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2部大正藏第16册P0587 大乘入楞伽經(7卷) 〖 唐 實叉難陀譯〗.txt
大正藏第 16 冊 No. 0672 大乘入楞伽經
No. 672 [Nos. 670, 671]
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序
御 製
蓋聞:摩羅山頂,既最崇而最嚴,楞伽城中,實難往而難入;先佛弘宣之地,曩聖修行之所。爰有城主,號羅婆那,乘宮殿以謁尊顏;奏樂音而祈妙法,因鬘峯以表興,指藏海以明宗。所言《入楞伽經》者:斯乃諸佛心量之玄樞,群經理窟之妙鍵,廣喻幽旨,洞明深義,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絕去來之二途,離斷常之雙執,以第一義諦,得最上妙珍。體諸法之皆虛,知前境之如幻,混假名之分別,等生死與涅槃。大慧之問初陳,法王之旨斯發,一百八義,應實相而離世間;三十九門,破邪見而宣政法,曉名相之並假,祛妄想之迷衿,依正智以會真如,悟緣起而歸妙理。境風既息,識浪方澄,三自性皆空,二無我俱泯,入如來之藏,遊解脫之門。
原此經文,來自西國,至若,元嘉建號,跋陀之譯未弘;延昌紀年,流支之義多舛。朕虔思付囑,情切紹隆,以久視元年歲次庚子,林鍾紀律炎帝司辰,于時避暑箕峯,觀風頴水,三陽宮內,重出斯經,討三本之要詮,成七卷之了教。三藏沙門于闐國僧實叉難陀大德,大福先寺僧復禮等,並名追安、遠,德契騰、蘭,襲龍樹之芳猷,探馬鳴之秘府,戒香與覺花齊馥,意珠共性月同圓,故能了達沖微,發揮奧賾,以長安四年正月十五日繕寫云畢。自惟菲薄言謝珪璋,顧四辯而多慚,瞻一乘而罔測,難違緇俗之請,強申翰墨之文;詞拙理乖,彌增愧恧,伏以此經微妙,最為希有,所冀破重昏之暗,傳燈之句不窮,演流注之功,湧泉之義無盡。題目品次列於後云。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一
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勅譯
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大海濱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其諸菩薩摩訶薩,悉已通達五法、三性、諸識無我,善知境界自心現義,遊戲無量自在三昧神通諸力,隨眾生心現種種形方便調伏,一切諸佛手灌其頂,皆從種種諸佛國土而來此會,大慧菩薩摩訶薩為其上首。
爾時世尊,於海龍王宮說法,過七日已從大海出,有無量億梵釋護世、諸天龍等,奉迎於佛。爾時如來,舉目觀見摩羅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諸如來.應.正等覺,皆於此城說自所得聖智證法,非諸外道臆度邪見及以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當為羅婆那王開示此法。」爾時羅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聞佛言音,遙知如來從龍宮出,梵釋護世天龍圍遶,見海波浪,觀其眾會藏識大海境界風動轉識浪起,發歡喜心,於其城中高聲唱言:「我當詣佛請入此城,令我及與諸天世人於長夜中得大饒益。」作是語已,即與眷屬乘花宮殿往世尊所。到已下殿右遶三匝,作眾伎樂供養如來。所持樂器皆是大青因陀羅寶,琉璃等寶以為間錯,無價上衣而用纏裹,其聲美妙音節相和,於中說偈而讚佛曰:
「心自性法藏, 無我離見垢;
證智之所知, 願佛為宣說。
善法集為身, 證智常安樂;
變化自在者, 願入楞伽城。
過去佛菩薩, 皆曾住此城;
此諸夜叉眾, 一心願聽法。」
爾時羅婆那楞伽王,以都咤迦音歌讚佛已,復以歌聲而說頌言:
「世尊於七日, 住摩竭海中;
然後出龍宮, 安詳昇此岸。
我與諸婇女, 及夜叉眷屬;
輸迦娑剌那, 眾中聰慧者,
悉以其神力, 往詣如來所,
各下花宮殿, 禮敬世所尊。
復以佛威神, 對佛稱己名:
『我是羅剎王, 十首羅婆那,
今來詣佛所, 願佛攝受我,
及楞伽城中, 所有諸眾生。
過去無量佛, 咸昇寶山頂;
住楞伽城中, 說自所證法。
世尊亦應爾, 住彼寶嚴山;
菩薩眾圍遶, 演說清淨法。
我等於今日, 及住楞伽眾;
一心共欲聞, 離言自證法。
我念去來世, 所有無量佛;
菩薩共圍遶, 演說楞伽經。
此入楞伽典, 昔佛所稱讚;
願佛同往尊, 亦為眾開演。
請佛為哀愍, 無量夜叉眾;
入彼寶嚴城, 說此妙法門。
此妙楞伽城, 種種寶嚴飾;
牆壁非土石, 羅網悉珍寶。
此諸夜叉眾, 昔曾供養佛;
修行離諸過, 證知常明了。
夜叉男女等, 渴仰於大乘;
自信摩訶衍, 亦樂令他住。
惟願無上尊, 為諸羅剎眾;
甕耳等眷屬, 往詣楞伽城。
我於去來今, 勤供養諸佛;
願聞自證法, 究竟大乘道。
願佛哀愍我, 及諸夜叉眾;
共諸佛子等, 入此楞伽城。
我宮殿婇女, 及以諸瓔珞;
可愛無憂園, 願佛哀納受。
我於佛菩薩, 無有不捨物;
乃至身給侍, 惟願哀納受。』」
爾時世尊聞是語已,即告之言:「夜叉王!過去世中諸大導師,咸哀愍汝,受汝勸請,詣寶山中說自證法,未來諸佛亦復如是。此是修行甚深觀行現法樂者之所住處,我及諸菩薩哀愍汝故,受汝所請。」作是語已默然而住。
時羅婆那王,即以所乘妙花宮殿奉施於佛;佛坐其上,王及諸菩薩前後導從,無量婇女歌詠讚歎,供養於佛往詣彼城。到彼城已,羅婆那王及諸眷屬,復作種種上妙供養,夜叉眾中童男童女,以寶羅網供養於佛;羅婆那王施寶瓔珞奉佛菩薩以掛其頸。爾時世尊及諸菩薩受供養已,各為略說自證境界甚深之法。
時羅婆那王并其眷屬,復更供養大慧菩薩,而勸請言:
「我今請大士, 奉問於世尊;
一切諸如來, 自證智境界。
我與夜叉眾, 及此諸菩薩;
一心願欲聞, 是故咸勸請。
汝是修行者, 言論中最勝;
是故生尊敬, 勸汝請問法。
自證清淨法, 究竟入佛地;
離外道二乘, 一切諸過失。」
爾時世尊以神通力,於彼山中復更化作無量寶山,悉以諸天百千萬億妙寶嚴飾,一一山上皆現佛身;一一佛前皆有羅婆那王及其眾會;十方所有一切國土皆於中現;一一國中悉有如來;一一佛前咸有羅婆那王并其眷屬。楞伽大城阿輸迦園,如是莊嚴等無有異,一一皆有大慧菩薩而興請問,佛為開示自證智境,以百千妙音說此經已,佛及諸菩薩皆於空中隱而不現。
羅婆那王唯自見身住本宮中,作是思惟:「向者是誰?誰聽其說?所見何物?是誰能見?佛及國城眾寶山林,如是等物今何所在?為夢所作?為幻所成?為復猶如乾闥婆城?為翳所見?為炎所惑?為如夢中石女生子?為如煙焰旋火輪耶?」復更思惟:「一切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別境界,凡夫迷惑不能解了,無有能見亦無所見,無有能說亦無所說,見佛聞法皆是分別,如向所見不能見佛,不起分別是則能見。」
時楞伽王尋即開悟,離諸雜染證唯自心,住無分別;往昔所種善根力故,於一切法得如實見,不隨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觀察,永離一切臆度邪解,住大修行為修行師,現種種身善達方便,巧知諸地上增進相,常樂遠離心.意.意識,斷三相續見,離外道執著,內自覺悟,入如來藏趣於佛地。聞虛空中及宮殿內咸出聲言:「善哉!大王!如汝所學,諸修行者應如是學,應如是見,一切如來應如是見,一切諸法若異見者則是斷見;汝應永離心.意.意識,應勤觀察一切諸法,應修內行莫著外見,莫墮二乘及以外道,所修句義所見境界,及所應得諸三昧法;汝不應樂戲論談笑,汝不應起圍陀諸見,亦不應著王位自在,亦不應住六定等中。若能如是,即是如實修行者行,能摧他論能破惡見,能捨一切我見執著,能以妙慧轉所依識,能修菩薩大乘之道,能入如來自證之地。汝應如是勤加修學,令所得法轉更清淨,善修三昧三摩鉢底,莫著二乘外道境界以為勝樂,如凡修者之所分別,外道執我見有我相,及實求那而生取著,二乘見有無明緣行,於性空中亂想分別。楞伽王!此法殊勝是大乘道,能令成就自證聖智,於諸有中受上妙生。楞伽王!此大乘行破無明翳,滅識波浪,不墮外道諸邪行中。楞伽王!外道行者執著於我作諸異論,不能演說離執著見識性二義。善哉!楞伽王!汝先見佛思惟此義,如是思惟乃是見佛。」
爾時羅婆那王復作是念:「願我更得奉見如來,如來世尊於觀自在,離外道法,能說自證聖智境界,超諸應化所應作事,住如來定入三昧樂,是故說名大觀行師,亦復名為大哀愍者,能燒煩惱分別薪盡,諸佛子眾所共圍遶,普入一切眾生心中,遍一切處具一切智,永離一切分別事相。我今願得重見如來大神通力;以得見故,未得者得、已得不退,離諸分別住三昧樂,增長滿足如來智地。」
爾時世尊,知楞伽王即當證悟無生法忍,為哀愍故便現其身,令所化事還復如本。時十頭王見所曾覩,無量山城悉寶莊嚴,一一城中皆有如來.應.正等覺,三十二相以嚴其身。自見其身遍諸佛前,悉有大慧,夜叉圍遶,說自證智所行之法;亦見十方諸佛國土,如是等事悉無有別。
爾時世尊普觀眾會,以慧眼觀非肉眼觀,如師子王奮迅迴眄欣然大笑。於其眉間髀脇腰頸及以肩臂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無量妙色光明,如虹拕暉如日舒光,亦如劫火猛焰熾然。時虛空中梵釋四天,遙見如來坐如須彌楞伽山頂欣然大笑。爾時諸菩薩及諸天眾咸作是念:「如來世尊於法自在,何因緣故欣然大笑?身放光明默然不動,住自證境入三昧樂,如師子王周迴顧視,觀羅婆那念如實法。」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先受羅婆那王請,復知菩薩眾會之心,及觀未來一切眾生,皆悉樂著語言文字,隨言取義而生迷惑,執取二乘外道之行。或作是念:「世尊已離諸識境界,何因緣故欣然大笑?」為斷彼疑而問於佛。
佛即告言:「善哉大慧!善哉大慧!汝觀世間愍諸眾生,於三世中惡見所纏,欲令開悟而問於我。諸智慧人為利自他,能作是問。大慧!此楞伽王,曾問過去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二種之義,今亦欲問,未來亦爾。此二種義差別之相,一切二乘及諸外道皆不能測。」
爾時如來知楞伽王欲問此義,而告之曰:「楞伽王!汝欲問我宜應速問,我當為汝分別解釋,滿汝所願令汝歡喜,能以智慧思惟觀察,離諸分別,善知諸地修習對治,證真實義入三昧樂,為諸如來之所攝受,住奢摩他樂,遠離二乘三昧過失,住於不動善慧法雲菩薩之地。能如實知諸法無我,當於大寶蓮花宮中,以三昧水而灌其頂。復現無量蓮花圍繞,無數菩薩於中止住,與諸眾會遞相瞻視,如是境界不可思議。楞伽王!汝起一方便行住修行地,復起無量諸方便行,汝定當得如上所說不思議事,處如來位隨形應物。汝所當得,一切二乘及諸外道梵釋天等所未曾見。」
爾時楞伽王蒙佛許已,即於清淨光明如大蓮華寶山頂上,從座而起,諸婇女眾之所圍繞,化作無量種種色花,種種色香末香塗香,幢幡幰蓋冠珮瓔珞,及餘世間未曾見聞種種勝妙莊嚴之具;又復化作欲界所有種種無量諸音樂器,過諸天、龍、乾闥婆等一切世間之所有者;又復化作十方佛土昔所曾見諸音樂器;又復化作大寶羅網,遍覆一切佛菩薩上;復現種種上妙衣服,建立幢幡以為供養。作是事已即昇虛空高七多羅樹,於虛空中復雨種種諸供養雲,作諸音樂,從空而下,即坐第二日電光明如大蓮花寶山頂上,歡喜恭敬而作是言:「我今欲問如來二義,如是二義,我已曾問過去如來.應.正等覺,彼佛世尊已為我說。我今亦欲問於是義,唯願如來為我宣說。世尊!變化如來說此二義,非根本佛。根本佛說三昧樂境,不說虛妄分別所行。善哉!世尊!於法自在,唯願哀愍說此二義,一切佛子心皆樂聞。」
爾時世尊告彼王言:「汝應問,我當為汝說。」時夜叉王,更著種種寶冠瓔珞,諸莊嚴具以嚴其身,而作是言:「如來常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云何得捨此二種法?何者是法?何者非法?法若應捨,云何有二?有二即墮分別相中。有體無體、是實非實,如是一切皆是分別,不能了知阿賴耶識無差別相。如毛輪住非淨智境,法性如是,云何可捨?」
爾時佛告楞伽王言:「楞伽王!汝豈不見瓶等無常敗壞之法,凡夫於中妄生分別。汝今何故不如是知法與非法差別之相?此是凡夫之所分別,非證智見;凡夫墮在種種相中,非諸證者。楞伽王!如燒宮殿園林見種種焰,火性是一,所出光焰由薪力故,長短大小各各差別。汝今云何不如是知法與非法差別之相?楞伽王!如一種子生牙莖枝葉及以花果無量差別,外法如是內法亦然。謂無明為緣生蘊.界.處一切諸法,於三界中受諸趣生,有苦樂好醜語默行止各各差別,又如諸識相雖是一,隨於境界有上中下染淨善惡種種差別。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別,諸修行者修觀行時,自智所行亦復見有差別之相,況法與非法而無種種差別分別。楞伽王!法與非法差別相者,當知悉是相分別故。
「楞伽王!何者是法?所謂二乘及諸外道,虛妄分別說有實等為諸法因,如是等法應捨應離,不應於中分別取相。見自心法性則無執著,瓶等諸物凡愚所取本無有體,諸觀行人以毘鉢舍那如實觀察,名捨諸法。楞伽王!何者是非法?所謂諸法無性無相永離分別,如實見者,若有若無如是境界彼皆不起,是名捨非法。復有非法,所謂兔角、石女兒等,皆無性相不可分別,但隨世俗說有名字,非如瓶等而可取著,以彼非是識之所取,如是分別亦應捨離,是名捨法及捨非法。楞伽王!汝先所問我已說竟。
「楞伽王!汝言:『我於過去諸如來所已問是義,彼諸如來已為我說。』楞伽王!汝言過去但是分別,未來亦然,我亦同彼。楞伽王!彼諸佛法皆離分別,已出一切分別戲論,非如色相唯智能證,為令眾生得安樂故而演說法,以無相智說名如來。是故如來以智為體,智為身故不可分別,不可以所分別,不可以我人眾生相分別。何故不能分別?以意識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離能分別,亦離所分別。楞伽王!譬如壁上彩畫眾生無有覺知,世間眾生悉亦如是無業無報,諸法亦然無聞無說。楞伽王!世間眾生猶如變化,凡夫外道不能了達。楞伽王!能如是見名為正見,若他見者名分別見,由分別故取著於二。
「楞伽王!譬如有人於水鏡中自見其像,於燈月中自見其影,於山谷中自聞其響,便生分別而起取著,此亦如是。法與非法唯是分別,由分別故不能捨離,但更增長一切虛妄不得寂滅。寂滅者所謂一緣,一緣者是最勝三昧,從此能生自證聖智,以如來藏而為境界。」
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與摩帝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國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曲躬恭敬而說頌言:
「世間離生滅, 譬如虛空花;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世間恒如夢, 遠離於斷常;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知人法無我, 煩惱及爾焰;
常清淨無相, 而興大悲心。
佛不住涅槃, 涅槃不住佛;
遠離覺不覺, 若有若非有。
法身如幻夢, 云何可稱讚?
知無性無生, 乃名稱讚佛。
佛無根境相, 不見名見佛;
云何於牟尼, 而能有讚毀?
若見於牟尼, 寂靜遠離生;
是人今後世, 離著無所見。」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 仰諮尊中上。」
時世間解聞是語已,普觀眾會而說是言:
「汝等諸佛子, 今皆恣所問;
我當為汝說, 自證之境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蒙佛許已,頂禮佛足以頌問曰:
「云何起計度? 云何淨計度?
云何起迷惑? 云何淨迷惑?
云何名佛子, 及無影次第?
云何剎土化? 相及諸外道?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能解?
云何禪境界? 何故有三乘?
彼以何緣生? 何作何能作?
誰說二俱異? 云何諸有起?
云何無色定, 及與滅盡定?
云何為想滅? 云何從定覺?
云何所作生, 進去及持身?
云何見諸物? 云何入諸地?
云何有佛子? 誰能破三有?
何處身云何? 生復住何處?
云何得神通, 自在及三昧?
三昧心何相? 願佛為我說。
云何名藏識? 云何名意識?
云何起諸見? 云何退諸見?
云何姓非姓? 云何唯是心?
何因建立相? 云何成無我?
云何無眾生? 云何隨俗說?
云何得不起, 常見及斷見?
云何佛外道, 其相不相違?
何故當來世, 種種諸異部?
云何為性空? 云何剎那滅?
胎藏云何起? 云何世不動?
云何諸世間, 如幻亦如夢,
乾城及陽焰, 乃至水中月?
云何菩提分? 覺分從何起?
云何國土亂? 何故見諸有?
云何知世法? 云何離文字?
云何如空花, 不生亦不滅?
真如有幾種? 諸度心有幾?
云何如虛空? 云何離分別?
云何地次第? 云何得無影?
何者二無我? 云何所知淨?
聖智有幾種? 戒眾生亦然?
摩尼等諸寶, 斯竝云何出?
誰起於語言, 眾生及諸物?
明處與伎術, 誰之所顯示?
伽他有幾種? 長行句亦然?
道理幾不同? 解釋幾差別?
飲食是誰作? 愛欲云何起?
云何轉輪王? 及以諸小王?
云何王守護? 天眾幾種別?
地日月星宿, 斯等竝是何?
解脫有幾種? 修行師復幾?
云何阿闍梨? 弟子幾差別?
如來有幾種? 本生事亦然?
眾魔及異學, 如是各有幾?
自性幾種異? 心有幾種別?
云何唯假設? 願佛為開演。
云何為風雲? 念智何因有?
藤樹等行列? 此竝誰能作?
云何象馬獸? 何因而捕取?
云何卑陋人? 此並誰能作?
云何六時攝? 云何一闡提?
女男及不男, 此竝云何生?
云何修行進? 云何修行退?
瑜伽師有幾? 令人住其中。
眾生生諸趣, 何形何色相?
富饒大自在, 此復何因得?
云何釋迦種? 云何甘蔗種?
仙人長苦行, 是誰之教授?
何因佛世尊, 一切剎中現,
異名諸色類, 佛子眾圍遶?
何因不食肉? 何因令斷肉?
食肉諸眾生, 以何因故食?
何故諸國土, 猶如日月形,
須彌及蓮花, 卍字師子像?
何故諸國土, 如因陀羅網,
覆住或側住, 一切寶所成?
何故諸國土, 無垢日月光,
或如花果形, 箜篌細腰鼓?
云何變化佛? 云何為報佛?
真如智慧佛? 願皆為我說。
云何於欲界, 不成等正覺?
何故色究竟, 離染得菩提?
如來滅度後, 誰當持正法?
世尊住久如, 正法幾時住?
悉檀有幾種? 諸見復有幾?
何故立毘尼, 及以諸比丘,
一切諸佛子, 獨覺及聲聞?
云何轉所依? 云何得無相?
云何得世通? 云何得出世?
復以何因緣, 心住七地中?
僧伽有幾種? 云何成破僧?
云何為眾生, 廣說醫方論?
何故大牟尼, 唱說如是言:
『迦葉拘留孫, 拘那含是我?』
何故說斷常, 及與我無我?
何不恒說實, 一切唯是心?
云何男女林, 訶梨菴摩羅,
鷄羅娑輪圍, 及以金剛山,
如是處中間, 無量寶莊嚴?
仙人乾闥婆, 一切皆充滿;
此皆何因緣? 願尊為我說。」
爾時世尊,聞其所請大乘微妙諸佛之心最上法門,即告之言:「善哉大慧!諦聽!諦聽!如汝所問,當次第說。」即說頌言:
「若生若不生, 涅槃及空相,
流轉無自性, 波羅蜜佛子,
聲聞辟支佛, 外道無色行。
須彌巨海山, 洲渚剎土地,
星宿與日月, 天眾阿修羅,
解脫自在通, 力禪諸三昧。
滅及如意足, 菩提分及道,
禪定與無量, 諸蘊及往來,
乃至滅盡定, 心生起言說,
心意識無我, 五法及自性。
分別所分別, 能所二種見;
諸乘種性處, 金摩尼真珠。
一闡提大種, 荒亂及一佛;
智所智教得, 眾生有無有。
象馬獸何因? 云何而捕取?
云何因譬喻? 相應成悉檀。
所作及能作, 眾林與迷惑;
如是真實理, 唯心無境界。
諸地無次第, 無相轉所依;
醫方工巧論, 伎術諸明處。
須彌諸山地, 巨海日月量;
上中下眾生, 身各幾微塵。
一一剎幾塵, 一一弓幾肘;
幾弓俱盧舍, 半由旬由旬。
兔毫與隙遊, 蟣羊毛穬麥;
半升與一升, 是各幾穬麥?
一斛及十斛, 十萬暨千億;
乃至頻婆羅, 是等各幾數?
幾塵成芥子? 幾芥成草子?
復以幾草子, 而成於一豆?
幾豆成一銖? 幾銖成一兩?
幾兩成一斤? 幾斤成須彌?
此等所應請, 何因問餘事?
聲聞辟支佛, 諸佛及佛子,
如是等身量, 各有幾微塵?
火風各幾塵? 一一根有幾?
眉及諸毛孔, 復各幾塵成?
如是等諸事, 云何不問我?
云何得財富? 云何轉輪王?
云何王守護? 云何得解脫?
云何長行句, 婬欲及飲食,
云何男女林? 金剛等諸山,
幻夢渴愛譬, 諸雲從何起?
時節云何有? 何因種種味?
女男及不男, 佛菩薩嚴飾,
云何諸妙山? 仙闥婆莊嚴,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云何禪境界? 變化及外道,
云何無因作? 云何有因作?
云何轉諸見? 云何起計度?
云何淨計度? 所作云何起?
云何而轉去? 云何斷諸想?
云何起三昧? 破三有者誰?
何處身云何? 云何無有我?
云何隨俗說? 汝問相云何?
及所問非我, 云何為胎藏,
及以餘支分? 云何斷常見?
云何心一境? 云何言說智?
戒種性佛子, 云何稱理釋?
云何師弟子, 眾生種性別?
飲食及虛空, 聰明魔施設,
云何樹行布? 是汝之所問。
何因一切剎, 種種相不同?
或有如箜篌, 腰鼓及眾花,
或有離光明, 仙人長苦行;
或有好族姓, 令眾生尊重。
或有體卑陋, 為人所輕賤;
云何欲界中, 修行不成佛?
而於色究竟, 乃昇等正覺。
云何世間人, 而能獲神通?
何因稱比丘? 何故名僧伽?
云何化及報, 真如智慧佛?
云何使其心, 得住七地中?
此及於餘義, 汝今咸問我。
如先佛所說, 一百八種句;
一一相相應, 遠離諸見過。
亦離於世俗, 言語所成法;
我當為汝說, 佛子應聽受。」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百八句?」
佛言:「大慧!所謂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相句非相句,住異句非住異句,剎那句非剎那句,自性句非自性句,空句非空句,斷句非斷句,心句非心句,中句非中句,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煩惱句非煩惱句,愛句非愛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善巧句非善巧句,清淨句非清淨句,相應句非相應句,譬喻句非譬喻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師句非師句,種性句非種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無影像句非無影像句,願句非願句,三輪句非三輪句,摽相句非摽相句,有句非有句,無句非無句,俱句非俱句,自證聖智句非自證聖智句,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剎句非剎句,塵句非塵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大種句非大種句,算數句非算數句,神通句非神通句,虛空句非虛空句,雲句非雲句,巧明句非巧明句,伎術句非伎術句,風句非風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假立句非假立句,體性句非體性句,蘊句非蘊句,眾生句非眾生句,覺句非覺句,涅槃句非涅槃句,所知句非所知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亂句非荒亂句,幻句非幻句,夢句非夢句,陽焰句非陽焰句,影像句非影像句,火輪句非火輪句,乾闥婆句非乾闥婆句,天句非天句,飲食句非飲食句,婬欲句非婬欲句,見句非見句,波羅蜜句非波羅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諦句非諦句,果句非果句,滅句非滅句,滅起句非滅起句,醫方句非醫方句,相句非相句,支分句非支分句,禪句非禪句,迷句非迷句,現句非現句,護句非護句,種族句非種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攝受句非攝受句,寶句非寶句,記句非記句,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作句非作句,身句非身句,計度句非計度句,動句非動句,根句非根句,有為句非有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時節句非時節句,樹藤句非樹藤句,種種句非種種句,演說句非演說句,決定句非決定句,毘尼句非毘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住持句非住持句,文字句非文字句。大慧!此百八句,皆是過去諸佛所說(上正列中少二句,應訪尋)。」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佛言:「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臆度者之所能知。所謂相續生及相生,相續住及相住,相續滅及相滅。諸識有三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如明鏡中現諸色像,現識亦爾。大慧!現識與分別事識,此二識無異,相互為因。大慧!現識以不思議熏變為因;分別事識以分別境界及無始戲論習氣為因。大慧!阿賴耶識虛妄分別種種習氣滅,即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大慧!相續滅者,謂所依因滅及所緣滅,即相續滅。所依因者,謂無始戲論虛妄習氣。所緣者,謂自心所見分別境界。大慧!譬如泥團與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與莊嚴具亦如是。大慧!若泥團與微塵異者,應非彼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大慧!轉識、藏識若異者,藏識非彼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然彼真相不滅。大慧!識真相不滅,但業相滅,若真相滅者,藏識應滅;若藏識滅者,即不異外道斷滅論。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說:『取境界相續識滅,即無始相續識滅。』大慧!彼諸外道說相續識從作者生,不說眼識依色光明和合而生,唯說作者為生因故。作者是何?彼計勝性丈夫自在時及微塵,為能作者。復次大慧!有七種自性,所謂:集自性,性自性,相自性,大種自性,因自性,緣自性,成自性。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所行,智所行,二見所行,超二見所行,超子地所行,如來所行,如來自證聖智所行。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法自性第一義心;以此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最上法,以聖慧眼,入自共相種種安立,其所安立不與外道惡見共。大慧!云何為外道惡見?謂不知境界自分別現,於自性第一義,見有見無而起言說。大慧!我今當說,若了境如幻、自心所現,則滅妄想三有苦及無知愛業緣。
「大慧!有諸沙門婆羅門,妄計非有及有於因果外顯現諸物,依時而住;或計蘊.界.處依緣生住,有已即滅。大慧!彼於若相續、若作用、若生、若滅、若諸有、若涅槃、若道、若業、若果、若諦,是破壞斷滅論。何以故?不得現法故,不見根本故。大慧!譬如瓶破不作瓶事,又如燋種不能生牙;此亦如是,若蘊.界.處法已現當滅,應知此則無相續生,以無因故,但是自心虛妄所見。
「復次,大慧!若本無有識三緣合生,龜應生毛、沙應出油,汝宗則壞,違決定義,所作事業悉空無益。大慧!三合為緣是因果性,可說為有,過現未來從無生有,此依住覺想地者,所有理教及自惡見熏習餘氣,作如是說。大慧!愚癡凡夫惡見所噬邪見迷醉,無智妄稱一切智說。
「大慧!復有沙門婆羅門,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如空中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不離自心;由無始來虛妄見故取以為外。作是觀已斷分別緣,亦離妄心所取名義,知身及物并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如是思惟恒住不捨。大慧!此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眾生如幻如影從緣而起,知一切境界離心無得,行無相道漸昇諸地住三昧境,了達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絕眾影像,成就智慧證無生法;入金剛喻三昧,當得佛身恒住如如,起諸變化力通自在。大慧!方便以為嚴飾遊眾佛國,離諸外道及心意識,轉依次第成如來身。大慧!菩薩摩訶薩欲得佛身,應當遠離蘊.界.處心因緣所作生住滅法戲論分別,但住心量觀察三有,無始時來妄習所起,思惟佛地無相無生自證聖法,得心自在無功用行,如如意寶隨宜現身,令達唯心漸入諸地。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於自悉檀應善修學。」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一
大正藏第 16 冊 No. 0672 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勅譯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我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眾妙法門,此是一切諸佛菩薩入自心境離所行相,稱真實義諸佛教心。唯願如來為此山中諸菩薩眾,隨順過去諸佛,演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有四種因緣眼識轉。何等為四?所謂:不覺自心現而執取故,無始時來取著於色虛妄習氣故,識本性如是故,樂見種種諸色相故。大慧!以此四緣,阿賴耶識如瀑流水,生轉識浪。如眼識,餘亦如是。於一切諸根微塵毛孔眼等,轉識或頓生,譬如明鏡現眾色像;或漸生,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心海亦爾,境界風吹起諸識浪,相續不絕。大慧!因所作相非一非異,業與生相相繫深縛,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識身轉。大慧!與五識俱,或因了別差別境相有意識生,然彼諸識不作是念:『我等同時,展轉為因。』而於自心所現境界,分別執著俱時而起,無差別相各了自境。大慧!諸修行者入於三昧,以習力微起而不覺知,但作是念:『我滅諸識入於三昧。』實不滅識而入三昧,以彼不滅習氣種故,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
「大慧!如是藏識行相微細,唯除諸佛及住地菩薩,其餘一切二乘外道定慧之力皆不能知。唯有修行如實行者,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無邊佛所廣集善根,不妄分別自心所見,能知之耳。大慧!諸修行人宴處山林上中下修,能見自心分別流注,得諸三昧自在力通,諸佛灌頂菩薩圍繞,知心.意.意識所行境界,超愛業無明生死大海,是故汝等應當親近諸佛菩薩,如實修行大善知識。」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溟壑, 無有斷絕時。
藏識海常住, 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 騰躍而轉生。
青赤等諸色, 鹽貝乳石蜜,
花果日月光, 非異非不異。
意等七種識, 應知亦如是,
如海共波浪, 心俱和合生。
譬如海水動, 種種波浪轉;
藏識亦如是, 種種諸識生。
心意及意識, 為諸相故說;
八識無別相, 無能相所相。
譬如海波浪, 是則無差別;
諸識心如是, 異亦不可得。
心能積集業, 意能廣積集;
了別故名識, 對現境說五。」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以頌問曰:
「青赤諸色像, 眾生識顯現;
如浪種種法, 云何願佛說?」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
「青赤諸色像, 浪中不可得;
言心起眾相, 開悟諸凡夫。
而彼本無起, 自心所取離;
能取及所取, 與彼波浪同。
身資財安住, 眾生識所現;
是故見此起, 與浪無差別。」
爾時大慧復說頌言:
「大海波浪性, 鼓躍可分別;
藏識如是起, 何故不覺知?」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
「阿賴耶如海, 轉識同波浪;
為凡夫無智, 譬喻廣開演。」
爾時大慧復說頌言:
「譬如日光出, 上下等皆照;
世間燈亦然, 應為愚說實。
已能開示法, 何不顯真實?」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
「若說真實者, 彼心無真實。
譬如海波浪, 鏡中像及夢;
俱時而顯現, 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 次第而轉生;
識以能了知, 意復意謂然。
五識了現境, 無有定次第;
譬如工畫師, 及畫師弟子,
布彩圖眾像, 我說亦如是。
彩色中無文, 非筆亦非素。
為悅眾生故, 綺煥成眾像;
言說則變異, 真實離文字。
我所住實法, 為諸修行說;
真實自證處, 能所分別離。
此為佛子說, 愚夫別開演;
種種皆如幻, 所見不可得。
如是種種說, 隨事而變異;
所說非所應, 於彼為非說。
譬如眾病人, 良醫隨授藥;
如來為眾生, 隨心應量說。
世間依怙者, 證智所行處;
外道非境界, 聲聞亦復然。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別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現者,當離憒閙昏滯睡眠,初中後夜勤加修習;遠離曾聞外道邪論及二乘法,通達自心分別之相。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住智慧心所住相已,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何者為三?所謂:無影像相,一切諸佛願持相,自證聖智所趣相。諸修行者獲此相已,即捨跛驢智慧心相,入菩薩第八地,於此三相修行不捨。大慧!無影像相者,謂由慣習一切二乘外道相故而得生起;一切諸佛願持相者,謂由諸佛自本願力所加持故而得生起;自證聖智所趣相者,謂由不取一切法相成就如幻諸三昧身趣佛地智故而得生起。大慧!是名上聖智三種相。若得此相,即到自證聖智所行之處,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知諸菩薩心之所念,承一切佛威神之力,白佛言:「唯願為說百八句差別所依聖智事自性法門,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為諸菩薩摩訶薩墮自共相者,說此妄計性差別義門;知此義已,則能淨治二無我觀境照明諸地,超越一切二乘外道三昧之樂,見諸如來不可思議所行境界,畢竟捨離五法自性,以一切佛法身智慧而自莊嚴,入如幻境住一切剎,兜率陀宮色究竟天,成如來身。」
佛言:「大慧!有一類外道,見一切法隨因而盡,生分別解,想兔無角起於無見,如兔角無,一切諸法悉亦如是。復有外道,見大種、求那、塵等諸物形量分位各差別已,執兔無角,於此而生牛有角想。大慧!彼墮二見不了唯心,但於自心增長分別。大慧!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唯分別所現。大慧!應知兔角離於有無,諸法悉然,勿生分別。云何兔角離於有無?互因待故,分析牛角乃至微塵,求其體相終不可得,聖智所行遠離彼見,是故於此不應分別。」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彼豈不以妄見起相,比度觀待妄計無耶?」
佛言:「不以分別起相待以言無。何以故?彼以分別為生因故,以角分別為其所依,所依為因離異不異,非由相待顯兔角無。大慧!若此分別異兔角者,則非角因;若不異者,因彼而起。大慧!分析牛角乃至極微,求不可得;異於有角言無角者,如是分別決定非理。二俱非有誰待於誰?若相待不成,待於有故言兔角無,不應分別,不正因故。有無論者執有執無,二俱不成。
「大慧!復有外道,見色形狀虛空分齊而生執著,言色異虛空起於分別。大慧!虛空是色隨入色種。大慧!色是虛空,能持所持建立性故,色空分齊應如是知。大慧!大種生時自相各別,不住虛空中,非彼無虛空。大慧!兔角亦爾,觀待牛角言彼角無。大慧!分析牛角乃至微塵,又析彼塵其相不現。彼何所待而言無耶?若待餘物彼亦如是。大慧!汝應遠離兔角、牛角、虛空及色所有分別,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常觀察自心所見分別之相,於一切國土為諸佛子說觀察自心修行之法。」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
「心所見無有, 唯依心故起;
身資所住影, 眾生藏識現。
心意及與識, 自性五種法,
二無我清淨, 諸導師演說。
長短共觀待, 展轉互相生;
因有故成無, 因無故成有。
微塵分析事, 不起色分別;
唯心所安立, 惡見者不信。
外道非行處, 聲聞亦復然;
救世之所說, 自證之境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為淨心現流故而請佛言:「世尊!云何淨諸眾生自心現流?為漸次淨?為頓淨耶?」
佛言:「大慧!漸淨非頓。如菴羅果漸熟非頓,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淨非頓;如陶師造器漸成非頓,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而非頓;譬如大地生諸草木漸生非頓,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而非頓。大慧!譬如人學音樂書畫種種伎術漸成非頓,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漸而非頓。譬如明鏡頓現眾像而無分別,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現流,亦復如是,頓現一切無相境界而無分別;如日月輪一時遍照一切色像,諸佛如來淨諸眾生自心過習,亦復如是,頓為示現不可思議諸佛如來智慧境界;譬如藏識頓現於身及資生國土一切境界,報佛亦爾,於色究竟天,頓能成熟一切眾生令修諸行;譬如法佛頓現報佛,及以化佛光明照曜自證聖境,亦復如是,頓現法相而為照曜,令離一切有無惡見。
「復次,大慧!法性所流,佛說一切法自相共相,自心現習氣因相,妄計性所執因相,更相繫屬,種種幻事皆無自性,而諸眾生種種執著取以為實,悉不可得。
「復次,大慧!妄計自性執著緣起自性起。大慧!譬如幻師以幻術力,依草木瓦石幻作眾生若干色像,令其見者種種分別,皆無真實。大慧!此亦如是,由取著境界習氣力故,於緣起性中,有妄計性種種相現,是名妄計性生。大慧!是名法性所流佛說法相。
「大慧!法性佛者,建立自證智所行,離心自性相。大慧!化佛說施.戒.忍.進.禪定.智慧.蘊.界.處法及諸解脫諸識行相,建立差別,越外道見,超無色行。復次,大慧!法性佛非所攀緣,一切所緣一切所作相根量等相,悉皆遠離,非凡夫二乘及諸外道執著我相所取境界。是故大慧!於自證聖智勝境界相當勤修學,於自心所現分別見相當速捨離。
「復次,大慧!聲聞乘有二種差別相,所謂:自證聖智殊勝相,分別執著自性相。云何自證聖智殊勝相?謂明見苦.空.無常.無我.諸諦境界,離欲寂滅故,於蘊.界.處若自若共外不壞相,如實了知故心住一境,住一境已獲禪解脫三昧道果而得出離,住自證聖智境界樂,未離習氣及不思議變易死,是名聲聞乘自證聖智境界相。菩薩摩訶薩雖亦得此聖智境界,以憐愍眾生故,本願所持故,不證寂滅門及三昧樂,諸菩薩摩訶薩於此自證聖智樂中不應修學。大慧!云何分別執著自性相?所謂:知堅.濕.煖.動.青黃赤白如是等法,非作者生,然依教理見自共相分別執著,是名聲聞乘分別執著相。菩薩摩訶薩於此法中應知應捨,離人無我見入法無我相,漸住諸地。」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常不思議自證聖智第一義境,將無同諸外道所說常不思議作者耶?」
佛言:「大慧!非諸外道作者得常不思議。所以者何?諸外道常不思議因,自相不成。既因自相不成,以何顯示常不思議?大慧!外道所說常不思議,若因自相成,彼則有常;但以作者為因相故,常不思議不成。大慧!我第一義常不思議,第一義因相成,遠離有無,自證聖智所行相故有相;第一義智為其因故有因,離有無故非作者,如虛空涅槃寂滅法故常不思議;是故我說常不思議,不同外道所有諍論。大慧!此常不思議,是諸如來自證聖智所行真理,是故菩薩當勤修學。
「復次,大慧!外道常不思議,以無常異相因故常,非自相因力故常。大慧!外道常不思議,以見所作法有已還無,無常已比知是常;我亦見所作法有已還無,無常已不因此說為常。大慧!外道以如是因相成常不思議,此因相非有,同於兔角故,常不思議唯是分別,但有言說。何故彼因同於兔角?無自因相故。大慧!我常不思議,以自證為因相,不以外法有已還無無常為因;外道反此,曾不能知常不思議自因之相,而恒在於自證聖智所行相外,此不應說。
「復次,大慧!諸聲聞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一切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妄計未來諸根境滅以為涅槃,不知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彼愚癡人說有三乘,不說唯心無有境界。大慧!彼人不知去來現在諸佛所說自心境界,取心外境,常於生死輪轉不絕。
「復次,大慧!去來現在諸如來說一切法不生。何以故?自心所見非有性故,離有無生故,如兔馬等角凡愚妄取,唯自證聖智所行之處,非諸愚夫二分別境。大慧!身及資生器世間等,一切皆是藏識影像,所取能取二種相現;彼諸愚夫,墮生住滅二見中故,於中妄起有無分別。大慧!汝於此義當勤修學。
「復次,大慧!有五種種性。何等為五?謂:聲聞乘種性,緣覺乘種性,如來乘種性,不定種性,無種性。大慧!云何知是聲聞乘種性?謂若聞說於蘊.界.處自相共相,若知若證,舉身毛竪心樂修習,於緣起相不樂觀察,應知此是聲聞乘種性;彼於自乘見所證已,於五六地斷煩惱結,不斷煩惱習,住不思議死。正師子吼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修習人無我,乃至生於得涅槃覺。大慧!復有眾生求證涅槃,言能覺知我人眾生養者取者,此是涅槃;復有說言,見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大慧!彼無解脫,以未能見法無我故。此是聲聞乘及外道種性,於未出中生出離想,應勤修習捨此惡見。
「大慧!云何知是緣覺乘種性?謂若聞說緣覺乘法,舉身毛竪悲泣流淚,離憒閙緣無所染著。有時聞說現種種身,或聚或散神通變化,其心信受無所違逆,當知此是緣覺乘種性;應為其說緣覺乘法。
「大慧!如來乘種性所證法有三種,所謂:自性無自性法,內身自證聖智法,外諸佛剎廣大法。大慧!若有聞說此一一法及自心所現身財建立阿賴耶識不思議境,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此是如來乘性。
「大慧!不定種性者,謂聞說彼三種法時,隨生信解而順修學。大慧!為初治地人而說種性,欲令其入無影像地,作此建立。大慧!彼住三昧樂聲聞,若能證知自所依識,見法無我淨煩惱習,畢竟當得如來之身。」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
「預流一來果, 不還阿羅漢;
是等諸聖人, 其心悉迷惑。
我所立三乘, 一乘及非乘;
為愚夫少智, 樂寂諸聖說。
第一義法門, 遠離於二取;
住於無境界, 何建立三乘。
諸禪及無量, 無色三摩提;
乃至滅受想, 唯心不可得。
「復次,大慧!此中一闡提,何故於解脫中不生欲樂?大慧!以捨一切善根故,為無始眾生起願故。云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言:『此非隨順契經調伏解脫之說。』作是語時,善根悉斷不入涅槃。云何為無始眾生起願?謂諸菩薩以本願方便,願一切眾生悉入涅槃,若一眾生未涅槃者,我終不入。此亦住一闡提趣,此是無涅槃種性相。」
大慧菩薩言:「世尊!此中何者畢竟不入涅槃?」
佛言:「大慧!彼菩薩一闡提,知一切法本來涅槃,畢竟不入,非捨善根。何以故?捨善根一闡提,以佛威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佛於一切眾生無捨時故。是故菩薩一闡提不入涅槃。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知三自性相。何者為三?所謂:妄計自性,緣起自性,圓成自性。大慧!妄計自性從相生。云何從相生?謂彼依緣起事相種類顯現,生計著故。大慧!彼計著事相,有二種妄計性生,是諸如來之所演說,謂:名相計著相,事相計著相。大慧!事計著相者,謂計著內外法;相計著相者,謂即彼內外法中計著自共相;是名二種妄計自性相。大慧!從所依所緣起,是緣起性。何者圓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圓成自性如來藏心。」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
「名相分別, 二自性相; 正智真如,
是圓成性。
「大慧!是名觀察五法自性相法門,自證聖智所行境界,汝及諸菩薩摩訶薩當勤修學。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觀察二無我相。何者為二?所謂:人無我相,法無我相。大慧!何者是人無我相?謂:蘊.界.處離我我所,無知愛業之所生起眼等識生,取於色等而生計著;又自心所見身器世間,皆是藏心之所顯現,剎那相續變壞不停,如河流、如種子、如燈焰、如迅風、如浮雲,躁動不安如猨猴,樂不淨處如飛蠅,不知厭足如猛火,無始虛偽習氣為因,諸有趣中流轉不息如汲水輪,種種色身威儀進止,譬如死屍呪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機運動,若能於此善知其相,是名人無我智。
「大慧!云何為法無我智?謂知蘊.界.處是妄計性,如蘊.界.處離我我所,唯共積聚愛業繩縛,互為緣起無能作者,蘊等亦爾離自共相,虛妄分別種種相現,愚夫分別非諸聖者,如是觀察一切諸法,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是名菩薩摩訶薩法無我智。得此智已知無境界,了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歡喜,次第漸進乃至善慧及以法雲,諸有所作皆悉已辦。住是地已,有大寶蓮花王眾寶莊嚴,於其花上有寶宮殿狀如蓮花,菩薩往修幻性法門之所成就,而坐其上,同行佛子前後圍繞,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如轉輪王子灌頂之法而灌其頂,超佛子地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在法身。大慧!是名見法無我相,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說建立誹謗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離此惡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破建立常、誹謗斷見,令於正法不生毀謗。」
佛受其請即說頌言:
「身資財所住, 皆唯心影像。
凡愚不能了, 起建立誹謗;
所起但是心, 離心不可得。」
爾時世尊欲重說此義,告大慧言:「有四種無有有建立。何者為四?所謂:無有相建立相,無有見建立見,無有因建立因,無有性建立性,是為四。大慧!誹謗者,謂於諸惡見所建立法求不可得,不善觀察遂生誹謗,此是建立誹謗相。大慧!云何無有相建立相?謂於蘊.界.處自相共相本無所有,而生計著,此如是、此不異,而此分別從無始種種惡習所生,是名無有相建立相。云何無有見建立見?謂於蘊.界.處建立我人眾生等見,是名無有見建立見。云何無有因建立因?謂初識前無因不生,其初識本無,後眼色明念等為因如幻生,生已有、有還滅,是名無有因建立因。云何無有性建立性?謂於虛空涅槃非數滅無作性,執著建立。大慧!此離性非性,一切諸法離於有無,猶如毛輪、兔馬等角,是名無有性建立性。大慧!建立誹謗,皆是凡愚不了唯心而生分別,非諸聖者,是故汝等當勤觀察遠離此見。
「大慧!菩薩摩訶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已,為眾生故作種種身,如依緣起起妄計性,亦如摩尼隨心現色,普入佛會聽聞佛說,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遠離生滅及以斷常,不住聲聞辟支佛道,聞已成就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三昧,得此三昧已,遍遊一切諸佛國土,供養諸佛生諸天上,顯揚三寶示現佛身,為諸聲聞菩薩大眾,說外境界皆唯是心,悉令遠離有無等執。」
爾時世尊即說頌言:
「佛子能觀見, 世間唯是心。
示現種種身, 所作無障礙;
神通力自在, 一切皆成就。」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願為我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我及諸菩薩悟此相故,離有無分別,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空者即是妄計性句義。大慧!為執著妄計自性故,說空.無生.無二.無自性。大慧!略說空性有七種。謂:相空、自性空、無行空、行空、一切法不可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云何相空?謂一切法自相共相空,展轉積聚互相待故,分析推求無所有故,自他及共皆不生故,自共相無生亦無住,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云何自性空?謂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云何無行空?所謂諸蘊本來涅槃無有諸行,是名無行空。云何行空?所謂諸蘊由業及因和合而起,離我我所,是名行空。云何一切法不可說空?謂一切法妄計自性無可言說,是名不可說空。云何第一義聖智大空?謂得自證聖智時,一切諸見過習悉離,是名第一義聖智大空。云何彼彼空?謂於此無彼,是名彼彼空,譬如鹿子母堂無象馬牛羊等,我說彼堂空,非無比丘眾。大慧!非謂堂無堂自性,非謂比丘無比丘自性,非謂餘處無象馬牛羊。大慧!一切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說名彼彼空。是名七種空。大慧!此彼彼空,空中最麁,汝應遠離。
「復次,大慧!無生者,自體不生而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無生。大慧!無自性者,以無生故密意而說。大慧!一切法無自性,以剎那不住故,見後變異故,是名無自性。云何無二相?大慧!如光影如長短如黑白,皆相待立,獨則不成。大慧!非於生死外有涅槃,非於涅槃外有生死,生死涅槃無相違相。如生死涅槃,一切法亦如是,是名無二相。大慧!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汝當勤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我常說空法, 遠離於斷常;
生死如幻夢, 而業亦不壞。
虛空及涅槃, 滅二亦如是;
愚夫妄分別, 諸聖離有無。」
爾時世尊復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此空.無生.無自性.無二相,悉入一切諸佛所說修多羅中,佛所說經皆有是義。大慧!諸修多羅隨順一切眾生心說,而非真實在於言中,譬如陽焰誑惑諸獸令生水想而實無水,眾經所說亦復如是。隨諸愚夫自所分別令生歡喜,非皆顯示聖智證處真實之法。大慧!應隨順義莫著言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修多羅中說如來藏本性清淨,常恒不斷無有變易,具三十二相,在於一切眾生身中,為蘊.界.處垢衣所纏,貪.恚.癡等妄分別垢之所污染,如無價寶在垢衣中。外道說我是常作者,離於求那自在無滅。世尊所說如來藏義,豈不同於外道我耶?」
佛言:「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如來.應.正等覺,以性空.實際.涅槃.不生.無相無願等諸句義,說如來藏,為令愚夫離無我怖,說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訶薩,不應於此執著於我。大慧!譬如陶師於泥聚中,以人功水杖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爾,於遠離一切分別相無我法中,以種種智慧方便善巧,或說如來藏,或說為無我,種種名字各各差別。大慧!我說如來藏,為攝著我諸外道眾,令離妄見入三解脫,速得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佛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若欲離於外道見者,應知無我如來藏義。」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士夫相續蘊, 眾緣及微塵,
勝自在作者, 此但心分別。」
爾時大慧菩薩普觀未來一切眾生,復請佛言:「願為我說具修行法,如諸菩薩摩訶薩成大修行。」
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具四種法成大修行。何者為四?謂:觀察自心所現故,遠離生住滅見故,善知外法無性故,專求自證聖智故。若諸菩薩成此四法,則得名為大修行者。大慧!云何觀察自心所現?謂觀三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作無來去,無始執著過習所熏,三界種種色行名言繫縛身資所住分別隨入之所顯現,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自心所現。大慧!云何得離生住滅見?所謂觀一切法如幻夢生,自他及俱皆不生故,隨自心量之所現故,見外物無有故,見諸識不起故,及眾緣無積故,分別因緣起三界故。如是觀時,若內若外一切諸法皆不可得,知無體實遠離生見,證如幻性,即時逮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了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境,轉所依止獲意生身。」
大慧言:「世尊!以何因緣名意生身?」
佛言:「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速疾無礙,名意生身。大慧!譬如心意於無量百千由旬之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念念相續疾詣於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為礙。意生身者亦復如是,如幻三昧力通自在諸相莊嚴,憶本成就眾生願故,猶如意去生於一切諸聖眾中,是名菩薩摩訶薩得遠離於生住滅見。大慧!云何觀察外法無性?謂觀察一切法,如陽焰、如夢境、如毛輪,無始戲論種種執著,虛妄惡習為其因故,如是觀察一切法時,即是專求自證聖智。大慧!是名菩薩具四種法成大修行,汝應如是勤加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願說一切法因緣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了達其義,離有無見,不妄執諸法漸生頓生。」
佛言:「大慧!一切法因緣生有二種,謂:內及外。外者,謂以泥團、水、杖輪、繩、人功等緣和合成瓶;如泥瓶,縷疊草席、種牙酪蘇,悉亦如是,名外緣前後轉生。內者,謂無明愛業等生蘊.界.處法,是為內緣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別。
「大慧!因有六種,謂:當有因,相屬因,相因,能作因,顯了因,觀待因。大慧!當有因者,謂內外法作因生果。相屬因者,謂內外法作緣,生果蘊種子等。相因者,作無間相,生相續果。能作因者,謂作增上而生於果,如轉輪王。顯了因者,謂分別生能顯境相,如燈照物。觀待因者,謂滅時相續斷,無妄想生。大慧!此是愚夫自所分別,非漸次生亦非頓生。何以故?大慧!若頓生者,則作與所作無有差別,求其因相不可得故。若漸生者,求其體相亦不可得,如未生子云何名父?諸計度人言以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等,所生能生互相繫屬次第生者,理不得成,皆是妄情執著相故。大慧!漸次與頓皆悉不生,但有心現身資等故,外自共相皆無性故,惟除識起自分別見。大慧!是故應離因緣所作和合相中漸頓生見。」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一切法無生, 亦復無有滅。
於彼諸緣中, 分別生滅相;
非遮諸緣會, 如是滅復生。
但止於凡愚, 妄情之所著;
緣中法有無, 是悉無有生。
習氣迷轉心, 從是三有現;
本來無有生, 亦復無有滅。
觀一切有為, 譬如虛空花;
離能取所取, 一切迷惑見。
無能生所生, 亦復無因緣;
但隨世俗故, 而說有生滅。」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大正藏第 16 冊 No. 0672 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三
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勅譯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言說分別相心法門。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故,通達能說所說二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於二義中而得清淨。」
佛言:「大慧!有四種言說分別相。所謂:相言說,夢言說,計著過惡言說,無始妄想言說。大慧!相言說者,所謂執著自分別色相生。夢言說者,謂夢先所經境界,覺已憶念,依不實境生。計著過惡言說者,謂憶念怨讎先所作業生。無始妄想言說者,以無始戲論妄執習氣生。是為四。」
大慧復言:「世尊!願更為說言語分別所行之相。何處?何因?云何而起?」
佛言:「大慧!依頭胸喉鼻、脣齶齒舌和合而起。」
大慧復言:「世尊!言語分別,為異不異?」
佛言:「大慧!非異非不異。何以故?分別為因起言語故,若異者,分別不應為因,若不異者,語言不應顯義,是故非異亦非不異。」
大慧復言:「世尊!為言語是第一義?為所說是第一義?」
佛告大慧:「非言語是,亦非所說。何以故?第一義者是聖樂處,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義者是聖智內自證境,非言語分別智境,言語分別不能顯示。大慧!言語者起滅動搖展轉因緣生,若展轉緣生,於第一義不能顯示。第一義者無自他相,言語有相不能顯示。第一義者但唯自心,種種外想悉皆無有,言語分別不能顯示。是故,大慧!應當遠離言語分別。」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法無自性, 亦復無言說;
不見空空義, 愚夫故流轉。
一切法無性, 離語言分別;
諸有如夢化, 非生死涅槃。
如王及長者, 為令諸子喜;
先示相似物, 後賜真實者。
我今亦復然, 先說相似法;
後乃為其演, 自證實際法。」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等,一切外道所不能行,自證聖智所行境界,遠離妄計自相共相,入於真實第一義境,漸淨諸地入如來位,以無功用本願力故,如如意寶普現一切無邊境界,一切諸法皆是自心所見差別,令我及餘諸菩薩等於如是等法,離妄計自性自共相見,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令眾生具足圓滿一切功德。」
佛言:「大慧!善哉!善哉!汝哀愍世間請我此義,多所利益多所安樂。大慧!凡夫無智不知心量,妄習為因執著外物,分別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等一切自性。大慧!譬如群獸為渴所逼,於熱時焰而生水想,迷惑馳趣不知非水;愚癡凡夫亦復如是,無始戲論分別所熏,三毒燒心樂色境界,見生住滅取內外法,墮一異等執著之中。大慧!如乾闥婆城,非城非非城,無智之人無始時來,執著城種妄習熏故,而作城想。外道亦爾,以無始來妄習熏故,不能了達自心所現,著一異等種種言說。大慧!譬如有人夢見男女象馬車步、城邑園林種種嚴飾,覺已憶念彼不實事。大慧!汝意云何?如是之人是黠慧不?」
答言:「不也。」
「大慧!外道亦爾,惡見所噬不了唯心,執著一異有無等見。大慧!譬如畫像無高無下,愚夫妄見作高下想。未來外道亦復如是,惡見熏習妄心增長,執一異等自壞壞他,於離有無無生之論,亦說為無,此謗因果拔善根本,應知此人分別有無起自他見,當墮地獄,欲求勝法宜速遠離。大慧!譬如翳目見有毛輪,互相謂言此事希有。而此毛輪非有非無,見不見故。外道亦爾,惡見分別執著一異、俱不俱等,誹謗正法自陷陷他。大慧!譬如火輪實非是輪,愚夫取著非諸智者。外道亦爾,惡見樂欲執著一異、俱不俱等,一切法生。大慧!譬如水泡似玻琍珠;愚夫執實奔馳而取,然彼水泡,非珠非非珠,取不取故。外道亦爾,惡見分別習氣所熏,說非有為生壞於緣有。
「復次,大慧!立三種量已,於聖智內證離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別。大慧!諸修行者,轉心.意.識,離能所取,住如來地自證聖法,於有及無不起於想。大慧!諸修行者,若於境界起有無執,則著我人眾生壽者。大慧!一切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說非法佛說。大慧!化佛說法但順愚夫所起之見,不為顯示自證聖智三昧樂境。大慧!譬如水中有樹影現,彼非影非非影,非樹形非非樹形。外道亦爾,諸見所熏不了自心,於一異等而生分別。大慧!譬如明鏡無有分別,隨順眾緣現諸色像,彼非像非非像而見像非像,愚夫分別而作像想。外道亦爾,於自心所現種種形像,而執一異俱不俱相。大慧!譬如谷響,依於風水人等音聲和合而起,彼非有非無,以聞聲非聲故。外道亦爾,自心分別熏習力故,起於一異、俱不俱見。大慧!譬如大地無草木處,日光照觸焰水波動,彼非有非無,以倒想非想故。愚癡凡夫亦復如是,無始戲論惡習所熏,於聖智自證法性門中,見生住滅一異有無俱不俱性。大慧!譬如木人及以起屍,以毘舍闍、機關力故,動搖運轉云為不絕,無智之人取以為實。愚癡凡夫亦復如是,隨逐外道起諸惡見,著一異等虛妄言說。是故大慧!當於聖智所證法中,離生住滅、一異、有無、俱不俱等一切分別。」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識蘊有五, 猶如水樹影;
所見如幻夢, 不應妄分別。
三有如陽焰, 幻夢及毛輪;
若能如是觀, 究竟得解脫。
譬如熱時焰, 動轉迷亂心;
渴獸取為水, 而實無水事。
如是識種子, 動轉見境界;
如翳者所見, 愚夫生執著。
無始生死中, 執著所緣覆;
退捨令出離, 如因㨝出㨝。
幻呪機所作, 浮雲夢電光;
觀世恒如是, 永斷三相續。
此中無所有, 如空中陽焰;
如是知諸法, 則為無所知。
諸蘊如毛輪, 於中妄分別;
唯假施設名, 求相不可得。
如畫垂髮幻, 夢乾闥婆城;
火輪熱時焰, 實無而見有。
如是常無常, 一異俱不俱;
無始繫縛故, 愚夫妄分別。
明鏡水淨眼, 摩尼妙寶珠;
於中現色像, 而實無所有。
心識亦如是, 普現眾色相;
如夢空中焰, 亦如石女兒。
「復次,大慧!諸佛說法離於四句。謂離一異、俱不俱及有無等建立誹謗。大慧!諸佛說法以諦、緣起、滅、道、解脫而為其首,非與勝性、自在、宿作、自然、時、微塵等而共相應。大慧!諸佛說法為淨惑智二種障故,次第令住一百八句無相法中,而善分別諸乘地相,猶如商主善導眾人。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何等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真如禪,諸如來禪。大慧!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諸修行者,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鎖相連,皆是無常苦不淨相。如是觀察堅著不捨,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是名愚夫所行禪。云何觀察義禪?謂知自共相人無我已,亦離外道自他俱作,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是名觀察義禪。云何攀緣真如禪?謂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若如實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緣真如禪。云何諸如來禪?謂入佛地住自證聖智三種樂,為諸眾生作不思議事,是名諸如來禪。」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愚夫所行禪, 觀察義相禪,
攀緣真如禪, 如來清淨禪。
修行者在定, 觀見日月形,
波頭摩深險, 虛空火及畫,
如是種種相, 墮於外道法;
亦墮於聲聞, 辟支佛境界。
捨離此一切, 住於無所緣;
是則能隨入, 如如真實相。
十方諸國土, 所有無量佛;
悉引光明手, 而摩是人頂。」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所說涅槃,說何等法名為涅槃?」
佛告大慧:「一切識自性習氣,及藏識.意.意識見習轉已,我及諸佛說名涅槃,即是諸法性空境界。復次,大慧!涅槃者,自證聖智所行境界,遠離斷常及以有無。云何非常?謂離自相共相諸分別故。云何非斷?謂去來現在一切聖者自證智所行故。復次,大慧!大般涅槃不壞不死,若死者應更受生,若壞者應是有為,是故涅槃不壞不死,諸修行者之所歸趣。復次,大慧!無捨無得故,非斷非常故,不一不異故,說名涅槃。復次,大慧!聲聞緣覺知自共相捨離憒閙,不生顛倒不起分別,彼於其中生涅槃想。
「復次,大慧!有二種自性相。何者為二?謂:執著言說自性相,執著諸法自性相。執著言說自性相者,以無始戲論執著言說習氣故起。執著諸法自性相者,以不覺自心所現故起。
「復次,大慧!諸佛有二種加持,持諸菩薩,令頂禮佛足請問眾義。云何為二?謂:令入三昧,及身現其前手灌其頂。大慧!初地菩薩摩訶薩蒙諸佛持力故,入菩薩大乘光明定,入已十方諸佛普現其前身語加持,如金剛藏及餘成就如是功德相菩薩摩訶薩者是。大慧!此菩薩摩訶薩蒙佛持力入三昧已,於百千劫集諸善根,漸入諸地,善能通達治所治相,至法雲地處大蓮花微妙宮殿,坐於寶座,同類菩薩所共圍繞,首戴寶冠身如黃金,瞻蔔花色如盛滿月,放大光明,十方諸佛舒蓮花手,於其座上而灌其頂。如轉輪王太子受灌頂已而得自在,此諸菩薩亦復如是,是名為二。諸菩薩摩訶薩為二種持之所持故,即能親見一切諸佛,異則不能。復次,大慧!諸菩薩摩訶薩入於三昧現通說法,如是一切皆由諸佛二種持力。大慧!若諸菩薩離佛加持能說法者,則諸凡夫亦應能說。大慧!山林草樹城郭宮殿及諸樂器,如來至處,以佛持力尚演法音,況有心者,聾盲瘖瘂離苦解脫。大慧!如來持力有如是等廣大作用。」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何故如來以其持力,令諸菩薩入於三昧及殊勝地中手灌其頂?」
佛言:「大慧!為欲令其遠離魔業諸煩惱故,為令不墮聲聞地故,為令速入如來地故,令所得法倍增長故,是故諸佛以加持力持諸菩薩。大慧!若不如是,彼菩薩便墮外道及以聲聞魔境之中,則不能得無上菩提,是故如來以加持力攝諸菩薩。」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世尊清淨願, 有大加持力;
初地十地中, 三昧及灌頂。」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佛說緣起,是由作起非自體起。外道亦說勝性、自在、時、我、微塵生於諸法。今佛世尊,但以異名說作緣起,非義有別。世尊!外道亦說以作者故從無生有;世尊亦說以因緣故一切諸法本無而生、生已歸滅,如佛所說,無明緣行乃至老死,此說無因非說有因。世尊說言此有故彼有,若一時建立非次第相待者,其義不成。是故外道說勝,非如來也。何以故?外道說因不從緣生而有所生。世尊所說,果待於因因復待因,如是展轉成無窮過。又此有故彼有者,則無有因。」
佛言:「大慧!我了諸法唯心所現,無能取所取,說此有故彼有,非是無因及因緣過失。大慧!若不了諸法唯心所現,計有能取及以所取,執著外境若有若無,彼有是過,非我所說。」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有言說,故必有諸法;若無諸法,言依何起?」
佛言:「大慧!雖無諸法亦有言說,豈不現見龜毛、兔角、石女兒等,世人於中皆起言說。大慧!彼非有非非有,而有言說耳。大慧!如汝所說,有言說故有諸法者,此論則壞。大慧!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說,言說者假安立耳。大慧!或有佛土瞪視顯法,或現異相,或復揚眉,或動目睛,或示微笑嚬呻謦欬憶念動搖,以如是等而顯於法。大慧!如不瞬世界、妙香世界及普賢如來佛土之中,但瞪視不瞬,令諸菩薩獲無生法忍及諸勝三昧。大慧!非由言說而有諸法,此世界中蠅蟻等蟲,雖無言說成自事故。」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如虛空兔角, 及與石女兒;
無而有言說, 妄計法如是。
因緣和合中, 愚夫妄謂生;
不能如實解, 流轉於三有。」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所說常聲依何處說?」
佛言:「大慧!依妄法說,以諸妄法聖人亦現、然不顛倒。大慧!譬如陽焰、火輪、垂髮、乾闥婆城、夢幻鏡像,世無智者生顛倒解,有智不然,然非不現。大慧!妄法現時無量差別,然非無常。何以故?離有無故。云何離有無?一切愚夫種種解故,如恒河水有見不見,餓鬼不見不可言有,餘所見故不可言無,聖於妄法離顛倒見。大慧!妄法是常,相不異故,非諸妄法有差別相,以分別故而有別異,是故妄法其體是常。大慧!云何而得妄法真實?謂諸聖者於妄法中不起顛倒,非顛倒覺;若於妄法有少分想,則非聖智;有少想者,當知則是愚夫戲論,非聖言說。
「大慧!若分別妄法是倒非倒,彼則成就二種種性,謂:聖種性,凡夫種性。大慧!聖種性者,彼復三種,謂:聲聞,緣覺,佛乘別故。大慧!云何愚夫分別妄法生聲聞乘種性?所謂計著自相共相。大慧!何謂復有愚夫分別妄法成緣覺乘種性?謂即執著自共相時離於憒閙。大慧!何謂智人分別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種性?所謂了達一切唯是自心分別所見,無有外法。大慧!有諸愚夫分別妄法種種事物,決定如是、決定不異,此則成就生死乘性。大慧!彼妄法中種種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大慧!即彼妄法,諸聖智者,心.意.意識諸惡習氣自性法轉依故,即說此妄名為真如,是故真如離於心識,我今明了顯示此句,離分別者,悉離一切諸分別故。」
大慧菩薩白言:「世尊!所說妄法,為有為無?」
佛言:「如幻,無執著相故,若執著相體是有者,應不可轉,則諸緣起,應如外道說作者生。」
大慧又言:「若諸妄法同於幻者,此則當與餘妄作因。」
佛言:「大慧!非諸幻事為妄惑因,以幻不生諸過惡故,以諸幻事無分別故。大慧!夫幻事者,從他明呪而得生起,非自分別過習力起,是故幻事不生過惡。大慧!此妄惑法,唯是愚夫心所執著,非諸聖者。」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聖不見妄法, 中間亦非實;
以妄即真故, 中間亦真實。
若離於妄法, 而有相生者;
此還即是妄, 如翳未清淨。
「復次,大慧!見諸法非幻無有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
大慧言:「世尊!為依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耶?為異依此執著顛倒相耶?若依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者,世尊!非一切法悉皆如幻。何以故?見種種色相不無因故。世尊!都無有因令種種色相顯現如幻。是故,世尊!不可說言依於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與幻相似。」
佛言:「大慧!不依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如幻。大慧!以一切法不實速滅如電,故說如幻。大慧!譬如電光見已即滅,世間凡愚悉皆現見一切諸法,依自分別自共相現亦復如是,以不能觀察無所有故,而妄計著種種色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非幻無相似, 亦非有諸法;
不實速如電, 如幻應當知。」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說,一切諸法皆悉無生;又言如幻,將非所說前後相違?」
佛言:「大慧!無有相違。何以故?我了於生即是無生,唯是自心之所見故。若有若無一切外法,見其無性本不生故。大慧!為離外道因生義故,我說諸法皆悉不生。大慧!外道羣聚共興惡見,言從有無生一切法,非自執著分別為緣。大慧!我說諸法非有無生,故名無生。大慧!說諸法者,為令弟子知依諸業攝受生死,遮其無有斷滅見故。大慧!說諸法相猶如幻者,令離諸法自性相故。為諸凡愚墮惡見欲,不知諸法唯心所現,為令遠離執著因緣生起之相,說一切法如幻如夢。彼諸愚夫執著惡見欺誑自他,不能明見一切諸法如實住處。大慧!見一切法如實處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無作故無生, 有法攝生死;
了達如幻等, 於相不分別。
「復次,大慧!我當說名、句、文身相,諸菩薩摩訶薩善觀此相了達其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能開悟一切眾生。大慧!名身者,謂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謂能顯義決定究竟,是名句身。文身者,謂由於此能成名句,是名文身。復次,大慧!句身者,謂句事究竟。名身者,謂諸字名各各差別,如從阿字乃至呵字。文身者,謂長短高下。復次,句身者,如足跡,如衢巷中人畜等跡。名謂非色四蘊,以名說故。文謂名之自相,由文顯故。是名名、句、文身。此名、句、文身相,汝應修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名身與句身, 及字身差別;
凡愚所計著, 如象溺深泥。
「復次,大慧!未來世中有諸邪智惡思覺者,離如實法以見一異.俱不俱相,問諸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問。謂:色與無常,為異為不異?如是涅槃諸行,相所相,依所依,造所造,見所見,地與微塵,智與智者,為異為不異?如是等不可記事次第而問,世尊說此當止記答。愚夫無智非所能知,佛欲令其離驚怖處,不為記說。大慧!不記說者,欲令外道永得出離作者見故。大慧!諸外道眾計有作者,作如是說:『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是等說名無記論。大慧!外道癡惑說無記論,非我教中說離能所取不起分別,云何可止?大慧!若有執著能取所取,不了唯是自心所見,彼應可止。大慧!諸佛如來以四種記論為眾生說法。大慧!止記論者我別時說,以根未熟且止說故。
「復次,大慧!何故一切法不生?以離能作所作無作者故。何故一切法無自性?以證智觀自相共相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無來去?以自共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故。何故一切法不滅?謂一切法無性相故,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無常?謂諸相起無常性故。何故一切法常?謂諸相起即是不起,無所有故。無常性常,是故我說一切法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一向及返問, 分別與置答;
如是四種說, 摧伏諸外道。
數論與勝論, 言有非有生;
如是等諸說, 一切皆無記。
以智觀察時, 體性不可得;
以彼無可說, 故說無自性。」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諸須陀洹、須陀洹果行差別相,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聞是義故,於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方便相,皆得善巧。如是而為眾生演說,令其證得二無我法淨除二障,於諸地相漸次通達,獲於如來不可思議智慧境界,如眾色摩尼,普令眾生悉得饒益。」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諸須陀洹、須陀洹果差別有三,謂:下、中、上。大慧!下者於諸有中極七反生,中者三生五生,上者即於此生而入涅槃。大慧!此三種人斷三種結,謂:身見、疑、戒禁取,上上勝進得阿羅漢果。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分別,如依緣起有妄計性。大慧!譬如依止緣起性故,種種妄計執著性生,彼法但是妄分別相,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凡夫愚癡而橫執著,猶如渴獸妄生水想,此分別身見無智慧故久遠相應,見人無我即時捨離。大慧!俱生身見,以普觀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蘊無色相故,色由大種而得生故,是諸大種互相因故,色不集故,如是觀已,明見有無即時捨離;捨身見故貪則不生,是名身見相。大慧!疑相者,於所證法善見相故,及先二種身見分別斷故,於諸法中疑不得生,亦不於餘生大師想為淨不淨,是名疑相。大慧!何故須陀洹不取戒禁?謂以明見生處苦相,是故不取。夫其取者,謂諸凡愚於諸有中貪著世樂,苦行持戒願生於彼,須陀洹人不取是相,惟求所證最勝無漏無分別法,修行戒品,是名戒禁取相。大慧!須陀洹人捨三結故離貪瞋癡。」
大慧白言:「貪有多種,捨何等貪?」
佛言:「大慧!捨於女色纏綿貪欲,見此現樂生來苦故,又得三昧殊勝樂故,是故捨彼非涅槃貪。大慧!云何斯陀含果?謂不了色相起色分別,一往來已善修禪行,盡苦邊際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大慧!云何阿那含果?謂於過未現在色相起有無見,分別過惡隨眠不起,永捨諸結更不還來,是名阿那含。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力通悉已成就,煩惱諸苦分別永盡,是名阿羅漢。」
大慧言:「世尊!阿羅漢有三種,謂:一向趣寂,退菩提願,佛所變化。此說何者?」
佛言:「大慧!此說趣寂,非是其餘。大慧!餘二種人,謂:已曾發巧方便願,及為莊嚴諸佛眾會於彼示生。大慧!於虛妄處說種種法,所謂證果禪者及禪皆性離故,自心所見得果相故。大慧!若須陀洹作如是念:『我離諸結。』則有二過,謂:墮我見及諸結不斷。復次,大慧!若欲超過諸禪無量無色界者,應離自心所見諸相。大慧!想受滅三昧,超自心所見境者不然,不離心故。」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禪與無量, 無色三摩提,
及以想受滅, 惟心不可得。
預流一來果, 不還阿羅漢;
如是諸聖人, 悉依心妄有。
禪者禪所緣, 斷惑見真諦;
此皆是妄想, 了知即解脫。
「復次,大慧!有二種覺智,謂:觀察智,及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觀察智者,謂觀一切法,離四句不可得。四句者,謂:一異.俱不俱.有非有.常無常等。我以諸法離此四句,是故說言一切法離。大慧!如是觀法汝應修學。云何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謂於堅.濕.煖.動諸大種性,取相執著虛妄分別,以宗.因.喻而妄建立,是名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是名二種覺智相。菩薩摩訶薩知此智相,即能通達人.法無我,以無相智於解行地善巧觀察,入於初地得百三昧,以勝三昧力見百佛百菩薩,知前後際各百劫事,光明照曜百佛世界,善能了知上上地相,以勝願力變現自在,至法雲地而受灌頂,入於佛地十無盡願成就眾生,種種應現無有休息,而恒安住自覺境界三昧勝樂。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了知大種造色。云何了知?大慧!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彼諸大種真實不生,以諸三界但是分別,惟心所現無有外物。如是觀時,大種所造悉皆性離,超過四句無我我所,住如實處成無生相。大慧!彼諸大種云何造色?大慧!謂虛妄分別,津潤大種成內外水界,炎盛大種成內外火界,飄動大種成內外風界,色分段大種成內外地界,離於虛空,由執著邪諦,五蘊聚集大種造色生。大慧!識者以執著種種言說境界為因起故,於餘趣中相續受生。大慧!地等造色有大種因,非四大種為大種因。何以故?謂若有法有形相者,則是所作非無形者。大慧!此大種造色相外道分別,非是我說。
「復次,大慧!我今當說五蘊體相,謂:色.受.想.行.識。大慧!色謂四大及所造色,此各異相。受等非色。大慧!非色諸蘊,猶如虛空無有四數。大慧!譬如虛空超過數相,然分別言此是虛空,非色諸蘊亦復如是,離諸數相,離有無等四種句故。數相者,愚夫所說,非諸聖者,諸聖但說如幻所作,唯假施設離異不異,如夢如像無別所有。不了聖智所行境故,見有諸蘊分別現前,是名諸蘊自性相。大慧!如是分別汝應捨離,捨離此已說寂靜法,斷一切剎諸外道見,淨法無我入遠行地,成就無量自在三昧,獲意生身,如幻三昧力通自在皆悉具足,猶如大地普益羣生。
「復次,大慧!涅槃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諸法自性無性涅槃,種種相性無性涅槃,覺自相性無性涅槃,斷諸蘊自共相流注涅槃。大慧!此四涅槃是外道義,非我所說。大慧!我所說者,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
大慧言:「世尊!豈不建立八種識耶?」
佛言:「建立。」
大慧言:「若建立者,云何但說意識滅非七識滅。」
佛言:「大慧!以彼為因及所緣故,七識得生。大慧!意識分別境界起執著時,生諸習氣長養藏識,由是意俱我我所執思量隨轉無別體相,藏識為因為所緣故,執著自心所現境界,心聚生起展轉為因。大慧!譬如海浪自心所現,境界風吹而有起滅,是故意識滅時七識亦滅。」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我不以自性, 及以於作相,
分別境識滅, 如是說涅槃。
意識為心因, 心為意境界;
因及所緣故, 諸識依止生。
如大瀑流盡, 波浪則不起;
如是意識滅, 種種識不生。
「復次,大慧!我今當說妄計自性差別相,令汝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義,超諸妄想證聖智境,知外道法,遠離能取所取分別,於依他起種種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計相。大慧!云何妄計自性差別相?所謂:言說分別所說分別,相分別,財分別,自性分別,因分別,見分別,理分別,生分別,不生分別,相屬分別,縛解分別。大慧!此是妄計自性差別相。云何言說分別?謂執著種種美妙音詞,是名言說分別。云何所說分別?謂執有所說事,是聖智所證境,依此起說,是名所說分別。云何相分別?謂即於彼所說事中,如渴獸想,分別執著堅.濕.煖.動等一切諸相,是名相分別。云何財分別?謂取著種種金銀等寶,而起言說,是名財分別。云何自性分別?謂以惡見如是分別此自性,決定非餘,是名自性分別。云何因分別?謂於因緣分別有無,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分別。云何見分別?謂諸外道惡見,執著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是名見分別。云何理分別?謂有執著我我所相,而起言說,是名理分別。云何生分別?謂計諸法若有若無從緣而生,是名生分別。云何不生分別,謂計一切法本來不生,未有諸緣而先有體,不從因起,是名不生分別。云何相屬分別?謂此與彼遞相繫屬,如針與線,是名相屬分別。云何縛解分別?謂執因能縛而有所縛,如人以繩方便力故縛已復解,是名縛解分別。大慧!此是妄計性差別相,一切凡愚於中執著若有若無。大慧!於緣起中執著種種妄計自性,如依於幻見種種物,凡愚分別見異於幻。大慧!幻與種種非異非不異,若異者,應幻非種種因;若一者,幻與種種應無差別,然見差別,是故非異非不異。大慧!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於幻有無不應生著。」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心為境所縛, 覺想智隨轉;
無相最勝處, 平等智慧生。
在妄計是有, 於緣起則無;
妄計迷惑取, 緣起離分別。
種種支分生, 如幻不成就;
雖現種種相, 妄分別則無。
彼相即是過, 皆從心縛生;
妄計者不了, 分別緣起法。
此諸妄計性, 皆即是緣起;
妄計有種種, 緣起中分別。
世俗第一義, 第三無因生;
妄計是世俗, 斷則聖境界。
如修觀行者, 於一種種現;
於彼無種種, 妄計相如是。
如目種種翳, 妄想見眾色;
彼無色非色, 不了緣起然。
如金離塵垢, 如水離泥濁;
如虛空無雲, 妄想淨如是。
無有妄計性, 而有於緣起;
建立及誹謗, 斯由分別壞。
若無妄計性, 而有緣起者;
無法而有法, 有法從無生。
依因於妄計, 而得有緣起;
相名常相隨, 而生於妄計。
以緣起依妄, 究竟不成就;
是時現清淨, 名為第一義。
妄計有十二, 緣起有六種;
自證真如境, 彼無有差別。
五法為真實, 三自性亦爾;
修行者觀此, 不越於真如。
依於緣起相, 妄計種種名;
彼諸妄計相, 皆因緣起有。
智慧善觀察, 無緣無妄計;
真實中無物, 云何起分別?
圓成若是有, 此則離有無;
既已離有無, 云何有二性?
妄計有二性, 二性是安立;
分別見種種, 清淨聖所行。
妄計種種相, 緣起中分別;
若異此分別, 則墮外道論。
以諸妄見故, 妄計於妄計;
離此二計者, 則為真實法。」
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自證聖智行相及一乘行相。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得此善巧,於佛法中不由他悟。」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云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惟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說有三乘,不說一乘?」
佛言:「大慧!聲聞緣覺,無自般涅槃法故,我說一乘。以彼但依如來所說調伏遠離,如是修行而得解脫,非自所得;又彼未能除滅智障及業習氣,未覺法無我,未名不思議變易死,是故我說以為三乘。若彼能除一切過習,覺法無我,是時乃離三昧所醉,於無漏界而得覺悟已,於出世上上無漏界中修諸功德,普使滿足獲不思議自在法身。」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天乘及梵乘, 聲聞緣覺乘,
諸佛如來乘, 諸乘我所說。
乃至有心起, 諸乘未究竟,
彼心轉滅已, 無乘及乘者。
無有乘建立, 我說為一乘;
為攝愚夫故, 說諸乘差別。
解脫有三種, 謂離諸煩惱,
及以法無我, 平等智解脫。
譬如海中木, 常隨波浪轉;
聲聞心亦然, 相風所漂激。
雖滅起煩惱, 猶被習氣縛;
三昧酒所醉, 住於無漏界。
彼非究竟趣, 亦復不退轉,
以得三昧身, 乃至劫不覺。
譬如昏醉人, 酒消然後悟;
聲聞亦如是, 覺後當成佛。」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三
大正藏第 16 冊 No. 0672 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
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勅譯
無常品第三之一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今當為汝說意成身差別相。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種。何者為三?謂:入三昧樂意成身,覺法自性意成身,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諸修行者入初地已漸次證得。大慧!云何入三昧樂意成身?謂三、四、五地入於三昧,離種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了境心現皆無所有,是名入三昧樂意成身。云何覺法自性意成身?謂八地中了法如幻皆無有相,心轉所依,住如幻定及餘三昧,能現無量自在神通,如花開敷速疾如意,如幻如夢如影如像,非四大造與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莊嚴,普入佛剎了諸法性,是名覺法自性意成身。云何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謂了達諸佛自證法相,是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大慧!三種身相當勤觀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我大乘非乘, 非聲亦非字,
非諦非解脫, 亦非無相竟。
然乘摩訶衍, 三摩提自在,
種種意成身, 自在花莊嚴。」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五無間業。何者為五?若人作已墮阿鼻獄。」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言:「唯。」
佛告大慧:「五無間者,所謂: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懷惡逆心出佛身血。大慧!何者為眾生母?謂引生愛與貪喜俱,如母養育。何者為父?所謂無明,令生六處聚落中故。斷二根本,名殺父母。云何殺阿羅漢?謂隨眠為怨如鼠毒發,究竟斷彼,是故說名殺阿羅漢。云何破和合僧?謂諸蘊異相和合積聚,究竟斷彼名為破僧。云何惡心出佛身血?謂八識身妄生思覺,見自心外自相共相,以三解脫無漏惡心,究竟斷彼八識身佛,名為惡心出佛身血。大慧!是為內五無間,若有作者,無間即得現證實法。
「復次,大慧!今為汝說外五無間,令汝及餘菩薩聞是義已,於未來世不生疑惑。云何外五無間?謂餘教中所說無間,若有作者,於三解脫不能現證,唯除如來、諸大菩薩及大聲聞,見其有造無間業者,為欲勸發令其改過,以神通力示同其事,尋即悔除證於解脫,此皆化現非是實造,若有實造無間業者,終無現身而得解脫,唯除覺了自心所現身資所住,離我我所分別執見;或於來世餘處受生,遇善知識離分別過,方證解脫。」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貪愛名為母, 無明則是父;
識了於境界, 此則名為佛。
隨眠阿羅漢, 蘊聚和合僧;
斷彼無餘間, 是名無間業。」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諸佛體性。」
佛言:「大慧!覺二無我,除二種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佛體性。大慧!聲聞.緣覺得此法已,亦名為佛,我以是義但說一乘。」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善知二無我, 除二障二惱,
及不思議死, 是故名如來。」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以何密意,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是過去一切諸佛。』及說百千本生之事:『我於爾時,作頂生王、大象、鸚鵡、月光、妙眼如是等。』」
佛言:「大慧!如來.應.正等覺,依四平等祕密意故,於大眾中作如是言:『我於昔時作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云何為四?所謂:字平等,語平等,身平等,法平等。云何字平等?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為佛,佛名無別,是謂字等。云何語平等?謂我作六十四種梵音聲語,一切如來亦作此語,迦陵頻伽梵音聲性,不增不減無有差別,是名語等。云何身平等?謂我與諸佛,法身色相及隨形好等無差別,除為調伏種種眾生現隨類身,是謂身等。云何法平等?謂我與諸佛皆同證得三十七種菩提分法,是謂法等。是故如來.應.正等覺,於大眾中作如是說。」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迦葉拘留孫, 拘那含是我;
依四平等故, 為諸佛子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我於某夜成最正覺,乃至某夜當入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亦不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語?」
佛言:「大慧!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云何二法?謂:自證法及本住法。云何自證法?謂諸佛所證我亦同證,不增不減,證智所行,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云何本住法?謂法本性如金等在鑛,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大慧!譬如有人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舊道,即便隨入止息遊戲。大慧!於汝意云何?彼作是道及以城中種種物耶?」
白言:「不也。」
佛言:「大慧!我及諸佛所證真如,常住法性亦復如是。是故說言,始從成佛乃至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亦不當說。」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某夜成正覺, 某夜般涅槃;
於此二中間, 我都無所說。
自證本住法, 故作是密語;
我及諸如來, 無有少差別。」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說一切法有無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離此相,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世間眾生多墮二見,謂:有見,無見;墮二見故,非出出想。云何有見?謂實有因緣而生諸法非不實有,實有諸法從因緣生非無法生。大慧!如是說者則說無因。云何無見?謂知受貪瞋癡已而妄計言無。大慧!及彼分別有相而不受諸法有,復有知諸如來.聲聞.緣覺無貪瞋癡性而計為非有,此中誰為壞者?」
大慧白言:「謂有貪瞋癡性後取於無,名為壞者。」
佛言:「善哉!汝解我問。此人非止無貪瞋癡名為壞者,亦壞如來.聲聞.緣覺。何以故?煩惱內外不可得故;體性非異非不異故。大慧!貪瞋癡性若內若外皆不可得,無體性故,無可取故,聲聞.緣覺及以如來本性解脫,無有能縛及縛因故。大慧!若有能縛及以縛因則有所縛,作如是說名為壞者,是為無有相。我依此義密意而說,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懷增上慢。若起此見名為壞者,墮自共見樂欲之中,不了諸法惟心所現。以不了故,見有外法剎那無常展轉差別,蘊.界.處相相續流轉起已還滅,虛妄分別,離文字相,亦成壞者。」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有無是二邊, 乃至心所行,
淨除彼所行, 平等心寂滅。
不取於境界, 非滅無所有;
有真如妙物, 如諸聖所行。
本無而有生, 生已而復滅;
因緣有及無, 彼非住我法。
非外道非佛, 非我非餘眾;
能以緣成有, 云何而得無?
誰以緣成有, 而復得言無;
惡見說為生, 妄想計有無。
若知無所生, 亦復無所滅;
觀世悉空寂, 有無二俱離。」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世尊!惟願為說宗趣之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善達此義,不隨一切眾邪妄解,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一切二乘及諸菩薩,有二種宗法相。何等為二?謂:宗趣法相,言說法相。宗趣法相者,謂自所證殊勝之相,離於文字語言分別,入無漏界成自地行,超過一切不正思覺,伏魔外道,生智慧光,是名宗趣法相。言說法相者,謂說九部種種教法,離於一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隨眾生心令入此法,是名言說法相。汝及諸菩薩當勤修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宗趣與言說, 自證及教法,
若能善知見, 不隨他妄解。
如愚所分別, 非是真實相;
彼豈不求度, 無法而可得。
觀察諸有為, 生滅等相續;
增長於二見, 顛倒無所知。
涅槃離心意, 唯此一法實;
觀世悉虛妄, 如幻夢芭蕉。
無有貪恚癡, 亦復無有人;
從愛生諸蘊, 如夢之所見。」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虛妄分別相。此虛妄分別云何而生?是何而生?因何而生?誰之所生?何故名為虛妄分別?」
佛言:「大慧!善哉!善哉!汝為哀愍世間天人而問此義,多所利益多所安樂。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一切眾生於種種境,不能了達自心所現,計能所取虛妄執著,起諸分別墮有無見,增長外道妄見習氣,心心所法相應起時,執有外義種種可得,計著於我及以我所,是故名為虛妄分別。」
大慧白言:「若如是者,外種種義性離有無起諸見相。世尊!第一義諦亦復如是,離諸根量宗.因.譬喻。世尊!何故於種種義言起分別,第一義中不言起耶?將無世尊所言乖理,一處言起一不言故。世尊!又說虛妄分別墮有無見,譬如幻事種種非實,分別亦爾有無相離,云何而說墮二見耶?此說豈不墮於世見?」
佛言:「大慧!分別不生不滅。何以故?不起有無分別相故,所見外法皆無有故,了唯自心之所現故,但以愚夫分別自心種種諸法著種種相,而作是說。令知所見皆是自心,斷我我所一切見著,離作所作諸惡因緣,覺唯心故轉其意樂,善明諸地入佛境界,捨五法.自性諸分別見,是故我說虛妄分別執著種種自心所現諸境界生,如實了知則得解脫。」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因及與緣, 從此生世間;
與四句相應, 不知於我法,
世非有無生, 亦非俱不俱。
云何諸愚夫, 分別因緣起?
非有亦非無, 亦復非有無;
如是觀世間, 心轉證無我。
一切法不生, 以從緣生故;
諸緣之所作, 所作法非生。
果不自生果, 有二果失故;
無有二果故, 非有性可得。
觀諸有為法, 離能緣所緣;
決定唯是心, 故我說心量。
量之自性處, 緣法二俱離;
究竟妙淨事, 我說名心量。
施設假名我, 而實不可得;
諸蘊蘊假名, 亦皆無實事。
有四種平等, 相因及所生;
無我為第四, 修行者觀察。
離一切諸見, 及能所分別;
無得亦無生, 我說是心量。
非有亦非無, 有無二俱離;
如是心亦離, 我說是心量。
真如空實際, 涅槃及法界;
種種意成身, 我說是心量。
妄想習氣縛, 種種從心生;
眾生見為外, 我說是心量。
外所見非有, 而心種種現;
身資及所住, 我說是心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說言:『如我所說,汝及諸菩薩,不應依語而取其義。』世尊!何故不應依語取義?云何為語?云何為義?」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語者,所謂分別習氣而為其因,依於喉舌脣齶齒輔,而出種種音聲文字,相對談說,是名為語。云何為義?菩薩摩訶薩住獨一靜處,以聞.思.修慧思惟觀察向涅槃道自智境界,轉諸習氣,行於諸地種種行相,是名為義。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於語、義,知語與義不一不異,義之與語亦復如是;若義異語,則不應因語而顯於義,而因語見義,如燈照色。大慧!譬如有人持燈照物,知此物如是、在如是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因語言燈入離言說自證境界。復次,大慧!若有於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五法諸心自性等中如言取義,則墮建立及誹謗見,以異於彼起分別故,如見幻事計以為實,是愚夫見非賢聖也。」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若隨言取義, 建立於諸法;
以彼建立故, 死墮地獄中。
蘊中無有我, 非蘊即是我;
不如彼分別, 亦復非無有。
如愚所分別, 一切皆有性;
若如彼所見, 皆應見真實。
一切染淨法, 悉皆無體性;
不如彼所見, 亦非無所有。
「復次,大慧!我當為汝說智識相,汝及諸菩薩摩訶薩,若善了知智識之相,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慧!智有三種,謂: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云何世間智?謂一切外道凡愚計有無法。云何出世間智?謂一切二乘著自共相。云何出世間上上智?謂諸佛菩薩觀一切法皆無有相,不生不滅、非有非無,證法無我入如來地。大慧!復有三種智,謂:知自相共相智,知生滅智,知不生不滅智。復次,大慧!生滅是識,不生滅是智;墮相無相及以有無種種相因是識,離相無相及有無因是智;有積集相是識,無積集相是智;著境界相是識,不著境界相是智;三和合相應生是識,無礙相應自性相是智;有得相是識,無得相是智。證自聖智所行境界,如水中月,不入不出故。」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採集業為心, 觀察法為智,
慧能證無相, 逮自在威光。
境界縛為心, 覺想生為智;
無相及增勝, 智慧於中起。
心意及與識, 離諸分別想;
得無分別法, 佛子非聲聞。
寂滅殊勝忍, 如來清淨智;
生於善勝義, 遠離諸所行。
我有三種智, 聖者能明照,
分別於諸相, 開示一切法,
我智離諸相, 超過於二乘。
以諸聲聞等, 執著諸法有;
如來智無垢, 了達唯心故。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九種轉變見,所謂:形轉變,相轉變,因轉變,相應轉變,見轉變,生轉變,物轉變,緣明了轉變,所作明了轉變;是為九。一切外道因是見故,起有無轉變論。此中形轉變者,謂形別異見,譬如以金作莊嚴具,環釧瓔珞種種不同,形狀有殊金體無易,一切法變亦復如是。諸餘外道種種計著,皆非如是亦非別異,但分別故一切轉變,如是應知。譬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言此皆有轉變;而實無有若有若無,自心所見無外物故。如此皆是愚迷凡夫,從自分別習氣而起,實無一法若生若滅,如因幻夢所見諸色,如石女兒說有生死。」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形處時轉變, 大種及諸根;
中有漸次生, 妄想非明智。
諸佛不分別, 緣起及世間;
但諸緣世間, 如乾闥婆城。」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如來,為我解說於一切法深密義及解義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法,不墮如言取義深密執著,離文字語言虛妄分別,普入一切諸佛國土,力通自在總持所印,覺慧善住十無盡願;以無功用種種變現,光明照曜如日月摩尼地水火風,住於諸地離分別見;知一切法如幻如夢,入如來位普化眾生,令知諸法虛妄不實,離有無品斷生滅執,不著言說令轉所依。」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於一切法如言取義執著深密,其數無量,所謂:相執著,緣執著,有非有執著,生非生執著,滅非滅執著,乘非乘執著,為無為執著,地地自相執著,自分別現證執著,外道宗有無品執著,三乘一乘執著。大慧!此等密執有無量種,皆是凡愚自分別執而密執著,此諸分別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執著有無欲樂堅密。大慧!此中實無密非密相,以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住寂靜故,無分別故。若了諸法唯心所見,無有外物皆同無相,隨順觀察,於若有若無分別密執,悉見寂靜,是故無有密非密相。大慧!此中無縛亦無有解,不了實者見縛解耳。何以故?一切諸法若有若無,求其體性不可得故。復次,大慧!愚癡凡夫有三種密縛,謂:貪恚癡及愛來生與貪喜俱,以此密縛,令諸眾生續生五趣;密縛若斷,是則無有密非密相。復次,大慧!若有執著三和合緣,諸識密縛次第而起。有執著故則有密縛,若見三解脫離三和合識,一切諸密皆悉不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不實妄分別, 是名為密相;
若能如實知, 諸密網皆斷。
凡愚不能了, 隨言而取義;
譬如蠶處繭, 妄想自纏縛。」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由種種心分別諸法,非諸法有自性,此但妄計耳。』世尊!若但妄計無諸法者,染淨諸法將無悉壞?」
佛言:「大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凡愚分別諸法,而諸法性非如是有,此但妄執無有性相,然諸聖者以聖慧眼,如實知見有諸法自性。」
大慧白言:「若諸聖人以聖慧眼見有諸法性,非天眼、肉眼,不同凡愚之所分別。云何凡愚得離分別?不能覺了諸聖法故。世尊!彼非顛倒非不顛倒。何以故?不見聖人所見法故,聖見遠離有無相故,聖亦不如凡所分別如是得故,非自所行境界相故;彼亦見有諸法性相,如妄執性而顯現故,不說有因及無因故,墮於諸法性相見故。世尊!其餘境界既不同此,如是則成無窮之失,孰能於法了知性相?世尊!諸法性相不因分別,云何而言以分別故而有諸法。世尊!分別相異諸法相異,因不相似,云何諸法而由分別?復以何故,凡愚分別不如是有,而作是言:『為令眾生捨分別故,說如分別所見法相無如是法。』世尊!何故令諸眾生離有無見所執著法,而復執著聖智境界墮於有見。何以故不說寂靜空無之法,而說聖智自性事故?」
佛言:「大慧!我非不說寂靜空法墮於有見。何以故?已說聖智自性事故。我為眾生無始時來計著於有,於寂靜法以聖事說,今其聞已不生恐怖,能如實證寂靜空法,離惑亂相入唯識理,知其所見無有外法,悟三脫門獲如實印,見法自性了聖境界,遠離有無一切諸著。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不應成立一切諸法皆悉不生。何以故?一切法本無有故,及彼宗因生相故。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此言自壞。何以故?彼宗有待而生故;又彼宗即入一切法中,不生相亦不生故;又彼宗諸分而成故;又彼宗有無法皆不生,此宗即入一切法中,有無相亦不生故;是故一切法不生,此宗自壞。不應如是立,諸分多過故;展轉因異相故;如不生,一切法空無自性亦如是。大慧!菩薩摩訶薩應說一切法如幻如夢,見不見故,一切皆是惑亂相故,除為愚夫而生恐怖。大慧!凡夫愚癡墮有無見,莫令於彼而生驚恐遠離大乘。」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無自性無說, 無事無依處;
凡愚妄分別, 惡覺如死屍。
一切法不生, 外道所成立;
以彼所有生, 非緣所成故。
一切法不生, 智者不分別;
彼宗因生故, 此覺則便壞。
譬如目有瞖, 妄想見毛輪;
諸法亦如是, 凡愚妄分別。
三有唯假名, 無有實法體;
由此假施設, 分別妄計度。
假名諸事相, 動亂於心識;
佛子悉超過, 遊行無分別。
無水取水相, 斯由渴愛起;
凡愚見法爾, 諸聖則不然。
聖人見清淨, 生於三解脫;
遠離於生滅, 常行無相境。
修行無相境, 亦復無有無;
有無悉平等, 是故生聖果。
云何法有無? 云何成平等?
若心不了法, 內外斯動亂;
了已則平等, 亂相爾時滅。」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若知境界但是假名都不可得,則無所取,無所取故亦無能取,能取所取二俱無故不起分別,說名為智。世尊!何故彼智不得於境,為不能了一切諸法自相共相一異義故言不得耶?為以諸法自相共相種種不同更相隱蔽而不得耶?為山巖石壁簾幔帷障之所覆隔而不得耶?為極遠極近老小盲冥諸根不具而不得耶?若不了諸法自相共相一異義故言不得者,此不名智,應是無智,以有境界而不知故。若以諸法自相共相種種不同更相隱蔽而不得者,此亦非智,以知於境說名為智非不知故。若山巖石壁簾幔帷障之所覆隔,極遠極近老小盲冥而不知者,彼亦非智,以有境界智不具足而不知故。」
佛言:「大慧!此實是智,非如汝說,我之所說非隱覆說。我言境界唯是假名不可得者,以了但是自心所見、外法有無,智慧於中畢竟無得,以無得故爾焰不起,入三脫門智體亦忘;非如一切覺想凡夫,無始已來戲論熏習,計著外法若有若無種種形相,如是而知名為不知,不了諸法唯心所見,著我我所分別境智,不知外法是有是無,其心住於斷見中故。為令捨離如是分別,說一切法唯心建立。」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若有於所緣, 智慧不觀見;
彼無智非智, 是名妄計者。
無邊相互隱, 障礙及遠近;
智慧不能見, 是名為邪智。
老小諸根冥, 而實有境界;
不能生智慧, 是名為邪智。
「復次,大慧!愚癡凡夫無始虛偽,惡邪分別之所幻惑,不了如實及言說法,計心外相著方便說,不能修習清淨真實離四句法。」
大慧白言:「如是,如是!誠如尊教。願為我說如實之法及言說法,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二法而得善巧,非外道二乘之所能入。」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三世如來有二種法,謂:言說法及如實法。言說法者,謂隨眾生心為說種種諸方便教;如實法者,謂修行者於心所現離諸分別,不墮一異.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識,於自覺聖智所行境界,離諸因緣相應見相,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墮二邊者所不能知,是名如實法。此二種法,汝及諸菩薩摩訶薩當善修學。」
爾時世尊復說頌言:
「我說二種法, 言教及如實;
教法示凡夫, 實為修行者。」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一時說盧迦耶陀呪術詞論,但能攝取世間財利,不得法利,不得法利不應親近承事供養。世尊何故作如是說?」
佛言:「大慧!盧迦耶陀所有詞論,但飾文句誑惑凡愚,隨順世間虛妄言說,不如於義、不稱於理,不能證入真實境界,不能覺了一切諸法,恒墮二邊自失正道,亦令他失輪迴諸趣永不出離。何以故?不了諸法唯心所見,執著外境增分別故。是故我說世論文句因喻莊嚴,但誑愚夫,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等患。大慧!釋提桓因廣解眾論、自造諸論。彼世論者有一弟子,現作龍身詣釋天宮,而立論宗作是要言:『憍尸迦!我共汝論,汝若不如,我當破汝千輻之輪;我若不如,斷一一頭以謝所屈。』說是語已,即以論法摧伏帝釋、壞千輻輪,還來人間。大慧!世間言論因喻莊嚴,乃至能現龍形,以妙文詞迷惑諸天及阿修羅,令其執著生滅等見,而況於人。是故,大慧!不應親近承事供養,以彼能作生苦因故。大慧!世論唯說身覺境界。大慧!彼世論有百千字句,後末世中惡見乖離邪眾崩散,分成多部各執自因。大慧!非餘外道能立教法,唯盧迦耶以百千句,廣說無量差別因相,非如實理,亦不自知是惑世法。」
爾時大慧白言:「世尊!若盧迦耶所造之論,種種文字因喻莊嚴,執著自宗非如實法,名外道者。世尊亦說世間之事,謂以種種文句言詞廣說十方一切國土天人等眾而來集會,非是自智所證之法。世尊亦同外道說耶?」
佛言:「大慧!我非世說亦無來去,我說諸法不來不去。大慧!來者集生,去者壞滅,不來不去,此則名為不生不滅。大慧!我之所說,不同外道墮分別中。何以故?外法有無無所著故,了唯自心不見二取,不行相境不生分別,入空.無相.無願之門而解脫故。大慧!我憶有時於一處住,有世論婆羅門來至我所,遽問我言:『瞿曇!一切是所作耶?』我時報言:『婆羅門!一切所作,是初世論。』又問我言:『一切非所作耶?』我時報言:『一切非所作,是第二世論。』彼復問言:『一切常耶?一切無常耶?一切生耶?一切不生耶?』我時報言:『是第六世論。』彼復問言:『一切一耶?一切異耶?一切俱耶?一切不俱耶?一切皆由種種因緣而受生耶?』我時報言:『是第十一世論。』彼復問言:『一切有記耶?一切無記耶?有我耶?無我耶?有此世耶?無此世耶?有他世耶?無他世耶?有解脫耶?無解脫耶?是剎那耶?非剎那耶?虛空涅槃及非擇滅,是所作耶?非所作耶?有中有耶?無中有耶?』我時報言:『婆羅門!如是皆是汝之世論,非我所說。婆羅門!我說因於無始戲論諸惡習氣而生三有,不了唯是自心所見而取外法,實無可得。如外道說,我及根境三合知生;我不如是,我不說因,不說無因,唯緣妄心似能所取而說緣起,非汝及餘取著我者之所能測。』大慧!虛空.涅槃及非擇滅,但有三數本無體性,何況而說作與非作。
「大慧!爾時世論婆羅門復問我言:『無明愛業為因緣故,有三有耶?為無因耶?』我言:『此二亦是世論。』又問我言:『一切諸法皆入自相及共相耶?』我時報言:『此亦世論。婆羅門!乃至少有心識流動分別外境,皆是世論。』大慧!爾時彼婆羅門復問我言:『頗有非是世論者不?一切外道所有詞論,種種文句因喻莊嚴,莫不皆從我法中出。』我報言:『有。非汝所許,非世不許,非不說種種文句義理相應,非不相應。』彼復問言:『豈有世許非世論耶?』我答言:『有。但非於汝及以一切外道能知。何以故?以於外法虛妄分別生執著故。若能了達有無等法,一切皆是自心所見,不生分別不取外境,於自處住。自處住者是不起義,不起於何?不起分別。此是我法,非汝有也。婆羅門!略而言之,隨何處中心識往來死生求戀,若受若見若觸若住,取種種相和合相續,於愛於因而生計著,皆汝世論非是我法。』
「大慧!世論婆羅門作如是問,我如是答,不問於我自宗實法,默然而去,作是念言:『沙門瞿曇無可尊重,說一切法無生無相無因無緣,唯是自心分別所見,若能了此分別不生。』大慧!汝今亦復問我是義,何故親近諸世論者,唯得財利不得法利?」
大慧白言:「所言財、法,是何等義?」
佛言:「善哉!汝乃能為未來眾生思惟是義。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大慧!所言財者,可觸可受可取可味,令著外境墮在二邊,增長貪愛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我及諸佛說名財利,親近世論之所獲得。云何法利?謂了法是心見二無我,不取於相無有分別,善知諸地離心.意.識,一切諸佛所共灌頂,具足受行十無盡願,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是名法利;以是不墮一切諸見戲論分別常斷二邊。大慧!外道世論令諸癡人墮在二邊,謂:常及斷,受無因論則起常見,以因壞滅則生斷見。我說不見生住滅者名得法利,是名財、法二差別相。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勤觀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調伏攝眾生, 以戒降諸惡;
智慧滅諸見, 解脫得增長。
外道虛妄說, 皆是世俗論;
橫計作所作, 不能自成立。
唯我一自宗, 不著於能所;
為諸弟子說, 令離於世論。
能取所取法, 唯心無所有;
二種皆心現, 斷常不可得。
乃至心流動, 是則為世論;
分別不起者, 是人見自心。
來者見事生, 去者事不現;
明了知來去, 不起於分別。
有常及無常, 所作無所作;
此世他世等, 皆是世論法。」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佛說涅槃,說何等法以為涅槃?而諸外道種種分別。」
佛言:「大慧!如諸外道分別涅槃,皆不隨順涅槃之相。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大慧!或有外道言,見法無常不貪境界,蘊.界.處滅,心心所法不現在前,不念過現未來境界,如燈盡、如種敗、如火滅,諸取不起分別不生,起涅槃想。大慧!非以見壞名為涅槃;或謂至方名得涅槃,境界想離猶如風止;或謂不見能覺所覺名為涅槃;或謂不起分別常無常見,名得涅槃;或有說言,分別諸相發生於苦,而不能知自心所現,以不知故怖畏於相以求無相,深生愛樂執為涅槃;或謂覺知內外諸法自相共相去來現在有性不壞,作涅槃想;或計我人眾生壽命及一切法無有壞滅,作涅槃想;復有外道無有智慧計有自性,及以士夫求那轉變作一切物,以為涅槃;或有外道計福非福盡,或計不由智慧諸煩惱盡,或計自在是實作者,以為涅槃;或謂眾生展轉相生,以此為因更無異因,彼無智故不能覺了,以不了故執為涅槃;或計證於諦道虛妄分別以為涅槃;或計求那與求那者而共和合,一性異性俱及不俱,執為涅槃;或計諸物從自然生,孔雀文彩棘針銛利,生寶之處出種種寶,如此等事是誰能作?即執自然以為涅槃;或謂能解二十五諦即得涅槃;或有說言,能受六分守護眾生斯得涅槃;或有說言,時生世間,時即涅槃;或執有物以為涅槃;或計無物以為涅槃;或有計著有物無物為涅槃者;或計諸物與涅槃無別,作涅槃想。大慧!復有異彼外道所說,以一切智大師子吼說,能了達唯心所現不取外境,遠離四句住如實見,不墮二邊離能所取,不入諸量不著真實,住於聖智所現證法,悟二無我,離二煩惱,淨二種障,轉修諸地入於佛地,得如幻等諸大三昧,永超心意及以意識,名得涅槃。大慧!彼諸外道虛妄計度不如於理,智者所棄,皆墮二邊作涅槃想。於此無有若住若出,彼諸外道皆依自宗而生妄覺,違背於理無所成就,唯令心意馳散往來,一切無有得涅槃者。汝及諸菩薩宜應遠離。」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外道涅槃見, 各各異分別;
彼唯是妄想, 無解脫方便。
遠離諸方便, 不至無縛處;
妄生解脫想, 而實無解脫。
外道所成立, 眾智各異取;
彼悉無解脫, 愚癡妄分別。
一切癡外道, 妄見作所作;
悉著有無論, 是故無解脫。
凡愚樂分別, 不生真實慧;
言說三界本, 真實滅苦因。
譬如鏡中像, 雖現而非實;
習氣心鏡中, 凡愚見有二。
不了唯心現, 故起二分別;
若知但是心, 分別則不生。
心即是種種, 遠離想所相;
如愚所分別, 雖見而無見。
三有唯分別, 外境悉無有;
妄想種種現, 凡愚不能覺。
經經說分別, 但是異名字;
若離於語言, 其義不可得。」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
大正藏第 16 冊 No. 0672 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勅譯
無常品第三之餘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如來應正等覺自覺性,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而得善巧自悟悟他。」
佛言:「大慧!如汝所問,當為汝說。」
大慧言:「唯。世尊!如來.應供.正等覺,為作非作,為果為因,為相所相,為說所說,為覺所覺,如是等為異不異?」
佛言:「大慧!如來.應.正等覺,非作非非作,非果非因,非相非所相,非說非所說,非覺非所覺。何以故?俱有過故。大慧!若如來是作則是無常,若是無常,一切作法應是如來,我及諸佛皆不忍可。若非作法則無體性,所修方便悉空無益,同於兔角、石女之子,非作因成故。若非因非果則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則超過四句;言四句者,但隨世間而有言說;若超過四句惟有言說,則如石女兒。大慧!石女兒者惟有言說不墮四句,以不墮故不可度量,諸有智者,應如是知如來所有一切句義。大慧!如我所說諸法無我,以諸法中無有我性故說無我,非是無有諸法自性;如來句義應知亦然。大慧!譬如牛無馬性馬無牛性,非無自性,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自相,而非有即有,非諸凡愚之所能知。何故不知?以分別故。一切法空,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自性,悉亦如是。大慧!如來與蘊非異非不異,若不異者應是無常,五蘊諸法是所作故。若異者,如牛二角有異不異,互相似故不異,長短別故有異,如牛右角異左、左角異右,長短不同色相各別;然亦不異。如於蘊於界.處等,一切法亦如是。
「大慧!如來者依解脫說,如來解脫非異非不異;若異者,如來便與色相相應,色相相應即是無常;若不異者,修行者見應無差別,然有差別故非不異。如是智與所知,非異非不異;若非異非不異,則非常非無常,非作非所作,非為非無為,非覺非所覺,非相非所相,非蘊非異蘊,非說非所說,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以是義故超一切量;超一切量故惟有言說,惟有言說故則無有生,無有生故則無有滅,無有滅故則如虛空。大慧!虛空非作非所作,非作非所作故遠離攀緣,遠離攀緣故出過一切諸戲論法,出過一切諸戲論法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正等覺體,正等覺者永離一切諸根境界。」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出過諸根量, 非果亦非因;
相及所相等, 如是悉皆離。
蘊緣與正覺, 一異莫能見;
既無有見者, 云何起分別?
非作非非作, 非因非非因,
非蘊非不蘊, 亦不離餘物。
非有一法體, 如彼分別見;
亦復非是無, 諸法性如是。
待有故成無, 待無故成有;
無既不可取, 有亦不應說。
不了我無我, 但著於語言;
彼溺於二邊, 自壞壞世間。
若能見此法, 則離一切過;
是名為正觀, 不毀大導師。」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經中分別攝取不生不滅,言此即是如來異名。世尊!願為我說不生不滅此則無法,云何說是如來異名?如世尊說,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當知此則墮有無見。世尊!若法不生則不可取,無有少法,誰是如來?惟願世尊為我宣說。」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我說如來非是無法,亦非攝取不生不滅,亦不待緣亦非無義。我說無生,即是如來意生法身別異之名,一切外道、聲聞獨覺、七地菩薩不了其義。大慧!譬如帝釋地及虛空乃至手足,隨一一物各有多名,非以名多而有多體,亦非無體。大慧!我亦如是,於此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諸凡愚人雖聞雖說,而不知是如來異名,其中或有知如來者,知無師者,知導師者,知勝導者,知普導者,知是佛者,知牛王者,知梵王者,知毘紐者,知自在者,知是勝者,知迦毘羅者,知真實邊者,知無盡者,知瑞相者,知如風者,知如火者,知如俱毘羅者,知如月者,知如日者,知如王者,知如仙者,知戌迦者,知因陀羅者,知明星者,知大力者,知如水者,知無滅者,知無生者,知性空者,知真如者,知是諦者,知實性者,知實際者,知法界者,知涅槃者,知常住者,知平等者,知無二者,知無相者,知寂滅者,知具相者,知因緣者,知佛性者,知教導者,知解脫者,知道路者,知一切智者,知最勝者,知意成身者,如是等滿足三阿僧祇百千名號,不增不減。於此及餘諸世界中,有能知我如水中月不入不出,但諸凡愚心沒二邊不能解了,然亦尊重承事供養,而不善解名字句義,執著言教昧於真實,謂無生無滅是無體性,不知是佛差別名號;如因陀羅釋揭羅等,以信言教昧於真實,於一切法如言取義,彼諸凡愚作如是言,義如言說義說無異。何以故?義無體故。是人不了言音自性,謂言即義無別義體。大慧!彼人愚癡,不知言說是生是滅、義不生滅。大慧!一切言說墮於文字,義則不墮,離有離無故,無生無體故。大慧!如來不說墮文字法,文字有無不可得故,惟除不墮於文字者。大慧!若人說法墮文字者,是虛誑說。何以故?諸法自性離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經中說,我與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一切諸法離文字故,非不隨義而分別說。大慧!若不說者教法則斷,教法斷者則無聲聞緣覺菩薩諸佛,若總無者誰說為誰?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應不著文字隨宜說法。我及諸佛皆隨眾生煩惱解欲,種種不同而為開演,令知諸法自心所見無外境界,捨二分別轉心意識,非為成立聖自證處。
「大慧!菩薩摩訶薩應隨於義莫依文字,依文字者墮於惡見,執著自宗而起言說,不能善了一切法相文辭章句,既自損壞亦壞於他,不能令人心得悟解。若能善知一切法相,文辭句義悉皆通達,則能令自身受無相樂,亦能令他安住大乘。若能令他安住大乘,則得一切諸佛聲聞緣覺及諸菩薩之所攝受;若得諸佛聲聞緣覺及諸菩薩之所攝受,則能攝受一切眾生;若能攝受一切眾生,則能攝受一切正法;若能攝受一切正法則不斷佛種;若不斷佛種則得勝妙處。大慧!菩薩摩訶薩生勝妙處,欲令眾生安住大乘,以十自在力現眾色像,隨其所宜說真實法。真實法者,無異無別不來不去,一切戲論悉皆息滅。是故,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應如言執著於義。何以故?真實之法離文字故。
「大慧!譬如有人以指指物,小兒觀指不觀於物;愚癡凡夫亦復如是,隨言說指而生執著,乃至盡命終不能捨文字之指取第一義。大慧!譬如嬰兒應食熟食,有人不解成熟方便,而食生者則發狂亂;不生不滅亦復如是,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宜應善修方便,莫隨言說如觀指端。大慧!實義者,微妙寂靜是涅槃因,言說者,與妄想合流轉生死。大慧!實義者從多聞得,多聞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隨一切外道惡見,身自不隨亦令他不隨,是則名曰於義多聞,欲求義者應當親近,與此相違著文字者宜速捨離。」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演說不生不滅非為奇特。何以故?一切外道亦說作者不生不滅,世尊亦說虛空.涅槃及非數滅不生不滅;外道亦說作者因緣生於世間,世尊亦說無明愛業生諸世間,俱是因緣但名別耳;外物因緣亦復如是,是故佛說與外道說無有差別。外道說言,微塵勝妙自在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一切諸法不生不滅,若有若無皆不可得。世尊!大種不壞,以其自相不生不滅,周流諸趣,不捨自性。世尊分別雖稍變異,一切無非外道已說,是故佛法同於外道。若有不同,願佛為演,有何所以佛說為勝?若無別異外道即佛,以其亦說不生不滅故。世尊常說一世界中無有多佛,如向所說是則應有。」
佛言:「大慧!我之所說不生不滅,不同外道不生不滅,不生無常論。何以故?外道所說,有實性相不生不變;我不如是墮有無品。我所說法,非有非無離生離滅。云何非無?如幻夢色種種見故;云何非有?色相自性非是有故,見不見故,取不取故。是故我說一切諸法非有非無。若覺惟是自心所見,住於自性分別不生,世間所作悉皆永息;分別者是凡愚事,非賢聖耳。大慧!妄心分別不實境界,如乾闥婆城、幻所作人。大慧!譬如小兒見乾闥婆城及以幻人商賈入出,迷心分別言有實事,凡愚所見,生與不生有為無為悉亦如是。如幻人生如幻人滅,幻人其實不生不滅,諸法亦爾離於生滅。大慧!凡夫虛妄起生滅見,非諸聖人。言虛妄者,不如法性起顛倒見,顛倒見者,執法有性不見寂滅,不見寂滅故,不能遠離虛妄分別。是故大慧!無相見勝,非是相見。相是生因,若無有相則無分別,不生不滅則是涅槃。大慧!言涅槃者,見如實處捨離分別心心所法,獲於如來內證聖智,我說此是寂滅涅槃。」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為除有生執, 成立無生義;
我說無因論, 非愚所能了。
一切法無生, 亦非是無法;
如乾城幻夢, 雖有而無因。
空無生無性, 云何為我說?
離諸和合緣, 智慧不能見。
以是故我說, 空無生無性;
一一緣和合, 雖現而非有。
分析無和合, 非如外道見;
如夢及垂髮, 野馬與乾城。
無因而妄現, 世事皆如是;
折伏有因論, 申述無生旨。
無生義若存, 法眼恒不滅;
我說無因論, 外道咸驚怖。
云何何所因? 復以何故生?
於何處和合? 而作無因論。
觀察有為法, 非因非無因;
彼生滅論者, 所見從是滅。
為無故不生? 為待於眾緣?
為有名無義? 願為我宣說。
非無法不生, 亦非以待緣;
非有物而名, 亦非名無義。
一切諸外道, 聲聞及緣覺;
十住非所行, 此是無生相。
遠離諸因緣, 無有能作者;
惟心所建立, 我說是無生。
諸法非因生, 非無亦非有;
能所分別離, 我說是無生。
惟心無所見, 亦離於二性;
如是轉所依, 我說是無生。
外物有非有, 其心無所取;
一切見咸斷, 此是無生相。
空無性等句, 其義皆如是;
非以空故空, 無生故說空。
因緣共集會, 是故有生滅;
分散於因緣, 生滅則無有。
若離諸因緣, 則更無有法;
一性及異性, 凡愚所分別。
有無不生法, 俱非亦復然;
惟除眾緣會, 於中見起滅。
隨俗假言說, 因緣遞鈎瑣;
若離因緣瑣, 生義不可得。
我說惟鈎瑣, 生無故不生;
離諸外道過, 非凡愚所了。
若離緣鈎瑣, 別有生法者;
是則無因論, 破壞鈎瑣義。
如燈能照物, 鈎瑣現若然;
此則離鈎瑣, 別有於諸法。
無生則無性, 體相如虛空;
離鈎瑣求法, 愚夫所分別。
復有餘無生, 眾聖所得法;
彼生無生者, 是則無生忍。
一切諸世間, 無非是鈎瑣;
若能如是解, 此人心得定。
無明與愛業, 是則內鈎瑣;
種子泥輪等, 如是名為外。
若言有他法, 而從因緣生;
離於鈎瑣義, 此則非教理。
生法若非有, 彼為誰因緣;
展轉而相生, 此是因緣義。
堅濕暖動等, 凡愚所分別;
但緣無有法, 故說無自性。
如醫療眾病, 其論無差別;
以病不同故, 方藥種種殊。
我為諸眾生, 滅除煩惱病;
知其根勝劣, 演說諸法門。
非煩惱根異, 而有種種法;
惟有一大乘, 清涼八支道。」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妄說無常,世尊亦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未知此說是邪是正?所言無常復有幾種?」
佛言:「大慧!外道說有七種無常,非是我法。何等為七?謂:有說始起即捨是名無常,生已不生無常性故;有說形處變壞是名無常;有說色即無常;有說色之變異是名無常,一切諸法相續不斷,能令變異自然歸滅,猶如乳酪前後變異,雖不可見然在法中壞一切法;有說物無常;有說物無物無常;有說不生無常,遍住一切諸法之中。其中物無物無常者,謂能造所造其相滅壞,大種自性本來無起。不生無常者,謂常與無常有無等法,如是一切皆無有起,乃至分析至於微塵亦無所見,以不起故說名無生。此是不生無常相,若不了此則墮外道生無常義。有物無常義有物無常者,謂於非常非無常處,自生分別。其義云何?彼立無常,自不滅壞能壞諸法,若無無常壞一切法,法終不滅成於無有,如杖搥瓦石能壞於物而自不壞,此亦如是。大慧!現見無常與一切法,無有能作所作差別,云此是無常,此是所作無差別故,能作所作應俱是常,不見有因能令諸法成於無故。大慧!諸法壞滅實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
「大慧!異因不應生於異果,若能生者,一切異法應竝相生,彼法此法能生所生應無有別。現見有別,云何異因生於異果?大慧!若無常性是有法者,應同所作自是無常,自無常故,所無常法皆應是常。大慧!若無常性住諸法中,應同諸法墮於三世,與過去色同時已滅,未來不生現在俱壞。一切外道計四大種體性不壞色者,即是大種差別大種造色,離異不異故,其自性亦不壞滅。大慧!三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皆是生住滅相,豈更別有無常之性,能生於物而不滅耶?始造即捨無常者,非大種互造大種,以各別故。非自相造,以無異故。非復共造,以乖離故。當知非是始造無常。形狀壞無常者,此非能造及所造壞,但形狀壞。其義云何?謂分析色乃至微塵,但滅形狀長短等見,不滅能造所造色體。此見墮在數論之中。色即是無常者,謂此即是形狀無常非大種性,若大種性亦無常者則無世事;無世事者,當知則墮盧迦耶見,以見一切法自相生惟有言說故。轉變無常者,謂色體變非大種變,譬如以金作莊嚴具,嚴具有變而金無改,此亦如是。
「大慧!如是等種種外道,虛妄分別見無常性,彼作是說,火不能燒諸火自相,但各分散,若能燒者,能造所造則皆斷滅。大慧!我說諸法非常無常。何以故?不取外法故,三界唯心故,不說諸相故,大種性處種種差別不生不滅故,非能造所造故,能取所取二種體性一切皆從分別起故,如實而知二取性故,了達惟是自心現故,離外有無二種見故,離有無見則不分別能所造故。大慧!世間出世間及出世間上上諸法,惟是自心非常非無常,不能了達,墮於外道二邊惡見。大慧!一切外道不能解了此三種法,依自分別而起言說著無常性。大慧!此三種法,所有語言分別境界,非諸凡愚之所能知。」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始造即便捨, 形狀有轉變;
色物等無常, 外道妄分別。
諸法無壞滅, 諸大自性住;
外道種種見, 如是說無常。
彼諸外道眾, 皆說不生滅;
諸大性自常, 誰是無常法。
能取及所取, 一切惟是心;
二種從心現, 無有我我所。
梵天等諸法, 我說惟是心;
若離於心者, 一切不可得。」
大乘入楞伽經現證品第四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一切聲聞緣覺入滅次第相續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已,於滅盡三昧樂心無所惑,不墮二乘及諸外道錯亂之中。」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于六地,及聲聞緣覺入於滅定,七地菩薩念念恒入,離一切法自性相故非諸二乘。二乘有作墮能所取,不得諸法無差別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於滅定,是故不能念念恒入。大慧!八地菩薩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分別想滅,始從初地乃至六地,觀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識自分別起,離我我所,不見外法種種諸相。凡愚不知,由無始來過惡薰習,於自心內變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執著。大慧!八地菩薩所得三昧,同諸聲聞緣覺涅槃,以諸佛力所加持故,於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便不化度一切眾生,不能滿足如來之地,亦則斷絕如來種性,是故諸佛為說如來不可思議諸大功德,令其究竟不入涅槃。聲聞緣覺著三昧樂,是故於中生涅槃想。大慧!七地菩薩善能觀察心.意.意識我我所執,生法無我,若生若滅自相共相,四無礙辯善巧決定,於三昧門而得自在,漸入諸地具菩提分法。大慧!我恐諸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諸地相續次第,墮於外道諸惡見中,故如是說。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諸地次第三界往來,一切皆是自心所見。而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大慧!聲聞緣覺至於菩薩第八地中,為三昧樂之所昏醉,未能善了惟心所見,自共相習纏覆其心,著二無我生涅槃覺,非寂滅慧。大慧!諸菩薩摩訶薩見於寂滅三昧樂門,即便憶念本願大悲,具足修行十無盡句,是故不即入於涅槃,以入涅槃不生果故,離能所取故,了達惟心故,於一切法無分別故,不墮心意及以意識外法性相執著中故;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隨智慧行如是起故,得於如來自證地故。大慧!如人夢中方便度河,未度便覺,覺已思惟向之所見,為是真實?為是虛妄?復自念言:『非實非妄,如是但是見聞覺知,曾所更事分別習氣,離有無念意識夢中之所現耳。』大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進入於第八得無分別,見一切法如幻夢等離能所取,見心心所廣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證令證,離心.意.意識妄分別想獲無生忍,此是菩薩所得涅槃,非滅壞也。大慧!第一義中無有次第亦無相續,遠離一切境界分別,此則名為寂滅之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諸住及佛地, 惟心無影像;
此是去來今, 諸佛之所說。
七地是有心, 八地無影像;
此二地名住, 餘則我所得。
自證及清淨, 此則是我地;
摩醯最勝處, 色究竟莊嚴。
譬如大火聚, 光焰熾然發;
化現於三有, 悅意而清涼。
或有現變化, 或有先時化;
於彼說諸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第七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相有何次?」
大乘入楞伽經如來常無常品第五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等覺,為常為無常?」
佛言:「大慧!如來.應.正等覺,非常非無常。何以故?俱有過故。云何有過?大慧!若如來常者,有能作過,一切外道說能作常;若無常者,有所作過,同於諸蘊為相所相,畢竟斷滅而成無有,然佛如來實非斷滅。大慧!一切所作如瓶衣等,皆是無常,是則如來有無常過,所修福智悉空無益。又諸作法應是如來,無異因故,是故如來非常非無常。復次,大慧!如來非常,若是常者,應如虛空不待因成。大慧!譬如虛空非常非無常。何以故?離常無常若一若異俱不俱等諸過失故。復次,大慧!如來非常,若是常者,則是不生,同於兔馬魚蛇等角。
「復次,大慧!以別義故亦得言常。何以故?謂以現智證常法故,證智是常、如來亦常。大慧!諸佛如來所證法性,法住法位,如來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易,在於一切二乘外道所得法中,非是空無,然非凡愚之所能知。大慧!夫如來者,以清淨慧內證法性而得其名,非以心.意.意識、蘊.界.處法妄習得名;一切三界皆從虛妄分別而生,如來不從妄分別生。大慧!若有於二有常無常,如來無二,證一切法無生相故,是故非常亦非無常。大慧!乃至少有言說分別生,即有常無常過,是故應除二分別覺勿令少在。」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遠離常無常, 而現常無常;
如是恒觀佛, 不生於惡見。
若常無常者, 所集皆無益;
為除分別覺, 不說常無常。
乃至有所立, 一切皆錯亂;
若見惟自心, 是則無違諍。」
大乘入楞伽經剎那品第六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我說蘊.界.處生滅之相,若無有我,誰生誰滅?而諸凡夫依於生滅,不求盡苦不證涅槃。」
佛言:「大慧!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知執為作者,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恒注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其餘七識意意識等念念生滅,妄想為因、境相為緣和合而生,不了色等自心所現,計著名相起苦樂受,名相纏縛,既從貪生復生於貪,若因及所緣,諸取根滅不相續生,自慧分別苦樂受者,或得滅定,或得四禪,或復善入諸諦解脫,便妄生於得解脫想,而實未捨未轉如來藏中藏識之名。若無藏識,七識則滅。何以故?因彼及所緣而得生故。然非一切外道二乘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惟了人無我性,於蘊.界.處取於自相及共相故,若見如來藏五法自性諸法無我,隨地次第而漸轉滅,不為外道惡見所動,住不動地得於十種三昧樂門,為三昧力諸佛所持,觀察不思議佛法及本願力,不住實際及三昧樂獲自證智,不與二乘諸外道共,得十聖種性道及意生智身離於諸行。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得勝法,應淨如來藏藏識之名。大慧!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然諸凡夫及以聖人悉有生滅,是故一切諸修行者,雖見內境界住現法樂,而不捨於勇猛精進。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證,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大慧!我為勝鬘夫人及餘深妙淨智菩薩,說如來藏名藏識,與七識俱起,令諸聲聞見法無我。大慧!為勝鬘夫人說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是佛境界,與汝等比淨智菩薩隨順義者所行之處,非是一切執著文字外道二乘之所行處。是故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藏識當勤觀察,莫但聞已便生足想。」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甚深如來藏, 而與七識俱;
執著二種生, 了知則遠離。
無始習所熏, 如像現於心;
若能如實觀, 境相悉無有。
如愚見指月, 觀指不觀月;
計著文字者, 不見我真實。
心如工伎兒, 意如和伎者;
五識為伴侶, 妄想觀伎眾。」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五法自性諸識無我差別之相。我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已,漸修諸地具諸佛法,至於如來自證之位。」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五法自性諸識無我,所謂:名、相、分別、正智、如如。若修行者觀察此法,入於如來自證境界,遠離常斷有無等見,得現法樂甚深三昧。大慧!凡愚不了五法自性諸識無我,於心所現見有外物而起分別,非諸聖人。」
大慧白言:「云何不了而起分別?」
佛言:「大慧!凡愚不知名是假立,心隨流動見種種相,計我我所染著於色,覆障聖智起貪瞋癡,造作諸業如蠶作繭,妄想自纏墮於諸趣生死大海,如汲水輪循環不絕,不知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心所見妄分別起,離能所取及生住滅,謂從自在、時節、微塵、勝性而生,隨名相流。大慧!此中相者,謂:眼識所見名之為色;耳.鼻.舌.身.意識得者,名之為聲.香.味.觸.法,如是等我說為相。分別者,施設眾名顯示諸相,謂以象馬車步男女等名而顯其相,此事如是決定不異,是名分別。正智者,謂觀名相互為其客,識心不起不斷不常,不墮外道二乘之地,是名正智。大慧!菩薩摩訶薩以其正智觀察名相,非有非無遠離損益二邊惡見,名相及識本來不起,我說此法名為如如。
「大慧!菩薩摩訶薩住如如已,得無照現境,昇歡喜地離外道惡趣,入出世法法相淳熟,知一切法猶如幻等,證自聖智所行之法,離臆度見,如是次第乃至法雲。至法雲已,三昧諸力自在神通,開敷滿足成於如來,成如來已為眾生故,如水中月普現其身,隨其欲樂而為說法。其身清淨離心.意.識,被弘誓甲,具足成滿十無盡願,是名菩薩摩訶薩入於如如之所獲得。」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為三性入五法中?為各有自相?」
佛言:「大慧!三性.八識及二無我,悉入五法,其中名及相是妄計性;以依彼分別心心所法俱時而起,如日與光是緣起性;正智如如不可壞故,是圓成性。大慧!於自心所現生執著時,有八種分別起,此差別相皆是不實,惟妄計性。若能捨離二種我執,二無我智即得生長。大慧!聲聞緣覺菩薩如來,自證聖智諸地位次,一切佛法悉皆攝入此五法中。復次大慧!五法者,所謂相.名.分別.如如.正智。此中相者,謂所見色等形狀各別,是名為相。依彼諸相立瓶等名,此如是、此不異,是名為名。施設眾名顯示諸相心心所法,是名分別。彼名彼相畢竟無有,但是妄心展轉分別,如是觀察乃至覺滅,是名如如。大慧!真實決定究竟根本自性可得,是如如相。我及諸佛隨順證入,如其實相開示演說。若能於此隨順悟解,離斷離常不生分別入自證處,出於外道二乘境界,是名正智。大慧!此五種法,三性.八識及二無我,一切佛法普皆攝盡。大慧!於此法中,汝應以自智善巧通達,亦勸他人令其通達,通達此已,心則決定不隨他轉。」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五法三自性, 及與八種識;
二種無我法, 普攝於大乘。
名相及分別, 二種自性攝;
正智與如如, 是則圓成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經中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恒河沙,此當云何?為如言而受?為別有義?」
佛告大慧:「勿如言受。大慧!三世諸佛非如恒沙。何以故?如來最勝超諸世間,無與等者非喻所及,唯以少分為其喻耳。我以凡愚諸外道等,心恒執著常與無常,惡見增長生死輪迴,令其厭離發勝悕望,言佛易成易可逢值;若言難遇如優曇華,彼便退怯不勤精進,是故我說如恒河沙。我復有時觀受化者,說佛難值如優曇華。大慧!優曇鉢華無有曾見現見當見,如來則有已見當見。大慧!如是譬喻非說自法。自法者,內證聖智所行境界,世間無等過諸譬喻,一切凡愚不能信受。大慧!真實如來超心.意.意識所見之相,不可於中而立譬喻。然亦有時而為建立,言恒河沙等無有相違。大慧!譬如恒沙,龜魚象馬之所踐踏,不生分別恒淨無垢;如來聖智如彼恒河,力通自在以為其沙,外道龜魚競來擾亂,而佛不起一念分別。何以故?如來本願,以三昧樂普安眾生,如恒河沙無有愛憎無分別故。大慧!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盡燒時燒一切地,而彼地大不捨本性,恒與火大俱時生故,諸凡愚人謂地被燒,而實不燒,火所因故;如來法身亦復如是,如恒河沙終不壞滅。大慧!譬如恒沙無有限量;如來光明亦復如是,為欲成就無量眾生,普照一切諸佛大會。大慧!譬如恒沙住沙自性,不更改變而作餘物;如來亦爾,於世間中不生不滅,諸有生因悉已斷故。大慧!譬如恒沙取不知減投不見增;諸佛亦爾,以方便智成熟眾生無減無增。何以故?如來法身無有身故。大慧!以有身故而有滅壞,法身無身故無滅壞。大慧!譬如恒沙,雖苦壓治欲求蘇油終不可得;如來亦爾,雖為眾生眾苦所壓,乃至蠢動未盡涅槃,欲令捨離於法界中,深心願樂亦不可得。何以故?具足成就大悲心故。大慧!譬如恒沙隨水而流非無水也;如來亦爾,所有說法莫不隨順涅槃之流,以是說言諸佛如來如恒河沙。大慧!如來說法不隨於趣,趣是壞義,生死本際不可得知,既不可知云何說趣?大慧!趣義是斷,凡愚莫知。」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若生死本際不可知者,云何眾生在生死中而得解脫?」
佛言:「大慧!無始虛偽過習因滅,了知外境自心所現,分別轉依名為解脫;非滅壞也,是故不得言無邊際。大慧!無邊際者,但是分別異名。大慧!離分別心無別眾生,以智觀察內外諸法,知與所知悉皆寂滅。大慧!一切諸法,唯是自心分別所見,不了知故分別心起,了心則滅。」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觀察諸導師, 譬如恒河沙;
非壞亦非趣, 是人能見佛。
譬如恒河沙, 悉離一切過;
而恒隨順流, 佛體亦如是。」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一切諸法剎那壞相。何等諸法名有剎那?」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一切法者,所謂:善法不善法,有為法無為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受法無受法。大慧!舉要言之,五取蘊法以心.意.意識習氣為因而得增長,凡愚於此而生分別,謂善不善。聖人現證三昧樂住,是則名為善無漏法。復次,大慧!善不善者,所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藏識,意及意識并五識身。大慧!彼五識身與意識俱,善不善相展轉差別相續不斷,無異體生生已即滅,不了於境自心所現,次第滅時別識生起,意識與彼五識共俱,取於種種差別形相,剎那不住,我說此等名剎那法。大慧!如來藏名藏識,所與意等諸習氣俱是剎那法,無漏習氣非剎那法,此非凡愚剎那論者之所能知。彼不能知一切諸法有是剎那非剎那故,彼計無為同諸法壞,墮於斷見。大慧!五識身非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有生滅,四種習氣之所迷覆,而諸凡愚分別熏心,不能了知起剎那見。大慧!如金金剛佛之舍利,是奇特性終不損壞;若得證法有剎那者,聖應非聖,而彼聖人未曾非聖,如金金剛雖經劫住稱量不減。云何凡愚不解於我祕密之說,於一切法作剎那想?」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常說六波羅蜜,若得滿足便成正覺。何等為六?云何滿足?」
佛言:「大慧!波羅蜜者,差別有三。所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大慧!世間波羅蜜者,謂諸凡愚著我我所執取二邊,求諸有身貪色等境,如是修行檀波羅蜜.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成就神通生於梵世。大慧!出世間波羅蜜者,謂聲聞緣覺執著涅槃希求自樂,如是修習諸波羅蜜。大慧!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謂菩薩摩訶薩於自心二法,了知惟是分別所現,不起妄想不生執著,不取色相,為欲利樂一切眾生,而恒修行檀波羅蜜;於諸境界不起分別,是則修行尸波羅蜜;即於不起分別之時,忍知能取所取自性,是則名為羼提波羅蜜;初中後夜勤修匪懈,隨順實解,不生分別,是則名為毘梨耶波羅蜜;不生分別,不起外道涅槃之見,是則名為禪波羅蜜;以智觀察心無分別不墮二邊,轉淨所依而不壞滅,獲於聖智內證境界,是則名為般若波羅蜜。」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愚分別有為, 空無常剎那,
分別剎那義, 如河燈種子。
一切法不生, 寂靜無所作;
諸事性皆離, 是我剎那義。
生無間即滅, 不為凡愚說;
無間相續法, 諸趣分別起。
無明為其因, 心則從彼生;
未能了色來, 中間何所住?
無間相續滅, 而有別心起;
不住於色時, 何所緣而生?
若緣彼而起, 其因則虛妄;
因妄體不成, 云何剎那滅?
修行者正受, 金剛佛舍利;
及以光音宮, 世間不壞事。
如來圓滿智, 及比丘證得;
諸法性常住, 云何見剎那?
乾城幻等色, 何故非剎那?
大種無實性, 云何說能造?」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大正藏第 16 冊 No. 0672 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六
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勅譯
變化品第七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何故授阿羅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何故復說無般涅槃法眾生得成佛道?又何故說從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又言如來常在於定無覺無觀;又言佛事皆是化作;又言諸識剎那變壞;又言金剛神常隨衛護;又言前際不可知而說有般涅槃;又現有魔及以魔業;又有餘報,謂;旃遮婆羅門女,孫陀利外道女,及空鉢而還等事,世尊既有如是業障,云何得成一切種智?既已成於一切種智,云何不離如是諸過?」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我為無餘涅槃界故,密勸令彼修菩薩行,此界他土有諸菩薩,心樂求於聲聞涅槃,令捨是心進修大行,故作是說。又變化佛與化聲聞而授記別,非法性佛。大慧!授聲聞記是祕密說。大慧!佛與二乘無差別者,據斷惑障解脫一味,非謂智障,智障要見法無我性乃清淨故。煩惱障者,見人無我意識捨離,是時初斷藏識習滅,法障解脫方得永淨。大慧!我依本住法作是密語,非異前佛,後更有說,先具如是諸文字故。大慧!如來正知無有妄念,不待思慮然後說法,如來久已斷四種習,離二種死、除二種障。大慧!意及意識眼識等七,習氣為因是剎那性,離無漏善非流轉法。大慧!如來藏者,生死流轉及是涅槃苦樂之因,凡愚不知妄著於空。大慧!變化如來,金剛力士常隨衛護,非真實佛。真實如來離諸限量,二乘外道所不能知,住現法樂成就智忍,不假金剛力士所護。一切化佛不從業生,非即是佛亦非非佛,譬如陶師眾事和合而有所作,化佛亦爾,眾相具足而演說法,然不能說自證聖智所行之境。
「復次,大慧!諸凡愚人見六識滅起於斷見,不了藏識起於常見。大慧!自心分別是其本際,故不可得,離此分別即得解脫,四種習斷離一切過。」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三乘及非乘, 無有佛涅槃;
悉授如來記, 說離眾過惡。
成就究竟智, 及無餘涅槃;
誘進怯劣人, 依此密意說。
諸佛所得智, 演說如是道;
惟此更非餘, 故彼無涅槃。
欲色有諸見, 如是四種習;
意識所從生, 藏意亦在中。
見意識眼等, 無常故說斷;
迷意藏起常, 邪智謂涅槃。」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第八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食不食肉功德過失,我及諸菩薩摩訶薩知其義已,為未來現在報習所熏食肉眾生而演說之,令捨肉味求於法味;於一切眾生起大慈心,更相親愛如一子想,住菩薩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二乘地暫時止息,究竟當成無上正覺。世尊!路迦耶等諸外道輩,起有無見執著斷常,尚有遮禁不聽食肉,何況如來.應.正等覺,大悲含育世所依怙,而許自他俱食肉耶?善哉世尊!具大慈悲哀愍世間,等觀眾生猶如一子,願為解說食肉過惡、不食功德,令我及與諸菩薩等,聞已奉行廣為他說。」
爾時大慧菩薩重說頌言:
「菩薩摩訶薩, 志求無上覺;
酒肉及與葱, 為食為不食?
愚夫貪嗜肉, 臭穢無名稱;
與彼惡獸同, 云何而可食?
食者有何過? 不食有何德?
惟願最勝尊, 為我具開演。」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慧!一切諸肉有無量緣,菩薩於中當生悲愍,不應噉食,我今為汝說其少分。大慧!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云何於中取之而食?大慧!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同於己身,念肉皆從有命中來,云何而食?大慧!諸羅剎等聞我此說尚應斷肉,況樂法人。大慧!菩薩摩訶薩在在生處,觀諸眾生皆是親屬,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應食一切肉。大慧!衢路市肆諸賣肉人,或將犬馬人牛等肉,為求利故而販鬻之,如是雜穢云何可食?
「大慧!一切諸肉皆是精血污穢所成,求清淨人,云何取食?大慧!食肉之人眾生見之悉皆驚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大慧!譬如獵師及旃陀羅,捕魚網鳥諸惡人等,狗見驚吠獸見奔走,空飛水住一切眾生,若有見之咸作是念:『此人氣息猶如羅剎,今來至此必當殺我。』為護命故悉皆走避。食肉之人亦復如是,是故菩薩為修慈行不應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身體臭穢惡名流布,賢聖善人不用親狎,是故菩薩不應食肉。大慧!夫血肉者,眾仙所棄群聖不食,是故菩薩不應食肉。大慧!菩薩為護眾生信心,令於佛法不生譏謗,以慈愍故不應食肉。大慧!若我弟子食噉於肉,令諸世人悉懷譏謗,而作是言:『云何沙門修淨行人,棄捨天仙所食之味,猶如惡獸食肉滿腹遊行世間,令諸眾生悉懷驚怖,壞清淨行失沙門道。』是故當知佛法之中無調伏行,菩薩慈愍為護眾生,令不生於如是之心,不應食肉。大慧!如燒人肉其氣臭穢,與燒餘肉等無差別,云何於中有食不食?是故一切樂清淨者不應食肉。大慧!諸善男女塚間樹下阿蘭若處寂靜修行,或住慈心或持呪術,或求解脫或趣大乘,以食肉故,一切障礙不得成就,是故菩薩欲利自他不應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見其形色則已生於貪滋味心,菩薩慈念一切眾生猶如己身,云何見之而作食想?是故菩薩不應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諸天遠離,口氣常臭,睡夢不安覺已憂悚,夜叉惡鬼奪其精氣,心多驚怖,食不知足,增長疾病易生瘡癬,恒被諸蟲之所唼食,不能於食深生厭離。大慧!我常說言:『凡所食噉作子肉想。』餘食尚然,云何而聽弟子食肉。大慧!肉非美好、肉不清淨,生諸罪惡敗諸功德,諸仙聖人之所棄捨,云何而許弟子食耶?若言許食,此人謗我。
「大慧!淨美食者,應知則是粳米粟米大小麥豆蘇油石蜜,如是等類,此是過去諸佛所許,我所稱說。我種性中諸善男女,心懷淨信久植善根,於身命財不生貪著,慈愍一切猶如己身,如是之人之所應食,非諸惡習虎狼性者心所愛重。
「大慧!過去有王名師子生,耽著肉味食種種肉,如是不已遂至食人,臣民不堪悉皆離叛,亡失國位受大苦惱。大慧!釋提桓因處天王位,以於過去食肉餘習,變身為鷹而逐於鴿。我時作王名曰尸毘,愍念其鴿,自割身肉以代其命。
「大慧!帝釋餘習尚惱眾生,況餘無慚常食肉者。當知食肉自惱惱他,是故菩薩不應食肉。大慧!昔有一王乘馬遊獵,馬驚奔逸入於山險,既無歸路又絕人居,有牝師子與同遊處,遂行醜行生諸子息,其最長者名曰班足,後得作王領七億家,食肉餘習非肉不食,初食禽獸後乃至人,所生男女悉是羅剎。轉此身已,復生師子豺狼虎豹雕鷲等中,欲求人身終不可得,況出生死涅槃之道。
「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無量過失,斷而不食獲大功德,凡愚不知如是損益,是故我今為汝開演,凡是肉者悉不應食。大慧!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奇哉世間貪著肉味,於人身肉尚取食之,況於鳥獸有不食者,以貪味故廣設方便,罝羅網罟處處安施,水陸飛行皆被殺害,設自不食為貪價直而作是事。
「大慧!世復有人心無慈愍,專行慘暴猶如羅剎,若見眾生其身充盛,便生肉想言此可食。大慧!世無有肉,非是自殺亦非他殺,心不疑殺而可食者,以是義故我許聲聞食如是肉。大慧!未來之世有愚癡人,於我法中而為出家,妄說毘尼壞亂正法,誹謗於我言聽食肉亦自曾食。大慧!我若聽許聲聞食肉,我則非是住慈心者,修觀行者,行頭陀者,趣大乘者,云何而勸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諸眾生生一子想斷一切肉?大慧!我於諸處說遮十種許三種者,是漸禁斷令其修學;今此經中自死他殺,凡是肉者一切悉斷。大慧!我不曾許弟子食肉,亦不現許亦不當許。大慧!凡是肉食,於出家人悉是不淨。
「大慧!若有癡人,謗言如來聽許食肉亦自食者,當知是人惡業所纏,必當永墮不饒益處。大慧!我之所有諸聖弟子,尚不食於凡夫段食,況食血肉不淨之食。大慧!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尚惟法食,豈況如來。大慧!如來法身非雜食身。大慧!我已斷除一切煩惱,我已浣滌一切習氣,我已善擇諸心智慧,大悲平等普觀眾生猶如一子。云何而許聲聞弟子食於子肉?何況自食。作是說者無有是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悉曾為親屬, 眾穢所成長,
恐怖諸含生, 是故不應食。
一切肉與葱, 韮蒜及諸酒;
如是不淨物, 修行者遠離。
亦常離麻油, 及諸穿孔床;
以彼諸細蟲, 於中大驚怖。
飲食生放逸, 放逸生邪覺;
從覺生於貪, 是故不應食。
邪覺生貪故, 心為貪所醉;
心醉長愛欲, 生死不解脫。
為利殺眾生, 以財取諸肉;
二俱是惡業, 死墮叫喚獄。
不想不教求, 此三種名淨;
世無如是肉, 食者我訶責。
更互相食噉, 死墮惡獸中;
臭穢而癲狂, 是故不應食。
獵師旃茶羅, 屠兒羅剎娑;
此等種中生, 斯皆食肉報。
食已無慚愧, 生生常癲狂;
諸佛及菩薩, 聲聞所嫌惡。
《象脇》與《大雲》, 《涅槃》、《央掘摩》,
及此《楞伽經》, 我皆制斷肉。
先說見聞疑, 已斷一切肉;
以其惡習故, 愚者妄分別。
如貪障解脫, 肉等亦復然;
若有食之者, 不能入聖道。
未來世眾生, 於肉愚癡說;
言此淨無罪, 佛聽我等食。
淨食尚如藥, 猶如子肉想;
是故修行者, 知量而行乞。
食肉背解脫, 及違聖表相;
令眾生生怖, 是故不應食。
安住慈心者, 我說常厭離;
師子及虎狼, 應共同遊止。
若於酒肉等, 一切皆不食;
必生賢聖中, 豐財具智慧。」
大乘入楞伽經陀羅尼品第九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為欲擁護持此經者,皆為演說楞伽經呪,我今亦說,汝當受持。」即說呪曰:
怛姪他(一) 覩吒覩吒(都騃反,下同)(二) 杜吒杜吒(三) 鉢吒鉢吒(四) 葛吒葛吒(五) 阿麼隷阿麼隷(六) 毘麼隷毘麼隷(七) 儞謎儞謎(八) 呬謎呬謎(九) 縛(扶可反)謎縛謎(十) 葛隷葛隷(十一) 揭囉葛隷(十二) 阿吒末吒(十三) 折吒咄吒(十四) 耆若(攘舸反,二合)吒薩普(二合)吒(十五) 葛地(雜計反,下同)剌地(十六) 鉢地(十七) 呬謎呬謎(十八) 第謎(十九) 折隷折隷(二十) 鉢利鉢利(二十一) 畔第毘第(二十二) 案制滿制(二十三) ?(胝戶反,下同)茶(去聲,下同)㘑(二十四) 杜茶㘑(二十五) 鉢茶㘑(二十六) 遏計遏計(二十七) 末計末計(二十八) 斫結斫結㘑(二合)(二十九) 地(依字呼)謎地謎(三十) 呬謎呬謎(三十一) ????(三十二) 楮(笞矩反)楮楮楮(三十三) 杜杜杜(三十四) 杜虎(二合)杜虎杜虎杜虎(三十五) 莎婆訶(三十六)
「大慧!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為他解說此陀羅尼,當知此人,不為一切人與非人諸鬼神等之所得便;若復有人卒中於惡,為其誦念一百八遍,即時惡鬼疾走而去。大慧!我更為汝說陀羅尼。」即說呪曰:
怛姪他(一) 鉢頭摩第鞞(二) 鉢頭迷(三) 醯(去聲,下同)泥醯禰醯泥(四) 隷主羅主隷(五) 虎隷虎羅虎隷(六) 庾隷庾隷(七) 跛隷跛羅跛隷(八) 嗔(上聲,呼)第臏第(九) 畔逝末第(十) 尼羅迦隷(十一) 莎婆訶(十二)
「大慧!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為他解說此陀羅尼,不為一切天龍夜叉人非人等諸惡鬼神之所得便;我為禁止諸羅剎故說此神呪,若持此呪則為受持入楞伽經,一切文句悉已具足。」
大乘入楞伽經偈頌品第十之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修多羅中諸廣義故,而說偈言:
「諸法不堅固, 皆從分別生,
以分別即空, 所分別非有。
由虛妄分別, 是則有識生,
八九識種種, 如海眾波浪。
習氣常增長, 槃根堅固依,
心隨境界流, 如鐵於礠石。
眾生所依性, 遠離諸計度,
及離智所知, 轉依得解脫。
得如幻三昧, 超過於十地;
觀見心王時, 想識皆遠離。
爾時心轉依, 是則為常住;
在於蓮花宮, 幻境之所起。
既住彼宮已, 自在無功用;
利益諸眾生, 如眾色摩尼。
無有為無為, 惟除妄分別;
愚夫迷執取, 如石女夢子。
應知補伽羅, 蘊界諸緣等,
悉空無自性, 無生有非有。
我以方便說, 而實無有相;
愚夫妄執取, 能相及所相。
一切知非知, 一切非一切;
愚夫所分別, 佛無覺自他。
諸法如幻夢, 無生無自性;
以皆性空故, 無有不可得。
我惟說一性, 離於妄計度;
自性無有二, 眾聖之所行。
如四大不調, 變吐見螢光;
所見皆非有, 世間亦如是。
猶如幻所現, 草木瓦礫等;
彼幻無所有, 諸法亦如是。
非取非所取, 非縛非所縛;
如幻如陽焰, 如夢亦如翳。
若欲見真實, 離諸分別取;
應修真實觀, 見佛必無疑。
世間等於夢, 色資具亦爾;
若能如是見, 身為世所尊。
三界由心起, 迷惑妄所見;
離妄無世間, 知已轉染依。
愚夫之所見, 妄謂有生滅;
智者如實觀, 不生亦不滅。
常行無分別, 遠離心心法;
住色究竟天, 離諸過失處。
於彼成正覺, 具力通自在;
及諸勝三昧, 現化於此成。
化身無量億, 遍遊一切處;
令愚夫得聞, 如響難思法。
遠離初中後, 亦離於有無;
非多而現多, 不動而普遍。
說眾生身中, 所覆之性實;
迷惑令幻有, 非幻為迷惑。
由心迷惑故, 一切皆悉有;
以此相繫縛, 藏識起世間。
如是諸世間, 惟有假施設;
諸見如暴流, 行於人法中。
若能如是知, 是則轉所依;
乃為我真子, 成就隨順法。
愚夫所分別, 堅濕暖動法;
假名無有實, 亦無相所相。
身形及諸根, 皆以八物成;
凡愚妄計色, 迷惑身籠檻。
凡愚妄分別, 因緣和合生;
不了真實相, 流轉於三有。
識中諸種子, 能現心境界;
愚夫起分別, 妄計於二取。
無明愛及業, 諸心依彼生;
以是我了知, 為依他起性。
妄分別有物, 迷惑心所行;
此分別都無, 迷妄計為有。
心為諸緣縛, 生起於眾生;
諸緣若遠離, 我說無所見。
已離於眾緣, 自相所分別;
身中不復起, 我為無所行。
眾生心所起, 能取及所取;
所見皆無相, 愚夫妄分別。
顯示阿賴耶, 殊勝之藏識;
離於能所取, 我說為真如。
蘊中無有人, 無我無眾生;
生唯是識生, 滅亦唯識滅。
猶如畫高下, 雖見無所有;
諸法亦如是, 雖見而非有。
如乾闥婆城, 亦如熱時炎;
所見恒如是, 智觀不可得。
因緣及譬喻, 以此而立宗;
乾城夢火輪, 陽焰日月光。
火焰毛等喻, 以此顯無生;
世分別皆空, 迷惑如幻夢。
見諸有不生, 三界無所依;
內外亦如是, 成就無生忍。
得如幻三昧, 及以意生身;
種種諸神通, 諸力及自在。
諸法本無生, 空無有自性;
迷惑諸因緣, 而謂有生滅。
愚夫妄分別, 以心而現心;
及現於外色, 而實無所有。
如定力觀見, 佛像與骨鎖;
及分析大種, 假施設世間。
身資及所住, 此三為所取;
意取及分別, 此三為能取。
迷惑妄計著, 以能所分別;
但隨文字境, 而不見真實。
行者以慧觀, 諸法無自性;
是時住無相, 一切皆休息。
如以墨塗雞, 無智者妄取;
實無有三乘, 愚夫不能見。
若見諸聲聞, 及以辟支佛;
皆大悲菩薩, 變化之所現。
三界唯是心, 分別二自性;
轉依離人法, 是則為真如。
日月燈光焰, 大種及摩尼;
無分別作用, 諸佛亦如是。
諸法如毛輪, 遠離生住滅;
亦離常無常, 染淨亦如是。
如著陀都藥, 見地作金色;
而實彼地中, 本無有金相。
愚夫亦如是, 無始迷亂心;
妄取諸有實, 如幻如陽焰。
應觀一種子, 與非種同印;
一種一切種, 是名心種種。
種種子為一, 轉依為非種;
平等同法印, 悉皆無分別。
種種諸種子, 能感諸趣生;
種種眾雜苦, 名一切種子。
觀諸法自性, 迷惑不待遣;
物性本無生, 了知即解脫。
定者觀世間, 眾色由心起;
無始心迷惑, 實無色無心。
如幻與乾城, 毛輪及陽焰;
非有而現有, 諸法亦如是。
一切法不生, 唯迷惑所見;
以從迷妄生, 愚妄計著二。
由種種習氣, 生諸波浪心;
若彼習斷時, 心浪不復起。
心緣諸境起, 如畫依於壁;
不爾虛空中, 何不起於畫?
若緣少分相, 令心得生者;
心既從緣起, 唯心義不成。
心性本清淨, 猶若淨虛空;
令心還取心, 由習非異因。
執著自心現, 令心而得起;
所見實非外, 是故說唯心。
藏識說名心, 思量以為意;
能了諸境界, 是則名為識。
心常為無記, 意具二種行;
現在識通具, 善與不善等。
證乃無定時, 超地及諸剎;
亦越於心量, 而住無相果。
所見有與無, 及以種種相;
皆是諸愚夫, 顛倒所執著。
智若離分別, 物有則相違;
由心故無色, 是故無分別。
諸根猶如幻, 境界悉如夢;
能作及所作, 一切皆非有。
世諦一切有, 第一義則無;
諸法無性性, 說為第一義。
於無自性中, 因諸言說故,
而有物起者, 是名為俗諦。
若無有言說, 所起物亦無;
世諦中無有, 有言無事者。
顛倒虛妄法, 而實不可得;
若倒是有者, 則無無自性。
以有無性故, 而彼顛倒法;
一切諸所有, 是皆不可得。
惡習熏於心, 所現種種相;
迷惑謂心外, 妄取諸色像。
分別無分別, 分別是可斷;
無分別能見, 實性證真空。
無明熏於心, 所現諸眾生;
如幻象馬等, 及樹葉為金。
猶如翳目者, 迷惑見毛輪;
愚夫亦如是, 妄取諸境界。
分別所分別, 及起分別者;
轉所轉轉因, 因此六解脫。
由於妄計故, 無地無諸諦;
亦無諸剎土, 化佛及二乘。
心起一切法, 一切處及身;
心性實無相, 無智取種種。
分別迷惑相, 是名依他起;
相中所有名, 是則為妄計。
諸緣法和合, 分別於名相,
此等皆不生, 是則圓成實。
十方諸剎土, 眾生菩薩中,
所有法報佛, 化身及變化,
皆從無量壽, 極樂界中出;
於方廣經中, 應知密意說。
所有佛子說, 及諸導師說,
悉是化身說, 非是實報佛。
諸法無有生, 彼亦非非有,
如幻亦如夢, 如化如乾城。
種種由心起, 種種由心脫;
心起更非餘, 心滅亦如是。
以眾生分別, 所現虛妄相;
惟心實無境, 離分別解脫。
由無始積集, 分別諸戲論;
惡習之所熏, 起此虛妄境。
妄計自性故, 諸法皆無生;
依止於緣起, 眾生迷分別。
分別不相應, 依他即清淨;
所住離分別, 轉依即真如。
勿妄計虛妄, 妄計即無實;
迷惑妄分別, 取所取皆無。
分別見外境, 是妄計自性;
由此虛妄計, 緣起自性生。
邪見諸外境, 無境但是心;
如理正觀察, 能所取皆滅。
如愚所分別, 外境實非有;
習氣擾濁心, 似外境而轉。
已滅二分別, 智契於真如;
起於無影像, 難思聖所行。
依父母和合, 如蘇在於瓶;
阿賴耶意俱, 令赤白增長。
閉尸及稠胞, 穢業種種生;
業風增四大, 出生如果熟。
五與五及五, 瘡竅有九種;
爪甲齒毛具, 滿足即便生。
初生猶糞虫, 亦如人睡覺;
眼開見於色, 分別漸增長。
分別決了已, 脣齶等和合;
始發於語言, 猶如鸚鵡等。
隨眾生意樂, 安立於大乘;
非惡見行處, 外道不能受。」
「自內所證乘, 非計度所行;
願說佛滅後, 誰能受持此?」
「大慧汝應知, 善逝涅槃後,
未來世當有, 持於我法者。
南天竺國中, 大名德比丘;
厥號為龍樹, 能破有無宗。
世間中顯我, 無上大乘法;
得初歡喜地, 往生安樂國。
眾緣所起義, 有無俱不可;
緣中妄計物, 分別於有無;
如是外道見, 遠離於我法。
一切法名字, 生處常隨逐;
已習及現習, 展轉共分別;
若不說於名, 世間皆迷惑;
為除迷惑故, 是故立名言。
愚分別諸法, 迷惑於名字;
及以諸緣生, 是三種分別。
以不生不滅, 本性如虛空;
自性無所有, 是名妄計相。
如幻影陽焰, 鏡像夢火輪;
如響及乾城, 是則依他起。
真如空不二, 實際及法性;
皆無有分別, 我說是圓成。
語言心所行, 虛妄墮二邊;
慧分別實諦, 是慧無分別。
於智者所現, 於愚則不現;
如是智所現, 一切法無相。
如假金瓔珞, 非金愚謂金;
諸法亦如是, 外道妄計度。
諸法無始終, 住於真實相;
世間皆無作, 妄計不能了。
過去所有法, 未來及現在;
如是一切法, 皆悉是無生。
諸緣和合故, 是故說有法;
若離於和合, 不生亦不滅。
而諸緣起法, 一異不可得;
略說以為生, 廣說則為滅。
一是不生空, 一復是生空;
不生空為勝, 生空則滅壞。
真如空實際, 涅槃及法界;
種種意生身, 我說皆異名。
於諸經律論, 而起淨分別;
若不了無我, 依教不依義,
眾生妄分別, 所見如兔角,
分別即迷惑, 如渴獸逐焰。
由於妄執著, 而起於分別;
若離妄執因, 分別則不起。
甚深大方廣, 知諸剎自在;
我為佛子說, 非為諸聲聞。
三有空無常, 遠離我我所;
我為諸聲聞, 如是總相說。
不著一切法, 寂淨獨所行;
思念辟支果, 我為彼人說。
身是依他起, 迷惑不自見;
分別外自性, 而令心妄起。
報得及加持, 諸趣種類生;
及夢中所得, 是神通四性。
夢中之所得, 及以佛威力;
諸趣種類等, 皆非報得通。
習氣熏於心, 似物而影起;
凡愚未能悟, 是故說為生。
隨於妄分別, 外相幾時有;
爾所時增妄, 不見自心迷。」
「何以說有生, 而不說所見;
無所見而見, 為誰云何說?」
「心體自本淨, 意及諸識俱;
習氣常熏故, 而作諸濁亂。
藏識捨於身, 意乃求諸趣;
識迷似境界, 見已而貪取。
所見唯自心, 外境不可得;
若修如是觀, 捨妄念真如。
諸定者境界, 業及佛威力;
此三不思議, 難思智所行。
過未補伽羅, 虛空及涅槃;
我隨世俗事, 真諦離文字。
二乘及外道, 同依止諸見;
迷惑於唯心, 妄分別外境。
羅漢辟支佛, 及以佛菩提;
種子堅成就, 夢佛灌其頂。」
「心幻趣寂靜, 何為說有無?
何處及為誰? 何故願為說。」
「迷惑於惟心, 故說幻有無;
生滅相相應, 相所相平等。
分別名意識, 及與五識俱;
如影像暴流, 從心種子起。
若心及與意, 諸識不起者;
即得意生身, 亦得於佛地。
諸緣及蘊界, 人法之自相;
皆心假施設, 如夢及毛輪。
觀世如幻夢, 依止於真實;
真實離諸相, 亦離因相應。
聖者內所證, 常住於無念;
迷惑因相應, 執世間為實。
一切戲論滅, 迷惑則不生;
隨有迷分別, 癡心常現起。
諸法空無性, 而是常無常;
生論者所見, 非是無生論。
一異俱不俱, 自然及自在;
時微塵勝性, 緣分別世間。
識為生死種, 有種故有生;
如畫依於壁, 了知即便滅。
譬如見幻人, 而有幻生死;
凡愚亦如是, 癡故起縛脫。
內外二種法, 及以彼因緣;
修行者觀察, 皆住於無相。
習氣不離心, 亦不與心俱;
雖為習所纏, 心相無差別。
心如白色衣, 意識習為垢;
垢習之所污, 令心不顯現。
我說如虛空, 非有亦非無;
藏識亦如是, 有無皆遠離。
意識若轉依, 心則離濁亂;
我說心為佛, 覺了一切法。
永斷三相續, 亦離於四句;
有無皆捨離, 諸有恒如幻。
前七地心起, 故有二自性;
餘地及佛地, 悉是圓成實。
欲色無色界, 及以於涅槃;
於彼一切身, 皆是心境界。
隨其有所得, 是則迷惑起;
若覺自心已, 迷惑則不生。
我立二種法, 諸相及以證;
以四種理趣, 方便說成就。
見種種名相, 是迷惑分別;
若離於名相, 性淨聖所行。
隨能所分別, 則有妄計相;
若離彼分別, 自性聖所行。
心若解脫時, 則常恒真實;
種性及法性, 真如離分別。
以有清淨心, 而有雜染現;
無淨則無染, 真淨聖所行。
世間從緣生, 增長於分別;
觀彼如幻夢, 是時即解脫。
種種惡習氣, 與心和合故;
眾生見外境, 不覩心法性。
心性本清淨, 不生諸迷惑;
迷從惡習起, 是故不見心。
唯迷惑即真, 真實非餘處;
以諸行非行, 非餘處見故。
若觀諸有為, 遠離相所相;
以離眾相故, 見世惟自心。
安住於唯心, 不分別外境;
住真如所緣, 超過於心量。
若超過心量, 亦超於無相;
以住無相者, 不見於大乘。
行寂無功用, 淨修諸大願;
及我最勝智, 無相故不見。
應觀心所行, 亦觀智所行;
觀見慧所行, 於相無迷惑。
心所行苦諦, 智所行是集;
餘二及佛地, 皆是慧所行。
得果與涅槃, 及以八聖道;
覺了一切法, 是佛清淨智。
眼根及色境, 空明與作意;
故令從藏識, 眾生眼識生。
取者能所取, 名事俱無有;
無因妄分別, 是為無智者。
名義互不生, 名義別亦爾;
計因無因生, 不離於分別。
妄謂住實諦, 隨見施設說;
一性五不成, 捨離於諦義。
戲論於有無, 應超此等魔;
以見無我故, 不妄求諸有。
計作者為常, 呪術與諍論;
實諦離言說, 而見寂滅法。
依於藏識故, 而得有意轉;
心意為依故, 而有諸識生。
虛妄所立法, 及心性真如;
定者如是觀, 通達唯心性。
觀意與相事, 不念常無常;
及以生不生, 不分別二義。
從於阿賴耶, 生起於諸識;
終不於一義, 而生二種心。
由見自心故, 非空非言說;
若不見自心, 為見網所縛。
諸緣無有生, 諸根無所有;
無貪無蘊界, 悉無諸有為。
本無諸業報, 無作無有為;
執著本來無, 無縛亦無脫。
無有無記法, 法非法皆無;
非時非涅槃, 法性不可得。
非佛非真諦, 非因亦非果;
非倒非涅槃, 非生亦非滅。
亦無十二支, 邊無邊非有;
一切見皆斷, 我說是唯心。
煩惱業與身, 及業所得果;
皆如焰如夢, 如乾闥婆城。
以住唯心故, 諸相皆捨離;
以住唯心故, 能見於斷常。
涅槃無諸蘊, 無我亦無相;
以入於唯心, 轉依得解脫。
惡習為因故, 外現於大地;
及以諸眾生, 唯心無所見。
身資土影像, 眾生習所現;
心非是有無, 習氣令不顯。
垢現於淨中, 非淨現於垢;
如雲翳虛空, 心不現亦爾。
妄計性為有, 於緣起則無;
以妄計迷執, 緣起無分別。
非所造皆色, 有色非所造;
夢幻焰乾城, 此等非所造。
若於緣生法, 謂實及不實;
此人決定依, 一異等諸見。
聲聞有三種, 願生與變化;
及離貪瞋等, 從於法所生。
菩薩亦三種, 未有諸佛相;
思念於眾生, 而現於佛像。
眾生心所現, 皆從習氣生;
種種諸影像, 如星雲日月。
若大種是有, 可有所造生;
大種無性故, 無能相所相。
大種是能造, 地等是所造;
大種本無生, 故無所造色。
假實等諸色, 及幻所造色;
夢色乾城色, 焰色為第五。
一闡提五種, 種性五亦然,
五乘及非乘, 涅槃有六種,
諸蘊二十四, 諸色有八種,
佛有二十四, 佛子有二種。
法門有百八, 聲聞有三種,
諸佛剎惟一, 佛一亦復然。
解脫有三種, 心流注有四,
無我有六種, 所知亦有四。
遠離於作者, 及離諸見過;
內自證不動, 是無上大乘。
生及與不生, 有八種九種;
一念與漸次, 證得宗唯一。
無色界八種, 禪差別有六,
辟支諸佛子, 出離有七種。
三世悉無有, 常無常亦無;
作業及果報, 皆如夢中事。
諸佛本不生, 為聲聞佛子;
心恒不能見, 如幻等法故。
故於一切剎, 從兜率入胎;
初生及出家, 不從生處生。
為流轉眾生, 而說於涅槃;
諸諦及諸剎, 隨機令覺悟。
世間洲樹林, 無我外道行;
禪乘阿賴耶, 果境不思議。
星宿月種類, 諸王諸天種;
乾闥夜叉種, 皆因業愛生。
不思變易死, 猶與習氣俱;
若死永盡時, 煩惱網已斷。
財穀與金銀, 田宅及僮僕,
象馬牛羊等, 皆悉不應畜。
不臥穿孔床, 亦不泥塗地,
金銀銅鉢等, 皆悉不應畜。
土石及與鐵, 䗍及頗梨器,
滿於摩竭量, 隨鉢故聽畜。
常以青等色, 牛糞泥果葉,
染白欽婆等, 令作袈裟色。
四指量刀子, 刀如半月形,
為以割截衣, 修行者聽畜。
勿學工巧明, 亦不應賣買,
若須使淨人, 此法我所說。
常守護諸根, 善解經律義,
不狎諸俗人, 是名修行者。
樹下及巖穴, 野屋與塚間,
草窟及露地, 修行者應住。
塚間及餘處, 三衣常隨身,
若闕衣服時, 來施者應受。
乞食出遊行, 前視一尋地;
攝念而行乞, 猶如蜂採花。
閙眾所集處, 眾雜比丘尼;
活命與俗交, 皆不應乞食。
諸王及王子, 大臣與長者,
修行者乞食, 皆不應親近。
生家及死家, 親友所愛家,
僧尼和雜家, 修行者不食。
寺中烟不斷, 常作種種食,
及故為所造, 修行者不食。
行者觀世間, 能相與所相;
皆悉離生滅, 亦離於有無。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六
大正藏第 16 冊 No. 0672 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七
大周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勅譯
偈頌品第十之二
「若諸修行者, 不起於分別;
不久得三昧, 力通及自在。
修行者不應, 妄執從微塵,
時勝性作者, 緣生於世間。
世從自分別, 種種習氣生;
修行者應觀, 諸有如夢幻。
恒常見遠離, 誹謗及建立;
身資及所住, 不分別三有。
不思想飲食, 正念端身住;
數數恭敬禮, 諸佛及菩薩。
善解經律中, 真實理趣法;
五法二無我, 亦思惟自心。
內證淨法性, 諸地及佛地;
行者修習此, 處蓮花灌頂。
沈輪諸趣中, 厭離於諸有;
往塚間靜處, 修習諸觀行。
有物無因生, 妄謂離斷常;
亦謂離有無, 妄計為中道。
妄計無因論, 無因是斷見;
不了外物故, 壞滅於中道。
恐墮於斷見, 不捨所執法;
以建立誹謗, 妄說為中道。
以覺了惟心, 捨離於外法;
亦離妄分別, 此行契中道。
惟心無有境, 無境心不生;
我及諸如來, 說此為中道。
若生若不生, 自性無自性;
有無等皆空, 不應分別二。
不能起分別, 愚夫謂解脫;
心無覺智生, 豈能斷二執?
以覺自心故, 能斷二所執;
了知故能斷, 非不能分別。
了知心所現, 分別即不起;
分別不起故, 真如心轉依。
若見所起法, 離諸外道過;
是智者所取, 涅槃非滅壞。
我及諸佛說, 覺此即成佛;
若更異分別, 是則外道論。
不生而現生, 不滅而現滅;
普於諸億剎, 頓現如水月。
一身為多身, 然火及注雨;
隨機心中現, 是故說惟心。
心亦是惟心, 非心亦心起;
種種諸色相, 通達皆惟心。
諸佛與聲聞, 緣覺等形像;
及餘種種色, 皆說是惟心。
從於無色界, 乃至地獄中;
普現為眾生, 皆是惟心作。
如幻諸三昧, 及以意生身;
十地與自在, 皆由轉依得。
愚夫為相縛, 隨見聞覺知;
自分別顛倒, 戲論之所動。
一切空無生, 我實不涅槃;
化佛於諸剎, 演三乘一乘。
佛有三十六, 復各有十種;
隨眾生心器, 而現諸剎土。
法佛於世間, 猶如妄計性;
雖見有種種, 而實無所有。
法佛是真佛, 餘皆是化佛;
隨眾生種子, 見佛所現身。
以迷惑諸相, 而起於分別;
分別不異真, 相不即分別。
自性及受用, 化身復現化;
佛德三十六, 皆自性所成。
由外熏習種, 而生於分別;
不取於真實, 而取妄所執。
迷惑依內心, 及緣於外境;
但由此二起, 更無第三緣。
迷惑依內外, 而得生起已;
六十二十八, 故我說為心。
知但有根境, 則離於我執;
悟心無境界, 則離於法執。
由依本識故, 而有諸識生。
由依內處故, 有似外影現;
無智恒分別, 有為及無為,
皆悉不可得, 如夢星毛輪,
如乾闥婆城, 如幻如焰水,
非有而見有, 緣起法亦然。
我依三種心, 假說根境我;
而彼心意識, 自性無所有。
心意及與識, 無我有二種,
五法與自性, 是諸佛境界。
習氣因為一, 而成於三相;
如以一彩色, 畫壁見種種。
五法二無我, 自性心意識;
於佛種性中, 皆悉不可得。
遠離心意識, 亦離於五法;
復離於自性, 是為佛種性。
若身語意業, 不修白淨法;
如來淨種性, 則離於現行。
神通力自在, 三昧淨莊嚴,
種種意生身, 是佛淨種性。
內自證無垢, 遠離於因相,
八地及佛地, 如來性所成。
遠行與善慧, 法雲及佛地;
皆是佛種性, 餘悉二乘攝。
如來心自在, 而為諸愚夫,
心相差別故, 說於七種地。
第七地不起, 身語意過失;
第八地所依, 如夢渡河等。
八地及五地, 解了工巧明;
諸佛子能作, 諸有中之王。
智者不分別, 若生若不生,
空及與不空, 自性無自性,
但惟是心量, 而實不可得。
為諸二乘說, 此實此虛妄,
非為諸佛子, 故不應分別。
有非有悉非, 亦無剎那相;
假實法亦無, 惟心不可得。
有法是俗諦, 無性第一義;
迷惑於無性, 是則為世俗。
一切法皆空, 我為諸凡愚;
隨俗假施設, 而彼無真實。
由言所起法, 則有所行義;
觀見言所生, 皆悉不可得。
如離壁無畫, 離質亦無影;
藏識若清淨, 諸識浪不生。
依法身有報, 從報起化身;
此為根本佛, 餘皆化所現。
不應妄分別, 空及以不空;
妄計於有無, 言義不可得。
凡愚妄分別, 德實塵聚色;
一一塵皆無, 是故無境界。
眾生見外相, 皆由自心現;
所見既非有, 故無諸外境。
如象溺深泥, 不能復移動;
聲聞住三昧, 昏墊亦復然。
若見諸世間, 習氣以為因;
離有無俱非, 法無我解脫。
自性名妄計, 緣起是依他;
真如是圓成, 我經中常說。
心意及與識, 分別與表示;
本識作三有, 皆心之異名。
壽及於煖識, 阿賴耶命根;
意及與意識, 皆分別異名。
心能持於身, 意恒審思慮;
意識諸識俱, 了自心境界。
若實有我體, 異蘊及蘊中;
於彼求我體, 畢竟不可得。
一一觀世間, 皆是自心現;
於煩惱隨眠, 離苦得解脫。
聲聞為盡智, 緣覺寂靜智;
如來之智慧, 生起無窮盡。
外實無有色, 惟自心所現;
愚夫不覺知, 妄分別有為。
不知外境界, 種種皆自心;
愚夫以因喻, 四句而成立。
智者悉了知, 境界自心現;
不以宗因喻, 諸句而成立。
分別所分別, 是為妄計相;
依止於妄計, 而復起分別。
展轉互相依, 皆因一習氣;
此二俱為客, 非眾生心起。
安住三界中, 心心所分別;
所起似境界, 是妄計自性。
影像與種子, 合為十二處;
所依所緣合, 說有所作事。
猶如鏡中像, 瞖眼見毛輪;
習氣覆亦然, 凡夫起妄見。
於自分別境, 而起於分別;
如外道分別, 外境不可得。
如愚不了繩, 妄取以為蛇;
不了自心現, 妄分別外境。
如是繩自體, 一異性皆離;
但自心倒惑, 妄起繩分別。
妄計分別時, 而彼性非有;
云何見非有, 而起於分別?
色性無所有, 瓶衣等亦然;
但由分別生, 所見終無有。」
「無始有為中, 迷惑起分別;
何法令迷惑? 願佛為我說。」
「諸法無自性, 但惟心所現;
不了於自心, 是故生分別。
如愚所分別, 妄計實非有;
異此之所有, 而彼不能知。
諸聖者所有, 非愚所分別;
若聖同於凡, 聖應有虛妄。
以聖治心淨, 是故無迷惑;
凡愚心不淨, 故有妄分別。
如母語嬰兒, 汝勿須啼泣;
空中有果來, 種種任汝取。
我為眾生說, 種種妄計果;
令彼愛樂已, 法實離有無。
諸法先非有, 諸緣不和合;
本不生而生, 自性無所有。
未生法不生, 離緣無生處;
現生法亦爾, 離緣不可得。
觀實緣起要, 非有亦非無;
非有無俱非, 智者不分別。
外道諸愚夫, 妄說一異性;
不了諸緣起, 世間如幻夢。
我無上大乘, 超越於名言;
其義甚明了, 愚夫不覺知。
聲聞及外道, 所說皆慳悋;
令義悉改變, 皆由妄計起。
諸相及自體, 形狀及與名;
攀緣此四種, 而起諸分別。
計梵自在作, 一身與多身;
及日月運行, 彼非是我子。
具足於聖見, 通達如實法;
善巧轉諸想, 到於識彼岸。
以此解脫印, 永離於有無;
及離於去來, 是我法中子。
若色識轉滅, 諸業失壞者;
是則無生死, 亦無常無常。
而彼轉滅時, 色處雖捨離;
業住阿賴耶, 離有無過失。
色識雖轉滅, 而業不失壞;
令於諸有中, 色識復相續。
若彼諸眾生, 所起業失壞;
是則無生死, 亦無有涅槃。
若業與色識, 俱時而滅壞;
生死中若生, 色業應無別。
色心與分別, 非異非不異;
愚夫謂滅壞, 而實離有無。
緣起與妄計, 展轉無別相;
如色與無常, 展轉生亦爾。
既離異非異, 妄計不可知;
如色無常性, 云何說有無?
善達於妄計, 緣起則不生;
由見於緣起, 妄計則真如。
若滅妄計性, 是則壞法眼;
便於我法中, 建立及誹謗。
如是色類人, 當毀謗正法;
彼皆以非法, 滅壞我法眼。
智者勿共語, 比丘事亦棄;
以滅壞妄計, 建立誹謗故。
若隨於分別, 起於有無見,
彼如幻毛輪, 夢焰與乾城。
彼非學佛法, 不應與同住;
以自墮二邊, 亦壞他人故。
若有修行者, 觀於妄計性;
寂靜離有無, 攝取與同住。
如世間有處, 出金摩尼珠;
彼雖無造作, 而眾生受用。
業性亦如是, 遠離種種性;
所見業非有, 非不生諸趣。
如聖所了知, 法皆無所有;
愚夫所分別, 妄計法非無。
若愚所分別, 彼法非有者;
既無一切法, 眾生無雜染。
以有雜染法, 無明愛所繫;
能起生死身, 諸根悉具足。
若謂愚分別, 此法皆無者;
則無諸根生, 彼非正修行。
若無有此法, 而為生死因;
愚夫不待修, 自然而解脫。
若無有彼法, 凡聖云何別?
亦則無聖人, 修行三解脫。
諸蘊及人法, 自共相無相;
諸緣及諸根, 我為聲聞說。
惟心及非因, 諸地與自在;
內證淨真如, 我為佛子說。
未來世當有, 身著於袈裟;
妄說於有無, 毀壞我正法。
緣起法無性, 是諸聖所行;
妄計性無物, 計度者分別。
未來有愚癡, 揭那諸外道;
說於無因論, 惡見壞世間。
妄說諸世間, 從於微塵生;
而彼塵無因, 九種實物常。
從實而成實, 從德能生德;
真法性異此, 毀謗說言無。
若本無而生, 世間則有始;
生死無前際, 是我之所說。
三界一切物, 本無而生者;
駝驢狗生角, 亦應無有疑。
眼色識本無, 而今有生者;
衣冠及席等, 應從泥團生。
如疊中無席, 蒲中亦無席;
何不諸緣中, 一一皆生席?
彼命者與身, 若本無而生;
我先已說彼, 皆是外道論。
我先所說宗, 為遮於彼意;
既遮於彼已, 然後說自宗。
恐諸弟子眾, 迷著有無宗;
是故我為其, 先說外道論。
迦毘羅惡慧, 為諸弟子說;
勝性生世間, 求那所轉變。
諸緣無有故, 非已生現生;
諸緣既非緣, 非生非不生。
我宗離有無, 亦離諸因緣;
生滅及所相, 一切皆遠離。
世間如幻夢, 因緣皆無性;
常作如是觀, 分別永不起。
若能觀諸有, 如焰及毛輪;
亦如尋香城, 常離於有無。
因緣俱捨離, 令心悉清淨;
若言無外境, 而惟有心者。
無境則無心, 云何成唯識?
以有所緣境, 眾生心得起。
無因心不生, 云何成惟識?
真如及惟識, 是眾聖所行。
此有言非有, 彼非解我法;
由能取所取, 而心得生起。
世間心如是, 故非是唯心;
身資土影像, 如夢從心生。
心雖成二分, 而心無二相;
如刀不自割, 如指不自觸。
而心不自見, 其事亦如是;
無有影像處, 則無依他起。
妄計性亦無, 五法二心盡;
能生及所生, 皆是自心相。
密意說能生, 而實無自性;
種種境形狀, 若由妄計生。
虛空與兔角, 亦應成境相;
以境從心起, 此境非妄計。
然彼妄計境, 離心不可得;
無始生死中, 境界悉非有。
心無有起處, 云何成影像?
若無物有生, 兔角亦應生。
不可無物生, 而起於分別;
如境現非有, 彼則先亦無。
云何無境中, 而心緣境起?
真如空實際, 涅槃及法界,
一切法不生, 是第一義性;
愚夫墮有無, 分別諸因緣。
不能知諸有, 無生無作者;
無始心所因, 惟心無所見。」
「既無無始境, 心從何所生?
無物而得生, 如貧應是富。
無境而生心, 願佛為我說;
一切若無因, 無心亦無境。」
「心既無所生, 離三有所作;
因瓶衣角等, 而說兔角無。
是故不應言, 無彼相因法;
無因有故無, 是無不成無。
有待無亦爾, 展轉相因起;
若依止少法, 而有少法起。
是則前所依, 無因而自有;
若彼別有依, 彼依復有依。
如是則無窮, 亦無有少法;
如依木葉等, 現種種幻相。
眾生亦如是, 依事種種現;
依於幻師力, 令愚見幻相。
而於木葉等, 實無幻可得;
若依止於事, 此法則便壞。
所見既無二, 何有少分別?
分別無妄計, 分別亦無有。
以分別無故, 無生死涅槃;
由無所分別, 分別則不起。
云何心不起, 而得有惟心?
意差別無量, 皆無真實法。
無實無解脫, 亦無諸世間;
如愚所分別, 外所見皆無。
習氣擾濁心, 似影像而現;
有無等諸法, 一切皆不生。
但惟自心現, 遠離於分別;
說諸法從緣, 為愚非智者。
心自性解脫, 淨心聖所住;
數勝及露形, 梵志與自在。
皆墮於無見, 遠離寂靜義;
無生無自性, 離垢空如幻。」
「諸佛及今佛, 為誰如是說?
淨心修行者, 離諸見計度。」
「諸佛為彼說, 我亦如是說;
若一切皆心, 世間何處住?
何因見大地, 眾生有去來;
如鳥遊虛空, 隨分別而去?
無依亦無住, 如履地而行;
眾生亦如是, 隨於妄分別。
遊履於自心, 如鳥在虛空;
身資國土影, 佛說惟心起。」
「願說影惟心, 何因云何起?」
「身資國土影, 皆由習氣轉。
亦因不如理, 分別之所生;
外境是妄計, 心緣彼境生。
了境是惟心, 分別則不起;
若見妄計性, 名義不和合。
遠離覺所覺, 解脫諸有為;
名義皆捨離, 此是諸佛法。
若離此求悟, 彼無覺自他;
若能見世間, 離能覺所覺。
是時則不起, 名所名分別;
由見自心故, 妄作名字滅。
不見於自心, 則起彼分別;
四蘊無色相, 彼數不可得。
大種性各異, 云何共生色?
由離諸相故, 能所造非有。
異色別有相, 諸蘊何不生?
若見於無相, 蘊處皆捨離。
是時心亦離, 見法無我故;
由根境差別, 生於八種識。
於彼無相中, 是三相皆離;
意緣阿賴耶, 起我我所執。
及識二執取, 了知皆遠離;
觀見離一異, 是則無所動。
離於我我所, 二種妄分別;
無生無增長, 亦不為識因。
既離能所作, 滅已不復生;
世間無能作, 及離能所相。」
「妄計及惟心, 云何願為說。」
「自心現種種, 分別諸形相,
不了心所現, 妄取謂心外;
由無智覺故, 而起於無見。
云何於有性, 而心不生著;
分別非有無, 故於有不生。
了所見惟心, 分別則不起;
分別不起故, 轉依無所著。
則遮於四宗, 謂法有因等;
此但異名別, 所立皆不成。
應知能作因, 亦復不成立;
為遮於能作, 說因緣和合。
為遮於常過, 說緣是無常;
愚夫謂無常, 而實不生滅。
不見滅壞法, 而能有所作;
何有無常法, 而能有所生?
天人阿修羅, 鬼畜閻羅等;
眾生在中生, 我說為六道。
由業上中下, 於中而受生;
守護諸善法, 而得勝解脫。」
「佛為諸比丘, 說於所受生;
念念皆生滅, 請為我宣說。」
「色色不暫停, 心心亦生滅;
我為弟子說, 受生念遷謝。
色色中分別, 生滅亦復然;
分別是眾生, 離分別非有。
我為此緣故, 說於念念生;
若離取著色, 不生亦不滅。
緣生非緣生, 無明真如等;
二法故有起, 無二即真如。
若彼緣非緣, 生法有差別;
常等與諸緣, 有能作所作。
是則大牟尼, 及諸佛所說;
有能作所作, 與外道無異。
我為弟子說, 身是苦世間;
亦是世間集, 滅道皆悉具。
凡夫妄分別, 取三自性故;
見有能所取, 世及出世法。
我先觀待故, 說取於自性;
今為遮諸見, 不應妄分別。
求過為非法, 亦令心不定;
皆由二取起, 無二即真如。
若無明愛業, 而生於識等;
邪念復有因, 是則無窮過。
無智說諸法, 有四種滅壞;
妄起二分別, 法實離有無。
遠離於四句, 亦離於二見;
分別所起二, 了已不復生。
不生中知生, 生中知不生;
彼法同等故, 不應起分別。」
「願佛為我說, 遮二見之理;
令我及餘眾, 恒不墮有無。」
「不雜諸外道, 亦離於二乘;
諸佛證所行, 佛子不退處。
解脫因非因, 同一無生相;
迷故執異名, 智者應常離。
法從分別生, 如毛輪幻焰;
外道妄分別, 世從自性生。
無生及真如, 性空與真際;
此等異名說, 不應執為無。
如手有多名, 帝釋名亦爾;
諸法亦如是, 不應執為無。
色與空無異, 無生亦復然;
不應執為異, 成諸見過失。
以總別分別, 及遍分別故;
執著諸事相, 長短方圓等。
總分別是心, 遍分別為意;
別分別是識, 皆離能所相。
我法中起見, 及外道無生;
皆是妄分別, 過失等無異。
若有能解了, 我所說無生;
及無生所為, 是人解我法。
為破於諸見, 無生無住處;
令知此二義, 故我說無生。
佛說無生法, 若是有是無;
則同諸外道, 無因不生論。
我說惟心量, 遠離於有無;
若生若不生, 是見應皆離。
無因論不生, 生則著作者;
作則雜諸見, 無則自然生。」
「佛說諸方便, 正見大願等;
一切法若無, 道場何所成?」
「離能取所取, 非生亦非滅;
所見法非法, 皆從自心起。」
「牟尼之所說, 前後自相違;
云何說諸法, 而復言不生?
眾生不能知, 願佛為我說;
得離外道過, 及彼顛倒因。
惟願勝說者, 說生及與滅;
皆離於有無, 而不壞因果。」
「世間墮二邊, 諸見所迷惑;
惟願青蓮眼, 說諸地次第。
取生不生等, 不了寂滅因;
道場無所得, 我亦無所說。
剎那法皆空, 無生無自性;
諸佛已淨二, 有二即成過。」
「惡見之所覆, 分別非如來;
妄計於生滅, 願為我等說。」
「積集於戲論, 和合之所生;
隨其類現前, 色境皆具足。
見於外色已, 而起於分別;
若能了知此, 則見真實義。
若離於大種, 諸物皆不成;
大種既惟心, 當知無所生。
此心亦不生, 則順聖種性;
勿分別分別, 無分別是智。
分別於分別, 是二非涅槃;
若立無生宗, 則壞於幻法。
亦無因起幻, 損減於自宗;
猶如鏡中像, 雖離一異性。
所見非是無, 生相亦如是;
如乾城幻等, 悉待因緣有。
諸法亦如是, 是生非不生;
分別於人法, 而起二種我。
此但世俗說, 愚夫不覺知;
由願與緣集, 自力及最勝。
聲聞法第五, 而有羅漢等;
時隔及滅壞, 勝義與遞遷。
是四種無常, 愚分別非智;
愚夫墮二邊, 德塵自性作。
以取有無宗, 不知解脫因;
大種互相違, 安能起於色?
但是大種性, 無大所造色;
火乃燒於色, 水復為爛壞。
風能令散滅, 云何色得生?
色蘊及識蘊, 惟此二非五。
餘但是異名, 我說彼如怨;
心心所差別, 而起於現法。
分析於諸色, 惟心無所造;
青白等相待, 作所作亦然。
所生及性空, 冷熱相所相;
有無等一切, 妄計不成立。
心意及餘六, 諸識共相應;
皆因藏識生, 非一亦非異。
數勝及露形, 計自在能生;
皆墮有無宗, 遠離寂靜義。
大種生形相, 非生於大種;
外道說大種, 生大種及色。
於無生法外, 外道計作者;
依止有無宗, 愚夫不覺知。
清淨真實相, 而與大智俱;
但共心相應, 非意等和合。
若業皆生色, 則違諸蘊因;
眾生應無取, 無有住無色。
說色為無者, 眾生亦應無;
無色論是斷, 諸識不應生。
識依四種住, 無色云何成?
內外既不成, 識亦不應起。
眾生識若無, 自然得解脫;
必是外道論, 妄計者不知。
或有隨樂執, 中有中諸蘊;
如生於無色, 無色云何有?
無色中之色, 彼非是可見;
無色則違宗, 非乘及乘者。
識從習氣生, 與諸根和合;
八種於剎那, 取皆不可得。
若諸色不起, 諸根則非根;
是故世尊說, 根色剎膩迦。」
「云何不了色, 而得有識生?
云何識不生, 而得受生死?」
「諸根及根境, 聖者了其義;
愚癡無智者, 妄執取其名。
不應執第六, 有取及無取;
為離諸過失, 聖者無定說。
諸外道無智, 怖畏於斷常;
計有為無為, 與我無差別。
或計與心一, 或與意等異;
一性有可取, 異性有亦然。
若取是決了, 名為心心所;
此取何不能, 決了於一性?
有取及作業, 可得而受生;
猶如火所成, 理趣似非似。
如火頓燒時, 然可然皆具;
妄取我亦然, 云何無所取?
若生若不生, 心性常清淨;
外道所立我, 何不以為喻?
迷惑識稠林, 妄計離真法;
樂於我論故, 馳求於彼此。
內證智所行, 清淨真我相;
此即如來藏, 非外道所知。
分別於諸蘊, 能取及所取;
若能了此相, 則生真實智。
是諸外道等, 於賴耶藏處;
計意與我俱, 此非佛所說。
若能辯了此, 解脫見真諦;
見修諸煩惱, 斷除悉清淨。
本性清淨心, 眾生所迷取;
無垢如來藏, 遠離邊無邊。
本識在蘊中, 如金銀在鑛;
陶冶鍊治已, 金銀皆顯現。」
「佛非人非蘊, 但是無漏智;
了知常寂靜, 是我之所歸。
本性清淨心, 隨煩惱意等;
及與我相應, 願佛為解說。」
「自性清淨心, 意等以為他;
彼所積集業, 雜染故為二。
意等我煩惱, 染污於淨心;
猶如彼淨衣, 而有諸垢染。
如衣得離垢, 亦如金出鑛;
衣金俱不壞, 心離過亦然。
無智者推求, 箜篌䗍鼓等;
而覓妙音聲, 蘊中我亦爾。
猶如伏藏寶, 亦如地下水;
雖有不可見, 蘊真我亦然。
心心所功能, 聚集蘊相應;
無智不能取, 蘊中我亦爾。
如女懷胎藏, 雖有不可見;
蘊中真實我, 無智不能知。
如藥中勝力, 亦如木中火;
蘊中真實我, 無智不能知。
諸法中空性, 及以無常性;
蘊中真實我, 無智不能知。
諸地自在通, 灌頂勝三昧;
若無此真我, 是等悉皆無。
有人破壞言, 若有應示我;
智者應答言, 汝分別示我。
說無真我者, 謗法著有無;
比丘應羯磨, 擯棄不共語。
說真我熾然, 猶如劫火起;
燒無我稠林, 離諸外道過。
如蘇酪石蜜, 及以麻油等;
彼皆悉有味, 未甞者不知。
於諸蘊身中, 五種推求我;
愚者不能了, 智見即解脫。
明智所立喻, 猶未顯於心;
其中所集義, 豈能使明了。
諸法別異相, 不了惟一心;
計度者妄執, 無因及無起。」
「定者觀於心, 心不見於心;
見從所見生, 所見何因起?」
「我姓迦旃延, 淨居天中出;
為眾生說法, 令入涅槃城。
緣於本住法, 我及諸如來;
於三千經中, 廣說涅槃法。
欲界及無色, 不於彼成佛;
色界究竟天, 離欲得菩提。
境界非縛因, 因縛於境界;
修行利智劍, 割斷彼煩惱。
無我云何有, 幻等法有無?
愚應顯真如, 云何無真我?
已作未作法, 皆非因所起;
一切悉無生, 愚夫不能了。
能作者不生, 所作及諸緣;
此二皆無生, 云何計能作?
妄計者說有, 先後一時因;
顯瓶弟子等, 說諸物生起。
佛非是有為, 所具諸相好;
是輪王功德, 非此名如來。
佛以智為相, 遠離於諸見;
自內證所行, 一切過皆斷。
聾盲瘖瘂等, 老小及懷怨;
是等尤重者, 皆無梵行分。
隨好隱為天, 相隱為輪王;
此二著放逸, 惟顯者出家。
我釋迦滅後, 當有毘耶娑;
迦那梨沙婆, 劫比羅等出。
我滅百年後, 毘耶娑所說;
婆羅多等論, 次有半擇娑。
憍拉婆囉摩, 次有冐狸王;
難陀及毱多, 次篾利車王。
於後刀兵起, 次有極惡時;
彼時諸世間, 不修行正法。
如是等過後, 世間如輪轉;
日火共和合, 焚燒於欲界。
復立於諸天, 世間還成就;
諸王及四姓, 諸仙垂法化。
韋陀祠施等, 當有此法興;
談論戲笑法, 長行與解釋。
我聞如是等, 迷惑於世間;
所受種種衣, 若有正色者。
青泥牛糞等, 染之令壞色;
所服一切衣, 令離外道相。
現於修行者, 諸佛之憧相;
亦繫於腰絛, 漉水而飲用。
次第而乞食, 不至於非處;
生於勝妙天, 及生於人中。
寶相具足者, 生天及人王;
王有四天下, 法教久臨御。
上昇於天宮, 由貪皆退失;
純善及三時, 二時并極惡。
餘佛出善時, 釋迦出惡世;
於我涅槃後, 釋種悉達多。
毘紐大自在, 外道等俱出;
如是我聞等, 釋師子所說。
談古及笑語, 毘夜娑仙說;
於我涅槃後, 毘紐大自在,
彼說如是言: 『我能作世間;
我名離塵佛, 姓迦多衍那。
父名世間主, 母號為具財;
我生瞻婆國, 我之先祖父。
從於月種生, 故號為月藏;
出家修苦行, 演說千法門,
與大慧授記, 然後當滅度。』
大慧付達摩, 次付彌佉梨,
彌佉梨惡時, 劫盡法當滅。
迦葉拘留孫, 拘那含牟尼,
及我離塵垢, 皆出純善時。
純善漸減時, 有導師名慧,
成就大勇猛, 覺悟於五法;
非二時三時, 亦非極惡時,
於彼純善時, 現成等正覺。
衣雖不割縷, 雜碎而補成,
如孔雀尾目, 無有人侵奪;
或二指三指, 間錯而補成,
異此之所作, 愚夫生貪著。
惟畜於三衣, 恒滅貪欲火,
沐以智慧水, 日夜三時修;
如放箭勢極, 一墜還放一,
亦如抨酪木, 善不善亦然。
若一能生多, 則有別異相,
施者應如田, 受者應如風;
若一能生多, 一切無因有,
所作因滅壞, 是妄計所立。
若妄計所立, 如燈及種子,
一能生多者, 但相似非多;
胡麻不生豆, 稻非穬麥因,
小豆非穀種, 云何一生多?
名手作聲論, 廣主造王論,
順世論妄說, 當生梵藏中;
迦多延造經, 樹皮仙說祀,
鵂鶹出天文, 惡世時當有。
世間諸眾生, 福力感於王,
如法御一切, 守護於國土;
青蟻及赤豆, 側僻與馬行,
此等大福仙, 未來世當出。
釋子悉達多, 步多五髻者,
口力及聰慧, 亦於未來出。
我在於林野, 梵王來惠我,
鹿皮三岐杖, 膊絛及軍持;
此大修行者, 當成離垢尊,
說於真解脫, 牟尼之幢相。
梵王與梵眾, 諸天及天眾,
施我鹿皮衣, 還歸自在宮。
我在林樹間, 帝釋四天王,
施我妙衣服, 及以乞食鉢。
若立不生論, 是因生復生,
如是立無生, 惟是虛言說。
無始所積集, 無明為心因;
生滅而相續, 妄計所分別。
僧佉論有二, 勝性及變異。
勝中有所作, 所作應自成;
勝性與物俱, 求那說差別。
作所作種種, 變異不可得;
如水銀清淨, 塵垢不能染。
藏識淨亦然, 眾生所依止;
如興渠葱氣, 鹽味及胎藏。
種子亦如是, 云何而不生?
一性及異性, 俱不俱亦然。
非所取之有, 非無非有為;
馬中牛性離, 蘊中我亦然。
所說為無為, 悉皆無自性;
理教等求我, 是妄垢惡見。
不了故說有, 惟妄取無餘;
諸蘊中之我, 一異皆不成。
彼過失顯然, 妄計者不覺;
如水鏡及眼, 現於種種影。
遠離一異性, 蘊中我亦然;
行者修於定, 見諦及以道。
勤修此三種, 解脫諸惡見;
猶如孔隙中, 見電光速滅。
法遷變亦然, 不應起分別;
愚夫心迷惑, 取涅槃有無。
若得聖見者, 如實而能了;
應知變異法, 遠離於生滅。
亦離於有無, 及以能所相;
應知變異法, 遠離外道論。
亦離於名相, 內我見亦滅;
諸天樂觸身, 地獄苦逼體。
若無彼中有, 諸識不得生;
應知諸趣中, 眾生種種身。
胎卵濕生等, 皆隨中有生;
離聖教正理, 欲滅惑反增。
是外道狂言, 智者不應說;
先應決了我, 及分別諸取,
以如石女兒, 無決了分別。
我離於肉眼, 以天眼慧眼,
見諸眾生身, 離諸行諸蘊;
觀見諸行中, 有好色惡色,
解脫非解脫, 有住天中者;
諸趣所受身, 惟我能了達。
超過世所知, 非計度境界;
無我而生心, 此心云何生?
豈不說心生, 如河燈種子;
若無無明等, 心識則不生。
離無明無識, 云何生相續?
妄計者所說, 三世及非世,
第五不可說, 諸佛之所知。
諸行取所住, 彼亦為智因,
不應說智慧, 而名為諸行。
有此因緣故, 則有此法生,
無別有作者, 是我之所說。
風不能生火, 而令火熾然,
亦由風故滅, 云何喻於我?
所說為無為, 皆離於諸取。
云何愚分別, 以火成立我?
諸緣展轉力, 是故能生火。
若分別如火, 是我從誰生?
意等為因故, 諸蘊處積集。
無我之商主, 常與心俱起;
此二常如日, 遠離能所作。
非火能成立, 妄計者不知;
眾生心涅槃, 本性常清淨。
無始過習染, 無異如虛空;
象臥等外道, 諸見所雜染。
意識之所覆, 計火等為淨;
若得如實見, 便能斷煩惱。
捨邪喻稠林, 到聖所行處;
智所知差別, 各異而分別。
無智者不知, 說所不應說,
如愚執異材, 作栴檀沈水,
妄計與真智, 當知亦復然。
食訖持鉢歸, 洗濯令清淨,
澡漱口餘味, 應當如是修。
若於此法門, 如理正思惟。
淨信離分別, 成就最勝定;
離著處於義, 成金光法燈。
分別於有無, 及諸惡見網;
三毒等皆離, 得佛手灌頂。
外道執能作, 迷方及無因;
於緣起驚怖, 斷滅無聖性。
變起諸果報, 謂諸識及意;
意從賴耶生, 識依末那起。
賴耶起諸心, 如海起波浪;
習氣以為因, 隨緣而生起。
剎那相鈎鎖, 取自心境界;
種種諸形相, 意根等識生。
由無始惡習, 似外境而生;
所見惟自心, 非外道所了。
因彼而緣彼, 而生於餘識;
是故起諸見, 流轉於生死。
諸法如幻夢, 水月焰乾城;
當知一切法, 惟是自分別。
正智依真如, 而起諸三昧;
如幻首楞嚴, 如是等差別。
得入於諸地, 自在及神通;
成就如幻智, 諸佛灌其頂。
見世間虛妄, 是時心轉依;
獲得歡喜地, 諸地及佛地。
既得轉依已, 如眾色摩尼;
利益諸眾生, 應現如水月。
捨離有無見, 及以俱不俱;
過於二乘行, 亦超第七地。
自內現證法, 地地而修治;
遠離諸外道, 應說是大乘。
說解脫法門, 如兔角摩尼;
捨離於分別, 離死及遷滅。
教由理故成, 理由教故顯;
當依此教理, 勿更餘分別。」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七