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7部大正藏第15册P0062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6卷) 〖 元魏菩提流支譯〗.txt
大正藏第 15 冊 No. 0587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No. 587 [Nos. 585, 586]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一切諸佛菩薩。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與大比丘僧六萬四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七萬二千人。皆是智者之所識知。得具足陀羅尼。得無障礙樂說辯才。得諸三昧。得大神通。奮迅無礙。畢竟得無所畏。如實善知諸法體相。得無生法忍。其名曰文殊師利法王子。寶手法王子。寶印手法王子。寶德法王子。虛空藏法王子。發心轉法輪法王子。網明法王子。奮迅法王子。功德藏法王子。能捨一切法法王子。鉢頭摩莊嚴法王子。師子法王子。月光法王子。月明法王子。最勝意法王子。一切莊嚴法王子。
跋陀婆羅等上首。十六大賢士。其名曰跋陀婆羅菩薩。寶積菩薩。善將導菩薩。人德菩薩。善護德菩薩。大海德菩薩。帝釋王德菩薩。上意菩薩。勝意菩薩。增上意菩薩。不空見菩薩。善住菩薩。善奮迅菩薩。無量意菩薩。不休息菩薩。日藏菩薩。持地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七萬二千人。及四天王。天帝釋王上首。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及梵王等諸餘梵天。并餘無量天龍鬼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普皆來集。爾時世尊有百千萬大眾。集會。恭敬圍遶而為說法。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即從坐起。整服右肩右膝著地。頂禮佛足合掌向佛。動此三千大千世界。觀察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而白佛言。世尊。我欲少問。若佛聽者。乃敢諮請。佛言。網明。恣汝所問。我當解說悅可爾心。於是網明童子菩薩。既蒙聽許心大歡喜。即白佛言。世尊。如來身相超百千萬日月光明。我自惟念。若有眾生能見佛身及思惟者。甚為希有。我復思惟。若有眾生能見佛身及思惟者。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佛言。網明。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佛如來不加威神。眾生無有能見佛身及思惟者。亦無有能問如來者。何以故。網明。如來有光名寂莊嚴。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見佛身思惟佛身不壞眼根。網明。如來有光名無畏辯。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其辯無盡。網明。如來有光名集一切諸善根本。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轉輪聖王行業因緣。如來有光名淨莊嚴。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天帝釋王行業因緣。如來有光名曰自在。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大梵天王行業因緣。如來有光名離煩惱。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聲聞乘人所行之道。如來有光名善遠離。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緣覺乘人所行之道。如來有光名益一切智智。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能問如來最上佛乘大乘之道。如來有光名曰住益佛來去時足下光明。若以此光觸諸眾生。遇斯光者。隨所壽終生於天上。如來有光名一切莊嚴。若佛入城放斯光明。眾生遇者得樂歡喜。諸莊嚴具莊嚴其城。如來有光名曰分散。若以此光觸諸世界。無量無邊世界震動。
如來有光名曰生樂。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滅地獄眾生苦惱。如來有光名曰上慈。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畜生不相殺害。如來有光名曰涼樂。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滅餓鬼飢渴熱惱。如來有光名曰明淨。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盲者得眼能視。如來有光名曰聽聰。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聾者得耳聞聲。如來有光名曰止息。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住十不善惡業道者。能令安住十善業道。如來有光名曰慚愧。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狂者皆得正念。如來有光名曰離惡。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邪見者皆得正見。如來有光名曰能捨。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慳者破慳貪心修行布施。如來有光名無悔熱。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毀禁者皆得持戒。如來有光名曰安利。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瞋者皆行忍辱。如來有光名曰勤修。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懈怠者皆行精進。如來有光名曰一心。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忘念者皆得禪定。如來有光名曰能解。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愚癡者皆得智慧。如來有光名無垢淨。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不信者皆得正信。如來有光名曰能持。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少聞者皆得多聞。如來有光名曰威儀。若以此光觸諸眾生。無慚愧者皆得慚愧。如來有光名曰安隱。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多欲者斷除婬欲。如來有光名曰歡喜。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多怒者斷除瞋恚。如來有光名曰照明。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多癡者觀十二緣斷除愚癡。如來有光名曰遍行。若以此光觸諸眾生。令等分者斷除等分。
網明如來有光名曰示現一切種色。若以此光觸諸眾生。能令遇者皆見佛身種種異色無量種色過百千萬色。網明。當知如來若以一劫。若餘殘劫。依於如來光明說法不可窮盡。是故如來應正遍知光明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窮盡。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示現無量無邊身光莊嚴。不可思議。方便善巧相應說法。世尊。我未聞此諸光明名。世尊。如我解佛所說法義。世尊。若有菩薩得聞如此諸光明名。能生淨信恭敬心者。彼諸眾生畢竟定得如來如是光明之身。世尊。惟願今放請菩薩光覺諸菩薩。令他方菩薩善問難者皆悉覺知。既覺知已發心來此娑婆世界。既來此已問於如來。供養如來。問答如來。
爾時世尊。既受網明菩薩請已。即放光明。照於他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於是諸方無量菩薩。依佛光明觸其身故。皆來至此娑婆世界。爾時東方過七十二恒河沙等諸佛國土。有佛國土名曰清潔。彼中有佛。號月光明如來應正遍知。現在現命現住。惟為諸菩薩摩訶薩說清淨法。彼佛國土有菩薩梵天名勝思惟。住不退輪。蒙佛光明觸其身已。到彼佛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何因何緣。於此世界大光明現。月光明佛告言。梵天。西方去此過七十二恒河沙等諸佛世界。有佛世界名曰娑婆。彼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現在現命現住。為眾說法。是彼佛身所放光明。為集十方諸大菩薩摩訶薩故。梵天言。世尊。我今欲詣娑婆世界奉見彼佛。供養彼佛禮拜親近。諮問問答深細意問。彼佛世尊亦欲見我。其佛告言。便往梵天。今正是時。彼國今有若干千億諸大菩薩。現前集會。梵天。汝今應以十種清淨堅固心遊彼世界。所謂於毀於譽。心無增減故。聞善聞惡等以慈心故。於諸愚智等以悲心故。於上中下眾生之類意常平等故。於輕毀供養心無有二故。不見他人功德過失故。見種種乘皆是一味故。聞三惡道心不驚怖故。於諸菩薩生世尊想故。佛出五濁生希有想故。梵天。汝當依此十種清淨堅固心遊彼世界。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其佛言。世尊。然我不敢於如來前作師子吼。我所能行佛自知之。時月光明如來國土餘諸菩薩白其佛言。世尊。我得大利。不生如是國土。不生如是惡眾生中。其佛告言。諸善男子。勿作是語。何以故。若菩薩於此國中。滿百千劫淨修梵行。不如於彼娑婆世界。從旦至中無瞋礙心。其福為勝。何以故。以彼世界多有垢染多有諸難。彼諸眾生多有垢染多有鬪諍故。即時彼國有萬二千諸菩薩等。欲與勝思惟梵天俱共發來。而作是言。如來知我行菩薩行。我等亦欲以此十心。一心遊行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禮拜供養。一心定意遊行彼國。爾時勝思惟梵天與萬二千諸菩薩等。頭面禮拜月光明佛。於其國土忽然不現。譬如壯士屈申臂頃。一剎那頃。一羅婆頃。一無侯多頃。到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右遶三匝。却住一面。爾時佛告網明菩薩言。網明。汝見勝思惟梵天來不。網明菩薩白佛言。如是世尊。唯然已見。佛言。網明。此勝思惟梵天。於一切正問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善巧隨意所宜說法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美妙音聲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美妙言語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先意問訊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應以言語供養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無障礙言語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密意言語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無瞋恨心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慈心行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悲心行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喜心行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捨心行諸菩薩中。為最第一。於一切善問疑心諸菩薩中。為最第一。爾時勝思惟梵天與萬二千諸菩薩等。頂禮佛足。右遶三匝。合掌向佛。偈讚請曰。
世尊大名勝 普聞於十方
所在諸如來 無不稱歎者
有諸餘淨國 無三惡道名
捨如是妙土 慈悲故生此
佛名智無減 與諸如來等
以大悲本願 處斯穢惡土
若人於淨國 梵行滿一劫
此土須臾間 行慈為最勝
若人於此土 有身口意罪
應墮三惡道 現世受得除
生此土菩薩 不應懷憂惱
設有惡道罪 頭痛則得除
此土諸菩薩 若能守護法
世世所生處 不失於正念
若人欲斷縛 滅煩惱業罪
於此土護法 增益一切智
淨土多億劫 受持清淨戒
於此娑婆國 從旦至中勝
我見安樂國 無量壽佛國
無苦及苦名 彼作福非奇
於此煩惱處 能忍不可忍
亦教他此法 其福為最勝
我禮無上尊 大悲救苦者
能忍惡眾生 說法甚為難
佛集十方界 名聞諸菩薩
聽法無厭者 廣為說佛道
釋梵天四王 諸天龍神等
皆悉欲求法 願隨信樂說
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女
是四眾普集 願時為演說
有樂佛乘者 及聲聞緣覺
佛知其深心 願悉為斷疑
不斷佛種者 能出生三寶
為是諸菩薩 我今請法王
名稱普流布 十方菩薩聞
皆悉共來集 願說無上道
法非二乘境 我等信力入
不可思議慧 惟是佛境界
我今有所請 悔過於世尊
如來無疲惓 願說菩提道
爾時勝思惟梵天偈讚歎已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其心堅固而不疲惓。云何菩薩所言決定而不中悔。云何菩薩增長諸善根。云何菩薩無所恐畏威儀不轉。云何菩薩增長諸白法。云何菩薩善知從一地至一地。云何菩薩善知方便教化眾生。云何菩薩隨順諸眾生。云何菩薩不失菩提心。云何菩薩能一其心而不散亂。云何菩薩善求於法。云何菩薩善出毀禁之罪。云何菩薩善斷諸煩惱。云何菩薩善往諸大眾。云何菩薩善開法施。云何菩薩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云何菩薩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羅蜜。云何菩薩能轉捨禪定還生欲界。云何菩薩於諸佛法得不退轉。云何菩薩不斷佛種如實修行。
爾時世尊讚勝思惟大梵天言。善哉善哉。梵天。善哉。梵天。汝今善能問於如來如是之義。梵天。汝今至心諦聽。我為汝說。大梵天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佛言。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其心堅固而不疲惓。何等為四。一者於諸眾生起大悲心故。二者精進常不懈故。三者信解生死如夢故。四者正思惟無等等佛之智慧故。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如是四法。其心堅固而不疲惓。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所言決定而不中悔。何等為四。一者決定說諸法無我故。二者決定說諸生處無有樂者故。三者決定常讚大乘故。四者決定說罪福業不失故。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如是四法。所言決定而不中悔。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增長諸善根。何等為四。一者持戒故。二者多聞故。三者布施故。四者出家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無所恐畏威儀不轉。何等為四。一者不畏不得財利故。二者不畏毀辱故。三者不畏惡名故。四者不畏苦惱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增長諸白法。何等為四。一者教諸眾生修行大菩提故。二者布施不求果報故。三者守護正法故。四者以智慧教諸菩薩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知從一地至一地。何等為四。一者集諸善根故。二者遠離一切諸過咎故。三者善知方便迴向故。四者常勤精進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知方便教化眾生。何等為四。一者隨順眾生意故。二者於他功德起隨喜心故。三者悔過除罪故。四者勸請諸佛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隨順諸眾生。何等為四。一者常求利安一切眾生故。二者自捨己樂故。三者心和忍辱故。四者除捨憍慢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不失菩提心。何等為四。一者常憶念佛故。二者所作善根不離菩提心故。三者親近善知識故。四者讚歎大乘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能一其心而不散亂。何等為四。一者遠離聲聞心故。二者捨辟支佛心念故。三者求法無厭足故。四者如所聞法廣為人說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求於法。何等為四。一者於法生珍寶想以難得故。二者於法生妙藥想療眾病故。三者於法生財利想以不失故。四者於法生滅苦想至涅槃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出毀禁之罪。何等為四。一者得無生忍以諸法內觀故。二者得無滅忍以諸法無去故。三者得因緣忍觀諸法因緣故。四者得無住忍無新無舊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斷諸煩惱。何等為四。一者正觀察故。二者遠離未來諸障增長諸白法故。三者得善法力故。四者獨處遠離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往諸大眾。何等為四。一者求法不求勝故。二者恭敬心無憍慢故。三者惟求於法不自顯現故。四者教人善法不求名利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善開法施。何等為四。一者守護法故。二者自益智慧亦益他人故。三者行善人法故。四者示人垢淨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為四。一者於他闕失不見其過故。二者於瞋怒人常修慈心故。三者常說諸法因緣故。四者常念菩提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羅蜜。何等為四。一者以施導人故。二者不說他人毀禁之罪故。三者善知攝法教化眾生故。四者達解深法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能轉捨禪定還生欲界。何等為四。一者其心柔軟故。二者得諸善根力故。三者善修智慧方便力故。四者不捨一切諸眾生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於諸佛法得不退轉。何等為四。一者堪受無量生死故。二者供養無量諸佛故。三者修行無量大慈故。四者修行無量大悲故。是為四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四法。不斷佛種如實修行。何等為四。一者不退本願故。二者如實修行故。三者於諸善法大欲精進故。四者深心行於佛道故。梵天。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如是四法。不斷佛種如實修行。說如是等諸四法時。二萬二千諸天及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十方世界諸來菩薩。供養於佛所散天華。周遍三千大千世界。積至于膝。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問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佛說汝於一切正問諸菩薩中為最第一。云何菩薩所問為正問耶。梵天言。網明。若菩薩見我故問。名為邪問非為正問。見他故問。名為邪問非為正問。分別法問。名為邪問非為正問。網明。若菩薩無我見問。無他見問。無法見問。名為正問非為邪問。復次網明。若菩薩以生故問名為邪問。以滅故問名為邪問。以是處非處故問。名為邪問。網明。若菩薩不以生故問。不以滅故問。不以是處非處故問。名為正問。復次網明。若菩薩為染故問名為邪問。為淨故問名為邪問。為生死故問名為邪問。為出生死故問名為邪問。為涅槃故問名為邪問。網明。若菩薩不為染淨故問。不為生死出生死故問。不為涅槃故問。名為正問。何以故。於法位中無染無淨無生死無涅槃故。復次網明。若菩薩為得故問非為正問。為取故問非為正問。為證故問非為正問。為分別故問非為正問。為知故問非為正問。為依止故問非為正問。為修故問非為正問。為修見故問非為正問。是故網明。以何處無得無取無證無分別無知無依止無修無修見故問。是為正問。復次網明。若菩薩是善法是不善法。是有漏法是無漏法。是有罪法是無罪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網明。如是等二法隨所依而問者。名為邪問。網明。若菩薩不見二不見不二。無相無相平等行問。名為正問。復次網明。若菩薩分別佛問名為邪問。分別法問名為邪問。分別僧問名為邪問。分別佛國土問名為邪問。分別眾生問名為邪問。分別乘問名為邪問。網明。若菩薩。於法不作一異問者。名為正問。復次網明。一切法正一切法邪。網明菩薩言。梵天。云何一切法正。云何一切法邪。梵天言。網明。諸法不可思議故。一切法名為正。若不可思議而思議者。一切法名為邪。一切法寂靜。名為正思惟。若不信解是寂靜者。是即分別諸法。若分別諸法則入增上慢。若入增上慢隨所分別。皆名邪問。網明菩薩言。梵天。云何名為諸法正性。梵天言。網明。諸法離自性離欲際。是名正性。
網明菩薩言。梵天。少有眾生能解如是諸法正性。梵天言。是法正性不一不多。網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知諸法正性。若已知。若今知。若當知。是人無有法已得。無有法今得。無有法當得。何以故。佛說無得無分別。名為所作已辦相。網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如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是名如實修行。彼人不戲諸法。若不戲諸法。彼人無有法得。若無有法得。彼人不住世間。不住涅槃。何以故。諸佛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故。
網明菩薩言。梵天。如來可不為度生死故說法耶。梵天言。佛所示法有度生死耶。答言無也。如來不令眾生離於世間。亦不令眾生得於涅槃。梵天言。善男子。以是因緣。當知如來不令眾生出於生死入於涅槃。但為化度妄想分別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實無出於生死至涅槃者。何以故。諸法平等實無有人往來生死。亦無有人入於涅槃。無染無淨故。
爾時世尊讚勝思惟大梵天言。善哉善哉。梵天。善哉梵天。若有欲說諸法正性。應當如汝之所說也。說是法時。二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如來復告大梵天言。梵天。我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何以故。如來雖說生死。實無有人往來生死。雖說涅槃實無有人得涅槃者。若有得入如此法門。當知是人非生死相非涅槃相。爾時會中五百比丘。即從坐起而作是言。若無世間無涅槃者。我等便為空修梵行。為何義故。修行正道諸禪三昧三摩跋提。
爾時網明菩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若有於法而起生見起滅見者。世尊。彼人不過生死。則於其人佛不出世。世尊。若有決定見涅槃者。彼人亦不度生死。亦不得涅槃。何以故。世尊言。涅槃者名為除滅諸相。遠離一切動一切我想一切發一切戲故。世尊。是諸比丘。已於如來正法出家。而今墮在外道邪見。於涅槃樂中求決定相。譬如從麻出油從酪出酥。世尊。若人於諸法寂滅相中求涅槃者。我說是輩為增上慢邪見外道。世尊。正行道者。於寂滅法。不作生相不作滅相。無得無果。爾時網明菩薩法王子問勝思惟大梵天言。是五百比丘從此眾座而起去者。云何而為作諸方便。引導其心入此法門。令得信解離惡邪見。梵天言。善男子。縱令使去至恒河沙諸佛國土。不能得出如此法門。譬如癡人畏於虛空捨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雖復遠去。不出空相。不出無相相。不出無願相。又譬如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何以故。言涅槃者但有名字。猶如虛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爾。但有名字而不可得。爾時五百比丘聞說是已。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得神通已而作是言。世尊。若人乃於諸法畢竟寂滅相中求涅槃者。則於其人佛不出世。世尊。我等今者。非凡夫。非學非無學。非阿羅漢。不在世間。不在涅槃。何以故。以離一切動一切我想一切發一切戲故。名為諸佛出世。爾時長老舍利弗。問諸比丘言。汝等今者真是沙門。所作自利皆悉已辦耶。諸比丘言。長老舍利弗。我等今者。得諸煩惱染不可作而作。舍利弗言。汝諸長老。以何意故如是說耶。諸比丘言。舍利弗。我等以知諸煩惱相。是故說言得諸煩惱染不可作而作。舍利弗。我意在此故如是說。我已得諸煩惱染不可作而作。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等今者。住於福田能消供養。諸比丘言。舍利弗。大師世尊。猶尚不能消諸供養。何況我等能消供養。舍利弗言。汝以何故作如是說。諸比丘言。舍利弗。大師世尊。知見法性性常淨故。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誰是世間應受供養。佛言。梵天。不為世法之所牽者。勝思惟大梵天言。世尊。誰能消諸供養。佛言。梵天。謂於諸法無所取著者。梵天言。世尊。何者清淨堪為福田能受供養。佛言。梵天。謂不壞菩提心者。梵天言。世尊。誰為眾生善知識耶。佛言。梵天。謂於一切眾生不捨慈心者。梵天言。世尊。誰知報佛恩。佛言。梵天。謂不斷佛種者。梵天言。世尊。云何供養於佛。佛言。梵天。以通達無生際故。梵天言。世尊。誰能親近於佛。佛言。梵天。乃至失命因緣不毀禁戒者。世尊。誰能恭敬於佛。佛言。善護六根者。世尊。於世間中誰名財富。佛言。成就七財者。世尊。誰名知足。佛言。得出世間勝般若者。世尊。誰為遠離。佛言。於三界中無所願者。世尊。誰為世間無諸惡行。佛言。能斷一切諸結使者。世尊。誰名樂人。佛言。無貪著者。世尊。誰能到彼岸。佛言。能捨六入者。世尊。誰能住彼岸。佛言。梵天。到平等道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增長施。佛言。菩薩能為眾生說一切智心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奉持戒。佛言。常能不捨菩提心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忍辱。佛言。以見一切智心無盡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精進。佛言。觀察一切智心不得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禪定。佛言。能覺一切智心自性清淨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般若。佛言。於一切法無諸戲論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慈心。佛言。不生眾生想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悲心。佛言。不生法想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喜心。佛言。不生我想故。世尊。云何諸菩薩能行捨心。佛言。不生彼我想故。世尊。云何諸菩薩安住於信。佛言。信一切法無言語故。世尊。云何諸菩薩住於聞慧。佛言。不著一切名字法故。世尊。云何諸菩薩住於有慚。佛言。知見內法故。世尊。云何諸菩薩住於有愧。佛言。捨於外入故。世尊。云何名為菩薩遍行一切功德處。佛言。能淨身口意業。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身淨無諸惡 口淨無妄語
心淨離諸垢 是菩薩遍行
觀不淨無貪 行慈無瞋恚
行智故無癡 是菩薩遍行
若在聚空野 及與處大眾
威儀終不轉 是菩薩遍行
信知法為佛 信離名為法
信知無為僧 是菩薩遍行
知多欲所行 多瞋癡所行
善知轉此行 是菩薩遍行
不依止欲界 不住色無色
行如是禪定 是菩薩遍行
知解諸法空 及無相無願
而不盡諸漏 是菩薩遍行
善知聲聞乘 及辟支佛乘
通達於佛乘 是菩薩遍行
明解於諸法 不疑道非道
憎愛心平等 是菩薩遍行
於過去未來 及與現在世
一切無分別 是菩薩遍行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大正藏第 15 冊 No. 0587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二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過世間法現住世間法。而不為彼世法所染。如實善知世間諸法隨世間法。而不為世間法之所染。教化眾生令離世間得世間法平等。行於世間而不壞世間法。爾時世尊即以偈頌。答梵天曰。
我說陰是世 世間所依止
不依止五陰 得脫世間法
菩薩有智慧 知世間實性
雖五陰相應 而不為陰染
得失及稱譏 毀譽苦樂等
如此之八法 常牽於世間
大智慧菩薩 如實知世法
見世敗壞相 處之而不動
得利心不高 失利心不下
其心堅不動 不隨世間法
得失及毀譽 稱譏苦樂等
於此世八法 其心常平等
知世間虛妄 依二顛倒起
菩薩黠慧人 不行世間道
世間所有道 菩薩皆識知
故能於世間 度眾生苦惱
雖行於世間 如蓮華不染
亦不壞世法 通達法性故
世間行世間 不知是世間
菩薩行世間 明了世間相
世間虛空相 虛空亦無相
菩薩如是知 不染於世間
如所知世間 隨知而演說
知世間性故 而不壞世間
五陰無自性 是即世間性
若人不知是 常住於世間
若見知五陰 無生亦無滅
是人行世間 而不依世間
凡夫不知法 於世起諍訟
是實是不實 住是二相中
我常不與世 起於諍訟事
世間之實相 悉已了知故
諸佛所說法 皆悉無諍訟
知世平等故 非實非妄語
若佛法決定 有實有妄語
是即為貪著 與外道無異
而今佛法中 無實無妄語
是故我常說 出世法無二
若人知世間 如是之實性
於實於虛妄 不取此惡見
如是知世間 清淨如虛空
是大名稱人 照世間如日
若人見世間 如我之所見
如斯之人等 能見十方佛
諸法從緣生 自無有定性
若知此因緣 則達法實相
若知法實相 是則知空相
若能知空相 則為見導師
若有人得聞 如是世間相
雖行於世間 而不住世間
依止諸見人 不能及此事
云何行世間 而不依世間
若佛滅度後 有樂是忍者
佛則於其人 常現於世間
若人解達此 則守護我法
亦為供養我 亦是世導師
若人須臾間 世間性如此
是人終不為 惡魔所得便
若能達此義 則為大智慧
是人為大富 法財之施主
若知世如此 亦是具禁戒
彼忍力勇健 進取大精進
具足諸禪定 獲得大神通
智慧如實知 一切世間道
若能如是行 彼成就三昧
樂於寂靜處 則起於般若
隨聞是法處 則有佛不空
如是諸菩薩 不久坐道場
若有深知見 如是世間性
則能降眾魔 疾得無上道
如來復告聖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如來出過世間而說世間。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梵天。言世間者。我說五陰名為世間。貪著五陰名為世間集。五陰盡名為世間滅。觀察五陰不見二法。名為世間滅道。復次梵天。所言五陰。五陰者但有言說。於中取言語邪見名為世間。不捨是見名世間集。是見自相名世間滅。隨以何道不取是見。名世間滅道。梵天。我意在此。是故我今即此一尋身中。說世間苦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四聖諦者。未知何等是實聖諦。佛言。梵天。所言苦諦非實聖諦。梵天。所言苦集諦非實聖諦。梵天。所言苦滅諦非實聖諦。梵天。所言滅苦道諦非實聖諦。梵天。若彼苦是實聖諦者。一切牛䐗諸畜生等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皆受種種苦故。以是義故苦非實諦。梵天。若彼集是實聖諦者。六道眾生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因集生諸趣故。以是義故集非實諦。梵天。若彼滅是實聖諦者。一切世間墮邪斷見。說滅法者應有實諦。何以故。彼說滅法為涅槃故。以是義故滅非實諦。梵天。若彼道是實聖諦者。緣於一切有為道者。應有實諦。何以故。以彼依有為法。求離有為法故。以是義故道非實諦。梵天。是故當知。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非實聖諦。梵天。實聖諦者。知苦無生。是名苦實聖諦。知集無和合。是名集實聖諦。於畢竟滅法中。知無生無滅。是名滅實聖諦。於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實聖諦。梵天。實聖諦者。非妄語非實語。梵天。何者是妄語。所謂著我著眾生。著命著丈夫。著人著常見。著斷見。著有見。著離有見。著生見。著滅見。著生死見。著涅槃見。梵天。是名妄語。梵天。若不著如是見。不觸如是見。不取如是見。是名為實語。梵天。若行者言我知苦。是名妄語。若行者言我斷集。是名妄語。若行者言我證滅。是名妄語。若行者言我修道。是名妄語。何以故。以不隨順佛所許念故名妄語。梵天。云何隨順佛所許念。謂不憶念一切諸法。若不憶念一切諸法。是名隨順佛所許念。若行者。住是念中則不住一切相。若不住一切相則住實際。若住實際是名不住心。若不住心。是人名為非實語非妄語者。梵天。是故當知。若非實語非妄語者。是名聖人實聖諦也。梵天。言實實者古今實故。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如是。法界恒如是。世間涅槃亦如是常。如是故名為實聖諦。何以故。非離生死名為聖諦。亦非令取涅槃名為聖諦。梵天。若人證如是四諦。是名實語者。梵天。於當來世。有諸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是人說生相是苦諦。眾緣和合是集諦。滅法是滅諦。以不二法求相是道諦。梵天。我說彼愚癡人。是外道徒黨墮於惡道。我非其師。彼人非我聲聞弟子。如是之人隨外邪道破失法故。說言有諦。梵天。且觀我坐道場時。不得一法是實是妄語。若佛不得法。是法寧可於眾中有言說有論義有教化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以諸法無所得故。諸法離自性故。我菩提是無貪愛相。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若如來於法無所得者。以何義故。說如來坐道場名為佛。證何法故。說如來名為應正遍知。佛言。梵天。於汝意云何。我所說法。若有為若無為。是法為實為虛妄耶。梵天言。世尊。是法虛妄非實。修伽陀。是法虛妄非實。佛言。梵天。於汝意云何。若法虛妄非實。是法為有為無。梵天言。世尊。若法虛妄。是法不應說有不應說無。佛言。梵天。於汝意云何。若法非有非無。是法有得者不。梵天言。世尊。若法無者。彼法不得言有不得言無。佛言。梵天。若法非有非無。彼法云何證。梵天言。世尊。彼法不證。佛言。梵天。如來坐道場時。唯知虛妄顛倒所起諸煩惱染畢竟不生。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何以故。梵天。我所得法。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覺不可識。不可憶。不可取不可著。不可說不可難。出過一切境界。無語無說。無行不求。無有文字。無言語道。非識境界。無字非言語所說。梵天。彼法如是猶如虛空。汝乃欲於如是法中而得證耶。梵天言。不也世尊。諸佛如來甚為希有。成就不可思議未曾有法。深入大慈大悲。得如是寂滅相法。而以文字語言教人令得。世尊。若有眾生得聞是法能信解者。當知是人不從小功德來。何以故。世尊。是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何以故。世間不能信如是法故。佛言。梵天。云何是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梵天言。世尊。世間貪著諦。而是法無如是。此法非實非妄語。世間貪著法。而是法無法無非法。世間貪著涅槃。而是法無生死無涅槃。世間貪著善法。而是法無善無非善。世間貪著樂。而是法無苦無樂。世間貪著佛出世。而是法無佛出世。亦無涅槃。雖有說法。而是法非可說相。雖讚歎僧。而僧即是無為。是故此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世尊。譬如水中出火火中出水難可得信。如是煩惱中有菩提。菩提中有煩惱。是亦難信。何以故。如來得是虛妄煩惱之性。無法可證。有所說法而不可見。雖有所知而無分別。雖證涅槃而無所知。雖修諸行而不作二相。雖有證法而無所得。雖滅諸障而無所滅。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信解如是法義。當知是人得脫諸見。當知是人供養諸佛。以曾親近無量諸佛故。當知是人得善人護。以為一切諸善知識所護念故。當知是人信大妙法。以妙善根得增上故。當知是人善得法財大妙寶藏。以能守護佛法藏故。當知是人隨順作業。以能善作所作法故。當知是人種姓尊貴。以得生於如來家故。當知是人能行大捨。以捨一切諸煩惱故。當知是人得持戒力。以無起心破戒法故。當知是人得忍辱力。以是人能捨身命故。當知是人得精進力。以是人心不疲惓故。當知是人得禪定力。以燒一切不善法故。當知是人得智慧力。以離一切惡行見故。當知是人不為他敗。以過一切惡魔境故。當知是人怨不能伏。以離一切諸對敵故。當知是人不誑世間。以其不誑諸如來故。當知是人是真語者。諸法自性善能說故。當知是人是實語者。說第一義實法相故。當知是人得善護念。以諸如來所護念故。當知是人柔和軟善。以同止住善安樂故。當知是人名為大富。以是人有聖法財故。當知是人常能知足。以其具足行聖種故。當知是人易滿易養。以如是人離食貪故。當知是人得安忍力。以如是人到彼岸故。當知是人為能度者。以是人能度未度故。當知是人為能解者。以是人能解未解故。當知是人為能安者。以是人能安未安故。當知是人為能滅者。以令未脫得解脫故。當知是人為能示者。以能為人示正道故。當知是人知正道者。以是人能脫未脫故。當知是人為大醫王。以能善知諸法藥故。當知是人為如良藥。以療眾生煩惱病故。當知是人為有大力。以是人有智慧力故。當知是人有不退力。以有堅固畢竟法故。當知是人有精進力。以常修行不依他故。當知是人為如師子。以離怖畏毛竪等故。當知是人猶如大龍。以是人心善調柔故。當知是人為如大象。以其善能調伏心故。當知是人為如牛王。以其善能導大眾故。當知是人為大勇健。以能破壞諸魔怨故。當知是人為不畏者。以得遠離大眾畏故。當知是人無所畏懼。以是人得無畏法故。當知是人無所忌難。以是人能說諦法故。當知是人為如明月。以得滿足諸白法故。當知是人照明如日。以智慧光能照明故。當知是人為如燈炷。以離一切諸闇冥故。當知是人心堅如地。以得遠離憎愛心故。當知是人平等如地。以能容受諸眾生故。當知是人不住如風。以其不著一切法故。當知是人能淨如水。以蕩一切煩惱垢故。當知是人為如猛火。以燒一切諸動念故。當知是人如須彌山。以其堅固不可動故。當知是人金剛堅固如鐵圍山。不可壞故心堅固故。當知是人不可降伏。以一切怨不能伏故。當知是人不可度量。以非二乘所度量故。當知是人豐寶如海。以其多饒正法寶故。當知是人為如大海。以盡一切諸煩惱故。當知是人為不厭足。以常求法不厭足故。當知是人為滿足者。以有智慧知足法故。當知是人如轉輪王。以是人能轉法輪故。當知是人如帝釋王。以如是人住持色故。當知是人如梵天王。以如是人得自在故。當知是人為降大雨。以是人能雨法雨故。當知是人為降甘露。以甘露法雨眾生故。當知是人能自增長。以得諸根力覺分故。當知是人為到彼岸。以能出過世間溺故。當知是人為入彼岸。以其能入佛智慧故。當知是人則為近到。以其得近佛菩提故。當知是人則為無等。以足智慧增上滿故。當知是人為無等等。以有聞慧無等等故。當知是人不可測量。以過諸量非可測故。當知是人無有障礙。以樂說辯無滯著故。當知是人憶念堅固。以得具足聞持力故。當知是人則為能去。以是人得義隨順故。當知是人為得善意。以能觀察入正法故。當知是人善知眾生。以是人得眾生心故。當知是人勤行精進。以為利安諸世間故。當知是人為已出世。以是人心過世間故。當知是人為不可污。以心無染如蓮華故。當知是人不為所覆。以世八法所不覆故。當知是人為得快愛。以諸黠慧之所愛故。當知是人為可貴重。有多聞慧可貴重故。當知是人為他供養。以智慧人之所知故。當知是人所應供養。以諸天人所供養故。當知是人是可歸命。以諸眾生所歸命故。當知是人善人所貴。以諸聖人所歸敬故。當知是人則為可求。以二乘人所供養故。當知是人遠離所求。以離一切二乘行故。當知是人為不諂曲。以無點污諂曲法故。當知是人則為端正。以具威儀備成就故。當知是人最為可愛。以過世間一切色故。當知是人是為可依。以有威德得具足故。當知是人莊嚴具足。以有諸相莊嚴身故。當知是人間錯其身。以有八十隨形好故。當知是人則為能護。以是人能護佛種故。當知是人則為能收。以得不斷佛法種故。當知是人能遮諸惡。以其常能護聖僧故。是人諸佛見。是人得法眼。是人諸佛佛智記。是人滿足三忍。是人滿足道場。是人能降伏眾魔。是人已得一切智。是人能轉法輪。是人能作佛所作事。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如是甚深法義。聞已不驚。不增上驚不上上驚。是人則得如是功德。世尊。我以一劫若餘殘劫。說彼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猶不可盡。若諸佛菩提。如是難知難見難覺。能信能取。能受能持。能讀能誦。為他廣說如是等法。既能自住。復令他人住是法中。爾時如來。告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汝少分知彼諸菩薩摩訶薩色及功德。而讚歎之。如佛所知。以我具足有無障礙佛之智故。梵天。彼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等無量功德。復有無量過於是者。若有能知如來所說甚深之法。解義解句及解字者。則能證知彼甚深意。隨順不違。隨順相應。非不相應。能解其義不隨名字。如是菩薩知所說法。以依何等言語如來說法。以依何等意如來說法。以依何等方便如來說法。以依何等入如來說法。以依何等大悲如來說法。梵天。若有菩薩。知此如來五力行智。是菩薩於諸眾生作住持事。梵天言。世尊。何者如來五力行智。佛言。梵天。一者言語說法。二者意說法。三者方便說法。四者入說法。五者入大悲說法。梵天。如是名為如來所用五力行智。此深法中非諸聲聞辟支佛等所知境界。
梵天言。世尊。云何菩薩知如來言語說法。佛言。梵天。如來說過去法。說未來法。說現在法。說染法淨法。說善法不善法。說世間法出世間法。說有漏法無漏法。說有罪法無罪法。說有為法無為法。說我眾生人丈夫法。說得證法。說生死法涅槃法。梵天。當知是諸言說。如說幻事。應知以無決定故。說如夢事。虛妄見故。如響聲說從空聲出故。言說如影。因緣合故。言說如印。不轉入故。所說如焰。顛倒見故。如說虛空不生不滅故。無說可說。應知以無言語故。梵天。若菩薩能知如是諸說法者。是菩薩雖有一切言語說法。而於諸法無所言說。以不貪著法故。得無障礙樂說辯才。以是辯才乃至若於恒河沙等劫。種種說法無盡無礙。諸有所說不離法界故。不執著差別之相故。梵天。是名如來言語說法。梵天。云何菩薩知如來甚深意力方便說法。梵天。如來或染法說淨。或淨法說染。菩薩於此如來深意應如是知。梵天。云何如來染法說淨。梵天。以不見染法體故。如是如來染法說淨。梵天。云何如來淨法說染。梵天。以不見淨法體故。如是如來淨法說染。復次梵天。我依布施即示涅槃。凡夫無智不能善解隨意所說。唯諸菩薩善知我意。應如是信深善法意。作是思惟行布施者。於未來世得大富貴。而此法中。無有一法可從一念至於一念轉至後世。以彼涅槃非轉法故。若無一法可從一念至於一念轉至後世。即是一切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涅槃。持戒是涅槃。不作不起故。忍辱是涅槃。以念念滅故。精進是涅槃。無所取捨故。禪定是涅槃。以不貪味故。般若是涅槃。以不得相故。貪欲是實際。法性無欲相故。瞋恚是實際。法性無瞋相故。愚癡是實際。法性無癡相故。世間是涅槃。無退無生故。涅槃是世間。以其執著故。實語是虛妄。以生諸見故。虛妄是實語。為增上慢人故。
復次梵天。如來以隨意故。或自說言我是說常邊者。或自說言我是說染者。或自說言我是說斷邊者。或自說言我是說無業者。或自說言我是說無業作者。或自說言我是邪見者。或自說言我是不信者。或自說言我是不知恩者。或自說言我是劫盜者。或自說言我是吐者。或自說言我是不受者。而如來無有如此諸事。梵天。當知是為如來隨意。以依何意。憍慢眾生能捨我慢。梵天。如來依如是深意說法。梵天。若菩薩知如來隨行方便說者。若聞佛出世則能信受。示眾生善業色身果報故。若聞佛不出世亦信受。以是諸佛法性身故。若聞佛說法亦信受。以為憙樂文字眾生故。若聞佛不說法亦信受。諸佛法性不可說故。若聞有涅槃亦信受。以滅顛倒所起煩惱故。若聞無涅槃亦信受。諸法不生不滅相故。若聞有眾生亦信受。入世諦門故。若聞無眾生亦信受。入第一義故。梵天。菩薩摩訶薩如是善知如來隨行方便說法。於諸言說音聲無畏。應知亦能利益無量眾生。梵天。云何菩薩知如來方便說法。梵天。如來為眾生說布施。得大富故。持戒得生天故。忍辱得端正故。精進得具智故。禪定得寂靜故。慧捨諸煩惱故。多聞得智慧故。行十善業道得人天富樂成就故。慈悲喜捨得生梵世故。奢摩陀得毘婆舍那故。學地得無學地故。辟支佛地清淨消諸供養故。佛地示無量智故。涅槃滅一切苦惱故。梵天。我以如是善巧方便。為諸眾生讚說是法。如來實不得我眾生壽命及丈夫等。應知而如來亦不見布施。不見布施果。亦不見慳。不見慳果。亦不見持戒。不見持戒果。亦不見毀戒。不見毀戒果。亦不見忍辱。不見忍辱果。亦不見瞋恚。不見瞋恚果。亦不見精進。不見精進果。亦不見懈怠。不見懈怠果。亦不見禪定。不見禪定果。亦不見亂心。不見亂心果。亦不見般若。不見般若果。亦不見愚癡。不見愚癡果。亦不見苦樂。亦不見苦樂果。亦不見須陀洹。不見須陀洹果。乃至不見菩提。不見涅槃果。梵天。如來常為眾生說法。而諸眾生依如來教。如所說法如實修行勤修諸行。為何義修行勤行彼行。而諸眾生修行彼法。而不能得。而不能證。所謂須陀洹行。乃至阿羅漢果。乃至不得緣覺之地。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不得涅槃。以是義故。彼諸眾生。不得涅槃。不見涅槃。梵天。是名如來方便說法。梵天。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行。為令眾生攝取妙法。
梵天。云何菩薩知如來入說法。梵天。眼是入解脫門。如是耳鼻舌身意。是入解脫門。何以故。眼空無我無我所。自性爾故。耳鼻舌身意空無我無我所。自性爾故。梵天。當知諸入皆是入解脫門。應知正行則不誑故。如是色聲香味觸法。皆是入解脫門。所謂空門。無相門。無願門。不行門。不生不滅門。無所從來無所至去門。不退不生門。自性清淨寂靜門。復次梵天。如來於一切名字。示是解脫門。何以故。以諸名字無合無用故。以自性頑故。梵天。當知如來即於一切諸文字中說於聖諦。應知即於一切所說法中說解脫門。梵天。無有名字言語說法。諸佛如來不說實諦。梵天。如來說法無有法染。一切所說法中示解脫門。令入證智。令入涅槃。梵天。是名如來入說法門。梵天。菩薩摩訶薩應學此法。梵天。云何如來以大悲心。普為一切眾生說法。梵天。如來具有三十二種相應大悲。普為一切眾生說法。何等名為三十二種相應大悲。梵天。所謂一切法無我。而諸眾生不信不解。計言有我。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眾生。而諸眾生計有眾生。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壽者。而諸眾生計有壽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丈夫。而諸眾生計有丈夫。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所有。而諸眾生住於有見。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住。而諸眾生住於諸法。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歸處。而諸眾生樂於歸處。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非我所。而諸眾生著於我所。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所屬。而諸眾生計有所屬。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取相。而諸眾生皆有取相。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生。而諸眾生住於有生。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退生。而諸眾生住於退生。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染。而諸眾生染著諸法。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離貪。而諸眾生悉皆有貪。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離瞋。而諸眾生悉皆有瞋。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離癡。而諸眾生悉皆有癡。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所從來。而諸眾生著所從來。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所至去。而諸眾生著於後生。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作。而諸眾生皆有所作。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戲論。而諸眾生有諸戲論。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空。而諸眾生墮於有見。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相。而諸眾生取著於相。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法無願。而諸眾生悉皆有願。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眾生常共瞋嫌諍鬪。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邪見顛倒行於邪道。為欲令其住正道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墮於顛倒。墮於險難。住於非道。為欲令其入實道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眾生常為慳貪所縛。不知厭足奪他財物。以為教化令住聖財信戒聞捨慧慚愧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眾生。常為財物屋宅妻子恩愛。而作僮僕。於此危脆無堅之物。生堅固相。為欲令彼畢竟定知悉無常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凡夫眾生。身為怨賊。而常貪著供養恭敬名稱讚歎。以為親友。眾生雖謂是善知識。而是眾生惡知識也。為作親友真善知識。令其畢竟斷於眾苦。畢竟獲得涅槃樂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世間眾生皆樂行欺誑業。田宅等中邪命自活。以為說法令行正命出三界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一切諸法皆從因緣。勤修諸行乃得成就。而諸眾生墮於懈怠。是故不能得聖解脫。為令勤進獲得解脫堅固法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梵天。眾生棄捨無上大乘無礙勝法勝涅槃法。而求下劣小乘之法。所謂聲聞辟支佛乘。為彼眾生令知愛樂大乘之法。所謂令知觀察佛乘故。如來於此諸眾生等。而起大悲。梵天。如來如是於諸眾生。行三十二大悲之心。以是義故。如來名為行大悲者。若菩薩於眾生中。常能修集此三十二大悲心者。是菩薩摩訶薩則得名為大福田也。具大威德得為不退。為諸眾生利益應知。
說是大悲法門品時。三萬二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七萬二千天子得離垢法眼。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白佛言。世尊。此勝思惟梵天。云何聞是大悲法門相應說法。而不喜悅。梵天言。善男子。若識在二法則有喜悅。若識在無二實際法中。則無喜悅。善男子。譬如如來所作幻人。聞於如來所說法事。不喜不悅。如是善男子。知一切法皆如幻相。故於如來不生勝想。於餘眾生不生劣想。網明菩薩問梵天言。善男子。知一切法。云何名為如幻相耶。答言。善男子。若人分別一切諸法行二處者。汝當問之。問言。梵天。汝於何處行耶。答言。善男子。隨諸凡夫以何處行。吾於彼行。網明菩薩言。梵天。凡夫之人行於貪瞋愚癡身見戒取疑網我我所等所求邪道。善男子。汝豈可於是處行耶。梵天問言。善男子。汝欲得凡夫法決定相耶。答言梵天。我尚不見有諸凡夫。何況其法。梵天問言。善男子。若是諸法無決定者。汝心云何有彼貪欲瞋恚愚癡諸染法耶。答言無也。梵天言。善男子。一切諸法離於貪欲瞋恚癡相。行相亦如是。善男子。所有凡夫行即是賢聖行。無二無差別。善男子。一切行非行。一切說非說。一切道非道。曰何謂一切行非行。善男子。若人行道千萬億劫。然於法性不增不減故。一切行非行。曰何謂一切說非說。善男子。如來以不可說相說一切法故。一切說非說。曰何謂一切道非道。善男子。以無所至故。一切道非道。爾時世尊。讚勝思惟大梵天言。善哉善哉梵天。善哉梵天。若欲說法。當如是說。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二
大正藏第 15 冊 No. 0587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三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謂勝思惟大梵天言。善男子。汝說一切凡夫行處。吾於彼行者見有行相。梵天言。善男子。若我有所生處應有行相。問言。梵天。汝若不生云何教化諸眾生耶。梵天答言。佛所化生吾如彼生。網明菩薩言。佛化所生無有生處。梵天問言。寧可見不。答言。梵天。以佛力故見。梵天言。善男子。我生亦如是以業力故。網明菩薩問言。梵天。汝於起業中行耶。梵天答言。我實不於起業中行。問言。梵天。云何無業而言以業力故。梵天答言。善男子。如業力亦如是。是二不出於如。
爾時長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能入是大龍密意所說法中。當知彼人得大功德。何以故。世尊。聞是上人名字至難。何況復有聞其所說。世尊。譬如有樹不依地住。在虛空中而現根莖枝葉華果。如是世尊。此大人行相亦復如是。不住一切法。而於十方示現。有行有生退死。諸佛國土處處現見。而亦復有如是智慧辯才樂說。世尊。若有智慧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智慧自在力者。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普華。問長老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汝為證法性為不證耶。而不能如是以大智慧奮迅說法。佛說大德於智慧人中最為第一。大德。何以不現如是智慧辯才自在力耶。答言。善男子。隨智慧力。佛說我於聲聞弟子智慧人中最為第一能有所說。大德舍利弗。法性境界有多少耶。答言無也。大德舍利弗。若法性境界無多少者。汝云何言隨智慧力。佛說我於聲聞弟子智慧人中最為第一能有所說。答言。善男子。於聲聞中隨所得法而有所說。大德舍利弗。汝證法性境界有量相耶。答言無也。大德舍利弗。若如是者。汝云何言隨所得法而有所說。大德舍利弗。如法性無量相。證亦如是。如證說亦如是。何以故。法性無量相故。舍利弗言。善男子。法性非證相。大德舍利弗。若彼法性非證相者。汝出法性得解脫耶。答言不也。大德舍利弗。何故爾耶。答言。善男子。若出法性得解脫者。則壞法性。普華菩薩言。是故舍利弗。如汝證法。法性亦如是。舍利弗言。善男子。我為聽來非為說也。大德舍利弗。一切諸法皆入法性。此法性中寧有說者有聽者不。答言無也。大德舍利弗。若如是者。汝云何言我為聽來非為說耶。答言。善男子。佛說二人得福無量。一者專精說法。二者一心聽受。以是義故。普華應說我應聽受。大德舍利弗。汝入滅盡定能聽法耶。答言。善男子。入滅盡定。無有二行而聽法也。大德舍利弗。汝信諸法皆是自性滅盡相不。答言。善男子。如是諸法皆是自性滅盡之相。我信是說。普華菩薩言。若如是者。則舍利弗。常一切時不能聽法。何以故。以一切法常是自性滅盡相故。舍利弗言。善男子。仁能不起于定而說法耶。曰頗有一法非是定耶。答言無也。大德舍利弗。以是義故。當知一切愚癡凡夫應常在定。舍利弗言。以何定故。一切凡夫常在定耶。曰以不壞法性三昧故。舍利弗言。善男子。若如是者。凡夫聖人無有差別。大德舍利弗。如是如是。我不欲令凡夫聖人有差別也。何以故。聖人無所得一法。凡夫無所生一法。是二不過法性平等之相。舍利弗言。善男子。仁以何等。是諸法性平等之相。曰如舍利弗所得知見。大德舍利弗。汝生賢聖法耶。答言不也。汝滅凡夫法耶。答言不也。汝得賢聖法耶。答言不也。汝見凡夫法耶。答言不也。大德舍利弗。若如是者。汝何知見說言得法耶。答言。善男子。可不聞如。凡夫無智慧如。即是漏盡解脫如。漏盡解脫如。即是無餘涅槃如。普華菩薩言。大德舍利弗。如不異如不改如不變如不壞如。應以是如知一切法。爾時長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大火一切炷焰悉皆能燒。如是此諸善男子。所說法性悉皆能燒一切煩惱。佛言。舍利弗。如汝所言。是諸善男子。所說法性悉皆能燒一切煩惱。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問長老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佛說大德於智慧人中最為第一。何等是智慧。而舍利弗於智慧人中最第一耶。答言。善男子。所謂聲聞因聲得解。自照身相少分智慧。以是智慧。佛說我於聲聞弟子智慧人中最為第一。非菩薩中智慧第一。曰智慧是戲論相耶。答言非也。曰智慧非平等相耶。答言是也。曰今大德證平等智慧。云何而說智慧有量。答言。善男子。以法性相故智慧無量。隨入法性多少故智慧有量。曰頗有無量相法作有量說耶。答言無也。網明菩薩言。若如是者。云何舍利弗。依量說法。爾時舍利弗。默然不答。
爾時長老大迦葉。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是網明童子菩薩。以何因緣。號曰網明。爾時佛告網明童子菩薩言。善男子。現汝自身善根所成功德光明。令諸天人一切世間心得歡喜。其有福德善根熟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聞佛勅已。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作是語已。整服右肩右膝胡跪。即於右手白赤莊嚴羅網指間。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皆悉周遍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盲聾背傴無手無足種種諸病。貪惡眾生。愚癡裸形諸飢渴者。若縛若禁。貧窮惡色。老邁垂死及嫉妬等。種種苦惱。諸有慳貪破戒瞋恚。懈怠妄念。無慧不信。少聞少見。無慚無愧。墮邪疑網。是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快樂一切歡喜。無一眾生有貪欲恚愚癡憍慢憂愁患等不得快樂不歡喜者。其在佛前大會之眾。菩薩摩訶薩及諸聲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是諸大眾皆同一色金色無異。謂如來色。時會大眾皆悉如是。身中快樂心得歡喜。譬如菩薩入喜樂食發起莊嚴三昧無異。時諸大眾悉得希有。各各相見如佛無異。不見佛身為高己身為下。又以網明童子菩薩光明力故。尋時下方有四菩薩。從地踊出。名願力起菩薩。名勝賢菩薩。名智月光菩薩。名不可降伏菩薩。是四菩薩合掌而立。作是念言。何者是佛我欲禮敬。即聞空中聲曰。是網明童子菩薩光明力故。一切大眾同一金色與佛無異。時四菩薩發希有心。作如是言。我今實語。如此眾會其色無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即發誓言。若我此語誠實不虛。今世尊釋迦牟尼。當現異相令我得見供養禮事。爾時佛告網明童子菩薩言。善男子。止此神力。汝今已作佛所作事。汝今已令無量眾生住於佛道。爾時網明童子菩薩。受佛教勅。即止神力攝光明事。攝光明已。一切大眾威儀色相。還復如本身口無異。即時如來身相顯現在師子座如本無異。時四菩薩即見如來。頭面禮足而作是言。如來世尊。智慧境界不可思議。及網明童子菩薩。福德善根願力境界不可思議。依彼功德能與眾生。如是快樂令得歡喜。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此四菩薩從何所來。四菩薩曰。我等下方佛世界來。大迦葉言。其國何名佛號何等。四菩薩曰。國名現諸寶莊嚴。佛號一寶蓋。今現說法。大迦葉言。其佛國土去此幾何。四菩薩曰。佛自知之。大迦葉言。仁等今者何故來此。四菩薩曰。是網明童子菩薩光明照彼。我等遇之。即聞釋迦牟尼佛名。及聞網明童子菩薩。是故我等今來至此。見釋迦牟尼佛并網明上人。時大迦葉即白佛言。世尊。一寶蓋佛現諸寶莊嚴世界。去此幾何。佛言迦葉。彼國土去此過七十二恒河沙等諸佛國土。大迦葉言。世尊。是四菩薩發彼國來幾時至此。佛言迦葉。如一念頃。於彼國沒忽然而至。大迦葉言。希有世尊。然諸菩薩光明遠照。神通速疾甚為希有。今是網明童子菩薩光明遠照。是四菩薩發來速疾乃能如是。佛言迦葉。如汝所說。菩薩摩訶薩神通之力。所行速疾不可思議。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及。
爾時長老大迦葉。問網明童子菩薩言。善男子。仁現光明照此大會皆作金色。以何因緣。答言。大迦葉。可問世尊。當為汝說。時大迦葉。以此白佛。佛言。迦葉。是網明童子菩薩成佛之時。其會大眾同一金色。咸共信樂一切智慧。其佛國土乃至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諸大菩薩摩訶薩眾。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生彼菩薩當知如佛。佛言迦葉。如汝所說。生彼菩薩悉皆如佛。是時會中四萬四千人。聞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既發心已願生彼國。而白佛言。世尊。若網明童子菩薩得成佛時。我等皆當往生其國。
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是網明童子菩薩。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迦葉。汝自問之。於是大迦葉。自問網明童子菩薩言。善男子。仁者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網明菩薩言。大迦葉。若有人問幻化人言。仁者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幻化人當云何答。曰幻所化人無決定相。當何所云。答曰一切諸法皆亦如是無決定相。云何問言幾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曰幻所化人離於自相。無異無別無所志願。仁亦如是耶。仁若如是何能利益無量眾生。大迦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一切眾生性。一切眾生性即是幻性。幻性即是一切法性。於是法中。我不見有利。不見無利。大迦葉言。善男子。仁今豈可不令眾生住菩提耶。曰諸佛菩提有住相耶。答言無也。大迦葉。以是故我不令眾生住於菩提。我亦不令住於聲聞辟支佛道。大迦葉言。善男子。仁於今者為趣何所。曰我所趣者乃趣於如。曰如無所趣亦無有轉。曰如無趣亦無轉。一切諸法皆住如相。以是故我無趣無轉。大迦葉言。若一切法皆住如相無趣無轉。仁復云何教化眾生網明菩薩言。若人發願是則不能教化眾生。若人於法有轉。是亦不能教化眾生。大迦葉言。善男子。仁可不轉眾生生死世間耶。大迦葉。我尚不得世間。何況於世間中而轉眾生。大迦葉言。善男子。仁可不令眾生得涅槃耶。大迦葉。我尚不見涅槃。何況教化眾生令得涅槃。大迦葉言。善男子。如其仁者不得世間不得涅槃。何故諸菩薩行菩薩行。為救無量諸眾生故行於菩提。此豈不為滅度眾生耶。大迦葉。若菩薩見於世間分別涅槃。取眾生相行菩提者。此則不應說為菩薩。大迦葉言。善男子。仁者今於何處行耶。大迦葉。我非世間中行。非涅槃中行。亦復不以眾生相行。大迦葉。如汝所問。仁者今於何處行者。如佛所化人行處。吾於彼行。大迦葉言。佛所化人無有行處。大迦葉。當知一切眾生行處亦如是相。大迦葉言。善男子。佛所化人無貪恚癡。若使一切眾生所行如是相者。一切眾生貪欲恚癡為何所趣。大迦葉。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大迦葉。汝今寧有貪恚癡不。答言無也。曰是貪恚癡為盡滅不。答言不也。曰若大迦葉。今無貪欲瞋恚愚癡。亦不盡滅者。汝置貪恚癡於何所耶。答言。善男子。凡夫之人從顛倒起妄想分別生貪恚癡。賢聖法中善知顛倒之實性故。是以不起妄想分別。故無貪欲瞋恚愚癡。大迦葉。於汝意云何。若法從顛倒起。是法為實為虛妄耶。答言。善男子。是法虛妄非是實也。曰若法非實可令實耶。答言不也。曰若法非實。汝大迦葉。於中欲得貪恚癡耶。答言不也。曰若如是者。為於何所是貪恚癡能染眾生者。答言。善男子。若如是者。一切諸法從本已來。自性離於貪恚癡相。網明菩薩言。大迦葉。是故我說一切法相如佛所化。說是法時。四萬四千菩薩得柔順法忍。爾時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若有得聞網明童子菩薩名者。彼人不復墮三惡道。若有得見網明童子菩薩身者。當知彼人一切魔業不能障難。若有眾生得聞網明童子菩薩所說法者。彼諸眾生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若蒙網明童子菩薩所教化者。彼諸眾生於大菩提畢竟不退。世尊。願說網明童子菩薩善根功德莊嚴佛土。佛言迦葉。是網明童子菩薩。隨其所在諸佛國土遊行之處。皆能利益無量眾生。迦葉。如是網明童子菩薩。所放光明汝見不耶。答言已見。佛言迦葉。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芥子尚可算數。今是網明童子菩薩。光明所照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彼諸眾生不可數也。迦葉汝知。網明童子菩薩所放光明利益尚爾。何況說法所利益者。汝今諦聽。我當少分說其功德善根莊嚴淨佛國土。迦葉。是網明童子菩薩。過七百六十萬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曰普光自在王如來應正遍知。世界名曰集妙功德。迦葉。其佛往趣菩提樹時。國中諸魔及魔眷屬諸天人民。皆悉畢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其佛國土地平如掌。柔軟細滑如迦陵伽安樂處地。一切諸寶以為莊嚴。世界無有三惡道名。亦無八難。其佛國土無有高下瓦礫蕀刺土石等穢。妙寶蓮華以為莊嚴。彼諸蓮華皆是真寶出美妙香。世界長廣。迦葉。彼佛世界有如是等勝功德集。普光自在王如來。多有無量諸菩薩僧。一切善修無量法門。悉得無量自在神通。皆以光明莊嚴其身。得陀羅尼諸勝三昧無礙辯才。善能說法。彼諸菩薩光明神力無不通達。悉得諸通無畏辯才。善能降伏諸魔怨敵。彼諸菩薩修行念慧生慚愧等。上妙智慧諸勝功德以修其心。迦葉。彼佛國土無女人名。其諸菩薩皆悉化生。於寶蓮華中結加趺坐。禪喜樂食。諸所須物。經行之處房舍床榻園林浴池。應念即得。
迦葉。彼普光自在王如來。不以文字說法。但放光明照諸菩薩。即得無生法忍。復照十方通達無礙。令諸眾生得離煩惱。又其光明常出三十二種淨妙法音。何等三十二。謂一切法空。以離諸見清淨故。一切法無相。以離一切分別所分別故。一切法無願。以出三界故。一切法離欲。以自性寂滅故。一切法離瞋。以無有礙相故。一切法離癡。以無闇冥故。一切法無所從來。以本不生故。一切法無去。以無所至故。一切法無住。以無所依住故。一切法過三世。以去來現在無所有故。一切法無異。以其性一故。一切法不生。以離於業報故。一切法無業報。以不見因故。一切法非作。以非可作故。一切法無名。以不可得立名故。一切法無起。以不生不滅故。一切法不實。以本不起故。一切法實。以一道門平等故。一切法無眾生。以不見眾生故。一切法無我。以第一義攝故。一切法鈍。以無所知故。一切法捨。以離憎愛故。一切法離煩惱。以無有取故。一切法無煩惱。以自性不染故。一切法一相。以實際平等故。一切法離相。以常寂定故。一切法住實際。以性不壞故。一切法如相住。以本不壞故。一切法入法性。以遍入故。一切法無緣。以諸緣不合故。一切法諸緣生。以滿足平等故。一切法是菩提。以如實見故。一切法是涅槃。以不成就故。迦葉。彼普光自在王如來光明。常出如是三十二種淨妙法音。迦葉。若有眾生生彼國者。當知是人能作佛事。迦葉。彼佛世尊壽命無量。迦葉。彼佛國土。無有魔事能與諸菩薩而作留難。長老大迦葉白佛言。世尊。若其有人欲得清淨佛國土者。應取如彼網明菩薩所修善根功德莊嚴清淨佛土。佛言迦葉。是網明童子菩薩。乃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諸如來所。發清淨願修行功德莊嚴具足故。得如是清淨佛土。是故迦葉。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欲取如是淨佛國土。應學網明童子菩薩所修願行。
爾時勝思惟梵天謂網明童子菩薩言。仁者已得從佛受記。網明童子菩薩言。梵天。一切眾生皆如來授記。曰於何事中而得授記。曰隨業受報而得受記。曰汝作何業而得受記。問言梵天。若業非身作。非口作。非意作。是業可得示不。梵天答言。不可示也。問言梵天。仁以何故而作是說。梵天。頗有菩薩行可作相耶。答言不也。以菩提非諸行相故。問言梵天。菩提是起作相耶。答言非也。以菩提是無為非起作相。問言梵天。可以起作相得無為菩提不。答言不也。網明菩薩言。梵天。是故當知依此義意何等處。無業無業果不作不行。是菩提。如菩提說亦如是。如說受記亦如是。不可以起作法而得受記。
梵天問言。善男子。汝不行六波羅蜜。然後得受記耶。答言梵天。如汝所說。菩薩行六波羅蜜。而得受記。梵天。若菩薩捨一切煩惱名為檀波羅蜜。於諸法無所起名為尸波羅蜜。於諸法無所傷名為羼提波羅蜜。於諸法離相名為毘梨耶波羅蜜。於諸法無所住名為禪波羅蜜。於諸法無戲論名為般若波羅蜜。梵天。菩薩如是行六波羅蜜。於何處行。梵天言。善男子無處行也。何以故。凡有所行皆是不行。若行即是不行。若不行即是行。網明菩薩言。梵天。以是義故。當知無所行是菩提。如汝所問。汝得受菩提記者。如真如法性得受記。我亦如是受記。梵天。依此法應知無行是菩薩行。梵天。如汝所言汝得受記。如真如及法界受記。如是我受記。梵天言。善男子無有真如法界受記。網明菩薩言。梵天。如是相記如真如法界。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菩薩以何行故。得為諸佛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言梵天。若菩薩不行生法不行滅法。不行善法。不行不善法。不行世間法。不行出世間法。不行有漏法。不行無漏法。不行有罪法。不行無罪法。不行有為法。不行無為法。不行修道。不行斷除。不行世間。不行涅槃。不行見法。不行聞法。不行覺法。不行知法。不行施。不行捨。不行戒。不行覆。不行忍。不行善。不行發。不行精進。不行禪。不行三昧。不行慧。不行行。不行知。不行得。梵天。若菩薩如是行者。諸佛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何以故。梵天。諸有所行皆有所是。無所是是菩提。諸有所行皆是分別。無分別是菩提。諸有所行皆是起作。無起作是菩提。諸有所行皆是戲論。無戲論是菩提。梵天。依此義故。是以當知。若菩薩過諸所行則得受記。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世尊言受記。受記者。以何等法名為受記。佛言梵天。離諸法二相名為受記。不分別生滅名為受記。離身口意業相名為受記。梵天。我念過去。爾時有劫名曰善見。我於彼劫供養七十二那由他佛。是諸如來不授我記。又過是劫劫名善化。我於彼劫供養七十二億佛。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又過是劫劫名梵歎。我於彼劫供養八萬八千佛。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又過是劫劫名無咎。我於彼劫供養三萬二千佛。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又過是劫劫名莊嚴。我於彼劫供養四千八萬佛。皆以一切供養之具而供養之。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梵天。我於往昔已曾一劫及餘殘劫。供養諸佛。盡心恭敬尊重讚歎。淨修梵行。一切布施。一切持戒及行頭陀。離於瞋恚。忍辱慈心。如所說行勤修精進。一切所聞皆能受持。獨處遠離入諸禪定。隨所聞慧讀誦思問。是諸如來亦不授我記。何以故。以依止文字問於諸佛。是以諸佛不授我記。何以故。以依止所行故。是以當知。若諸菩薩出過諸行則得受記。梵天。我於是後見然燈佛。即得無生法忍。時然燈佛授我記言。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我於爾時。出過諸行滿足六波羅蜜。何以故。若菩薩能捨諸相名為檀波羅蜜。能滅諸所受持名為尸波羅蜜。不為境界所傷名為羼提波羅蜜。離諸所行名為毘梨耶波羅蜜。不憶念一切法名為禪波羅蜜。能忍諸法無生性故。名為般若波羅蜜。梵天。我於然燈佛所。滿足如是六波羅蜜。
梵天。我從初發菩提心已來所作布施。於此捨相布施。百分不及一。百千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持戒行頭陀。於此常滅戒。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柔和忍辱。於此畢竟忍法。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發勤精進。於此不取不捨精進。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禪定獨處。於此無住禪定。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梵天。我從初發心已來思惟籌量智慧。於此無戲論智慧。百分不及一百千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梵天。是故當知。我於爾時已得滿足六波羅蜜。梵天言。世尊。世尊云何名為滿足六波羅蜜。佛言梵天。若不念施。不依止戒。不分別忍。不取精進。不住禪定。不二於慧梵天。是名滿足六波羅蜜。
梵天言。世尊。滿足六波羅蜜已。能滿足何法。佛言梵天。滿足六波羅蜜已。能滿足薩婆若。梵天言。世尊。云何滿足六波羅蜜已。能滿足薩婆若。佛言梵天。布施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持戒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忍辱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精進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禪定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智慧平等即是薩婆若平等。以是平等一切法。名為薩婆若。
復次梵天。滿足布施相持戒相忍辱相精進相禪定相智慧相。是名薩婆若。梵天。如是滿足六波羅蜜。能滿足薩婆若。梵天言。世尊。何者是薩婆若滿足。佛言梵天。若眼不見色。乃至意不知法。梵天。若如是觀察內外六入。是名滿足薩婆若。梵天。如是滿足薩婆若。所謂不著眼。乃至不著意。以是義故。名為如來無障無閡薩婆若智。梵天。薩婆若於法無所受。何以故。以薩婆若非受法器故。梵天。言非器者此名無物。能受盛故。言無物者則名為空。空同虛空是名薩婆若。以是義故。不能受法。梵天。譬如一切所作皆依虛空。而彼虛空無所依也。如是薩婆若智。皆從薩婆若出。而薩婆若無所依也。
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所說薩婆若。薩婆若者為何謂耶。以何義故名薩婆若。佛言梵天。一切諸行彼薩婆若智知所謂聲聞辟支佛及一切世間。以是義故名薩婆若。諸有所行平等智。知諸心。知諸行。知諸慈悲。知諸學。知諸發起修行故。名薩婆若。能離一切諸相。能破一切諸覺故。名薩婆若。如實知說不說。如實知一切眾生心行故。名薩婆若。如實知一切證智故。名薩婆若。如實知無學智聲聞辟支佛智。如實知一切種智。皆是薩婆若中出。以是義故名薩婆若。如實知正行皆從薩婆若出故。名薩婆若。如實知一切藥故。名薩婆若。能令一切病滅故。名薩婆若。能離一切縛故。名薩婆若。能除一切煩惱習氣故。名薩婆若。常在一切定故。名薩婆若。一切法中無疑故。名薩婆若。從彼薩婆若。出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慧故。名薩婆若。知一切智慧方便相故。名薩婆若。梵天。一切諸法方便從此法出故。名薩婆若。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希有世尊。諸佛如來智慧甚深心無所緣。而知一切眾生心心所行。世尊。彼薩婆若有如是等無量功德。其誰智慧。善男子善女人。聞薩婆若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三
大正藏第 15 冊 No. 0587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四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悕望功德利而發菩提心者。不得名為發大乘也。何以故。一切諸法無功德利。以無對治處故。世尊。菩薩摩訶薩不應為功德利故發菩提心。但為大悲故。為滅眾生諸苦惱故。生諸善法故。解脫諸邪見故。滅除諸病故。捨我所貪著故。不觀憎愛故。不沒世法故。厭患有為故。安住涅槃故。發菩提心。世尊。菩薩不應於諸眾生求其恩報。亦不應觀作與不作。又於苦樂心不傾動。
世尊。何謂菩薩摩訶薩諸善根清淨。佛言。善男子。菩薩善根若生轉輪聖王位處。不得名為善根清淨。若生帝釋王中若生梵天王中。亦不得名善根清淨。在所生處乃至畜生自不失善根。亦令眾生生諸善根。是名菩薩善根清淨。復次網明。云何菩薩善根清淨。善男子。布施善根清淨。以捨一切資生故。持戒善根清淨。以除熱惱得清涼故。忍辱善根清淨。以心不分別故。精進善根清淨。以離懈怠故。禪定善根清淨。以不念餘乘故。智慧善根清淨。以離諸見故。慈善根清淨。以平等見故。悲善根清淨。以直心清淨故。喜善根清淨。以樂諸法不生愛故。捨善根清淨。以離諸過故。不捨菩提心善根清淨。以不貪聲聞辟支佛地故。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於大會。默然而住無所論說。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世尊此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會坐。云何於此所說法中。默然而住無所論說。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汝今於此所說法中。可少說之。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所證法為何等相。佛言。文殊師利。佛所證法無有相貌。文殊師利言。世尊。彼法可說可演可論不。佛言。文殊師利。彼法不可說不可演不可論也。文殊師利言。世尊。若彼法不可說不可演不可論者。則不可示。
爾時勝思惟梵天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汝不為眾生演說法耶。文殊師利問言。梵天。於法性中頗有二相耶。答言無也。文殊師利問言。梵天。一切諸法不入法性中耶。答言如是。文殊師利言。若彼法性是不二相。一切諸法入法性中。云何當為眾生說法。梵天。問言。頗有說法亦無二耶。答言梵天。若決定得說者聽者。可有說法而無有二。梵天問言。如來豈可不說法耶。答言梵天。佛雖說法不以二相。何以故。如來說法無二說故。雖有所說而無二也。梵天問言。若一切法無二。云何諸凡夫無二作二。答言梵天。凡夫之人貪著我故分別為二。若不二者終不為二。雖復種種分別為二。然其實際無有二相。梵天問言。云何而識無二法耶。答言梵天。若無二可識則非無二。何以故。梵天。無二相者不可識也。梵天。而如來不說二法。彼法如說無如是也。何以故。以彼法無名字章句故。梵天問言。如來說法取何法耶。答言梵天。如來說法無所取也。梵天問言。佛所說法可不取涅槃耶。問言梵天。於涅槃中涅槃有取捨耶。答言。涅槃不去不來。文殊師利言。如是梵天。佛所說法不去不來。梵天問言。是法云何聽。答言。如所說。梵天問言。云何如所說。答言梵天。如不識不聞。如不識不聞如是說。梵天問言。誰能聽如來如是法。答言梵天。不著不漏諸境界者。梵天問言。誰能知是法。答言梵天。以何等人不諍訟無識不隨喜者。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名多諍訟。答言梵天。若比丘是好是惡。是相應是不相應。此名諍訟。是理是非理此名諍訟是垢是淨此名諍訟。是善是不善此名諍訟。是法可呵是法不可呵。是法有漏是法無漏。是法世間是法出世間。是法有為是法無為。是持戒是破戒。是可作是不可作。是可得是不可得。梵天。此名諍訟。梵天。若於法中有高下心貪著取受。皆是諍訟。佛所說法無有諍訟。梵天。樂戲論者無不諍訟。樂諍訟者無沙門法。樂沙門法者無有妄想。梵天問言。云何比丘隨佛語隨佛教。答言梵天。若比丘稱讚毀辱其心不動。是名隨佛教。不隨文字語言。是名隨佛語。又若比丘滅一切法相。是名隨佛教。不違於義。是名隨佛語。又若比丘守護於法。是名隨佛教。不違佛語。是名隨佛語。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能守護法。答言梵天。若比丘不違平等不壞法性。是則名為能守護法。梵天問言。云何比丘親近於佛。答言梵天。若比丘於諸法中。不見有法若近若遠。是則名為親近於佛。梵天問言。云何比丘給侍於佛。答言梵天。若比丘身口意無所作。是名比丘給侍於佛。梵天問言。誰能供養佛。答言梵天。不起罪業。不起福業。不起無動業者。梵天問言。誰能見佛。答言梵天。若不著肉眼。不著天眼。不著慧眼。不著法眼。不著佛眼者。梵天問言。誰能見法。答言梵天。不逆諸因緣法者。梵天問言。誰能順見諸因緣。答言梵天。不起平等。不見平等。不生不滅者。梵天問言。誰得真智。答言梵天。不生不滅諸漏法者。梵天問言。誰能隨學如來戒。答言梵天。不起不受不取不捨者。梵天問言。誰名正行。答言梵天。不隨三界者。梵天問言。誰為善人。答言梵天。不受後身者。梵天問言。誰為樂人。答言梵天。無我無我所者。梵天問言。誰為得脫。答言梵天。不壞縛者。梵天問言。誰為得度。答言梵天。不住世間不住涅槃者。梵天問言。漏盡比丘盡何事耶。答言梵天。若有所盡不名漏盡。知諸漏空相。隨如是知名為漏盡。梵天問言。誰為實語。答言梵天離諸言論道者。梵天問言。誰為入道。答言。梵天。凡夫者有入道聖行者。知一切有為法無所從來無所至去。則無入道。梵天問言。誰能見聖諦。答言。梵天。若於諸法無所見者。何以故。隨所有見皆為虛妄。無所見者乃名為實。梵天問言。不見何法名為見諦。答言。梵天。不見一切法名為實諦。梵天問言。如是實法當於何求。答言。梵天。當於四顛倒中求。梵天問言。汝以何意作如是說。答言。梵天。求四顛倒。不得常不得樂。不得我不得淨。若不得常以常無故。是即無常。以何處無樂。是即為苦。以何處無我。是即無我。以何處無淨。是即不淨。梵天。諸法無我是為聖諦。若人求實諦。是人不識苦。若人斷集。是人不識集。若人見滅。是人不識滅。若人求道。是人不識道。梵天問言。云何修道。文殊師利答言。梵天。若不分別是法是非法。離於二相。名為修道。以如是道。求一切法不可得故。是名為道。如是道者。不住世間不住涅槃。何以故。不離不至乃名聖道。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云何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答言。善男子。若優婆塞不起二見。云何名為不起二見。謂不起我見不起他見。不起我見不起佛見。不起我見不起法見。不起我見不起僧見。是名優婆塞歸依佛法僧。復次善男子。若優婆塞不以色見佛。不以受想行識見佛。是名優婆塞歸依佛。善男子。若優婆塞不分別諸法。不戲論諸法。是名優婆塞歸依法。善男子。若優婆塞信無為法僧。而不離有為法信無為法。是名優婆塞歸依僧。復次善男子。若優婆塞不見佛不見法不見僧。是名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是諸菩薩發菩提心者。為趣何所。答言。善男子趣於虛空。何以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虛空故。平等行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答言。善男子。若菩薩知一切發非發。一切法非法。一切眾生非眾生。是名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佛言。世尊。所言菩薩。菩薩者為何謂耶。以何義故名為菩薩。佛言。善男子。若菩薩於邪定眾生起大悲心。於正定眾生不見殊異。故名菩薩。何以故。善男子。菩薩不為正定眾生。不為不定眾生故發心。但為度脫邪定眾生故。而起大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名菩薩。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於邪定眾生起大悲心。願大菩提。故名菩薩。爾時名菩提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樂說。以何義故名為菩薩。佛言便說。菩提菩薩言。譬如若男子女人受一日八戒無毀無缺。若菩薩如是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常修淨行。故名菩薩。世尊。若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道場不動心故。名為菩薩。堅意菩薩言。若菩薩成就深固慈心常念眾生。故名菩薩。度眾生菩薩言。譬如橋船渡人不惓無有分別。若菩薩有如是心。度一切眾生。故名菩薩。斷惡道菩薩言。若菩薩於諸佛國土足投地處。即時一切惡道皆滅。故名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言。若菩薩眾生見者。即得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稱其名得免驚怖。故名菩薩。得大勢至菩薩言。若菩薩足投地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菩薩。無疲惓菩薩言。若菩薩劫數猶如恒河沙等。為一日夜。以如是日三十為月。數如是月十二為歲。以是歲數。若過百千萬億數劫。得值一佛。如是乃於恒河沙等諸如來所。行諸梵行修集功德。然後乃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不休息無有疲惓。故名菩薩。導師菩薩言。若菩薩於墮邪道諸眾生等。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報。故名菩薩。大彌樓山菩薩言。若菩薩於一切法無所分別。如彌樓山一於眾色。故名菩薩。那羅延菩薩言。若菩薩不為一切煩惱所壞。故名菩薩。心力菩薩言。若菩薩以心思惟一切諸法。而自身心不壞不損。故名菩薩。師子遊步自在菩薩言。若菩薩於諸論中不怖不畏。得深法忍。能使諸魔一切外道悉皆驚怖。故名菩薩。不可思議菩薩言。若菩薩知心及法不可思議。無所思惟無所分別。故名菩薩。善寂天子言。若菩薩能於一切天宮中生。而無所染亦不得是無染之法。故名菩薩。實語菩薩言。若菩薩有所發言常以真實。乃至夢中亦無妄語。故名菩薩。喜見菩薩言。若菩薩能見一切色皆是佛色。故名菩薩。常悲菩薩言。若菩薩見墮生死苦惱眾生。不著自身一切諸樂。唯除法樂教化眾生。故名菩薩。心無礙菩薩言。若菩薩能於一切煩惱眾魔。而不瞋礙。故名菩薩。常喜根菩薩言。若菩薩常以喜根自滿其願。亦滿他願所作皆辦。故名菩薩。散疑女菩薩言。若菩薩於一切法中不生疑悔。故名菩薩。師子童子菩薩言。若菩薩亦無男法亦無女法。而現一切種種色身。以為成就諸眾生故。故名菩薩。寶女菩薩言。若菩薩於諸寶中不生愛樂但樂三寶。故名菩薩。毘舍佉達多優婆夷言。若菩薩有所得者則無菩提。若不得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一切法。故名菩薩。跋陀婆羅大賢士言。若菩薩有諸眾生聞其名者。即得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菩薩。寶月童子言。若菩薩常能修行童子梵行。乃至不以心念五欲。何況身受。故名菩薩。忉利天子曼陀羅華香菩薩言。若菩薩持戒熏心常流功德諸善法香。不流餘香。故名菩薩。作喜菩薩言。若菩薩喜樂三法。謂供養佛。守護正法。教化眾生。故名菩薩。勝思惟梵天言。若菩薩見一切法皆是佛法。故名菩薩。彌勒菩薩言。若菩薩眾生見者即得入於大慈三昧。故名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言。若菩薩雖說諸法。而不起法想。不起我想。不起他想。故名菩薩。網明童子菩薩言。若菩薩光明能滅一切眾生諸煩惱闇。故名菩薩。普華菩薩言。若菩薩見滿十方諸佛世界眾華敷榮。故名菩薩。如是諸菩薩隨其樂說辯才。各各說已。爾時佛告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善男子。若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亦復能捨一切福事與諸眾生故名菩薩。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善男子。仁者今以何行為行。答言。梵天。以何等行一切有為法諸眾生行。我如是行。梵天問言。一切有為法諸眾生以何為行。答言。梵天。諸佛所行。是一切有為法諸眾生行。梵天問言。諸佛以何為行。答言。梵天。諸佛以第一義空為行。梵天問言。善男子。若一切凡夫所行諸佛亦以是行。佛與眾生有何差別。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梵天。仁者欲令空中有差別耶。答言不也。文殊師利問。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如來可不說一切法空耶。答言如是。文殊師利言。是故梵天。一切諸法無有差別。是諸行相亦復如是無差別相。是故如來不說諸法有種種相。
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如諸言語所說行者。何等名行。答言。善男子。以何等處有四正行。是人名為行處。梵天。善男子。以何等人行四梵行。彼人所行非是梵行。以何等行行四梵行。彼人名為成就梵行。善男子。雖於空閑曠野中行。離於梵行。彼人不名成就梵行。非是善巧知於梵行。善男子。復有雖於樓殿堂閣金銀床榻妙好被褥。於此中行成就梵行。彼人真實成就梵行。真是善巧知於梵行。曰若見我見非智見耶。答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善男子。若見我見彼非智見。善男子。如人如實善知金性。則知柔軟不柔軟者。如是。見我能清淨智。曰為說何者是我見耶。答言善男子。所謂無我法體常也。善男子。我常無體本來不成。以彼如是畢竟決定。故說名我。曰如我解文殊師利所說法義。若見我者即是見佛。何以故。我體佛體無分別故。文殊師利。何等人能見如來耶。答言。善男子。若能不改我見相者。何以故。我見法見佛見平等。曰頗有無所行名為正行耶。答言有。善男子。若不行一切有為法者。是名正行。曰云何而行名為正行。答言。善男子。若不為知故行。不為斷故行。不為證故行。不為修故行。是名正行。曰頗有人不見佛而彼人慧眼清淨。答言有。善男子。諸佛如來不見二相。彼人則有聖眼清淨。曰慧眼見何等法。答言。善男子。若見一法不名慧眼。善男子。慧眼不見有為諸法。亦復不見無為法也。何以故。以彼般若無分別故。以是義故。般若不見有為諸法。彼無為法亦過慧眼。是故不見。曰頗有正行比丘不得道果。答言有。善男子。於正行中無果無得亦無正行。彼處亦無修行一法。善男子。亦於彼處無果可得。以無分別故。善男子。若不得一法乃名為得。善男子。若分別言我有所得。彼人我慢。以正行中無增上慢。以無增上慢則無證無得。曰為得何法說名得道。答言。善男子。以何等法不生本來不生後亦不生。為得彼法故說實法。曰若法不生何等法證。答言。善男子。若知不生即說彼知。名為證法。見有為法一切不生。是即名為得證正定。曰以何名為證正定耶。答言。善男子。我及涅槃平等無二。無有差別。故說名為證正定也。以隨正定。是故說名證正定也。以畢竟得平等法故。說名正定。又以能令得了義故。說名正定。以不戲論諸三昧故。說名正定。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言。誠如汝說。如是文殊師利。汝說此法時。七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三萬二千諸天。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有十千人離欲得定。有二百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法王子。能作佛事大饒益眾生。令無量眾生入於涅槃。佛言。善男子。汝亦饒益無量眾生令入涅槃。文殊師利問言。梵天。汝謂眾生有數量耶。答言不也。問言。梵天。頗有眾生如來說不。又頗有眾生有眾生體不。答言無也。問言。梵天。於汝意云何。汝謂如來有生有滅耶。答言不也。問言。梵天。若如是者。何等眾生如來令入於涅槃耶。梵天答言。以何等法性。文殊師利法王子。如是說法。如是無世間無涅槃。文殊師利言。梵天。如是如是。如來不見世間。不見涅槃。梵天。如來所化聲聞弟子。彼人亦不見世間。不見涅槃。梵天。所言涅槃唯是言說。然無有人行於世間。亦無有人行於涅槃。梵天問言。諸有所說諍訟言語。如此言語說何等法。答言梵天。是戲論耳。不說眾生。梵天。若有戲論。然則常無我慢。以是義故。於無物中而戲論也。以知無實有戲論故。不見戲論。若不見戲論。彼人不行世間。若不行世間則不異見。以不異見故說涅槃。梵天問言。文殊師利。所言入涅槃者。以何等對治而說涅槃。答言梵天。入涅槃者。彼此因緣不相和合。不起無明。不起世間行。若不起行是則不生。若不生者即名涅槃。若不起諸行名為寂靜。彼法名為得證聖道。以常不生。如是名為說四聖諦。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如仁所說皆是真實。文殊師利言。善男子。一切言說皆是真實。曰虛妄言說亦真實耶。答言如是。何以故。善男子。是諸言說皆為虛妄。無處無方。若法虛妄無處無方。即是真實。以是義故。一切言說皆是真實。善男子。提婆達多所有語言與如來語無異無別。何以故。諸有言說一切皆是如來言說。不出如故。諸有言語所說之事。一切皆以無所說故。得有所說。是以一切言說皆等。文字同故。文字空故。曰如來可不說凡夫語賢聖語耶。文殊師利言如是。善男子。可不如彼文字言語聖人說法。凡夫亦以文字章句有所說耶。答言如是。曰頗有文字分別言語。此是凡夫文字言語。此是聖人文字言語耶。答言無也。文殊師利言。善男子。如彼言語名字章句。不分別無分別。如是一切聖人離諸分別。是故聖人無名字說。聖人所行非言語相。亦非法相。非眾生相。如鼓䗍等眾緣和合而有音聲。是諸音聲無所分別。如是善男子。諸賢聖人。善知一切眾因緣故。於諸言說悉皆平等無所分別。平等行菩薩言。文殊師利。如佛所說。大眾集會當行二事。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文殊師利。何者如實說法。何者是聖默然。答言。善男子。若說法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是名如實說法。若知法即是佛。離相即是法。無為即是僧。是名聖默然。又善男子。若依四念處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於一切法無所憶念。是名聖默然。若依四正勤。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於平等不作平等非不作平等。是名聖默然。若依四如意足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不捨身口意。是名聖默然。若依五根五力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不隨他語而有所信。為不取不捨故分別諸法。一心安住無念念中。若信諸法自性清淨。離一切戲論諸因緣行。是名聖默然。若依七菩提分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常行捨心無所分別。無增無減。是名聖默然。若依八聖道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知諸法相如彼栰喻。不依法行。不依非法行。是名聖默然。善男子。於三十七菩提分法。若能以言語建立開示分別演說。是名如實說法。如實說故。是名如實說法。若身證是法。而不離身見法。亦不離法見身。於是觀中不見二相不見不二相。如是現前見而不見。是名聖默然。
復次善男子。若不妄想著我。亦不妄想著他。不妄想著法非法非非法妄想。而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得不可說法想。能離一切名字言語音聲。得不動處入離行心。是名聖默然。復次善男子。若於一切眾生。知諸根力如是說法。是名如實說法。若常在於定心不散亂。是名聖默然。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如我解文殊師利所說法義。諸聲聞人辟支佛等。一切無有如實說法。無聖默然。何以故。不能了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亦復不能常在定故。文殊師利。世間若有以真實語而問言。曰誰是世間如實說法。何者世間聖默然住。當為說言諸佛是也。文殊師利。當為正說諸佛是也。何以故。諸佛如來具諸根力善知眾生諸根利鈍常在定故。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如是如是。如平等行善男子所說。唯諸如來有此二法。
爾時長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親從佛聞。從佛親受。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世尊。若聲聞人不能行者。云何如來勅諸比丘。行如實說法。行聖默然。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聲聞人不從他聞。能如實說法聖默然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須菩提。是故當知。一切聲聞辟支佛人。皆悉無有如實說法。無聖默然。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問長老須菩提言。長老須菩提。如來如實了知眾生八萬四千心行。汝知不乎。汝於此中能有智慧。隨其所應為說法不。答言不能。文殊師利言。今須菩提能入觀一切眾生心三昧。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自心他心無所礙不。答言不能。文殊師利言。如來如實了知眾生八萬四千心行。隨其所應為說法藥。又常住定平等相中心不動搖。而常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而不思惟無障無閡。今須菩提能如是不。答言不能。文殊師利言。如來如實了知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如實說法藥。而常在定平等相中心不搖動。亦常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而不思惟無障無礙。須菩提。是故當知。一切聲聞辟支佛人非其境界。須菩提。或有眾生多婬欲者。以觀淨故而得解脫。不以不淨唯佛能知。或有眾生多瞋恚者。以觀過故而得解脫。不以慈心。唯佛能知。或有眾生多愚癡者。以不共語而得解脫。不以說法。唯佛能知。或有眾生等分行者。不以淨觀。不以不淨觀。不以觀過。不以慈心。不以不共語。不以說法。而得解脫者。隨其根性以諸法平等。而為說法令得解脫。唯佛能知。是故須菩提。佛於如實說法人中最為第一。於聖默然中最為第一。
爾時長老須菩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若諸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是如實說法。不能如是聖默然者。諸菩薩摩訶薩。有能成就如是功德如實說法聖默然不。答言。唯佛當知。於是佛告長老須菩提言。須菩提。有三昧名入一切語言心不散亂。諸菩薩等。若能成就此三昧者。一切皆得如是功德。爾時文殊師利謂平等行菩薩言。善男子。為諸眾生八萬四千行故。說八萬四千法藏。名為如實說法。常在一切滅受想行定中。名聖默然。善男子。我若一劫若餘殘劫。說是二義。如實說法聖默然相不可窮盡。然說法辯才亦不盡也。於是佛告平等行菩薩言。善男子。乃往過去無量無邊。於不可數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普光如來乃至佛婆伽婆。劫名名稱。國名喜見。彼普光如來喜見世界七寶莊嚴。豐樂安隱無諸怖畏。天人熾盛。其地皆以眾寶莊嚴。善男子。彼喜見國土。有四百億諸四天下。一一天下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其中諸城縱廣正等。各一由旬。皆以眾寶而為校飾。彼一一城皆有二萬五千聚落。而圍遶之。一一聚落無量百千萬數人眾。充滿其中安居止住。人見色像心皆喜悅無可憎惡。亦皆悉得念佛三昧。是以國土名曰喜見。若他方世界諸來菩薩。皆得快樂。餘國不爾。善男子。其普光佛以三乘法為弟子說。亦多廣說如是法言。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善男子。爾時上方藥王佛國。有二菩薩。一名無盡意。二名益意。詣憙見國普光佛所。頭面禮足。右遶三匝。恭敬合掌。却住一面。時普光佛為二菩薩。廣分別說淨明三昧言。善男子。何故名曰淨明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薩入是三昧。即時得離一切煩惱。於諸佛法得淨光明。是故名曰淨明三昧。又前際一切法淨。後際一切法淨。現在一切法淨。是三世法畢竟清淨。以彼清淨常清淨故。是以說言一切諸法自性清淨常清淨也。何謂諸法自性清淨。謂一切法自性是空。離一切法有所得故。一切諸法自性無相。離一切法諸分別故。一切諸法自性無願。以一切法不取不捨無求無欲諸法畢竟自性離故。是名諸法性常清淨。以何等世間性。涅槃亦爾。同彼法性。以何等涅槃性。一切諸法。亦同彼性。以是故說一切諸法自心性清淨。善男子。譬如虛空若受垢染無有是處。心性亦爾。若有垢染無有是處。善男子。譬如虛空雖為煙塵雲霧覆翳不明不淨。而不能染虛空之性。善男子。虛空之性若染污者。終不得名為清淨也。以彼虛空實不可染。是故說為虛空。虛空如是。善男子。雖有為行一切眾生。有不正念起諸煩惱。然其彼心自性清淨不可染污。若染污者彼常垢污不可清淨。以不染污。是故彼心自性清淨心得解脫。善男子。如是名入淨明三昧門。善男子。彼普光佛。為二菩薩說如是法。彼二菩薩聞是三昧。於諸法中得不可思議法之光明。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四
大正藏第 15 冊 No. 0587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五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無盡意菩薩白普光如來言。世尊。我等已聞入淨明三昧門。當以何行行此法門。時普光佛告無盡意菩薩言。善男子。有二法行。汝等當行。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時二菩薩從佛受教。頭面禮足。遶佛三匝。遶已而出。趣一園林有妙池水。自以神力化作寶樓於中修行。時有梵天。名曰妙光。與諸梵俱。七萬二千來至其所。頭面禮足。問二菩薩言。善男子。普光如來說如是言。汝等善男子。大眾集會當行二事。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善男子。何謂如實說法。何謂聖默然。二菩薩言。梵天。汝今至心善聽。我當少分為汝說之。如汝所問。唯有如來乃通達耳。於是二菩薩以二句義。為諸梵眾廣分別說。時諸梵眾七萬二千。皆得無生法忍。妙光梵天得普光三昧。時二菩薩於是七萬六千歲中。以樂說力無礙辯才。答其所問。如實說法。若聖默然。不懈不息分別二句。互相問答而不窮盡。於是普光如來在虛空中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等勿於文字言說而起諍訟。凡諸言說皆空如響。如所問答亦復如是。汝等二人皆悉獲得無礙辯才及無盡陀羅尼。若於一劫。若於百劫。說此二句辯不可盡。善男子。諸佛之法是寂滅相第一之義。此中寂靜畢竟寂靜。無字無義不可言說。所有言說皆是無義。是故汝等諸善男子。當依於義莫依名字。時二菩薩聞佛教已默然而止。善男子。以是義故。當知菩薩。若以辯才有所說法。於百千萬劫。若復過於百千萬劫。不可窮盡。善男子。於意云何。彼二菩薩。豈異人乎。無盡意者今文殊師利是。益意菩薩汝身是也。妙光梵天勝思惟是。
爾時平等行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諸佛菩提為大饒益。精進眾生如說行者。得出菩提。世尊。眾生懈怠。其有不能如說行者。雖復值遇百千萬佛無能為也。是故當知。從勤精進得出菩提。
爾時文殊師利問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善男子。汝知菩薩云何修行名勤精進。答言。文殊師利。若菩薩能得聖道。名勤精進。曰云何修行能得聖道。曰若於諸法無所分別。如是行者能得聖道。曰云何名為得聖道已。曰若行者於平等中見諸法等。是則名為得聖道已。問言。善男子。所言平等可得見耶。答言不也。何以故。文殊師利。若平等法可得見者。則非平等。文殊師利。若能不見諸法平等。是則名為見於平等。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善男子。諸法平等可得見不。答言梵天。不可見也。若見平等非平等見。梵天言。文殊師利。若行者於一切法平等相中。不見諸法。是則名為得聖道已。問言。梵天。何故不見。梵天答言。離於二相是故不見文殊師利。如是不見即是正見。問言。梵天。於世間中誰能平等見。梵天答言。諸佛如來。問言。梵天。云何能見。梵天答言。文殊師利。如色真如不異作。受想行識真如亦不異作。文殊師利。如五陰平等名為見平等。問言。梵天。何者是世間。梵天答言。滅盡是世間。問言。梵天。若彼滅盡是世間者。世間之相盡以不耶。梵天答言。世間之相不可盡也。問言。梵天。以何義故說言世間是滅盡相。梵天答言。世間畢竟是滅盡相。以是義故相不可盡。何以故。以是盡故不復更盡。問言。梵天。佛可不說諸有為法是盡相耶。梵天答言。盡法相者彼常不盡。是故佛說一切有為相不盡也。問言。梵天。何故數名有為法耶。梵天答言。以其盡故名有為法。問言。梵天。有為諸法為住何所。梵天答言。有為法住無為性中。問言。梵天。若如是者有為之法與無為法有何差別。梵天答言。有為之法與無為法。文字言說有差別耳。何以故。文字言說即是有為是無為故。若求有為無為法相則無差別。以彼法相無分別故。問言。梵天。何等法上有此言語梵天答言。得無為法則不分別法上言語。問言。梵天。何等言語名為義耶。梵天答言。所謂為他令心取相說彼言語。何以故。一切文字名為戲論。而佛如來不住戲論不依不說。文殊師利。一切言語本非言語。是故佛說一切諸法不可說也。何以故。諸佛如來非彼言語而得名故。問言。梵天。諸佛如來云何得名。梵天答言。諸佛如來非色非相非法得名。問言梵天。諸佛如來可離色法而得名耶。答言不也。文殊師利。何以故。以色身如及法體如。彼二如法非一非異。諸佛如來如是得名。如來如實真如得名。若佛如來如實得名。彼則不失。問言。梵天。諸佛如來得何法故。號名為佛。梵天答言。文殊師利。諸佛如來皆以通達一切法性清淨真如。如彼真如如是而證。諸佛如來如是得名。是故號為正遍知者。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住大乘中而說言住。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菩薩不壞色 住於菩提心
知色如菩提 是黠慧菩薩
如色菩提然 平等入如相
不壞諸法性 是黠慧菩薩
不壞菩提義 則為菩提義
是菩提義中 亦無有菩提
正行第一義 是名住菩提
菩薩黠慧人 如是解菩提
愚於陰界入 而欲求菩提
陰等是菩提 不別有菩提
黠慧諸菩薩 於上中下法
不取亦不捨 是名住菩提
黠慧不分別 法非法為二
亦不得不二 是名行菩提
若二則有為 非二則無為
離是二邊者 是名行菩提
是人過凡夫 亦不入法位
未得果名聖 是世間福田
觀察世間法 處中若蓮華
遵行最上道 是名住菩提
世間行何處 菩薩彼處行
一切諸世間 悉沒何等法
黠慧如實知 於中得解脫
黠慧則不畏 沒於世間淵
不怯心劣心 行於菩薩行
菩薩黠慧人 善知法性相
是故不分別 是法是非法
黠慧菩薩行 無法可捨離
亦無法可起 是名菩提相
一切法無相 猶如虛空相
黠慧者不念 是相是可相
菩薩常護法 以住於平等
平等即是法 以不分別法
世有佛無佛 一切諸法空
黠慧諸菩薩 不捨彼法體
現見佛諸法 所有法體相
為於眾生說 以住真如故
諸魔不能惻 以諸行甚深
黠慧不取法 遍知諸法故
求知佛智慧 而不住於彼
智不有住處 非不住異處
諸佛慧無礙 不著法非法
若能不著此 究竟得菩提
其諸樂善人 布施轉高尊
捨一切所有 而心不傾動
諸法不可捨 亦復不可取
一切世間法 我本不可得
如實知諸法 非縛非解脫
佛說是施主 無所見法故
是等諸菩薩 不計我我所
是故行施時 不生貪惜心
諸所有布施 皆迴向佛道
布施及菩提 不住是二相
無作無起戒 常住戒法中
亦不作念言 我住是持戒
黠慧知戒相 不生亦不作
是故菩薩戒 清淨如虛空
觀身如鏡像 言說如響聲
心則如幻化 不以戒自高
其心常柔軟 安住寂滅性
悉滅一切惡 通達於善法
持戒及毀戒 不得此二相
如是見法性 則持無漏戒
已到忍辱岸 能忍一切惡
於一切諸法 其心常平等
諸法念念滅 其性常不住
於中無罵辱 亦無有恭敬
若節節解身 其心終不動
知心不在內 亦不在外故
身怨及刀杖 皆從四大起
黠慧悉現見 名為忍辱人
於地水火風 未曾有傷損
通達於此事 常行忍辱法
菩薩行如是 眾生不能動
勇猛勤精進 堅住於大乘
是人於身心 而無所依止
雖知生死本 其際不可得
為一眾生故 莊嚴大誓願
法本不生滅 何處有滅相
本際不可得 顛倒見起滅
法性常爾住 故不可思議
若能知如是 不生亦不滅
菩薩念眾生 不解是法相
為之勤精進 令得離顛倒
諸佛常不見 眾生決定相
而不捨發心 是名精進人
思惟一切法 知皆如幻化
智慧不得堅 觀法如虛空
從虛妄分別 貪著生垢染
為斯開法門 令得入涅槃
為彼行精進 而不壞於法
離法非法故 常行真精進
是等行遠離 以得無諍定
獨閙俱不住 而常畏世間
樂住於閑居 猶如犀一角
遊戲諸禪定 明達諸神通
心常住平等 等空閑聚落
平等無分別 常爾名寂靜
常解知寂靜 無漏無分別
信法得解脫 故說名寂靜
來去皆平等 彼常住平等
不滅於平等 故說住平等
自住平等法 以此道眾生
不違平等行 故說常定住
志念常堅固 不忘菩提心
而能化眾生 故說常定者
常念於諸佛 真實法性身
遠離色身相 故說常定者
常修行諸法 如諸法法體
而無有憶念 故說常定者
常不捨念僧 知僧是無為
離於數寂靜 善思惟黠慧
十方佛國土 悉見於諸佛
而於眼色中 終不生二相
諸佛所說法 一切能聽受
而於耳聲中 亦不生二相
能於一心中 知諸眾生心
自心及彼心 此二不分別
憶念過去際 如恒河沙劫
是先及是後 亦復不分別
能遍至無量 不思議佛所
而於身心中 無有疲倦相
分別知諸法 樂說辯無盡
於無央數劫 開示法性相
智慧到彼岸 以解陰界入
常為眾生說 無取無戲論
善知因緣法 遠離二邊相
知是煩惱因 亦知是淨因
信解因緣法 則無諸邪見
法皆屬因緣 無有定根本
黠慧無我見 佛見與空見
世間涅槃見 皆無如是見
以智慧光明 知一切法性
無闇無障礙 是智者行道
是業名大乘 不思議佛乘
悉容受眾生 是大乘菩提
一切諸乘中 是乘為第一
如此大乘者 能出生餘乘
餘乘有限量 不能受一切
唯此無上乘 能悉受眾生
若行此無量 虛空之大乘
於一切眾生 無有慳恡心
有智者住此 無垢之大乘
此乘如虛空 無色不可示
若有諸眾生 乘此大乘者
當觀是乘相 寬博多所容
無量無數劫 說大乘功德
及乘此乘者 功德不可盡
若住此大乘 彼人離諸難
得值諸無難 此是智慧人
聞是妙經典 乃至四句偈
不墮於惡道 得到安隱處
愛敬此經者 是天亦是人
以捨是身已 常生人天故
於後惡世時 若得聞是經
我皆與授記 究竟成佛道
若後惡世時 手執此妙典
即是住真法 能轉此法輪
若人持是經 能轉無量劫
生死趣往來 得近於佛道
若能持是經 智慧大精進
是人極勇猛 能降伏諸魔
然燈授我記 令得無生忍
愛樂此經者 我授記亦然
若佛不出世 無度眾生時
愛樂此經者 作佛所作事
說此偈時。五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十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法義。若有人發菩提願者。是為邪願。何以故。一切諸法若有所得悉皆是邪。若有人計有得菩提而發願者。如是之人諸所作行皆為邪行。何以故。以彼菩提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亦復不住無色界故。若彼菩提無有住處不應發願。世尊。譬如有人願得虛空。彼人寧有得虛空不。佛言不也。如是世尊。菩薩亦爾發虛空相菩提之願。當知即是發虛空願。是菩提無願。出過三世非是受相。若菩薩起於二相發菩提心。作如是念。異彼生死而有菩提。異彼菩提而有涅槃。然彼菩薩非菩提行。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菩提行。答言。梵天。若菩薩行一切法。而於諸法無所行者。是為菩薩行菩提行。何以故。梵天過諸所行。是名菩薩行菩提行。又復問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行過諸所行是行菩提行。答言。梵天。遠離一切諸攀緣相。離於眼耳鼻舌身意諸緣之相。是名菩薩出過一切諸境界行。又復問言。文殊師利。言出過者。以何意故如是說耶。答言。梵天。不過平等。何以故。梵天。諸法平等即是菩提。又復問言。云何菩薩起菩提願。答言。梵天。當如彼菩提。又復問言。云何菩提。答言。梵天。菩提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菩薩三世清淨觀起菩提願。梵天。如過去未來現在諸法本來不生若本不生則無修行。如是起願彼人無有處所發願。何以故。如是發願行菩提行。得一切種一切智智。又復問言。何義名為一切智智。答言。梵天。一切悉知。是故說為一切智智。又復問言。以何等法是一切智。答言。梵天。無別異相。以何等處無眾生相。如彼眾生如是而知。是故名為無別異相。又復問言。云何名為無眾生耶。答言。梵天。言眾生者但有名字。離名字性則無眾生。離彼眾生則無名字。是故名字不異眾生。眾生之性不異名字。若有菩提異眾生者應有二相。以如菩提眾生亦爾。以是義故。不異眾生有菩提也。以不異故菩提平等。菩提平等則我平等。如是平等而得菩提。彼法無異。以是義故彼無異也。我常平等如彼無我。是故無我無異於我。如彼虛空無有異相。如是平等一切諸法無有異相。
爾時勝思惟梵天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當知如來是實語者。以如實解如是法故。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梵天。佛於諸法無所修行。何以故。如來猶尚不得諸法。何況修行。梵天問言。文殊師利。如來豈可不知諸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耶。文殊師利問言。梵天。於意云何。頗有人能修行虛空知虛空不。答言不也。問言。梵天。所說虛空。虛空頗有生滅不耶。答言不也。文殊師利言。梵天。如是諸法猶如虛空。如彼虛空無有生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不以說故便謂諸法有生有滅。梵天。如此說法無有所說。一切諸法而可說也。以一切法不生不滅故無可說。若所說法不生不滅無可說者。說亦如是無法說也。何以故。如彼法說以何等識說彼諸法。彼識亦爾。以是義故。言說諸法真如法住。無真如住而真如不住。
爾時四天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集在會中。即以天華散於佛上。而作是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文殊師利法王子說如是法有信解者。當知是人能破魔軍及諸怨敵。何以故。以法王子文殊師利善說諸法離一切相。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如是甚深法門。不驚不怖能信解者。當知是人必定不從小功德來。若是經典所在之處。當知其處佛所住持。若有得聞如是甚深法門之處。當知其處佛轉法輪。隨是經典在所住處。若聚落城邑山林曠野。塔寺僧房經行之處。諸魔外道貪著之人所不能行。若多供養過去諸佛。乃能得聞如是經典。於是經中我等獲得智慧光明。而不能得仰報如來文殊師利勝思惟梵天之大恩也。我等常於所從聞經說法法師生世尊想。能以血肉而供養之猶不報恩。我等諸人於是法師生世尊想。我等諸人常當隨侍說是法者。此善男子常為諸天之所衛護。世尊。若人書寫如是經典。若讀若誦若解說時。無量諸天為聽法故往至其所。
爾時世尊告四天王釋提桓因梵天王等諸大眾言。善哉善哉。諸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若有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布施福德以為一分。聞是法門所得功德。其福勝彼。諸善男子。置是三千大千世界有人。若如恒河沙等十方世界滿中七寶。布施福德以為一分。聞是法門所得功德。復過於彼。諸善男子。若有欲得諸功德者。當聽是經。若有欲得身色端正。欲得財富。欲得眷屬。欲得自在。欲得具足天樂人樂。欲得名稱。欲得多聞憶念堅固正行威儀戒定智慧解達經書。欲得善知識。欲得樂說辯才。欲得三明六通。欲得一切善法。欲得與諸眾生一切樂具。欲得涅槃者。當聽是經敬信是經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廣為人說。
諸善男子。若有人能行是經者。我不見其有不攝受。如此一切諸勢力者。諸善男子。我今語汝。若人所從聞是經者。若是和上。若阿闍梨。我未曾見世間所有供養之具能報其恩。以是法門出於世間。世間供養所不能報。何以故。以是法門過於世間。世間財物所不能報。是法無染。染污之物所不能報。不可得以世間資生飲食臥具所能報恩。
諸善男子。說是法者餘不能報。惟有一事謂如說行。若有人能於此法門如說行者。是人名為能報佛恩。是人亦名恭敬於師淨畢報恩。是人不空食人信施。是人名為順如來教。是人名為越度眾流。是人名為過諸險道。是人名為建立勝幢。是人名為能破敵陣。是人名為師子之王。無所畏故。是名象王。能降魔故。是名牛王。外道論師無能壞故。是名醫王。療眾病故。是人名為無所怖畏。能說如是甚深法故。是人名為能具足捨。能捨一切諸煩惱故。是人名為持清淨戒。究竟一切諸善法故。是人名為得大忍辱。以得遠離我我所故。是人名為大精進力。於無量劫心無惓故。是人名為具足禪定。心常繫念住一處故。是人名為有大智慧。善解言說諸章句故。是人名為有大功德。以無量福嚴身相故。是人名為有大威德。能蔽日月諸光明故。是人名大力。持佛十力故。是人名大雲。能震法雷故。是人名大雨。滅煩惱塵故。是人名歸依。以至涅槃故。是人名大救。救生死畏故。是人名燈明。離無明闇故。是人名歸趣。魔所驚怖者之所歸依故。是人名究竟大道之眾生。是人名得位。以坐道場故。是人名得法眼。是人名見真如。是人名知空。是人名為安住大悲。是人名為安立大慈。是人不捨一切眾生。是人名為背於小乘。是人名為向於大乘。是人名為除捨顛倒。是人名為至于平等。是人名為入於法位。是人名為安住道場。是人名為破壞諸魔。是人名為住一切智。是人則能轉于法輪。是人能作佛所作事。諸善男子。我若一劫。若餘殘劫。稱揚彼人。讚歎彼人。說其如說修行功德不能窮盡。如來之辯亦不可盡。所有功德亦不可盡。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不退轉。在大會坐。時不退轉天子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隨法修行。隨法修行者。云何說名隨法修行。佛言。天子。如我所說隨法行者。謂不修行一切諸法。是名修行一切諸法。何以故。若人修行一切諸法。彼法不作亦非不作。若法不作亦非不作。是則名為隨法修行。如是行者則不行善不行不善。不行有漏不行無漏。不行世間不行出世間。不行有為不行無為。不行生死不行涅槃。是則名為隨法修行。若不修行一切法者。名為修行。以世間人有法相者不如實行。若有法相彼人則無如實修行。若人不能住於法中。不如實行一切諸法。以一切法無有對故。如是說名如實修行。
爾時不退轉天子白佛言。世尊。若能如是如實行者。是人畢竟如實修行。何以故。實法行者名為畢竟。如實修行非是住於邪行道者。住正道者有隨法行。世尊。行正行者無有邪法。何以故。諸法平等無差別故。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不退轉天子言。善男子。汝住如實修行中耶。答言。梵天。若使世尊所說法中有二相者。我則住於如實修行。今以諸法無有二相。是乃名為如實修行。梵天。而我如實住彼行中。以常不作亦不戲論。如真如法。如是修行如實之法。我住彼法如彼法行。是故我說住於修行。梵天言。天子。我甞於此佛國土中不曾見汝。天子言。梵天。我亦於此佛國土中不。曾見我梵天言。天子。此佛國土非是分別。無所分別我見不見。天子言。梵天。我亦如是。亦不分別。無所分別曾於佛土見與不見。問言天子。何人能見未曾見耶。答言。梵天。謂諸凡夫一切未曾見聖法位。若能入者是則名為先所未見而能見也。是法位如非眼識見。亦復非是耳鼻舌身意識所知。但諸聖人如彼真如。如是而見如眼耳如。乃至意如及法位如。亦復如是。若有能作如是見者。是名正見。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譬如商主入於寶洲眼所見者皆是寶物。如是成就不可思議諸功德者。有所樂說皆是法寶。皆示實際以是諸善男子。不著我見不著眾生見。故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皆不顛倒。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能清淨本際。不見後際。不見現在際。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若無信者能令生信。若已信者令得解脫。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若憍慢者能令降伏。無憍慢者令如實知。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一切諸魔不能得便。其有聞者過諸魔業。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若有未生諸善法者則能令生。若有已生諸善法者能令不滅。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現在煩惱已生能斷。未生煩惱能令不生。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若有未發菩提心者則能令發。已發心者能令不退。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能令一切諸法不斷。攝取一切諸法不滅。是諸善男子有所樂說。能令滿足一切佛法。世尊。以是樂說能善降伏一切外道。何以故。世尊。一切野干師子王前不能勝身。何況出聲。世尊。一切外道諸論義師。亦復如是。不能堪忍堪作無上師子王吼。
爾時不退轉天子。問釋提桓因言。憍尸迦。所言師子吼。師子吼者。為何謂耶。以何義故名師子吼。答言。天子。若行者說法。無所貪著而有所說。是則名為師子吼也。若行者貪著所見而有所說。是野干鳴。不得名為師子吼也。以起一切諸邪見故。天子。汝當復說。云何名為師子吼者。天子答言。憍尸迦。若行者有所說法。乃至如來尚不貪著。何況餘法。是則名為師子吼也。又憍尸迦。若行者如說修行。如是說法名師子吼。決定說法名師子吼。說法無畏名師子吼。又憍尸迦。若行者為得諸法不生不滅。不為法生不為法滅。如是說法名師子吼。又憍尸迦。若行者為無垢無淨無合無散。是故說法名師子吼。又憍尸迦。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諸法悉無有我無眾生等。名師子吼。以決定說諸法皆空無相無願。名師子吼。守護法故而有所說。名師子吼。為諸眾生令得解脫。發菩提心說如是言。我當作佛。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若能清淨資生知足。如是說法名師子吼。常能不捨阿蘭若處。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若自行施化他令施。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若能不捨成就威儀。如是說法名師子吼。等心怨親。如是說法名師子吼。常修精進不捨本願。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能除煩惱。如是說法名師子吼。能以智慧善知所行。如是說法名師子吼。當說如是師子吼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百千伎樂自然出聲。放大光明普照天地。百千諸天踊躍歡喜。而作是言。此不退轉天子所說師子吼法。我等得聞。於閻浮提則為再見轉于法輪。時佛微笑。諸佛常法若微笑時。則有若干百千萬種青黃赤白紅紫等光。從口中出。普照無量無邊世界。上過梵世蔽日月光。照已還攝遶身三匝從頂相入。於是勝思惟梵天。向佛合掌。偈讚請曰。
度一切慧最勝尊 悉知三世眾生行
智慧功德及解脫 願為演說笑因緣
佛慧無量不思議 知眾生心無障礙
隨應說法稱根性 聲聞緣覺所不及
惟願最勝無上尊 為我演說笑因緣
舌淨無垢月光明 如帝釋王梵天王
普照天人須彌山 及鐵圍等一切山
惟願最勝無比尊 為我演說笑因緣
大聖寂然離瞋恨 天人瞻仰無厭足
一切皆蒙得快樂 願為分別笑因緣
通達諸法如虛空 水沫電雲幻夢影
水中月等虛空相 願以妙音說笑緣
離分別相諸邪見 了空無相及無作
常樂禪定寂然法 願說放此淨光緣
不著文字言語聲 為諸眾生常說法
不著我法無垢慧 一一法句如來說
智通根力皆具足 華光智慧為我說
如來世尊能永滅 生老病死一切苦
那羅延力勇猛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
能與眾生無歸者 而作歸依法燈明
惟願勇猛天人師 為我分別說笑緣
爾時世尊。告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是不退轉天子。汝為見不。大梵天言。如是世尊。唯然已見。佛言。梵天。此不退轉天子。從今已後過三百二十萬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須彌燈王如來應正遍知乃至佛婆伽婆。世界名善化。劫名梵歎。其佛國土閻浮檀金琉璃為地。純菩薩僧。勇猛降伏諸魔怨敵。所須之物應念即至如兜率天。佛壽無量不可計數。說法無過。於是勝思惟梵天。謂不退轉天子言。天子。如來今已授仁者記。天子言。梵天。我之受記如與真如法界授記。與我授記亦復如是。梵天言。法性法界不可授記。天子言。如法性法界不可授記。當知一切菩薩授記。亦復如是。梵天言。天子。若佛如來不與汝記。汝於過去諸如來所。是則便為空修梵行。天子言。梵天。若無所住是住梵行。問言。天子。云何無住而住梵行。答言。梵天。若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是住梵行。復次梵天。若不住我。不住眾生。不住壽命。不住人者。是住梵行。以要言之。若不住法。不住非法。是住梵行。問言。天子。所說梵行為有何義。答言。梵天。住不二道是梵行義。問言。天子。住不二道為住何所。答言。梵天。住不二道是即不住一切諸法。何以故。以眾賢聖皆無所住。不取於法不度諸流。問言。天子。云何修道。答言。梵天。不墮有無。故不分別是有是無。如是修者名為修道。問言天子。為以何法而修道耶。答言。梵天。不以見聞覺知等法。亦不以得。亦不以證。於一切法無相無示。名為修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五
大正藏第 15 冊 No. 0587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六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不退轉天子言。天子。何謂菩薩堅固精進。答言。梵天。若菩薩於諸法不見一相不見異相。是名菩薩堅固精進。若菩薩於諸法不壞法性故。於諸法無著無斷無增無減。不見垢淨出過法性。是名第一堅固精進。所謂菩薩身無所起心無所起。於是世尊。讚不退轉天子言。善哉善哉。讚天子已。語勝思惟大梵天言。如此天子向來所說身無所起心無所起。是為第一堅固精進。梵天。我念往昔一切所行堅固精進持戒頭陀。供養諸佛恭敬尊重。而彼諸佛皆不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於諸佛所如是供養恭敬尊重。於空閑處思惟坐禪習多聞慧。愍念眾生給其所須。一切所行難行苦行勤行精進。而彼諸佛不授我記。何以故。我於爾時。住身口心起精進故。梵天。我乃於後。得如天子上來所說堅固精進。然後方為燃燈如來授我記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是故梵天。若有菩薩欲得如來速疾授記。應當修行如天子說堅固精進。謂於諸法不起精進。梵天言。世尊。云何三世平等精進。佛言。梵天。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無住。若法已滅不復更起。若法未至即無生相。若法無住即住實相。若如是者。則非過去非是未來非是現在。若非過去非是未來非是現在。是名自性。如是自性即是不生。梵天。是名三世平等精進。能令菩薩疾得授記。梵天。菩薩成就如是法忍。信一切法無所捨故。是名菩薩布施精進。信一切法無諸漏故。是名菩薩持戒精進。信一切法無所傷故。是名菩薩忍辱精進。信一切法無所起故。是名菩薩勤行精進。信一切法悉平等故。是名菩薩禪定精進。信一切法不分別故。是名菩薩般若精進。梵天。菩薩如是信於諸法不增不減不邪不正。而常布施不求果報。常持禁戒無所貪著。修行忍辱知內外空。修行精進知無所起。修行禪定無所依止。修行般若無所取相。梵天。菩薩成就如是法忍。雖復示現於一切法有所修行。而無染污。是人名得諸法平等。不為世法得失毀譽稱譏苦樂之所傾動。出過一切世間法故。亦不自高亦不自下。不喜不憂不動不逸。無有二心。離於諸見得無二法。於諸眾生墮二見者起大悲心。以為教化諸眾生故。而現受身。梵天。是名第一堅固精進。所謂得無我忍忍於眾生。起大悲心攝受眾生。當說如是大精進時。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佛為授記。皆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各於異土得成佛道。皆同一號號堅精進。
爾時慧命大迦葉。在大會坐而白佛言。世尊。譬如大龍若欲雨時雨於大海不雨餘處。此菩薩亦復如是。以大法雨為大海心諸菩薩說。不為餘者。佛言。如是如是。迦葉。如汝所說。諸大龍王。所以不雨閻浮提者。非有悋妬。但以其處不堪受故。何以故。大龍所雨澍如車軸。閻浮提中不能容受。若其雨者。是閻浮提城邑聚落。山林陂池皆悉漂流如漂棗葉。是故大龍不以大雨雨閻浮提。如是迦葉。此諸菩薩不雨法雨於餘眾生。亦無悋妬。但以其器不能堪受如是等法。以是義故。此諸菩薩。但於甚深無量無邊智慧大海菩薩心中。雨如是等不可思議無上法雨。迦葉。譬如大海堪受大雨澍如車軸不增不減。此諸菩薩亦復如是。若於一劫若復百劫。若聽若說其法湛然不增不減。迦葉。譬如大海四天下中百川眾流入其中者同一鹹味。此諸菩薩亦復如是。聞種種法種種論義。皆能信解皆為一味。所謂空味。迦葉。譬如大海清淨無垢濁水流入即皆澄淨。此諸菩薩亦復如是。能淨一切瞋恨害垢。迦葉。譬如大海甚深無底。不可度量。此諸菩薩亦復如是。悉皆能入甚深法相。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不能度量。迦葉。譬如大海集無量水集無量寶。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集無量法無量智慧無量法寶。以是義故。說諸菩薩心大如海。迦葉。譬如大海積聚種種無量珍寶。此諸菩薩亦復如是。一切皆入種種法門。集諸法寶種種行道。出生無量法寶之聚。迦葉。譬如大海生三種寶。一者少價。二者大價。三者無價。此諸菩薩所可說法亦復如是。隨諸眾生根之利鈍令得解脫。有以小乘令得解脫。有以中乘令得解脫。有以大乘令得解脫。迦葉。譬如大海終不偏為一眾生有。此諸菩薩亦復如是。不唯獨為一眾生故發菩提心。迦葉。譬如大海漸漸轉深漸漸稱意。此諸菩薩亦復如是。向薩婆若漸漸轉深漸漸隨意。迦葉。譬如大海不宿死屍。此諸菩薩亦復如是。不宿聲聞辟支佛心。亦復不宿慳貪毀禁瞋恚懈怠亂念愚癡如是等心。亦復不宿我人眾生如是等見。迦葉。譬如劫盡燒世界時。諸小陂池江河泉源在前枯竭。然後大海乃當消盡。正法滅時亦復如是。諸行小道正法先盡。然後菩薩大海之心正法乃滅。迦葉。此諸菩薩寧失身命不捨正法。迦葉。大海之水則有滅盡。而諸菩薩摩訶薩等。甚深正法不盡不滅。迦葉。汝謂菩薩失正法耶。勿作斯觀。迦葉。如彼大海有金剛珠。名集眾寶。於千世界大海之中。轉作金剛摩尼寶珠。乃至第七日出之時。大火猛焰上至梵世。而此寶珠不燒不失。轉至他方大海之中。若是寶珠在此世界。世界燒者無有是處。此諸菩薩亦復如是。正法滅時七邪法出。爾乃至於他方世界。何等為七。一者外道論。二者惡知識。三者邪用道法。四者互相惱亂。五者入邪見棘林。六者不能壞不善根。七者無有證會法者。是等七惡出於世時。此諸菩薩。知諸眾生不可得度。爾乃至於他方佛國。亦常不離見佛聞法。教化眾生增長善根。迦葉。譬如大海無量眾生之所依止得安樂處。此諸菩薩亦復如是。眾生依止得三種樂。人樂天樂涅槃之樂。迦葉。譬如大海其水極鹹餘處眾生鹹不能飲。此諸菩薩亦復如是。諸魔外道不能吞滅。迦葉。譬如大海水中眾生不於餘處求覓水飲。而即飲此大海鹹水。此諸菩薩亦復如是。不於餘處推求法味以飲服之。唯自飲服諸佛法味。爾時大德迦葉白佛言。世尊。大海雖深尚可測量。此諸菩薩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不能測量。是故說此諸菩薩心猶如虛空。佛言迦葉。恒河沙等諸世界中。大海之水猶可測量。此諸菩薩智慧大海不可測量。爾時世尊。偈重說言。
譬如大海能悉受 一切眾水無滿時
此諸菩薩亦如是 常求法利無厭足
譬如大海納眾流 一切悉歸不盈少
此諸菩薩亦如是 聽受深法無增減
譬如大海性不濁 濁水流入悉澄清
此諸菩薩亦如是 能淨一切煩惱垢
譬如大海深無底 此諸菩薩亦如是
功德智慧無有量 一切外道不能惻
譬如大海等一味 百川流入味不殊
此諸菩薩亦如是 所聽受法一空味
譬如大海在世界 非但為一眾生有
此諸菩薩亦如是 普為一切發道心
如海寶珠名集寶 因是寶故有眾寶
菩薩寶聚亦如是 從菩薩寶出三寶
譬如大海有三寶 而彼大海無分別
菩薩說法亦如是 三乘度人無彼我
譬如大海漸漸深 此諸菩薩亦如是
為眾生故修功德 漸入甚深薩婆若
譬如大海不宿屍 此諸菩薩亦如是
發清淨心菩提願 不宿聲聞緣覺心
譬如大海有寶珠 劫盡燒時寶不燒
菩薩於法欲滅時 大智護持令不滅
如彼寶珠不燒失 轉至他方大海中
知諸眾生非法器 黠慧菩薩至餘國
三千世界欲燒時 劫火將起燒天地
百川眾流在前涸 爾乃水王於後竭
行小道者亦如是 法欲盡時在前滅
菩薩勇猛不惜身 護持正法乃不盡
若佛在世若滅後 是心中寶實不滅
深心清淨住是法 以此善法修行道
百千眾生依止海 海有非為一眾生
菩薩發心亦如是 為度一切眾生故
十方世界諸大海 猶尚可得測其量
是諸菩薩所行道 聲聞緣覺不能測
十方世界虛空界 空界猶尚可測量
諸菩薩行虛空界 不可測量此行界
迦葉當知諸菩薩 勇猛精進堅固心
願欲作佛度眾生 尚無與等何況勝
斯德寶聚如大海 是可供養良福田
是為最上大醫王 能療一切眾生病
是為歸依作救護 洲渚燈明究竟道
能與無明世間眼 得眼則能服甘露
是為世間諸法王 是為帝釋決斷智
是為大梵行四禪 是為能轉梵法輪
是為大智導世師 示著邪徑正真道
勇猛能住大菩提 是為清淨除穢惱
是修白法如滿月 光明高顯猶如日
菩薩智慧生增長 如大雷聲雨法雨
是無所畏如師子 是心調柔如象王
菩薩堅固如須彌 一切諸魔不能伏
離濁清淨為如水 是有威猛為如火
是無障礙為如風 無能動轉為如地
以是菩薩離限心 拔我慢根貪嫉等
如藥樹王無分別 世間八法不染污
菩薩為如優曇華 千萬億劫不可見
是為知報佛之恩 是為不斷諸佛種
是為堅固行大悲 是用喜捨而超出
是能捨離五欲心 是常求佛法寶財
是行布施為最勝 善住持戒無等侶
善住忍力健無匹 是勤精進無疲倦
是行禪定具神通 能至無量諸佛土
常見諸佛聽受法 如其所聞為人說
善知眾生所行行 隨其性欲根利鈍
是名善知方便力 是然慧燈得濟處
是能善知一切法 是知眾生得解脫
修行堅固如實知 如是因生如實知
是於諸法正觀察 為從何來至何所
善知諸法無去來 常住法性而不動
是見有為法皆空 增益大悲濟眾生
妄想煩惱故受苦 為度之故修行道
凡夫分別我我所 行於種種諸邪見
是能曉了法實相 為斷諸見講說法
無常為常不淨淨 無我謂我苦為樂
凡夫顛倒貪著故 生死前際不可知
能知如是顛倒法 無我無人無眾生
菩薩如是修正道 無常無樂無我淨
迦葉當知此菩薩 我所讚歎諸功德
於其所行不可盡 猶如大地舉一塵
發菩提心若不退 三千大千供養具
若復有供過於此 是人應受此供養
若人發心願作佛 是則恭敬供養我
於諸去來現在佛 亦皆恭敬供養已
爾時勝思惟梵天。語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當請如來應正遍知護此法門。後世末世依於如來住持之力。令此法門廣行流布。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梵天。於意云何。汝謂如來於此法門有法有說可示可護不耶。答言不也。文殊師利言。梵天。是故當知一切諸法。無說無示無滅無護。若有擁護此法門者。為護虛空。梵天。若有菩薩作如是言。我護法者。彼諸菩薩非是正說。何以故。以此法門出過一切諸言語故。是名菩薩樂無諍訟。梵天。若有菩薩於此眾中作是念言。今說是法。當知是人即非聽法。何以故。不聽法者乃為聽法。梵天問言。文殊師利。以依何意作如是言。不聽法者乃為聽法。文殊師利答言。梵天。不漏眼耳鼻舌身意。是為聽法。何以故。若於眼等內六入中。不漏色聲香味觸法。乃為聽法。
爾時會中三萬二千天子。五百比丘。三百比丘尼。八百優婆塞。八百優婆夷。聞法王子文殊師利如是所說。一切皆得無生法忍。得是忍已作如是言。如是如是。文殊師利。如仁所說。不聽法者乃為聽法。爾時勝思惟梵天問於得忍諸菩薩言。汝等豈不聽是法門耶。諸菩薩言。如我等聽以不聽為聽。梵天問言。汝等云何知是法門。答言梵天。以不知為知。梵天問言。汝等以得何等法故。名得法忍。答言梵天。以一切法皆不可得。是故我等名得法忍。梵天問言。汝等云何隨是法行。答言梵天。以不隨行是隨法行。梵天問言。汝等可不明了通達此法門耶。答言梵天。一切諸法我等悉皆明了通達。無彼我故。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曰無垢。集在會坐。謂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若有但聞此經法門。不為如來與授記者。我當授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何以故。以此法門不失因果。而能出生一切善法。能壞魔怨離諸憎愛。能令眾生心得清淨。能令信者皆得歡喜。以此法門除諸瞋恨。以此法門一切善人之所修行。以此法門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以此法門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共守護。以此法門決定必得至不退轉。以此法門真實不誑至道場故。以此法門真實不倒。能令眾生得諸佛法。以此法門能轉法輪。以此法門能除疑悔。以此法門能開聖道。以此法門求解脫者所應善聽。以此法門若有欲得陀羅尼者所應善持。以此法門求福之人所應善說。以此法門樂法之人所應善護。以此法門能與快樂至於涅槃。以此法門若魔外道有所得人所不能斷。以此法門應受供人能隨其義。以此法門能令利根行者欣悅。以此法門令真智者皆悉歡喜。以此法門能與人慧離諸見故。以此法門能與人智破愚癡故。以此法門文辭次第善說法故。以此法門究竟善巧隨義說故。以此法門多所利益說第一義。以此法門愛樂法人之所貪惜。以此法門有智之人所不能離。以此法門是行施者之大寶藏。以此法門是熱惱者之清涼池。以此法門能令瞋者慈者心皆平等。以此法門令懈怠者皆行精進。以此法門令妄念者皆得禪定。以此法門與愚癡者般若之明。梵天。此法門者。一切諸佛之所貴重。無垢天子說是法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佛即讚言。善哉善哉。無垢天子。如汝所說。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是無垢天子。曾於過去諸如來所聞是法門耶。佛言梵天。是無垢天子已於過去六十四億諸如來所聞是法門。復過四萬二千劫已。當得作佛。號無垢莊嚴。國名寶莊嚴。於其中間諸佛出世一切供養。亦於彼佛聞是法門。梵天。是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在此會中得法忍者。皆當得生寶莊嚴國。
爾時無垢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不分別菩提。云何如來授我記耶。佛言。天子。如以草木莖節枝葉投於火中。而語之言。莫然莫然。若以是語而不然者。無有是處。如是天子。菩薩亦爾。雖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不分別菩提。當知是人已為一切諸佛所記。何以故。若諸菩薩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不分別菩提。則於諸佛必得授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會中五百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不分別菩提。作是語已。以佛神力。即見上方八萬四千諸佛授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五百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說。若諸菩薩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於菩提不分別無分別。如是菩薩。當知已為諸佛授記。世尊。我等今見上方八萬四千諸佛。皆與我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之子白佛言。唯願世尊。護是法門。於當來世閻浮提中令得久住。又令大莊嚴。善男子善女人。咸得聞之。設有種種諸魔事起而能不隨。亦令諸魔若諸魔民不得其便。以其受持是法門故。則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如是如是。汝今善聽。為此法門久住世故。當為汝說。召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鳩槃茶等。呪術章句常隨擁護。如是法門。若諸法師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呪。則能致彼天龍夜叉乾闥婆鳩槃茶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常隨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若行道路。若失道時。若在聚落。若在空閑。若在僧房。若在宴室。若經行處。若在眾會。是諸神等。常當隨侍衛護是人。益其樂說辯才之力。又復為作堅固憶念慧力因緣。無有怨賊得其便者。令是法師行立坐臥一心安詳。文殊師利。何等名為呪術章句。
多軼他(徒結反長音也自下不言長者悉是短音第一句)憂頭(重音自下皆同不言重者悉是輕音)隸(里債反自下皆同第二句)頭頭隷(三)摩䶩(䐗皆反自下皆同重言)遮(正何反)䶩(四)摩衢(長音)遮隸(五)失離(重音自下皆同)彌絺(六)樗(長音)離彌離(七)侯樓侯樓侯樓(八)垔(長音)婆䶩(九)鞞多(長音)地(除賣反十)佉佉隸(十一)佉隸佉隷佉泥(㝹閑反自下皆同十二)阿(長音)僧泥(十三)伽提摩子麗(零制反向下皆同十四)摩(長音)那(泥大反)娑(長音)婆泥(十五)跋大(重音)揵(巨言反)大(重音十六)薩婆留帝(十七)婆囉(劣我反自下皆同)婆(長音)伽帝(十八)辛頭麗(十九)南無佛提(重音)避邪(延加反自下皆同二十)遮(長音)離帝麗(二十一)南無達摩耶(二十二)尼(㝹界反)伽(長音而重)娑尼(長音二十三)南磨僧伽(重音)耶(二十四)娑婆系(二十五)多波(長音)閉(二十六)避喻(此二字聲相著)波羶(長音)多(長音)尼(二十七)薩婆波波(二波長音)尼(二十八)枚(蒙大反)提離(長音)迷(默帝反二十九)薩婆浮(此音重而長)提避耶(二字聲相著三十)薩多(短音)尼離池恕(三十一)婆藍(柳紺反)吽(合口鼻中出聲)摩波菟(三十二)摩何(長音)離師避(此音重而長三十三)鉢囉賒(世何反)哆(得磨反三十四)多多囉(劣餓反)堤虱天(癡怜反)帝(三十五)薩婆伽囉(劣俄反)賀(重音三十六)南磨薩婆佛提避耶(避耶二字重音而聲相著三十七)悉纏妒(三十八)曼哆囉(劣餓反)鉢大(長音三十九)澘婆賀(婆賀二字音長四十)
文殊師利。是呪章句。若諸菩薩摩訶薩等。欲修行此勝法門者。當誦持之應一心行。不調戲不散亂。舉動進止悉令淨潔。不畜餘食少欲知足。獨處遠離不樂憒閙。身心遠離常以慈悲以法喜樂。常住實語不欺誑人。貴於坐禪樂欲說法。行於正念常離邪念。恒欲頭陀。於得不得無有憂喜。趣向涅槃畏厭生死。等心憎愛和合離別。不悋身命及一切物。無有貪惜。威儀成就常樂持戒。忍辱調柔惡言能忍。顏色和悅常行精進。助成一切眾生善事。先意問訊除去憍慢同心歡樂。文殊師利。如是善男子。行如是呪持讀誦者。文殊師利。如是法師即現身中得十種力。何等為十。一得念力。不忘諸法故。二得意力。方便善巧擇諸法故。三得法力。以能隨順修多羅意善覺了故。四得堅固力。以常不捨如實修行故。五得慚愧力。護彼我故。六得多聞力。具足慧故。七得陀羅尼力。一切所聞皆能持故。八得樂說辯力。諸佛護念故。九得深法力。具足五通故。十得無生法忍力。一切智智速得滿足故。文殊師利。若諸法師有能誦此陀羅尼呪。住如是行。彼善男子即於現世得是十力。如來說是呪術力時。四大神王驚怖毛竪。與無量鬼神眷屬圍遶。前詣佛所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是四神王得須陀洹道。若有法師順佛教者。我等常當率諸親屬。營從神民護是法師。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護念法者有能受持。是等法門讀誦解說。我等四王常往其所。衛護是人隨在何處。若城邑聚落。若空閑靜處。若在房中。若在家若出家。我等四王及諸眷屬。常當隨侍供給所須。令心安隱無有厭倦。亦使一切無能嬈者。世尊。我等四王隨是法門所在之處。常令其方面百由旬。若天天子。若龍龍子。若夜叉夜叉子。若鳩槃茶鳩槃茶子等。不能得便。
爾時毘流博叉天王。而說偈言。
我所有眷屬 親戚及諸民
皆當共衛護 供養是法師
爾時毘流勒叉天王。而說偈言。
我是法王子 從法而化生
佛子發心人 我皆當供給
爾時提頭賴吒天王。而說偈言。
若有諸法師 持佛修多羅
我常當衛護 周遍於十方
爾時毘沙門天王。而說偈言。
是人發道心 所應受供養
一切諸眾生 無能知之者
爾時毘沙門天王子。名曰善實。持七寶蓋奉上如來。而說偈言。
世尊我今當 受持是法門
亦為他人說 我有如是心
世尊知我心 及先世所行
初始發道心 至誠求佛道
世尊無見頂 今奉此妙蓋
願我得如是 無見頂之相
我以愛敬心 瞻仰於世尊
願二足之尊 慈悲觀察我
我求佛淨眼 願見阿逸多
度智慧世尊 即時以偈答
汝於此命終 即生兜率天
從兜率下生 得見彌勒佛
二萬歲供養 爾乃行出家
既得出家已 淨修於梵行
賢劫中諸佛 一切悉得見
亦皆供養之 於彼修梵行
過六十億劫 汝當得成佛
號名為寶蓋 國土甚嚴淨
惟有菩薩僧 為講說妙法
壽命盡一劫 佛滅度已後
正法住一劫 像法住半劫
清淨勝妙法 安隱諸眾生
爾時釋提桓因。與無數百千諸天圍遶。而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是等法門。彼諸法師我常衛護供養供給。隨是法門所在之處。若讀若誦若解說者。我及眷屬以為聽受是法門故。往詣其所。增益法師勢力無畏。法次第意令不漏失。爾時釋提桓因子名曰善護。持妙寶蓋諸寶間錯。奉上如來。而說偈言。
我常如實知 世尊前世行
我亦如是行 求佛一切智
世尊於往昔 無物不施與
我當隨此行 亦捨諸所有
我今法王子 受持是法門
當數為人說 以報如來恩
受是法門者 是即與我同
我給侍彼人 為得菩提故
世尊聲聞人 不能守護法
於後恐怖世 我護是法門
世尊安慰我 又斷諸天疑
我今當久如 得佛如世尊
佛通達智慧 授一切智記
汝後當作佛 如我今無異
過於千億劫 復過百億劫
爾乃得成佛 號名為智成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其有能說是法門者。我為供養彼法師故。捨禪定樂往詣其所。何以故。是等法門出生帝釋大梵天王諸豪尊等。我今常當供養如是諸善男子。如是說法諸善男子。應受世間大梵天王一切天人阿修羅等之所供養。爾時妙梵天王。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諸清信士女
受持此法門 是世供養處
乃至有一人 能行是法門
我妙梵天王 要當為之說
敷眾妙華座 高至於梵天
於此座上坐 演說是法門
若於惡世中 從聞是法者
應發希有心 踊躍稱善哉
若無量世界 大火悉充滿
要當從中過 往聽是法門
若有欲得聞 開佛道法門
應如須彌寶 供養從聞者
爾時世尊現神通力。令魔波旬及其軍眾。來詣佛所作如是言。世尊。我與眷屬今於佛前立此誓願。隨是法門所流布處。若說法者及聽法者。并彼國土不起魔事。亦當擁護如是法門。爾時世尊放金色光照此世界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我今住持如是法門。以為利益諸法師故。隨是法門。在閻浮提。歲數久近佛法不滅。爾時會中諸眾生等。以一切華。以一切香一切末香。而散佛上作如是言。世尊。願是法門行閻浮提。久住於世廣宣流布。於是世尊告阿難言。汝今受持如是法門。阿難白言。唯然受持。佛言。阿難。我今當以如是法門囑累於汝。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爾時阿難即白佛言。世尊。若人受持如是法門。書寫讀誦為人解說。彼人為得幾許功德。佛言。阿難。隨是法門所有文字章句之數。若人盡壽以一切種勝妙樂具。供養爾許諸佛及僧。若復有人乃至供養是法門恭敬尊重。而讚歎之。其福為勝。是人現得十一功德之藏。何等為十一。一見佛藏。得天眼故。二聽法藏。得天耳故。三見僧藏。得不退轉菩薩僧故。四無盡財藏。以得寶手故。五色身藏。以得具足三十二相故。六眷屬藏。得不可壞諸眷屬故。七聞所未聞諸法之藏。以得諸持陀羅尼故。八憶念藏。以得樂說無礙辯故。九無畏藏。破壞一切外道論故。十福德藏。利益一切諸眾生故。十一智慧藏。以得一切諸佛法故。佛說如是修多羅時。七十二那由他菩薩得無生法忍。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數眾生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
爾時慧命阿難即從坐起。整服右肩。頂禮佛足。白言。世尊。當以何名名此法門。云何奉持。佛言。阿難。此法門者。名為平等攝一切法。如是受持。名為莊嚴一切佛法。如是受持。名勝思惟梵天所問。如是受持。名為文殊師利論義。如是受持。佛說是法門已。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勝思惟梵天。平等行善男子。網明菩薩。長老摩訶迦葉。慧命阿難。及十方世界諸來菩薩。天龍夜叉乾闥婆王阿修羅等。受持佛語。皆大歡喜。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