不測真可謂入華嚴無盡法界之境故名周遍含融觀。
圓覺三觀(出圓覺經畧䟽)
【一奢摩他】梵語奢摩他華言止止即止寂之義謂欲求圓覺者以淨覺心取靜為行而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即是體真止義當空觀故經云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體真止者謂體達無明顛倒之妄即是實相之真也)。
【二三摩鉢提】梵語三摩鉢提華言等持昏沉掉舉皆離曰等令心專注一境曰持謂欲求圓覺者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修以除諸幻即是方便隨緣止義當假觀故經云所圓妙行如土長苖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方便隨緣止者謂隨緣歷境安心不動也)。
【三禪那】梵語禪那華言靜慮靜即定慮即慧也謂欲求圓覺者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便能隨順寂滅境界即是息二邊止義當中觀故經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息二邊止者謂不分別生死涅槃止息有無等二邊之相也)。
南山三觀(出止觀輔行)
南山三觀者即終南山宣律師之所立也。
【一性空觀】性即性分也謂聲聞緣覺小乘之人觀因緣所生一切諸法其性本空皆無有我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性空觀(因緣者六根為因六塵為緣也所生一切諸法者即根塵相對所起諸心法也)。
【二相空觀】相即相狀也謂藏通二教菩薩觀因緣一切所生諸法其相本空但眾生情執妄見種種差別之相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相空觀。
【三唯識觀】識即心識也謂別圓二教大乘菩薩皆了世間一切外塵諸法自性清淨本來無實此理深妙唯意緣知故名唯識觀。
三種觀法(出止觀義例)
三種觀法者謂修行用觀之法也前托事附法二種乃是天台智者大師講法華經時為座下聽眾有修觀行者隨歷一事皆以觀法表對令其修習名托事觀或遇一切法相處亦附彼法相立其觀法令其修習名附法觀後之一種專約行門復說摩訶止觀兼明諸經所有行法名約行觀故有三種之不同也。
【一托事觀法】謂托王舍耆闍崛山等事而為觀也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故名托事觀(王舍等事表對觀法者王表心王舍表五陰舍即是令觀五陰也梵語耆闍崛華言靈鷲若表對者靈表心王鷲表受想行山表色陰亦是令觀五陰也)。
【二附法觀法】謂附四諦等法入一念心以為觀法故名附法觀(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約行觀法】謂專約行門而修觀也故止觀義例云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一故名約行觀。
毘婆舍那三行(出深密解脫經)
梵語毘婆舍那華言觀謂以寂靜之慧觀察根塵內外諸法令三昧成就進趣菩提故行有三焉(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塵者即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梵語菩提華言道)。
【一相】相即觀境也謂修觀之時於此心觀之中分別了知三昧境界之相如淨明鏡照徹一切影像了了分明也。
【二修行】修行者謂既了知觀法之相則善能修習一切妙行無有過失也。
【三觀】觀者觀察也謂修觀之時於一一觀法中善能觀察一一法相而不證彼小乘寂滅解脫直趣無上菩提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為三事故修毘婆舍那(出涅槃經)
梵語毘婆舍那華言觀即智慧也。
【一觀生死惡果報】謂修禪觀即能破諸昏暗觀察分別因緣生滅之相故於善惡果報悉皆明了不起惑業也。
【二增長善根】謂修禪觀能滅貪瞋癡等惡業暗障本性之智自然明發故一切善根悉皆增長也。
【三破諸煩惱】謂修禪觀了知生死過患不為根塵所染故一切煩惱悉能破滅也(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塵者即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也)。
三諦(出法華玄義)
諦者諦審也謂諦審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諦即假是俗諦即中是中諦此三隔歷即是次第三諦三一無礙即是圓融三諦(隔歷者三諦不互融也次第者前真次俗後中即別教三諦也圓融者舉一即三全三是一即圓教三諦也)。
【一真諦】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謂也盖諸法本空眾生不了執之為實而生妄見若以空觀蕩之則謂實之情自忘情忘即能離於諸相諸相若離則真空之理自然諦了故名真諦。
【二俗諦】俗即世俗立一切法之謂也諸法雖即本空皆不可得若以假觀照之則能諦了性具諸法歷歷宛然故名俗諦。
【三中諦】中即中正統一切法之謂也諸法本來不離二邊不即二邊若以中觀觀之則能諦了諸法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淨洞徹圓融無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議故名中諦。
二諦(出仁王護國般若經䟽)
諦即審實之義謂觀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不出空與色心經云我以三諦攝一切法是也。
【一空諦】空即虛幻之義謂諦審一切眾生及與世界等法性相本空虛假不實是名空諦。
【二色諦】色即質礙之義謂諦審世間眾生色身及山河大地種種形相乃至意識所緣一切境界皆是色法是名色諦。
【三心諦】心諦即第八識心王也謂眾生根身虛空世界乃至善惡一切諸法皆由此心出生是名心諦。
三假(出止觀輔行)
【一因成假】謂一切諸法必有所因和合方成如諸眾生因於父母生成此身是名因成了達此身虛幻不實是名為假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故名因成假。
【二相續假】謂眾生心識念念相續前念既滅後念復生是名相續了此相續本無實體是名為假一切諸法相續不斷亦復如是故名相續假。
【三相待假】待即對也謂一切諸法各有待對如對長說短對短說長對無說有對有說無是名相待了此一切對待之法本無實體皆是假名是名為假又如眾生身中以生對死以少對老亦復如是故名相待假。
三空(出金剛經刊定記)
【一我空】謂於五蘊之法強立主宰名為我執若推求色受想行識之五法皆無自性不見我體是名我空(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二法空】謂於五蘊之法計為實有名為法執若推求五蘊之法如幻如化皆從緣生無有自性是名法空。
【三俱空】謂我法二執既遣能空之空亦除空執兩亡方契本性是名俱空。
三懺(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懺梵語具云懺摩華言悔過謂改悔往昔之過非也作法取相二懺屬事無生一懺屬理理懺為正事懺為助若能正助合行事理兼運則無罪不滅無福不生也。
【一作法懺】謂身禮拜口稱唱意思惟三業所作一依法度披陳過罪求哀懺悔是名作法懺。
【二取相懺】謂定心運想取其現相為期於道塲中或見佛來摩頂或見光現或見華飛或夢中見諸瑞相或聞空中聲於此諸相隨獲一種罪即消滅是名取相懺。
【三無生懺】謂一切罪業皆從一念不了心生若了心性本空罪福無相則一切法皆悉空寂罪從何生是名無生懺。
三悔法(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懺悔】梵語懺摩華言悔過華梵兼舉故稱懺悔懺名修來悔名改往謂修將來之善果改已往之惡因是名懺悔。
【二勸請】勸請有二一謂十方世界有佛將入涅槃者勸請住世利濟眾生二謂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覺者勸請轉於法輪度諸眾生雖不面見諸佛而?心勸請以達歸敬之誠是名勸請。
【三回向】謂三業所脩一切諸善乃至懺悔勸請種種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同證菩提是名回向(三業者身業口業意業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三方便(出淨名經䟽)
䟽云方是智所詣之偏法便是善權巧用之能巧用諸法隨機利物故云方便(偏法者即小乘偏權之法也)。
【一自行方便】謂佛及四十一位心內所證不思議二諦之理是名自行方便(四十一位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薩及等覺菩薩也等覺者望後妙覺猶有一等故也二諦者一真諦泯一切法也二俗諦立一切法也)。
【二化他方便】謂藏通別三教及圓教有門所明諸菩薩等不斷煩惱照界內界外種種法門等是名化他方便(藏通別圓四教者藏即三藏教也通謂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名通教別謂別前藏通二教別後圓教故名別教圓謂圓妙圓滿故名圓教界內界外者謂三界之內外也)。
【三自他方便】謂前自行化他二種方便相對合論是名自他方便。
勝三修(出涅槃經)
謂菩薩依佛勝教而修破於聲聞劣修故名勝三修。
【一常修】常即不遷不變之謂也盖菩薩了知法身之體本來常住無滅無生以破聲聞之人不應於諸法中執為無常是名常修。
【二樂修】樂即安隱寂滅之謂也盖菩薩了知諸法之中而有涅槃寂滅之樂以破聲聞之人不應於諸法中執之為苦是名樂修(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我修】我即自在無礙之謂也盖菩薩了知無我法中而有真我得大自在無有障礙以破聲聞之人不應於諸法中執為無我無我所是名我脩(我所者謂五陰之身及資生等物也)。
劣三修(出涅槃經)
謂聲聞所修比於菩薩所修則劣故名劣三修。
【一無常修】謂聲聞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理而觀三界一切有為之法皆悉生滅無常是名無常修(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非樂修】非樂即苦也謂聲聞之人不知諸法之中本有涅槃寂滅之樂而觀一切諸法悉皆是苦是名非樂修。
【三無我修】謂聲聞之人不知自在無礙之真我而觀五陰等法皆空無我無我所是名無我修(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三漸次(出首楞嚴經)
三漸次者乃楞嚴經中佛欲說修行地位而先說此三等漸次以為根本以由一切地位雖有淺深不同而皆以此三種而為進行之本故經云如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也。
【一除助因】除助因者謂除眾生助惡之因也助惡之因即五種辛也五辛者即葱薤韮蒜興渠也謂此五辛食則能發[婬-壬+(工/山)]恚邪魅所著天人遠離是故修行之人欲得菩提必先斷除此五種辛菜也故經云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也(興渠葉如蔓菁根如蘿蔔出土辛臭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三摩地華言等持)。
【二刳正性】刳剖也破也正性即眾生[婬-壬+(工/山)]殺之性也以一切盜妄等惡皆由[婬-壬+(工/山)]殺而起故指此為正性也若欲修菩提者當用剖破[婬-壬+(工/山)]殺之性勿令毀犯故經云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壬+(工/山)]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違現業】違者背也遠也現業即現行六塵境界所起之業也謂修菩提之人既能斷除五辛不犯[婬-壬+(工/山)]殺則於現前六塵之境違遠而不相涉故經云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壬+(工/山)]於外六塵不多流逸是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三科(出婆沙論并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論云若迷心不迷色則合色開心數為五蘊若迷色不迷心則合心開色數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則心色各開數為十八界如此開合說者為令眾生於所迷處委細而觀故有三科不同焉。
【一五蘊】(亦名五陰)蘊積聚也謂積聚色受想行識五法以成身也如來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為色開意之一根為受想行識令其細觀於心是為合色開心故說五蘊也。
【二十二入】入涉入也謂六根六塵互相涉入也如來為迷色偏重者開色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聲香味觸合受想行識四種心法但名為意意之所對唯一法塵令其細觀於色是為開色合心故說為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三十八界】界即界限亦隔別之義謂此十八界各有別體義無混濫也如來為色心俱迷者開為六根六塵六識令其一一細觀是為心色俱開故說為十八界也(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
三種至教(出顯揚聖教論)
【一聖言所攝】謂修行之人於如來及諸弟子所說正法當依憑正義信解修習遵崇聖制不敢違越是名聖言所攝。
【二對治雜染】謂修行之人修善去惡必有對治之法如心散亂則以禪定之法治之如心貪染則以不淨觀法治之乃能息妄歸真得入正道是名對治雜染。
【三不違法相】謂修行之人於如來所說正教當遵其法相如理思修精進一心不敢違背是名不違法相。
三宗(出宗鏡錄)
宗猶?也圭峯密禪師云大乘經教綂唯三宗。
【一法相宗】謂此宗說一切有漏妄法及無漏淨法無始時來各有種子在阿頼耶識中遇緣熏習即各從自性而起都不關涉真如故於色心諸法而建立種種名相是名法相宗(梵語阿頼耶華言藏識即第八識也)。
【二破相宗】謂此宗一向說凡聖染淨之法一切皆空本無所有設見一法過涅槃者亦如夢如幻彼且本不立真何况於妄真妄名相一切俱無故名破相宗(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法性宗】謂此宗說依真起妄盖真如不變不礙隨緣如云法身流轉五道如來藏受苦樂等若悟妄即真如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即清淨等是名法性宗(五道者天道人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南中三教(出華嚴經䟽)
南中三教者謂自齊朝已後江南諸師立此三教判如來一代所說之法也。
【一漸教】謂佛說法始自鹿苑終至雙?從小至大是名漸教。
【二頓教】謂佛最初為諸菩薩說華嚴經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是名頓教。
【三不定教】謂別有經雖非頓漸所攝而明佛性常住即勝鬘經及金光明經等是名不定教。
岌法師三教(出華嚴經䟽)
岌武丘人也謂其以此三教判如來一代所說之法也。
【一有相教】謂佛設教於十二年說阿含經已前見有得道是名有相教(見有得道者謂二乘見一切法是有不離色心因而得道也)。
【二無相教】謂佛設教於十二年說阿含經已後齊至法華見空得道是名無相教(齊即齊限見空得道者謂菩薩見一切法皆空因而得道也)。
【三常住教】謂佛設教最後有無雙照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闡提皆得作佛是名常住教(梵語闡提華言信不具)。
三等流(出宗鏡錄)
等流者等即平等流即流類也。
【一真等流】謂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所引善惡無記同類之果果與因性真實是同故名真等流。
【二假等流】謂前世殺生令他命短故感今世自亦短命有相似義假名等流故名假等流。
【三分位等流】謂眼等諸識各隨自類轉變如眼識乃至身識皆從第八種子識而生對於色等諸塵名等流果若第六識從種子識而生起諸分別亦名等流果而識與塵分位各同故名分位等流(種子識即藏識也等流果者謂眼識與色塵乃至身識與觸塵各為等流而識與塵皆名果也第六識即意識也)。
三忍(出華嚴經䟽)
忍耐也又忍可也謂於一切逆順善惡之境而能忍受安心不動故名為忍。
【一耐怨?忍】謂人以怨憎毒?而加於我即能安心忍耐而無返報之心是名耐怨?忍。
【二安受苦忍】謂疾病水火刀杖等眾苦所逼即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動是名安受苦忍。
【三諦察法忍】謂審察諸法體性虛幻本無生滅信解真實心無妄動安然忍可是名諦察法忍。
三受(出雜阿含經)
受者領納也謂六根之識領受六塵之境也(六根之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一苦受】謂於六塵違情之境而有逼迫之苦是名苦受。
【二樂受】謂於六塵順情之境而有適恱之樂是名樂受。
【三不苦不樂受】謂於六塵不違不順之境所受非苦非樂是名不苦不樂受。
三種無常(出順中論)
【一念念壞滅無常】謂根塵相對所起心念前念既滅後念復生生已還滅念念不住皆悉無常是名念念壞滅無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和合離散無常】謂一切法皆由因緣和合而成本無實體若因緣別離即便散壞且如眾生由四大和合而成其身若四大別離即便散滅是名和合離散無常(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三畢竟無常】畢竟猶决定也謂决定了知一切諸法皆假因緣和合而生虛幻不實終歸壞滅是名畢竟無常。
三支比量(出阿毘達磨雜集論)
比量者謂以有為法與無為法比類而量度也。
【一立宗】宗猶主也要也謂如五蘊等法皆假因緣而生實無自性於中求我决不可得故對執我論者先說諸法無我也(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二立因】立因者謂破執有我者而立因也若於五蘊等法施設實有我者此之五蘊既從眾緣而生皆是生滅之法蘊既生滅我不成就若離五蘊而於餘處施設有我者我無所因我亦無用是則皆無有我也。
【三立喻】立喻者謂以別法喻所立法也如於現在世施設實有過去相者此現在相已生未滅不應於已生未滅法中施設過去已滅之相若離現在而於餘處施設過去相者然過去世相既滅壞不應施設有相此過去相不可得以喻諸法皆不可得也。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六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七 昆九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三種圓滿安樂(出瑜伽師地論)
【一成就加行圓滿】謂脩菩薩行者於淨戒中不敢毀犯於身語意清淨無染若有過失即能懺悔令其戒體圓滿無虧是名成就加行圓滿。
【二成就意樂圓滿】謂脩菩薩行者為法出家不為活命但為求無上菩提及求大涅槃樂勇猛精進不生懈怠之心不雜眾惡之法不受當來生老病死之苦是名成就意樂圓滿(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成就宿因圓滿】謂脩菩薩行者於宿世中曾修福善故於今生種種資身之具悉無匱乏復能為他廣行惠施心不慳悋是名成就宿因圓滿。
三義歡喜(出觀經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䟽因釋阿難及天龍等聞法歡喜作禮而去故以三義釋之(梵語阿難華言慶喜)。
【一遇人歡喜】人即佛也謂佛具足四無礙智說觀彼佛之法離於錯謬今遇此人寧不歡喜是名遇人歡喜(四無礙智者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詞無礙智樂說無礙智也彼佛即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
【二聞法歡喜】謂所說觀佛之法一十六門曲盡其妙能令凡心入深三昧聞如是法豈不歡喜是名聞法歡喜(一十六觀門者日觀水觀地觀寶?觀八功德水觀総觀華座觀像觀佛真身觀觀世音觀大勢至觀普想觀雜想觀上軰生觀中軰生觀下軰生觀)。
【三得果歡喜】果即修觀剋獲之果也謂韋提希等聞說觀佛之法依此修之得分真果侍女諸天得相以果得如是果豈不歡喜是名得果歡喜(梵語韋提布華言思惟分真者即證一分中道也相似者近於分真也)。
三因(出佛性論)
【一應得因】謂依真如空理而修因行應得菩提之果故名應得因(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加行因】謂依菩提心加功用行以此為因即能證得法身之果故名加行因。
【三圓滿因】謂由加行故因行圓滿故名圓滿因。
三斷(出宗鏡錄)
【一自性斷】謂智慧起時煩惱暗障自性應斷故名自性斷。
【二不生斷】謂得法空之時能令三塗惡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斷(三塗者火塗刀塗血塗也)。
【三緣縛斷】謂但斷心中之惑則於外塵境不起貪瞋於境雖緣不生染著故名緣縛斷。
三斷(出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一見所斷】謂聲聞初果之人斷惑見理名為見道因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故名見所斷(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八十八使者一身見二邊見三見取四戒取五邪見六貪七瞋八癡九慢十疑此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謂欲界苦諦十使具足集滅二諦各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道諦下八使除身見邊見四諦合為三十二上色界無色界每四諦下咨除瞋使餘皆如欲界故上二界合為五十六并前欲界三十二共成八十八使也)。
【二修所斷】謂聲聞第二果第三果修真斷惑名為修道因斷三界十隨眠惑故名修所斷(十隨眠者即是思惑謂長時隨逐潛伏覆蔽真性故名隨眠欲界有四謂貪瞋癡慢色界無色界各三謂貪癡慢共為十也)。
【三非所斷】謂聲聞第四果三界煩惱皆已斷竟得無漏果無惑可斷故名非所斷。
龍華三會(出法住記)
彌勒下生經云彌勒菩薩即於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於龍華?下花林園中三會說法故云龍華三會(梵語彌勒華言慈氏)。
【第一會度九十六俱胝聲聞眾】梵語俱胝華言百億記云若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於今釋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種善根或教他種以七寶金銀鍮石銅鐵木石泥土或以繒縷或以綵畫作佛形像及窣堵波若大若小乃至最小如指節大或以香花諸妙供具而為供養由如是善根力故至彌勒如來成正覺時善得人身於第一會中剃髮出家乘宿願力便得涅槃(梵語窣堵波華言高顯即塔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第二會度九十四俱胝聲聞眾】記云若國王等及以臣庶於今釋迦牟尼佛正法中能為法事謂於諸大乘經典或律或論若讀若誦或恭敬供養或於經卷以諸雜綵而嚴飾之由是善根力故至彌勒如來成正覺時善得人身於第二會中剃髮出家乘宿願力便得涅槃。
【第三會度九十二俱胝聲聞眾】記云若諸國王及臣庶等於今釋迦牟尼佛正法中能為僧事自種善根或教他種於每月初一日或初八日十五日設齋供養比丘比丘尼或供養脩禪定者或供養諸說法者或施坐臥等具供養僧眾由是善根力故至彌勒如來成正覺時於第三會中剃髮出家乘宿願力便得涅槃。
菩薩三脩學(出菩薩瓔珞本業經)
【一百刼頂寂定中脩諸三昧】刼梵語具云刼波華言分別時節梵語三昧華言正定頂寂定者在眾定之上故名頂也謂等覺菩薩住頂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刼修一切三昧已入金剛三昧與一切法性相應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覺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剛三昧著金剛㝡堅至利謂入此三昧則一切諸惑無不斷也)。
【二千刧金剛定中學諸威儀】謂等覺菩薩復住壽千刼學佛一切威儀象主觀視師子遊步修佛無量不可思議神通化導之法皆現在前入佛行處坐佛道塲也。
【三萬刼大寂定中學佛化行】謂等覺菩薩復住壽萬刼學佛教化之行現諸色相教化眾生復現同諸佛常行中道大樂無為也。
菩薩生兜率天三事勝(出涅槃經)
菩薩當補佛處故生兜率梵語兜率華言知足謂於五欲境界知止足故(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一命勝】菩薩已離三界生死雖不修命業而於彼天託生天繫壽命四千嵗天壽畢已降生中國以補佛處是名命勝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色勝】菩薩雖不修色業既生兜率而妙色身光明照耀自然莊嚴異諸天眾是名色勝也。
【三名勝】佛本行集經云菩薩既生兜率其諸天眾即喚菩薩名為護明展轉稱喚其聲上徹淨居乃至色界天頂是名名勝也(護明釋迦佛也從迦葉佛時護持禁戒梵行清淨命終生天不失本心不忘宿行故曰護明)。
三賢(出仁王護國經䟽)
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皆稱賢者此就別教而論盖諸位菩薩但斷見思惑盡尚有無明惑在未入聖位故名賢也。
【一十住】會理之心安住不動名之為住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
【二十行】行即進趣之義謂行此行則能進向於果名之為行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違逆行四無屈撓行五無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難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三十回向】回因向果名為回向一救諸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二不壞回向三等一切諸佛回向四至一切處回向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六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無縛無著解脫回向十入法界無量回向。
三種發心(出起信論)
【一信成就發心】謂十信行滿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發心住故名信成就發心(十信者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也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
【二解行發心】解即解了行即修行謂十行位中能解法性本空順修六度之行發回向心入十回向故名解行發心(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礙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三證發心】證即證入謂入初地乃至第十地而此證者無有境界惟真如智名為法身法身顯發故名證發心。
三不退(出觀經妙字鈔)
【一位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初住位中斷見惑二住至七住位中斷思惑則永不退失超凡之位故名位不退(初住即十住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
【二行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八住已去至十行位中伏斷塵沙之惑則永不退失菩薩之行故名行不退(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
【三念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初地已去破無明惑則永不退失中道正念故名念不退。
三處入法界(出華嚴經䟽)
法界即一切眾生本有之心諸佛所證平等之理也而云三處入者由菩薩根有利鈍行有淺深故所證入先後不定遂分三處也。
【一十住初心入法界】謂利根菩薩即於初住位中破無明惑證入法界平等之理得不退轉是名十住初心入法界也(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
【二回向終心入法界】謂菩薩於十回向後心眾行純熟證入法界是名回向終心入法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礙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三初地入法界】謂菩薩於前行向中功德具足至於初地即得證入法界乃了三德圓融三身自在是名初地入法界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也三身者法身報身應身也)。
文殊三名(出翻譯名義)
【一文殊師利】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謂具不可思議種種微妙功德故名妙德。
【二滿殊尸利】梵語滿殊尸利華言妙首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德在諸菩薩之上故名妙首。
【三曼殊室利】梵語曼殊室利華言妙吉祥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最勝吉祥故名妙吉祥。
三人觀十二因緣(出涅槃經)
三人者謂通教聲聞緣覺菩薩雖同觀十二因緣然隨智淺深法成高下故有三種之異也。
【一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梵語菩提華言道謂聲聞之人用體空之智初觀十二因緣生次觀十二因緣滅觀此生滅即悟非生非滅破見思之惑證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體空者體達諸法性本空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因緣生者即無明緣行行緣識等是也因緣滅者即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是也)。
【二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謂緣覺之人亦用體空之智初觀十二因緣生次觀十二因緣滅觀此生滅即悟非生非滅破見思之惑更能侵除習氣以由能觀之智比於聲聞稍勝故所證真空之理亦深是名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侵除者猶漸除也習氣者見思餘習之氣分也)。
【三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謂菩薩之人雖亦用體空之智觀十二因緣生滅了悟非生非滅而能頓斷見思習氣以由能觀之智比於緣覺復勝故所證真空之理最深是名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阿羅漢三義(出翻譯名義)
梵語阿羅漢華言無生亦云無學謂三界生死已盡是為無生無法可學是為無學或言不翻者名含三義故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一殺賊】賊即見思惑也以其刼人功德之財奪人智慧之命故名為賊阿羅漢能斷三界見思之惑故名殺賊。
【二不生】不生即無生也謂阿羅漢既斷見思惑盡更不受三界生故名不生。
【三應供】謂阿羅漢智斷功德既已具足應受人天供養故名應供(智謂得漏盡智斷謂斷三界見思惑盡也)。
三迦葉(出法華經文句)
梵語迦葉華言光波謂身光炎涌暎餘光故也毘婆尸佛時三人共立剎柱以是因緣感報遂為兄弟(梵語毘婆尸華言勝觀)。
【一優樓頻螺迦葉】梵語優樓頻螺華言木?林謂其居處近於此林故以名之將護四眾供給四事令無所乏最為第一(四眾者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優婆塞四優婆夷也四事者一飲食二衣服三臥具四醫藥也)。
【二伽耶迦葉】梵語伽耶華言城謂其居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故以名之觀了諸法都無所著教化眾生最為第一(梵語由旬華言限量一由旬四十里也)。
【三那提迦葉】梵語那提華言河謂其居止近於此河故以名之心意寂然降伏結業精進修行最為第一。
阿難三名(出翻譯名義)
阿難是斛飯王之子佛成道日生以其能持法藏有三種不同隨德受稱故有三名也。
【一名阿難】梵語阿難華言慶喜生時合國欣慶歡喜故也以其親承佛旨傳以化人即傳持聲聞藏也。
【二名阿難䟦陀】梵語阿難䟦陀華言喜賢以其住於有學之地得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即傳持緣覺藏也(空者謂了達自性本空無我我所也無相者謂一切法空無男女相也無願者謂了達諸法無相無所願求也以能空此三者即得自在無礙故云解脫門也)。
【三名阿難迦羅】梵語阿難迦羅華言喜海以其解了如來說法無說而說說即無說所謂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即傳持菩薩藏也。
聲聞三道(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見道】謂聲聞因斷三界見惑見真諦理故名見道即初果湏陀洹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見惑者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曰見惑梵語湏陀洹華言預流謂預入聖道法流也)。
【二脩道】謂聲聞得初果已復緣真諦之理斷欲界九品思惑名為脩道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思惑者五根對五塵起貪染心曰思九品者於上中下三品每一品中又分三品名為九品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來欲界一番受生也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謂不來欲界受生也)。
【三無學道】謂聲聞斷三界見思惑盡真諦之理究竟無法可學故名無學即第四果阿羅漢也(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
結集三人(出付法藏因緣經)
【一阿難】梵語阿難華言慶喜斛飯王之子佛成道日生生時舉國欣慶故云慶喜隨佛出家得阿羅漢果多聞第一能持法藏如來滅後與文殊師利集諸大眾於鐵圍山等處結集脩多羅藏(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
【二優波離】梵語優波離華言化生或翻上首以其持律第一為眾紀綱故也如來滅後與五百聖人於畢鉢羅窟內結集毘奈耶藏(畢鉢羅西域記云即菩提?也梵語毘奈耶華言善治即律也)。
【三迦葉】梵語迦葉波華言飲光謂其身光炎涌能映餘物故也如來滅後集諸大眾於畢鉢羅窟等處結集阿毘曇藏(梵語阿毘曇華言無比法即論也)。
初果三結(出四教儀集註)
結即見惑眾生由此見惑結縛不能出離生死聲聞之人斷此惑盡即證初湏陀洹果故名初果三結(梵語湏陀洹華言預流謂預入聖道法流也)。
【一身見結】謂眾生於五陰等法中妄計為身強立主宰恒起我見是名身見結(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戒取結】謂外道之人於非戒中謬以為戒取以進行如鷄狗戒等是名戒取結(鷄狗戒者謂外道計自身前世從鷄中來即便獨立等或計從狗中來即便噉糞穢等是也)。
【三疑結】謂迷心背理而於正法猶豫不决不能深信是名疑結。
三餘(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煩惱餘】煩惱餘亦名障餘謂二乘之人雖斷三界內見思惑盡尚有界外無明惑在故名煩惱餘(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業餘】業餘亦名道餘謂二乘之人雖斷三界內業縛尚餘界外變易生死之業故名業餘。
【三苦餘】苦餘亦名果餘謂二乘之人已出三界分叚生死尚有變易生死之苦故名苦餘。
三佛子(出華嚴經䟽)
【一外子】謂諸凡夫未曾入道未能紹繼佛種是名外子。
【二庶子】謂聲聞緣覺但稟小乘之教生於法身不從如來大法生故是名庶子。
【三真子】謂大乘菩薩稟受如來大法生於法身是名真子。
三車(出法華經)
三車者車即運載之義喻三乘之人各以所乘之法運出三界而至涅槃也(三乘者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羊車】羊車者以羊挽車故名羊車喻聲聞之人脩四諦行求出三界但欲自度不顧他人如羊之奔逸竟不回顧後群故以羊車喻之經云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是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二鹿車】鹿車者以鹿挽車故名鹿車喻緣覺之人脩十二因緣行求出三界而畧有為他之心如鹿之馳走即能回顧後群故以鹿車喻之經云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是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牛車】牛車者以牛挽車故名牛車喻三藏教菩薩之人脩六度行但欲度人出於三界而不求自出如牛之荷負安耐一切普運故以牛車喻之經云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是也(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三乘(出法華經)
乘即運載之義謂聲聞緣覺菩薩各以其法為乘運出三界生死同到真空涅槃故名三乘(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聲聞乘】聞佛聲教而得悟道故曰聲聞謂其知苦斷集慕滅脩道故以此四諦為乘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二緣覺乘】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名緣覺謂始觀無明緣乃至老死此是觀十二因緣生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此是觀十二因緣滅觀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故以此十二因緣為乘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菩薩乘】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覺悟一切有情眾生也菩薩行六度行廣化眾生出離生死故以此六度為乘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三乘觀門(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聲聞觀苦諦為初門】苦即三界生死之苦也諦即審實之義謂聲聞之人知果苦而斷集因慕寂滅而脩道品諦觀五陰生死之身即是眾苦之本故觀苦諦為初門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緣覺觀集諦為初門】集即招集之義謂煩惱之因則能招集生死之苦果也緣覺之人於十二因緣中初從無明觀起無明即屬集諦了知苦果實由集因而生故觀集諦為初門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菩薩觀道諦為初門】道即六度也謂菩薩為利他故廣行六度化諸眾生故觀道諦為初門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三田喻三種人(出涅槃經)
【第一田】此田渠流便利無諸沙滷瓦石?刺種一得百以喻菩薩根性猛利智慧明了利益眾生無有窮盡是為第一田也(滷音魯)。
【第二田】此田雖無沙滷瓦石?刺渠流險難[(冰-水+〡)*ㄆ]實减半以喻聲聞根性稍鈍雖得無漏但能自利不能度生是為第二田也(無漏者謂聲聞惑業已斷無復漏落三界生死也)。
【第三田】此田渠流險難多諸沙滷瓦石?刺種一得一為藁草故以喻闡提之人而於佛法無有信心今為說法以種後世善種是為第三田也(闡提梵語一闡提華言信不具外道名)。
三草(出法華經文句)
草即藥草也藥草既蒙雲雨之潤即得生長而能徧治眾病變體成僊以譬五乘之人既聞法華之教無漏智慧即得增長能破無明之惑開佛知見故以三草喻之(五乘者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天乘人乘也)。
【一小草】小草喻人天也謂法雨既沾無不蒙潤而人天之機根力微弱未獲大益故名小草。
【二中草】中草喻聲聞緣覺也謂此二乘之人蒙佛法雨而於大乘根漸增長故名中草。
【三上草】上草喻三藏教菩薩也謂此菩薩蒙佛法雨敷榮欝茂自他饒益故名上草(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也)。
三獸渡河(出天台四教儀并法華玄義)
三獸喻三乘河喻空理也謂通教聲聞緣覺菩薩同出三界取證空理而根噐有大小行位有淺深如象馬兔同共渡河而有淺深之異故以此為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一象渡河】象渡河者喻菩薩之人也謂菩薩修六度萬行利益眾生斷見思惑及斷習氣盡而證菩提如象之渡河得其底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見思惑者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曰見惑眼耳鼻舌身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曰思惑習氣者即見思餘習之氣分也)。
【二馬渡河】馬渡河者喻緣覺之人也謂緣覺修十二因緣斷見思惑雖兼斷習氣未能淨盡而證真空之理如馬之渡河雖不至底而漸深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兔渡河】兔渡河者喻聲聞之人也謂聲聞修四諦法斷見思惑未能除斷習氣而但證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過不能深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比丘三義(出大智度論)
梵語比丘華言除饉謂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之人戒行是良福田能除因果之饉乏故名除饉或言不翻者名含三義故也。
【一破惡】謂比丘脩戒定慧之道能破見思之惡故名破惡。
【二怖魔】魔梵語具云魔羅華言殺者謂能殺人智慧之命也比丘既能脩道魔即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亦能轉化於他空我眷屬魔即驚怖故名怖魔。
【三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比丘常當乞食清淨自活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故名乞士。
三種僧(出涅槃經)
【一犯戒雜僧】謂其雖持禁戒為利養故與破戒者常共親附同其事業雜處熏習因而破戒是名犯戒雜僧也。
【二愚癡僧】謂其雖在阿蘭若處諸根不利闇鈍愚魯經律論藏不能解了於諸弟子或犯禁戒亦不能教令清淨懺悔是名愚癡僧也(梵語阿蘭若華言閑靜處)。
【三清淨僧】謂其本性清淨嚴持戒律通達經論不為諸魔之所沮壞又能調伏利益一切眾生為說諸戒輕重之相堪稱護法無上大師是名清淨僧也。
律師三法(出善見毘婆沙律)
【一本毘尼藏】梵語毘尼華言律謂為律師者必本於毘尼諷誦通利句義辯習文字不忘然後可以教授於人所以稱之為律師也。
【二堅持不雜】謂為律師者當懷慚愧堅持法律於毘尼藏所有文句義䟽悉皆通達若有問者次第而答不相雜亂所以稱之為律師也。
【三受持不忘】謂為律師者於毘尼藏所傳之師湏知次第授受之由若佛授優波離如是次第師師相承乃至于今於其名字或能盡知或知一二而不忘失所以稱之為律師也。
三圓滿(出瑜伽師地論)
【一行圓滿】謂聽聞正法依法脩行復能為他如法演說自利利他之行既周是名行圓滿。
【二果圓滿】謂由脩行即能證涅槃之果圓成滿足是名果圓滿(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師圓滿】師即受道之師謂能以佛所說之法教誡於我復能引發一切梵行令得滿足是名師圓滿。
沙彌三名(出翻譯名義)
梵語沙彌華言息慈謂息惡行慈也。
【一驅烏沙彌】謂能驅遣烏鳥即七嵗至十二三嵗者皆名驅烏沙彌也。
【二應法沙彌】謂能與出家之法相應即十四嵗至十九嵗者皆名應法沙彌也。
【三名字沙彌】謂能止息諸惡勤行眾慈可以沙彌名字稱之即二十嵗已上皆號名字沙彌也。
三種天(出涅槃經)
天者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故名天也。
【一世間天】謂十方世界一切剎土中諸大國王雖處人中享受天福是名世間天。
【二生天】即一切眾生脩行十善之因受其果報或生欲界天或生色界天或生無色界天是名生天(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三淨天】謂聲聞緣覺斷諸煩惱獲大神通變化自在清淨無染是名淨天。
三界(出華嚴孔目)
界限也別也謂三界分限各別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種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婬-壬+(工/山)]欲下極阿鼻地獄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叅多諸染欲故名欲界(梵語阿鼻華言無間第六他化天者李他所化而自娛樂也)。
【二色界】色即色質謂雖離欲界穢惡之色而有清淨之色始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九有一十八天並無女形亦無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質故名色界(梵語阿迦膩吒華言質礙究竟一十八天者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也)。
【三無色界】謂但有心識而無色質也始從空處終至非非想處九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形質故名無色界(四天者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也)。
三事人勝諸天(出大毘婆沙論)
【一能勇猛】諸天耽嗜欲樂不復進脩是人雖不見當來之果而能脩諸苦行精進不怠是能勇猛勝諸天也。
【二能憶念】諸天耽嗜欲樂慧性常惛是人能憶記曩久所作所說之事了了分明悉無忘失是能憶念勝諸天也。
【三能梵行】梵者淨也諸天耽嗜欲樂不復增脩善業是人初發心時能種殊勝善根愛持戒律行業清淨是能梵行勝諸天也。
閻浮提人三事勝餘三洲(出長阿含經)
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即南洲也三洲者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北欝單越也。
【一勇猛強記】謂南洲之人於諸教法勇猛讀誦記聞廣愽心不忘失其餘三洲則不能然所以勝之也。
【二勤脩梵行】謂南洲之人於諸清淨梵行則能精勤脩習期證道果其餘三洲則不能然所以勝之也。
【三佛出其土】謂南洲乃是中華文物之國一切聖賢皆出其中其人易化所以佛之降生必在斯土其餘三洲則不示現所以勝之也。
三種人難報(出大毘婆沙論)
佛告比丘我見有三種人於諸有情多獲利益其恩難報假使盡其形壽以諸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緣而供養之亦不能報也。
【一令出家者】謂若有人為其說法勸令出家剃髮染衣以正信心受持淨戒乃至成就菩提其恩難報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令知集法者】集積集也謂眾生積集煩惱惑業而能招集生死之苦若有人為其說法令知煩惱過患而滅除之其恩難報也。
【三令得漏盡者】漏盡者謂眾生生死惑俱盡不漏落三界也若有人為其說法令如法而脩破除煩惱出離生死之苦而證真空涅槃之樂其恩難報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太子三妃(出瑞應經并翻譯名義)
經云太子十七嵗納妃三人以示同人法也。
【一瞿夷】梵語瞿夷華言明女其父名水光長者女生之時日將沒餘光照其室內皆明因名瞿夷是太子第一妃也。
【二耶輸】梵語耶輸陀羅華言華色是太子第二妃即羅㬋羅之母也其父名移施長者。
【三鹿野】鹿野是太子第三妃也其父名釋長者。
三善知識(出止觀)
知識者聞名欽德曰知覩形敬奉曰識謂脩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識以訓誨同行知識以䇿勵外護知識以資養三者俱備方能成就其功故名善知識也。
【一教授善知識】宣傳聖言曰教訓誨於我曰授即教授之師也謂其人內外方便通塞障礙皆能决了是名教授善知識。
【二同行善知識】謂脩觀行之人互相䇿發切磋琢磨併心齊志如乘一船故名同行善知識。
【三外護善知識】護猶助也謂管理所湏以助脩行之人或有外侮而能扞禦故名外護善知識。
三想(出大智度論)
般若經云菩薩欲成無上道者應起平等心於一切眾生無有偏黨皆生親愛之想莫生怨心莫生中人心故名三想。
【一怨想】怨想者謂有人加害於我及害我父母兄弟者亦生親愛之想也。
【二親想】親想者謂於父母兄弟及親戚朋友等皆生親愛之想也。
【三中人想】中人想者謂於非怨非親之人亦生親愛之想也。
三思(出華嚴經䟽鈔)
【一審慮思】謂在意地籌量之時未有所作故名審慮思。
【二决定思】謂意既决定乃有所作是名决定思。
【三動發思】唯識論云動身之思名為身業發語之思名為語業是名動發思。
三惡覺(出涅槃經并宗鏡錄)
覺即知覺宗鏡錄云若唯脩事定但習世禪雖曰脩行猶生惡覺以不制意地未斷其原故也經云一切凡夫雖善護身心猶故生於三種惡覺是也。
【一欲覺】欲即貪欲謂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塵過患而於順情之境種種貪求而生惡覺故名惡覺(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二恚覺】恚即瞋恚謂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塵過患而於違情之境種種忿怒而生惡覺故名恚覺。
【三害覺】謂一切凡夫之人常為覺觀怨賊之所侵害故名害覺(覺觀者初心在緣曰覺細心分別曰觀)。
三報(出慈悲水懺)
【一現報】謂現世作惡現身即受惡報現世作善現身即受善報是名現報。
【二生報】謂此生作善作惡來生方受善惡之報是名生報。
【三後報】謂或過去無量生中作善作惡於此生中受善惡報或在未來無量生中受善惡報是名後報。
三業(出析玄記)
【一身業】身業即身所作之業也有善有惡若殺生偷盜邪[婬-壬+(工/山)]即身惡業也若不殺不盜不[婬-壬+(工/山)]即身善業也。
【二語業】語業即口所說之業也有善有惡若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即口惡業也若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即口善業也。
【三意業】意業即意所起之業也有善有惡若貪欲瞋恚邪見即意惡業也若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即意善業也。
三福田(出優婆塞滅經)
【一報恩福田】謂父母有養育之恩師長有教誨之恩若能供養恭敬非惟報荅其恩抑且自然獲福是名報恩福田。
【二功德福田】謂若能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非但成就無量功德亦能獲其福報是名功德福田(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僧梵語具云僧伽華言和合眾)。
【三貧窮福田】謂若見貧窮困苦之人當起慈愍之心以己所有資生等物而給施之唯不求報則亦自然獲福是名貧窮福田。
三福業(出增一阿含經)
【一施福業】謂脩行之人若遇貧窮之人來乞之時須食與食須衣與衣乃至臥具醫藥隨其所欲皆悉施與因施獲福是名施福業也。
【二平等福業】謂脩行之人能持戒律不興惡想梵行端嚴語言和雅以平等慈悲愛護之心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隱以平等心而能致福是為平等福業也。
【三思惟福業】謂脩行之人以智慧觀察了知出要之法遠離世間塵緣雜想以此思惟為出世善福之業是為思惟福業也。
三供養(出普賢行願䟽)
【一財供養】謂以世間財寶及以種種上妙諸供養具供養諸佛菩薩是名財供養(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法供養】謂依佛所說教法脩於眾行乃至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即是以法供養諸佛菩薩是名法供養(梵語菩提華言道)。
【三觀行供養】謂依中道妙觀觀於一念之心具足三諦之法無有缺减眾生諸佛平等不二煩惱生死即是菩提涅槃念念觀之即是供養諸佛菩薩是名觀行供養(三諦者真諦俗諦中諦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應供養(出增一阿含經)
【一如來所應供養】謂如來出現世間咸欲利樂一切眾生於天人中最尊最上不降伏者而降伏之無救護者而救護之未度脫者而度脫之以是因緣一切天人所應供養。
【二阿羅漢所應供養】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謂阿羅漢生死已盡梵行已立而能利益有情為世福田以是因緣一切天人所應供養。
【三轉輪聖王所應供養】謂轉輪聖王恒以正法治化天下使其人民不殺不盜無諸過惡咸被恩澤各得其所以是因緣一切人民所應供養。
三種示導(出般若經)
示開示導引導謂菩薩見諸有情在地獄中受極苦報即起拯濟之心故有三種示導也。
【一神變示導】謂菩薩憫彼地獄之苦故現神通之力滅除湯火刀劒種種苦具令諸眾生藉此神變從地獄出生天人中受諸快樂是為神變示導。
【二記說示導】謂菩薩憫彼地獄之苦而於眾生念念記憶不忘而為說法令諸眾生藉此法力從地獄出生天人中受諸快樂是為記說示導。
【三教誡示導】謂菩薩憫彼地獄之苦即發慈悲喜捨之心說法教誡令諸眾生藉此教誡從地獄出生天人中受諸快樂是為教誡示導。
三善道(出四教儀集註)
三善道者謂天人阿脩羅同脩十善雖有上中下品不同皆名善道(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一天道】天即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也謂因脩上品十善復脩世間禪定得生其中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即四天下之人也謂因行五常五戒復行中品十善得生其中是名人道(四天下即四洲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閻浮提北欝單越也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也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飲酒也)。
【三脩羅道】梵語阿脩羅華言無酒謂雖行五常欲勝他故行下品十善得生其中是名脩羅道亦名仙道者以脩羅一道攝屬不定故也(無酒者脩羅於四天下採花醞於大海魚龍業力其味不變逐瞋妬誓斷酒故名無酒)。
三種禮佛(出華嚴孔目)
【一成過禮】謂禮佛時身儀不正而與輕慢相應如碓上下佛制有過是名成過禮。
【二相似禮】謂禮佛時身儀雖似端正而與雜覺相應是名相似禮(雜覺者謂覺知之念紛雜也)。
【三順實禮】謂禮佛時身儀端正而與正智相應隨順實理是名順實禮。
三發心(出翻譯名義)
【一發大智心】謂欲以智慧廣求一切佛法普令眾生皆得法喜之樂是名發大智心。
【二發大悲心】謂慈愍一切眾生輪廻生死受種種苦誓願救㧞是名發大悲心。
【三發大願心】謂依四弘誓願發無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名發大願心(四弘誓願者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
三發心(出釋氏要覽)
【一厭離有為發心】謂人厭惡世間皆是有為之法能招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離此苦即發心修行是名厭離有為發心(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所求菩提發心】梵語菩提華言道謂人宿有善本具正知見欲求出世妙道即發心修行是名所求菩提發心。
【三饒益有情發心】有情即眾生也謂人起慈悲心愍念世間一切眾生受生死苦即發心修行願㧞其苦而與其樂是名饒益有情發心。
三種發心(出觀經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當得徃生(彼國者西方安養淨土也)。
【一至誠心】至專也誠實也謂此土眾生欲生彼國當發專至誠實之心正念真如求願徃生故名至誠心。
【二深心】謂求無上佛果必須心契深理欲契深理必須厚種善根涅槃經云深根難㧞故名深心。
【三發願心】謂以真如實心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發願求生淨土速證法忍廣㧞一切眾生苦惱故名發願心(法忍者謂於無生之法忍可忍證也)。
三種發菩提心(出起信論)
【一直心】直心者謂心常質直離諸謟曲能行正法即是菩提之心也。
【二深心】深心者謂於正法心生深信而復樂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也。
【三大悲心】大悲心者悲即悲愍謂悲愍一切受苦眾生常思救護令其安樂即是菩提之心也。
三行(亦名三種業出大智度論并王法念處經)
【一福行】謂因修十善等福報生欲界天上人間及阿脩羅享福受樂故名福行(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梵語阿脩羅華言無酒)。
【二罪行】謂因作五逆十惡等罪報生畜生餓鬼地獄責罪受苦故名罪行(五逆者一殺父母二破和合僧三出佛身血四殺阿羅漢五破羯磨僧也十惡者殺生偷盜邪[婬-壬+(工/山)]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也)。
【三無動行】(亦名不動行)謂修世間禪定報生色界無色界天心定不動故名無動行。
三種清淨(出大智度論)
【一心清淨】謂修學般若菩薩不生染心不生瞋心不生憍慢心不生慳貪心不生邪見心是名心清淨(梵語般若華言智慧)。
【二身清淨】謂修學般若菩薩心既清淨再後受身常得化生是名身清淨。
【三相清淨】謂修學般若菩薩身心既皆清淨則能具足相好莊嚴其身故名相清淨。
清淨三業(出瓔珞經)
經云須菩提問佛色身佛即以三業荅之(梵語須菩提華言空生又云善現)。
【一身行清淨】謂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諸不善法是名身業清淨。
【二口言真誠】謂凡所言說真實誠信永離邪妄之語是名口業清淨。
【三意專向道】謂[(冰-水+〡)*ㄆ]攝身心常居寂定無他異念是名意業清淨。
三業供養(出法華文句)
【一身業供養】謂身至誠敬禮諸佛菩薩是名身業供養。
【二口業供養】謂口發言稱美諸佛菩薩功德是名口業供養。
【三意業供養】謂端心正意想念諸佛菩薩相好是名意業供養。
三種淨業(出觀無量壽佛經)
經云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於是世尊以三種淨業荅思惟十六妙觀酬正受故知三種淨業乃徃生淨土之因也(梵語韋提希華言思惟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十六妙觀者日觀水觀地觀寶?觀八功德水觀總觀華座觀像觀佛真身觀觀世音觀大勢至觀普想觀雜想觀上輩生觀中軰生觀下軰生觀也)。
【一孝養父母等業】謂若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則必慈心不殺修行十善是為淨業(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二受持三歸等業】謂歸依佛法僧寶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為淨業。
【三發菩提心等業】梵語菩提華言道謂發無上道心深信因果誦大乘經勸進行者是為淨業。
三施(出大智度論)
【一財施】謂自能持戒不侵他人財物又能以己之財施與他人是名財施。
【二法施】謂既能財施又能為人說法令其開悟是名法施。
【三無畏施】謂一切眾生皆畏於死持戒之人無殺害心令其無畏是名無畏施。
三施(出華嚴經䟽鈔)
【一飲食施】飲食施者謂見饑餓之人即以飲食濟其困餒是名下品施。
【二珍寶施】珍寶施者謂見貧窮之人即以財物珍寶周其窘乏是名中品施。
【三身命施】身命施者謂但割身肉濟於饑餓眾生名身施若全身施與命亦隨盡名命施此施極難極重是名上品施。
三輪體空(出能斷金剛經論)
謂布施時體達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悉本空則能摧碾執著之相是名三輪體空。
【一施空】謂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豈有我為能施既知無我則無希望福報之心是名施空。
【二受空】謂既體達本無我為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資財珍寶等物謂能體達一切皆空豈有此物而為所施是名施物空。
三種不堅易三堅法(出本事經)
【一不堅財貿易堅財】謂一切世間財物體非堅固聚散無常不可久保若能持用布施清淨梵行之人遠求無上安樂涅槃或求當來天人樂果即為堅固之財永久不壞矣是為不堅之財貿易堅財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不堅身貿易堅身】謂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而成危脆不實體非堅固生滅無常不可久存若能持守五戒清淨無染修習菩提無上之道以證金剛不壞之身是為以不堅身貿易堅身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飲酒也)。
【三不堅命貿易堅命】謂人所受之命雖壽夭不齊皆同夢幻體非堅固倐忽無常不可久保若能了知四諦修習正法超越生死以續常住不朽慧命是為以不堅命貿易堅命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聚戒(出菩薩戒義䟽并法苑珠林)
聚集也戒禁戒也此三種戒能攝一切大乘諸戒故名三聚戒法苑珠林云大聖度人功唯在戒莊嚴論云初律儀戒以禁防為體後攝善攝生二戒以勤勇為體。
【一攝律儀戒】攝律儀戒者謂一切律儀無不聚攝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義儀即儀式是軌範之義法苑珠林云攝律儀者要唯有四一者不得為利養故自讚毀他二者不得故慳不施前人(即外人也)三者不得瞋心打罵眾生四者不得謗大乘經典持此四法無惡不離故名攝律儀戒。
【二攝善法戒】攝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攝一切善法也謂身口意所作善法及聞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無不聚攝故名攝善法戒(三慧者一聞慧謂聞法而生智慧也二思慧謂思惟而生智慧也三修慧謂修習而生智慧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三攝眾生戒】攝眾生戒者謂能攝受一切眾生也能攝之行即是慈悲喜捨慈名愛念能與眾生樂故悲名憐愍能㧞眾生苦故喜名喜慶慶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故捨名無憎無愛常念眾生同得無憎無愛故以此等法攝諸眾生也。
三事戒(出大寶積經)
【一身淨戒】謂身受諸戒無有闕漏無有毀犯是名身淨戒。
【二言淨戒】謂一切所說語言無有䛕謟虛誑不實是名言淨戒。
【三意淨戒】謂蠲除惡覺離諸貪欲是名意淨戒。
滅有三義(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華嚴䟽云梵語毘尼或翻為滅滅有三義。
【一滅業非】謂戒能滅殺盜等罪業之過非故名滅業非。
【二滅煩惱】謂戒能滅貪瞋癡等煩惱故名滅煩惱。
【三得滅果】謂因戒故既滅業與煩惱即得無為寂滅之果故名得滅果。
三種忍行(出諸經要集)
【一身忍行】謂菩薩修行時捨身命財無有恡惜雖被割截身體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口忍行】謂菩薩修行時雖被人輕嫌打罵聞已能忍不起闘諍是名口忍行。
【三意忍行】謂菩薩修行時雖被人毀訾罵辱瞋恚呵責聞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三種精進(出菩薩善戒經)
【一莊嚴精進】莊即端莊嚴即嚴飾謂菩薩發心時精勤修習一切梵行莊嚴道果復為化諸眾生於三界中示現受生乃至為慈悲故入地獄中代其受苦心不休息是名莊嚴精進(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攝善法精進】謂菩薩既修六度梵行不為煩惱惡業邪見之所傾動攝持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心不放逸是名攝善法精進(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三利益眾生精進】謂菩薩於一切時修習聖道利益一切眾生以種種法而化導之咸使斷滅惡因成就善果雖歷塵刦心不疲倦是名利益眾生精進。
三種勝勇猛(出大乘莊嚴經論)
【一願勝勇猛】願即誓願謂初修行之時湏發四弘誓願發大勇猛成佛菩提廣化有情知勝功德是名願勝勇猛(四弘誓者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行勝勇猛】行即所修之行謂至心學道能行妙行發大勇猛决趣菩提是名行勝勇猛。
【三果勝勇猛】果即修因所感之果謂一心精進修諸妙行發大勇猛决求成佛於彼之時與一切佛平等無二是名果勝勇猛。
三種定業輪(出地藏十輪經)
定即禪定業即行業輪有運轉摧輾之義謂如來以禪定誦習之法輪摧輾一切煩惱惑業而成無上菩提亦令眾生如說修行而證道果故說此三種定業輪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一建立修定業輪】謂令眾生修行正觀觀察無明煩惱起滅之相及觀察世間如幻如化以安那般那數息之法修習靜慮則能摧破一切惑業心住正定是為建立修定業輪(梵語安那般那華言出息入息即數息觀也)。
【二建立習誦業輪】謂令眾生習誦大乘經教初中後夜精勤無怠心不散亂則能摧破一切惑業是為建立習誦業輪。
【三建立營福業輪】謂令眾生修行布施持戒造像建塔供佛法僧又營種種福報之事則能摧破一切惑業是為建立營福業輪。
三勝學(出瑜伽師地論)
【一增上戒學】謂具足受持大小乘戒制伏過非成就威儀於諸戒法而能增勝是名增上戒學。
【二增上心學】謂能捨欲界諸不善法得入初禪乃至入第四禪於諸定心而能增勝是名增上心學(初禪四禪即色界天也)。
【三增上慧學】謂於四聖諦等法如實能知是名增上慧學(四聖諦者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也)。
三事無盡(出眾德三昧經)
【一布施無盡】謂菩薩好喜布施不悋財物乃至軀命悉能施與心不疲厭是名布施無盡。
【二持戒無盡】謂菩薩護持禁戒未曾違捨見犯戒者憐愍悲哀見奉戒者尊重愛敬復以戒法傳化他人心不疲厭是名持戒無盡。
【三博聞無盡】謂菩薩聞如是法即當奉行思欲化他必湏博學一切經典與夫世間藝術無不諳練求聞稟聽心不疲厭是名博聞無盡。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七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八 昆十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三種證相不同(出法華懺儀)
謂修習法華三昧於三七日中一心精進有三種證相之不同者盖由所修之人根性之有異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一下根證相】謂行人於三七日中獲得戒根清淨就中所證之相亦有三品不同若於三七日中或得靈異好夢或覺諸根明淨四大輕利道心勇發是下品戒根漸淨之相若於三七日內行道坐禪之中忽見光華淨色聞妙香氣及微妙音聲稱讚身心慶恱得法喜樂即是中品戒根淨相若於三七日中身心寂淨或自見其身著淨法服威儀齊整身相端嚴信心開發得法喜樂無所怖畏即是上品戒根淨相如是三品總為下根行者所證之相。
【二中根證相】謂行人於禪定中所得定根清淨就中所證之相亦有三品不同若於坐禪之時忽覺身心澄靜發諸禪定覺觀分明喜樂一心即是下品定根淨相若於坐禪之時身心安定覺出入息長短細微徧身毛孔出入無閡或見自身諸不淨相因發禪定身心快樂寂然正受即是中品定根淨相若於坐禪之時身心安靜緣自五陰之身即覺無常苦空夢幻不實乃至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猶如虛空寂靜無為厭離世間憫念一切即是上品定根淨相此之三品總為中根行者所證之相(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三上根證相】謂行人於禪定中所得慧根清淨就中所證之相亦有三品不同若於行坐念誦之中忽覺身心如雲如影夢幻不實因此覺心則發智慧了達諸法無有障礙於諸經論隨義解釋難問無滯即是下品慧根法相若於行坐誦念之中身心寂然猶如虛空於正慧中面見普賢菩薩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悉現其前於是得大智慧於諸佛所說之法通達妙義說無窮盡即是中品慧根證相若於行坐念誦之中身心豁然清淨入深禪定覺慧分明得無礙總持獲六根清淨開佛知見入菩薩位即是上品慧根證相此之三品總為上根行者所證之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三善根(出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一無貪善根】謂於五欲之境不貪不著不愛不樂此無貪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本故名無貪善根(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二無瞋善根】謂於一切眾生不生憤恚不欲損惱此無瞋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本故名無瞋善根。
【三無癡善根】謂於一切諸法皆悉明了通達知是善法知是不善法知有罪法知無罪法知應修法知不應修法此無癡法是善種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本故名無癡善根。
三樂(出大寶積經)
【一天樂】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故名為天修十善者生於天上而受種種殊勝妙樂故名天樂(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二禪樂】謂修行之人入諸禪定一心清淨萬慮俱寂自然得其禪恱之趣故名禪樂。
【三涅槃樂】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修行之人既離生死之苦得證涅槃之樂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故名涅槃樂。
三因三果(出瑜伽師地論)
【一異熟因異熟果】異世成熟名為異熟謂今世所作善惡之因即感未來世善惡之果是名異熟因異熟果。
【二福因福果】謂布施持戒忍辱為因即感現在及未來世所作種種事業皆得自在之果是名福因福果。
【三智因智果】謂修習一切智慧為因能證三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龍有三患(出諸經要集)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大能小然有此三患也。
【一熱風熱沙患】謂一切龍若遇熱風熱沙著身之時燒皮燒肉及以骨髄即受痛苦故名為患。
【二惡風暴起患】謂一切龍若遇惡風卒暴起時其飾身寶衣自然而失龍身乃現即受苦惱故名為患。
【三畏金翅鳥患】謂一切龍正娛樂時被金翅鳥入于龍宮搏取始生龍子食之即生怖畏故名為患。
三種鬼神魔(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魔能現諸形相惱亂行人障蔽禪定若不預善分別以祛除之則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進而道業難成矣。
【一精媚鬼】謂精神變化厭媚於人也以十二時中子鼠丑牛等獸為種種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惱亂行人各當其時而來善湏別識若多卯時來者必是狐兔之類說其名字精媚即散餘時之來者類此可知呼其名字即皆消滅也。
【二[怡-台+阜]惕鬼】([怡-台+阜]音堆惕音剔)[怡-台+阜]惕即惡夜叉摩訶止觀云拘那含佛末法之時有一比丘好惱亂眾僧為眾?出遂發惡誓常惱坐禪之人此鬼亦作種種形貌或如蟲類緣人頭面鑽刺之狀或抱持於人或復言說音聲喧閙及作諸獸之形來惱行人應即覺知一心閉目陰而罵之作是言我今識汝汝是閻浮提中食火嗅香等軰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兼誦戒律以除却之彼鬼即便退去無能惱亂也(梵語夜叉華言勇徤梵語摩訶華言大拘那含梵語具云拘那含牟尼華言金寂梵語比丘華言乞士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
【三魔羅鬼】梵語魔羅華言能奪命以能奪行人智慧之命故也此鬼多作三種形相惱亂行人一違情之事即醜色惡聲等可畏五塵及虎狼師子羅剎等類二順情之事即羙色嬌聲可愛五塵及父母等形相之類三非違非順之事即尋常所見五塵等類以上三事或令怖畏或令愛著皆能動亂行人之心而使禪定不得發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餓鬼三障(出瑜伽師地論)
【一外障】謂此餓鬼常受饑渴皮肉血脉皆悉枯槁頭?髼亂其面黯黑唇口乾焦常以其舌自舐口面慞惶馳走處處求食所到泉池便見其水變成膿血自不欲飲如是等鬼由外障礙飲食是名外障。
【二內障】謂此餓鬼咽或如針口或如炬其腹寬大由此因緣縱得飲食不能噉飲如是等鬼由內障礙飲食是名內障。
【三無障】謂有餓鬼名猛熖鬘雖於飲食無有障礙然隨所飲噉之物皆被燒然變成火炭由此因緣饑渴大苦是名無障。
三惡道(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道即能通之義謂一切眾生造作惡業而生其處故名惡道也。
【一地獄道】謂此處在地之下鐵圍山間有八寒八熱等獄即造作極重惡業眾生墮於此道故名地獄道(八寒者頞浮陀獄泥頼浮陀獄阿吒吒獄阿波波獄咽喉獄欝波羅獄波頭摩獄芬陀利獄也八熱者想獄黑繩獄堆壓獄呌喚獄大呌喚獄燒炙獄火燒炙獄無間獄也)。
【二餓鬼道】餓鬼道有三種一謂罪業極重者積刼不聞漿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間蕩滌膿血糞穢又其次者時或一飽即造作惡業眾生由慳貪故生於此道故名餓鬼道。
【三畜生道】謂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等即造作惡業眾生由愚癡故生於此道故名畜生道。
三途對三毒(出慈悲水懺)
【一火途對瞋忿】火途即地獄道也謂其處受苦眾生常為鑊湯爐炭等熱苦所逼故四解脫經稱為火途盖由眾生無慈悲心常懷瞋忿致感斯報故云火途對瞋忿。
【二刀途對慳貪】刀途即餓鬼道也謂其處受苦眾生常受刀杖驅逼等苦故四解脫經稱為刀途盖由眾生無惠施心常懷慳貪致感斯報故云刀途對慳貪。
【三血途對愚癡】血途即畜生道也謂其處受苦眾生強者伏弱互相吞噉飲血食肉故四解脫經稱為血途盖因眾生無智慧心愚癡不了致感斯報故云血途對愚癡。
三種惡(出成實論)
【一惡】惡即背理之謂若殺盜等皆違理造作是名為惡。
【二大惡】謂自殺亦教人殺自慳亦教人慳等是名大惡。
【三惡中惡】謂自恡法亦教人恡法由一人恡法則令多人墮於惡道亦是斷滅佛法是名惡中惡。
三無明(出佛說决定義經)
【一癡無明】謂人愚癡暗鈍無所明了而於正法不能生信唯逐邪師邪教妄執倒見是名癡無明。
【二迷無明】謂人昏迷不了惑於五塵等境不能觀察其患及起貪染之心是名迷無明(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三顛無明】謂人無所明了而於正法起邪倒見如常計無常樂計非樂等是名顛無明。
三隨煩惱(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謂昏煩惱亂之法長時隨逐不捨故名隨煩惱。
【一小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謟憍害十種各別而起行位局故是名小隨煩惱。
【二中隨煩惱】謂無慚無愧二種俱生非各別起行通前之忿恨覆惱等唯遍在不善法中是名中隨煩惱。
【三大隨煩惱】謂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散亂不正失念八種得俱生故不可名小染皆遍故不得名中二義既殊故名大隨煩惱。
三顛倒(出宗鏡錄)
【一心顛倒】心即根塵相對所起一念之心謂心為群妄之原起惑之始因迷自性清淨之心種種分別起諸顛倒是名心顛倒(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
【二見顛倒】謂眼是諸見之本由不了外塵之境皆悉虛幻是以妄生執取起諸顛倒是名見顛倒。
【三想顛倒】謂想取六塵之想也由不了六塵過患傷失善根是以妄生緣想起諸顛倒是名想顛倒(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三毒(出法界次第)
毒者毒害也謂貪瞋癡皆能破壞出世善心故名毒也。
【一貪毒】引取之心名之為貪若以迷心對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是名貪毒。
【二瞋毒】忿怒之心名之為瞋若以迷心對一切違情之境便起忿怒是名瞋毒。
【三癡毒】迷惑之心名之為癡若於一切事理之法無所明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是名癡毒。
三縛(出華嚴孔目)
【一貪縛】引取之心名為貪謂眾生於五塵可意之境貪染生著起諸惑業因被纏繫不得解脫故名貪縛(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二瞋縛】忿怒之心名為瞋謂眾生於五塵違意之境忿怒生瞋起諸惑業因被纏縛不得解脫故名瞋縛。
【三癡縛】迷惑之心名為癡謂眾生於一切事理之法無所明了妄生邪見起諸邪行纏綿不息故名癡縛。
三病用三藥(出涅槃經)
【一貪病】謂貪愛之心對一切順情之境著欲無厭是為貪病其病當以不淨之觀為藥而對治之令其觀於自他之身一一不淨何所可貪此觀若成比病即去而心寂靜矣。
【二瞋病】謂瞋恚之心對一切違情之境熱惱於懷是為瞋病其病當以慈心之觀為藥而對治之令其觀於一切眾生皆吾眷屬應與其樂何所可瞋此觀若成此病即去而心清凉矣。
【三癡病】謂迷惑之心於一切事理無所明了顛倒妄想是為癡病其病當以因緣之觀為藥而對治之令其知生死輪轉因果相續循環無際何得而離此觀若成此病即去而心明了矣(因緣觀即觀十二因緣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十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病難治(出涅槃經)
【一謗大乘】大乘即佛菩薩所乘之法也謂人宿無善種不能信受如來之法而於大乘經典妄生謗毀既無修種之因當受地獄之報如世重病實難治也。
【二五逆罪】逆者違悖天理也謂人於父母當竭力孝養以報其恩而反害之僧之和合得成道業利益於人反離間而破散之諸佛如來出現世間度脫一切眾生所當恭敬供養反傷支體以出其血羅漢出離三界為世福田利益有情所當禮敬反加殺害僧之羯磨為人受戒不一心奉事稟受戒法反以惡言破毀其行如是等人永墮地獄無有出期如世極重之病尤難治也(羅漢梵語具云阿羅漢華言無學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梵語羯磨華言作法)。
【三一闡提】梵語一闡提華言信不具謂此人撥無因果顛倒邪見不信現在未來業報不親善友知識不聽諸佛所說教誡當墮地獄無有出期如世重病終難治也。
三惑(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惑者昏迷不了之義也。
【一見思惑】見即分別也謂意根對法塵起諸邪見故名見惑思即思惟又貪染也謂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想著故名思惑此見思惑亦名通惑者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斷故也。
【二塵沙惑】塵沙惑者謂眾生見思數多如塵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薩之行專為化他若令眾生能斷見思之惑於菩薩即是斷塵沙惑而亦名別惑者別在菩薩所斷故也。
【三無明惑】無明惑者謂於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此惑乃業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亦名別惑也。
三障(出涅槃經)
障蔽也謂諸眾生被惑業障蔽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也。
【一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癡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
【二業障】業即業行謂由貪瞋癡起身口意造作五無間重惡之業障蔽正道是名業障(五無間業者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
【三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報障。
三障(出華嚴孔目)
【一皮煩惱障】即三界中思惑也謂貪瞋癡等煩惱對外六塵而起如皮在身外故名皮煩惱障(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思惑者於一切法起貪愛心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肉煩惱障】即三界中見惑也謂斷常有無等見皆屬內心分別如肉在皮內故名肉煩惱障。
【三心煩惱障】即根本無明惑也謂此無明之惑由迷真心逐妄而起故名心煩惱障。
三種重障(出瑜伽大教王經)
【一我慢重障】謂我慢貢高邪見執蔽不能下心敬事諸佛菩薩師僧父母及不能學如來正法是名我慢重障。
【二嫉妬重障】謂妬賢嫉能自是他非見人修善反生嫉妬而不能學如來正法是名嫉妬重障。
【三貪欲重障】謂多貪多欲懶惰睡眠掉舉破戒下不能學如來正法是名貪欲重障(掉者動也)。
三雜染(出顯揚聖教論)
【一煩惱雜染】煩惱雜染者亦名惑雜染謂身見邊見及貪瞋癡等一切煩惱皆能染汙心識令不清淨故也。
【二業雜染】業雜染者謂或因煩惱所生或因煩惱緣助動身口意造作惡業皆能染汙真性令不清淨故也。
【三生雜染】生雜染者亦名苦雜染謂因煩惱及業故生因生故苦即生老病死等苦皆能染汙真性令不清淨故也。
三時無悔(出四教儀集註)
三時無悔者謂人造作五逆等罪若於欲作正作作已三時之中心無改悔者是名上品極惡之業即感地獄之報也(五逆者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
【一加行心時】加行猶方便也謂人欲作惡業之時必先起心方便加行是名加行心時。
【二根本心時】謂人正作惡業時之心也其心决定不可㧞動由此生於加行是名根本心時。
【三後起心時】謂人作惡業已後復起心緣念往所作事是名後起心時。
欲界三欲(出翻譯名義)
【一飲食欲】謂凡夫之人於種種羙味飲食多生貪愛是名飲食欲。
【二睡眠欲】謂凡夫之人心多暗塞不能勤修道業唯躭睡眠是名睡眠欲。
【三[婬-壬+(工/山)]欲】謂一切男女互相貪染起諸欲事是名[婬-壬+(工/山)]欲。
三苦(出析玄記)
【一苦苦】謂有漏五陰之身性常逼迫名苦又與苦受相應即苦上加苦故名苦苦(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壞苦】謂樂相壞時苦相即至名為壞苦即樂極悲生是也。
【三行苦】行苦者即有漏之法四相遷流常不安隱故也(四相者生相住相異相滅相也)。
三漏(出法華文句記)
漏失也落也謂諸眾生由起惑造業漏落三界生死不能出離也然有因果之分惑業為諸漏之因生死為諸漏之果也。
【一欲漏】謂眾生因欲界見思二惑造作諸業而於欲界不能出離故名欲漏(意根對於法塵而起分別曰見惑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而起貪愛曰思惑)。
【二有漏】因果不亡曰有即色界無色界見思煩惱也謂眾生因此煩惱不能出離色無色界故名有漏。
【三無明漏】無所明了故曰無明即三界癡惑也謂眾生因此無明漏落三界故名無明漏。
三疑(出禪波羅蜜門)
禪波羅蜜云以疑覆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獲疑雖甚多未必障定今且明障定之疑有三種焉。
【一疑自】疑自者謂疑自身諸根暗鈍罪垢深重非是受道之噐作此自疑禪定不能發生也。
【二疑師】疑師者謂疑受道之師威儀相貌皆不具足自既無道何能教我作此疑慢禪定不能發生也。
【三疑法】疑法者謂疑所受之法非正真之道故不敬信受行既不信受禪定亦不能發生也。
三退屈(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菩提廣大屈】梵語菩提華言道謂聞無上菩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是名菩提廣大屈。
【二萬行難修屈】謂聞布施等波羅蜜多修之甚難心便退屈是名萬行難修屈(梵語波羅蜜多華言到彼岸)。
【三轉依難證屈】謂聞轉煩惱依菩提轉生死依涅槃極難可證心便退屈是名轉依難證屈(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道(出金光明經玄義)
道即能通之義謂三道更互相通從煩惱通至業從業通至苦從苦復通至煩惱展轉相通生死不絕故名三道。
【一苦道】苦即生死之苦也謂三界六道眾生生而復死死已還生故名苦道(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二煩惱道】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即見思等惑也謂由此煩惱為因致感生死之果故名煩惱道。
【三業道】業即身口所作善惡業行也謂由此諸業為因致感生死之果故名業道。
湯泉三緣(出稽古畧)
中天竺國王名迦勝問婆舍斯多尊者曰此苑有泉熱不可探未知何緣所致願為决之尊者曰此為湯泉有三緣所致。
【一神業】謂神不守其道妄作禍福以取饗祀惡業貫盈使其煎灼此泉以償濫祭。
【二鬼業】謂鬼方出罪所遊於人間以餘業力煎灼此泉以償宿債。
【三熱石】謂熱石其色如金其性常炎故其出泉如湯。
三苦對三界(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苦苦對欲界】謂三界受生無非是苦欲界諸境逼迫苦中復苦故云苦苦對欲界。
【二壞苦對色界】謂樂壞時苦名為壞苦如色界天受禪味之樂報盡還於五道受生死苦故云壞苦對色界(五道者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三行苦對無色界】謂雖無苦樂之境任運心有生滅名為行苦如無色界中雖無質礙之色而有漏心識自然是苦故名行苦對無色界。
三千世界(出長阿含經)
【一小千世界】謂一日一月繞一須彌山照四天下山腰是四天王天所居山頂是三十三天所居此天之上有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此名一世界如此一千世界一千日月一千須彌山一千四天下一千四天王天一千三十三天一千夜摩天一千兜率天一千樂變化天一千他化自在天一千梵世天總為第二禪天所覆是名小千世界(梵語須彌華言妙高四天王者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三十三天即忉利天也梵語夜摩華言善時梵語兜率華言知足)。
【二中千世界】謂以一千箇小千世界則成中千世界此中千世界中共有百萬日月百萬須彌山百萬四天下百萬四天王天百萬三十三天百萬夜摩天百萬兜率天百萬樂變化天百萬他化自在天百萬梵世天一千二禪天總為第三禪天所覆是名中千世界。
【三大千世界】謂以一千箇中千世界則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中共有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下百億四天王天百億三十三天百億夜摩天百億兜率天百億樂變化天百億他化自在天百億梵世天百萬二禪天一千三禪天總為第四禪天所覆是名大千世界(億有四等一以十萬為億二以百萬為億三以千萬為億四以萬萬為億今言百億者則以千萬為億也)。
三世(亦名三際出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世即遷流之義亦隔別之義也。
【一過去世】謂善惡諸行已起已生已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變滅過去所攝是名過去世。
【二未來世】謂善惡諸行未起未生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所攝是名未來世。
【三現在世】謂善惡諸行現起現生現聚集現出現未轉未謝未滅現在所攝是名現在世。
三世業(出大智度論)
【一過去世業】謂過去世若意起貪瞋癡等即動身口作諸惡業若意不貪不瞋不癡等即動身口作諸善業善惡之業雖殊皆受現在未來之報是名過去世業。
【二現在世業】謂現在世若意起貪瞋癡等即動身口作諸惡業若意不貪不瞋不癡等即動身口作諸善業善惡之業雖殊皆受未來之報是名現在世業。
【三未來世業】謂未來世必由身口意造作善惡諸業雖不現作望於未來畢竟不無是名未來世業。
三種世間(出大智度論)
隔別名世間差名間謂十界假名五陰國土三種一一差別不同故名三種世間(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脩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五陰即眾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識五陰所成故也)。
【一假名世間】(亦名眾生世間)假名者於十界五陰實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是為假名世間(實法者謂十界五陰皆實有也假立名字者謂十界名字非實有也既有十界五陰實法即有十界眾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餘界亦然)。
【二五陰世間】(亦名五眾世間)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十界五陰各各差別故名五陰世間(色即質礙之色受即領納諸塵想即思想行即造作識即分別善惡以此五者陰覆真性皆名為陰)。
【三國土世間】國土者即眾生所依之境界也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十界所依各各差別故名國土世間。
三種世間(出華嚴經䟽)
【一噐世間】世界如噐名噐世間乃是釋迦如來所化之境即三千世界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三千即小千中千大千也)。
【二眾生世間】謂五陰和合眾共而生間隔不同故名眾生世間即釋迦如來所化之機眾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三智正覺世間】謂如來具大智慧永離偏邪深能覺了世間出世間法故名智正覺世間即釋迦如來能化之智身也。
噐世間說法有三義(出華嚴經䟽)
【一約通力說】約猶依也謂佛以神通力令諸世間無情之物皆能說法故名約通力說。
【二約融通說】謂依報之土正報之身性本融通身既說法土亦能說即一說一切說故名約融通說。
【三約顯理說】謂菩薩觸對諸境皆能了知如對色即顯質礙緣生無常等義觸類成教故名約顯理說。
三才配三世間(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世間者隔別名世間差名間謂諸法間隔不同也。
【一天配正覺世間】正覺即佛也謂天道廣大包萬象以無餘佛智弘深極十方而普照故以天配正覺世間也。
【二地配噐世間】世界如噐名噐世間謂地有含藏之能亦有負載之義而為世界所依十方世界無邊?土亦為一切有情眾生所依故以地配噐世間也。
【三人配眾生世間】人即六道之一道也謂世間一切有情之類皆名眾生以人與眾生皆有覺知之性故以人配眾生世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三相續(出楞嚴經)
【一世界相續】經云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故名世界由眾生於清淨心體一念不覺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則搖動故有風輪執持世界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風金相摩故有大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此之世界同諸眾生業力依空安立而有成壞之刼壞而復成成而復壞終始相續無有斷絕故名世界相續(空昧相形者空即明也昧即暗也明暗互相形影動搖不定故有風輪生也執持世界者金水土三輪皆為所載持也明覺立堅者一念妄明堅執不移故有金輪生也保持國土者謂金體貴重故云保持火光為變化性者謂火能變生為熟變腐為堅等寶明生潤者謂金能生水也火光上蒸者火性炎上水性流下如火蒸物氣汗流下故有水輪含十方界如上所明乃是三輪相生次第若論諸輪持於世界㝡下空輪持於風輪風輪持於水輪水輪持於金輪而不言土者土與金同是堅性故不言也)。
【二眾生相續】謂五陰諸法眾共和合而生名為眾生經云同業相纏合離成化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胎[卯-ㄗ+(ㄗ@、)]濕化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生死死生無有斷絕故名眾生相續(同業相纏合離成化者眾生皆由六根對於六塵同造生死之業故名同業業相纏縛故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而死化猶變化謂生死也流愛為種納想為胎者流注也謂識之流愛則為種神之納想則為胎也交遘發生吸引同業者遘遇也謂男女交相遇會情所發生吸嘬導引同業之類而入胎也更相變易者四生受報循業不定也所有受業逐其飛沉者隨其所受業報或升或沉無定趣也)。
【三業果相續】謂眾生有殺盜[婬-壬+(工/山)]三種之業而受其果報故名業果經云汝負我命我還汝債經百千刼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怜汝色經百千刼常在纏縛惟殺盜[婬-壬+(工/山)]三為根本隨業隨報無有窮盡故名業果相續(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二句文義互見如云汝負我命汝還我命我負汝債我還汝債此殺盜二種業果也汝愛我心我怜汝色二句亦應互見如云我愛汝心汝怜我色此[婬-壬+(工/山)]欲業果也)。
三阿僧祇刼(出天台四教儀)
梵語阿僧祇刼華言無數時此三僧祇且約釋迦如來脩菩薩道時以論分限也俱舍論問云既云無數何復言三荅曰言無數者顯不可數非無數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
【初阿僧祇】謂如來始從古釋迦佛至尸棄佛值七萬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大論云釋迦文佛先世作瓦師名大光明尓時有佛名釋迦文到瓦師含寄宿瓦師以草座燈明石蜜漿三事奉佛發願云我於當來作佛如今佛名無異故今作佛亦號釋迦文也梵語尸棄又云式棄華言火)。
【二阿僧祇】謂如來次從尸棄佛至然燈佛值七萬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祇(然燈佛者大論云佛初生時身光如燈後至成佛遂名然燈彼時釋迦佛號曰儒童以五莖蓮花獻佛及禮佛足見地汙濕即解鹿皮衣覆之掩泥不足乃解髮覆地令佛蹈而過之佛因記曰汝自此後九十一刼刼號為賢汝當作佛號釋迦文)。
【三阿僧祇】謂如來次從然燈佛至毘婆尸佛值七萬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祇(梵語毘婆尸亦名維衛華言勝觀)。
三時(出南嶽祖師發願文)
謂釋迦如來入滅之後其教法住世有此三時不同也。
【一正法時】正猶證也謂如來滅後教法住世人有稟教者即能修行有修行者即能證果是名正法據法住記云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减五百年又據善見論云後為比丘尼說八敬法還得一千年又據法苑珠林云天人荅宣律師曰佛錫杖在龍窟中四十年住為如來滅後有飛行羅剎能說十二部經詐為善比丘食諸持戒者為斷此惡故鎮龍窟中復令正法增住四百年是則正法住世總一千四百年(梵語阿難華言慶喜梵語比丘華言乞士八敬法者一尼百嵗禮初夏比丘足二不得罵謗比丘三不得舉比丘過四從僧受具戒五有過從僧懺六半月從僧教誡七依僧三月安居八夏訖從僧自恣法也梵語羅剎華言速疾鬼十二部經者一契經二重頌三諷頌四因緣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論議十自說十一方廣十二授記也)。
【二像法時】像者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時故也謂如來滅後教法住世人有稟教即能修行多不能證果是名像法據法住記云佛告阿難我滅度後像法一千年又據法苑珠林云由佛錫杖在龍窟中因緣復令像法增住一千五百年是則像法住世總二千五百年。
【三末法時】謂如來滅後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是名末法據法住記云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末法一萬年又據法苑珠林云由佛錫杖在龍窟中因緣復令末法增住二萬年是則末法總三萬年。
三際時(出華嚴經䟽并演義鈔)
三際時者西域一嵗分為三際即熱時雨時寒時也。
【一熱際時】西域記云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為熱時也。
【二雨際時】謂從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為雨時也。
【三寒際時】謂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為寒時也。
三有(出菩薩善戒經并大智度論)
三有者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眾生各隨所作善惡之業即感善惡之報因果不亡故名為有(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一欲有】謂欲界天人脩羅畜生餓鬼地獄各各隨其業因而受果報故名欲有。
【二色有】謂色界四禪諸天由昔修習有漏禪定報生此天雖離欲界麤染之身而有清淨之色故名色有(四禪諸天者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也)。
【三無色有】謂無色界四空諸天由昔修習有漏禪定報生此天雖無色質為礙而亦隨其所作之因受其果報故名無色有(四空諸天者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也)。
三種有(出大智度論)
【一相待有】待即對待之義謂如長短彼此等實無長短亦無彼此以相待故乃有長短等名是則長因短有短因長有彼亦因此此亦因彼東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有。
【二假名有】假即虛假不實也謂如㲲因毛縷而成若無毛縷㲲則何有是知毛縷因緣和合假名為㲲一切眾生四大和合假名為身亦復如是故曰假名有(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三法有】謂一切諸法皆從因緣而生緣合則成緣散則滅本無自性雖無自性非如兔角龜毛有名無實故名法有。
三境(出宗鏡錄)
【一性境】性即實之義也謂眼識乃至身識及第八識等所緣色等實境相分不起名言無籌度心是名性境。
【二獨影境】影即影像是相分異名謂如第六識緣空華兔角及過去未來等所變相分無種為伴但獨自有是名獨影境。
【三帶質境】帶即兼帶質即體質謂以心緣心也如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境時其相分無別種生一半與本質同種生一半與能緣見分同種生是名帶質境。
三類境(出翻譯名義)
三類境者謂第八阿頼耶識緣三種境種子根身即內境也器世間即外境也(梵語阿頼耶華言藏識)。
【一種子境】謂第八識能遍任持世間出世間諸法種子故名種子境。
【二根身境】謂第八識覺明能了之心發起內外塵勞之相於一圓湛析出根塵聚內四大而為身分故名根身境(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三器世間境】世界如器名器世間謂從第八識轉相而成現相即有山河大地等境界故名器世間境。
三量(出宗鏡錄)
【一現量】現即顯現量即量度是楷定之義也謂眼識乃至身識對於顯現五塵之境而能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錯謬故是名現量(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二比量】比即比類謂以比類量度而知有故如遠見煙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三聖教量】謂於聖人所說現量比量之言教皆不相違定可信受是名聖教量。
由旬三量(出翻譯名義)
梵語由旬亦云踰繕那華言限量業䟽云乃是輪王巡狩一停之舍猶如此方舘驛也大智度論明由旬有三種故名由旬三量。
【一上者八十里】謂其中邊山川平易故量為八十里也。
【二中者六十里】謂其中邊山川稍險故量為六十里也。
【三下者四十里】謂其中邊山川險阻故量為四十里也。
三種相(出大智度論)
【一假名相】謂世間一切事物及以眾生雖因眾緣和合而有種種名字皆無自性虛假不實眾生迷故於此假名起執取相故名假名相。
【二法相】謂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肉眼觀故則見是有以慧眼觀故則見是無眾生迷故於此等法起執取相故名法相(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三無相相】謂離上二相但有無相眾生迷故又於無相之中起執取相故名無相相。
三種相(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標相】標即表也謂如見煙即知是火等是名標相。
【二形相】形即形狀謂長短方圓等是名形相。
【三體相】體即體質謂如火以熱為質相等是名體相。
三種色(出五蘊論)
【一顯色】顯即明顯色即質礙之色謂青黃赤白光影明暗煙雲塵霧虛空等色明顯可見故名顯色。
【二形色】形即形相謂長短方圓麤細高下若正不正皆有形相故名形色。
【三表色】表顯也對也謂行住坐臥取捨屈伸雖是所行之事而有表對顯然可見故名表色。
三種色(出阿毘曇論)
【一可見有對色】可見有對色者即一切色塵也謂世間之色眼則可見有對於眼故也。
【二不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者即五根四塵也謂眼識不可見而能對色耳識不可見而能對聲鼻識不可見而能對香舌識不可見而能對味身識不可見而能對觸皆言勝義根也四塵即聲香味觸也此四亦不可見而有對於耳鼻舌身故也。
【三不可見無對色】不可見無對色者即無表色也謂意識緣於過去所見之境名為落謝五塵雖於意識分別明了皆不可見亦無表對故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三聚(出顯宗論)
【一正性定聚】謂斷貪瞋癡等煩惱皆盡心無邪偽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正性定聚。
【二邪性定聚】謂四惡趣及一切邊邪等見不信正法皆名邪性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邪性定聚(四惡趣者修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
【三不定性聚】謂此性或可為邪或可為正定非一向是名不定性聚。
三生(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見聞生】見聞生者謂八難眾生宿世見聞華嚴大經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毀謗故感八難之報墮地獄中受諸極苦今蒙如來放足下輪相清淨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見聞華嚴大經善種即得脫地獄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於一生內超登十地也(八難者地獄難畜生難餓鬼難長壽天難北欝單越難盲聾瘖瘂難世智辨聦難生在佛前佛後難也梵語兜率華言知足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二解行生】解行生者謂善財童子於福城東初見文殊得蒙開發而啟信解遂令叅問諸善知識皆獲開示脩行法門乃至㝡後叅見普賢令其入於毛孔剎中修行菩薩廣大願因圓滿諸佛無上道果如此解行即於一生而得圓滿也。
【三證入生】證入生者謂舍利弗於逝多林中令海覺等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彼諸比丘聞是說已心意清淨信解堅固頂禮文殊作如是言仁者所有色身相好願我悉得於是文殊為諸比丘開示演說大乘之法令諸比丘成就深信獲大智慧於一生內證入法界也(梵語舍利弗華言身子梵語逝多華言勝林即給孤獨園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
三分別(出阿毘達磨雜集論)
論云唯一意識有三種分別也。
【一自性分別】謂意識對於現在六塵之境自性而起分別故名自性分別(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隨念分別】謂意識昔曾對於六塵之境追念不忘而起分別故名隨念分別。
【三計度分別】謂意識於不現見事計較量度而起分別故名計度分別。
三無差別(出華嚴經䟽)
謂心佛眾生雖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來平等初無有異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一心無差別】謂一念心體凡聖不二具足十界十如是等法而與諸佛眾生性元平等初無有異故經云遊心法界如虛空則知諸佛之境界是名心無差別(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脩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十如是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也)。
【二佛無差別】謂十方諸佛了悟十界十如是等法而成正覺即是悟本心之所具亦是悟眾生之所迷迷悟雖殊其體不二故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是名佛無差別。
【三眾生無差別】謂九界眾生各具十界十如是等法而與佛之所悟本心所具之法其體不二故涅槃經云一切眾生即是佛是名眾生無差別(九界者十界中但除佛界也)。
妙行三因緣(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一時因緣】時即時分因緣者能生為因助成為緣謂五濁不增時諸有情類具大威德好修諸善蓋於彼時無諸濁惡其人雖不樂為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也(五濁者刧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也)。
【二處因緣】處即處所謂中國也人生中國其性聦敏志意調柔能修善業不生邪見其人雖不樂為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也。
【三補特伽羅因緣】梵語補特伽羅華言有情謂一類有情得修妙行之眾同分而居其性和雅能修善業如住律儀盖親近妙行之眾其人雖不樂為眾善而亦自然能行也。
三軰事佛(出分別經)
【一為魔弟子事佛】經云何謂魔弟子事佛佛言雖受佛戒心樂邪業不信正道不知有罪惡之報假名事佛常與邪俱是名魔弟子事佛。
【二為天人事佛】經云何謂天人事佛佛言受持五戒行於十善至死不犯信有罪福常念正法是名天人事佛(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飲酒也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三為佛弟子事佛】經云何謂佛弟子事佛佛言奉持五戒廣學經法修習智慧知三界苦心不樂著欲得解脫行於六度知死有生知生有死不貪身命不為邪業是名佛弟子事佛(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三種光明(出瑜伽師地論)
【一外光明】謂日月星光及火珠燈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
【二法光明】謂隨其所聞之法觀察修習皆依法則因此明心見性破除愚癡之暗顯發本覺妙明是名法光明。
【三身光明】謂諸佛菩薩二乘及諸天等身皆有光亦能破暗是名身光明(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食三德(出涅槃經)
經云諸優婆塞為佛及僧辦諸食具種種備足皆是栴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羙有三德焉(梵語優婆塞華言近事男梵語栴檀華言與藥能除病故八功德者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羙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飢渴等八長養諸根也)。
【一清淨】謂奉佛供僧之食當使精潔無有葷穢是名清淨。
【二柔軟】謂奉佛供僧之食當須柔軟甘和而不麤澁是名柔軟。
【三如法】謂奉佛供僧之食當隨時措辦制造得宜是名如法。
食三匙(出法苑珠林)
大智度論云食為行道不為益身修道之人正受食時湏作三願。
【初下匙時】謂初下匙時心湏想念願我此生所有身口意一切惡業悉令斷盡。
【次下匙時】謂次下匙時心湏想念願我此生所修一切善法悉令滿足。
【後下題時】謂又次下匙時心須想念願我此生所修善根迴施眾生普共成佛。
三淨肉(出十誦律)
【一眼不見殺】謂自眼不見是生物是人不為我故殺是名不見殺。
【二耳不聞殺】謂於可信之人不聞是生物不為我故殺是名不聞殺。
【三不疑殺】謂知此處有屠家有自死者亦知此人不為我故殺是名不疑殺如上三種名為淨肉有病許食。
三不淨肉(出十誦律)
【一見殺】謂見是生物為我故殺如是見者名為見殺。
【二聞殺】謂於可信之人聞此生物為我故殺如是聞者名為聞殺。
【三疑殺】謂此處無有屠家亦無自死之物是人必為我故殺如是疑者名為疑殺如上三種名不淨肉皆不許食。
三長物(出摩訶僧祇律)
【一衣長物】衣長物者謂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許畜三衣三衣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餘長物也。
【二鉢長物】鉢長物者謂出家之人若依佛制但許畜一鉢一鉢之外若更再有即名餘長物也。
【三藥長物】藥長物者謂出家之人若依佛制有諸疾病則許服藥調治若病已瘥更再畜者即名餘長物也。
三衣名義(名議出翻譯)
【一僧伽梨】梵語僧伽梨華言合又云重謂割之而合成也義淨法師云梵語僧伽?華言重複衣宣律師云此三衣名皆無正翻今以義譯之大衣名雜碎衣以條數多故也若從用為名則曰入王宮衣又曰入聚落衣謂於王宮說法時著及聚落乞食時著也薩婆多論云大衣分三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名下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名中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一十五條名上品。
【二欝多羅僧】梵語欝多羅僧華言上著衣即七條也宣律師云七條名中等衣若從用為名則曰入眾時衣禮誦齋講時著也。
【三安陀會】梵語安陀會華言中宿衣謂宿睡時常近身衣也宣律師云五條名下衣若從用為名則曰院內行道雜作衣也。
大三灾(出法苑珠林)
【一火灾】謂於壞刼時有七日出現大地湏彌山漸漸崩壞四大海水展轉消盡大千世界及初禪天皆悉洞然無有遺餘是名火灾(梵語湏彌華言妙高四大海者即東西南北四海也)。
【二水灾】謂初禪天已下七番火灾壞於世間之後世界復成又於壞刼之時漸降大雨滳如車軸更兼地下水輪湧沸上騰大千世界乃至二禪天水皆彌滿一切壞滅如水消塩是名水灾。
【三風灾】謂二禪天已下七番水灾已後又經七番火灾壞於世間至世界復成又於壞刼之時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兼以眾生業力盡故處處生風大千世界乃至三禪天悉皆飄擊蕩盡無餘是名風灾。
小三灾(出法苑珠林)
【一饑饉灾】謂人壽八萬四千嵗時歷過百年人若生時壽减一嵗如是人壽减至三十嵗時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况飲食以是因緣世間人民饑饉死者其數無量是名饑饉灾。
【二疾疫灾】謂人壽减至二十嵗時有大疾疫種種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緣世間人民疾疫死者其數無量是名疾疫灾。
【三刀兵灾】謂人壽减至一十嵗時諸人各起闘諍手執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殘?以是因緣世間人民刀兵死者其數無量是名刀兵灾。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八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九 池一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四身(出成唯識論)
【一自性身】自性身者即法身也謂諸如來真淨法界湛然常寂具足無邊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也。
【二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報身也謂諸如來內智湛然照真法界盡未來際常自受用廣大法樂也。
【三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為他機所感而現此身即他報身也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為十地菩薩現大神通轉正法輪令他受用大乘法樂也(十地者懽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四變化身】變化身者謂無而忽有名為變化即應身也謂諸如來隨順機冝變現此身也。
化應身四句(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化身非應】謂佛隨類變現龍鬼等形不為佛身是名化身非應。
【二應身非化】謂地前菩薩所見佛身即是隨機應現非五趣攝是名應身非化(地前菩薩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諸菩薩也五趣者天趣人趣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
【三亦應亦化】謂諸聲聞所見佛身見諸相好皆因修成名之為應無而忽有名之為化是名亦應亦化。
【四非應非化】謂佛法報二身非屬應化是名非應非化。
佛四德(出涅槃經)
四德者如來所證常樂我淨之德也謂如來心體本空應用無染離凢夫二乘菩薩偏邪之顛倒故稱為德(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一常德】常者不遷不變之謂也性體虛融湛然常住歷三世而不遷混萬法而不變故名常德(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
【二樂德】樂者安隱寂滅之謂也離生死逼迫之苦證涅槃寂滅之樂故名樂德(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我德】我者自在無礙之謂也然有妄我真我若外道凢夫於五陰身強立主宰執之為我乃是妄我若佛所具八自在稱為我者即是真我故名我德(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八自在我者一能示一身以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徧諸處猶如虛空也)。
【四淨德】淨者離垢無染之謂也無諸惑染湛然清淨如大圓鏡了無纖翳故名淨德。
身土四依(出華嚴經䟽)
【一色身依色相土】謂如來隨類應化示現丈六等相好之身即依娑婆等同居之土以其有山河大地等色相是為色身依色相土(梵語娑婆華言能忍同居者凡聖同居也)。
【二色身依法性土】謂如來丈六等相好之身當體即是法性之身所依之土亦即常寂光土是為色身依法性土(常寂光土者即佛所居之淨土也)。
【三法身依法性土】謂如來法性之身非心非色猶如虛空遍一切處所依之土即是常寂光土是為法身依法性土。
【四法身依色相土】謂如來法性之身遍於?塵之土雖身土相攝事理交互色即非色相即非相而不離剎塵之土是為法身依色相土。
佛四種希有(出金剛經算要刊定記)
【一時希有】時希有者謂佛出世之時不常有也一切眾生從曠刼來無明覆蔽流轉生死無有窮盡今值佛出世聞說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實為希有也。
【二處希有】處希有者謂佛生於迦毘羅城乃在三千世界之中佛不於餘處出現而於此處降生實為希有也(梵語迦毘羅華言能仁住處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三德希有】德希有者謂佛具無量福慧最勝第一非諸菩薩等所可思議實為希有也。
【四事希有】事希有者謂佛降兜率乃至人涅槃等事天上人間最為奇特外道天魔無不歸仰用大慈悲極巧方便現多種身相演無量法門隨眾生根普皆利益實為希有也(梵語兜率華言知足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四無所畏(出大智度論)
此四通言無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內充明了决定故於大眾中凡有所說則無恐懼之相故名無所畏(十力者知是處非處智力知過去現在未來業報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處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也)。
【一一切智無所畏】一切智者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盡知盡見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一切智無所畏(梵語沙門華言勤息謂勤行眾善止息諸惡也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天魔梵者天魔即他化自在天梵即梵天也)。
【二漏盡無所畏】漏盡者惑業生死俱盡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一切漏盡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漏盡無所畏。
【三說障道無所畏】說障道者說彼魔外障蔽聖道之法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說障法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說障道無所畏。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說盡苦道者說能盡諸苦之道法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能盡諸苦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說盡苦道無所畏。
四等(出楞伽經)
四等者謂諸佛如來名字言語現身說法平等不二以顯佛佛道同也。
【一字等】字即名字也經云若字稱我為佛彼字亦稱一切諸佛以我與彼字無差別是名字等(我者釋迦如來自謂也彼者指一切諸佛也謂諸佛皆稱理立名理性平等故同名佛也)。
【二語等】語即言語也經云謂我六十四種梵音言語相生無增無减無有差別與諸佛同一音故是名語等(六十四種梵音者一流澤二柔軟三恱意四可樂五清淨六離垢七明亮八甘美九樂聞十無劣十一圓具十二調順十三無澁十四無惡十五善柔十六恱耳十七適身十八心生勇?十九心喜二十恱樂二十一無熱惱二十二如教令二十三善了知二十四分明二十五善愛二十六令生歡喜二十七使他如教令二十八令他善了知二十九如理三十利益三十一離重復過失三十二如師子音三十三如龍音三十四如雲雷吼三十五如龍王三十六如緊那羅妙歌三十七如迦陵頻伽三十八如梵王三十九如共命鳥四十如帝釋美妙四十一如根鼓四十二不高四十三不下四十四隨入一切音四十五無缺减四十六無破壞四十七無染污四十八無希取四十九具足五十莊嚴五十一顯示五十二圓滿一切音五十三諸根適恱五十四無譏毀五十五無輕轉五十六無動搖五十七隨入一切眾會五十八諸相具足五十九令眾生意懽喜六十說眾生心行六十一入眾生心意六十二隨眾生信解六十三聞者無其分量六十四一切眾生不能思惟稱量也)。
【三身等】經云我與諸佛法身及色身相好無有差別是名身等(法身者即法性為身也色身者如來丈六之應身也)。
【四法等】經云我及彼佛同得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無二無別是名法等(三十七品者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念處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進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五根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五力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捨覺分定覺分念覺分是七覺分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八正道已上諸法緫為三十七品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世醫四法喻如來(出雜阿含經)
【一善知病】謂世之良醫善能知人種種疾病以喻如來善知一切眾生業惑等病也。
【二善知病源】謂世之良醫善知疾病所起之由或由風濕或由冷熱乃至飲食色欲之類發於眾病以喻如來善知眾生皆由無明煩惱為其根源而有生死輪迴之病也。
【三善知病對治】謂世之良醫善知對治之方如患冷病者則以熱藥對治患熱病者則以冷藥對治患不冷不熱病者則以溫和之藥對治藥若對病病無不愈以喻如來說法若眾生多貪欲者則說不淨之觀治之多嗔恚者則說慈悲之觀治之是也。
【四善知治已更不動發】謂世之良醫善能應病與藥人若服已其病即愈病既愈已身心安隱不復更發以喻如來為諸眾生善說法藥對治一切眾生業惑之病人能依而修之則得出離生死之苦成就涅槃之樂一切業惑不復發起矣(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四方行七步(出佛本行集經)
謂如來初降生時於四方靣各行七步步步舉足出大蓮華行七步已先觀東方口自出言世間之中我為最勝我從今日生分已盡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餘方悉然。
【一東行七步】東行七步者涅槃經云示為眾生而作導首也。
【二南行七步】南行七步者經云示現欲為無量眾生作最上福田也。
【三西行七步】西行七步者經云示現無盡永斷生死是最後身也。
【四北行七步】北行七步者經云示現已度諸有生死也。
四門游觀(出佛本行集經)
經云爾時虛空有一天子名曰作瓶見悉達太子在於宮內恐其著五欲樂乃言我當為彼作於厭離之想即以威神感動令其宮內所作音樂皆為不順五欲之事唯傳涅槃微妙之聲欲令厭離世間心生覺悟太子聞是聲已遂發出遊之心即向迦毘羅城四門游觀也(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梵語迦毘羅華言能仁住處)。
【東門見老人】時太子欲向園林游觀淨飯王聞之於是勑令街巷灑掃嚴淨其有老病死亡之人悉令驅逐勿使太子見之心有所厭及太子出東門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老人傴僂低頭倚杖呻吟曲脊傍行太子見已為馭者言我令此身亦當老耶若有如是老?之相何暇向彼園林游戲冝速還宮我當思惟作何方便得免斯苦。
【南門見病人】時太子又欲向彼園林游觀淨飯王聞之於是勑令街巷灑掃嚴淨或有老病死亡之人悉令駈逐勿使太子見之復生厭離之心及太子出南門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一病患人身體羸瘦喘氣微弱命在須㬰不能起舉太子見已為馭者言若我此身病亦不免何暇向彼園林游戲冝速還宮我當思惟作何方便得免斯苦。
【西門見死人】時太子出西門又欲向彼園林游觀淨飯王聞之於是勑令嚴淨街道復振鐸言莫令更有老病死亡之人使太子見之生於厭離及太子出西門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一死屍臥在床上眾人轝行有諸親屬圍繞哭泣太子見已心懷?惻為馭者言若我此身同有死法何暇向彼園林游戲冝速還宮我當思惟作何方便得免斯苦。
【北門見沙門】時太子又欲向彼園林游觀淨飯王聞之於是勑令嚴淨街道復振鐸言莫使更有老病死亡之人令太子見生厭離心及太子出北門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沙門著僧伽黎執錫擎鉢威儀整肅行步安詳太子見已心生愛樂問言尊者汝是何人沙門荅言我名出家之人世間諸行盡是無常我今捨家求無上道故名出家太子為言此業大善於是還宮白淨飯王曰世間一切眾生皆有別離我今志願出家樂求涅槃(梵語沙門華言勤息梵語僧伽黎華言重複衣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出家四願(出普耀經)
出家四願者謂釋迦如來初欲出家發此四誓願度脫眾生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
【一願濟眾生困厄】謂我設成正覺得一切智時眾生困厄被諸惱患吾當濟脫令斷恩愛也。
【二願除眾生惑障】謂眾生沒在生死苦海無明暗蔽悉無所知我當為其顯示如清淨眼內外無障令其出離也。
【三願斷眾生邪見】謂眾生在世我慢自大尊己賤彼心存邪見不慕聖道我當開化令入正真也。
【四願度眾生苦輪】謂眾生處於生死之苦輪轉無際滅智慧根不能自濟我當為其說法令得度脫也。
四滿成佛(出占察善惡業報經)
【一信滿成佛】謂依種性地决定信於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是為信滿成佛(種性者種即種子性即性分是也)。
【二解滿成佛】謂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無造無作不起生死想不起涅槃想心無所怖亦無所欣是為解滿成佛(解行者解即解了行即所脩之行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行滿成佛】謂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無明諸障菩提願行悉皆具足是為行滿成佛(究竟菩薩即等覺菩薩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四證滿成佛】謂依淨心地得無分別寂靜法智及不思議勝妙功德是為證滿成佛(淨心地者即妙覺佛位也)。
天上四塔(出佛成道記并本行集經)
【一箭塔】經云太子年方十五與諸釋種角藝太子一箭穿七金鼓又一箭徹過七鐵猪復入于土水泉迸出遂名箭井時帝釋遂取其箭於忉利天建塔供養(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乃帝釋所居之天也)。
【二髮塔】經云太子初出家時自持寶刀而發願云我今截落此髮誓與眾生斷除煩惱習障尋以髮擲空中時帝釋接向天上建塔供養。
【三盋塔】經云菩薩將詣道樹成等正覺時有天人告善生村主二女難陀婆羅曰汝可最初施食於是二女以乳烹麋用盋盛獻菩薩食已以盋擲尼連河中時帝釋収歸天上建塔供養(梵語難陀華言喜梵語婆羅華言力二女名也尼連無翻)。
【四佛牙塔】經云佛闍維時天帝釋持七寶瓶來請佛牙其火即滅寶棺自開帝釋乃取佛口右頷一牙於天上建塔供養(梵語闍維華言焚燒)。
四處立塔(出法苑珠林)
【一生處立塔】謂諸佛降生之處即應起塔如今釋迦牟尼佛在毘藍園內無憂樹下降生即於其處立塔也(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梵語毘藍華言解脫處梵語塔婆華言高顯)。
【二得道處立塔】謂如來得道在摩竭提國菩提樹下即於其處立塔也(梵語摩竭提華言善勝梵語菩提華言道)。
【三轉法輪處立塔】謂如來轉法輪其處不定或在寂塲或在鹿苑或在天上等即於其處立塔也。
【四涅槃處立塔】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如來在俱尸那城娑羅雙樹間入滅即於其處立塔也(梵語俱尸那華言角城梵語娑羅華言堅固)。
四法(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經云於法寶中有其四種引導眾生出生死海到於彼岸三世諸佛依此脩行斷一切障得成菩提。
【一教法】謂一切無漏善法教化眾生能破無明煩惱業障也(無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理法】謂一切教法所詮之義理也。
【三行法】謂戒定慧等諸行之法也。
【四果法】謂至果所證無為涅槃等法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法四依(出法界次第)
法四依者謂依憑正法則能成就萬行之因滿足菩提之果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一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謂依實相等法脩諸波羅蜜行則能具足清淨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經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餘之身是故雖是凡夫若所說所行與實相等法相應則可依信雖現佛身相好若所說所行違於實相法者則不應依也(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
【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了義經者謂諸大乘經皆明中道佛性若依此而脩則萬行成就能見佛性也不依不了義經者謂小乘等經不明中道佛性若依此而脩則萬行難成不見佛性也。
【三依義不依語】依義者義即中道之理若依此理而脩則能成就萬行破諸顛倒而顯中道之理也不依語者語是世間言語文字非出世法若依此而脩則萬行不成顛倒不破中道不顯也。
【四依智不依識】依智者照了之心名之為智若依正觀之智於諸波羅蜜觀察而脩則能破生死煩惱之業必證大乘涅槃之果也不依識者妄想之心名之為識若依妄識而脩則搆集生死煩惱之業流轉無窮眾苦不息也。
四法界(出華嚴法界觀)
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法軌則也界有性分二義若約事說界即是分義謂隨事分別故也若約理說界即是性義謂諸法性不能變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絡則成理事無礙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則成事事無礙法界也。
【一事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故名事法界(分齊者限量也)。
【二理法界】謂諸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故名理法界。
【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無礙法界。
【四事事無礙法界】謂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故名事事無礙法界。
四藏(出大智度論)
四藏者即經律論呪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經藏】經藏者即如來所說一大藏大小乘諸經也經法也常也人介同尊謂之法三世不易謂之常又云契經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也(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脩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
【二律藏】律藏者即如來所制大小乘戒律也律法也謂能治眾生貪嗔癡種種之惡如治世法律則能斷决重輕之罪也。
【三論藏】論藏者即如來所說阿毘曇等論及佛弟子所造諸論也(梵語阿毘曇華言無比法)。
【四呪藏】呪藏者即如來所說一切秘密四呪也如諸陀羅尼及凡經中所有神呪是也(梵語陀羅尼華言呪)。
經含四義(出翻譯名義)
【一法義】法即可軌可則之義謂如來所說之經十界同遵無不軌則故也(遵依也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脩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
【二常義】常即不遷不變之義謂如來所說之經三世而不改易故也(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
【三貫義】謂如來所說之經貫穿一切深妙義理故也。
【四攝義】謂如來所說之經攝持所化一切眾生故也。
講經四益(出金光明經)
經云虛空藏菩薩梵釋天等白佛言若諸國土有能講說此金光明微妙經典於興國土獲四利益。
【一國土吉祥益】謂若有國土講說此經者國土軍眾勢力強盛無諸怨散疾疫消除壽命脩長吉祥安樂正法興隆也。
【二輔臣和樂益】謂若有國上講說此經則輔相大臣和恱無諍王所敬愛安隱豐樂隨心所願皆得滿足也。
【三國人富壽益】謂若有國土講說此經則沙門弟子及國邑人民脩行正法多所利益壽命延長富逸安樂於諸福田悉得脩立也(梵語沙門華言勤息)。
【四法師自利利他益】謂若有國土講說此經其說經之人一切時中身心調適諸人民眾增加守護慈悲平等心無傷害亦今一切眾生誠心皈仰皆悉脩習菩提之行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論藏華梵四名(出華嚴經䟽)
【一摩怛理迦】梵語摩怛理迦華言本母謂及覆論議則能出生一切義理故也。
【二奢薩怛囉】梵語奢薩怛囉華言議論謂評議辯論空有假實等法故也。
【三烏波你舍】梵語烏波你舍華言近說謂從近從畧說經中要義故也。
【四阿毘達磨】梵語阿毘達磨華言對法謂能對所問之法故也。
四一(出法華經文句)
【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實相之理也此實相之理諸佛眾生體性平等無有增减但眾生體雖水具全體在迷唯諸佛覺知如實之相棄此實道出應於世要令眾生得此實相故經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又云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即理一也(一大事因緣者即一實相也其性廣博名大諸出世之儀式故名事眾生有此機感故名因佛乘機而應故名緣)。
【二行一】行即所脩一乘之妙行也謂實相之理自非一乘妙行莫能證得故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云諸有所作常為一事事即是行故名行一也。
【三人一】人即所化之眾生也佛出世之意但為教化菩薩成就佛道盖由機器不純不得已而權施三乘之教漸令入大故至法華即開三乘之權而顯一乘之實三乘之人同是菩薩之人故名人一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四教一】教謂圓頓妙教即一佛乘也如來於前四時隨順機緣不得已而權說諸乘至于法華開顯權即是實故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故名教一也(四時者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也無二者謂無藏教通教之二也無三者謂無藏教通教別教之三也)。
四陀羅尼(出瑜伽師地論)
梵語陀羅尼華言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也又翻遮持謂遮空有二邊之惡持中道之善也。
【一法陀羅尼】謂諸菩薩得念慧力持所聞法經無量時永不忘失是名法陀羅尼。
【二義陀羅尼】謂諸菩薩持所聞無量義趣經無量時永不忘失是名義陀羅尼。
【三呪陀羅尼】呪願也謂諸菩薩獲得如是摠持令其呪願悉皆神驗能除一切眾生種種災患是名呪陀羅尼。
【四忍陀羅尼】忍即安忍謂諸菩薩成就堅固之行於所聞法得精進忍是名忍陀羅尼。
四種秘密(出阿毘曇雜集論)
【一令入秘密】聲聞之人執著空法謂一切法皆空如來為說大乘之法破其執空之見令生勝解得入聖教是名令入秘密。
【二相秘密】如來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為破諸外道凡夫邪執著有之相是名相秘密。
【三對治秘密】謂如來宣說隱密之教皆是對彼眾生過失而調治之如人有病則應病與藥而治療之即獲安適是名對治秘密。
【四轉變秘密】轉變者轉彼不善而變為善也謂如來說一切隱密名言皆為眾生起散亂心者令生寂靜起顛倒見者令生正見起煩惱者令生清淨是名轉變秘密。
乘戒緩急四句(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乘戒者乘即佛所說大小乘法也戒即佛所制輕重諸戒也緩者寬緩也急者急切也。
【一乘急戒緩】謂因戒緩故墮於脩羅餓鬼畜生地獄四趣之中由乘急故還得聞法如八部中龍鬼等皆得預會聞法是名乘急戒緩(八部者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也)。
【二戒急乘緩】謂因戒急故得生人天中雖生人天中由乘緩故不樂聞法是名戒急乘緩。
【三乘戒俱急】謂因戒急故得生人天由乘急故亦得聞法悟道是名乘戒俱急。
【四乘戒俱緩】謂因戒緩故永墮四趣失天人身以乘緩故不得聞法是名乘戒俱緩。
四種瓔珞莊嚴(出大方等大集經)
瓔珞莊嚴者謂菩薩以戒等四法莊嚴法身如世瓔珞莊嚴於身也。
【一戒瓔珞莊嚴】謂菩薩嚴持禁戒於諸眾生無有惡害之心若無惡害之心一切眾生常所樂見身口意業悉令清淨是名戒瓔珞莊嚴。
【二三昧瓔珞莊嚴】謂菩薩於諸眾生運大慈心質直柔軟乃至遠離貪嗔癡行脩習一切三昧是名三昧瓔珞莊嚴(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三智慧瓔珞莊嚴】謂菩薩心無疑網遠離顛倒知苦斷集證滅脩道戒定慧聚清淨無著觀於世間猶如夢幻觀於法界無有去來是名智慧瓔珞莊嚴。
【四陀羅尼瓔珞莊嚴】梵語陀羅尼華言能持謂菩薩能持諸善法令不散不失又云摠持謂能持善不失持惡不生是名陀羅尼瓔珞莊嚴。
四種三昧(出摩訶止觀)
欲登妙位非行不階行法眾多略言其四梵語三昧華言正定又云調直定眾生心行常不調不直不定入此三昧能調能直能定故名三昧。
【一常坐三昧】常坐三昧者亦名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經以九十日為期獨居靜室跏趺正坐蠲除惡覺捨諸亂想不雜思惟繫緣法界一念法界(繫緣是止一念是觀法法融攝故曰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坐疲極或疾病所困或睡蓋所覆或宿障發動不能遣却當專稱一佛名號以求加護除經行飲食便利之外時刻相續無須㬰廢此之三昧於一期中若能精勤不懈念念無間則能破除障業顯發實相之理矣。
【二常行三昧】常行三昧者亦名般舟三昧梵語般舟華言佛立佛立有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佛在其前立故名佛立以九十日為期終竟三月身常旋行不得休息口常唱阿彌陀佛心常想阿彌陀佛或先想後唱或先唱後想想唱相繼無令休息此之三昧極能斷除宿障於諸功德最為第一(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
【三半行半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者若依方等經七日為期唯誦祖持呪旋百二十帀一旋一呪不遲不疾旋竟却坐思惟實相之理若依法華經三七日為期但誦本經故經云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是經若坐思惟是經我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此等三昧俱是半行半坐也(梵語祖持華言秘要)。
【四非行非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者前之三種俱用行坐今言非行非坐者雖非行坐實通行坐亦名隨自意三昧謂但於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用觀不拘限期心存止觀念起即覺是也。
四智(出成唯識論)
【一大圓鏡智】謂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徹內外無幽不燭如大圓鏡洞照萬物無不明了是名大圓鏡智。
【二平等性智】謂如來觀一切法與諸眾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隨其根機示現開導令其證入是名平等性智。
【三妙觀察智】謂如來善能觀察諸法圓融次第復知眾生根性樂欲以無礙辯才說諸妙法令其開悟獲大安樂是名妙觀察智。
【四成所作智】謂如來為欲利樂諸眾生故普於十方世界示現種種神通變化引諸眾生令入聖道成本願力所應作事是名成所作智。
四無礙智(亦名四無礙辯出法界次第)
謂菩薩於此四法智慧明了通達無滯故名四無礙智以其辯說融通亦名四無礙辯。
【一義無礙智】謂菩薩了知一切諸法義理通達無滯故名義無礙智。
【二法無礙智】謂菩薩通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故名法無礙智。
【三辭無礙智】謂菩薩於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說能令各各得解辯說無滯故名辭無礙智。
【四樂說無礙智】謂菩薩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圓融無滯故名樂說無礙智。
智境四相(出圓覺經略䟽)
謂於有所證取之心迤邐淺深有此四相之異故後之三相皆因我相根本而立與金剛般若四相所言不同盖彼於迷妄之心執為四相故也。
【一我相】我相者謂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證而其有所證取之心執著不忘認之為我名為我相經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是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人相】人相者比前我相已進一步雖不復認證為我而猶存悟我之心名為人相經云悟已超過一切證者名為人相是也。
【三眾生相】眾生相者比前人相已進一步謂雖已超過我人之相猶存了證了悟之心名眾生相經云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是也。
【四壽命相】壽命相者比前眾生相已進一步謂心照清淨於前眾生相中所存了悟之心雖已覺知超過然猶存能覺之知如彼命根潛續於內名壽命相經云覺所了者不離塵故是也(不離塵者謂此覺了之心不離妄塵故也)。
四鏡(出起信論)
鏡以明淨鑑照為義謂真如本覺之性有空有不空有體有用故以四鏡喻焉。
【一如實空鏡】謂真如實相體本空寂離一切妄心境界之相如明鏡無染故名如實空鏡。
【二因熏習鏡】謂真如覺體能作現法之因復能熏習內心而一切境界悉於中現故名因熏習鏡(已上二種明真如在纏故有空不空之義也纏者煩惱業縛也)。
【三法出離鏡】謂真如覺體之法出離煩惱之塵純一明淨故名法出離鏡。
【四緣熏習鏡】緣即所化機緣謂真如覺體出纏之時隨照物機與彼眾生作外緣熏力令其脩習善根故名緣熏習鏡(已上二種明真如出纏從體而起用也)。
四安樂行(出法華文句)
謂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乃能進行故名安樂行。
【一身安樂行】謂身應當遠離十種之事一遠離豪勢二遠離邪人邪法三遠離凶險嬉戲四遠離旃陀羅五遠離二乘眾妨脩大乘之行故六遠離欲想七遠離不男之人八遠離危害之處九遠離譏嫌之事十遠離畜養既遠離已常好坐禪脩攝其心是名身安樂行(梵語旃陀羅華言屠者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二口安樂行】謂口應遠離四種語一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二不輕慢謂不倚大乘而輕蔑小乘也三不讚他亦不毀他四不生怨嫌之心善脩如是安樂心故是名口安樂行。
【三意安樂行】謂意應棄四種惡一不嫉謟二不輕罵謂不應以大行而訶罵小行之人也三不惱亂四不爭競為一切眾生平等說法是名意安樂行。
【四誓願安樂行】謂由眾生不聞不知不覺於是起慈悲心誓願為說故經云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是名誓願安樂行(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
四安樂行(出華嚴經䟽)
此四安樂行者乃清凉澄觀國師依法華經安樂行品而立謂涅槃之果名為安樂脩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樂行又住此四行則身靜神定外苦不千故名安樂行(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畢竟空行】畢竟空行者心境兩忘空有雙會也法華經云行處近處謂以觀照理如理而行名為行處復觀一切法空即近於理名為近處以行處近處終歸於空也。
【二身口無過行】身口無過行者謂身能遠離殺盜等過惡口能遠離妄言綺語等過惡法華經云若讀經時不樂說人長短及經典過是也。
【三心無嫉妬行】心無嫉妬行者謂見人脩善即能隨喜勸脩證入菩提之道遠離嫉害妬忌等行法華經云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妬謟誑之心是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四大慈悲行】大慈悲行者謂起慈悲心發大誓願願拔眾生之苦與眾生之樂法華經云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是也。
藏教生滅四諦(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藏教者經律論三藏之教也生滅者此教詮因緣生法有生有滅也四諦者諦即審實之義謂聲聞之人用析空觀諦審苦集滅道之法一一不虛是名藏教生滅四諦(因緣生法者六根為因六塵為緣根塵相對所起之心名為生法析空者析即分析謂分析五陰等法皆空也)。
【一苦諦】苦即逼迫之義有三苦八苦總而言之不入三界生死聲聞之人諦審生死實苦故名苦諦(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也)。
【二集諦】集即招集之義謂聲聞之人諦審煩惱惑業實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集諦。
【三滅諦】滅即寂滅謂聲聞之人既厭生死之苦諦審涅槃實為寂滅之樂故名滅諦。
【四道諦】道即能通之義謂聲聞之人諦審戒定慧之道實能通至涅槃故名道諦(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通教無生四諦(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通教者謂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也無生四諦者謂此教三乘之人根利用體空觀體達五陰諸法當體即空如幻如化故云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滅無生相道不二相也是名通教無生四諦(通前藏教者謂此教鈍根菩薩但證真空之理與前藏教是同也逸後別圓者謂此教利根菩薩即於真空之理能知不空證入中道之理與後別圓二教是同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一苦諦】謂此教三乘用觀巧故審實五陰生死等苦當體即空而無逼迫之相故名苦諦。
【二集諦】謂此教三乘用觀巧故審實惑業之因當體即空了無惑業和合之相故名集諦。
【三滅諦】謂此教三乘用觀巧故審實五陰生死等苦昔本無生今亦無滅故名滅諦。
【四道諦】道即戒定慧之道謂此教三乘用觀巧故審實所破之集能破之道同一真空無有二相故名道諦。
別教無量四諦(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別教者別前藏通別後圓教也無量四諦者謂此教獨菩薩法菩薩所化眾生既無量其所用法門亦無有量故云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報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恒沙法門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是名別教無量四諦(別前藏通者此教純是菩薩所脩之法不同藏通二教是三乘共脩也別後圓教者此教所明法門行相隔歷次第不同圓教一切圓融也十法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脩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五住煩惱者一切見住地惑欲愛住地惑色愛住地惑有愛住地惑無明住地惑也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也)。
【一苦諦】謂此教菩薩諦審十界眾生生死諸苦一一不虛故名苦諦(十界眾生佛亦在列者大論云眾生無上者即佛是也)。
【二集諦】謂此教菩薩諦審十界眾生惑業實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集諦。
【三道諦】謂此教菩薩諦審無量道法實能自利利他故名道諦。
【四滅諦】謂此教菩薩諦審六度之行實能證於涅槃寂滅之理故名滅諦(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圓教無作四諦(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圓教者謂事理無礙法法融攝也無作四諦者大乘菩薩圓觀諸法事事即理無有造作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塵勞本清淨無集可除邊邪皆中正無道可脩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是名圓教無作四諦(陰入皆如者陰即色受想行識五陰也入即六根六塵互相涉入通為十二入也此陰入之法皆言如者如即理也邊邪皆中正者謂空有二邊邪倒之見皆即中正也)。
【一苦諦】謂此教菩薩諦審五陰十二入之法皆即真如實無苦相可捨故名苦諦。
【二集諦】謂此教菩薩諦審一切煩惱塵勞性本清淨實無招集生死之相故名集諦。
【三道諦】謂此教菩薩諦審一切諸法皆即中道離邊邪見實無煩惱之惑可斷亦無菩提之道可脩故名道諦。
【四滅諦】謂此教菩薩諦審生死涅槃體元不二實無生死逼迫之苦可斷亦無涅槃之寂滅○樂可證故名滅諦。
四勝義諦(出成唯識論)
【一世間勝義】謂於世間五蘊虛妄之法而說真如勝妙之義也(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二道理勝義】謂聲聞觀苦集滅道四諦之理即是勝妙之義也。
【三證得勝義】謂聲聞證得二空真如之理即是勝妙之義也(二空者人空法空也)。
【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之理唯有諸佛盡知盡證乃勝義中之最勝義也。
四世俗諦(出瑜伽師地論)
【一世間世俗】俗即習俗謂世間眾生安立舍宅及治生等種種之事皆悉虛假不實也。
【二道理世俗】謂五蘊等法皆是假名安立若依道理一一推窮皆無自體也(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三證得世俗】謂觀世俗假立之法皆空證得預流等果也(預流者預入聖道之流即初果也)。
【四勝義世俗】謂於世俗假立之法了達勝妙之義也。
四念處(出法界次第)
念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也謂諸眾生於色受想行識五陰起四顛倒於色多起淨倒於受多起樂倒於想行多起我倒於心多起常倒為令眾生脩此四觀以除四倒故名四念處也。
【一觀身不淨】身有內外己身名內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內外身皆攬父母遺體而成從頭至足一一觀之純是穢物眾生顛倒執之為淨而生貪著故令觀身不淨也。
【二觀受是苦】領納名受有內受外受意根受名內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順受違受不違不順受於順情之境則生樂受於違情之境則生苦受於不違不順生境則生不苦不樂受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眾生顛倒以苦為樂故令觀受是苦也(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樂受是壞苦者樂壞則苦生即樂極悲生也苦苦者於苦身上更加苦受故名苦苦行苦者雖是不苦不樂念念心有生滅是故名行苦也)。
【三觀心無常】心即第六識也謂此識心體性流動若麤若細若內若外念念生滅皆悉無常眾生顛倒計以為常故令觀心無常也。
【四觀法無我】法有善法惡法人皆約法計我謂我能行善行惡也善惡法中本無有我若善法是我惡法應無我若惡法是我善法應無我眾生顛倒妄計有我故令觀法無我也。
四正勤(亦名四斷出法界次第)
正則不邪勤則不怠毗婆沙論云斷已生惡法猶如除毒蛇斷未生惡法如預防流水增長已生善如溉(居代切灌也)甘果栽(栽苗也)未生善令生如鑽(祖官切穿也)木出火故名四正勤(梵語毗婆沙華言廣解)。
【一已生惡令永斷】謂五盖等煩惱覆心離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斷除不令更生也(五盖者貪欲盖瞋恚盖睡眠蓋悔盖疑盖也五善根者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也)。
【二未生惡令不生】謂五盖等煩惱惡法今雖未生後若生時能遮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生也。
【三已生善令增長】謂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脩習令不退失也。
【四未生善令得生】謂五種善根雖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脩習令得生也。
四正斷(出雜阿含經)
【一斷斷】謂所起惡不善法斷已復生更須精進攝受令不生起斷而又斷是名斷斷。
【二律儀斷】謂堅持戒律慎守威儀斷一切惡是名律儀斷。
【三隨護斷】謂於無漏真實三昧相中隨順守護不令退沒是名隨護斷(無漏者不漏落生死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四脩斷】謂已起善法增益脩習令其生長諸不善法自然斷除是名脩斷。
四如意足(出法界次第)
【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樂莊嚴彼法故名為欲謂凡所脩習一切諸法若無樂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樂欲所願皆得是為欲如意足(莊嚴彼法者謂脩希向心今四念處身受心法之觀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念者專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謂若非一心觀法斷絕若能一心所願皆得是為念如意足。
【三精進如意足】精進者無雜曰精無間曰進謂惟專觀理使無間雜故曰精進凡所脩習一切諸法若無精進事必不成若能精進所願皆得是為精進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馳散也謂凡所脩習若能思惟所願皆得是為思惟如如意足。
四種方便(出起信論)
論問云既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荅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古猛切)穢之垢若不以方便磨治終不得淨故說四種方便(梵語摩尼華言如意)。
【一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及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大悲心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此為行則能出生一切善法故名行根本方便(因緣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為因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為緣緣即緣助謂助於六根能生六識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能止方便】止即遮止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故名能止方便。
【三發起善根方便】謂勤供養禮敬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三寶護持力故能令業障消除善根增長故名發起善根方便(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四大願平等方便】謂發廣大誓願盡未來際化度一切眾生皆令究竟入於涅槃故名大願平等方便。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九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十 池二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四悉檀(出法華文句)
悉徧也檀梵語具云檀那華言施華梵兼稱故名悉檀佛以此四說法徧施一切眾生故名四悉檀也。
【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別之義界即界分也盖由眾生根器淺薄故佛隨其所欲樂聞為之次第分別而說令生歡喜是名世界悉檀。
【二為人悉檀】謂佛欲說法必先觀眾生機器之大小宿種之淺深然後稱其機冝而為說之令生正信增長善根故名為人悉檀。
【三對治悉檀】謂如眾生貪欲多者教觀不淨瞋恚多者教脩慈心愚癡多者教觀因緣為對此等諸病說此法藥徧施眾生故名對治悉檀。
【四第一義悉檀】第一義即理也謂佛知眾生善根已熟即為說法令其得悟聖道是名第一義悉檀。
四攝利益(出大集經)
【一佛攝利益】謂佛攝持眾生令其常得親近諸佛諸魔不得其便故名佛攝利益。
【二天攝利益】謂諸天攝持眾生於說法之處常樂聽受不為他緣所害故名天攝利益。
【三福攝利益】謂福德莊嚴於身有諸相好莊嚴於口凡所演說眾生樂聞莊嚴種姓令生尊貴故名福攝利益。
【四智攝利益】謂以智慧知眾生根性隨冝說法知眾生病苦隨病施藥得大神通遊諸佛土了了通達法界之理是名智攝利益。
涅槃四種大樂(出大涅槃經)
【一無苦樂】○無苦樂者謂無世間之苦樂也世間之樂即是苦因故經云不斷樂者則名為苦以斷樂故則無有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大寂靜樂】謂涅槃之性是大寂靜以其遠離一切憒閙法故以大寂靜名為大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
【三大知樂】謂諸佛如來有大智慧於一切法悉知悉見名為大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
【四不壞樂】謂如來之身非煩惱無常之身猶如金剛不能毀壞身不壞故名為大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
四種涅槃(出成唯識論)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真如理隨緣變造一切諸法雖有煩惱垢染而本性清淨具足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眾生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無有分別故名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有餘依涅槃】謂煩惱之障雖滅尚餘欲界五陰之身而為所依故名有餘依涅槃(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三無餘依涅槃】謂煩惱既盡所餘五陰之身亦滅故名無餘依涅槃。
【四無住處涅槃】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窮未來際利樂有情故名無住處涅槃。
華嚴四分(出法寶標目)
【一信分】謂第一會菩提塲中說世主妙嚴品至毘盧遮那品名舉果勸樂生信分盖舉揚如來依正二報難思之果勸勵當機聞而樂欲生其淨信故名信分(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毘盧遮那華言徧一切處依正二報者身為正報國土是依報也)。
【二解分】謂第二會普光明殿說十信法第三會忉利天宮說十住法第四會夜摩天宮說十行法第五會兜率陀天宮說十回向法第六會他化自在天宮說十地法第七重會普光明殿說十定等法名脩因契果生解分盖進脩六位之圓因契證十身之妙果令生勝解故名解分(十信者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也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脩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十地者懽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十定者普光大三昧妙光大三昧次第遍徃諸佛國土大三昧清淨深入行大三昧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智光明藏大三昧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眾生差別身大三昧法界自在大三昧無礙輪大三昧也六位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也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三行分】謂第八會普光明殿普賢說離世間一品具二千行法名託法進脩成行分盖於差別因果之法既生解已今乃寄託前法攝解成行隨舉一行六位頓脩故名行分(二千行法者即普慧菩薩二百問普賢菩薩二千答是也)。
【四證分】謂第九會逝多林說入法界品名依人證入成德分盖由前大行既具隨事顯理而善財童子歷事善知識隨所見聞無不證入故名證分(梵語逝多華言勝林)。
四種教授(出瑜伽師地論)
【一無倒教授】謂不顛倒宣說法義令其受持讀誦脩學是名無倒教授。
【二漸次教授】謂稱其根機宣說法義先教習小後令入大是名漸次教授。
【三教教授】謂或從如來或從佛弟子所聞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減教授他人是名教教授。
【四證教授】謂自己所證之法為欲令他得證方便教授是名證教授。
四種授記(出菩提資糧論)
聖言說與曰授果與心期曰記。
【一未發菩提心授記】謂諸佛世尊觀諸眾生根機利鈍其有具增上信者佛則令其發菩提心而為授記當得作佛是名未發菩提心授記(梵語菩提華言道增上猶增勝也)。
【二共發菩提心授記】謂諸菩薩善根成熟得增上行但欲度脫一切眾生同諸眾生共發菩提心誓願同成正覺蒙佛授記是名共發菩提心授記。
【三隱覆授記】謂此人脩行精進固當授記恐其自聞授記則志滿足不復更發精進之心如不授記復恐眾人生疑而謂此人脩行精進不蒙授記故佛以威神之力密為授記當得作佛使他人聞不使其自聞是為隱覆授記。
【四現前授記】謂諸菩薩成熟出世善根得不動地即時蒙佛授記是為現前授記。
四種真實義(出菩薩善戒經)
【一世流布真實義】謂世間之法悉同其名眾生見地即言是地見火即言見火終不言是水是風至於見苦終不言樂見樂終不言苦雖假名立相而稱認皆同是為世流布真實義。
【二方便流布真實義】謂世間有智之人先以心意籌量隨冝方便造作經書論議開導於人是為方便流布真實義。
【三淨煩惱障真實義】謂聲聞緣覺以無漏道破諸煩惱結業得無礙智是為淨煩惱障真實義。
【四淨智慧障真實義】謂佛菩薩於聲聞緣覺所得無礙之智以能障中道之理不能顯發故名智慧障今佛菩薩斷此之障則中道之理自然顯現是為淨智慧障真實義。
四種對治(亦名四道出阿毘達磨俱舍論)
對即敵對治即攻治譬如人有此病即用此藥治之故名對治。
【一厭患對治】謂眾生見欲界生死之苦煩惱惑業之集深生厭惡起大加行脩於聖道對治苦集故名厭患對治。
【二斷對治】謂眾生知一切煩惱惑業能招生死之苦於是脩無間道斷除惑業故名斷對治(無間道者觀道相續無有間斷也)。
【三持對治】謂從無間道後起解脫道則能攝持所斷煩惱不令更起故名持對治(解脫道者不繫名解自在名脫謂解脫一切惑業之縛也)。
【四遠分對治】謂從解脫道後起勝進道能令所斷之惑永永遠離故名遠分對治(勝進道者猶增進之意也)。
同教說聽四句(出華嚴經䟽)
同教者謂會三乘歸一乘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一唯說無聽】謂佛真心外無別眾生以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故所說教唯佛所現是名唯說無聽。
【二唯聽無說】謂眾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故故所說教即眾生自現是名惟聽無說。
【三說聽雙全】謂佛真心現時不礙眾生真心現故是名說聽雙全。
【四說聽雙寂】謂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即佛故非眾生互奪雙亡則說聽雙寂故淨名經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是也。
別教說聽四句(出華嚴經䟽)
別教者圓融具德異前諸教。
【一唯說無聽】謂眾生全在諸佛心中故則果門攝法無遺故所說教唯佛所現是名惟說無聽。
【二惟聽無說】謂佛全在眾生心中故則因門攝法無遺故所說教即眾生心容自現是名唯聽無說。
【三說聽雙存】謂生佛互在則因果交徹故眾生心中之佛為佛心中之眾生說法佛心中之眾生聽眾生心中之佛說法是名說聽雙存。
【四說聽雙寂】謂眾生全在佛則同佛非生佛全在眾生則同生非佛兩相形奪二位齊融則佛心中之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之佛無說是名說聽雙寂。
起信四覺(出起信論)
【一本覺】謂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源離於妄念即寂而照等虛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故名本覺。
【二相似覺】謂圓教十信位中由始覺之功見思麤惑既已斷竟尚餘無明細惑未破所覺之理非真本覺唯得名為相似故名相似覺(十信者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也)。
【三隨分覺】謂圓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位中分破無明之惑故得分分是真本覺故名隨分覺(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脩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四究竟覺】謂圓教極果妙覺位中無明之惑既盡本覺之體全彰得心見性心即常住是名究竟覺。
四德處(出成實論)
論云若近善人則聞正法聞正法已則具四德處。
【一慧德處】謂由聞正法生大智慧故名慧德處。
【二實德處】謂以是智慧見真諦空故名實德處。
【三捨德處】謂見真空即得離諸煩惱故名捨德處。
【四寂滅德處】謂煩惱盡故心得寂滅故名寂滅德處。
四法施(出寶積經)
法施者謂如來以此四法施諸眾生令依此法脩證不起邪見也。
【一一切萬物皆歸無常】謂眾生愚惑不知世間有情無情等物悉皆有生有滅有成有壞畢竟無常而反計有常如來說法為斷此計故曰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一切所有悉為苦毒】謂眾生愚惑不知五陰等法是眾苦之本計想有樂如來說法為斷此計故曰一切所有悉為苦毒(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三一切諸法皆無有我】謂眾生愚惑不了一切法空計著有我如來說法為斷此計故曰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一切有形悉至於空】謂眾生愚惑不知一切有形相者終歸於空反計為有如來說法為斷此計故曰一切有形悉至於空。
四無記(出宗鏡錄)
謂不能記別當來之果又於善惡法中無所記別故名無記。
【一能變無記】謂第八識心王是無記性與心所五法相俱則能變現色等一切境界而無所分別故名能變無記(五法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是名徧行五法即第八識心所法也)。
【二所變無記】謂根身種子器世間三類之境皆由本識之所變現以此三境無分別性故名所變無記。
【三分位無記】謂於不相應行中假無記法立諸分位由此諸法不屬善惡不與心相應不與色相應無所記別故名分位無記。
【四勝義無記】謂虛空無為非擇滅無為有勝義故而無所作為故名勝義無記(虛空無為者謂真空之理不為惑染之所障礙也非擇滅無為者聲聞之人證果之後諸惑不復續起自然契悟真空之理不假揀擇也)。
頼耶四分(出翻譯名義)
梵語阿頼耶華言藏識謂第八識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而有此四分之義焉。
【一相分】相即形相有三種一境相名相謂此識能與根心而為境界故二相狀名相謂世間有為之法皆有相狀惟是此識之所變現故三義相名相即能詮教下所詮義理之相亦是此識之所變現故此之三相通名相分(根心者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
【二見分】見即照了之義有五種一證見名見即根本智見分是也二照燭名見此通根心俱有照燭義故三能緣名見即通內三分俱能緣故四念解名見以念解所詮義理故五推度名見即比量心推度一切境故此五種見通名見分(根本智者即第八識也內三分者即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也)。
【三自證分】自證者自證所具之法也謂此識能持見分相分以能親證自見分故緣於相分不謬是名自證分。
【四證自證分】證即能證之體自證即所具之法謂能持前自證分見分相分即是此識之本體以能親證自證分故緣見分不謬是名證自證分。
四種意識(出宗鏡錄)
四種意識不出三境一性境二帶質境三獨影境性境者謂意識與眼耳鼻舌身五識同緣五塵初心取境未有分別是名性境意識於五塵境上分別方圓長短好惡以有塵相可分別故是名帶質境意識不與五識同緣而獨緣法塵謂緣過去未來變現之相或緣空華水月等相以無境可對是名獨影境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一定中獨頭意識】謂意識獨緣定境不與五識同緣而無一切塵境作對是名定中獨頭意識。
【二散位獨頭意識】謂意識不緣五塵之境但散亂徧計諸法或緣空華水月等諸色相或緣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法此非定中又非夢境是名散位獨頭意識。
【三夢中獨頭意識】謂不對諸塵而於夢中見種種境界此亦心王性境變現而有諸相是名夢中獨頭意識。
【四明了意識】謂意識依五根與五識同緣五塵明了取境好惡長短悉皆現前是名明了意識。
識境四相(出金剛經論)
謂眾生於此四法不了虛假而於心識之境妄生邪見執著取相故名識境四相。
【一我相】謂眾生於五陰法中若即若離計我我所之實是名我相(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若即若離者謂計即陰是我離陰是我也我我所者我即假名我所即五陰也)。
【二人相】謂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我是人我生人道異於餘道是名人相。
【三眾生相】謂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色受想行識眾共而生此身是名眾生相。
【四壽者相】謂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壽命或長或短是名壽者相(一期者謂從生至死也)。
四緣(出大智度論)
【一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也如眼根對於色塵時識即隨生餘根亦然是名因緣(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續而起名次第緣(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此心王心所對於諸塵念念不停是名次第相續也)。
【三緣緣】謂心心所法由託緣而生還是自心之所緣慮名為緣緣(託緣者謂依託色聲香味觸法之緣也)。
【四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諸法生者謂根塵相對則有一念心起名諸法生不生障礙者根塵相對之時隨對隨起悉無所障也)。
四相約位(出圓覺經畧䟽)
四相即生住異滅也此之四相乃是本覺心源無明初起一念之相而有四種之別以其細微難見故約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從淺至深次第覺了麤細分齊之相以明之此之四法起則從生至滅覺則從滅至生故以滅異住生而為次第也。
【一十信覺滅相】十信覺滅相者謂菩薩脩行證此信位則能覺了心中念念滅相分齊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也)。
【二三賢覺異相】三賢覺異相者三賢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也謂菩薩脩行證此三賢位則能覺了心中念念異相分齊也(異者變異也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脩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三十聖覺住相】十聖覺住相者十聖即十地也謂菩薩脩行證此十聖位則能覺了心中念念住相分齊也(住者現起未滅之心也十地者懽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四位滿覺生相】位滿覺生相者位滿即佛位果滿也謂大菩薩脩行滿足證佛果位則能覺了心中一念初生之相分齊也。
四種頌(出華嚴經䟽)
【一阿耨窣覩婆】梵語阿耨窣(蘇骨切)覩婆華言頌謂此頌不用長行與偈但字數滿三十二字即為一頌也(長行者即經中散文也)。
【二伽陀】梵語伽陀華言諷頌或名不頌頌謂不頌長行也或名直頌謂直以偈說法也。
【三祇夜】梵語祇夜華言應頌謂應前長行而頌也。
【四縕䭾南】梵語縕(音蘊)䭾南華言集施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令他人誦習受持也。
四聖言(出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四聖言者聖正也即正直之言也。
【一不見言不見】謂眼識所受眼識所了則可言見若實眼識未受未了則不可言見是名不見言不見。
【二不聞言不聞】謂耳識所受耳識所了則可言聞若實耳識未受未了則不可言聞是名不聞言不聞。
【三不覺言不覺】謂鼻覺香舌覺味身覺觸也若鼻識舌識身識所受所了則可言覺若實三識未受未了則不可言覺是名不覺言不覺。
【四不知言不知】謂意識所受意識所了則可言知若實意識未受未了則不可言知是名不知言不知。
四種尋思(出阿毘達磨集論)
【一名尋思】謂於諸法之中推求一切名字皆悉不實是為名尋思。
【二事尋思】謂於諸法之中推求五陰等事生滅無常皆悉不實是為事尋思(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三自體假立尋思】謂於諸法能詮名字及所詮義理中推求自體惟是假立名言皆悉不實是為自體假立尋思。
【四差別假立尋思】謂於諸法能詮之中推求差別惟是假立名言皆悉不實是為差別假立尋思。
真空觀四句(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真空者法界之理也依理而觀故名真空觀。
【一會色歸空】會即融會色即根身世界也謂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和合而有今觀此色都無實體歸於真心之空故云會色歸空(根者謂眼等諸根身即色身也)。
【二明空即色】明即明了謂了真空之理不異於色色無自性不異於空故云明空即色。
【三色空無礙】謂色之體全是真空真空之體不異於色若色是實色即礙於空空是斷空即礙於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礙空空是真空故不礙色故云色空無礙。
【四泯絕無寄】泯即亡泯絕即寂絕寄猶依也謂所觀真空之理不可言即色是空亦不可言離色是空空不空皆不可得非言思所及亦無所依故云泯絕無寄。
共不共四變(出宗鏡錄)
問云本識變現根身器世間等為是自變為是共變答有四種不同也(本識即藏識也)。
【一不共中不共變】謂如眼等五根唯自己第八識中最初一念託父母遺體時變現名不共出胎之後唯自己受用復名不共如眼識惟依眼根而發乃至身識唯依身根而發不相混雜是為不共中不共變。
【二不共中共變】謂內浮塵根初唯自己第八識變現名不共變生己後他人亦有受用之義復名為共是為不共中共變(浮塵根者謂眼耳等諸根皆由色香味觸四塵所成故名浮塵楞嚴經云眼如蒲萄朵等是也他人受用者謂自己浮塵根能見之境他根亦能見而亦得同受用也)。
【三共中共變】謂如山河大地由多人之識同所變現名之為共變已亦與一切同用復名為共是名共中共變。
【四共中不共變】謂如己田宅不與人共又如一水人見是水餓鬼見是猛火膿血等物是名共中不共變。
四榮(亦名凢夫四倒出涅槃經并宗鏡錄)
四榮者佛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入滅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面雙樹一榮一枯故名四榮四枯以表凡夫二乘常無常等八倒也此四榮正表凡夫四倒而言榮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長惑業有榮茂之義故名四榮也(梵語拘尸那華言角城梵語娑羅華言堅固樹間入滅者謂雙樹中間用表非常非無常即中道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一非常計常】謂凡世間一切有為等事皆悉無常虛幻不實豈能長久凡夫妄計是常即成常顛倒。
【二非樂計樂】謂世間五欲之樂皆是受苦之因凡夫不了妄計為樂即成樂顛倒(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三非我計我】謂此身皆因四大假合本無有我若一大是我三大應非我若四大俱是我應有多我畢竟是誰為我故知我不可得凡夫不了於自身中強作主宰妄計為我即成我顛倒(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四不淨計淨】謂己身他身具有五種不淨凡夫不了妄生貪著執以為淨即成淨顛倒(五種不淨者種子不淨住處不淨自體不淨外相不淨究竟不淨也)。
四枯(亦名二乘四倒出涅槃經并宗鏡錄)
四枯者表二乘四倒也所言枯者以二乘觀無常苦空無我等則煩惱有朽滅不生之義故名為四枯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一常計無常】常者即法身常住之義無常者即變異也謂聲聞緣覺為無明之惑所覆於如來常住法身中妄計有變異相是為無常顛倒。
【二樂計非樂】樂者即涅槃清淨之樂非樂者即苦義謂聲聞緣覺為無明之惑所覆於如來涅槃清淨樂中妄計是苦是為非樂顛倒。
【三我計無我】我者即佛性真實之我也無我者謂佛性中無有我也謂二乘為無明之惑所覆不了無我法中而有真我故於佛性真我之中妄計無我是為無我顛倒。
【四淨計不淨】淨者即是如來常住之身非雜食身非煩惱身非血肉身非是筋骨纏縛之身不淨者二乘為無明之惑所覆但觀世間一切諸色皆為不淨不了如來常住之淨是為不淨顛倒。
四種性行(出佛本行集經)
【一自性行】經云若諸菩薩本性已來賢良質直順父母教信敬沙門及婆羅門善知家內尊卑親踈恭敬承事無失具足十善復更廣行其餘善業是名菩薩自性行(梵語沙門華言勤息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也)。
【二願性行】經云若諸菩薩發如是願我於何時當得作佛十號具足是名菩薩願性行(十號者一如來二應供三正徧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天人師九佛十世尊也)。
【三順性行】經云若諸菩薩隨順脩行六波羅蜜是名菩薩順性行(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謂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六度之行到涅槃彼岸是為六波羅蜜也)。
【四轉性行】經云如我供養然燈世尊依彼因緣讀誦經典轉凡成聖是名菩薩轉性行(如我者釋迦如來自謂也)。
四不可說(出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涅槃經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證不可言說以其理本無說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也)。
【一生生不可說】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謂根塵相對是為能生由此根塵相對之時一念心起分別好惡是為所生即心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詮實有生滅之法法雖生滅理本無言故云不可說也。
【二生不生不可說】生者即前根塵相對所生之法也不生者了此所生之法當體即空也既達所生之法本空故云生不生也此是通教所詮之理理本無言故云不可說也。
【三不生生不可說】不生者即真空之理也生者從空出假而起度生之用也此言別教之人於十住位中脩習空觀了法無生故云不生而又不住於空復於十行中而脩假觀起十界度生之用故復云生也此是別教所詮之理理本無言故云不可說也(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脩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脩羅界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
【四不生不生不可說】謂理本不生事即理故事亦不生是名不生不生又惑體本空故不生智用亦泯故不生是名不生不生又無因可脩故不生無果可證故不生是名不生不生此是圓教所詮之理理本無言故云不可說也。
翻譯四例(出翻譯名義)
【一翻字不翻音】翻字不翻音者謂如諸呪字是此方之字音是彼土之音是也。
【二翻音不翻字】翻音不翻字者謂如卍字以此方萬字之音翻之而卍字之體猶存梵書是也。
【三音字俱翻】音字俱翻者謂諸經文音與字二者皆就此方言音字體翻之是也。
【四音字俱不翻】音字俱不翻者謂西來梵夾音與字二者未經此方翻譯是也。
阿難四問(出涅槃經後分)
佛將入滅語阿難大眾言我滅度後汝當精勤教誡我諸眷屬早求出離此生空過後悔無追時阿難聞佛語已悲哽嗚咽舉體迷悶時阿泥樓豆安慰阿難曰如來滅度時至今日則有明旦則無汝依我語諮啟四問阿難問已佛言汝致四問為最後問大能利益一切世間汝等諦聽吾當為說(梵語阿難華言慶喜梵語阿泥樓豆又名阿㝹樓䭾即阿那律華言如意謂於過去九十一劫天人之中受如意樂故名如意)。
【一佛滅度後惡性車匿云何共住】佛答言車匿比丘其性鄙惡我滅度後汝當依我教法調伏其心捨本惡性不久自當得證道果(車匿無翻西域記云正音闡釋迦亦釋種太子出家令車匿牽捷陟捷陟馬名譯云納)。
【二佛滅度後我等以何為師】佛答言汝問以何為師者當知尸波羅戒是汝大師依之脩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梵語尸波羅華言戒)。
【三佛滅度後我等依何法住】佛答言汝問依何法住者當知依四念處嚴心而住一觀身性相同於虛空名身念處二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三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四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一切比丘應當依此四念處住(觀受者受即領納之義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領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境也不在內外者心不在六根名內不在六塵名外根塵之中名為中間)。
【四一切經初當安何語】佛答言汝問一切經初當安何語者當知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某等大眾而說是經。
化儀四教(出天台四教儀)
化儀者如來出世一代化物之儀式也。
【一頓教】謂不談小乘直說大法故名頓教即華嚴經也。
【二漸教】漸即漸次有漸初漸中漸末之不同謂如來初於鹿苑破斥邪法建立正教專為二乘此名漸初即阿舍經也次於方等會上彈斥二乘小機令其歸向大法此名漸中即淨名等經也後於般若會上廣談空慧之法淘汰二乘執小之情會一切法皆歸大乘此名漸末即般若經也如是自淺至深次第而進故名漸教(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三秘密教】謂如來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同會聽法所聞各異彼不知此此不知彼隱密赴機故名秘密教。
【四不定教】不定者謂如來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聽法之眾或聞小法而證大果或聞大法而證小果彼此相知得益不定故名不定教。
化法四教(出天台四教儀)
化法者佛化眾生之方法也。
【一藏教】藏即含藏之義謂經律論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教。
【二通教】謂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名通教(通前藏教者謂此教鈍根菩薩雖觀無生四諦但證真空之理與前藏教是同也通後別圓者謂此教利根菩薩證真空之理時能於真空了達不空即入後之別教若知空不空具一切法即入後之圓教也)。
【三別教】別即隔別不同之義謂別前藏通別後圓教故名別教(別前藏通者謂此教獨被菩薩不涉二乘所脩也別後圓教者謂此教所談法門行相隔歷次第而不圓融也)。
【四圓教】圓即不偏之義謂此教所詮中道之理性相圓融事理無礙法法具足故名圓教。
龍樹四教(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龍樹論師乃西天第十三祖嘗立四教判釋經論故云龍樹四教也。
【一有門】謂阿含小乘等經說一切因果之法悉皆實有是為有門(梵語阿舍華言無比法)。
【二空門】謂大品般若等經說真空實相之理蕩除眾生情執是為空門(梵語般若華言智慧)。
【三亦有亦空門】謂深密等諸大乘經說有談空互相無礙是為亦有亦空門。
【四非有非空門】謂中論等說一切法皆即空之有是非有即有之空是非空互泯互融即第一義是為非有非空門。
苑公四教(出華嚴經䟽)
苑公唐賢首藏法師弟子也因寶性論有四種眾生不識如來藏遂立四教焉(四種眾生者一凡夫二聲聞三辟支四初心菩薩也)。
【一迷真異執教】謂諸外道凡夫迷於真性廣起異計故云迷真異執教。
【二真一分半教】謂聲聞辟支二人於真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但得隨緣不得不變故名一分於隨緣分中唯說生空所顯之理不說法空故名為半合而言之故云真一分半教(隨緣不變者即真如之理隨染淨緣變造諸法而其本體則不變易也生空即人空也)。
【三真一分滿教】謂初心菩薩但得不變不得隨緣故名一分於不變分中雙辯二空之理故名為滿合而言之故云真一分滿教(二空者人空法空也)。
【四真具分滿教】謂菩薩由具隨緣不變二分之義顯真實理識如來藏故云真具分滿教。
曉公四教(出華嚴經䟽)
唐元曉法師海東新羅人來此弘宗亦立四教判釋諸經故稱曉公四教焉。
【一三乘別教】謂如四諦緣起經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所共學於中二乘未明法空即是別相故云三乘別教。
【二三乘通教】謂如般若深密經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所共學於中說諸法空即是通相故云三乘通教。
【三一乘分教】謂如梵網經等菩薩不與二乘共學名為一乘於中永顯法之周普名為隨分故云一乘分教。
【四一乘滿教】謂如華嚴經等其中具明法界之理圓融周普故云一乘滿教。
四不生(出中論)
龍樹菩薩造中觀論云因諸外道計一切法或從自生或從他生或從自他共生或從無因生故說偈破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一不自生】自即六根謂根塵相對則有一念心起若無所對六塵則一念之心畢竟不生故名不自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不他生】他即六塵謂雖有六塵若無六根相對則一念之心亦畢竟不生故名不他生。
【三不共生】謂六根六塵和合名之為共前云不自生則是根不能生又云不他生則是塵不能生根塵各各既不能生根塵相共又焉得生故名不共生。
【四不無因生】謂不因根塵而生也既離根塵則一念心無有生處故名不無因生。
四種問答(出十住毘婆沙論)
【一定答】謂决定以實答也如一比丘問佛云色受想行識常不變異否佛答言無有色受想行識常不變異蓋言五陰之法本空實非常不變異是名定答(梵語比丘華言乞士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分別答】謂分別果報而答也如梵志問佛云人作身口意業受何果報佛答言若作苦業即受苦報若作樂業即受樂報若作不苦不樂業即受不苦不樂報是名分別答(梵語梵志華言淨裔)。
【三反問答】謂反問於他而使其答也如先梵志問佛已佛言我還問汝隨汝意答色是如來否受想行識是如來否梵志答曰非也佛又問云離色受想行識是如來否梵志又答言非也蓋如來之法不即五陰不離五陰梵志不達故皆答言非也是名反問答。
【四置答】謂棄置而不答也如外道或計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亦常亦無常世間非常非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又計如來滅後有如來滅後無如來滅後亦有亦無如來滅後非有非無然如來實無此理凡若此問佛皆置而不答是名置答。
四病(出圓覺經䟽)
【一作病】作者即生心造作之謂也謂若有人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二任病】任者即隨緣任性之謂也謂若有人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三止病】止者即止妄即真之謂也謂若有人言我今永息諸念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得故說名為病。
【四滅病】滅者即寂滅之謂也謂若有人言我今永滅一切煩惱身心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滅相故說名為病。
大四相(出大乘起信論䟽)
大四相者此就始終一期受報而言也(一期者謂從生至死也)。
【一生相】謂一念托胎十月滿足此身即生是為生相。
【二住相】謂既出胎已住於世間是為住相。
【三異相】謂少則顏紅體潤老則髮白面皺是為異相(皺側救切)。
【四滅相】謂業盡命終身亦壞滅是為滅相。
小四相(出大乘起信論䟽)
小四相者此就一念而論也。
【一生相】謂以根對塵一念心生是為生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即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
【二住相】謂一念之心蹔爾相續是為住相。
【三異相】謂一念之心初後不同是為異相。
【四滅相】謂塵境既忘心念亦滅是為滅相。
光宅四乘(出華嚴經䟽)
光宅者梁光宅寺雲法師也立四乘教謂臨門三車為三乘即權教也四衢所授大白牛車為第四乘即實教也。
【一羊車】謂聲聞之人以㭊空觀觀於生滅四諦破見思煩惱證真諦理得離三界生死如乘羊車出於火宅故法華經云為求羊車出於火宅是也(㭊空觀者謂於五陰等法觀察分㭊離其著心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鹿車】謂緣覺之人以㭊空觀觀十二因緣生滅破見思煩惱覺了真諦之理得離三界生死如乘鹿車出於火宅故法華經云為求鹿車出於火宅是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牛車】謂三藏教菩薩發四弘誓脩六度行化導眾生同出三界生死究竟至於真空涅槃如乘牛車出於火宅故法華經云為求牛車出於火宅是也(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也四弘誓者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四大白牛車】謂大乘菩薩以圓融三觀觀於諸法實相之理頓破無明煩惱而成一切種智如乘大白牛車至於寶所故經云有大白牛肥壯多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是也(三觀者空觀假觀中觀也一切種智者佛智也寶所者喻實相之理也)。
生公四輪(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生公者即羅什法師之弟子也立此四輪者輪有摧滅之義能摧滅眾生惑業而超出三界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一善淨法輪】謂脩五戒十善之法摧滅四惡趣業而得天人果報是為善淨法輪(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飲酒也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也四惡趣者脩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
【二方便法輪】謂脩四諦十二因緣方便之道而證二乘之果是為方便法輪(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真實法輪】謂脩中道實相之觀摧滅無明煩惱之業而證一乘佛果是為真實法輪。
【四無為法輪】謂脩三德妙觀摧滅五住煩惱而證涅槃無為之果是為無為法輪(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也五住煩惱者見惑為一住思惑分三住塵沙無明惑合為一住因此五者住著三界故名住也)。
文義四用(出法華文句記)
【一有文有義常人用之】謂凡立言立論有文字可證據有義理可依憑此尋常之人皆能用故云常人用之。
【二無文有義智人用之】謂凡立言立論雖無文字可證據而有義理可依憑此唯智者能用故云智人用之。
【三有又無義暗者用之】謂凡立言立論雖有文字可證據而無義理可依憑此暗昧之人不明義理而強自用故云暗者用之。
【四無大無義迷者用之】謂凡立言立論既無文字可證據又無義理可依憑此愚迷之人不了文義而強自用故云迷者用之。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十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十一 池三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四眾(出法華文句)
【一發起眾】發起眾者開端發起之眾也謂激揚發動使如來有所說使大眾有所聞乃至發起問荅等是也。
【二當機眾】當機眾者當座之機眾也謂宿植德本緣合時熟不起于座聞即得道也(植者種也德本者眾善之根本也)。
【三影響眾】影響眾者謂古徃諸佛菩薩隱其圓極之果示同機眾匡輔法王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又如眾星遶月雖無作為而有大益也(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匡者正也輔者助也言古佛菩薩隱大現小而來匡輔釋迦法王也)。
【四結緣眾】結緣眾者謂結聞法因緣之眾也蓋由過去根淺三慧不生現世雖見佛聞法而未能獲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也(三慧者聞慧思慧脩慧也)。
四衍眾(衍者乘也出翻譯名義)
【一聲聞】謂聞佛聲教依四諦法脩道證真是名聲聞(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二緣覺】謂稟佛教法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是名緣覺(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菩薩】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自行成就則能覺悟一切有情眾生是名菩薩。
【四佛】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覺具三義一者自覺謂悟性真常了惑虛妄二者覺他謂運無緣慈度有情眾三者覺行圓滿謂歷劫脩因行滿果圓是名為佛(無緣慈者謂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能自然現益也)。
人四依(出法華玄義)
依即依止也謂從五品位至等覺菩薩堪為世間眾生之所依止能令眾生聞法開解脩行證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隨喜品讀誦品說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十信為初依】五品十信皆圓教位次也謂此位之人觀慧明了達如來秘密之藏能令眾生聞法開解脩行證果而可依止故為初依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願心也)。
【十住為二依】十住亦圓教位次也謂此位之人惑破理顯功用轉深能令眾生聞法開解脩行證果而可依止故為二依也(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脩行住生貴住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
【十行十回向為三依】十行十回向亦圓教位次也謂此位之人無明漸盡利祐轉深能令眾生聞法開解脩行證果而可依止故為三依也(十行者懽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現前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十地等覺為四依】十地亦圓教位次也等覺者去後妙覺位猶有一等故名為等勝前諸位故稱為覺即最後心菩薩也謂此菩薩漸盡無明之源將滿圓極之果勝用具足能令眾生聞法開解脩行證果而可依止故為四依也(十地者懽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菩薩四事入於法門(出大寶積經)
【一入禪思門】謂菩薩說法開導眾生必先入定思惟觀其根器或大或小大者即說大法小者即說小法方便隨冝稱機合道是為入禪思門(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入智慧門】謂菩薩說法以智慧照了於諸章句義理通達無礙悉令一切眾生悟解明了破諸癡暗生法喜心是為入智慧門。
【三入總持門】謂菩薩入諸善法持令不忘遮諸惡法持令不生於諸眾生運大慈與樂之心即持善也起大悲㧞苦之心即遮苦也是為入總持門。
【四入辯才門】謂菩薩於諸佛法之義分明决了辯說無礙開發一切眾生之心令得皆入正道是為入辯才門。
菩薩四淨(出菩薩善戒經)
【一身淨】謂菩薩斷除惑業身器清淨成無上道生滅自在是名身淨(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緣淨】謂菩薩為攝化眾生故現種種神通出沒自在諸緣無礙是名緣淨。
【三心淨】謂菩薩脩習梵行離諸煩惱於一切法不生取著之心是名心淨。
【四智淨】謂菩薩善知世間出世間之法得清淨智無有罣礙是名智淨。
四種自在(出大乘莊嚴經論)
【一得無分別自在】謂菩薩住第八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之行得無功用法於一切法遠離一切分別之想而得自在故名得無分別自在(不動地者以無生智慧捨於三界性無動移故也)。
【二得剎土自在】謂菩薩住不動地深心清淨於諸剎土亦得清淨出生自在故名得剎土自在(剎梵語具云剎摩華言土田即國土也)。
【三得智自在】謂菩薩住第九善慧地得無礙智慧演說諸法稱理自在故名得智自在(善慧者謂已得真如之體顯發真如妙慧也)。
【四得業自在】謂菩薩住第十法雲地於諸煩惱業縛悉能通達更無障礙故名得業自在(法雲地者謂菩薩以大慈悲普覆一切眾生如雲之普覆萬物也)。
四無所畏(出大智度論)
無所畏有二種一佛無所畏二菩薩無所畏今此四無所畏皆言菩薩也蓋菩薩具諸智慧明了决定而於眾中說法則無恐畏之相故名無所畏(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一能持無所畏】能持者謂菩薩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故於眾中說法得無所畏也。
【二知根無所畏】知根者謂菩薩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故於眾中說法得無所畏也。
【三决疑無所畏】决疑者決剖一切眾生之疑難也謂凡有一切來難問者菩薩悉能如法剖決而答故於眾中說法得無所畏也。
【四答報無所畏】答報者以言辭應答酬報其所問也謂凢一切眾生聽受問難菩薩悉能隨意如法而答故於眾中說法得無所畏也。
四事勝(出地持經)
【一根勝】謂菩薩根性聰利勝於一切聲聞緣覺是名根勝(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道勝】謂菩薩以慈悲心脩行六度既自度已復能度脫一切眾生勝於聲聞緣覺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是名道勝(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三巧便勝】謂菩薩善巧方便悉能了知一切諸法勝於聲聞緣覺但能了知五陰等法是名巧便勝(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四果勝】謂菩薩脩因滿足即證佛果菩提勝於聲聞緣覺所證之果是名果勝(梵語菩提華言道)。
菩薩行有四難(出華嚴經䟽)
【一背己利世難】謂脩菩薩行者其心專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無一毫為己之念非如世人但求自利而不能利他是為背己利世難(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行相唯苦難】謂脩菩薩行者不樂世間種種欲樂愛護身命唯為利益眾生以滿本願脩行苦行是為行相唯苦難。
【三處經諸有難】謂脩菩薩行者其心但為利益眾生諸有苦處無不經歷示現出生代受其苦是為處經諸有難。
【四時劫無量難】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華梵雙稱故名時劫謂脩菩薩行者唯求無上佛果兼脩利他之行所經時劫不可限量是名時劫無量難。
大乘四果(出大乘莊嚴經論)
大乘者謂通教中菩薩於當教中對聲聞緣覺小乘故得稱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聲聞所證果位今菩薩歷於十地脩行證果亦有淺深始終不同故借小乘四果之位以區別之是名大乘四果(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熖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一初地生如來家是須陀洹果】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又云預流謂菩薩入初乾慧地時斷惑證理即是證佛所證故云生如來家因借聲聞初果以區別之故云是須陀洹果。
【二八地得授記是斯陀含果】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菩薩於第八辟支佛地中蒙佛授記而得作佛因借聲聞第二果以區別之故云是斯陀含果(辟支梵語具云辟支迦羅華言緣覺)。
【三十地得受職是阿那含果】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謂菩薩於第十佛地中而得受如來職猶如別圓二教等覺之位因借聲聞第三果以區別之故云是阿那含果。
【四佛地是阿羅漢果】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又云無生佛地即通教中果佛也菩薩已斷見思習氣俱盡而得成佛因借聲聞第四果以區別之故云是阿羅漢果。
四種聲聞(出法華文句)
【一決定聲聞】謂其久習小乘之法故今聞小乘教而得證果既證小果之後再不進求大乘之法是名決定聲聞。
【二退菩提聲聞】梵語菩提華言道謂此聲聞本是菩薩曾發菩提之心積劫脩道忽因疲厭生死退失大心而證小果是名退菩提聲聞(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
【三應化聲聞】應謂應現化即變化謂此聲聞本是諸佛菩薩內秘真實之行外現聲聞之身而能引接前之二種聲聞歸於大乘及廣化眾生令入佛道是名應化聲聞。
【四增上慢聲聞】謂自得增上之法而輕慢於他此種聲聞厭惡生死欣樂涅槃因脩戒定慧之道少有所得便謂證果此即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是名增上慢聲聞(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聲聞四果(出金剛經䟽)
【一須陀洹果】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又名預流即初果也謂此人斷三界見惑盡預入聖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即第二果也謂此人於欲界九品思惑中斷前六品盡後三品猶在須更來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來(思惑者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心起貪愛迷惑不了也九品者於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即第三果也謂此人斷欲界後三品思惑盡更不來欲界受生故名不來。
【四阿羅漢果】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即第四果也謂此人斷色界無色界思惑盡四智已圓已出三界已證涅槃無法可學故名無學(四智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四向(出成實論并法華玄義)
【一須陀洹向】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謂此人將入須陀洹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初果也。
【二斯陀含向】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此人將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第二果也。
【三阿那含向】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謂此人將入阿那含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第三果也。
【四阿羅漢向】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謂此人將入阿羅漢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第四果也。
羅漢四智(出涅槃經)
【一我生已盡】謂阿羅漢斷見思惑盡更不受三界生死故云我生已盡(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見思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名見惑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起諸貪愛名思惑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梵行已立】梵行即淨行也謂阿羅漢由戒定慧之行成就得證此果故云梵行已立。
【三所作已辦】謂阿羅漢本求出離三界脩諸梵行生死既盡梵行既立故云所作已辦。
【四不受後有】謂阿羅漢生死惑業既盡更不受後世之身故云不受後有。
四種變易(出成唯識論)
變易者因移果易故名變易謂脩一分之因即感一分之果此從變易生死一種中開出後之三種也。
【一變易生死】謂菩薩以無漏智力斷其麤惑所感殊勝細異熟果以因移果易而為生死故名變易生死(漏即漏落生死今言無漏者謂菩薩依大智慧而脩不漏落生死故名無漏智麤惑即塵沙等惑也)。
【二不思議身】謂菩薩以無漏定力及以願力身所示現妙用難測故名不思議身。
【三意成身】謂聲聞緣覺菩薩以無漏定力於十方世界隨其意願成身故名意成身。
【四變化身】謂聲聞緣覺菩薩以無漏定力於十方世界變現其身故名變化身。
四加行(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記)
此四通言加行者謂此行人欲求見道革凡成聖遂起煖等四心脩四諦觀以定資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見道即初果須陀洹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一煖加行】煖者從喻得名謂如人以木鑽火火雖未出先得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燒煩惱薪雖未得無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煖加行(無漏者謂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頂加行】頂者謂觀行轉明在煖之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加行(觀矚四方者謂觀四諦也)。
【三忍加行】忍有二義一者印可義謂於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諦之理謂苦諦實是苦乃至道諦實是道也二者決定義謂此善根決定無退故名忍加行。
【四世第一加行】謂此位中觀四諦理雖未能證而於世間最勝故名世第一加行。
滅盡定與無想定四義不同(出宗鏡錄)
滅盡定者謂受想心滅出入息盡身證此定能斷見思煩惱而證聖果無想定者謂能於定中心想不起如冰魚蟄虫不能斷惑證入聖果故此二定有四種勝劣之義也(見思即見思二惑也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名見惑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起諸貪愛名思惑也)。
【一約得人異】謂羅漢聖人由受想心滅而證滅盡之定外道凡夫由妄計無想以為至道而證無想之定此之二定有世間出世間之不同故云約得人異也(受想者受謂領受想謂想像即五陰中之二也)。
【二祈願異】謂入滅盡定者則息諸想念斷除貪愛之心唯求出世功德入無想定者則妄計心無想慮以為解脫唯求世間樂果故云祈願異也。
【三感果不感果異】謂無想定是有漏業能感無想天果報滅盡定是無漏業不感三界生死果報故云感果不感果異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四滅識多少】謂滅盡定既滅第六識已兼能滅第七識染分無想定但滅第六識分別之見而諸邪見則未能盡斷故云滅識多少也(第六識即意識第七識即傳送識又云執我識染分者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之四惑也)。
四種沙門(出瑜伽師地論)
梵語沙門華言勤息謂勤行眾善止息諸惡也。
【一勝道沙門】謂稟佛出家能滅貪瞋癡等煩惱得證勝道是名勝道沙門。
【二說道沙門】謂已調伏貪瞋癡等煩惱而能宣說正法為令眾生入於佛道是名說道沙門。
【三壞道沙門】謂破諸禁戒行諸惡法非是梵行自稱梵行是名壞道沙門。
【四活道沙門】謂能調伏貪瞋癡等勤脩正行所有善法堪能生長智慧命根是名活道沙門。
四種僧(出十輪經)
【一勝義僧】謂諸佛世尊及諸菩薩緣覺聲聞等眾其德尊高於一切法通達無礙而得自在是名勝義僧。
【二世俗僧】謂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儀能持佛之禁戒是名世俗僧。
【三瘂羊僧】謂愚癡魯鈍不能了知根本等罪犯與不犯及於微小之罪不能發露懺悔是名瘂羊僧(根本等罪即殺盜[婬-壬+(工/山)]妄也)。
【四無慙愧僧】謂若有人投佛出家得出家已於所受持佛之禁戒一切毀犯無慙無愧不畏後世苦果是名無慙愧僧。
四種天(出大智度論)
【一世間天】謂世間國王雖居人世受享天福是名世間天。
【二生天】謂三界諸天因脩戒善等福兼習禪定得生此天是名生天(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戒善者即五戒十善也)。
【三淨天】謂二乘之人因脩空觀斷見思惑淨盡是名淨天(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見思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名見惑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起諸貪愛名思惑也)。
【四義天】謂十住菩薩善解諸法之義是名義天(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脩行住生貴住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
四禪變化(出大智度論)
變即轉變化即幻化謂此四禪諸天於五欲勝妙之境悉能次第種種變化也(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一初禪天二變化】初禪天二變化者一者能於初禪天中變化二者能於欲界變化也。
【二第二禪天三變化】第二禪天三變化者一者能於二禪天中變化二者能於初禪天中變化三者能於欲界變化也。
【三第三禪天四變化】第三禪天四變化者一者能於三禪天中變化二者能於二禪天中變化三者能於初禪天中變化四者能於欲界變化也。
【四第四禪天五變化】第四禪天五變化者一者能於四禪天中變化二者能於三禪天中變化三者能於二禪天中變化四者能於初禪天中變化五者能於欲界變化也。
四天華梵(出法華文句)
四天即四天王皆帝釋之外臣也又稱護世者以能護持世間故也(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言帝釋者華梵兼舉也)。
【一提頭頼吒天王】梵語提頭頼吒又云提多羅咤華言持國謂能護持國土也亦云安民謂令人民悉得安隱也居須彌山東黃金山(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二毗留勒叉天王】梵語毗留勒叉又云毗流離華言增長謂能令自他善根增長也居須彌山南瑠璃山(梵語瑠璃華言青色寶)。
【三毗留愽义天王】梵語毗留博义又云毗流波义華言廣目謂以其目廣大過於人眼故也居須彌山西白銀山。
【四毘沙門天王】梵語毗沙門華言多聞謂福德之名聞於四方故也居須彌山北水精山。
帝釋四苑(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言帝釋者梵華兼舉也須彌山頂是諸天所住之處有城名曰善現乃帝釋所都城有千門嚴飾壯麗中有殊勝殿種種妙寶具足莊嚴其城四隅有四臺觀金銀等寶所成甚可愛樂城外四面面各一苑形皆正方中央各有一如意池八功德水盈滿其中是彼諸天遊戲之處也(八功德水者一澄清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飢渴等八飲已長養諸根也)。
【一眾車苑】謂帝釋諸天若欲遊玩隨天福德之力種種寶車於此苑中自然出現。
【二麤惡苑】謂帝釋諸天若欲闘戰之時隨其所須甲仗等器於此苑中自然出現。
【三雜林苑】謂帝釋諸天若遊此苑於諸眾妙之境所玩皆同俱生勝喜。
【四喜林苑】謂帝釋諸天若遊此苑極妙欲塵種種皆集歷觀遍覽喜樂無窮而不生厭。
四輪王(出長阿含經)
此四輪王長阿含經唯言金輪王有金輪寶現若據俱舍論則四王各有輪現也。
【一鐵輪王】大智度論以人壽一增一減為一小劫謂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歷過百年壽減一歲如是減至十歲則止復過百年又增一歲如是增至二萬歲時有鐵輪王出獨領南閻浮提一洲諸國有不順化者王則現威列陣令其降伏然後於彼勸化人民脩十善道是名鐵輪王(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也)。
【二銅輪王】謂人壽增至四萬歲時有銅輪王出領東弗于逮及南閻浮提二洲諸國有不順化者王至彼國宣威布德令其歸順於是勸化人民脩十善道是名銅輪王(梵語弗于逮華言勝身)。
【三銀輪王】謂人壽增至六萬歲時有銀輪王出領東弗于逮南閻浮提西瞿耶尼三洲諸國有不順化者王至彼國威嚴所加即便臣伏於是勸化人民脩十善道是名銀輪王(梵語瞿耶尼華言生貨)。
【四金輪王】謂人壽增至八萬四千歲時有金輪王出統領北欝單越等四洲以十五日沐浴昇殿有金輪寶忽現於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若王欲徃東方輪則東轉王乃將諸兵眾隨其後行金輪寶前又有四神引導輪所住處王即止駕南西北方隨輪所至亦復如是於四天下普勸人民脩十善道是名金輪王(梵語欝單越華言勝處)。
輪王四德(出樓炭經)
【一大富】謂轉輪王有珎寶田宅奴婢珠玉象馬眾多天下之人無有能及是為第一德。
【二端正姝好】謂轉輪王端正姝好顏色無比天下之人無有能及是為第二德。
【三無疾病】謂轉輪王常安隱無病天下之人無有能及是為第三德。
【四長壽】謂轉輪王常安隱長壽天下之人無有能及是為第四德。
四主(出法苑珠林)
四主者謂世間無輪王應運之時贍部洲地有四主焉(梵語贍部又云閻浮華言勝金)。
【一東人主】人主之國風俗機變仁義昭明其地和暢多人故名人主。
【二南象主】象主之國人則躁烈多習異術亦能清心釋累出離生死其地暑濕冝象故名象主。
【三西寶主】寶主之國人無禮義惟重財賄其地臨海多產寶貝故名寶主。
【四北馬主】馬主之國人則獷暴情忍殺戮其地寒勁冝馬故名馬主。
西域四姓(亦名梵生四姓出翻譯名義)
謂四種人妄計我從梵天而生故稱梵生婆羅門自計從梵天口生剎帝利自計從梵天臍生毗舍自計從梵天脇生首陀自計從梵天脚生以此貢高自謂第一實非第一也。
【一婆羅門】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或在家或出家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自稱是梵天苗裔守道居貞潔白其操故謂之淨行。
【二剎帝利】梵語剎帝利華言田主為世間大地之主即王種也。
【三昆舍】梵語毘舍亦云吠奢即商賈種也。
【四首陀】梵語首陀亦云戌陀羅即農人種也。
四王生八子(出釋迦譜)
四王同出師子頰王各坐二子故通有八子也。
【一淨飯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語名悉達多華言頓吉以其生時諸吉祥瑞頓出現故即釋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語名難陀華言善歡喜從初慕道為名歡喜中勝故云善歡喜。
【二白飯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語名調達華言天熱以其生時人天等眾心皆驚熱故也第二子梵語名阿難華言歡喜又云慶喜以其生時舉國欣慶故也從佛出家持三藏教(三藏者經藏律藏論藏也)。
【三斛飯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語名摩訶男(無翻)從佛出家即於鹿苑中最初得度第二子梵語名阿那律華言無滅又云無貧從佛出家所謂天眼第一者是也。
【四甘露飯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語名婆娑(無翻)第二子梵語名䟦提華言小賢從佛出家即於鹿苑中最初得度是也。
四軰(出翻譯名義)
【一比丘】梵語比丘華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出家之人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故名乞士。
【二比丘尼】梵語尼華言女佛初不度女人出家成道之後因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懇求出家佛乃度之故名比丘尼(梵語摩訶波闍波提華言大愛道)。
【三優婆塞】梵語優婆塞華言清淨士謂雖在家能持五戒清淨自守又云近事男謂能持戒可親近承事諸佛法故名優婆塞(五戒者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飲酒也)。
【四優婆夷】梵語優婆夷華言清淨女謂雖在家亦能堅持五戒清淨自守故名優婆夷。
人四生(亦名四種生出法苑珠林)
人四生者謂世間之人亦具卵胎濕化四種之生也。
【一卵生】卵生者謂依殼而出也婆沙論云昔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鶴遂生二卵卵漸濕熟生二童子端正聰明年長出家得阿羅漢大名世羅小名鄔波世羅是也(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
【二胎生】胎生者謂含藏而生也謂世間之人含藏於母胎之中滿足十月而生是也。
【三濕生】濕生者謂假濕而生也賢愚經云於過去世有大國王名曰善住其頂上歘生一皰(皮教切)後轉轉大便生童子顏貌端正即頂生王是也又經律異相云昔維耶離國有梵志家種一柰樹生一榴節節生一枝去地七丈杪生諸枝形如偃蓋即作棧(仕限切)閣登而視之見偃蓋中乃有池水有一女兒在池水中是也(梵語維耶離華言廣嚴梵語梵志華言淨裔)。
【四化生】化生者謂無而忽有也涅槃經云佛與四眾遊行有比丘尼名阿羅婆忽於地中化生又劫初人皆是化生是也(四眾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
四種人(出成實論)
【一常沒】謂人不能脩習涅槃之法則不得出離生死大河故名常沒(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暫出還沒】謂人或生世間於信等五種善根不能堅固還復退失流轉生死故名暫出還沒(五種善根者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也)。
【三出觀】謂人沒於生死之河而能隨順涅槃之法欲求出離如人既沒思欲得濟故先觀看方向故名出觀。
【四得度】謂人具足脩習涅槃之法則能截生死流到涅槃岸故名得度。
四法不得菩提(出地持經)
【一無善友】謂修行之人雖有精進之心而無善友知識為其說法開導終不能得佛果菩提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謬受學】謂脩行之人雖值善友知識種種說法而稟性愚鈍於所受法錯謬領解亦不能得佛果菩提也。
【三不精進】謂脩行之人雖於受學之際不謬領解但自己懈怠不能勇猛精進則亦不得佛果菩提也。
【四不調伏】謂修行之人雖聞正法精進勤修然善根未熟久遠已來不能調伏其心則亦不得佛果菩提也。
四人果報(出法苑珠林)
【一先苦後樂】謂或有人先生卑賤家衣食不充受諸困苦然心無邪見自念我於宿世不行布施不脩福德恒值貧賤即便懺悔改徃所作修於善行後生人中多饒財寶無所缺乏是名先苦後樂。
【二先樂後苦】謂或有人先生富貴之家衣食充足受諸快樂然心懷邪見不能布施脩福多造惡業後生地獄受種種苦若生人中貧窮醜陋無有衣食是名先樂後苦。
【三先苦後苦】謂或有人先生貧賤家衣食不充受諸逼迫復懷邪見習諸惡法後墮地獄受種種苦若生人中又極貧賤衣食不充是名先苦後苦。
【四先樂後樂】謂或有人先生富貴家多諸財寶受諸快樂復能敬重三寶布施脩福後生人天中恒受富貴多饒財寶稱意自在是名先樂後樂(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四種業報(出法苑珠林)
【一現報】現報者謂今生作極善極惡之業即於今生現受善惡之果報也。
【二生報】生報者謂今生作善惡業來世身中受善惡果報也。
【三後報】後報者謂今身造業來世未受多生之後乃受果報也。
【四無報】無報者謂由無記業而受不善不惡之果報也(無記業者即不善不惡之業無所記憶故名無記)。
四報定不定(出法苑珠林)
四報定不定者又於前無報中開出四種也。
【一時定報不定】時即時節報即果報謂於三時决定不改由業有可轉故受報不定是名時定報不定(三時者謂現報生報後報也)。
【二報定時不定】謂業力定故報不可改然時有可轉故時節不定是名報定時不定。
【三時報俱定】謂由業報定故時節亦定是名時報俱定。
【四時報俱不定】謂由業不决定故時報亦不定也蓋因眾生之業有輕有重故受報之時有遠有近隨其因緣先後不定是名時報俱不定。
四有(出宗鏡錄)
因果不亡曰有謂眾生作業感果果必由因因果相酬則有生死既有生死必有色身既有色身必經中陰輪轉不息則成四有(中陰者謂人初死之後未曾托生故名中陰)。
【一生有】謂從中陰來托母胎一念識心相續五蘊由此生起是名生有(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二本有】謂已生之後未死之前於其中間所有五蘊色身是業報之本是名本有。
【三死有】謂本有之後中有之前五蘊業果色身一時壞滅是名死有。
【四中有】即中陰也謂已死之後未生之前於其中間識未托胎是名中有。
四胎相(出阿毘達磨俱舍論)
【一正知入不正知住出】謂轉輪王宿世曾脩廣大之福其業最勝但知入胎不能正知住胎出胎也(正知猶明知也)。
【二正知入住不正知出】謂獨覺之人久習多聞其智最勝但正知入胎住胎不能正知出胎也。
【三俱正知入住出】謂菩薩曠劫脩行福德智慧俱勝故能正知入胎住胎出胎也。
【四俱不正知】謂六道眾生有情之類若福微薄者入母胎時或見大風大雨或眾聲威逼遂見己身入於密草稠林住在此中復從此出若福厚大者入母胎時自見己身或處妙好園林或居勝臺殿住在此中復從此出於入住出胎皆不能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五根有四事增上(出五事毘婆沙論)
五根者眼耳鼻舌身也增上猶增勝也。
【一莊嚴身】莊嚴端莊嚴飾也謂眼耳鼻舌莊嚴於身然後完美於此諸根若闕一者便成殘陋若不缺者全美增勝是為莊嚴身也。
【二導養身】導養者導引資養也謂眼能見安危之色耳能聞美惡之聲鼻能嗅香臭之氣舌能甞甜苦之味如是等諸識於色聲氣味若好若惡皆能分別導引於身就好避惡令身增勝是為導養身也。
【三生識】識即分別之義謂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而能生於分別之識及相應法俱得增勝是為生識也。
【四不共事】謂眼惟見色耳惟聞聲鼻惟嗅香舌惟甞味身惟覺觸如是諸根各有所用不相雜亂於本根相應之法自能增勝是為不共事也。
四增盛(出阿毘達磨毘婆沙論)
【一壽量增盛】謂劫末時此贍部洲人壽減至十嵗後復漸增展轉增至八萬歲是名壽量增盛(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梵語贍部又云閻浮華言勝金)。
【二有情增盛】有情即眾生也謂劫末時此贍部洲惟餘萬人後復漸增展轉無數於劫增時其地廣博嚴淨人民淳善福德以其人民加眾是名有情增盛。
【三資具增盛】資具者資生之具也謂劫末時此贍部洲人民飢饉以稊稗等為上妙食至劫增時安隱豐樂種種地味自然出生乃至穀果等類漸漸充足是名資具增盛。
【四善品增盛】善品者善人所脩諸道品也謂劫末時世間有情廣造十惡之業不脩善道至劫增時人民廣修十善及諸道品是名善品增盛(十惡者一殺生二偷盜三邪[婬-壬+(工/山)]四妄語五兩舌六惡口七綺語八貪欲九嗔恚十邪見也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也)。
四力(出地持經)
【一自力】謂世間之人宿有善種不假他人教誡而自能以精進勇猛之力發菩提心是名自力(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他力】謂世間之人或因他人教誡或因他事感動遂發菩提之心則是藉他之力是名他力。
【三因力】謂世間之人先世脩習大乘之法今因見佛及諸菩薩嘆說無上佛道遂發菩提之心是名因力。
【四方便力】謂世間之人於現世中親近善友知識聞其善巧方便說法遂發菩提之心是名方便力。
四恩(出本生心地觀經)
【一父母恩】經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蓋父母長養之恩廣大無比若有男女背恩不順死即墮於地獄餓鬼畜生若有男女孝養父母承順無違常為諸天護念福樂無盡縱能一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尚未能報一日之恩也。
【二眾生恩】經云即無始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以是因緣諸眾生類亦有大恩猶如現在父母等無差別也(五道者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三國王恩】經云國王福德最勝雖生人間得自在故於其國界山河大地盡屬國王一人福德勝過一切眾生之福又以正法治世能使眾生悉皆安樂若王國內一人脩善其所作福七分之中脩善之人自得五分國王常獲二分以依於王而得修善故也王若以善法化世諸天善神常來守護若有惡人而生逆心於須㬰頃福自消滅命終當墮地獄備受諸苦所以者何是諸眾生由不知國王恩故起諸惡逆得如是報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輔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現世安隱豐樂所以者何一切國王於過去時曾受如來清淨禁戒常為人王安隱快樂以是因緣違順果報其速如影隨形如響應聲也。
【四三寶恩】三寶即佛法僧可尊可貴名之為寶經云三寶利樂眾生無有休息功德寶山巍巍無比福德甚深猶如大海智慧無礙等於虛空一切眾生由煩惱業障沉淪苦海生死無窮三寶出世作大船師能截愛流超昇彼岸故恩難報也。
四恩(出釋氏要覽)
【一國王恩】謂出家之人國王聽許方得出家又蒙治化之力無強弱陵逼之憂而得安居山林進脩道業兼復飲食水土皆屬國王是為國王恩。
【二父母恩】謂稟父母遺體而得成人其生成養育之恩如天罔極復令出家進脩道業是為父母恩。
【三師友恩】謂出家之人蒙師剃度教誨授以經業及得善友講明妙道開發慧性是為師友恩。
【四檀越恩】梵語檀華言施謂出家之人凡所資身飲食衣服等物皆由施者供給遂得安身辦道是為檀越恩。
四難(出法華經文句)
【一值佛難】謂眾生因無始惑業輪迴六道之中四趣不得見佛聞法固不在言設得人身若生在東西北三洲者佛不出現於彼皆不見佛得生南洲而或居邊地或著邪見佛雖出世如是等人亦不得見佛而况佛不常出值遇良難故經云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此舉人之值佛難也(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四趣但除人天也)。
【二說法難】謂如來出世本欲便說大乘之法蓋緣機器不純不得已而權說三乘之法委曲調停方堪入實所以歷四十餘年更三百餘會最後至於法華會上方顯真實故經云正使出於世說是法復難此舉大法之難說也。
【三聞法難】謂一乘圓頓之法微妙甚深難解難入非利根上智之士聞則惑耳驚心生疑起謗如法華會上五千人等雖梵音盈耳猶乃退席而去故經云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此舉聞法難也。
【四信受難】謂一乘圓頓之法唯談中道實相之理乃是果佛所證非彼三乘所知然如來出世直欲人人信受此法以致四十餘年漸次調停後至法華會上佛初為上根之人作法說唯身子得悟次為中根之人作譬喻說唯四大弟子得悟又次為下根之人作宿世因緣說千二百聲聞方始得悟故經云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此舉信受難也(法說者作三乘一乘而說譬喻說者作三車一車而說故文句云上根已悟中下未了故須作喻還譬上法也宿世因緣者如為陳如明繫珠緣而領解阿難引空王緣而授記之類四大弟子即須菩提迦旃延迦葉目犍連也)。
四事不可久保(出出曜經)
經云有一孤母而喪其子憂惱失意來白於佛佛即以此四事告之。
【一常必無常】世間之相一一無常假令萬劫之久鐵石之堅須彌之高大海之廣終為無常之所壞滅是故常不可久保也(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二富貴必貧賤】世間之事盛必有衰盈必有虧此理之必然也蓋富貴雖命於天而理有不可常者故今之富貴安知異時而不貧賤故富之與貴亦不可久保也。
【三會合必別離】人之生世離必有會合必有離此理之自然而非人意之所能必故今之會合安知異時而不別離故會合亦不可久保也。
【四強徤必死】人之處世生必有死此理之常是故年雖強徤終歸壞滅豈山石空海之所可避耶是故強徤亦不可久保也(山石空海者經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是也)。
四不可得(出諸經要集)
佛告諸比丘世有四事不可得免古今已來天地成立無免此苦以斯四苦佛興于世令諸眾生咸得脫離(梵語比丘華言乞士)。
【一常少不可得】謂年幼之時髮黑齒白形貌光澤眾人瞻戴莫不愛敬一旦老耄頭白齒落短氣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終不可得。
【二無病不可得】謂身體強徤行步輕便一旦疾病伏著床枕不能動轉欲使常安無病終不可得。
【三長壽不可得】謂欲求長壽五欲自恣放心逸意將期永久無常卒至忽然命終欲求長壽終不可得(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四不死不可得】謂父母兄弟妻妾子息歡娛笑樂意可常得無常卒至䰟神獨逝欲求不死終不可得。
四山(出別譯雜阿含經)
佛在給孤獨園語波斯匿王云有大石山上連於天下連於地從東方來所歷之處卉木叢林有生之類悉皆摧碎南西北方亦復如是以此四山喻眾生老病死衰之四相也(梵語波斯匿華言勝軍)。
【一老山】謂人之老邁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則彼少年端美之相悉皆變壞如彼大山來時摧損於物不可免者故經言老山能壞一切壯年盛色也。
【二病山】謂人之四大不調或寒或熱生種種病能使身力疲敗精神減損如彼大山來時損一切物莫可避者故經言病山能壞一切強徤也。
【三死山】謂人身殞命終四大諸根悉歸磨滅如彼大山來時萬物一時摧碎莫可禦者故經言死山能壞一切壽命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四衰耗山】謂人之生迫於衰耗勢力既去貲財亦空名稱不聞志意消沮如彼大山來時損壞於物莫可逃者故經言衰耗之山能壞一切榮華富貴也。
四種死(出阿毘曇毘婆沙論)
【一壽盡財不盡死】謂如有人由宿業故報壽既短於現生中復不積善作福但經營生理多求財物其壽已盡積蓄尚多是名壽盡財不盡死。
【二財盡壽不盡死】謂如有人不能經營生理少有財物壽雖未盡積蓄素無或因飢餓或由凍苦遂致於死是名財盡壽不盡死。
【三壽盡財盡死】謂如有人作短壽業又不能經營財物一旦壽盡其財亦盡是名壽盡財盡死。
【四壽不盡財不盡死】謂如有人廣作壽業廣作財業其財未盡其壽未盡以餘因緣忽遭橫死是名壽不盡財不盡死。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十一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十二 池四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四仙避死(出出曜經)
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命促却後七日皆當命終共相議言我等既得五通以己神力何所不辦豈不能避此難也四人雖各徃避死終不免佛以道眼觀見其死終不可避而說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梵語梵志華言淨裔五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三回眼千里四呼名即至五石壁無礙也)。
【一入海】入海者言吾入大海上不至表下不至底正處中間無常殺鬼焉知我處七日期滿命亦終盡。
【二入山】入山者言吾入須彌山擘山兩開入中還合無常殺鬼焉知我處七日期滿命亦終盡(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三隱空】隱空者言吾踊身虛空中隱形無迹無常殺鬼焉知我處七日期滿自空墮地而死猶如果熟自然脫落。
【四居廛】居廛者言吾當隱居大市之中眾人猥閙各不相識無常殺鬼隨得一人何必取吾七日期滿於眾人中亦自命終。
四種死生(出雜阿含經)
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為婆羅門死還生婆羅門家及剎帝利毘舍首陀家耶佛言當知死生有四種不同(梵語波斯匿華言勝軍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梵語剎帝利華言王種梵語毘舍華言商賈梵語首陀華言農人)。
【一從冥入冥】冥即暗也謂世人生卑賤家或旃陀羅家及餘種種下賤之家貧窮活命形體顦顇而復作卑賤之業名之為冥處此冥中復行身口意惡業死墮惡趣是為從冥入冥(梵語旃陀羅華言屠者惡趣即餓鬼畜生地獄也)。
【二從冥入明】謂世人生卑賤家乃至作諸鄙惡之業名之為冥於此冥中能行身口意善業身壞命終生於人天是為從冥入明。
【三從明入冥】謂世人生富貴家若剎帝利婆羅門長者家受身端正多財多智名之為明於此明中行身口意惡業身壞命終當生惡趣受無量苦是為從明入冥。
【四從明入明】謂世人生富貴家乃至形相端嚴名之為明於此明中行身口意善業勤脩福德身壞命終天上受生是為從明入明。
菩薩四心(出金剛經論)
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菩薩發此四種心度諸眾生故天親頌曰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是也。
【一廣大心】謂菩薩發心度生欲令三界四生之類普皆濟度無一眾生而不度者所度眾生無量無邊是名廣大心(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四生者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也)。
【二第一心】謂菩薩度脫三界四生之類不欲令證聲聞小果要皆令入無餘涅槃是名第一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無餘涅槃者惑業與身俱滅名曰無餘)。
【三常心】謂菩薩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了知眾生本來空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雖無眾生可度而度生之心常無懈倦是名常心。
【四不顛倒心】謂菩薩度生若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薩菩薩了知我人等相本來皆空無能度者是名不顛倒心(我人者於色受想行識五陰上強立主宰名我復計為人名人也)。
四無量心(出法界次第)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也通名無量者謂菩薩利他之心廣大也所緣眾生既無量而能緣之心亦無量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一慈無量心】慈名愛念即與樂之心也謂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故名慈無量心。
【二悲無量心】悲名愍傷即㧞苦之心也謂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㧞令其得脫故名悲無量心。
【三喜無量心】謂菩薩慶他眾生離苦得樂其心恱豫欣慶無量故名喜無量心。
【四捨無量心】謂菩薩於所緣眾生無憎愛心名之為捨復念一切眾生同得無憎無愛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故名捨無量心。
四種信心(出起信論)
【一信根本】謂真如之法諸佛所師眾行之源能愛樂者即是信於根本故云信根本。
【二信佛】謂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云信佛。
【三信法】謂信受諸佛所說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故云信法。
【四信僧】謂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求學其道故云信僧。
四緣發菩提心(出地持經)
【一見聞為增上緣】增上即增進之義謂世間之人或見或聞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之事既見聞已即發是念是佛菩薩功行具足能為如是諸變化事以此見聞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聞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聞諸佛菩薩神通變化但聞說法讚嘆菩提及大乘法彼人聞已則懽喜信樂以此聞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
【三護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聞法或見法欲滅之相遂作是念無量眾生造諸惡業當遭大苦我今修菩薩道護持正法為諸眾生滅無量苦以此護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
【四發心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惡世眾生為煩惱所障不能出離生死遂作是念於此惡世尚不能發二乘之願況能志求無上菩提我當發心亦令他發以此發心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菩薩四法(出瑜伽師地論)
【一善修事業】謂修菩薩行者於種種財法惠施眾生無所吝惜諸佛戒律堅守護持遇諸苦難忍受無悔諸正法行精進無怠安住禪定心不散亂以正智慧照了諸法乃至種種行業皆悉修習是為善修事業(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方便善巧】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有情或於聖教有未入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脫乃至諸戒律儀受持毀犯種種方便令諸有情皆得利益是為方便善巧。
【三饒益於他】謂脩菩薩行者於諸有情或以布施或以愛語或作利他之行或與隨類同事令其皆得安樂是為饒益於他。
【四無倒廻向】謂脩菩薩行者於己所脩一切善業及方便善巧饒益之行以淨信心廻向於他而求無上正等菩提終不以此所集善根倒求世間果報是為無倒廻向。
四種法為菩薩實德(出大寶積正法經)
【一入空解脫門】謂菩薩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無作無受如是通達名空解脫是為菩薩實德(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入無我無願門】謂菩薩觀一切法皆無有我而於三界之中無所願求雖得涅槃恒起大悲樂度眾生是為菩薩實德(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巧施方便】謂菩薩廣運慈悲之心於三界中巧施方便不住涅槃仍復出入生死化度眾生是為菩薩實德。
【四施不求報】謂菩薩廣運慈悲之心愍諸有情廣行給施平等無厭了達性空而不求於果報是為菩薩實德。
四攝法(出法界次第)
此四通言攝者攝即攝受也謂菩薩欲化導眾生必須以此四法攝受使其依附然後導以大乘正道故維摩經云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是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一布施攝】謂菩薩以財法二種布施攝眾生也若眾生樂財即以財施攝之若眾生樂法即以法施攝之眾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攝。
【二愛語攝】謂菩薩隨順眾生根性善言慰喻則一切眾生樂聞善言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愛語攝。
【三利行攝】謂菩薩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眾生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攝。
【四同事攝】謂菩薩以法眼明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即分形示現同其所作使其各霑利益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攝。
四法集善根(出大寶積正法經)
【一樂住林間】謂修菩薩行者當離憒閙住於山林空閑之處寂靜宴默思惟正道而廣集一切善根也。
【二四事攝物】四事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也謂修菩薩行者自行既充必須外引眾生同己所行之道是以常行布施周其貧乏復以愛語安慰開諭起諸利行同其事業而廣集一切善根也。
【三捨身求法】謂修菩薩行者樂求大乘之法其心勇猛雖棄捨身命亦復無所顧惜而廣集一切善根也。
【四勤行精進】謂修菩薩行者誓欲求就佛果是以勤加精進無少懈怠而廣集一切善根也。
四善法(出涅槃經)
【一近善知識】謂善知識常談善法若人親近則得滅除一切惡法增長一切善根也。
【二能聽受法】謂既親近善知識又能聽受正法生長善根也。
【三能思惟義】謂既聞正法即當思惟微妙之義而契會於心也。
【四如說修行】謂既能思惟正法之義當如所說而修其行則能脫煩惱生死之苦證真空寂滅之道也。
菩薩四法門(出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一智門】謂菩薩以大智慧善知一切眾生根性隨順調伏令其解脫是為菩薩智門(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慧門】謂菩薩以大妙慧為諸眾生分別宣說深法句義亦欲令其開發慧性照了萬法本來空寂是為菩薩慧門。
【三陀羅尼門】梵語陀羅尼華言摠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惡不生也蓋菩薩以摠持之法隨順一切眾生言音開導正信令其滅諸惡心而行一切善法是為菩薩陀羅尼門。
【四無礙解門】謂菩薩以無礙智解為諸眾生宣說無盡甚深法義亦欲令其獲無礙解是為菩薩無礙解門。
在家人四種具足法(出雜阿含經)
【一信具足】謂在家之人於如來所起敬信心聞勝妙法心開意解不生疑謗信根堅固是名信具足。
【二戒具足】謂在家之人起淨信心受佛禁戒不殺不盜不邪[婬-壬+(工/山)]不妄語不飲酒持此五戒一無毀犯是名戒具足。
【三施具足】謂在家之人受前戒法能於一切所有之財不慳不惜施濟貧乏修此捨行是名施具足。
【四慧具足】謂在家之人既受戒行施當以智慧觀察此身虛假不實由貪瞋癡起諸煩惱招集無量生死之苦能修善道證涅槃樂是名慧具足(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四弘誓(出止觀大意)
弘廣也誓制也謂菩薩廣發誓願要制其心志求滿足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此依苦諦境而發誓也謂菩薩徧觀六道眾生等類無量無邊皆被生死諸苦所逼一一不虛故發誓願欲度脫之令出三界故云眾生無邊誓願度(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煩惱無數誓願斷】此依集諦境而發誓也謂菩薩諦審煩惱惑業無量無邊能招集生死苦果流轉三界無有窮盡故發誓願欲斷除之而使六道眾生悉亦斷除令出三界故云煩惱無數誓願斷。
【三法門無盡誓願知】此依道諦境而發誓也謂菩薩諦審一切道法無窮無盡能通至涅槃自既知已亦令一切眾生證知故云法門無盡誓願知(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此依滅諦境而發誓也謂菩薩諦審菩提之果最勝無有過上自成就已普願一切眾生咸皆成就故云佛道無上誓願成(梵語菩提華言道)。
四弘誓願(出法界次第)
【一未度者令度】度即超度也謂眾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二未解者令解】解即解脫也謂眾生未解煩惱業縛者令其得解也。
【三未安者令安】安即安住也謂眾生未能安住於戒定慧而脩行者令其得安住也。
【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眾生未滅生死之苦者令其滅之而得證於涅槃也(滅度者謂大患永滅超度三界也)。
菩薩四弘誓(出陀羅尼雜集)
【一心如大地】謂願我心如大地長養眾生道芽善種皆成聖果。
【二心如橋舡】謂願我心如橋舡運度眾生不滯中流達於彼岸。
【三心如大海】謂願我心如大海涵育眾生同得真源霑於法味。
【四身如虛空】謂願我身如虛空包含萬物與諸眾生平等無二同證法性。
四梵福(出增一阿含經)
【一未起塔處起塔】塔梵語具云塔婆華言高顯謂人能起塔者當來之世受初禪天福經云若有善信男子女人求梵天福者未曾起塔婆處於中能起是為初受梵天之福也。
【二補治故寺】謂修補破壞故寺當來之世受二禪天福經云補治故寺是為第二受梵天之福也。
【三和合聖眾】謂修習聖道之眾常令和合不使離散當來之世受三禪天福經云和合聖眾是為第三受梵天之福也。
【四勸轉法輪】謂聞佛成道即當勸請轉於法輪利益眾生當來之世受四禪天福經云菩薩初轉法輪若人能勸轉者是為第四受梵天之福也。
四法生福(出大寶積正法經)
(一恒行法施)謂修菩薩行者當以如來所說正法廣為一切眾生而作利益於己之心無復悋惜是以無量福德由此而生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二起大悲心)謂修菩薩行者常運大悲心利益一切於諸破戒眾生方便遮止不令為惡是以無量福德由此而生也。
【三化諸有情】謂修菩薩行者常以利他為心廣化一切有情令發菩提之心修習妙行成就佛果是以無量福德由此而生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四忍辱救護】謂修菩薩行者常應廣運大悲之心於諸下劣不善之人設以橫逆而加於我不惟忍受其辱抑且方便救護使其改惡遷善是以無量福德由此而生也。
入道四行(出正宗記并稽古畧)
達磨大師謂二祖可大師曰夫入道多塗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謂理入者則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捨妄歸真則聖凡一等無有分別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焉。
【一報冤行】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時當念我從徃昔刦中棄本逐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無怨恨作是觀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名報冤行(刦梵語具云刦簸華言分別時節)。
【二隨緣行】謂眾生無我皆由業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皆是過去宿因所感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順於道故名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謂愚人長迷處處貪著智者悟真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希冀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所安若了達者息念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是則無求真為道行故名無所求行(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四稱法行】謂性淨之理因之為法此理眾相皆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故經云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慳惜達解三空自利利他莊嚴菩提之道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稱法行(三空者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三相皆空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四種觀行(出慈悲水懺)
謂修行懺悔者自念煩惱深厚覆蓋慧眼令無所見斷除眾善不能出離苦果今既發露眾惡投誠懺悔須作四種觀行為滅罪之方便也。
【一觀因緣】謂修行懺悔者當觀我之此罪由無明所覆無正觀力不識其過遠離善友隨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燒自爛以是因緣不能自出是為觀因緣。
【二觀果報】謂修行懺悔者當觀所有諸惡不善之業三世輪轉苦果無窮淪溺生死大海冥然無涯如抱石沉淵求出應難是為觀果報(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
【三觀自身】謂修行懺悔者當觀自身雖有正因靈覺之性而為煩惱黑闇之所覆蔽無了因力不能得顯是為觀自身(正因者即本有正性也了因者即解了諸法也)。
【四觀如來身】謂修行懺悔者當觀如來之身眾德具足湛然常住雖復方便入於滅度而慈悲㧞救眾生之心未曾暫舍常如是觀乃滅罪之良津除障之要行是為觀如來身(滅度者謂大患永滅超度三界也)。
四事行(出阿難陀目佉尼阿離陀經)
【一身常恭謹】謂修菩薩行者當謹守身業毋令放逸所謂殺盜淫等一切惡法斷而不行及諸不善律儀亦皆無犯是為身常恭謹(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言常至誠】謂修菩薩行者欲修無上正真之道當守護口業誠實不虛所謂妄言綺語惡口兩舌之過悉皆遠離是為言常至誠。
【三意常柔順】謂修菩薩行者欲成菩提當防護意業調和柔順離諸邪念所謂貪欲嗔恚愚癡皆悉斷除是為意常柔順(梵語菩提華言道)。
【四善權方便】謂修菩薩行者當善權方便救護一切眾生所謂或生天上乃至或入地獄不捨生死隨類現形但為利樂有情不為自求度脫是為善權方便。
四事供養(出增一阿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波斯匿王說法王即請佛及比丘僧三月供養遂於宮門之外作大講堂懸繒旛蓋及辦一切供給所須衣被飲食臥具醫藥故云四事供養(梵語舍衛華言豐德祇樹給孤獨園者謂祇陀太子捨樹給孤長者買園建立精舍請佛而住也梵語波斯匿華言勝軍)。
【一衣被】衣即袈裟而有三品上品二十五條及九條中品七條下品五條被即覆身之物此皆可以蔽形骸禦寒暑嚴肅威儀以成道業是以供養佛僧也(梵語袈裟華言不正色)。
【三飲食】飲即種種漿水如果漿蜜漿醍醐甘蔗蒲萄等漿食即米麵酥酡餚饌等味比皆可以資色身進道業而證菩提是以供養佛僧也。
【三臥具】臥具即床褥枕席之類此可以調攝身心將養勞苦以進道行是以供養佛僧也。
【四醫藥】醫藥即冷熱甘苦辛酸草木諸劑及金石円砂之類此皆可以治溫寒濕燥之病藉以固身延命成就道業是以供養佛僧也。
施有四事(出諸經要集)
【一施多得福少】謂飲酒歌舞等事費用極多而無福報是名施多得福少。
【二施少得福多】謂能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彼人受已精進學道施物雖少其福彌大是名施少得福多。
【三施少得福少】謂以慳貪惡意施邪見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是名施少得福少。
【四施多得福多】謂能覺世無常發心捨財起立塔寺供養三寶所獲福報如眾河入于大海流注不斷施物既多其福亦多是名施多得福多(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四施(出菩薩善戒經)
【一筆施】謂見人發心書寫經典當以筆施之堅固其心助成善緣也。
【二墨施】謂見人書寫經典當以墨施之堅固其心助成善緣也。
【三經施】謂刊造經板或印施與人勸其讀誦令發菩提之心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四說法施】謂若有人樂聞正法即當隨其根機方便演說使之聞法領解修因證果也。
四種施處(出瑜伽師地論)
【一有苦者】謂貧窮乞匃盲聾殘疾無依倚者如是等類名為有苦故宜施之。
【二有恩者】謂凡於我有恩德者故宜施之此施非是菩薩之行菩薩行施豈分有恩無恩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三親愛者】謂凡於我有親情眷愛者故宜施之此施亦非菩薩之行菩薩行施怨親平等豈分親與不親也。
【四尊勝者】謂世間之人推為賢善者及能離貪欲瞋恚愚癡而修行者如是等類名為尊勝故宜施之此施亦非菩薩之行菩薩行施見卑劣者愈當施與豈分勝與不勝也。
四種施俱得淨報(出大涅槃經)
謂菩薩達性相空觀一切眾生無非福田不見持戒毀戒及施受果報之異名為淨善所以施受雖俱不淨亦俱得淨報也。
【一施淨受不淨】謂能施之人持戒多聞知有慧施及施果報受者破戒邪見言無慧施及施果報是名施淨受不淨也。
【二施不淨受淨】謂能施之人著於邪見言無慧施及施果報受者持戒多聞知有慧施及施果報是名施不淨受淨也。
【三施受俱淨】謂施者受者俱能持戒多聞智慧知有所施及施果報是名施受俱淨也。
【四施受俱不淨】謂施者受者俱破戒無聞著於邪見言無有施及施果報是名施受俱不淨。
四戒(出華嚴孔目)
【一解脫戒】謂身不殺盜[婬-壬+(工/山)]口不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則自然遠離惑業之縛而得自在是名解脫戒。
【二定共戒】謂因修習禪定發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天定之時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與定俱發是名定共戒(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皆色界天也)。
【三道共戒】謂聲聞之人於見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與道俱發是名道共戒(見道即初果須陀洹修道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
【四斷戒】謂斷貪瞋癡等煩惱得成道果是名斷戒。
四種持戒(出雜阿毘曇心論)
【一悕望戒】悕即悕求望即期望謂求生天及餘善處堅持禁戒是名悕望戒。
【二恐怖戒】謂畏隨惡趣畏惡名稱堅持禁戒是名恐怖戒。
【三順覺支戒】謂隨順七覺支莊嚴其心堅持禁戒是名順覺支戒(七覺支即七覺分謂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捨覺分定覺分念覺分也)。
【四清淨戒】謂無漏戒能離煩惱染垢是名清淨戒(無漏戒者即聲聞緣覺無漏道品所發之戒也)。
四忍(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思益經云梵天菩薩有四忍法善出毀犯禁戒之罪。
【一得無生忍】謂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不生菩薩證知此法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是為得無生忍。
【二得無滅忍】謂一切諸法昔本不生今亦無滅菩薩證知此法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是為得無滅忍。
【三得因緣忍】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菩薩了知一切諸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本無自性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是為得因緣忍(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四得無住忍】住即停住菩薩心不住著而無異念相續則能超出毀犯禁戒之罪是為得無住忍。
四種定學(出成唯識論)
【一大乘光明定】謂此定所發智慧即能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故名大乘光明定(理教行果者理即所詮之理教即能詮之教行即所修之行果即所證之果也)。
【二集福王定】謂此定自在即能聚集無邊福德如王勢力無有等比故名集福王定。
【三賢守定】謂此定即能守持世間出世間賢善之法故名賢守定。
【四徤行定】謂佛菩薩以精進大徤之力修行勝行而得此定故名徤行定。
四空處定(出法界次第)
此四通言空處定者以其定體無形色故名之為空各依所證之境名之為處境法持心心無分散故名定也。
【一空處定】謂行者厭患色質有如牢獄心欲出離即修觀智滅三種色故不念種種相入無邊虛空處心與虛空之法相應是名空處定(三種色者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不可見無對色也)。
【二識處定】謂行者復厭虛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捨虛空轉心緣識心與識法相應是名識處定。
【三無所有處定】謂行者復厭心識無邊緣多則散能壞於定唯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名安隱如是知已即捨識處繫心無所有處心與無所有法相應是名無所有處定。
【四非有想非無想定】前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捨前有想名非有想捨前無想名非無想謂行者復厭無所有處定如癡如醉如眠如暗無可愛樂於是一心加功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清淨無為是名非有想非無想定。
四種資糧(出瑜伽師地論)
【一福德資糧】謂由宿世修諸福德而於今生豐饒財寶遇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是名福德資糧。
【二智慧資糧】謂由宿世修習智慧而於今生聰慧明敏解了法義是名智慧資糧。
【三先世資糧】謂由宿世積集善根而於今生諸根完具家財富足是名先世資糧。
【四現法資糧】謂於今世有善法故善根成熟具戒律儀是名現法資糧。
四種意趣(出阿毘達磨雜集論)
【一平等意趣】意即心意趣即趣向謂菩薩於徃昔因中修平等行而成正覺今於現世化諸眾生與昔無異是名平等意趣(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二別時意趣】謂眾生現世修習淨業求生極樂世界者命終皆即徃生得不退轉蓋現種是因則在他時成熟是名別時意趣。
【三別義意趣】謂一切法無有自性不可執文取義當離文字相別求義趣是名別義意趣。
【四眾生意樂意趣】菩薩見眾生修得一善者讚嘆其善增彼勇猛見多貪者讚嘆佛土清淨殊勝除彼貪欲見懈怠者讚嘆諸佛精勤不息除彼懈怠皆令心生信樂發其趣向是名眾生意樂意趣。
四種作意(出瑜伽師地論)
【一調練心作意】調練者調停練習也謂於可厭患之法調停練習令心厭離是名調練心作意。
【二滋潤心作意】滋潤者滋長沃潤也謂於可欣尚之法滋長沃潤令心忻樂是名滋潤心作意。
【三生輕安作意】輕安者即身輕心安也謂於可厭法令心厭離於可欣法令心欣樂安住寂靜對治身心麤重生起身心輕安是名生輕安作意。
【四淨智見作意】淨智者即清淨智慧也謂以此智慧照了諸法皆空即得內心寂靜由寂靜故見真實理是名淨智見作意。
四種念佛(出普賢行願記)
【一稱名念佛】謂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於晝夜間一心專注或一萬聲乃至十萬聲如是歲月既久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臨命終時定見彼佛現身迎接決得徃生極樂世界矣(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
【二觀像念佛】謂觀阿彌陀佛形像相好口稱佛名則心不散亂心不散亂則本性佛從而顯現如是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臨命終時定見彼佛現身迎接决得徃生極樂世界矣。
【三觀想念佛】謂端坐正念面向西方心作妙觀或想阿彌陀佛眉間白玉毫相光乃至足下千輻輪相如是從上至下從下至上展轉觀之觀想純熟三昧現前臨命終時决得徃生極樂世界矣(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四實相念佛】謂念阿彌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實相之理無形無相猶如虛空心及眾生本來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續三昧現前决得徃生極樂世界矣。
四種白法(出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
謂修菩薩行者當習一切白淨善法遠離四趣諸惡之黑法也(四趣者修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
【一欲白法】謂修菩薩行者聞佛正教理趣深遠心生樂欲而不暫捨故名欲白法。
【二行白法】謂修菩薩行者勤行六度之行唯在利益世間一切眾生而不求於自身果報故名行白法(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三滿足功德白法】謂修菩薩行者精進勇猛徧修眾行令諸功德圓滿具足故名滿足功德白法。
【四證白法】謂修菩薩行者淨行已成功德已圓得證佛果故名證白法。
四種法為善友(出大寶積正法經)
【一求菩提者】謂諸眾生若有發心樂求菩提之道者是為菩薩之善友也(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菩薩華言覺有情)。
【二作大法師】謂人深達妙義作大法師為眾演說以其正行令彼進修是為菩薩之善友也。
【三聞思修慧】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䇿精進出生一切善根者是為菩薩之善友也。
【四求佛法者】謂人修習梵行志求佛法則能離諸煩惱超出世間是為菩薩之善友也。
四法離魔道(出大寶積正法經)
【一不離菩提心】謂菩薩修習眾善之行常欲度脫一切眾生而不離於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遠離也。
【二無惱害心】謂菩薩修習慈善之行於一切眾生常懷悲愍不起惱害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遠離也。
【三明了諸法】謂菩薩以智慧照察於一切法明了通達正直無礙是以邪魔之道悉遠離也。
【四不生輕慢】謂菩薩了達諸法平等於諸有情常行不輕之行而無憍慢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遠離也。
四事先苦後樂(出增一阿含經)
【一修習梵行先苦後樂】梵即淨也謂人不辭勞苦修習淨行淨行既立則能證於道果而得涅槃之樂故名修習梵行先苦後樂(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誦習經文先苦後樂】謂人不辭勞苦口誦經文心習其義其義習熟則能如說修行證於道果而得涅槃之樂故名誦習經文先苦後樂。
【三坐禪念定先苦後樂】謂人不辭勞苦坐禪念定由禪定力則能次第入諸三昧證於道果而得涅槃之樂故名坐禪念定先苦後樂(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四數出入息先苦後樂】謂人不辭勞苦數出入息自然攝諸散亂心得寂靜安住正理與定相應由此證於道果而得涅槃之樂故名數出入息先苦後樂。
四魔(出瑜伽師地論)
魔梵語具云魔羅華言能奪命又云殺者謂能奪智慧之命而殺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蘊魔】蘊猶積聚也謂色受想行識等積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奪智慧之命故云蘊魔。
【二煩惱魔】謂三界中一切煩惱妄惑也修行之人為此妄惑惱亂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煩惱魔(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死魔】死者謂四大分散天喪殞沒也修行之人為此夭喪不能續延慧命是名死魔(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四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勝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為作障礙發起種種擾亂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也)。
外道四論(出瑜伽師地論)
【一常論】謂外道計我及世間之法皆是常住又見諸識流轉相續從此世間至彼世間無斷絕故發起常見是名常論。
【二邊無邊論】謂外道若憶念壞刦壞諸世間即於世間起有邊想若憶念成刦成諸世間即於世間起無邊想是名邊無邊論(刦梵語具云刦波華言分別時節壞刦成刦者中刦之名也)。
【三不死矯亂論】謂諸外道若有人問世間善不善法或問世間苦集滅道四諦等法便自稱言我依不死淨天不亂詰問即於彼所問假託餘事以言矯亂是名不死矯亂論(淨天即梵天外道計梵天不死故云不死淨天不亂詰問者謂梵天常居靜定故不雜亂而辯問也)。
【四無因見論】謂外道計我及世間之法皆無因而起或見大風卒起於一時間寂然止息或見暴河瀰漫於一時間宛然空竭或見果木敷榮於一時間䬃然衰落由如是故起無因見立無因論是名無因見論。
外道四見(出華嚴經䟽)
䟽云外道所計不出四見謂數論計一勝論計異勤娑婆計亦一亦異尼犍陀若提子計非一非異(梵語勒娑婆華言苦行梵語尼犍陀華言離繫若提母名母子兼稱故名若提子)。
【一計一】謂數論師計因中有果因果不異故名計一。
【二計異】謂勝論師計因中無果因果不同故名計異。
【三計亦一亦異】謂勒娑婆論師計因中有果名一因中無果名異有無雙計故名亦一亦異。
【四計非一非異】謂尼犍陀若提子計因果亦非是一亦非是異不同計一計異故名非一非異。
四韋陀(出摩登伽經并翻譯名義)
梵語韋陀華言智論即婆羅門所作邪論也以世間之智造養生等書而有四種不同故名四韋陀典其書不曾傳至東土(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
【一阿由】梵語阿由華言方命亦曰壽謂養生繕性之書也(繕者治也)。
【二殊夜】梵語殊夜(無翻)謂祭祀祈禱之書也。
【三婆磨】梵語婆磨(無翻)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之書也。
【四阿達婆】梵語阿達婆(無翻)謂異能技數禁呪醫方之書也。
有無四句(出華嚴經䟽)
【一有句】謂外道或計我與五蘊之身皆有是名有句即著常見(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二無句】謂外道或計我與五蘊之身皆無是名無句即著斷見。
【三亦有亦無句】謂外道欲離上二過故計我與五蘊亦有亦無即墮有無相違之見。
【四非有非無句】謂外道欲避上有無相違立俱非句故計我與五蘊非有非無則又成戲論之見。
常等四句(出華嚴經䟽)
【一常句】謂外道計過去世之我即是今世之我相續不斷執之為常即墮常見是名常句。
【二無常句】謂外道計我今世始生不從過去之因執為無常即墮斷見是名無常句。
【三亦常亦無常句】謂外道見上二執皆有過失便計我是常身是無常若爾離身則無有我此亦成過是名亦常亦無常句。
【四非常非無常句】謂外道計身有異故非常我不異故非無常若爾離身亦無有我此亦成過是名非常非無常句。
異四句(出成唯識論)
外道所計不出斷常二見或執為有即是常見或執為無即是斷見於有見中及計一異遂有四句。
【一執有法與有等性其體定一】執有法者謂外道於五陰等法執為實有也有等性者謂執五陰等法皆有自性也其體定一者謂法之與性其體各無差別故云定一(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執有法與有等性其體定異】謂外道執法與性其體各自不同故云定異。
【三執有法與有等性亦一亦異】謂外道執法與性其體亦同亦不同故云亦一亦異。
【四執有法與有等性非一非異】謂外道執法與性其體非同非不同故云非一非異。
鳥四生(出起世因本經)
金翅鳥王與龍之類皆具卵胎濕化四種而生經云大海之北有一大樹名曰居吒奢摩離其樹高一百由旬枝葉遍覆五十由旬此鳥王與龍等皆依此樹四靣而住其四靣各有宮殿縱廣六百由旬七重垣墻七寶莊嚴(梵語居吒奢摩離華言鹿聚梵語由旬華言限量)。
【一卵生】卵生金翅鳥王居樹東靣欲啖龍時飛徃東枝之上觀大海水乃即飛下以兩翅扇大海水令水自開二百由旬取龍食之此鳥王惟能取卵生龍不能取胎濕化三生龍也。
【二胎生】胎生金翅鳥王居樹南靣欲取龍時飛徃樹上乃即飛下令水開四百由旬取龍食之此鳥王惟能取卵胎二生龍不能取濕化二生龍也。
【三濕生】濕生金翅鳥王居樹西靣欲取龍時即向樹西海取之水開八百由旬此鳥王惟能取卵胎濕生之龍不能取化生龍也。
【四化生】化生金翅鳥王居樹北靣欲取龍時向樹北海取之水開一千六百由旬彼諸龍等皆為此鳥王之所食啖樓炭經云四生金翅鳥還食四生龍是也。
龍四生(出起世因本經)
【一卵生】卵生龍居吒奢摩離樹東靣所居宮殿皆七寶莊嚴(梵語居吒奢摩離華言鹿聚七寶者金銀瑠璃玻瓈硨磲碼碯赤真珠也)。
【二胎生】胎生龍居樹南面所居宮殿皆七寶莊嚴。
【三濕生】濕生龍居樹西靣所居宮殿皆七寶莊嚴。
【四化生】化生龍居樹北靣所居宮殿皆七寶莊嚴。
阿脩羅四生(出楞嚴經)
梵語阿脩羅華言非天以其果報最勝隣次諸天而非天也。
【一卵生】謂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脩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二胎生】謂若於天中降德貶墜生於彼道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脩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三濕生】謂別有一分下劣脩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遊虛空暮歸水宿此阿脩羅因濕氣而有畜生趣所攝。
【四化生】謂有阿脩羅執持世界勢力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王爭權此阿脩羅因變化而有天趣所攝(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十二
永樂北藏第 181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1卷-第13卷)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十三 池五
上天竺前住持沙門一如等奉 勑集註
四種法離菩薩行(出大寶積正法經)
【一疑惑佛法】謂人宿無善種於佛法中心生疑惑而不愛樂是以離於菩薩行也(梵語菩薩華言覺有情)。
【二我見貢高】謂人妄執我見心懷貢高嗔恚一切眾生是以離於菩薩行也。
【三嫉他利養】謂人見他所得利養妄起貪愛而復憎嫉是以離於菩薩行也。
【四不敬信】謂人心著邪見於佛菩薩不生敬信亦不稱讚而復毀謗是以離於菩薩行也。
四人有障(出究竟一乘寶性論)
障者覆障也謂一闡提等四人各有所障不能生正信入理沉滯空寂故言四人有障(梵語一闡提華言信不具)。
【一一闡提不信障】謂此人不信有因有果毀謗大乘是名一闡提不信障。
【二外道執我障】謂其所執神我之見多在理外名為外道我者即於五陰身中強立主宰名之為我此外道謂罪福苦樂自有定因要當必受執著我見不信佛法是名外道執我障(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三聲聞畏苦障】聞佛聲教故曰聲聞謂聲聞之人怖畏世間生死之苦樂著真空是名聲聞畏苦障。
【四獨覺捨悲障】謂其出無佛世獨宿孤峯觀物變易自覺真空故名獨覺此獨覺之人但能自度而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眾生是名獨覺捨悲障。
說法四謗(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定有是增益謗】定有者謂不知真如之理離相寂滅性本不有而言真如決定是有者則成增益謗也。
【二定無是損減謗】定無者謂不知真如之理不可變壞性本不空而言真如決定是無者則成損減謗也。
【三亦有亦無是相違謗】亦有亦無者謂不知真如之理是即有之空即空之有而言真如亦有是不知即空又言真如亦無是不知即有二邊共執則成有無相違謗也。
【四非有非無是戲論謗】非有非無者謂不知真如之理具有無之德而言真如非有又言真如非無二邊不定則成戲論謗也。
四識住(出寶積經)
【一色識住】色即眼根所對之色謂內意識緣於外色之時識於色中生喜住著故名色識住。
【二受識住】受即領納之義謂意識領納六塵之時識於受中生喜住著故名受識住(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以其能染故名塵也)。
【三想識住】想即思想謂意識想起六塵相貌之時識於想中生喜住著故名想識住。
【四行識住】造作之心名為行謂意識起諸行時識於行中生喜住若故名行識住。
有漏四種過失(出瑜伽師地論)
有漏者謂漏落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一不寂靜過失】謂諸眾生隨逐根塵起諸妄想顛倒散亂而無禪定之功不能斷惑證果是為不寂靜過失。
【二內外變異過失】謂諸眾生由內心亂想外境遷流心境相應更互變異所謂心隨境起境逐心生煩惱纏綿不能解脫是為內外變異過失。
【三發起惡行過失】謂諸眾生由煩惱妄惑造諸殺盜[婬-壬+(工/山)]妄種種惡業輪轉生死無有出期是為發起惡行過失。
【四攝受因過失】謂諸眾生由造種種惡業之因攝取未來苦果展轉輪廻不能解脫是為攝受因過失。
四無明(出宗鏡錄)
無明者於第一義無所明了故曰無明即惑是也。
【一纏無明】纏即纏縛謂由此無明之惑纏縛不能出離生死故曰纏無明。
【二隨眠無明】謂無明煩惱長時隨逐眠伏第八藏識之中故曰隨眠無明。
【三相應無明】謂意識緣於六塵之境識與境相應而起無明煩惱故曰相應無明(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四獨頭無明亦名不共無明】謂未有六塵之境相對而意識獨緣想諸塵之境識與境不相應故曰獨頭無明。
四種貪(出瑜伽師地論)
【一顯色貪】謂於他人身分及青黃赤白等顯現之色而起貪著也修行之人觀色作青瘀肨脹等想而生厭離令心清淨。
【二形色貪】謂於長短嬌媚等形相之色而起貪著也修行之人觀此形相作爛壞想而生厭離令心清淨。
【三妙觸貪】觸即觸著謂於自他身分細輭光滑等觸而起貪著也修行之人觀此身分作蟲蛆想而生厭離令心清淨。
【四承事貪】謂於他人趍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而起貪著也修行之人觀彼趍承服事自作死想猶如枯木而生厭離令心清淨。
四欲(出法苑珠林)
【一情欲】謂欲界眾生多於男女情愛之境而起貪欲故名情欲。
【二色欲】謂欲界眾生多於男女嬌媚等色而起貪欲故名色欲。
【三食欲】謂欲界眾生多於美味飲食而起貪欲故名食欲。
【四[婬-壬+(工/山)]欲】謂欲界眾生多於男女互相染著行於欲事故名[婬-壬+(工/山)]欲。
四縛(亦名四結出鞞婆沙論)
縛者束縛也又連續也謂眾生由欲愛等業束縛流轉生死連續不斷故名四縛。
【一欲愛身縛】謂欲界眾生於五欲順情等境心生貪愛起諸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欲愛身縛(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二瞋恚身縛】謂欲界眾生於五欲違情等境心生瞋恚起諸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瞋恚身縛。
【三戒盜身縛】戒盜亦名戒取本非是戒強以為戒名為戒盜又取以進行復名戒取如外道諸戒是也由此邪戒增長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戒盜身縛。
【四我見身縛】我見即見取也謂於非涅槃法中妄自分別以為涅槃生心取著名為見取由此我見增長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我見身縛(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四流(出成實論)
流而不返謂之流謂眾生由三惑之所流轉漂泊三界而不能返於涅槃彼岸也又名四暴河者以其惑業暴湧成河漂沒眾生也亦名四軛者謂眾生為惑業所纏若牛之縛軛以駕車而不能脫離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見流】見即三界見惑也謂意根對於法塵起分別見因此見惑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名見流(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欲流】欲者即欲界思惑也謂五根貪愛五塵故名為思惑即貪瞋慢也因此思惑流轉欲界不能出離故名欲流(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三有流】有即因果不亡為有謂色界無色界思惑即貪慢也因此思惑流轉色無色界不能出離故名有流。
【四無明流】無所明了故曰無明即三界思惑中癡惑也由此無明流轉生死不能出離故名無明流。
四取(出佛性論)
【一欲取】欲即貪欲取即取著謂於彼欲界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貪欲取著故名欲取。
【二見取】邪心分別名之為見所謂身見邊見等因見取著故名見取(身見者於五陰等法妄計為身也邊見者於斷常二見中隨執一邊也)。
【三戒取】謂於非戒中謬以為戒取著成行故名戒取如外道雞狗等戒是也(雞狗戒者外道妄計我身前世從雞中來故今學寒雞獨立為行若妄計從狗中來即噉糞穢等是也)。
【四我語取】華嚴鈔云我見我慢名為我語云何此二獨名我語由此二種說有我故又云隨假言說起於我執隨執取著故名我語取(我見者於五陰等法中不了虛假妄計有我也我慢者謂以我為勝而輕僈於他也)。
四障(出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一惑障】謂諸眾生由貪欲瞋恚愚癡等惑根性昏鈍障蔽正道是名惑障。
【二業障】謂諸眾生由貪瞋癡等惑於諸善法不能勤行而隨身口意造作惡業障蔽正道是名業障。
【三報障】報即果報謂諸眾生由煩惱惑業為因而感地獄畜生餓鬼諸趣之報不聞正道是名報障。
【四見障】謂諸眾生由不聞正法起諸邪見隨逐魔事失菩提心是名見障(梵語菩提華言道)。
四刦(出佛祖統紀)
刦梵語具云刦波華言分別時節謂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歷過百年則壽減一歲如是減至人壽十歲則止復過百年則增一歲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此一增一減名為一小刦如是二十增減名為一中刦摠成住壞空四中刦名為一大刦。
【一成刦】成刦者謂世界初成立也有二十小刦第一小刦因過去刦壞空之後第二禪光音天空中布金色雲注大洪雨積風輪上結為水輪有大風起吹水生沫而成須彌等山時一切有情皆集光音天中天眾既多居處迫窄其福減者下生世間最初有一天子從光音天沒來生大梵天中是為梵王其壽六十小刦第二小刦光音諸天來生初禪梵世天中為梵輔天其壽四十小刦第三小刦光音諸天復有來生梵世天中為梵眾天其壽二十小刦如是漸漸下生欲界天中時光音諸天有福盡者化生為人飛行自在無有男女之相地涌甘泉味如酥蜜因試甞之遂生味著失其神通及以身光世間大暗黑風吹海漂出日月置須彌山腹照四天下乃有晝夜彼時眾生由躭地味顏色粗悴復食自然稉稻殘穢在身為欲蠲除便生二道成男女根宿習力故便生淫欲夫妻共住光音諸天後來生者入母胎中遂有胎生時自然稉稻朝刈暮熟刈復隨生米長四寸後因人多貪取漸生糠?刈已不生第四小刦乃至第二十小刦皆悉一增一減名為成刦(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二住刦】住刦者謂世界安住也有二十小刦第九小刦人壽減至五萬歲時第一拘留孫佛出世減至四萬歲時第二拘那含牟尼佛出世減至二萬歲時第三迦葉佛出世減至一百歲時第四釋迦牟尼佛出世第十小刦人壽減至八萬歲時第五彌勒佛出世第十五小刦於減刦中第六師子佛乃至欲樂佛凡九百九十四佛相繼出興說法度人第二十小刦於增刦中樓至佛出世滿足一千也已上二十小刦皆悉一增一減名為住刦(梵語拘留孫華言所應斷梵語拘那含牟尼華言金色仙梵語迦葉華言飲光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梵語彌勒華言慈氏梵語樓至華言愛樂)。
【三壞刦】壞刦者謂世界壞減也有二十小刦如火灾起時壞至初禪天始從地獄終至梵天有情眾生經十九增減刦次第壞盡唯器世間空曠而住乃至一切有情都盡最後一增減刦方壞器世間有七日從海底出大海盡竭須彌崩壞風吹猛?燒上梵天悉成灰燼乃至三千世界一時燒盡名為壞刦(噐世間者世界如噐故也梵天即初禪天也三千世界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四空刦】空刦者謂世界空虛也有二十小刦壞刦之後自初禪梵世已下世界空虛猶如墨宂無晝夜日月唯大黑暗名為空刦。
四土(出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穢有淨謂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礫充滿即同居穢土也西方安養世界金寶莊嚴無四惡趣即同居淨土也雖淨穢有異皆是凡聖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語娑婆華言能忍四惡趣者脩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
【二有餘土】有餘土者謂二乘等已斷三界見思惑盡出生彼土尚餘無明之惑未盡故名有餘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果報土】果報土者亦名實報土即別教十地圓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等覺諸菩薩所居之土也觀無量壽佛經䟽云行真實法感得勝報是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四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者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此以不迁不變名常離有離無名寂照俗照真名光即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也淨名䟽云修於圓教願行之因因極果滿道成妙覺居常寂光是也。
又四土(出華嚴經䟽)
【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謂此身土體無差別俱非色相所攝譬如虛空遍一切處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謂自受用法喜之樂名自受用身即自報身也自受用土者即實報土也謂佛以相應淨識所修成就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是名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法喜之樂者聞法歡喜而快樂也)。
【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他受用身者謂因他機感扣而現此身即勝應身也他受用土者亦即實報土也謂佛以大慈悲力隨十地菩薩所冝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他受用身依之而住是名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也)。
【四變化身依變化土】變化身者改轉不定名之為變無而忽有名之為化即劣應身也變化土者謂佛以大慈悲力隨諸有緣眾生所冝化為佛土或大或小或淨或穢佛變化身依之而住是名變化身依變化土。
世界四持(出華嚴經䟽)
經云彼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最在上者名殊勝威光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有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蘂香幢莊嚴世界海住在其中(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一能持風輪】謂此風輪能持香水海而使安住故曰能持風輪。
【二所持香海】謂此香水海因為風輪所持而得安住故曰所持香海。
【三海出蓮華】謂此香水海中出生大蓮華為世界種十方剎土皆為大蓮華之所含攝故曰海出蓮華。
【四華持剎海】謂此大蓮華能持世界剎海安住其中四方均平清淨堅固故曰華持剎海(剎梵語具云剎摩華言土田)。
四輪持世界(出佛祖統紀)
輪取持載之義華嚴經云三千大千世界依於水輪風輪空輪不言金輪者文略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今言三千大千者總別兼稱也)。
【一金輪】大地之下有金輪起世因本經云水上有風吹轉此水於上成金如熟酥生膏是名金輪。
【二水輪】金輪之下有水輪菩薩藏經云最上風輪為水輪之所依止其水量高六十八百千由旬(梵語由旬華言限量)。
【三風輪】水輪之下有風輪菩薩藏經云風輪量高六萬八千俱胝(梵語俱胝華言百億)。
【四空輪】風輪之下有空輪華嚴經云空無所依雖無所依然由眾生業感世界次第安住。
四風輪(出華嚴經)
經云此四風輪能持水輪水輪能持大地令不散壞以譬如來出現依無礙慧光明而起四種大智風輪能持一切眾生義根也。
【一安住】謂三千大千世界依此風輪而得安住以譬如來大智風輪普攝眾生皆令懽喜安住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言三千大千者總別兼稱也)。
【二常住】謂三一大千世界依此風輪而得常住以譬如來大智風輪建立正法常住世間令諸眾生皆生愛樂也。
【三究竟】謂三千大千世界依此風輪而為究竟極際以譬如來大智風輪具一切方便通達無漏究竟之道也(無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四堅固】謂三千大千世界依此風輪而得堅固以譬如來大智風輪守護一切眾生善根令不斷壞也。
四大部洲(亦名四洲形量出長阿含經)
【一東弗于逮】梵語弗于逮亦云弗婆提華言勝身以其身勝南洲故也又翻為初謂日初從此出也在須彌山東其土東狹西廣形如半月縱廣九千由旬人靣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長八肘人壽二百五十歲(梵語須彌華言妙高梵語由旬亦云踰繕那華言限量大論云由旬有三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肘以一尺八寸為一肘)。
【二南閻浮提】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閻浮是樹提是洲名因樹立稱故名閻浮提在須彌山南其土南狹北廣形如車箱縱廣七千由旬人靣亦像地形人身多長三肘半於中有長四肘者人壽百歲中夭者多。
【三西瞿耶尼】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為彼多牛以牛為貨故名牛貨在須彌山西其土形如滿月縱廣八千由旬人靣亦如滿月人身長十六肘人壽五百歲。
【四北欝單越】梵語欝單越華言勝處以其土勝三洲故也在須彌山北其土正方猶如池沼縱廣一萬由旬人靣亦像地形人身長三十二肘人壽一千歲命無中夭。
日照四洲(出法苑珠林)
起世經云刼初世間黑暗爾時忽然出生日月及諸星宿便有晝夜年歲時節日從東方出繞須彌山半腹而行照于四洲遂有晝夜不同(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一南閻浮提日正中時】謂南閻浮提日正中時東弗婆提日則始沒西瞿耶尼日則初出北欝單越正當半夜(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弗婆提華言勝身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梵語欝單越華言勝處)。
【二西瞿耶尼日正中時】謂西瞿耶尼日正中時南閻浮提日則始沒北欝單越日則始出東弗婆提正當半夜。
【三東弗婆提日正中時】謂東弗婆提日正中時北欝單越日則始沒南閻浮提日則初出西瞿耶尼正當半夜。
【四北欝單越日正中時】謂北欝單越日正中時西瞿耶尼日則始沒東弗婆提日則初出南閻浮提正當半夜。
世間四義(出㭊玄記)
世間者即三藏教四加行中最後世第一位也以其是有漏法故名世間於中最勝故名第一有四義焉(四加行者謂一煖二頂三忍四世第一也以其加功進行故也)。
【一可破壞】謂世間有漏煩惱等法體本虛妄自性不實皆是無常故名可破壞也。
【二有生滅】謂世間一切諸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皆從因緣別離而滅故名有生滅也。
【三隱真理】謂世間有漏煩惱等法障覆真空之理不能顯發故名隱真理也。
【四性有漏】謂世間煩惱等法其性實能招集有漏生死之果故名性有漏也。
依正四句(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依正者依即所依國土正即能依之身也。
【一依內現依】依內現依者謂於國土中又現一切國土也如成就品云一一塵中難思剎隨眾生心普現前一切剎海靡不周如是方便無差別是也。
【二正內現正】正內現正者謂於一身中復現一切身也如現相品云如來一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坐菩薩眾會共圍繞演說普賢之勝行是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三正內現依】正內現依者謂於身中現一切國土也如現相品云如來安坐菩提座一毛示現多剎海一一毛現悉亦然於是普周於法界是也。
【四依內現正】依內現正者謂於國土現一切身也如現相品云一切剎土微塵數常現身雲悉充滿普為眾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稱其心是也。
舍衛四德(出翻譯名義)
梵語舍衛華言聞物亦云豐德以其具四德故也。
【一具財寶德】謂舍衛國中多出一切珎寶勝於餘國是名具財寶德。
【二妙五欲德】謂舍衛國中五欲勝妙非餘國所及是名妙五欲德(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三饒多聞德】饒益也謂舍衛國中財寶具足五欲勝妙聞於四方是名饒多聞德。
【四豐解脫德】豐盛也謂舍衛國中之人多修道行而得解脫是名豐解脫德。
淨穢四句(出華嚴經䟽)
淨穢者謂佛說華嚴經或在清淨之土或在穢惡之土也。
【一唯染】染即穢染謂佛於娑婆世界摩竭提國等處而說是經隱覆淨相故名唯染(梵語娑婆華言能忍梵語摩竭提華言善勝)。
【二唯淨】淨即清淨謂佛於華藏世界而說是經其地金剛無有染相故名唯淨。
【三染淨俱】謂佛隨於一處而說是經隨其機噐大小所見有異或見是染或見是淨故名染淨俱。
【四非染淨】謂佛隨於一處而說是經大乘之機不見染淨之相同一法界故名非染淨。
海底四寶(出華嚴經)
經云譬如大海有四熾然光明大寶布在其底性極猛熱常能飲縮百川所注無量大水是故大海無有增減以譬如來大智慧海亦有四種大智慧寶具足無量威德光明能令眾生竭愛欲流破愚癡暗故以此四寶喻之。
【一日藏光明大寶】日藏光明大寶者譬如來有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寶由此光明觸彼菩薩令捨一切散善波浪持心一境住於三昧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二離潤光明大寶】離潤光明大寶者譬如來有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寶由此光明觸彼菩薩令捨離三昧味著起廣大神通也。
【三火熖光光明大寶】火?光光明大寶者譬如來有慧光普照大智慧寶由此光明觸彼菩薩令捨所起廣大神通住大明功用行也。
【四盡無餘光明大寶】盡無餘光明大寶者譬如來有平等無邊功用大智慧寶由此光明觸彼菩薩令捨大功用行及息一切功用令無有餘也。
四河(出長阿含經)
【一殑伽河】梵語殑伽華言天堂來以見其從高處而來也又名恒河此河從阿耨達池東靣銀牛口流出繞池一帀入東南海(梵語阿耨達華言無熱惱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圍八百里金銀琉璃玻琍銅鐵等以飾其岸也)。
【二信度河】梵語信度華言驗河此河從阿耨達池南靣金象口流出繞池一帀入西南海又名辛頭河。
【三縛芻河】梵語縛芻華言青河此河從阿耨達池西靣瑠璃馬口流出繞池一帀入西北海(梵語瑠璃華言青色寶)。
【四徙多河】梵語徙多華言冷河此河從阿耨達池北靣頗胝迦師子口流出繞池一帀入東北海或曰潛流地下出積石山為中國之河源也(梵語頗胝迦華言水精即玻瓈也)。
一境四心(出攝大乘論釋)
譬如一水本無有異盖因天人餓鬼畜生果報不同故於一水而見有四相分別之異也。
【一天見是寶嚴地】謂諸天福德勝故其所見水悉成瑠璃眾寶莊嚴之地也(梵語瑠璃華言青色寶)。
【二人見是水】謂世間之人所見之水清濁雖異皆是水也。
【三餓鬼見是膿血】謂由宿世慳貪罪障深重墮餓鬼中長刦不聞漿水之名既因飢渴所逼望見河水意欲飲之速趍岸傍皆是膿血也。
【四魚見是住處】住處即窟宅也謂魚以水而為住處潛躍游泳不見水相也。
通局四句(出華嚴經䟽)
【一或局】謂佛說華嚴經或局在娑婆世界內摩竭提國故也(梵語娑婆華言能忍梵語摩竭提華言善勝)。
【二或通】謂佛說華嚴經或通十方世界故也。
【三或俱】謂佛說華嚴經或在摩竭提國及十方世界故也。
【四或泯】謂佛說華嚴經處染淨二相皆盡同一法界故也。
四光喻智(出法華文句并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日光喻佛智】謂日光照世無幽不燭以喻佛之智慧無事不了無理不照故云日光喻佛智。
【二月光喻菩薩智】謂月之光明有虧有盈以喻菩薩雖具智慧而惑業尚未盡斷則其智慧或虧或明故云月光喻菩薩智。
【三星光喻緣覺智】謂星雖有光其照不遠以喻緣覺之人雖觀十二因緣悟真空理而於中道深遠之義不能明了故云星光喻緣覺智(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四螢光喻聲聞智】謂螢火之光只能自照不能照物以喻聲聞之人雖觀四諦悟真空理只能自度不能度人故云螢光喻聲聞智(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四事不可思議(出增一阿含經)
【一眾生不可思議】謂世間眾生為從何來復從何起從此命終當從何生皆不可思議故云眾生不可思議。
【二世界不可思議】謂一切世界皆由眾生業力而成成而復壞壞而復成始終相續無有斷絕故云世界不可思議。
【三龍境界不可思議】謂龍降雨非從口出亦不從眼耳鼻出但龍有大神力意之所念若善若惡皆能作雨故云龍境界不可思議。
【四佛境界不可思議】謂如來之身清淨無染不可模則不可言長不可言短與夫梵音深遠智慧辯才現通說法一切人天二乘等眾皆莫能測故云佛境界不可思議(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四種心(出翻譯名義)
【一肉團心】肉團心者即父母所生血肉之團狀似蓮華開合乃意識所依之處也。
【二緣慮心】緣慮心者即緣持思慮之心此通第八識而言謂眼緣色乃至第八緣根身種子噐世間故也(通第八識者此緣慮心以第八藏識為體故也根身者根即眼等諸根身即色身也種子者即善惡種子也噐世間者以世界如噐故也)。
【三積聚精要心】積聚精要心者謂諸經中積集一切要義名為文心如般若心經為大品六百卷中之精要是也(梵語般若華言智慧)。
【四堅實心】堅實心者謂堅固真實乃眾生本有之性諸佛所證之理即第一義心也。
四威儀(出菩薩善戒經)
謂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調攝其心成就道業雖久於行坐亦當忍其勞苦非時不住非時不臥設或住臥之時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於此四法動合規矩不失律儀是為四威儀也。
【一行】謂修道之人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二住】謂修道之人非時不住若或住時隨所住處常念供養三寶讚嘆經法廣為人說思惟經義如法而住也(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三坐】謂修道之人加趺宴坐諦觀實相永絕緣慮澄湛虛寂端肅威儀如法而坐也。
【四臥】謂修道之人非時不臥為調攝身心或時暫臥則右脇宴安不忘正念心無昬亂如法而臥也。
息有四種相(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息即鼻中出入之氣也謂坐禪之人若欲攝心入定必先行數息之法息有四種不同故須揀其麤而守其細也。
【一風】謂鼻中之氣出入有聲為風坐禪之人若依之而數則心散難調故須揀而不用也。
【二喘】謂鼻中之氣雖無聲相而結滯不通者為喘坐禪之人若依之而數則心結難定故須揀而不用也。
【三氣】謂鼻中之氣雖無風喘之相而出入不細者為氣坐禪之人若依之而數則心勞難定故須揀而不用也。
【四息】謂鼻中之氣無前三種麤相而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者為息坐禪之人依之而數則資神安隱情抱恱豫其心易定故須守而不捨也。
四夢
【一無明習氣夢】謂由無明煩惱積習氣分覆蔽真如之性無所明了以致心神顛倒形於夢想也。
【二善惡先徵夢】謂人凡有善惡吉凶之事必先形於夢?以為徵驗也。
【三四大徧增夢】謂人由地水火風四大而成於身若地大增身則沉重水大增身則浮腫火大增身則狀熱風大增身則急脹四大不調則身心不安心不安則形於夢?也。
【四巡遊舊識夢】謂人平昔遊歷之處或有所見所聞若美若惡繫念不捨而形於夢也。
四夢(出善見毘婆沙律)
【一四大不和夢】謂或夢山崩或夢自身飛騰虛空或夢見虎狼及賊追逐此因地水火風四大不調心神散逸故有此夢是名四大不和夢。
【二先見夢】謂日間先見男女苦樂等境夜則隨夢猶如日間所見是名先見夢。
【三天人夢】謂若人修善乃感天人為現善夢令其善根增長若人作惡亦感天人為現惡夢令其怖惡生善是名天人夢。
【四想夢】謂若人前世或有福德或有罪障有福德者多思想善事則現善夢有罪障者多思想惡事則現惡夢是名想夢。
四食(出華嚴經隨䟽演義鈔)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資益之義謂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入腹變壞資益諸根故言段食古譯經律皆為摶食以手團曰摶後譯復言漿飲等不可摶遂譯為段食。
【二觸食】觸即對也謂六識所對色等諸塵柔輭細滑冷煖等觸而生喜樂俱能資益諸根故名觸食(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按翻譯名義註釋云見色愛著名食豈非觸食義耶設非觸食何以觀戲劇等終日不食而不飢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謂第六識思於可愛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潤益諸根如人飢渴至飲食處望得飲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識即意識也)。
【四識食】識以執持為義即第八識也由前三食勢分所資能令此識增勝執持諸根故名識食(第八識即藏識也按翻譯名義註釋云識食地獄眾生及無色界中無邊識處天等皆用識持以為其食)。
四利須食(出釋氏要覽)
【一資身為道】謂修行之人若無飲食則身疲力倦命且不支豈能進道若得飲食資益於身則心安體徤乃可進道故須食也。
【二養身中蟲】謂人身中多有諸蟲若缺飲食則蟲鑽刺身亦不安必當及時進食而調養之故須食也。
【三生施者福】謂修行之人持戒清淨專心修道則能福利人天若有檀越施以飲食使其成就道業能令施者亦獲福報故須食也(梵語檀華言施稱檀越者謂人行施能越貧窮苦也)。
【四破餓外道】謂外道自以吞饑忍餓為解脫法即自饑餓而不知徒受困苦安能解脫故修行之人日中受食資其進道兼破外道不應饑餓故須食也。
乞食四分(出寶雲經)
乞食之法一日止以七家為限為無多貪故也出家之人常行乞食復分作四分故名乞食四分。
【一分奉同梵行者】同梵行者謂同修淨行之人也凡乞食時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或有老病不便行履者得食歸時則以一分奉之令其飽滿亦得安心修道也。
【一分與窮乞人】與窮乞人者謂乞得食時遇有窮苦求乞之人當起憐憫心作自饑想亦以一分施之令其飽滿勸他修善也。
【一分與諸鬼神】與諸鬼神者謂乞得食時即以淨噐盛貯一分待日晡時則然香諷呪加持普施一切鬼神令其飽滿出離苦趣悉得解脫也。
【一分自食】自食者謂乞得食時除前三分之外唯留一分或多或少則自食之食已安心行道庶不虛受信施也。
四邪命食(出大智度論)
謂諸比丘當以乞食清淨自活不應以下口仰口方口維口四種邪命之食以自活命也。
【一下口食】謂種植田園合和湯藥以求衣食而自活命是名下口食也。
【二仰口食】謂仰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術數之學以求衣食而自活命是名仰口食也。
【三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是名方口食也。
【四維口食】維即四維也謂學種種呪術卜筭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是名維口食也。
四食時(出法苑珠林)
【一天食時】天食時者謂清旦時即諸天所食之時也。
【二法食時】法食時者謂三世諸佛皆以千時為法食時過此即非時也(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也)。
【三畜生食時】畜生食時者謂日暮時即是畜生所食之時也。
【四鬼神食時】鬼神食時者謂昬夜時即是鬼神所食之時也。
行四依(出四分律藏)
謂出家之人依此四法而修則能成就聖道也。
【一著糞掃衣】著糞掃衣者謂視同糞土掃除不用即世人所棄弊垢之衣也修道之人當収拾淨洗補湊穿著如此則心無所戀能成道業矣。
【二常行乞食】乞食者謂出家之人常以乞食自活其命也。
【三樹下坐】樹下坐者謂出家之人不冝營治舍宅當於樹下或石窟中隨便而居修習禪定也。
【四用陳腐藥】用陳腐藥者謂出家之人若患病時當用陳年朽腐之藥而調治之病瘥即止不得貪樂新好藥物而預積蓄也。
四機(出法華文句)
四機者機即機噐又機緣也有可發之義故名為機。
【一人天機】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是名人天機。
【二二乘機】謂厭畏生死忻尚涅槃是名二乘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三菩薩機】謂先人後己慈悲仁讓是名菩薩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四佛機】謂一切諸法中悉以等觀入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是名佛機(等觀者即非空非假平等中道觀也一道出生死者以中道觀頓斷諸惑頓出生死也)。
四種我(出圓覺經畧䟽)
【一凡夫妄計我】謂世間凡夫之人不了五陰等法皆空於中妄計我身強立主宰造作諸業流轉生死無有休息是為凡夫妄計我(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外道神我】謂外道之人於五陰中妄計識神如麻荳等或計遍身起於我見墜墮邊邪輪廻生死是為外道神我。
【三三乘假我】謂三乘之人了知一切五陰等法虛假不實悉無有我是為三乘假我(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四法身真我】謂如來法身量等虛空無所不遍故於無我法中明八自在我是為法身真我(八自在我者一能示一身以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下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刦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也)。
四大(出圓覺經)
四大者謂人之身攬外地水火風四大而成內身四大因對色香味觸四微故稱為四大也。
【一地大】地以堅礙為性謂眼耳鼻舌身等名為地大若不假水則不和合經云髮毛爪齒皮肉筋骨等皆歸於地是也。
【二水大】水以潤濕為性謂唾涕津液等名為水大若不假地即便流散經云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是也。
【三火大】火以燥熱為性謂身中煖氣名為火大若不假風則不增長經云煖氣歸火是也。
【四風大】風以動轉為性謂出入息及身動轉名為風大此身動作皆由風轉經云動轉歸風是也(動轉歸風者凡身動轉皆屬風也)。
四微(出金光明經文句記)
四微者謂色香味觸也因對四大稱為四微又復四大皆由四微所成故大智度論云地有色香味觸重故自無所作水少香故動作勝地火少香味故勢勝於水風少色香味故動作勝火。
【一色微】色者謂眼所見種種諸色也以其微細故名色微。
【二香微】香者謂鼻所嗅種種諸香也以其微細故名香微。
【三味微】味者謂舌所嘗種種諸味也以其微細故名味微。
【四觸微】觸者謂身分所覺種種諸觸也以其微細故名觸微。
四求(出法集經)
【一欲愛】謂於欲界五塵而起貪愛也因貪愛故推求不已是名欲愛(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二色愛】謂於色界禪定而起貪愛也因貪愛故推求不已是名色愛。
【三無色愛】謂於無色界禪定而起貪愛也因貪愛故推求不已是名無色愛。
【四無有愛】無有即空也謂於涅槃真空之法而起貪愛也因貪愛故推求不已是名無有愛(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四求不得(出大乘莊嚴經論)
求者推求也論云菩薩以四種求諸法皆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也故名求不得。
【一名求不得】名即假名謂若有是物則有是名以此推之物則為主名則為客名既為客則是假名推求實義了不可得故論云推名於物是客故云名求不得。
【二物求不得】物即事物謂雖有其物若無其名物不自顯以此推之名亦是主物亦是客物既是客亦成虛假故論云推物於名是客故云物求不得。
【三自性求不得】謂名之與物各有自體之性若推名之自性及物之自性但有虛假之名皆無真實之義故論云推名自性及物自性知俱是假故云自性求不得。
【四差別求不得】謂於名於物各有差別之相一一分別推求悉歸於空皆不可得故論云推名差別及物差別知俱空故悉不可得故云差別求不得。
四不寄附(出優婆塞戒經)
經云佛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者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供父母妻子眷屬其餘藏積俟用不應寄附四處也(梵語優婆塞華言清淨土)。
【一老人】謂年老之人死日漸近故所有財物不應寄附於彼也。
【二遠處】謂道路隔遠之處緩急要用取討難及故所有財物不應寄附於彼也。
【三惡人】謂不善之人稟性凶惡若見財物恐生貪奪之心故不應寄附於彼也。
【四大力】謂豪強之人倚恃勢力若見財物恐生貪奪之心故不應寄附於彼也。
四不見(出圓覺經鈔)
【一魚不見水】謂魚以水為窟宅游泳水中悉無所障故云魚不見水。
【二人不見風】謂風發於萬竅但有聲響可聞而無形相可見故云人不見風。
【三迷不見惟】謂靈明覺知之性人人本具但為煩惱無明覆障迷而不了故云迷不見性。
【四悟不見空】謂修行之人既能覺了靈知之性本來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云悟不見空。
四不成(出因明入正理論)
【一兩俱不成】謂聲是無常非眼所見若言聲是眼見而聲與眼俱不能成是名兩俱不成。
【二隨一不成】謂聲是所作性故以聲顯論聲是實法若不將名句文等共相為用則不成其論矣是名隨一不成。
【三猶豫不成】謂如見雲霧等即起疑惑以為是火非火疑心不決是名猶豫不成。
【四所依不成】謂虛空實有為萬物所依若言虛空定無則萬物無所依是名所依不成。
四種無(出涅槃經)
【一未有名無】謂梵志妄計涅槃之法在眾生煩惱心中不可說有譬如瓶未出泥名為無瓶盖外道不知眾生煩惱心中實具涅槃之德故佛答言如是涅槃非是先無同泥無瓶(梵語梵志華言淨裔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滅已名無】謂梵志妄計滅煩惱已名為涅槃涅槃即無譬如瓶既壞已名為無瓶蓋外道不知煩惱既滅涅槃即顯故佛答言亦非滅無同瓶壞已。
【三異相名無】謂梵志妄計煩惱涅槃其相即異謂煩惱中無涅槃涅槃中無煩惱譬如牛中無馬馬中無牛蓋外道不知轉煩惱即是涅槃轉涅槃即是煩惱故佛答言雖牛中無馬不可說言牛亦是無雖馬中無牛不可說言馬亦是無如此則不可言煩惱中無涅槃涅槃中無煩惱也。
【四畢竟名無】謂梵志妄計涅槃之法畢竟無有名之為無譬如龜毛兔角實不可得蓋外道不知涅槃之德其性常住不可毀壞故佛答言亦非畢竟無如龜毛兔角。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