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號1617永樂北藏第185冊 妙法蓮華經要解(選錄「要解」本文)(第13卷-第19卷) , 〖宋 戒環解〗.txt
永樂北藏第 185 冊 No. 1617 妙法蓮華經要解(選錄「要解」本文)(第13卷-第19卷)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三 遠四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此顯妙法智力所化之迹也娑婆下界有六萬恒沙菩薩從無數劫修佛智慧悉是釋尊所化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故不依人天而住下方空中以示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也今為顯此妙迹示作遺模兼將發起壽量秘說故從地涌出因以名品。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恒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此法集之眾欲從他方來此持經。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属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佛止之者非有違拒為將顯迹顯法故也顯迹者顯佛所化示彼來儀顯法者此固圓足無待於外。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
深智現前大千不礙。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先?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在此娑婆界下方空中住以示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也。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此以真說彼以心聞文殊所謂心聞洞十方。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属况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河沙等眷属者况復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此指沙數自多反少。
况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属况復億萬眷属况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况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况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
此指該數自多反少。
况復單己樂遠離行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筭數譬喻所不能知。
此指單數自少反多偈云單己無眷属其數轉過上乍而觀之六萬河沙多於單己詳而觀之單己之數轉過河沙然則一己非寡沙眾非多法法本體離諸數量多寡之限特人情妄立耳此眾來儀所以遣情顯妙也。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遶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嘿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嘿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聖人神智方便法門能延一日以為一劫能促一劫以為一日盖道無遷變情有頃久猶如夢人不移一時而夢歷多嵗則頃久之情初無定也故聖人對機示現延促而本無延促所言菩薩讚佛經劫則於促示延耳又令大眾謂如半日則於延現促耳所以然者將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自在神通之力使忘延促之情而深證實相故也華嚴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夫能一念普觀無去來住則了斯延促皆方便耳。
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四眾肉眼礙而非通而能見無量國土者假佛通力故也夫於眾一多㸦陳於時延促㸦現於見通礙㸦用者以明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而警發常情使去其倒心限意依無礙智圓融妙達繇是進契壽量秘說而得入佛慧成就佛身故也是故此品事法雖為顯迹勸持又為壽量引發也。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 少病少惱 教化眾生
得無疲倦 又諸眾生 受化易不
不令世尊 生疲勞耶
問居堪忍與民同患之事也。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供養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言世世受化正顯壽量本門所化言亦於過去種善則兼明智勝會中所化以化緣深故始見始聞即皆信受。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 大雄世尊 諸眾生等
易可化度 能問諸佛 甚深智慧
聞已信行 我等隨喜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踊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弥勒道同大覺智無不照以補處示疑欲利當來之機耳故後偈云願佛為未耒演說令開觧。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并欲自决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 大眾諸菩薩 昔所未曾見
願兩足尊說 是從何所來 以何因緣集
總問何來何集。
巨身大神通 智慧叵思議 其志念堅固
有大忍辱力 眾生所樂見 為從何所來
容儀挺特智力異常故聳動眾問。
一一諸菩薩 所將諸眷属 其數無有量
如恒河沙等 或有大菩薩 將六萬恒沙
如是諸大眾 一心求佛道 是諸大師等
六萬恒河沙 俱來供養佛 及護持是經
將五萬恒河 其數過於是 四萬及三萬
二萬至一萬 一千一百等 乃至一恒沙
半及三四分 億萬分之一
此頌沙數自多反少。
千萬那由他 萬億諸弟子 乃至於半億
其數復過上 百萬至一萬 一千及一百
五十與一十 乃至三二一
此頌該數自多反少。
單己無眷属 樂於獨處者 俱來至佛所
其數轉過上
此頌單數自少反多。
如是諸大眾 若人行籌數 過於恒沙劫
猶不能?知 是諸大威德 精進菩薩眾
誰為其說法 教化而成就 從誰初發心
稱揚何佛法 受持行誰經 修習何佛道
見其頗多疑非一世一佛所化故詳問之。
如是諸菩薩 神通大智力 四方地震裂
皆從中踊出 世尊我昔來 未曾見是事
願說其所從 國土之名號
結問何來也。
我常遊諸國 未曾見是眾 我於此眾中
乃不識一人 忽然從地出 願說其因緣
今此之大會 無量百千億 是諸菩薩等
皆欲知此事 是諸菩薩眾 本末之因緣
無量德世尊 唯願决眾疑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踊出住於虛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㬰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弥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已問斯事佛今荅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各白其佛白分身也。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問佛如是大事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弥勒姓也號阿逸多此云無能勝大事者智慧神通奮迅威猛所化多眾之事也將欲宣示先令被精進鎧等者戒使勇?諦聽無以趣深而生疑退也下云我於娑婆得菩提已教化成就如是多眾即總宣示廣在後文也宣示諸佛智慧即壽量偈云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是也諸佛自在神通即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是也師子奮迅之力即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是也威猛大勢之力即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是也此宣釋迦化跡而言諸佛者佛佛道同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 我欲說此事 勿得有疑悔
佛智叵思議 汝今出信力 住於忍善中
昔所未聞法 今皆當得聞 我今安慰汝
勿得懷疑懼 佛無不實語 智慧不可量
所得第一法 甚深叵分別 如是今當說
汝等一心聽
出信力者勉令發信住忍善者戒令勿退即令被進鎧發堅固意也。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弥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踊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荅誰說法教化從誰初發心。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荅願說所從國土名號。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稱其德也於諸經典能讀以取其理誦以通其義思惟以精之正念以持之則其德足稱矣。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釋所以住下方空中之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 是諸大菩薩 從無數劫來
修習佛智慧 悉是我所化 令發大道心
頌荅誰為教化從誰發心。
此等是我子 依止是世界 常行頭陁事
志樂於靜處 捨大眾憒閙 不樂多所說
如是諸子等 學習我道法
頌荅受持誰經修習何道。
晝夜常精進 為求佛道故 在娑婆世界
下方空中住
頌荅願說所從國土名號。
志念力堅固 常勤求智慧 說種種妙法
其心無所畏
頌德也。
我於伽耶城 菩提?下坐 得成最正覺
轉無上法輪 爾乃教化之 令初發道心
今皆住不退 悉當得成佛
荅本末因緣也意若近跡實指遠因摩竭陁國西南度尼連河至伽耶城又數里至菩提山有畢鉢羅?佛坐其下成道。
我今說實語 汝等一心信 我從久遠來
教化是等眾
結荅也。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迷壽量遠因故有此疑。
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塲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不得其邊斯等久遠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勢伽耶近迹故有此難。
譬如有人色羙髮黑年二十五指百嵗人言是我子其百嵗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難信。
父少譬釋尊闡化之近子老譬涌出成德之久化近迹久理不相當必言二十五及百嵗者取其少猶未壯老已過耄益見相違也。
佛亦如是得道已來其實未久而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荅人中之寶一切世間甚為希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得佛未久合父少也而此大眾至甚為希有合子老也今日世尊至能作大事合相違也善入出住者於無量三昧或入或出或住妙用自在。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虛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唯然世尊願為觧說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已亦不生疑。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 出家近伽耶 坐於菩提?
爾來尚未久 此諸佛子等 其數不可量
久已行佛道 住於神通力 善學菩薩道
不染世間法 如蓮華在水 從地而踊出
皆起恭敬心 住於世尊前 是事難思議
云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 所成就甚多
願為除眾疑 如實分別說
執近迹疑遠緣而致問也。
譬如少壯人 年始二十五 示人百嵗子
髮白而面皺 是等我所生 子亦說是父
父少而子老 舉世所不信
所謂寂塲少父寂光老兒。
世尊亦如是 得道來甚近 是諸菩薩等
志固無怯弱 從無量劫來 而行菩薩道
巧於難問荅 其心無所畏 忍辱心决定
端正有威德 十方佛所讚 善能分別說
不樂在人眾 常好在禪定 為求佛道故
於下空中住
從志固無怯已下皆頌老成之德。
我等從佛聞 於此事無疑 願佛為未來
演說令開觧 若有於此經 生疑不信者
即當墮惡道 願今為觧說 是無量菩薩
云何於少時 教化令發心 而住不退地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前品顯迹而滯者迷本故情疑久近見起生滅欲契如實本際難矣故此顯本釋其疑滯使知如來本無生滅伽耶之化特為機所受之命稱性無量故曰如來壽量品文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退出亦無在世滅度後云其有菩薩聞說壽量即能信受願於未來長壽度生至坐道塲說壽亦爾意明本迹一如世相常住稱性之壽人皆有之苟能正信順受不以生滅心行而自夭閼則三界之相可如實知遂能現壽量以存存示生滅而化化智力神用與如來等矣故曰顯本勸持。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觧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觧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觧如來誠諦之語。
以壽量之本趣深難信故再三發之心實曰誠言當曰諦。
是時菩薩大眾弥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復言唯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如來秘密神通之力。
應量非量現滅不滅天人莫測是謂秘密神力。
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但見其迹。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本實無量。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並如智勝塵墨之喻。
弥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筭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鞞䟦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正明佛壽無量也諸佛壽量悉皆無量眾生壽量亦復如是但迷真智故妄逐生死如一墮地獄至無數劫豈非無量壽耶苟不迷墮則與佛無別矣。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自從是來謂從塵劫成佛已來言常在此又在餘處則不唯身相常住亦顯國土常住也是知娑婆及萬億國無非淨土同一法界未甞壞滅其有壞滅皆別業妄見也。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又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既曰成佛之久常在利生而中間自說於然燈佛所得法受記等事疑若近迹又復現言當入涅槃疑非常在此皆隨機方便之說耳。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信等諸根謂信根智根等也觀利根即現長年說大法觀鈍根即現劣應示涅槃所以名字有不同年紀有大小說法有種種皆為隨機利導發其善心耳。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迹少出家本久成佛。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所演經典說雖異同理無不實也己謂釋迦他謂諸佛說見於言示見於行。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詞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癈。
釋上理無不實而說有異同也三界萬法不容擬心以眾生妄見則種種紛紜以如來實見則一切真寂無有生死乃至滅度者不以生滅相見也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不以徃來相見也既明見無滯則宜無異說特以眾生性欲行想之心種種不同故說示教化之迹亦種種不同也所作佛事指說示不同之事。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敘唱滅意也。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
釋唱滅意也貧窮下賤言乏功德財憶想妄見為生死網即見惑思惑也。
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言難值遇乃警之令渴仰種善也。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明諸佛利生善權皆如是也。
譬如良醫智慧聡達明鍊方藥善治眾病。
佛如醫師教如毉方理如妙藥種種性欲行想分別是謂眾病佛能以若干緣喻隨其所宜發藥而蠲除之是謂良醫善治也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
火宅之子對三乘言故數止三十良醫之子對眾生言故兼至百數。
以有事緣遠至餘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于地。
醫師遠適而諸子飲毒猶宅主近出而其家失火也飲他毒藥喻隨順邪法宛轉于地喻輪墮諸趣。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癡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篩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服眾患。
三界之家佛所舊化故云來歸彼中邪毒深者失其良心淺者雖或未失亦為惡習所障未能親造覺體故云遙見願賜壽命即冀不夭閼於橫邪也發藥除苦即令其斷惑而證真也依諸佛經濟之方求聖賢斷治之藥顯性空之真色示戒定之五香品乳酪之五味無不具足也擣者折剛為柔篩者化麄入細和合令服則無矯拂之失色味香美則無瞑眩之毒聖人病人之病憂人之憂調御之德盖見於此。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除愈餘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留藥喻遺教去國喻示滅。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味香羙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人情常忽於所賴常感於去思。
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水澄月現亦何去來。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導迷貴權於法無過。
爾時世尊?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 所經諸劫數 無量百千萬
億載阿僧祇 常說法教化 無數億眾生
令入於佛道 爾來無量劫 為度眾生故
方便現涅槃 而實不滅度 常住此說法
此總舉善權下詳述權意。
我常住於此 以諸神通力 令顛倒眾生
雖近而不見 眾見我滅度 廣供養舍利
咸皆懷戀慕 而生渴仰心 眾生既信伏
質直意柔軟 一心欲見佛 不自惜身命
時我及眾僧 俱出靈鷲山 我時語眾生
常在此不滅 以方便力故 現有滅不滅
雖近不見所以伏憍恣也令生渴仰所以發猒怠也。
餘國有眾生 恭敬信樂者 我復於彼中
為說無上法 汝等不聞此 但謂我滅度
敬信之心如聲說法之慈如響聲有彼此響無生滅但應於彼如此不聞故謂之滅耳盖聖人雖有權應之迹實無權應之心如響而已。
我見諸眾生 沒在於苦惱 故不為現身
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戀慕 乃出為說法
飢然後甘食渴然後甘飲。
神通力如是 於阿僧祇劫 常在靈鷲山
及餘諸住處 眾生見劫? 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隱 天人常充滿 園林諸堂閣
種種寶莊嚴 寶?多花果 眾生所遊樂
諸天擊天皷 常作眾伎樂 雨曼陁羅華
散佛及大眾
大火所燒此土安隱其何土耶即實報淨土亦曰性土也言常在靈山則不離娑婆化土而能不壞者報化一土爾依妄業所現故有成與壞依實報所現故無成與壞成壞之相楞嚴所謂別業妄見譬如目眚妄見燈影彼非眚人雖同不見所以眾生見燒而我常安隱也自我求之所謂性土不離自性所謂靈山不離己靈非形非噐故劫火莫燒亘古亘今故常在不滅達斯妙旨則壽量淨土等事皆備於我而不疑於佛矣。
我淨土不毀 而眾見燒? 憂怖諸苦惱
如是悉充滿
所謂別業妄見。
是諸罪眾生 以惡業因緣 過阿僧祇劫
不聞三寶名 諸有修功德 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 在此而說法 或時為此眾
說佛壽無量 久乃見佛者 為說佛難值
以罪業背佛即惡緣同感者以修德見我則善業同感者由其或背或見故佛或說壽量或說難值但應彼緣曾無定迹。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無量 壽命無數劫
久修業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於此生疑
當斷令永? 佛語實不虛
智照無量壽命無數乃久修淨業之實報非虛說示也。
如醫善方便 為治狂子故 實在而言死
無能說虛妄 我亦為世父 救諸苦患者
為凡夫顛倒 實在而言滅 以常見我故
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 墮於惡道中
苦患即妄纏惡業顛倒即妄見生死。
我常知眾生 行道不行道 隨所應可度
為說種種法
頌是故如來以方便說。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慧
速成就佛身
每思方便利導群機故或說壽量以發其慧或現涅槃以感其情皆?速成故也。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三
永樂北藏第 185 冊 No. 1617 妙法蓮華經要解(選錄「要解」本文)(第13卷-第19卷)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四 遠五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觧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時會欽聞壽量秘說而造道證性淺深不同佛為隨根稱揚之故曰分別功德。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得大饒益如下所說。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
因聞壽量了無生滅以無生法忍可成行而無了無忍名為法忍忍者行之成名。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陁羅尼門。
一聞千悟得大總持諸餘總持自此而出故謂之門如圓覺陁羅尼門流出一切。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造道自得左右逢原故能樂說無礙。
即四無礙辯之總也四辯一法二義三詞四樂說。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陁羅尼。
於一切法反本還源方便利生逆順自在名百千萬億無量旋陁羅尼。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
入正位說正法逈超二乘無復退轉。
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
即言辭相寂一乘妙法也從聞持陁羅尼至此皆地上菩薩之德十地論云得陁羅尼菩薩在五地。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約隨根得果遠近也八生等者以超入聖位如初生佛家之生非出沒生死之生也初言八生謂超入四地取妙覺之位有八故曰餘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次言四生謂超入八地取妙覺之位有四三生二生謂九地十地一生即超入等覺取妙覺一間耳故曰餘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也如來壽量即本覺不壞之實相悟是實相則無不了達故會眾聞說隨根各證。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聞實報理發正因心也先舉入道得果之菩薩後舉隨喜發心之眾生乃事之序而舊以此文合在初列又廣配十信十住等位文理㸦違今不必配問壽量之法一也古今之性同也昔者眾生一聞遂得法忍菩薩深達遂成佛道而數比沙塵今幾何也曰今之聞者以大千計之真若沙塵果亦深達則得忍成佛不讓在昔唯其不能深信深達耳。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陁羅華摩訶曼陁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下師子座上諸佛并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抹旃檀沉水香等於虛空中天皷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遍於九方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盖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諸瑞皆從空雨遍於九方乃助顯壽量法利如空無邊不可得而思議也故彌勒讚曰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言九方者除下方非法會所菩薩執幡上至梵天言其滿空供養讚歎也。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褊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 昔所未曾聞 世尊有大力
壽命不可量 無數諸佛子 聞世尊分別
說得法利者 歡喜充遍身 或住不退地
或得陁羅尼 或無礙樂說 萬億旋總持
或有大千界 微塵數菩薩 各各皆能轉
不退之法輪 復有中千界 微塵數菩薩
各各皆能轉 清淨之法輪 復有小千界
微塵數菩薩 餘各八生在 當得成佛道
復有四三二 如此四天下 微塵諸菩薩
隨數生成佛 或一四天下 微塵數菩薩
餘有一生在 當成一切智
隨數謂隨四三二數也。
如是等眾生 聞佛壽長遠 得無量無漏
清淨之果報
稱實報法故無漏清淨。
復有八世界 微塵數眾生 聞佛說壽命
皆發無上心 世尊說無量 不可思議法
多有所饒益 如虛空無邊 雨天曼陁羅
摩訶曼陁羅 釋梵如恒沙 無數佛土來
雨旃檀沉水 繽紛而亂墜 如鳥飛空下
供散於諸佛 天皷虛空中 自然出妙聲
天衣千萬種 旋轉而來下 眾寶妙香爐
燒無價之香 自然悉周遍 供養諸世尊
其大菩薩眾 執七寶幡盖 高妙萬億種
次第至梵天 一一諸佛前 寶幢懸勝幡
亦以千萬偈 歌詠諸如來
由其法利如空無邊故感瑞亦爾。
如是種種事 昔所未曾有 聞佛壽無量
一切皆歡喜 佛名聞十方 廣饒益眾生
一切具善根 以助無上心
結讚妙瑞所顯之意由十方諸天聞佛壽量廣獲饒益故各具善根雨諸妙瑞以自表助無上道心也。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觧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觧壽量說即得不壞體證真常用故功無限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密檀波羅密尸羅波羅密羼提波羅密毘梨耶波羅密禪波羅密除般若波羅密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筭數譬喻所不能知。
如來壽量乃智力慧光久修所得能一念信則為已具般若智因故五度深功莫比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已具正因故有進無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 於八十萬億 那由他劫數
行五波羅密 於是諸劫中 布施供養佛
及緣覺弟子 并諸菩薩眾 珎異之飲食
上服與臥具 旃檀立精舍 以園林莊嚴
如是等布施 種種皆微妙 ?此諸劫數
以回向佛道 若復持禁戒 清淨無缺漏
求於無上道 諸佛之所歎 若復行忍辱
住於調柔地 設眾惡來加 其心不傾動
諸有得法者 懷於增上慢 為此所輕惱
如是悉能忍 若復勤精進 志念常堅固
於無量億劫 一心不懈息 又於無數劫
住於空閑處 若坐若經行 除睡常攝心
以是因緣故 能生諸禪定 八十億萬劫
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 願求無上道
我得一切智 ?諸禪定際
一心福即禪波羅密也一切智即心之極造禪定際即道之極造。
是人於百千 萬億劫數中 行此諸功德
如上之所說 有善男女等 聞我說壽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過於彼 若人悉無有
一切諸疑悔 深心須㬰信 其福為如此
一念之信福過五度然當悉無疑悔福乃如此正法華云當棄捐猶豫諸著思想事信樂大法義其福為若斯。
其有諸菩薩 無量劫行道 聞我說壽命
是則能信受 如是諸人等 頂受此經典
願我於未來 長壽度眾生 如今日世尊
諸釋中之王 道塲師子吼 說法無所畏
我等未來世 一切所尊敬 坐於道塲時
說壽亦如是
菩薩行道經無量劫則智力慧光已幾實報故聞斯信之而於未來願得是報至坐道塲願說是道盖深悟稱性壽量人皆有之故願不夭閼而䟦及如來也。
若有深心者 清淨而質直 多聞能總持
隨義觧佛語 如是之人等 於此無有疑
深心則志固清淨則智明質直則無偽多聞則博識總持則貫通隨義則不滯有是全才?智可於壽量無疑也。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觧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壽量之說趣在斷生滅見顯真常體苟能明觧則起無上慧等同如來故功無限量。
何况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盖香油蘇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聞佛壽命則斷生滅見顯真常體能起上慧而已廣聞是經則具四知見?一乘道故能生種智也然世之聞持不計而果能起上慧生種智者誰耶是亦遇王饍而不飡得衣珠而醉臥耳惜哉。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觧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遶說法。
生滅見?則真常之相觸目宛然。
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行列諸臺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
穢淨情忘則勝妙之境舉步皆是。
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觧相。
身土實相本自一如生滅穢淨皆出情見故見?情忘則真常之相勝妙之境觸處現前非深信觧壽量秘說莫預於此。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觧相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
上明一品之利此明一經之利故但能隨喜而功已侔上故曰已為深信觧相若正心讀持功又過上故曰則為頂戴如來云頂戴者謂得此中全身而無以上之也。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于梵天懸諸幡盖及眾寶鈴花香瓔珞抹香塗香燒香眾皷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諸供養中法供養勝故也上顯隨喜功次顯書持功。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旃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閤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殿堂三十有二以安四方僧稱八正道也西天寶多羅?其高七仞諸皆縱舉過量之事以顯法供養勝。
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觧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荅問難。
前言行五波羅蜜不及一念信觧又云不須復起塔寺非廢於行也姑離事顯理使人深造不滯於迹而已若理既深造非行不修如舟無揖終何以濟故須理行相濟然後其德為最勝也世之空談名理便廢行實諸度不修一善無取安為癡兀化為闡底者宜三復于斯。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塲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已趣道塲言已得真趣登證有期近坐道?言已幾於道成佛不遠故所在之處當尊重之。
尒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 能奉持此經 斯人福無量
如上之所說 是則為具足 一切諸供養
以舍利起塔 七寶而莊嚴 表剎甚高廣
漸小至梵天 寶鈴千萬億 風動出妙音
又於無量劫 而供養此塔 華香諸瓔珞
天衣眾伎樂 然香油酥燈 周帀常照明
惡世法末時 能持是經者 則為已如上
具足諸供養
上頌供佛次頌供僧。
若能持此經 則如佛現在 以牛頭旃檀
起僧坊供養 堂有三十二 高八多羅?
上饌妙衣服 床臥皆具足 百千眾住處
園林諸浴池 經行及禪窟 種種皆嚴好
若有信觧心 受持讀誦書 若復教人書
及供養經卷 散花香抹香 以須曼瞻蔔
阿提目多伽 薰油常然之 如是供養者
得無量功德 如虛空無邊 其福亦如是
須曼薝蔔多伽三花最香以此薰油。
況復持此經 兼布施持戒 忍辱樂禪定
不嗔不惡口 恭敬於塔廟 謙下諸比丘
遠離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有問難不嗔
隨順為觧說 若能行是行 功德不可量
若見此法師 成就如是德 應以天花散
天衣覆其身 頭靣接足禮 生心如佛想
又應作是念 不久詣道? 得無漏無為
廣利諸人天 其所住止處 經行若坐臥
乃至說一偈 是中應起塔 莊嚴令妙好
種種以供養 佛子住此地 則是佛受用
常在於其中 經行及坐臥
佛子住此即佛受用等者所在之處則為有佛之意也夫敬持經之人如佛者所謂若有能持則持佛身又决有成佛之期故也此為分別功德品故偏明持經勝德或以此地其中之語為指妙法奧域文勢不然。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四
永樂北藏第 185 冊 No. 1617 妙法蓮華經要解(選錄「要解」本文)(第13卷-第19卷)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五 遠六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前品分別聞說壽量功德自此至法師不輕三品廣顯聞持正宗功德隨功淺深有暫持圓持精持之序次第廣顯自暫持始也言隨喜者謂未能一心聽讀如說修行但隨其所聞喜為人說隨其所教喜須㬰聞亦獲勝福故為暫持功德。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福而說偈言。
世尊滅度後 其有聞是經 若能隨喜者
為得幾所福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有知識隨力演說。
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
法會初聞從師親授其福最勝隨喜轉教則去師漸遠至第五十言又甚遠而福亦無量如下所校。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若四百萬億阿僧祗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硨?碼碯珊瑚琥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
僧祗世界生類不窮而能以寶物等施其福多矣天人鬼畜分為六趣胎卵濕化總為四生而形想等類預焉自胎?至非無想通該三界十種異生。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陁洹道斯陁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觧脫。
既以財施復以法施令得聖果則其福倍多。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况令得阿羅漢果。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筭數譬喻所不能知。
財施外物道果小乘故逈不可及。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况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徃詣僧坊若坐若立須㬰?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珎寶輦轝及乘天宮。
轉身謂後身也上妙車輿即人中勝報及乘天宮即天中勝報故偈云後生天人中。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分座勸人則為法心廣故報又勝前。
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徃?即受其教乃至須㬰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陁羅尼菩薩共生一處。
語人轉教利倍廣故報倍勝也十地論說得陁羅尼菩薩居五地。
利根智慧百千萬世終不瘖瘂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踈亦不缺落不差不曲脣不下垂亦不褰縮不麄澁不瘡?亦不缺壞亦不咼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無諸可惡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窊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瘖言不成音瘂則塞矣下垂上褰皆脣之惡相脣瘡曰胗口戾曰咼黧亦黑也?水之黑墨火之黑匾?謂平薄曲戾謂不端窊即䧟而曲也一切者通言六根無惡。
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脩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
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由轉教善生生不窮。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徃?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勸人徃?即隨喜之事一心修行即圓持之事隨喜之功既尒圓持之功可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 得聞是經典 乃至於一偈
隨喜為他說 如是展轉教 至于第五十
最後人獲福 今當分別之
如有大施主 供給無量眾 具滿八十嵗
隨意之所欲 見彼衰老相 髮白而面皺
齒踈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我今應當教
令得於道果 即為方便說 涅槃真實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熖 汝等咸應當
疾生猒離心 諸人聞是法 皆得阿羅漢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觧脫 最後第五十
聞一偈隨喜 是人福勝彼 不可為譬喻
如是展轉聞 其福尚無量 何况於法會
初聞隨喜者 若有勸一人 將引?法華
言此經深妙 千萬劫難遇 即受教徃?
乃至須㬰聞 斯人之福報 今當分別說
世世無口患 齒不踈黃黑 唇不厚褰缺
無有可惡相 舌不乾黑短 鼻高脩且直
額廣而平正 靣目悉端嚴 為人所喜見
口氣無臭穢 優鉢華之香 常從其口出
即六根善報也多說口報者以展轉教誘由口業起。
若故詣僧坊 欲?法華經 須㬰聞歡喜
今當說其福 後生天人中 得妙象馬車
珎寶之輦輿 及乘天宮殿
故詣專於引聽。
若於講法處 勸人坐聽經 是福因緣得
釋梵轉輪座 何况一心聽 觧說其義趣
如說而修行 其福不可限
一心修行福見次品。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前品隨喜暫特在五種法師方得其一未能一心聽讀如說修行則功未圓也雖獲根智具足而未及六千之報則德未圓也此品行人五種功僃六千德圓堪為模範故命品謂之法師而為圓持功德前法師品依持經人以彰圓記此法師品依持經人以彰圓德名同義別故加功德字別焉。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持法華者開佛知見則見聞覺知無非真覺證諸實相則色香味觸無非真法以真覺對真法則萬象徹照大千一視故圓持功成即得六根清淨功德自非精心不雜進道不倦未易能致故告常精進菩薩也數有千二八百者眾生世界依噐世界而立以織妄為界故有四方身相遷流故有三世惟世與界二者相涉三世四方宛轉十二依十二數流變三疊成千二百圓持功成每根各全其用故有千二功德然復於中尅定優劣以眼見前傍而不及後鼻息出入闕於中交身合能覺離不知觸皆三分闕一故唯八百功德此乃權依世論數量以顯妙用大略而已使由常眼對色而開佛知見常耳聞聲而得其實相則眾塵不隔十方廓然萬象莫逃大千圓照則千二八百之功無足論矣如經云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何復三分之闕八百之劣耶故知此體本絕數量也。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父母所生即人人本具者清淨肉眼即眾塵不隔者眾塵不隔則正智現前故大千內外一切色像悉見悉知所謂應眼時如千日萬象不能逃影質者此也問理則然矣事若之何曰六湛圓明本所功德現量如是但隨所證耳夫小羅漢見小千大羅漢見大千辟支見百佛世界菩薩見百千佛界如來見微塵國土非獨果體也阿那律陁不離父母生身而能觀大千猶如掌內則其中一切烏乎不見盖塵消覺淨?極則一夫何理然而事不然哉楞嚴曰逆彼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即不可徇於業流以不圓根而疑經之說也誠知眼力如是則下之五根不假詳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於大眾中 以無所畏心 說是法華經
汝聽其功德 是人得八百 功德殊勝眼
以是莊嚴故 其目甚清淨
父母所生眼 悉見三千界 內外彌樓山
須弥及鐵圍 并諸餘山林 大海江河水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處 其中諸眾生
一切皆悉見
弥樓此云光明即七金山之一也清淨肉眼有生皆具凡能開佛知見證諸實相則大千一切莫不歷然此其現量也以迹明之人人知見若離前塵本無限礙且日月之高太虛之遠不知其幾千萬里苟無所蔽目能見之而意之所緣其疾俛仰之間再撫四海之外非假賢智凡人能之則六根之用廣大靈通固如是也。
雖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
六湛實相在眼圓照在耳圓通。
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歎聲螺聲皷聲鍾聲鈴聲笑聲語聲。
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聲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聲不喜聲。
循道合理名法無道無義名非法。
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脩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睺羅伽聲 火聲水聲風聲 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 比丘聲比丘尼聲 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
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信謂應耳時如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也不壞耳根者雖分別種種而耳根於中本相如故無壞無雜此耳之實相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耳 清淨無濁穢
言父母所生明人人本具不假他求清淨無穢即眾塵不隔無壞無雜者。
以此常耳聞 三千世界聲 象馬車牛聲
鐘鈴螺鼓聲 琴瑟箜篌聲 簫笛之音聲
清淨好歌聲 聽之而不著 無數種人聲
聞悉能觧了 又聞諸天聲 微妙之歌音
及聞男女聲 童子童女聲 山川嶮谷中
迦陵頻伽聲 命命等諸鳥 悉聞其音聲
地獄眾苦痛 種種椘毒聲 餓鬼飢渴逼
求索飲食聲 諸阿修羅等 居在大海邊
自共言語時 出于大音聲 如是說法者
安住於此間 遙聞是眾聲 而不壞耳根
十方世界中 禽獸鳴相呼 其說法之人
於此悉聞之 其諸梵天上 光音及遍淨
乃至有頂天 言語之音聲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一切比丘眾 及諸比丘尼
若讀誦經典 若為他人說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復有諸菩薩 讀誦於經法
若為他人說 撰集觧其義 如是諸音聲
悉皆得聞之 諸佛大聖尊 教化眾生者
於諸大眾中 演說微妙法 持此法華者
悉皆得聞之
頌雜類六對至二眾四聖七科也聽而不著為與響等故能清淨也命命即共命。
三千大千界 內外諸音聲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天 皆聞其音聲 而不壞耳根
其耳聰利故 悉能分別知 持是法華者
雖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德已如是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清淨言眾塵不隔湛圓故大千俱聞。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曕蔔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香菓?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羅[跳-兆+友]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抹若丸若塗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
須曼那此云善稱意薝蔔此云黃花小而香波羅羅云薰花多摩羅䟦云賢無垢香多伽羅木香也。
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陁羅?香及曼陁羅華香摩訶曼陁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檀沉水種種抹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
波利質多羅即帝釋園生?拘鞞陁羅云大遊戲地?。
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并聞諸天所燒之香。
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
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不壞不錯言無壞無雜也華嚴鬻香長者善能別知天人龍鬼所有諸香治諸病香斷諸惡香乃至一切菩薩差別地位香悉皆了達得調和香法門表於善惡熏習之法一切通達而調治和融以成萬德法身香也今鼻根功德能知天上人間諸香乃至菩薩諸佛身香亦表持法華者能通達異習和融眾妙而證萬德法身之香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鼻清淨 於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種種悉聞知 須曼那闍提 多摩羅栴檀
沉水及桂香 種種華菓香 及知眾生香
男子女人香 說法者遠住 聞香知所在
大勢轉輪王 小轉輪及子 群臣諸宮人
聞香知所在 身所著珍寶 及地中寶藏
轉輪王寶女 聞香知所在 諸人嚴身具
衣服及瓔珞 種種所塗香 聞香知其身
輪王七寶女寶居一。
諸天若行坐 遊戲及神變 持是法華者
聞香悉能知 諸?華菓實 及蘇油香氣
持經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諸山深嶮處
栴檀?華敷 眾生在中者 聞香皆能知
鐵圍山大海 地中諸眾生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阿修羅男女 及其諸眷属
闘諍遊戲時 聞香皆能知 曠野嶮隘處
師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聞香知所在
若有懷妊者 未辯其男女 無根及非人
聞香悉能知 以聞香力故 知其初懷妊
成就不成就 安樂產福子 以聞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癡恚心 亦知修善者
地中眾伏藏 金銀諸珍寶 銅器之所盛
聞香悉能知 種種諸瓔珞 無能識其價
聞香知貴賤 出處及所在
天上諸華等 曼陁曼殊沙 波利質多?
聞香悉能知 天上諸宮殿 上中下差別
眾寶華莊嚴 聞香悉能知 天園林勝殿
諸觀妙法堂 在中而娛樂 聞香悉能知
所觀遠達曰觀如所謂諸臺樓觀也。
諸天若聽法 或受五欲時 來徃行坐臥
聞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 好華香莊嚴
周旋遊戲時 聞香悉能知 如是展轉上
乃至於梵世 入禪出禪者 聞香悉能知
光音遍淨天 乃至于有頂 初生及退沒
聞香悉能知
如是展轉上者自六欲天而上也梵世即初禪光音二禪遍淨三禪有頂即色界頂也。
諸比丘眾等 於法常精進 若坐若經行
及讀誦經典 或在林?下 專精而坐禪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菩薩志堅固
坐禪若讀誦 或為人說法 聞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愍眾而說法
聞香悉能知 眾生在佛前 聞經皆歡喜
如法而修行 聞香悉能知
比丘兼聲聞辟支也在在方謂十方所在。
雖未得菩薩 無漏法生鼻 而是持經者
先得此鼻相
菩薩離分段身則六根皆依無漏法生故鼻身意皆言無漏。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澁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
好醜苦澁皆属妄塵於此無染得清淨舌則苦澁羙惡皆成法味。
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
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聞是深妙音聲有所演說言論次第皆悉來聽。
及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睺羅伽摩睺羅伽女為聽法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
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属乘其宮殿俱來聽法以是菩薩善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其形壽隨侍供養。
四輪王生時各有金銀銅鐵之輪現於空中自有七寶曰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藏寶兵寶又有千子端正勇徤。
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於深妙法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淨 終不受惡味 其有所食噉
悉皆成甘露
好醜苦澁皆為法味。
以深淨妙聲 於大眾說法 以諸因緣喻
引導眾生心 聞者皆歡喜 設諸上供養
諸天龍夜义 及阿修羅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來聽法 是說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遍滿三千界 隨意即能至 大小轉輪王
及千子眷属 合掌恭敬心 常來聽受法
諸天龍夜叉 羅剎毗舍闍 亦以歡喜心
常樂來供養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諸天眾 常來至其所 諸佛及弟子
聞其說法音 常念而守護 或時為現身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
於是體中能如琉璃不容纖翳則孰不喜見。
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
淨言不為情塵染蔽也不以情塵自蔽則當體無所不現。
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
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楞嚴云浮塵幻化虛妄稱相妙覺明體常自瑩然含吐十方循業發現故得是體者無所不現雖然理則明矣孰能證耶昔者阿難大眾蒙佛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礙各各自知心徧十方含容萬有反觀父母所生之身如太虛一塵巨海一漚起滅無從了然不礙此其證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持法華者 其身甚清淨 如彼淨琉璃
眾生皆喜見 又如淨明鏡 悉見諸色像
菩薩於淨身 皆見世所有 唯獨自明了
餘人所不見
常自瑩然含吐十方餘人不見為非己智分。
三千世界中 一切諸群萌 天人阿脩羅
地獄鬼畜生 如是諸色像 皆於身中現
諸天等宮殿 乃至於有頂 鐵圍及弥樓
摩訶弥樓山 諸大海水等 皆於身中現
諸佛及聲聞 佛子菩薩等 若獨若在眾
說法悉皆現 雖未得無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淨常體 一切於中現
無漏性身離於分叚而常體不離分段唯清淨故能現一切嘗觀毗盧十法界圖見其相而不明其義誦法華身根功德聞其義而不達其相今以二法合明則妙相深義觸處昭然矣。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觧說若書寫得千二百意功德。
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
聞一句而達無量義盖無量之義不出一句。
觧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嵗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或一月一際一嵗而演一句偈由意根精了達無量義也九旬談妙盖得諸此西天嵗分三際謂雨際熱際寒際四月即一際也證意實相則諸所說法無非實相故不相違背雖說俗事亦順正法。
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
由意清淨故他心通也所行即循常心也動作即感變心也戲論即分別心也。
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為得意根清淨實相與佛同體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淨 明利無濁穢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上中下即三乘法。
乃至聞一偈 通達無量義 次第如法說
月四月至嵗
即一月四月乃至一嵗。
是世界內外 一切諸眾生 若天龍及人
夜又鬼神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種
持法華之報 一切皆悉知 十方無數佛
百福莊嚴相 為眾生說法 悉聞能受持
思惟無量義 說法亦無量 終始不忘錯
以持法華故 悉知諸法相 隨義識次第
達名字語言 如所知演說 此人有所說
皆是先佛法 以演此法故 於眾無所畏
頌淨意運用?契實相也。
持法華經者 意根淨若此 雖未得無漏
先有如是相 結顯根勝也
是人持此經 安住希有地 為一切眾生
歡喜而愛敬 能以千萬種 善巧之語言
分別而說法 持法華經故
結顯經勝也此經純談諸法實相開佛知見故於六根功德一一發明儻能脫去情塵以清淨根照清淨境遂見山林周帀禽獸鳴呼醭鼻沾唇殊形異意無非實相無非妙法即一身而圓證徧六處而常彰本不欠虧曾無窒礙經文方便駢旁開示行人應須充擴悟入也。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五
永樂北藏第 185 冊 No. 1617 妙法蓮華經要解(選錄「要解」本文)(第13卷-第19卷)
妙法蓮華經要解卷第十六 遠七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常不輕者釋迦前身威音王時精持妙法廣施利導之迹也以佛性義遍記四眾於善則拜逢恚不怒一切見敬故號不輕不專讀誦以持無相經確忍罵辱以持無我行無相無我所謂精持也於萬億嵗廣說是經化萬億眾令住正道使上慢者信伏隨從使畢罪者還得道果所謂廣利也盖前之持經其五種功雖圓而未精前之蒙利獲六千德雖勝而未廣以有人法之緣影存焉必蘄造於無相無我之妙其於讀誦不知所專不知所忘其於四眾不知所敬不知所慢使妙行遍彰億眾自化敬慢之心罪福之迹凡所謂人法緣影者皆㳷然於正遍正等之域然後為精廣茲實持經之?道也故勸持之文終於此品。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淨。
謗毀之罪如喻品末與法師品說聞持之福如法師功德品說將顯精持先舉此者所以警眾使知持毀之報不謬而深信精持廣利也得大勢即大勢至也。
得大勢乃徃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觧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離衰國名大成。
緜歷徃古事千億佛無相無我精持廣利非具法力大勢難勝其任故告得大勢菩薩也威音王者以大音聲普遍世界為諸法王說法無畏也故不輕既得其道即能於眾說法心無所畏劫名離衰謂世道交興國名大成言正化無缺。
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
此敘威音亦說三乘也因阿耨菩提者因無上道為說六度使由是而趣證菩提究竟佛慧。
得大勢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正法像法滅?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觧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亦如初後燈明二萬皆同一號為道同故所敘多佛明釋迦徃因之曠遠也。
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
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此以佛性義遍記四眾也四眾容行不等而不輕以佛性等之故皆悉禮拜深敬以謂皆行菩薩道皆當作佛盖眾生佛性本自圓成世間業行皆順正法凡能觀一切行皆菩薩道知一切人皆當作佛夫何輕慢之有。
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徃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此持無相經行無相行也。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歷年罵詈不生瞋恚是真無我也眾生癡迷不能自信故以記為妄授菩薩大悲不捨救度故避走之際猶切示之。
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
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嵗廣為人說是法華經。
始則不專讀誦而終能聞持多偈增億萬壽廣為人說者由其無相無我緣影俱亡故神智真明慧命不夭而?契若此也威音雖滅法音不滅故先所說經可以具聞然於空中聞者示使忘能所絕影像然後能具此法故得二十千萬億偈也以能所忘影像絕故即得六根清淨功德也前舉六根功德方明所證之法今舉不輕乃示能證之人。
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眾見聞信伏隨從所謂妙行遍彰億眾自化也大神通力即具聞益壽是也樂說辯力即億嵗廣說是也大善寂力即六根清淨真常功德是也。
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於後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引威音王日月燈雲自在意明不輕積德致道宣布法華源流之遠也要使說是經則如威音王得大無畏明是道則如日月燈相繼無窮布是利則如雲自在潤覆無極凡精持廣利期造乎此。
得大勢於意云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精持成己之道以致今日其道愈光。
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廣利成人之德雖㦄惡緣其利不失。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䟦陁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此文漏闕句義不分合依正法華云師子月等五百比丘比丘尼又加優婆夷乃成四眾正法華云五百清淨士五百清淨女。
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觧說書寫是經。
結顯廣利勸令精持也。
尒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過去有佛 號威音王 神智無量
將導一切 天人龍神 所共供養
是佛滅後 法欲?時 有一菩薩
名常不輕 時諸四眾 計著於法
不輕菩薩 徃到其所 而欲之言
我不輕汝 汝等行道 皆當作佛
諸人聞已 輕毀罵詈 不輕菩薩
能忍受之 其罪畢已 臨命終時
得聞此經 六根清淨 神通力故
增益壽命 復為諸人 廣說是經
諸著法眾 皆蒙菩薩 教化成就
令住佛道 不輕命終 值無數佛
說是經故 得無量福 漸具功德
疾成佛道
將導者後曰將前曰導言威音以神智妙力前後導達群生使趨於道也計著於法謂拘墟束教迷佛性義也其罪畢已等者謂慢眾畢是罪已復遇不輕臨終聞經而教化成就也不輕命終值無數佛即日月燈雲自在等。
彼時不輕 則我身是 時四部眾
著法之者 聞不輕言 汝當作佛
以是因緣 值無數佛 此會菩薩
五百之眾 并及四部 清信士女
今於我前 聽法者是
我於前世 勸是諸人 聽受斯經
第一之法 開示教人 令住涅槃
世世受持 如是經典
結顯廣利也令住涅槃謂令得真常道果也。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時乃得聞
是法華經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諸佛世尊 時說是經 是故行者
於佛滅後 聞如是經 勿生疑惑
應當一心 廣說此經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勸令精持也以億劫乃聞億劫乃說故當生難值想而深信精持以成就佛道也顯妙勸持文終於此。
自神力品發起囑累品付授其餘六品全體前法示現行境流通此道名以行契智常然大用之門盖藥王妙音觀音妙嚴化迹皆現實相行境以契前智境而終於普賢常行故名常然大用。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六
永樂北藏第 185 冊 No. 1617 妙法蓮華經要解(選錄「要解」本文)(第13卷-第19卷)
妙法蓮華經要解卷第十七 遠八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觧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正宗既終意將傳付利澤萬世是以菩薩伸請如來即現神力嘉讚經德以發起群心使廣流布故名如來神力品而為發起流通也。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者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觧說書寫而供養之。
即涌出品佛所化眾於前顯迹勸持於此伸請流通也廣說即利他受持即自利。
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眾前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於無量無數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
出廣長舌上至梵世者現辯說之神力也放無量光遍照十方者現智照之神力也將讚經德先現神力始自出舌放光以至震動諸天通達佛土終乃結云若以如是神力於億萬劫說此經德猶不能盡者極顯斯經勝妙也如來神力乃法界體中無作妙用華嚴云幻師之幻法能現種種事脩羅變作身齊等須彌山龍王瞬息雨恱澤遍天下彼具貪瞋癡神力尚如是何况法界慧具足自在力然則舌至梵世光遍十方特法界慧中一微用耳舊住菩薩即在此娑婆下方住者梵世即初禪天。
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復如是出廣長舌放無量光。
此釋迦分身諸佛亦以同道助發。
釋迦牟尼佛及寶樹下諸佛現神力時滿百千嵗然後還攝舌相。
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
於數寸之舌現至梵世一會之頃現百千嵗又一謦欬彈指而其聲能遍十方震大地皆顯神力勝妙也。
其中眾生天龍夜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故皆見此娑婆世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及見釋迦牟尼佛共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坐師子座又見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恭敬圍遶釋迦牟尼佛既見是已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十方異界眾生礙心而能見此娑婆佛事乃因佛神力假彼通力盖顯勝妙也。
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祗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汝等當深心隨喜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以種種華香瓔珞幡盖及諸嚴身之具珍寶妙物皆共遙散娑婆世界。
此皆神力或使。
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遍覆此間諸佛之上于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此又神力變現。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祗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上行即涌出眾首也舌相之廣身光之遠一謦欬一彈指而能動六震感諸天以至合異達礙則神力可謂至大而不能說盡經德者如來一切深妙功德盡萃此經不可勝窮故也。
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所有之法即道塲所得者自在神力即稱性示現者祕要之藏即法之不可示者甚深之事即心之不可傳者皆於此經盡之所以功莫盡說也。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觧說書寫如說脩行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觧說書寫如說脩行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塲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于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當知是處已下明諸佛脩證始終不離此法故所在之處皆應欽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 住於大神通 為恱眾生故
現無量神力 舌相至梵天 身放無數光
為求佛道者 現此希有事 諸佛謦欬聲
及彈指之聲 周聞十方國 地皆六種動
頌現舌放光現聲震動。
以佛滅度後 能持是經故 諸佛皆歡喜
現無量神力 囑累是經故 讚美受持者
於無量劫中 猶故不能盡 是人之功德
無邊無有窮 如十方虛空 不可得邊際
頌結顯經德。
能持是經者 則為已見我 亦見多寶佛
及諸分身者 又見我今日 教化諸菩薩
成佛之道分身之理教化之法皆不離此。
能持是經者 令我及分身 滅度多寶佛
一切皆歡喜 十方現在佛 并過去未來
亦見亦供養 亦令得歡喜
道得其傳稱佛心故。
諸佛坐道塲 所得祕要法 能持是經者
不久亦當得 能持是經者 於諸法之義
名字及言詞 樂說無窮盡 如風於空中
一切無障礙
能持是經則一切徹了左右逢原復何障礙。
於如來滅後 知佛所說經 因緣及次第
隨義如實說 如日月光明 能除諸幽暝
斯人行世間 能滅眾生暗 教無量菩薩
畢竟住一乘
上皆讚發流通之德也下結勸。
是故有智者 聞此功德利 於我滅度後
應受持斯經 是人於佛道 決定無有疑
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
以言托之曰囑以法系之曰累欲使傳續妙法利達無窮故曰囑累而為付授流通也然法會未終遽說囑累者此經以智立體以行成德前之開佛知見明一大事立體之法既備故說囑累以明佛佛授手之要止此而已後之以行成德者唯體前法推而行之更無別法既無別法則於此囑累宜矣華嚴有三十九品敷列脩進至等覺位終如來出現品纔三十七遂即囑累流通而後說普賢常行及善財南遊二品亦以前法既僃後唯躡前以成行德更無別法故也又前彰智境所以簡情顯觧後示行境欲其觧終趨行故於此辯焉所謂行境者無復簡顯無復情觧唯全體運用之而已觀曰若不洞明前觧無以躡成後行又須忘絕前觧然後能入行境是故行由觧成行起觧絕則後之行境非言所及非觧所到亦非囑累所能相授矣學者當進乎此闍那及多後翻此經移囑累置卷末失華嚴之旨矣。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祗劫脩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脩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再三摩頂示諄勤也首楞嚴等諸祕密教謂之佛頂表無上法諸佛授記付囑皆摩其頂表授無上法也無量菩薩即從地涌出者。
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恡亦無所畏能與眾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自然智慧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恡。
所以令其廣宣此法者使學如來三行與諸眾生施大法利也一大慈悲行平等滋濟二無慳吝行竭內外財三無所畏行不憚煩難如是乃能與諸眾生三種智慧佛智離二乘見如來智離菩薩見自然智離諸證取不由他悟通唯一乘實智也但隨德用異稱耳。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妙法中示教利喜。
信如來智慧謂能信種智趣向一乘者當為說是經令得佛慧而不滯二乘也餘深妙法指權漸教也亦曰深妙者是法皆為一佛乘故。
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乃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也。
時諸菩薩摩訶薩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遍滿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頭合掌向佛俱發聲言如世尊勑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諸菩薩摩訶薩眾如是三反俱發聲言如世尊勑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佛三囑以示勤眾三反以示敬。
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身佛各還本土而作是言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令分身各還者示法得其傳化身遂隱留寶塔如故者以後說未周尚須圓證。
說是語時十方無量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者及多寶佛并上行等無邊阿僧祗菩薩大眾舍利弗等聲聞四眾及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一喜遣化達隱顯之道二喜留塔得復聞之法。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藥王昔為喜見菩薩精苦為法燒身然臂其於釋迦法中受持是經一切天人無如之者今示其本因使人跂慕共尊此道故名藥王本事而為苦行流通即宿王請問難行苦行是也竊觀此經以智立體以行成德前之智境所以遣情顯觧後之行境欲其觧終趍行如藥王之燒身妙音之隨應觀音之普門妙嚴之轉邪普賢之勸發皆示實相行境使人忘情絕觧隨行悟入故說是藥王品時八萬菩薩得觧一切語言則以苦行成圓通之德也說妙音品時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則以妙行成實相之德也說普門品時八萬之眾發無等等心則以圓行成最上之德也及說陁羅尼品則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說莊嚴王品則八萬四千人得法眼淨此又以神力正力助成德行乃至說勸發品時沙數菩薩得旋陁羅尼塵數菩薩具普賢道則以常行成不德之德也夫能底此則法華妙行至矣?矣故終會焉然始於苦行終於常行者將欲以行成德非精心苦志無以深造故必精苦而後造妙造妙而後能圓能圓而後真契普賢常行亦教之序也。
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世尊藥王菩薩云何遊於娑婆世界世尊是藥王菩薩有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善哉世尊願少觧說諸天龍神夜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又他國土諸來菩薩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
此品因宿王華發起者為明宿世弘經自在之因。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乃徃過去無量恒河沙劫有佛號日月淨明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觧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智慧真光幽明並燭不為物累故號日月淨明德。
其佛有八十億大菩薩摩訶薩七十二恒河沙大聲聞眾。
眷属法侶三乘體具。
佛壽四萬二千劫菩薩壽命亦等彼國無有女人地獄餓鬼畜生阿脩羅等及以諸難。
女有五障及四趣皆難報。
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寶樹莊嚴寶帳覆上垂寶華幡寶瓶香爐周遍國界七寶為臺一樹一臺其樹去臺盡一箭道此諸寶樹皆有菩薩聲聞而坐其下諸寶臺上各有百億諸天作天伎樂歌歎於佛以為供養。
樹去臺一箭道言其蔭廣也。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眾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華經。
藥王尊經自此始。
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於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精進經行一心求佛滿萬二千嵗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精進一心滿萬二千嵗而後得現一切色身者一切色身不離根塵中現所言滿萬二千嵗即依根塵十二處圓融㸦照至於功行滿足之時也圓融㸦照得其實相則知根根塵塵一切色法咸一實相所現由是以一實相融一切根塵於一根塵現一切色法交徹融攝重重無盡是名滿萬二千嵗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即深證實相行境也華嚴多舉過量劫數直明以無限智悲脩如是行曾無限量之心此經過量之數凡皆如之。
得此三昧已心大歡喜即作念言我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我今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及法華經即時入是三昧於虛空中雨曼陁羅華摩訶曼陁羅華細末堅黑栴檀滿虛空中如雲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銖價直娑婆世界以供養佛。
此三昧香非人間比所以六銖價直娑婆也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言少分耳。
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即服諸香栴檀薰陸兜樓婆畢力迦沉水膠香又飲瞻蔔諸華香油滿千二百嵗已香油塗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入十億恒河沙世界其中諸佛同時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若以華香瓔珞燒香抹香塗香天繒幡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種種諸物供養所不能及假使國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於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作是語已而各默然。
神力所化不過外財財不及法故復然身作法供養薰陸乳香也兜樓婆草香畢力迦丁香膠香松香也即服諸香又飲花油滿千二百嵗表以妙德妙行淨治根塵也香油外塗表內外俱淨也寶衣纏身灌諸香油以神力然身光明遍照等表被忍辱衣資妙行力以智慧火爍滅幻緣顯發真光炤明法界此皆顯示法力行境所以諸佛讚言是真精進真法供養也彼華香繒幡之勝特外物耳國城妻子之重特愛緣耳非法供養故皆不及夫為法不顧其身非特佛氏也至人得道皆能外形體忘死生或喪之若遺土或喜之如决疣若楊雄不羨久生孔聖甘於夕死凡以達本知常恃有不亡者存而蘄脫乎塵垢患累故也而大聖又能固之以悲願濟之以神力故燒身然臂曾無憂吝世俗或駭其所為在至人觀之與遺土决疣一而已亦以妙覺圓照離於身見得蘊空故乃能如是若識見未亡諸蘊違礙不達法行空慕其迹是徒增業苦為妄作之㐫矣十住斷結經云過去有女名提謂孤寡多難或告之曰今身之厄由前世之罪欲滅前罪莫若捨身有道人辯才曰先身罪業隨逐精神不與身合徒自燒身何於苦惱欲求善報故律制燒身然指悉皆得罪而大乘或?許者以大乘之人法行?故非妄作故。
其身火然千二百嵗過是以後其身乃盡。
直使六根六塵一切洞徹故千二百嵗其身乃盡。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作如是法供養已命終之後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於淨德王家結跏趺坐忽然化生。
三昧功成不為身累生死去來猶如夜旦。
即為其父而說偈言。
大王今當知 我經行彼處 即時得一切
現諸身三昧 勤行大精進 捨所愛之身
供養於世尊 為求無上慧
敘前緣也。
說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淨明德佛今故現在我先供養佛已得觧一切眾生語言陁羅尼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
先供佛已謂然身之後也於然身之後得陁羅尼及聞萬億偈乃依法性身而得依法性土而聞也由依性土而聞故有八百萬億等偈盖亦稱性而說也初聞經之後得現身三昧者由證得法身故應物現形無非妙體也然身之後得語言總持者由離諸相見故圓通眾音無非真說也體無非妙則森羅萬像皆一切色身說無非真則雀噪鵶鳴皆語言三昧非深證行境超情離見者何以與此甄迦羅等即俱舍論六十大數中第十六十八二十之數。
白已即坐七寶之臺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徃到佛所頭靣禮足合十指?以偈讚佛。
容顏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適曾供養
今復還親近
敘徃昔然身之緣也。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猶故在世。
師資道合知其將化故發此問。
爾時日月淨明德佛告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涅槃時到滅盡時至汝可安施床座我於今夜當般涅槃又勑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以佛法囑累於汝及諸菩薩大弟子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寶世界諸寶樹寶臺及給侍諸天悉付於汝。
佛法通指三乘菩提法別指大乘菩薩弟子言法眾三千寶界言化境寶樹給侍言所御。
我滅度後所有舍利亦付囑汝當令流布廣設供養應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淨明德佛勑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已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勑以舍利起塔者戒定餘勳欲霑無際故也若干者不定之數意任其緣力耳。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即以海此岸栴檀為?供養佛身而以燒之火滅已後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剎莊嚴垂諸幡盖懸眾寶鈴。
現滅不滅聖意所知而悲感戀慕者示與眾生同一悲仰耳須彌四海剡部居南言海此岸即南岸出羙栴檀積之為?以奉闍維示誠敬也佛說火化之法在己則顯三昧之力播熏練之功故化火自焚舍利迸透在人則掩臭腐之穢免螻蟻之食使其魄不滯其神清升而此方以臥淤膿於荒郊埋腐骸於杇壤為是且以火化為不忍方其宂地負土全體而坑之為可忍耶二皆出於不得已耳達者觀之一等歸盡則臥淤埋腐不若火化之愈矣自道觀之沉之可也露之可也衣新而棄諸溝中袞文而納諸石槨無不可者奚足為焚痤之競。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復自念言我雖作是供養心猶未足我今當更供養舍利便語諸菩薩大弟子及天龍夜义等一切大眾汝等當一心念我今供養日月淨明德佛舍利作是語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燃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嵗而以供養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祗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
昔之然身為離相見今復然臂為除法執故令小乘離諸見執發正道心根境圓融故皆得住現身三昧也昔之求佛滿萬二千嵗今之然臂復七倍其久者言益以無限智悲行菩薩大行如其智悲有限何足以化無數無量之人。
爾時諸菩薩天人阿脩羅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教化我者而今燒臂身不具足。
愛見未忘故哀其不足此初心菩薩而已。
于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大眾中立此誓言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作是誓已自然還復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臂之於手為辟能役眾指而我無所役則兩臂表我執法執根本也我執能生煩惱續諸生死法執能生所知礙正知見捨一存一則為二乘故捨兩臂必當得佛還復如故者若果得佛即無所捨矣此非淺薄所能故稱淳厚。
當爾之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寶華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以非常之事感非常之瑞人天因是得大法利也上皆敘徃因。
佛告宿王華菩薩於汝意云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豈異人乎今藥王菩薩是也其所捨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此結荅若干難行苦行之問。
宿王華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勝以國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諸珎寶物而供養者。
手足之指臂微細執着能障菩提故欲得菩提者雖未能頓捨且欲微而損之亦勝有為之福故曰能然一指勝諸供養夫聖人言行動必有法非徒教末代然手足以求福也苟不明此殘形焚穢竟何益耶故藥王將欲然身且以法行淨治根塵使功行滿足然後以神通力化火自焚其光能照河沙佛界後人欲睎其迹如斯可矣。
若復有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七寶供養其福有限一偈超悟非限量福宿王華臂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
川流江河已異於溝港而海為深大如來所說已異於小乘而此為第一。
又如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
環須彌之外有土山黑山而堅大不及鐵圍大海之內有十寶山而貴高不及須彌土山黑山譬人乘天乘之經鐵山寶山譬二乘菩薩乘之經須彌則譬一乘之經故曰最上。
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
諸經設法為破昏冥然微茫漸顯如星之照此經頓悟陰翳俱盡圓融廓徹如月之明。
又如日天子能除諸暗此經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暗。
日光出時不與冥合人得正智諸闇自除。
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最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尊。
前言最上明部分此言最尊明威德。
又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三乘之教隨機稱尊不能相攝此經會三歸一為諸經之正統。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大梵即娑婆界主父言為之依怙。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陁洹斯陁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
四果未離凡位而支佛為第一以根利故眾生未離凡夫而因經為第一以乘勝故。
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
前於凡夫推第一此於三乘推第一後於佛位推第一乃增進顯勝也。
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總而舉之以圓顯勝德也然顯經勝德只此可盡而必引諸義者明妙法隨機在處皆勝故也。
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
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棵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般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
燈能發明未能除暗。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觧一切生死之縛。
眾生眾苦病痛縛着皆因迷妄能開佛知見則一切皆離。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若書是經卷華香瓔珞燒香抹香塗香幡盖衣服種種之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瞻蔔油燈須曼那油燈波羅羅油燈婆利師迦油燈那婆摩利油燈供養所得功德亦復無量薝蔔已下皆花名以此熏作香油。
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
為正因故功德無邊女人能持可盡障漏。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嵗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脩行於此命終即徃安樂世界阿彌陁佛大菩薩眾圍遶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
大集經云佛滅後初五百嵗觧脫堅固第二五百嵗禪定堅固第三多聞堅固第四福德堅固第五闘諍堅固即後五百嵗也闘諍堅固則善根難得故雖女人可致勝福此就劣顯勝意兼男也。
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妬諸垢所惱。
貪瞋癡為根本煩惱嬌嫉等垢為隨煩惱既生安養所依者淨業所會者善人故無垢惱也。
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心法俱寂而能照用名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心寂根淨故能見多佛華嚴十地菩薩功圓智滿心鏡交徹能見多百佛至多百千億那由他佛其意同此。
是時諸佛遙共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讀誦思惟是經為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說不能令盡。
非有為福故不能焚漂稱實相德故說不能盡。
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
讚其所得法忍妙力也諸魔賊即五陰煩惱等生死軍即無明六識等賊言侵害軍言攻擊餘怨即隨情對境之惑業以(得是)忍故皆悉摧滅。
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
上皆諸佛遙讚之言。
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結勤脩益也。
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讚善者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一稱經名則蓮華出口一能隨喜則法香在身善種不亡功成自著如上者指隨喜品。
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我滅度後後五百嵗中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惡魔魔民諸天龍夜义鳩槃茶等得其便也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是經所以者何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真知見力卻癡愛病是為良藥也癡愛病除則生死緣斷頓證真常何復老死如般若智照能空五蘊度苦厄無老死是也。
宿王華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應以青蓮華盛滿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於道塲破諸魔軍當吹法螺擊大法鼓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人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散花作念等令生心如佛想也取草者佛成道時取吉祥草為座。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觧一切眾生語言陁羅尼。
喜見聞經即得現身三昧及然身之後即得語言總持為證得法身離諸相見而洞契妙圓故也及其然譬則聲聞得住現身三昧今說本事則菩薩得觧語言總持者盖由悟其然身然臂之事亦能離諸見執洞契妙圓此所謂以苦行成圓通之德也然皆得三昧又得總持者現身三昧隨類分形語言總持隨類說法二者盖常相需而皆由妙法所證故說妙音品時諸菩薩眾亦得是三昧及陁羅尼。
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讚宿王華菩薩言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非宿曾成就聞持自在之德不能發起是利。
妙法蓮華經要解卷第十七
永樂北藏第 185 冊 No. 1617 妙法蓮華經要解(選錄「要解」本文)(第13卷-第19卷)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八 遠九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觧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妙音者深體妙法能以妙音隨應演說而流通是道者也名雖妙音實彰妙行觀其徃昔植因於雲雷音王佛所獻樂奉鉢蘄在妙音說法妙行隨應故報生宿智佛國果能有是神力今使學者體其妙行而隨應說法闡揚斯道故說妙音品為妙行流通夫體妙音則不滯言詮能隨應則不?心迹不滯不?所以為妙行也繼此復有圓行常行而次前苦行說者將欲以行成德必精心苦志然後造妙造妙然後能圓能圓然後真契普賢常行已如前觧。
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世界。
開會及召分身但放眉間毫相今召妙音乃兼放肉髻光者肉髻為無見頂相為最上果光盖將宣示妙圓之行乃極果行相故以極果之光召現也佛有九十七種大人相肉髻頂其一。
過是數已有世界名淨光莊嚴其國有佛號淨華宿王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觧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無量無邊菩薩大眾恭敬圍遶而為說法釋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國。
華嚴舉菩薩所從來國表所行之行本所事佛表所證之果淨光莊嚴即依智之行也淨華宿智即依行之智也智行互嚴因果合體妙音妙行依此示現。
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有一菩薩名曰妙音久已植眾德本供養親近無量百千萬億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
植德供佛成就深智言福慧兩足。
得妙幢相三昧法華三昧淨德三昧宿王戲三昧無緣三昧智印三昧觧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清淨三昧神通遊戲三昧慧炬三昧莊嚴王三昧淨光明三昧淨藏三昧不共三昧日旋三昧得如是等百千萬億恒河沙等諸大三昧。
三昧此云正定圓覺云三昧正受者謂正定中受用之法簡異邪受非謂梵語三昧此云正受也故寶積云三昧及正受妙幢相者摧邪表正而不住相也法華三昧深入一乘證諸實相淨德三昧眾德真淨物莫能染宿正戲者本智自在無所滯著無緣則照而常寂智印叅合萬法觧一切語言謂了皆真說集一切功德謂萬德圓備清淨三昧纖塵不立神通遊戲變現自在慧炬以能破癡暗莊嚴王以總攝妙行淨光明者得妙智明淨藏者得法眼藏不共謂二乘不及日旋則大千圓照得如是等河沙三昧謂交徹融攝重重無?皆妙音所具也由具此故能成妙行流通妙法。
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白淨華宿王智佛言世尊我當徃詣娑婆世界禮拜親近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宿王華菩薩上行意菩薩莊嚴王菩薩藥上菩薩。
此皆靈山法眾。
爾時淨華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薩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佛身卑小諸菩薩眾其形亦小而汝身四萬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萬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徃莫輕彼國若佛菩薩及國土生下劣想妙音菩薩白其佛言世尊我今諸娑婆世界皆是如來之力如來神通遊戲如來功德智慧莊嚴。
娑婆佛身乃隱勝現劣比光嚴勝身在分別心遂生劣想如來正見本絕異同故宿王以彼此異迹為告而妙音以如來三德而荅示無劣想也三德皆稱如來者謂今我所徃其力用其神變其莊嚴皆假如來之德皆出如實之道則於一切法無不如矣何復勝劣之異哉是以現種種形說種種法而於神通智慧無所損减為如故也。
於是妙音菩薩不起于座身不動搖而入三昧以三昧力於?闍崛山去法座不遠化作八萬四千眾寶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鬚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將與八萬菩薩俱共發來故先現此瑞甄叔迦此云鸚鵡寶赤如其觜故。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見是蓮華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緣先現此瑞有若干千萬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鬚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此皆行境依智示現故假文殊智體而問。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是妙音菩薩摩訶薩欲從淨華宿王智佛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遶而來至此娑婆世界供養親近禮拜於我亦欲供養?法華經。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而能有是大神通力行何三昧願為我等說是三昧名字我等亦欲勤修行之行此三昧乃能見是菩薩色相大小威儀進止唯願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請問之辭皆為機發。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此久滅度多寶如來當為汝等而現其相時多寶佛告彼菩薩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文殊願世尊以神通力為現妙音而世尊反命多寶者多寶以神通願力在處證經欲假其神通願力故也。
于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
與八萬四千菩薩俱來者示妙行隨應廣化塵勞也。
所經諸國六種震動皆悉雨於七寶蓮華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蓮華遍雨天樂自鳴表妙行隨處示現妙音離於作意。
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正使和合百千萬月其面貌端正復過於此身真金色無量百千功德莊嚴威德熾盛光明照曜諸相具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
此言其四萬二千由旬之相好也和合猶聚集也肇法師云那羅延天力士名端正殊妙志力雄猛。
入七寶臺上昇虛空去地七多羅樹諸菩薩眾恭敬圍遶而來詣此娑婆世界?闍崛山到已下七寶臺以價直百千瓔珞持至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奉上瓔珞。
示以法寶莊嚴法身。
而白佛言世尊淨華宿王智佛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四大調和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無多貪欲嗔恚愚癡嫉妬慳慢不無不孝父母不敬沙門邪見不善心不攝五情不世尊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
問示居堪忍事也貪恚癡慢等皆堪忍難度之事五情言五欲諸魔言五陰。
久滅度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來?法不又問訊多寶如來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
上皆宿王傳問之辭。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唯願世尊示我令見。
寶塔高遠仗佛求見表尊敬耳佛於囑累品從法座起時已出塔故云多寶佛塔還可如故舊謂二佛至此尚同座而妙音能見釋迦不見多寶徒搆疑難。
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為供養釋迦牟尼佛及?法華經并見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華德即妙莊嚴王後身欲助揚妙因故發此問。
佛告華德菩薩過去有佛名雲雷音王多陁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陁國名現一切世間劫名喜見。
佛名雲雷音者一音利潤開覺群動也國名現一切世間若根身器界皆能隨應也劫名依上而立由利潤隨應故時眾喜見。
妙音菩薩於萬二千嵗以十萬種伎樂供養雲雷音王佛并奉上八萬四千七寶鉢以是因緣果報今生淨華宿王智佛國有是神力。
樂宣法音鉢為應器樂獻十萬種伎者示欲廣宣妙法也鉢奉八萬四千者示欲應化塵勞也故今果有妙音隨應之神。
華德於汝意云何爾時雲雷音王佛所妙音菩薩伎樂供養奉上寶器者豈異人乎今此妙音菩薩摩訶薩是。
華德是妙音菩薩已曾供養親近無量諸佛久植德本又值恒河沙等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其身在此而是菩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
妙音觀音應化皆能現十界身自天人獄鬼畜脩羅名六凡聲聞辟支菩薩佛名四聖是為十界。
或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或現自在天身或現大自在天身或現天大將軍身或現毗沙門天王身。
或現轉輪聖王身或現諸小王身或現長者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宰官身或現婆羅門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
或現長者居士婦女身或現宰官婦女身或現婆羅門婦女身或現童男童女身。
或現天龍夜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而說是經。
諸有地獄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諸應皆言現身說經獨於惡趣不言者惡趣方沉幽昏無由聞經但以神力救濟而已。
乃至於三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
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如是種種變化現身在此娑婆國土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於神通變化智慧無所損減是菩薩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眾生各得所知於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
此有三節初牒在此娑婆救濟二牒神變智照之功三牒此方如是十方亦然是謂廣顯也言種種變化而神智無損者前所謂得如來三德能一切如故也言智慧明照者方便開導也各得所知者隨類各觧也。
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現聲聞形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現辟支佛形而為說法應以菩薩形得度者現菩薩形而為說法應以佛形得度者即現佛形而為說法如是種種隨所應度而為現形乃至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
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深種善根世尊是菩薩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在所變現度脫眾生。
佛告華德菩薩善男子其三昧名現一切色身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如淨摩尼隨方現色妙行流通期至於此。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陁羅尼。
及觧一切語言陁羅尼也諸菩薩皆具體而微者故因說是品皆得發明。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已還歸本土所經諸國六種震動雨寶蓮華作百千萬億種種伎樂。
於彼發來所經亦爾示來徃經行不離是道。
既到本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遶至淨華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饒益眾生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多寶佛塔禮拜供養又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及見藥王菩薩得勤精進力菩薩勇施菩薩等亦令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菩薩舉措自他兼利。
說是妙音菩薩來徃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無生法忍者證妙法之體法華三昧者得實相之用此所謂以妙行成實相之德。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單發為聲雜比為音於世間眾苦雜聲齊觀並救號觀世音妙圓之行自一心出應無不遍號曰普門此繼前品說者妙音現形說法救濟眾難與觀音無異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圓觀音不離是行而能觀其音聲隨響而荅大千圓應無去來之相所謂自在之業普門示現則進於妙音其實二聖一道相為始終耳故後頌觀音之德而兼云妙音是知二聖一道也即妙音之行而演為普門是知相為始終也夫欲體前之法須兼二行從妙而普有始有終然後圓備故繼妙音說普門品為圓行流通文殊於華嚴會終現法化已南㦄人間說普照法界修多羅門所以圓彰前法體用善財歷百城已到普門國成就阿僧祇法門遂能於諸有中普現其身斯皆以行成德使圓而普也觀彼設法次序名義與此宛同。
爾時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將顯普門而因無?意發起者表普門圓行應現無?也若愚讚云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意觀音之行亦若是矣。
從此至受持名字名十四無畏功德。
佛告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觧脫。
此於眾苦雜聲齊觀並救也於音言觀者以觀智應物之謂觀即真觀淨觀智慧慈悲是也觀觀之體聞聞之性本無苦樂眾生不能返聞循聲流轉故受諸苦惱觀音不隨聲塵妄起知見故一切觧脫而令苦眾生持其名蒙其觀者亦得觧脫實真淨慈悲觀力加被故也昔琳法師稱名七日而免難於唐孫敬德誦經千遍而全生於魏即脫諸苦惱之驗也。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觧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楞嚴明十四無畏功德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苦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觧脫夫不自觀音以觀觀者即離塵復性之真觀也離塵復性則諸妄自脫故能令苦眾生蒙我真觀即得觧脫二者知見旋復則火不能燒三者觀?旋復則水不能溺盖見覺属火聞?属水知見旋則離火塵聞?旋則離水塵幻塵既離真性斯復所以無能燒溺也能旋見?則煩惱之火貪愛之水皆無能燒溺矣四者滅妄斷殺則鬼不能害皆由離塵復性之觀力加被也昔于相國問黑風漂墮之義於紫玉玉呼名諷之公悖然變色玉曰便是黑風漂墮則凡不能離塵循聲流轉一念漂墮皆如是也。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觧脫。
此由菩薩以六根消復同於聲?之力加之以同聲?無復形礙故使刀兵猶割水吹光性無損動。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义羅剎欲来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况復加害。
此假聞熏精明之力爍諸癡暗故鬼不能視斷滅妄想心無殺害故害不能加。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鏁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觧脫。
此由音性圓消離諸塵妄之力加之塵妄既離則身相不有故枷鎻自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啇主將諸啇人賚持重寶經過嶮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觧脫眾啇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觧脫。
此由滅音圓聞遍生慈力加之盖音聞兩立則物我成敵滅音圓聞則內外無待故能遍慈而却敵也。
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結外業也。
若有眾生多於[婬-壬+(工/山)]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慾。
此由熏聞離塵色所不劫之力加之盖眾生以欲習合塵故為色劫一蒙妙力則欲愛乾枯根境不偶雖有妖色不能劫動故便得離慾。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此由根境圓融無能所對之力加之盖嗔由違情而起對境而生圓融則無違無對則不嗔矣。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此由消塵旋明朗徹無礙之力加之以癡由妄塵所蔽無明所覆消塵則無蔽朗徹則無覆故能旋復真明永離癡暗也內業有十而壞滅法身唯[婬-壬+(工/山)]怒癡為甚故舉三以兼餘上皆依楞嚴漸說自頓言之三毒水泡元無自性知觀觀者豈不便離。
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結內業也。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融形涉世遍事諸佛為法王子之力加之即生男圓通合界承順如來受領法門之力加之即生女。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
此第十四無畏功德也楞嚴云此大千界現住世間有六十二億河沙菩薩修法垂範方便利生持名供養得無量福而持觀音名其福齊等盖由觀音得真圓通一多平等彼我無二故也。
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總結十四無畏之福。
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即三十二應也觀音於楞嚴會上自說我昔供養觀音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始自佛身終至人非人等為三十二皆以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佛告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但舉三聖者妙音品開菩薩位此則合在佛位應讀為膺當其根而應之也。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
梵王為初禪天主帝釋為忉利天主自在天居欲界頂大自在天居色界頂天大將軍統領鬼神四天王統領世界毘沙門居北方為最尊初二從顯舉以梵釋常隨佛故次四從總舉謂欲界之總色界之總鬼神之總世界之總也。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妙音品先言輪王次言小王乃總別兼舉此從總舉合依正法華言輪王輪王統四天下小王治一邦國長者族姓推尊居士清節養素宰官判斷邦邑婆羅門術數攝衛。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前二出家持大戒後二在家持五戒。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應以天龍夜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㬋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手執金剛護佛法者六凡止舉天人神三類者舉得度者而已若地獄鬼畜方沉幽昏未應得度則漸滅其苦於頌見之。
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觧頸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珎寶瓔珞。
妙音供養釋迦特奉瓔珞無?供養觀音亦奉瓔珞皆表法寶莊嚴故曰法施。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普門性中本無施受但為物故施愍物故受也分奉二尊者示為四眾莊嚴福聚也。
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結荅云何遊此之問。
爾時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
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 偈荅無?意
汝?觀音行 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
歷劫不思議 待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 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於水言漂浪則兼風災自此至電雹消散皆頌外業在長行為十四無畏而頌文事相不同又加傍頌者十四無畏特舉大略實具一切功德故也。
次傍頌險難。
或在須彌峯 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言峻利之極尚不能損况其小難。
或值怨賊遶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或因禁枷鎻
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觧脫
次傍頌詛毒。
呪詛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於本人
具正念者橫逆莫加出爾反爾自貽伊戚。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次傍頌蛇獸
若惡獸圍遶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蝎 氣毒烟火然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回去
信謂兕無所投角兵無所投刃也。
次傍頌災變。
雲雷鼓掣電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雷電調適為常鼓掣為變陰包陽則為凝雹陰過陽則為大雨是皆災變故欲其消散也。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眾生由無妙智力故為欲恚癡之所困逼。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智方便即所謂有慧方便也雖三惡趣方沉幽昏未應得度亦與漸滅其苦。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其所以觀音脫苦能施無畏現形度生皆五觀之力故此結顯也真以自妄淨以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與樂以是五觀加被群迷故妄染惑苦應念息滅所以常願仰而依之然性本圓澄因迷起妄惑染既生故觀智繁設苟無妄染則真淨不立矣盖以真息妄等事皆聖人不得已也故楞嚴曰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暗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無垢慧日歎觀智之體伏災普照歎觀智之用伏災言脫苦普照言現形。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熖
戒教戒也法身無體以悲為體故教戒所行如雷作動聖人無意以慈為意故利澤之興如雲潤覆。
諍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此亦傍頌施無畏德。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音之行不異妙音由能從妙而普故兼二號以說法不滯為妙音尋聲救苦為觀音音性無著為梵音應不失時為潮音此所以勝世間音也具是眾德故須常念不間不疑則觀行智力無不相應矣。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觀?反入離諸塵妄是謂淨聖乘彼正念假之福力是謂依怙具一切德則隨所求而應之不止十四無畏也慈視眾生則擇可度而度之不止三十二應也其福聚如海利澤不窮故應歸命。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持地菩薩昔遇毘舍浮佛教之平持心地則一切皆平是能以妙法內平自心使外患自平不能為害者也故聞此品深讚其功意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實為心地法門聞持之人苟能以是平持心地則外患自平不能為害可以於諸怖畏能施無畏由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遂為己有故曰若有聞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觀音之號或曰觀世音或曰觀自在其行或曰普門或曰圓通者依悲觀慈觀應物之德言之故號觀世音依真觀淨觀照心之功言之故號觀自在自一心而出應無不遍則謂之普門自萬物而反照無不融則謂之圓通其實一而已故或以自在為號或以自在名業以自在為號言心得自在如心經稱觀自在菩薩是也以自在名業言行得自在如楞嚴稱無作妙力是也然諸法行無非示使平持心地故此終以持地讚顯。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等等者無等即物無與等等者俱物為等既物無與等而能與物為等此如來最上德也觀音體此以成普門行隨類應化與物為等故聞其風者皆能發如是心此所謂以圓行成最上之德。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八
永樂北藏第 185 冊 No. 1617 妙法蓮華經要解(選錄「要解」本文)(第13卷-第19卷)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九 遠十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觧
妙法蓮華經陁羅尼品第二十六
前品從妙而圓既僃成德然無以守衛恐魔事或作妄沮成功故二聖二天十神說陁羅尼呪誓以駈辟魔障消除衰患故名陁羅尼品而為弘護流通也然成德之行既妙而圓烏有魔事耶楞嚴曰本覺妙明昧為頑空一切魔鬼皆依空昧明能破暗故一人發真彼皆消殞况彼群邪戀此塵勞恐其隳裂於三昧時僉來惱亂是為奢摩他中微細魔事故須防衛茲實流通之助也陁羅尼此云總持即念慧妙力諸佛密語有一字多字無字之異能以一字惣無量法持無量義摧邪立正殄惡生善皆能惣而持之之謂也其體名陁羅尼其用名呪呪祝也以是法而祝之使從所祈也呪或諸佛密語出於心術妙用冥加之功不可得而思議或鬼神王名呼其王則妖魅竄伏以密語神名不應翻譯故或謂之真言。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華經者若讀誦通利若書寫經卷得幾所福佛告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八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於汝意云何其所得福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觧義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藥王即喜見後身苦行持經志存弘護故發起此品然持經功德前品屢明如法師品比功不過供十萬億佛隨喜品比功不過施諸外物及得小果而已至此比功則勝供八百萬億河沙佛者明持行益深獲功益勝也將伸弘護先問得福者使後世知其持行益深獲功益勝而遞為弘護耳。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與說法者陁羅尼呪以守護之即說呪曰。
安爾(一) 曼爾(二) 摩禰(三) 摩摩禰(四) 旨?(五) 遮梨帝(六) 賖咩(羊鳴音)(七) 賖履(由雉反)多瑋(八) 羶(輸千反)帝(九) 目帝(十) 目多履(十一) 娑履(十二) 阿瑋娑履(十三) 桑履(十四) 娑履(十五) 义?(十六) 阿义?(十七) 阿?膩(十八) 羶帝(十九) 賖履(二十) 陁羅尼(二十一) 阿盧伽婆娑(鉢柰反)簸蔗毘义膩(二十二) 禰毘剃(二十三) 阿便哆(都餓反)邏禰履剃(二十四) 阿亶哆波?輸地(遲買反)(二十五) 漚究?(二十六) 牟究?(二十七) 阿羅?(二十八) 波羅?(二十九) 首迦差(初几反)(三十) 阿三磨三履(三十一) 佛䭾毘吉利袠帝(三十二) 達磨波利差(猜離反)帝(三十三) 僧伽涅瞿沙禰(三十四) 婆舍婆舍輸地(三十五) 曼哆邏(三十六) 曼哆邏义夜多(三十七) 郵樓哆(三十八) 郵樓哆憍舍略(來加反)(三十九) 惡义邏(四十) 惡义治多冶(四十一) 阿婆盧(四十二) 阿摩若那多夜(四十三)
世尊是陁羅尼神呪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由彼諸佛所授故也次釋尊印讚。
時釋迦牟尼佛讚藥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藥王汝愍念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陁羅尼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說陁羅尼若此法師得是陁羅尼若夜义若羅剎若富單那若吉蔗若鳩槃茶若餓鬼等伺求其短無能得便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痤(誓螺反)?(一) 摩訶痤?(二) 郁枳(三) 目枳(四) 阿?(五) 阿羅婆第(六) 涅?第(七) 涅?多婆第(八) 伊緻(狗履反)抳(九) 韋緻抳(十) 旨緻抳(十一) 涅?墀抳(十二) 涅梨墀婆底(十三)
世尊是陁羅尼神呪恒河沙等諸佛所說亦皆隨喜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妙音欲詣娑婆禮覲釋迦及見藥王勇施當知勇施乃此會上首故特說呪諸佛亦皆隨喜者亦隨喜擁護也富單那熱病鬼吉蔗起屍鬼鳩槃茶可畏鬼伺窺察也。
爾時毘沙門天王護世者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愍念眾生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陁羅尼即說呪曰。
阿梨(一) 那梨(二) 䨲那梨(三) 阿那盧(四) 那履(五) 拘那履(六)
世尊以是神呪擁護法師我亦自當擁護持是經者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與千萬億那由他乾闥婆眾恭敬圍遶前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亦以陁羅尼神呪擁護持法華經者即說呪曰。
阿伽禰(一) 伽禰(二) 瞿利(三) 乾陁利(四) 栴陁利(五) 摩蹬?(六) 常求利(七) 浮樓莎抳(八) 頞底(九)
世尊是陁羅尼神呪四十二億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毘沙北方天王力護佛法持國東方天王為四方首。
爾時有羅剎女等一名藍婆二名毘藍婆三名曲齒四名華齒五名黑齒六名多髮七名無猒足八名持瓔珞九名臯帝十名奪一切眾生精氣是十羅剎女與鬼子母并其子及眷属俱詣佛所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除其衰患若有伺求法師短者令不得便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害人之鬼無甚於羅剎女鬼子母亦誓護持則餘神可知。
伊提履(一) 伊提泯(二) 伊提履(三) 阿提履(四) 伊提履(五) 泥履(六) 泥履(七) 泥履(八) 泥履(九) 泥履(十) 樓醯(十一) 樓醯(十二) 樓醯(十三) 樓醯(十四) 多醯(十五) 多醯(十六) 多醯(十七) 兜醯(十八) 㝹醯(十九)
寧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若夜义若羅剎若餓鬼若富單那若吉蔗若毘陁羅若犍䭾若烏摩勒伽若阿䟦摩羅若夜义吉蔗若人吉蔗若熱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至七日若常熱病若男形若女形若童男形若童女形乃至夢中亦復莫惱。
此呪皆鬼神之名毘陁羅等即食精氣為殃害鬼若一日等皆熱病鬼若男形等皆魑魅類。
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若不順我呪 惱亂說法者 頭破作七分
如阿梨?枝 如弒父母罪 亦如壓油殃
斗秤欺誑人 調達破僧罪 犯此法師者
當獲如是殃
諸羅剎女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身自擁護受持讀誦修行是經者令得安隱離諸衰患消眾毒藥。
此偈所以勑呪使嚴警也阿梨?枝墮地自成七片弒父母破僧為三逆壓油多殺蟲命弄斗躡秤或為雷霆震殺皆重罪也調達曾於佛會將五百比丘散去為破和合僧。
次釋尊印讚。
佛告諸羅剎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擁護受持法華名者福不可量何况擁護具足受持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幡盖枝樂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蘇摩那華油燈瞻蔔華油燈婆師迦華油燈優鉢羅華油燈如是等百千種供養者臯帝汝等及眷属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說是陁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因捴持妙力得忍成行也。
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妙圓之行既獲弘護又說轉邪者弘護所以衛外轉邪所以正內外衛內正乃可安於妙圓而進於普賢常行故也天台云昔四比丘結契山林精持妙法以餒乏故一人分衛見王威仗忽生愛著壽終因是俗念感生為王號妙莊嚴其三友得道欲救其失以其邪著非愛緣無能感動於是一為端麗婦二作聡明兒托生設化轉其邪心令歸正覺以致法華會上為華德菩薩今敘其本事欲使行人以道自衛外防見魔內絕惡覺消息邪緣入佛知見故為轉邪流通此實諸佛究竟進修最後垂範也楞嚴法會將終說過去佛覺明分析微細魔事使行人諳識心垢洗除諸魔[示*(后-口+巾)]冕直至菩提無諸乏少於大涅槃不生迷悶其意同此。
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徃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祗劫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陁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陁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
淨德者雖示染身其德本淨淨藏者妙理之所蘊淨眼者妙智之所顯皆其德所具也以具妙淨理智故能轉邪而為華德。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慈悲喜捨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
方便非六度之數而通濟六度慈悲喜捨名四無量心大乘行法以四心為體六度為用道品為助乃成佛果而二子皆悉明了通達三十七品者身受心法為四念處斷惡生善為四正勤欲勤心觀為四神足信進念定慧為五根五根伏魔外為五力念擇覺喜輕安定捨為七覺支見思語業命進念定為八正道也念以觀法勤以進修足以趣證根能不㧞力能不屈覺能决了正能惣攝皆相因而設也心性如大地念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根五力如莖七覺如花八正如果二子悉具所謂具體者也。
又須菩薩淨三昧日星宿三昧淨光三昧淨色三昧淨照明三昧長莊嚴三昧大威德藏三昧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淨三昧者淨藏淨眼之所本也日星宿眾本智別智之照用也淨光能現眾像淨色不為形礙淨照照了萬法長莊嚴非素法身大威德藏具大神用。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
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掌白言願母徃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此佛於一切天人眾中說法華經宜應?受。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應徃白父與其俱去。
淨藏淨眼合十指?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
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為現身變若得見者心必清淨或?我等徃至佛所。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踊在虛空高七多羅?現種種神變於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復現小小復現大於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觧。
得果人能現十八變即此類也。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師為是誰誰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下法座上坐於一切世間天人眾中廣說法華經是我等師我是弟子父語子言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徃。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觧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等為父已作佛事願母見?於彼佛所出家修道爾時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願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門 諸佛甚難值
我等隨佛學 如優曇鉢華 值佛復難是
脫諸難亦難 願?我出家
母即告言?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於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願時徃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所以者何佛難得值如優曇鉢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當?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阿含云妙高山下海中有一眼之龜一孔之木龜得木孔可濟沉溺然其木流遶須彌三千年乃一相值且以一眼趍一孔為至難喻佛法難值如此盖眾生偏見自溺而聖人且不世出故也。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已通達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欲令一切眾生離諸惡趣故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能知諸佛祕密之藏。
此敘合宮有德易為勸化也後宮之德根機純利淨眼之德妙達實相淨藏之德善能接濟夫人之德深知法要王及後宮為當機淨藏淨眼為能教機教相契所以易化也集三昧者諸佛會要三乘指歸也集得是三昧則能知祕藏。
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觧好樂佛法於是妙莊嚴王與羣臣眷属俱淨德夫人與後宮采女眷属俱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千人俱一時共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遶佛三帀却住一面。
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恱。
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觧頸珎珠瓔珞價直百千以散佛上。
於虛空中化成四柱寶臺臺中有大寶林敷百千萬天衣其上有佛結加趺坐放大光明。
所施珠瓔化成法空之座柔忍之衣寶覺之體乃佛力示現以發其正念也。
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時王一覩勝相頓覺世間幻惑之色無可愛樂故深讚佛身微妙之色此則邪心拼絕正念現前故得受記。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眾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不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號娑羅?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羅?王佛有無量菩薩眾及無量聲聞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佛號取廣蔭群生國名取破諸邪暗劫名取超諸貴高皆符其因行以一念淨信風化臣妾使皆得法利即廣蔭行破邪行也由是捨王位得佛位即超諸貴高也。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并諸眷属於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於八萬四千嵗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
於八萬四千嵗修法華行所以淨治塵勞也過是已後謂塵勞既淨則三昧現前遂轉邪見染莊嚴為功德淨莊嚴也。
即昇虛空高七多羅?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於佛法中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為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二子神變即現十八變事宿世善根即四人結契事。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王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證前言之當也。
大王汝見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諸佛親近恭敬於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眾生令住正見。
為陳二子轉邪遠因也言歷事恒沙多佛愍念邪見眾生則不獨今日轉妙嚴之邪耳。
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來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頂上肉髻光明顯照其眼長廣而紺青色眉間毫相白如珂月齒白齊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頻婆果。
歷讚相好妙德者深悟昔所愛著皆幻惑也功德智慧讚福智二嚴。
爾時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於如來前一心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戒所行安隱快善。
前讚福報此讚法化也言具足成就等者以己一聞正法遂能轉邪一得三昧遂能神變是如來之法能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妙功德也言教戒所行安隱快善者喜蒙法化慶所成就也。
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嗔恚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去。
不隨心不生邪皆法化教戒之力故讚而謝之。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属故於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
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眾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塵謂邪見垢謂邪染外遠見塵內離垢染則法眼圓明絕諸瑕翳矣此以正力助成德行也。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窮妙法之始終然後盡出興大事合諸佛之智行然後見如來全身是經之作始於文殊問荅終於普賢勸發二十八品條理一貫乃所以窮始終合智行大事因緣於是乎畢如來法身於是乎全也盖智能發覺所以作始行能成德所以成終而中間事法無非智行互相資發也華嚴最初因門以文殊發信以開進修之序最後果門以普賢結法以示果後之行今經意義㳷然同矣普賢者德無不遍曰普佑上利下曰賢即遍具妙德上佑佛化下利羣物之號也勸發者勉進義也前雖開佛知見明因地心顯佛本跡成果地覺洎明妙圓之行猶是等覺行相若坐於此而不進則有虧妙覺成德未極向上之道故復勉而進之庶德無不遍而佑上利下以成果後常行以?妙覺之道故名普賢勸發而為常行流通也華嚴至十一地佛功德海一切滿足然後說普賢常行名善入世間三昧與萬法相應不二真實法門即此意也所謂常行者泯覺觀無作任?物我同染淨一切平常恬然自在此妙覺向上之事遮那平道之教乃所謂平實者也然須詳斯經依佛知見海順流而入滿足一切佛功德海然後逆流而出乃可蹈此哀今之人望涯逐塊以世俗愚陋之見而擬妙覺平實之行於諸教門專事呵毀縱脫不修確守無時枉受輪轉楞嚴所謂譬如平人妄稱帝王自取誅滅可不慎哉使學佛者皆如逐塊之流呵教執俗棄智絕行直謂無修則妙法始終復何所明大事因緣亦幾乎息矣然則始於佛之知見終於普賢常行極而示之存乎教僃而證之存乎人達者宜?心焉。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
普賢統事法界圓具萬行即事而真其應身無乎不在且於法會之終示從東方來者東方震帝之所出也以法會至此因地智圓果地覺滿十一地妙圓之行僃則進修之功已?妙覺之體已成於是依無功用行出震利物故示從東來華嚴過十一地說佛海功德既終即說如來出現利世間行即此意也以不離常行無為應物故曰自在神通以德無不遍名無不聞故曰威德名聞與無邊菩薩俱來者示萬行圓攝無?也。
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
妙音來儀亦雨蓮華作伎樂皆所以彰顯妙行宣流法音也。
又與無數諸天龍夜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眾圍遶各現威德神通之力到娑婆世界?闍崛山中頭靣禮釋迦牟尼佛右遶七匝。
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來?受唯願世尊當為說之。
寶威德上王者利行自在之號也普賢既具自在威德又言從寶威德上王佛國來者明其示現盖體諸佛自在利行普賢心聞能洞十方故曰遙聞。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得者得之以成德行也前之所問唯修持讀說而已獨此問云何能得是經欲人人自得也。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為佛護念謂道契佛心植眾德本謂福慧兩辦入正定聚即體佛妙體也發救生心即行佛妙行也四法成就乃能真得是經以成普賢常行。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嵗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义若羅剎若鳩槃茶若毘舍闍若吉蔗若富單那若韋陁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普賢常行無復己利純是利他故自此皆則流通法化護持經人無別行相毘舍闍惱害鬼韋陁羅厭禱鬼。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
普賢乘象表行儀庠序也言若行若立若坐者示於四威儀中念念常見普賢妙行。
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陁羅尼名為旋陁羅尼百千萬億旋陁羅尼法音方便陁羅尼得如是等陁羅尼。
由此經故真見普賢常行之體於一切法返本還源名旋陁羅尼既能旋末返本即復旋體入用於一塵一法一切時處方便利生逆順自在名百千萬億旋陁羅尼此即普賢遍一切處之行也前旋為轉物所謂旋假入空後旋為應物所謂旋空入假轉物為體應物為用若未能轉物而遽然應物則為物所轉矣然則二旋異用而相需也法音方便即隨應說法之行。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嵗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遶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亦復與其陁羅尼呪得是陁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唯願世尊?我說此陁羅尼呪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利智修觀凡以三七日為期以求感應故滿三七日普賢即現楞嚴云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古今修觀屢有瑞應亦屢有不應者或不精誠或非利智故也楞嚴云欲作道塲先持淨戒淨衣清心若本戒師及同會中一不清淨如是道塲終不成就圓覺云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阿檀地(宅買反)(一) 檀陁婆地(二) 檀陁婆帝(三) 檀陁鳩舍?(四) 檀陁修陁?(五) 修陁?(六) 修陁羅婆底(七) 佛䭾波羶禰(八) 薩婆陁羅尼阿婆多尼(九) 薩婆婆沙阿婆多尼(十) 修阿婆多尼(十一) 僧伽婆履义尼(十二) 僧伽涅伽陁尼(十三) 阿僧祗(十四) 僧伽波伽地(十五) 帝[款-欠+余]阿墮僧伽兜略(盧遮反)阿羅帝波羅帝(十六) 薩婆僧伽地三摩地伽蘭地(十七) 薩婆達磨修波利剎帝(十八) 薩婆薩埵樓䭾憍舍略阿㝹伽地(十九) 辛阿毘吉利地帝(二十)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陁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後世聞呪持經皆藉普賢流通願力也。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觧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持經要行在正憶念盖憶不正則雜想變亂念不正則邪習汩擾欲成深行難矣故普賢於此特明正憶念行而下文再三言之憶念既正則所行無非普賢妙行故為如來摩頂印證。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於采女中娛樂快樂何况受持讀誦正憶念觧其義趣如說修行。
持經五功書寫為下若但書寫即生忉利况具五功又正憶念其福倍勝如下所明。
若有人受持讀誦觧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徃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遶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属而於中生。
此牒上文明倍勝之福也忉利乃第二天所共唯天人兜率即第四天所共乃菩薩倍勝可知矣授手提接義也內宮天女皆以化生無有[婬-壬+(工/山)]慾。
有如是等功德利益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爾時釋迦牟尼佛讚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讚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此助宣正憶念福以成普賢前說也則見釋迦如從口聞等者謂能正憶念則即是經而見佛不滯於名相即是法而造妙不異於親聞也是為供佛謂能作佛事為佛所讚謂深契佛心摩頂言得果有期衣覆言成柔忍行皆由憶念之正故冥證若此。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猪羊雞狗若獵師若衒賣女色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不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此皆正憶念力也有正憶念自然具足安樂行法而三毒妬慢所不能惱真能修普賢行當知正憶念力實妙行真要所以普賢再三言之釋尊又復助揚意使後世知普賢所以勸發成行不在多術唯正憶念足矣行人識之。
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嵗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塲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
已得正因故。
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憶念既正趣操自高所願自遂。
若有人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護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若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踈缺醜唇平鼻手脚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報應之理出乎性命之微盖由性生心由命制業心以內感業以外召各從其類毫末不忒意報應之於心業猶萬形之於模範焉吉㐫羙惡類自為範莫不相肖是以毀持經之正見則世世無眼供養讚歎則得現果報出其過惡則得惡疾輕笑之者則獲醜狀若手脚之繚曲乖戾眼目之角擘倒視皆醜狀也又加之臭惡瘡膿鼓喘重病凡皆心之模範以類自召故也世之艱窮醜陋癃殘百疾者不無宿因昧者雖覩其然莫知其所以然故或不覺愆失而行將自及為可悲者此佛所以助揚普賢利行而因言報應之端使人以類推之知自防閑庶無愆失之患盖亦利行之緒餘也易道彰徃察來明得失之報因貳以濟民行其意同此。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母召毀業也。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恒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陁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萬億旋陁羅尼即遍一切處之行也普賢道即遍一切處之體也說普賢品無量菩薩皆得是行剎塵菩薩皆具是體者妙法終談智行體用一切圓僃故聞品成行若此其至即所謂以常行成不德之德是乃法華實相之極證也自藥王品進至於此為以行契智常然大用之門華嚴法終善財復見文殊普賢為以行契智果法大用常然之門其意同此彼經云善財遊百城已到普門國見文殊文殊告言若於一善生住著於少功德以為足不能善巧發行願不能究了諸法門善財因是成就阿僧祗法門即見普賢普賢告言我於塵劫行菩薩道求一切智得究竟平等法身復得無上色身入一切剎遍一切處隨機應現善財因是具足普賢諸願行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此皆最後勸發使得萬億旋陁羅尼及具普賢道也。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妙法蓮華經要觧卷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